DB36-T1649-2022-湿地修复项目绩效评价规范-江西省_第1页
DB36-T1649-2022-湿地修复项目绩效评价规范-江西省_第2页
DB36-T1649-2022-湿地修复项目绩效评价规范-江西省_第3页
DB36-T1649-2022-湿地修复项目绩效评价规范-江西省_第4页
DB36-T1649-2022-湿地修复项目绩效评价规范-江西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7.060CCSZ06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1649—2022湿地修复项目绩效评价规范Specificationofperformanceevaluationinwetlandrestorationprojects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6/T1649—2022目  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目标、要求及原则...................................................................25评价程序...........................................................................26湿地修复项目绩效单项评价...........................................................47湿地修复项目绩效综合评价...........................................................98绩效评价的打分与成果形式...........................................................9附录A(资料性附录)江西省湿地修复项目绩效评价报告编制格式........................11DB36/T1649—2022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省自然保护地建设中心、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仔伟、廖伟、周学礼、梅雅茹、黄晓凤、郑辉、敖卿鑫、张金兰、严员英、文野、何梅、任琼、周莉荫、缪泸君、袁继红、雷昌菊、迟韵阳、欧阳希、刘俊。IIDB36/T1649—2022湿地修复项目绩效评价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湿地修复项目绩效评价的目标、原则、要求、评价程序、指标及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湿地修复项目的绩效评价,包括项目管理、实施质量、项目效益等三个方面。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HJ/T192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DB36/T1328DB36/T1378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导则湿地修复与建设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绩效评价performanceevaluation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职能部门为实现其某职能所确定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1DB36/T1649—20223.5项目效益绩效projectbenefitperformance项目效益绩效是项目实施后基于资金投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产出效益与可持续影响。3.6最终绩效评价finalperformanceevaluation对项目管理、实施质量、项目效益的回顾性、过程绩效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所形成的最终绩效评价。4目标、要求及原则4.1目标为湿地修复项目中的评估者和被评估者提供客观地讨论、监督、衡量绩效的评价规范。4.2要求及原则4.2.1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湿地修复项目绩效评价内容从项目管理、实施质量、项目效益全过程的全面的评价。4.2.2评价体系的完整性湿地修复项目绩效评价程序参见图1。2DB36/T1649—2022图1湿地修复项目绩效评价程序图5.2资料收集对项目实施管理、资金管理进行回顾性绩效评价。根据湿地修复项目管理评价指标表进行打分。5.5.2将湿地修复后的成效与修复目标进行有效性对比后形成报告,即湿地修复过程评价。根据湿地修复项目实施质量绩效评价指标表进行打分。5.5.3对湿地修复后区域,由第三方专业机构野外调查进行生态质量评价,形成调查报告,涉及生态质量评价参照HJ/T192执行。根据湿地修复实施质量绩效评价指标给与打分。根据项目要求,可选择在湿地修复完工或者试运行交付后进行绩效评价。3DB36/T1649—2022对湿地修复项目实施的资金使用产出绩效,以及湿地修复形成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可持续性影响进行评价。5.7绩效综合评价根据湿地修复项目绩效综合评价计算表,将评价体系分项绩效分值输入表中,并根据评价的时效比例形成最终综合绩效评价得分,按不同时效对应的得分给出绩效评价等级。6湿地修复项目绩效单项评价6.1项目管理评价6.1.1湿地修复项目管理评价指标选取与评判标准湿地修复项目管理评价是对预评价的湿地修复绩效项目有关文件资料进行收集,从项目本底调查与评估、修复参照区、可行性研究及修复目标、工程实施方案、工程实施管理、项目监测及档案、项目管护等方面的科学性和完整度给予管理评价。详细评价指标和赋值标准见表1。表1湿地修复项目管理评价指标和赋值评价内容权重评价指标评分参考指标等级评价标准有全面的动植物和水体生境状况调查,调查包含整个湿地区域覆盖85%以上。5<5,>=3<3优秀达标G1-1湿地退化状况调查有一次较为全面的动植物和水体生境状况调查,调查包含整个湿地区域覆盖60%以上。有部分调查数据,调查为典型特征区域,覆盖范围低于60%。G1本底调查与评估科学全面的湿地退化状况评估,能出具专业领域专家组的评估报告,专家组至少有1位正高级或2位副高级专家。较全面的湿地退化状况评估,能出具相关评估报告。未进行专业的退化湿地评估。<5,>=3<3不达标水质优符合地表III类水,水网连通性好,水文条件变化具备可控性,重点区域常年有水,包括水域浅滩水深0m~0.8m过渡带、1m~3m深水区等,动植物多样性丰富,至少具有本地动物5种以上、本地植物15种以上。水质较好符合地表IV类水,水网连通性达标,水文条件变化具备可控性,重点区域水面保持时间超过10个月,水域内包括0m~0.8m的过渡浅滩、1m~2.5m<5,>=3的深水区,动植物多样性丰富,至少具有本地动植物10种以上。G2修复参照区水质差低于地表IV类水,水网具备改造条件,水文条件变化较大,改造后重点区域水面保持时间超过6个月,水域内包括0m~0.8m的过渡浅滩、1m~2m的深水区,动植物多样性一般,至少具有本地动植物8种以上。选点水环境质量优,水质好达到地表III类水,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水生植被盖度高到80%。选点水环境质量一般,水质达到地表IV类水,生态系统结构较完整,植被盖度高70%。选点水环境质量差,水质低于地表IV类水,生态系统结构欠完整,植被盖度低于60%。4DB36/T1649—2022表1湿地修复项目管理评价指标和赋值(续)评价内容权重评价指标评分参考指标等级评价标准立项可研报告调查数据翔实,研究实施方案科学可行,工程设计合理,财务预算充分。有规范的立项文件。5优秀G3-1立项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报告具有一定的调查数据,工程设计合理,财务预算充分。有较为规范的立项文件。可研报告需修改,调查数据缺乏,工程设计需进一步论证,财务预算需调整,立项文件缺失。修复目标科学合理,水质优,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植被恢复度高,生物多样性丰富。修复目标较为合理,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接近历史平均水平。<5,>=3达标不达标优秀G3湿地修复可研及目标<30.105G3-2湿地修复目标<5,>=3达标修复目标欠缺合理性,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未达平均水平。<3不达标优秀具有第三方专业机构编制设计的项目实施方案,方案科学合理,经济可行。5G4-1湿地修复工程设计具有第三方专业机构编制设计的项目实施方案,方案较为合理。<5,>=3达标G4湿地修复工程实施方案未进行第三方专业机构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方案欠科学性。0.10<35不达标优秀进行修复方案的比选评估,具有专家评审意见,较好。G4-2湿地修复方案进行修复方案的比选,专家评审方案欠佳,修改。未进行修复方案评估。<5,>=3<3达标评估b不达标进行了施工图设计及第三方造价预算,能体现项目实际情况,较好。G5-1施工图设计及第三方造价预算10优秀G5修复工程实施管理0.30经费预算执行率>=95%,成本费用控制率<=100%。经费预算执行率>=90%,成本费用控制率<=110%。经费预算执行率<80%,成本费用控制率>110%。项目按时完成。G6项目工程监管及档案5DB36/T1649—2022表1湿地修复项目管理评价指标和赋值(续)评价内容权重评价指标评分参考指标等级评价标准植物生长良好,成活率高于85%,管理维护到位,能及时补种未成活植物,未出现面积大于5%的斑块。植物生长一般,成活率高于70%,管理维护较好,能补种未成活植物,未出现面积大于15%的斑块。植物生长较差,管理维护不到位。5优秀达标G7-1植物管理与维护<5,>=3<35不达标优秀区域病虫害面积小于1%,有完善的防控应对措施。区域有部分病虫害,面积低于2%,制定了防控应对措施。G7-2病虫害防控G7项目管护<5,>=3达标不达标优秀0.15区域有较大面积病害出现,缺乏防控应对措施。湿地内外来入侵物种占全部物种数的低于1%,制定了防控应对措施,能及时处置。<35G7-3入侵湿地内外来入侵物种占全部物种数的低于2%,分布面<5,>=3<3达标物种防控积小于5%,制定了防控应对措施,有计划地处置。湿地内外来入侵物种多,分布面积大于5%,产生危害,防控应对措施滞后。不达标注:a涉及地表水质参照GB3838执行,b湿地修复与建设技术参照DB36/T1378执行。6.2项目实施质量评价6.2.1湿地修复项目实施质量评价指标选取与评判标准湿地修复项目实施质量评价是对修复后湿地生态系统达到健康状态的修复有效性评价,包括修复后与对参照区对比、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与恢复质量、生物多样性与修复面积等方面,详细评价指标和赋值标准见表2。表2湿地修复项目实施质量评价指标及赋值修复后样方监测与参照区样方的物种相似度高于85%,且物种的多样性不低于参照样方。修复后样方监测与参照区样方的物种相似度高于70%。S1湿地修复后与参照区对比恢复乡土物种8种以上。恢复乡土物种低于8种。景观融合度高,地形生态自然,修复区与周边自然景观衔接流畅,景观错落有致。自然降水或者自然径流补给,水量完全满足湿地生态需水,且监测点多于5个时,地表水水质符合GB3838中Ⅲ类点位达到90%;少于5个时,要求全部符合GB3838中Ⅲ类。S2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与恢复质量6DB36/T1649—2022表2湿地修复项目实施质量评价指标及赋值(续)评价内容权重评价评分参考指标等级评价标准指标适宜生境完整性较高,具备显著的湿地特征,生物的营养级和食物网丰富,物理生境完整性评价较好。保持原始状态,自然生境完好,未受人类影响的自然湿地。10优秀S2-2生境完整性和自然性适宜生境完整性一般,具备典型的湿地特征,生物的营养级和食物网较丰富,物理生境完整性评价一般。受到轻微侵扰,但生态系统无明显结构变化,自然生境基本完好,受到较轻影响的受扰自然湿地。适宜生境完整性较差,已遭受较严重的破坏,系统结构发生变化,自然湿地生境退化。<10,>=6<6达标S2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与恢复质量不达标0.40S2-3栖息地功能恢复水鸟种数、两栖类种数达到参照样方75%以上。水鸟种数、两栖类种数达到参照样方60%以上。水鸟种数、两栖类种数低于参照样方50%。湿地生态系统随着季节和气候变化自然演替,具有稳定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具有湿地生态系统趋于长期稳定的生物功能群。10<10,>=6<6优秀达标不达标10优秀S2-4具抵灾害和可持续自我维持能力湿地生态系统随着季节和气候变化自然演替,具有较为稳定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10,>=6达标不达标优秀湿地生态系统随着季节和气候变化,不能持续性的自然演替,优势物种出现大面积死亡,生产力严重下降。湿地植被组成与结构较复杂,植被类型多样,挺水、浮水和沉水植被丰富。<65S3-1湿地植被及数量湿地植被组成与结构较简单,植被类型较多。湿地植被组成与结构简单,植被类型单一。<5,>=3达标不达标优秀<3S3-2湿地较修复前增加10%以上(含10%)。5<5,>=3<3未恢复到修复前平均数量。较修复前增加10%以上(含10%)。恢复到修复前平均数量。未恢复到修复前平均数量。底栖、贝类等水生动物数较修复前增加10%以上(含10%)。底栖、贝类等水生动物数恢复到修复前平均数量。底栖、贝类等水生动物数未恢复到修复前平均数量。项目效益绩效评价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产出效益与可持续影响,其中满意度方面主要评价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群众满意度。详细评价指标和赋值标准参见表3。7DB36/T1649—2022表3湿地修复项目效益评价指标及赋值评价内容权重评价指标评分参考指标等级评价标准本地投入或吸引社会其他资本投入湿地修复保护项目建设占总资金投入>=30%。5<5,>=3<3优秀达标X1经济效益X-1吸引社会资本本地投入或吸引社会其他资本投入湿地修复保护项目建设占总资金投入大于>10%,<30%。本地投入或吸引社会其他资本投入湿地修复保护项目建设占总资金投入<10%。0.050.150.40不达标对于湿地修复工程项目产生了创新性推广示范效益,通过网络等宣传平台报道并取得社会关注,并受到市厅级以上网站或者媒体报道。10优秀X2-1创新性推广示范对于湿地修复工程项目产生了创新性推广示范效益,通过网络等宣传平台报道并取得社会关注。受到县级融媒体的报道。<10,>=6<6达标X2社会效益对于生态和社会相关修复工程项目,未产生了任何创新性推广示范效益;未做任何宣传。不达标X2-2社会公众或群众满意度社会公众或群众满意度>=95%。5优秀达标社会公众或群众满意度>=80%。<5,>=3社会公众或群众满意度<80%。<3不达标X3-1生态系统改善20<20,>=12<12优秀达标关联表2中S2生态系统功能与恢复质量得分*50%。X3生态效益不达标优秀X3-2生态环境质量提升20关联表2中S3物种多样性部分得分*100%。<20,>=12<12达标不达标优秀完成预设项目目标的情况,包括资金使用、宣教设施、生态修复工程量、动植物种类恢复的绩效目标。验收20中100%计优秀20分,85%以上根据达标比例计分,小于85%计不达标少于12分。)成本费用控制情况,成本费用支出/总预算=98%~102%X4产出效益成本费用控制情况,成本费用支出/总预算=100%~110%其他情况对有关区域发展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远期效益,制定验收后5年以上的管理维护计划。对有关区域发展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制定验收后2年以上的管理维护计划。X5可持续效益项目验收后,无管理维护计划8DB36/T1649—2022按照单项内容权重分配到每个评价指标,单项评价指标得分为该评价指标满分,等级为优秀;单项评价指标得分大于等于该评价指标满分60%,等级为达标;单项评价指标得分小于该评价指标满分60%,等级为不达标。等级划分如下:——评估总得分大于等于80分,且单项评价指标等级均达标,评价等级为“优秀”;——评价总得分大于等于60分,且仅一项单项评价指标等级不达标,评价等级为“达标”;——评价总得分低于60分或两项单项评价指标等级不达标,评价等级为“不达标”;——评价总得分大于等于70分,出现两项单项评价指标等级不达标时,两项单项评价等级优秀可以抵消一项单项评价指标不达标,评价为“达标”。7湿地修复项目绩效综合评价7.1本文件湿地修复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是对项目管理、实施质量和项目效益的综合性最终绩效评价。根据绩效评价设定的评价指标与计分标准相结合,采用百分制进行计分,分等级评价。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湿地修复项目最终绩效评价应由主管部门与第三方专业机构按表4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