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案_第1页
小学语文作文教案_第2页
小学语文作文教案_第3页
小学语文作文教案_第4页
小学语文作文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教学策略课程留心观察读写互动【教学目标】1、通过例文《我家的小狗》,体会作者如何在观察中得出小狗“淘气、可爱”的特点。2、学生自主学习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学会通过外形、颜色、味道三个角度观察、描写水果。3、体会作者对观察事物的喜爱之情,感受不同事物的独特之美。【教学重点】通过例文《我家的小狗》,体会作者如何在观察中得出小狗“淘气、可爱”的特点。【教学难点】学生自主学习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学会通过外形、颜色、味道三个角度观察、描写水果。【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好!老师发现同学们的眼睛真好看!这位同学眼睛大而又炯炯有神,这位同学目光敏锐,肯定是个头脑灵活的孩子;而这位同学的眼睛亮晶晶,水汪汪,虽然眼睛不是很大,但是很有神采。哪位同学说说,我们的眼睛重要吗,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你们说的都很好,法国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应该用自己的眼睛来仔细观察周围一切美妙的事物呢?【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利用名人名言,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二、出示图片,引导观察(一)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小动物,它们很可爱,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狗就是其中的一个。你们喜欢狗吗?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大屏幕出示狗狗图片,这是博•希哈先生家的狗——“王子”。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就介绍了“王子”的外形,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你猜一猜文中的“王子”是一只怎样的小狗?(淘气、可爱)。(二)读中感悟,理解“王子”的“淘气、可爱”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王子”的“淘气、可爱”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出相关的句子,边读边作批注。2.组合作交流学生汇报,师生讨论交流。(1)从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王子”的“可爱”呢?学生读句子,教师放图片。(2)谁能把“王子”的这种可爱的样子用朗读表达出来呢?(3)“挺爱上课”本来是用来形容小孩子的词,这里却用在了狗的身上,从中你看出了什么?这句话我们该怎么读呢?试一试,读出你的喜爱来。师总结: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不仅表现了小狗的可爱,而且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小狗的喜爱。(4)从哪又能看出狗很“淘气”儿呢?学生读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学生学习事件“小狗跟火车赛跑”。我知道“王子”想去那儿干什么,它喜欢同火车赛跑。每次都是它输,可它从不在乎。师评:作者为了把小狗的淘气可爱写具体,不着急写小狗怎么和火车赛跑,而是要写小狗的心里所想----“输了从不在乎”。每当有火车开过来,“王子”都以为能跑赢它。等到跑不动了,它便冲着远去的火车汪汪叫上几声,不知是允许火车开走呢,还是骂了火车一顿。师问:你觉得这部分的描写,体会到“王子”的哪些地方可爱、有趣?【设计意图】巧妙地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三)孩子们,老师想问问你,作者为什么要写他家的小狗呢?引导学生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作者通过两件具体事例来表达对小狗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用事例来表达某个人或者某种小动物的可爱、活泼等。(四)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小狗写的这么可爱,有趣呢?教师引导明确:这篇文章之所以写的具体生动,亲切感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对小狗抓住特点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不仅观察了小狗的外形,而且留心小狗行为发展变化,不仅用眼睛看,还用心去揣摩。因此,同学们在今后一定留心观察,学习作者这种观察动物的方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体会作者蕴藏于文字间的对狗的喜爱之情。三、观察图片,品读例文。看完了小动物,我们接着来观察一种酸甜可口的水果。出示杨梅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生答:杨梅。(一)杨梅树在春雨的滋润下,孕育着杨梅果,端午节过后,成熟的杨梅果挂满了枝头,漫游在杨梅园,让人忍不住想摘下一颗,仔细观察,杨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颜色怎样,味道如何?这些问题都在等着同学们去解答。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答案。请同学们自由读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然后把表格中的问题答案在文中勾画出来。之后同桌为一小组,讨论,把你们认为最完美的答案写在表格中。【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有的放矢,而且把学生想知道的作为尝试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指名汇报讨论结果。哪一小组找到了杨梅外形的特点?指名学生回答。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着小刺,多么有趣的刺,多么与众不同的杨梅,怪不得作者会说——。(三)随着杨梅的成熟,杨梅的刺会渐渐发生变化,杨梅的颜色像刺一样,也会发生变化。抬头望去,满树的杨梅,这时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静听并思考后回答:杨梅颜色不一。1.课文是怎样把这种变化写下来的?指名学生回答。这是杨梅颜色的特点。2.继续看杨梅果颜色的变化,师引读读着读着,树上的杨梅变红了……读着读着,树上的杨梅变黑了。3.情境教学。你们怎么越读越开心了,老师看到有人咽口水了,你们想干嘛?(四)到底杨梅是什么味道的呢?谁知道?引导学生总结杨梅味道的特点。1.在其他段落中,也有类似品尝杨梅的句子,马上找出来,画出来。课件相机出示句子预设一: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师点拨部位嘴唇,舌头,引读。预设二: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点拨部位舌尖,生齐读。课件出示关于品尝杨梅的两个句子,师引读。2.引读课题。多么甜美的滋味呀,怎能不令人思念,不令人爱呢?怪不得作者会说——?(五)作者为什么要写故乡的杨梅呢?引导学生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师总结:原来作者通过外形、颜色和味道描写故乡的水果,来表达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老师这里有一种水果,是我特别喜欢的,你们看看是什么?课件出示桔子成熟颜色变化图片,生说说桔子的变化。现在就请同学们用刚才学过的方法,从外形,颜色,味道三方面来介绍它,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看谁说的最有意思!记住,要像作者一样把你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现在同桌为一小组,相互说一说吧!课堂进行口头表达,老师给予评价。【设计意图】从思想上让学生意识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四.总结升华(1)比一比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来看一看,这两篇习作例文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师总结:老师明白了,作者无论写小动物还是写某一种事物都在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不同的地方是写动物可以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对它的喜爱,而写物则要通过外形,颜色和味道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了!(2)孩子们,在以后的写作中,我们要学习和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别忘了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让你的文章意境更优美!【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和强调描写事物的方法,为以后的习作打基础。五.作业课下请仔细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把你观察到的事物和同学们交流一下,看谁写的最有意思!板书设计:怎么进行观察外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