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13072022-04-18发布张家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1307/T373—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本文件由张家口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张家口市万全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张家口久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张家口禾久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石风仙、刘会、高秀芳、薛鸿宝、杜锋、李广慧、罗晓苹、邵蕾、杨建宏、何玉明、李向东、张占兵、王健、肖占国、方海东、赵锁江、张君、邹志强、段小娇。DB1307/T373—20221富硒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富硒水稻栽培的产地环境、栽培管理、硒生物营养强化、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硒含量测定、档案管理等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张家口市一年一作稻区种植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1粮食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5009.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硒的测定GB8321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135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大米GB/T22499富硒稻谷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DB13/T2702富硒农产品硒含量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硒人体必须微量元素之一。以含硒氨基酸掺入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蛋白肽链的一级结构,参与机体的抗氧化。硒缺乏是克山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3.2富硒稻谷通过生长过程自然富集而非收获后添加硒,加工成符合GB1354中3.1三级大米规定,每公斤硒含量0.04㎎~0.30㎎,硒含量要求不分等级。富硒稻谷应符合GB/T22499中3.1的规定。3.3硒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在无公害生态环境下,通过外源施入硒肥,强化硒营养素,经过水稻的生理转化,获得全硒含量为每公斤0.10㎎~0.30㎎的水稻。我区常规栽培的水稻收获后大米硒含量为0.015㎎/㎏左右,达不到DB13/T2702中第5条硒含量指标要求,通过富硒栽培,补充经国家登记的硒肥可大幅增加全硒含量。2DB1307/T373—20224产地环境产地环境应符合NY/T5010中4.2、4.5的规定。5栽培管理5.1品种选择选择经审定适宜在当地推广的中早熟粳稻品种。如农粳301、农粳303、农粳306。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中4.2.1的规定。5.2种子处理用2%的石灰水浸种2d,勤搅拌。将浸好的种子投入40℃温水中泡15min,捞出后在25℃~30℃催芽,勤翻动,有85%的种子破胸露白为止,常温晾芽。5.3育秧5.3.1育秧土的配制采用穴盘育秧,育秧土采用水稻专用育苗营养土,如公主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水稻营养剂厂生产的含有氮:磷:钾:锌为2.5:1.5:0.5:0.05的水稻壮秧剂。每亩稻田用2.5㎏水稻壮秧剂和腐熟农家肥25㎏,再加无污染腐殖壤土50㎏充分混合加水拌匀,湿度达到60%~75%,用30㎝×60㎝的穴盘装盘,每亩地用30~40个穴盘。5.3.2播种4月上旬播种,每穴点播3~4粒稻种,撒育秧土0.5㎝~1㎝覆盖抹平,放入小拱棚育苗。5.3.3苗期管理5.3.3.1温度管理齐苗期以保温为主。棚内温度超过33℃,通风降温。白天<30℃,夜晚≥15℃。秧苗1~2.5叶是炼苗的关键时期,加大通风,白天棚内温度宜25℃~28℃,勿超过28℃,随秧苗长大和气温的升高,通风量渐大,通风时间渐长。秧苗3叶期后,视天气情况,开始大通风,逐步转入自然炼苗阶段。夜间温度高于20℃时,揭去棚膜,一般在插秧前5d~6d全部揭膜。5.3.3.2水分管理播种到出苗阶段,发现水不足,立即补水。出苗后到2.5叶前,严格控水,一般不浇水,据实际情况适量浇水。秧苗2.5~3叶期,加强肥水管理。浇水的原则是一次浇透,不宜天天浇。5.3.3.3防治立枯病1.5叶期用5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每平方米用2.0mL~3.0mL,最多使用2次。农药安全使用按照GB8321.10中3.2执行。5.3.3.4追肥在2.5叶和插秧前4d~5d各追肥一次。以每平方米硫酸铵50g和过磷酸钙100g或磷酸二铵60g为宜,追肥后立即浇水。肥料使用符合NY/T496中3.5、3.7和3.8的要求。5.3.4移栽2.5~3.5叶时移栽。壮秧标准为基部粗壮扁平,叶片挺直。DB1307/T373—202235.4本田耕整中等肥力地块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kg~3000kg,碳酸氢铵15kg~20kg,磷酸二铵10kg~15kg、硫酸钾10kg~20kg、硫酸锌1kg~2kg。或亩施含氮素、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18:18:18的沃夫特复合肥料40kg~50kg。耕深16cm~20cm,做到田平、泥烂,肥匀,水浅,开好排水沟。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中3.2、3.5、3.7、3.8、3.9和3.10的要求。5.5插秧日均温度通过13℃插秧。一般为5月15~20日。选择壮秧移栽本田,稻区采用宽行窄株方式移栽,中等肥力稻田穴距13.2cm,行距29.7cm~31.5㎝,亩密度1.6~1.7万穴,1㎝水层插秧。插秧深度5.6追肥分蘖初期亩施碳酸氢铵或硫酸铵20㎏~30㎏。灌浆初期亩施尿素10㎏~20㎏。孕穗期亩追尿素3㎏~6㎏。出穗后15d内亩喷磷酸二氢钾150g。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中3.5、3.7、3.8和3.9的要求。5.7水层管理分蘖期保持水层3cm~4cm,持续3d~5d。施蘖肥时排浅保持1cm~2cm。当秧苗茎蘖数达到目标穗数的85%~90%,及时晒田控苗。拔节、穗分化至扬花期保持3cm~4cm浅水。灌浆至成熟期间歇灌溉,前期以湿为主,后期以干为主,收获前7d~10d断水落干。6硒生物营养强化追施或叶面喷施。拔节初期,亩追施总硒含量≧1000mg/kg、N、P、K≧5%、有机质≧45%的有机硒肥12㎏~15㎏,可与其他肥料一同追施,及时浇水。或在灌浆初期叶面喷施硒含量5000㎎/L含硒营养剂300mL~500mL。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中3.5、3.7、3.8、3.9和3.11的要求。7病虫草害防治7.1病害防治7.1.1稻瘟病叶瘟发病率达5%时,每亩用20%乙蒜素乳油1000倍液喷雾,亩用量95mL;预防穗瘟病在破口期或齐穗期用药,用18%稻瘟灵微乳剂1000倍液各喷施一次,亩用量177.6mL~259mL,间隔7d~10d,最后一次喷药距收获不能少于35d。农药安全使用按照GB8321.10的3.2规定执行。7.1.2纹枯病分蘖末期发病率10%、拔节后发病率15%时进行药剂防治。如每亩用1%申嗉霉素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亩用量50mL~70mL。根据病情每隔10d~15d喷药一次,连续喷2次,最后一次喷药距收获不能少于14d。农药安全使用按照GB8321.10的3.2规定执行。7.2虫害防治在稻田附近杂草地出现蝗蝻,且在蝗蝻3龄前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亩用药液30㎏~50㎏,均匀喷施。6月中旬稻田看见稻蝗时,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每亩用15g~20g。打2次,间隔7d~10d。或及时人工捕杀稻蝗。农药安全使用按照GB8321.10的3.1规定执行。7.3草害DB1307/T373—20224在移栽后5d~7d用40%乙草胺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毒土法预防防治稗草、眼子菜等杂草,亩用15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某电子签封锁的硬件系统设计案例概述》2000字】
- 【《S车站信号工程的电缆径路图分析案例概述》6100字】
- 2025年软件行业软件企业法务专业考试试题集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初入股市投资者必-备知识手册及模拟题集
- 2025年教育行业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指南与技巧
- 2025年物业服务质量管理高级考试试题集萃
- XX市天地车人综合监管系统项目建设用户需求书
- 2025年低碳技术与碳排放管理模拟考试题库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备考攻略
- 2025年新媒体运营主管的面试模拟题和答案宝典
- 空气轴承技术培训教程
- 江西省普通高中学生学籍表高中档案文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讲稿
- 上海市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示范文本)
- 机电安装施工界面划分电气
- 典范剧本Coming Clean
-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硫酸生产工艺计算
- 北部非洲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二)
- esicm血流动力学共识 课件
- 医院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及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