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件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钢筋连接施工质量验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材料,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钢筋机械连接,质量验收。本文件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钢筋连接施工与质量验收。2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20-2007不锈钢棒GB/T14975-2012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1499.2-202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3014-2013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26-2020工程测量标准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1231-201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JGJ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3-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355-2015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T163-2013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398-2019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408-2019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3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recastconcretestructures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各种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简称装配式结构。3.2钢筋套筒灌浆连接groutsleevesplicingofrebars在金属套筒中插入单根带肋钢筋并注入灌浆料拌合物,通过拌合物硬化形成整体并实现传力的钢筋对接连接,简称套筒灌浆连接。3.3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groutsleeveforrebarsplicing采用铸造工艺或机械加工工艺制造,用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金属套筒,简称灌浆套筒。灌浆套筒可分为全灌浆套筒和半灌浆套筒。3.4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cementitiousgroutforrebarsleevesplicing以水泥为基本材料,并配以细骨料、外加剂及其他材料混合而成的用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干混料,简称灌浆料。该材料加水搅拌后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早强、高强、微膨胀等性能,填充于套筒和带肋钢筋间隙内,形成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3.5钢筋浆锚搭接连接rebarlappingingrout-filledhole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留孔道,在孔道中插入需搭接的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搭接连接方式。3.6钢筋机械连接rebarmechanicalsplicing通过钢筋与连接件或其他介入材料的机械咬合作用或钢筋端面的承压作用,将一根钢筋中的力传递至另一根钢筋的连接方法。钢筋机械连接全套装置,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简称。3.8连接件connectorsofmechanicalsplicing连接钢筋用的各部件,包括套筒和其他组件。3.9套筒couplerorsleeve用于传递钢筋轴向拉力或压力的钢管套。3.10钢筋丝头rebarthreadedsector接头中钢筋端部的螺纹区段。44总则4.1为了加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钢筋连接的施工过程的管理与质量控制,指导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钢筋连接施工,规范施工质量的控制与验收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文件。4.2本文件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钢筋连接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4.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钢筋连接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文件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55基本规定5.1一般规定5.1.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钢筋连接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准确理解设计图纸的要求,掌握有关技术要求及细部构造,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规定,进行结构施工复核及验算,编制装配式结构专项施工方案。5.1.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钢筋连接施工前,应完成深化设计,深化设计文件应经设计单位认可。施工单位应校核预制构件加工图纸,对预制构件施工预留和预埋进行交底。5.1.3施工单位应根据装配式结构工程的管理和施工技术特点,对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5.1.4施工单位应根据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要求,合理选择并配备吊装设备;应根据预制构件存放、安装和连接等要求,确定安装使用的工器具方案。5.1.5施工单位应对装配式结构施工作业过程实施全面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按照检验批、分项工程进行。施工完成后,应组织进行工程质量验收。5.1.6装配式结构工程中钢筋连接施工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5.1.7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应核查已施工完成结构、基础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确认混凝土强度、预留连接钢筋等预留预埋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核对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及预制构件和配件的型号、规格、数量等符合设计要求。5.1.8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应进行测量放线、设置构件安装定位标识。测量放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的规定。5.1.9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应复核吊装设备的吊装能力。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的规定,检查复核吊装设备及吊具处于安全使用状态,并核实现场环境、天气、道路状况等满足吊装施工要求。5.2连接5.2.1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的有关的规定。5.2.2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的预制构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a)从现浇层到预制层的转换位置处现浇混凝土中,伸出的钢筋应采用专用工装进行定6位,并应采用可靠的固定措施控制连接钢筋的中心位置及外露长度满足设计要求;b)构件安装前应检查预制构件上套筒、预留孔的规格、位置、数量和深度;当套筒、预留孔内有杂物时,应清理干净;c)应检查连接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和长度,当连接钢筋倾斜时,应进行校直;连接钢筋中心线偏离套筒或孔洞中心线不宜超过3mm,连接钢筋中心位置存在严重偏差影响预制构件安装时,应会同设计单位制订专项处理方案,不得随意切割、强行调整连接钢筋。5.2.3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用灌浆料使用前,应检查产品包装上的有效期和产品外观。5.2.4钢筋机械连接的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76材料6.1一般规定6.1.1钢筋及钢材的力学性能指标和耐久性要求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6.1.2混凝土、钢筋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热轧带肋钢筋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的有关规定。6.1.3钢筋的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普通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和浆锚搭接连接时,钢筋应采用热轧带肋钢筋。6.1.4适用于本文件机械连接的钢筋应为HRB335、HRB335E、HRB400、HRB400E、HRB500和HRB500E级热轧带肋钢筋;适用于套筒挤压连接的钢筋直径应为8mm~50mm,适用于套筒挤压搭接连接的钢筋直径应为8mm~18mm,适用于锥套锁紧连接的钢筋直径应为12mm~50mm。6.1.5适用于本文件的套筒的原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的有关规定;挤压接头套筒、挤压搭接接头套筒原材料的实测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挤压接头套筒、挤压搭接接头套筒原材料的实测力学性能项目性能指标屈服强度(MPa)205~350抗拉强度(MPa)235~500断后伸长率δ5(%)≥20硬度(HRBW)50~806.2连接材料6.2.1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采用的套筒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398的规定。6.2.2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采用的灌浆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408的规定。6.2.3套筒灌浆连接的钢筋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T13014要求的带肋钢筋;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且不宜大于40mm。86.2.4灌浆套筒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398的要求。6.2.5套筒灌浆料性能及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408的有关规定,套筒灌浆料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应符合表2要求。表2套筒灌浆料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要求检验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标准流动度(mm)初始流动度≥300《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40830min流动度≥260竖向膨胀率(%)3h0.02~224h与3h的膨胀率之差0.02~0.40抗压强度(MPa)≥353d≥6028d≥85自干收缩率(%)28d≤0.045氯离子含量(%)≤0.03《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泌水率(%)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6.2.6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应采用水泥基灌浆料,灌浆料的性能应满足表3的要求。表3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用灌浆料性能要求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标准泌水率(%)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流动度(mm)初始值≥200《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30min保留值≥150竖向膨胀率(%)3h≥0.02膨胀率之差0.02~0.5抗压强度(MPa)≥353d≥55928d≥80氯离子含量(%)≤0.06《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6.3材料验收6.3.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6.3.2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6.3.3成型钢筋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类型的成型钢筋,不超过30t为一批,每批随机抽取3个成型钢筋。检验方法:观察,尺量。7钢筋套筒灌浆连接7.1一般规定7.1.1套筒灌浆连接应采用合格灌浆套筒、灌浆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灌浆套筒、灌浆料应在构件生产和施工前确定;b)灌浆套筒、灌浆料生产单位作为接头提供单位时,应提交所有使用接头规格的有效型式检验报告;施工单位、构件生产单位作为接头提供单位时,应完成所有使用接头规格的匹配,接头提供单位应对产品质量和检测报告负责;c)接头匹配检验应按《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第5章接头型式检验的规定进行;d)灌浆施工中更换灌浆料时,施工单位应在灌浆施工前重新完成涉及接头规格的匹配检验及有关材料进场检验,且所有检验均应在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检测单位代表的见证下制作试件并一次合格;e)接头型式检验报告、匹配检验报告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头连接钢筋的强度等级低于灌浆套筒规定的连接钢筋强度等级时,可按实际应用的灌浆套筒提供检验报告;2)对于预制端连接钢筋直径小于灌浆端连接钢筋直径的半灌浆变径接头,可提供两种直径规格的等径同类型半灌浆套筒检验报告作为依据,其他变径接头可按实际应用的灌浆套筒提供检验报告。7.1.2对不同钢筋生产单位的进厂(场)钢筋应进行接头工艺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构件生产、灌浆施工。接头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a)工艺检验应在预制构件生产前及灌浆施工前分别进行;b)对已完成匹配检验的工程,当现场灌浆施工与匹配检验时的灌浆单位相同,且采用的钢筋相同时,可由匹配检验代替工艺检验;c)工艺检验应模拟施工条件、操作工艺,采用进厂(场)验收合格的灌浆料制作接头试件,并应按接头提供单位提供的作业指导书进行。7.1.3灌浆施工过程中应形成灌浆施工记录;应由施工单位专职检验人员监督全过程施工质量,及时形成灌浆施工质量检查记录,并留存包含灌浆部位、时间、检验内容的影像资料。当发生质量检查记录、影像资料丢失或无法证明工程质量的情况时,应在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时对此处进行灌浆饱满性实体检验。7.1.4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代表宜监督预制构件制作过程。构件出厂的质量证明文件应经监督代表签字确认,且质量证明文件应包括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半灌浆套筒机械连接端加工检查记录。7.2连接施工7.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吊装前,应检查构件的类型与编号、灌浆套筒内腔。当灌浆套筒内有杂物时,应清理干净。7.2.2预制构件就位前,应按下列规定检查现浇结构施工质量:a)现浇结构与预制构件的结合面的类型、尺寸、标高与粗糙度应符合设计及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的有关规定,并应清理干净;b)现浇结构施工后外露连接钢筋的位置与外露长度的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的规定,超过允许偏差的应予以处理;表4现浇结构施工后外露连接钢筋的位置、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中心位置3尺量、水准仪外露长度、顶点标高+150c)外露连接钢筋的表面不应粘连混凝土、砂浆,不应发生锈蚀;d)当外露连接钢筋倾斜时,应进行校正。7.2.3灌浆施工方式应符合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根据施工条件、操作经验选择连通腔灌浆施工或坐浆法施工;高层建筑装配混凝土剪力墙宜采用连通腔灌浆施工,当有可靠经验时也可采用坐浆法施工;b)竖向构件采用连通腔灌浆施工时,应合理划分连通灌浆区域;每个区域除预留灌浆孔、出浆孔与排气孔外,应形成密闭空腔,不应漏浆;连通灌浆区域内任意两个灌浆套筒间距离不宜超过1.5m,连通腔内预制构件底部与下方已完成结构上表面的最小间隙不得小于10mm;c)钢筋水平连接时,灌浆套筒应各自独立灌浆,并应采用封口装置使灌浆套筒端部密7.2.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现场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a)临时固定措施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的有关规定;b)采用连通腔灌浆方式时,灌浆施工前应对各连通灌浆区域采用封浆料或其他可靠措施封堵;应确保连通灌浆区域、灌浆套筒、排气孔通畅,并应采取可靠措施避免封堵材料进入灌浆套筒、排气孔内;灌浆前应确认封堵效果能够满足灌浆压力需求,方可进行灌浆作业;c)构件安装就位后,应由施工单位专职检验人员采用可靠方法检查灌浆套筒内的钢筋插入情况并记入质量检查记录。7.2.5灌浆料、封浆料、座浆料使用前,应检查产品包装上的有效期和产品外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拌合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b)加水量应按灌浆料、封浆料、座浆料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确定,并应按重量计量;c)灌浆料、封浆料、座浆料拌合物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充分、均匀;灌浆料宜静置2min后使用;d)搅拌完成后,不得再次加水;e)每工作班应检查灌浆料拌合物初始流动度不少于1次;f)强度检验试件的留置数量应符合验收及施工控制要求。7.2.6对竖向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灌浆作业应采用压浆法从灌浆套筒下灌浆孔注入,当灌浆料拌合物从构件其他灌浆孔、出浆孔平稳流出后应及时封堵。7.2.7对水平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灌浆作业应采用压浆法从灌浆套筒灌浆孔注入,当灌浆套筒灌浆孔、出浆孔的连接管或连接头处的灌浆料拌合物均高于灌浆套筒外表面最高点时应停止灌浆,并应及时封堵灌浆孔、出浆孔。7.2.8灌浆施工中,应采用方便观察且有补浆功能的器具,或其他可靠手段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灌浆饱满性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记入灌浆施工质量检查记录。8钢筋机械连接8.1一般规定8.1.1接头设计应满足强度及变形性能的要求。8.1.2钢筋连接用套筒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的有关规定;套筒原材料采用45号钢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时,钢管应进行退火处理,并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对钢管强度限值和断后伸长率的要求。不锈钢钢筋连接套筒原材料宜采用与钢筋母材同材质的棒材或无缝钢管,其外观及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不锈钢棒》GB/T1220、《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5的规定。8.1.3接头性能应包括单向拉伸、高应力反复拉压、大变形反复拉压和疲劳性能,应根据接头的性能等级和应用场合选择相应的检验项目。8.1.4钢筋丝头现场加工与接头安装应按接头技术提供单位的加工、安装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工人应经专业培训合格后上岗,人员应稳定。8.1.5钢筋丝头加工与接头安装应经工艺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8.2接头安装8.2.1直螺纹接头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a)安装接头时可用管钳扳手拧紧,钢筋丝头应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标准型、正反丝型、异径型接头安装后的单侧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ρ;对无法对顶的其他直螺纹接头,应附加锁紧螺母、顶紧凸台等措施紧固;b)接头安装后应用扭力扳手校核拧紧扭矩,最小拧紧扭矩值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直螺纹接头安装时最小拧紧扭矩值钢筋直径(mm)≤1618~2022~2528~3236~4050拧紧扭矩(N·m)200260320360460c)校核用扭力扳手的准确度级别可选用10级。8.2.2锥螺纹接头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a)接头安装时应严格保证钢筋与连接件的规格相一致;b)接头安装时应用扭力扳手拧紧,拧紧扭矩值应满足表6的要求;表6锥螺纹接头安装时拧紧扭矩值钢筋直径(mm)≤1618~2022~2528~3236~4050拧紧扭矩(N·m)240300360460c)校核用扭力扳手与安装用扭力扳手应区分使用,校核用扭力扳手应每年校核1次,准确度级别不应低于5级。8.2.3套筒挤压接头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a)钢筋端部不得有局部弯曲,不得有严重锈蚀和附着物;b)钢筋端部应有挤压套筒后可检查钢筋插入深度的明显标记,钢筋端头离套筒长度中点不宜超过10mm;c)挤压应从套筒中央开始,依次向两端挤压,挤压后的压痕直径或套筒长度的波动范围应用专用量规检验;压痕处套筒外径应为原套筒外径的0.80~0.90倍,挤压后套筒长度应为原套筒长度的1.10~1.15倍;d)挤压后的套筒不应有可见裂纹。9质量验收9.1一般规定9.1.1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包括实物检查和资料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项目的质量验收抽样检验应合格;b)应具有完整的质量检验记录,重要工序应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记录;c)检验批抽样样本应随机抽取,并应满足分布均匀,具有代表性的要求。9.1.2装配式混凝上结构工程现场钢筋连接施工质量验收除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相关规定提供文件和记录外,尚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a)预制构件、主要材料及配件的质量证明文件、进场验收记录、抽样复验报告;b)预制构件安装施工记录;c)钢筋套筒灌浆型式检验报告、工艺检验报告和施工检验记录,浆锚搭接连接的施工检验记录、必要的影像资料;d)后浇混凝土部位的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文件;e)钢筋机械连接检验记录;f)后浇混凝土、灌浆料、座浆料的强度检测报告;g)钢筋套管灌浆饱满度局部钻孔抽检记录;h)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9.1.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现场钢筋连接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9.2套筒灌浆连接质量验收9.2.1当灌浆套筒、灌浆料生产单位作为接头提供单位时,预制构件生产前、现场灌浆施工前、工程验收时均应按下列规定检查接头型式检验报告:a)工程中应用的各种钢筋强度级别、直径对应的接头型式检验报告应齐全、合格;b)接头工艺检验报告应符合本文件附录A的规定;c)型式检验报告中的接头类型,灌浆套筒规格、级别、尺寸,灌浆料型号应与现场使用的产品一致;d)型式检验报告应在4年有效期内,应按灌浆套筒进厂(场)验收日期确定。9.2.2灌浆套筒进厂(场)时,应抽取灌浆套筒检验外观质量、标识和尺寸偏差,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398及《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第3.1.2条的有关规定。检查数量:同一批号、同一类型、同一规格的灌浆套筒,不超过1000个为一批,每批随机抽取10个灌浆套筒。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检查质量证明文件。9.2.3灌浆料进场时,应对常温型灌浆料拌合物30min流动度、泌水率及3d抗压强度、28d抗压强度、3h竖向膨胀率、24h与3h竖向膨胀率差值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文件第6.2.5条的有关规定。并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408的有关规定制作试件。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9.2.4灌浆施工中,应采用实际应用的灌浆套筒、灌浆料制作平行加工对中连接接头试件,进行抗拉强度检验,检验结果均应符合《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第3.2.2A条的有关规定。检查数量:不超过四个楼层的同一批号、同一类型、同一强度等级、同一规格的接头试件,不超过1000个为一批,每批制作3个对中连接接头试件。所有接头试件都应在监理单位或者建设单位的见证下由现场灌浆人员随施工进度平行制作,不得提前制作。检验方法:检查抽样检验报告。9.2.5灌浆施工过程中所有出浆口均应平稳连续出浆;灌浆完成后灌浆套筒内灌浆料应密实饱满,并应进行灌浆饱满性实体检验。检查数量:外观全数检查。对灌浆饱满性进行实体抽检,现浇与预制转换层应抽取预制构件数不少于5件且不少于15个灌浆套筒,每个灌浆套筒检查1个点;其他楼层如施工记录、灌浆施工质量检查记录、影像资料齐全并可证明施工质量。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灌浆施工质量检查记录、影像资料;灌浆饱满性实体检验可采用局部钻孔后内窥方式或其他可靠方法。9.2.6当施工过程中灌浆料抗压强度、灌浆接头抗拉强度、灌浆饱满性、灌浆套筒内钢筋插入长度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a)对于灌浆饱满性不符合要求的情况,经返工、返修的应重新进行验收;当无法返工、返修时,可委托法定检测单位按实际灌浆饱满度制作接头试件,并按型式检验要求检验;b)对于灌浆套筒内钢筋插入长度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可委托法定检测单位按钢筋实际插入长度制作接头试件按型式检验要求检验;c)对于灌浆料抗压强度不合格的情况,当满足灌浆料强度实体检验条件时,可委托法定检测单位进行灌浆料实体强度检验;d)对于灌浆接头性能不合格的情况,可根据实际抗拉强度和变形性能,由设计单位进行核算,当经核算并确认仍可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时,可予以验收;当核算不合格,经返修或加固处理能够满足结构可靠性要求时,应按国家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根据处理文件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e)当无法进行处理时,应切除或拆除构件,重新安装构件并灌浆施工,也可采用现浇的方式重新完成构件施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处理记录。9.3钢筋机械连接质量验收9.3.1工程应用接头时,应对接头技术提供单位提交的接头相关技术资料进行审查与验收,并应包括下列内容:a)工程所用接头的有效型式检验报告;b)连接件产品设计、接头加工安装要求的相关技术文件;c)连接件产品合格证和连接件原材料质量证明书。9.3.2接头工艺检验应针对不同钢筋生产厂的钢筋进行施工过程中更换钢筋生产厂或接头技术提供单位时,应补充进行工艺检验。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a)各种类型和型式接头都应进行工艺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单向拉伸极限抗拉强度和残余变形;b)每种规格钢筋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c)接头试件测量残余变形后可继续进行极限抗拉强度试验,并宜按《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中表A.1.3中单向拉伸加载制度进行试验;d)工艺检验不合格时,应进行工艺参数调整,合格后方可按最终确认的工艺参数进行接头批量加工。9.3.3接头安装前的检验与验收应满足表7的要求。表7接头安装前检验项目与验收要求接头类型检验项目验收要求螺纹接头套筒标志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的有关规定进场套筒适用的钢筋强度等级与工程用钢筋强度等级一致进场套筒与型式检验的套筒尺寸和材料的一致性符合有效型式检验报告记载的套筒参数套筒挤压接头套筒标志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的有关规定套筒压痕标记符合有效型式检验报告记载的压痕道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