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主体参与农村养老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综述英国于1989年颁布《社区照顾白皮书》,其中明确定义道:“社区服务是指提供适当程度的干预与支持,帮助老年人尽可能自主掌握生活,为其家庭成员提供日间照料、暂时托福等服务,以社区服务为基础扩大照料范围,甚至提供居家照顾服务。”国外学者围绕多主体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展开丰富研究:在服务内容上,Meredith(1993)指出社区养老服务应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服务、心理慰藉、文艺娱乐活动等内容。Susan(2022)则认为应包括社区应老年人提供日间托管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福利机构照顾、教育设施等多项服务类别。在服务路径上,Alan(1982)提出社区养老是“由社区”、“在社区”、与“和社区一起”三种路径的结合,其中“在社区”是指即老年人居住在家中,同时能获得到来自公共部门、社区、社会组织及亲戚邻里的支持与照料、“由社区”是指老年人享受的服务源于公共部门、社会组织、社区及亲属等主体,“和社区一起”指服务者在获得养老机构、社会组织等专业主体支持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养老服务;Prieto等(2012)指出社区养老服务分为正式支持与非正式支持两种,前者源自公共部门、运营组织等主体,后者则源自老年人的亲戚、朋友、邻居等;Sherry(2003)明确指出社区养老需要多元主体共同体参与,要充分整合利用社区内外各种资源为老年群体提供服务。在主体参与上,Hillel(2005)指出,在养老服务供给中,公共部门占据主导地位,兼具显著优势,政府在调控照顾资源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应该为社区照顾发展提供更多支持。Heilbronerrl(1962)认为,社区养老服务是公共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大力度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到服务供给中去;这些供给主体不仅包括公共部门,也来源于市场参与、社会组织的支持(Verhoestk,2010)。随着社会形态的演进与发展,多元主体的内涵越发丰富,其中社区这一主体作用受到关注与重视,以社会力量的形式承担起社会福利供给的重要功能(Andrewr,1978)。(二)国内研究综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中的界定,社区养老服务是指“主要面向家庭日间暂时无人或无力照顾的社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具体来看,包含日常照料类服务、医疗健康类服务、精神支持类服务、法律援助类服务等多项内容(程翔宇,2019)。国内大量学者研究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这一主题:首先,一些研究强调了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必要性与重要价值,提出构建多元参与的养老服务机制、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的复合供给是应对老龄化的有效措施,更是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必然趋势(徐倩、周沛,2016;姜玉贞,2019)。其次,一些研究则探讨了多元主体的权责问题及优化路径,指出社区养老服务治理结构与供给模式之间存在冲突(王震,2018),社区养老服务多元主体之间功能性、角色性冲突也对服务供给效果产生影响(彭青云,2019);贺薇(2020)指出我国养老服务供给存在主体结构协调性发展缺失的问题,提出应合理界定各主体责任边界,优化参与服务主体的结构规划及制度安排,推进相关企业、社会组织的发展。再次,一些学者着重研究了不同主体发挥的作用与参与路径,一些学者指出公共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并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在市场发挥配置资源作用的同时,还应推进社会组织发展,形成多元主体协调共治的局面(姜玉贞,2107)。一些学者则认为营利组织、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产生积极作用(高红,2011),如降低社区养老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等(祁峰、谭丽萍,2015)。一些学者强调了老年人、居民、家庭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助行为能够提升养老服务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公共部门的负担,另外,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文化、提升敬老爱老意识具有重要价值(杜智民、康芳,2020)。一些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具体案例,进行经验总结与建议提出,潘鸿雁(2010)以上海市徐汇区养老服务为例,探究政府、社会、市场三方参与公共服务的优化路径;王振波,吴湘玲(2017)以武汉市为例,探讨多主体参与聚合型养老服务模式的服务内容、运行机制等,并研究多元福利主体如何实现整合与协同;姜玉贞、宋全成(2019)以RHLJ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案例,研究社会养老服务福利供给局限性及成因,并指出多元主体治理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另有一些学者专注于研究农村地区养老服务多主体参与,班涛(2017)对多元主体合作配合、协同参与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进行研究,指出来源于公共部门与社会组织的资金具有重大支持效果,还应提升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与素养水平;李兆友、郑吉友(2016)、范钰淼(2018)等学者指出不仅要坚持政府主导、广泛发扬民间组织与社会组织作用的路径,还应当关注农村社区老年人互助行为与社区村民的支持。这将有效提升养老服务供给效率(孙海婧、李实,2021)。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们围绕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开展了丰富的探讨,然而这些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且少有研究结合福利视角探讨多元主体的参与路径。本研究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福利多元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多元主体社会福利供给特征,结合北京市DL社区养老供给状况,探究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共部门、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优化路径与政策建议。(三)基于福利多元理论的框架建立1986年,在福利危机的大背景下,Rose和Shiratori(1986)率先指出国家、市场和社会是一个社会的整体福利供给者,三者之间互相作用,形成完整的福利供给框架;Evers(2005)发展了Rose的理论,对国家、市场和社会的性质和功能进行深入阐释,将三者组成的整体称为“福利三角”。Johnson(1986)将志愿部门引入到三角模型中,他指出,非盈利机构、互助组织等也有能力提供社会福利;Wolfenden(1999)强调了志愿组织能够发挥的作用,认为社会福利供给应趋向多元化。至此,福利多元理论的分析框架基本完成,即公共部门、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非正规组织是社会福利的共同承担者。国内学者也对福利多元理论展开深入研究,肯定其理论价值:彭华民(2006)将福利三角模型看作一种宏观分析范式,能够用以指导社会政策和福利制度的运行;田北海、钟涨宝(2009)则指出应在国家、市场、社区、民间社会的思维框架下开展分析,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社会成员的福利需求;何子英(2009)、姜丽美(2010)则分别肯定了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对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意义。据此,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多元福利主体应包括公共部门、企业、社会组织、村民个人等主体,其中公共部门既包括制定政策、提供资金的上级政府部门,也包括社区中的基层政府组织。基于福利多元理论建立分析框架:图1分析框架1.上级政府部门:不仅是政策的引导者、服务模式的规划者、服务主体的激励者,还应对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进行权责边界与经济收益的划分;在实践中主要发挥资金支持与监督纠偏两项功能。2.基层政府政府:应尽力整合社区内资源,为企业、社会组织等服务供给主体提供支持;同时,通过宣传、激励等手段,提升居民参与到社会福利供给的积极性。3.企业:参与社区服务供给项目、提升服务供给效率的同时,为老年人提供精准的、优质的服务。既要实现盈利的目标,也要兼顾社会福利的供给,应同时关注到经营性与公益性。4.社会组织:作为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应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使命,提升专业化程度,扩充志愿服务者队伍,积极参与到福利的供给中去。5.村民及老年人: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非正式支持,一方面,村民能够为福利供给贡献力量,另一方面,老年群体之间的互助行为也有利于福利作用发挥。参考文献曹献雨,睢党臣.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问题研究趋势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8,32(06):25-30.穆光宗.对人口安全大势的几点认识[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v.16;No.82(04):1-11.MeredithB.Thecommunitycarehandbook:Thenewsystemexplained[M].ACEbooks,1993.Communitycare:Thefamily,thestate,andsocialpolicy[M].B.Blackwell&M.Robertson,1982.苏珊·特斯特.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M].周向红,张小明,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6-7.Communitycare:Thefamily,thestate,andsocialpolicy[M].B.Blackwell&M.Robertson,1982.Jiménez-MartínS,PrietoCV.Thetrade-offbetweenformalandinformalcareinSpain[J].TheEuropeanJournalofHealthEconomics,2012,13(4):461-490.ChapmanSA,KeatingN,EalesJ.Client‐centred,community‐basedcareforfrailseniors[J].Health&socialcareinthecommunity,2003,11(3):253-261.SchmidH.TheIsraelilong‐termcareinsurancelaw:Selectedissuesinprovidinghomecareservicestothefrailelderly[J].Health&SocialCareintheCommunity,2005,13(3):191-200.Heilbronerrl.TheMarkingofEconomicSocietyEnglewoodcliffs[M].NJ:PrenticeHall,1962:5.VerhoestK,MatteiP.SpecialIssueon‘WelfaregovernancereformsandeffectsinthePost-GoldenAge’[J].2010.RoweA.TheFutureofVoluntaryOrganisations(WolfendenReport),CroomHelm,London,1978.286pp.£6.50[J].JournalofSocialPolicy,1978,7(4):491-493.程翔宇.“社区为依托”的养老服务有效吗——基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检验[J].社会保障研究,2019(03):25-32.徐倩,周沛.现状、进展及趋势:公共管理视角下关于我国城市社会养老服务研究的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89-96.姜玉贞.社会养老服务多元主体治理模型建构与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理论学刊,2019(02):143-151.王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政策分析及治理模式重构[J].探索,2018(06):116-126.彭青云.多元主体视角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路径探索[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9(03):101-108.DOI:10.14134/33-1337/c.2019.03.011.贺薇.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结构的现状与优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06):155-165.姜玉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供给主体治理困境及其应对[J].东岳论丛,2017,v.38;No.280(10):45-53.高红.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模式创新与制度保障[J].社会科学,2011(06):76-83.祁峰,谭丽萍.完善非营利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5(05):89-92.杜智民,康芳.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精准化的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J].重庆社会科学,2020(09):130-140.潘鸿雁.公共服务社会化的三方合作研究——以上海市徐汇区养老服务社会化为例[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14(01):95-98.王振波,吴湘玲.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培冶金安全题库及答案解析
- 骨科护理常见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专升本内科护理学学题库及答案解析
- 重点河道治理工程项目施工方案
- 基于NV色心的亚细胞磁成像与相分离荧光成像:原理、技术与应用探索
- 混凝土检测与施工试题含解析
- 广东高考物理试题汇编
- 天津市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题汇编
- 基于miRNA表达谱整合的癌亚型特异miRNA识别与解析
- 基于Markov-VAR模型的我国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动态关系解析
- 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2026年校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加工定做合同范本
- 2025湖北宜昌市不动产交易和登记中心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7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教PEP版六年级英语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Unit 1-2).(含答案含听力原文)
- 铁路局安全理论培训课件
- 物流配送调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 35kV线路工程电杆安装施工方案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度环评文件技术复核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部队卫生勤务知识教案设计
- 第6章 会展产业结构及优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