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厂员工绩效考核制度_第1页
食品加工厂员工绩效考核制度_第2页
食品加工厂员工绩效考核制度_第3页
食品加工厂员工绩效考核制度_第4页
食品加工厂员工绩效考核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加工厂员工绩效考核制度TOC\o"1-2"\h\u121第一章绩效考核总则 3283701.1绩效考核目的与意义 363161.1.1绩效考核目的 329061.1.2绩效考核意义 3137761.1.3绩效考核原则 3300481.1.4绩效考核依据 426246第二章员工绩效考核体系 4321321.1.5指标设定的原则 4193081.1.6指标设定的内容 4293071.1.7标准制定的原则 5119491.1.8标准制定的内容 5314621.1.9考核周期 553761.1.10考核流程 51749第三章生产车间员工绩效考核 5316451.1.11产量指标 6241591.1.12质量指标 6212421.1.13安全指标 6158631.1.14环保指标 610981.1.15操作规程 7139221.1.16技能提升 718第四章质量检验员工绩效考核 7300851.1.17质量检验标准 716221.1质量检验标准依据 716231.2质量检验标准内容 774591.2.1质量检验流程 7188832.1原材料检验流程 742322.2半成品检验流程 8141422.3成品检验流程 8284742.3.1质量问题处理 8110961.1质量问题的分类 8208581.2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8316381.2.1质量改进 8255812.1质量改进的目标 85942.2质量改进措施 9160172.2.1技能培训 9108771.1培训内容 940791.2培训方式 96191.2.1技能竞赛 9100342.1竞赛内容 9220402.2竞赛目的 931713第五章设备维护员工绩效考核 952582.2.1设备维护保养的定义及重要性 920992.2.2设备维护保养考核指标 1085012.2.3设备故障处理的定义及要求 10131622.2.4设备故障处理考核指标 10311172.2.5设备故障预防措施 10132002.2.6设备维护技能培训的重要性 1061912.2.7设备维护技能培训内容 11190812.2.8设备维护技能培训考核指标 112630第六章仓储物流员工绩效考核 1182882.2.9考核目的 1143702.2.10考核指标 11197542.2.11考核方法 11145312.2.12考核目的 12304712.2.13考核指标 12222722.2.14考核方法 12197042.2.15考核目的 12140352.2.16考核指标 12116922.2.17考核方法 129428第七章销售部门员工绩效考核 133712.2.18销售业绩考核指标 13260532.2.19市场开拓考核指标 13186702.2.20客户满意度考核指标 13130602.2.21售后服务考核指标 13118422.2.22销售策略考核指标 14295552.2.23市场分析考核指标 145330第八章人力资源部门员工绩效考核 14237562.2.24招聘指标 14173542.2.25培训指标 14185602.2.26员工关系指标 15271362.2.27薪酬福利指标 1583292.2.28人力资源规划指标 15281592.2.29人力资源优化指标 1511229第九章财务部门员工绩效考核 16212962.2.30目的与意义 16326112.2.31考核指标 1614022.2.32考核方法 16162742.2.33考核流程 1699512.2.34目的与意义 16462.2.35考核指标 1758372.2.36考核方法 17150352.2.37考核流程 17269502.2.38目的与意义 17229302.2.39考核指标 17297152.2.40考核方法 1812322.2.41考核流程 182700第十章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与改进 1818982.2.42评定原则 1812272.2.43评定流程 1856742.2.44反馈方式 18218192.2.45绩效改进措施 19203312.2.46激励措施 19184062.2.47收集反馈意见 19168352.2.48分析问题与不足 1984332.2.49优化方案制定与实施 19309822.2.50定期评估与调整 19第一章绩效考核总则1.1绩效考核目的与意义1.1.1绩效考核目的本食品加工厂员工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旨在实现以下目的:(1)明确员工工作目标和期望,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效率。(2)公平、公正、客观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为员工晋升、薪酬调整、培训和发展提供依据。(3)促进员工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1.1.2绩效考核意义(1)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绩效考核,激发员工潜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2)增强团队凝聚力:绩效考核有助于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团队和谐发展。(3)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通过绩效考核,发觉人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企业运营效率。(4)提高员工满意度: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有助于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员工流失率。第二节绩效考核原则与依据1.1.3绩效考核原则(1)公平、公正:保证绩效考核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公正,避免主观臆断和偏颇。(2)客观、量化: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绩效考核。(3)动态调整:根据企业发展和员工个人成长需求,适时调整绩效考核指标和权重。(4)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同时加强约束机制,保证员工合规行为。1.1.4绩效考核依据(1)企业发展战略: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保证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一致。(2)岗位职责:根据各岗位工作内容,明确绩效考核指标,保证员工工作目标的实现。(3)法律法规: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绩效考核的合法性。(4)企业规章制度:依据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第二章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第一节绩效考核指标设定1.1.5指标设定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绩效考核指标应基于员工的工作实际,以客观、公正的数据和事实为依据。(2)可度量原则:绩效考核指标应具有可度量性,便于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量化评价。(3)可行性原则:绩效考核指标应具备可操作性,便于实施和监控。(4)动态调整原则:绩效考核指标应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员工工作特点进行动态调整。1.1.6指标设定的内容(1)工作成果指标:包括产量、质量、成本、安全等关键指标,反映员工的工作成效。(2)工作态度指标:包括工作责任心、团队合作、敬业精神等,反映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3)工作能力指标:包括业务技能、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反映员工的职业发展潜力。第二节绩效考核标准制定1.1.7标准制定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绩效考核标准应公平对待所有员工,保证评价的公正性。(2)明确性原则:绩效考核标准应明确具体,便于员工理解和执行。(3)可行性原则:绩效考核标准应具备可操作性,便于实施和监控。(4)持续改进原则:绩效考核标准应根据企业发展和员工需求进行持续改进。1.1.8标准制定的内容(1)产量标准:根据生产计划、设备状况等因素制定。(2)质量标准:根据产品标准、工艺要求等因素制定。(3)成本标准:根据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等因素制定。(4)安全标准: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企业安全制度等因素制定。第三节绩效考核周期与流程1.1.9考核周期(1)月度考核:对员工当月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及时反馈,促进员工改进。(2)季度考核:对员工一个季度的工作表现进行总结,分析问题,制定改进措施。(3)年度考核:对员工一年内的工作表现进行全面评价,为员工晋升、薪酬调整等提供依据。1.1.10考核流程(1)绩效计划: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员工岗位职责,制定员工绩效计划。(2)绩效跟踪:对员工工作表现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觉问题,提供指导。(3)绩效评价:根据绩效考核指标和标准,对员工工作表现进行评价。(4)绩效反馈: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员工,共同分析问题,制定改进措施。(5)绩效改进:根据评价结果,对员工进行培训、激励等,促进其工作表现提升。第三章生产车间员工绩效考核第一节产量与质量指标1.1.11产量指标(1)定义:产量指标是指生产车间员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合格产品数量。(2)计算方法:产量指标=实际完成合格产品数量/计划产量。(3)考核要求:a.按时完成生产任务,保证产量达到计划要求;b.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c.减少不良品产生,降低生产成本。1.1.12质量指标(1)定义:质量指标是指生产车间员工生产的产品质量合格率。(2)计算方法:质量指标=合格产品数量/生产总数。(3)考核要求:a.严格遵循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保证产品质量;b.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提高产品合格率;c.及时发觉并解决质量问题,减少不良品产生。第二节安全与环保指标1.1.13安全指标(1)定义:安全指标是指生产车间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及发生率。(2)计算方法:安全指标=发生次数/生产总次数。(3)考核要求:a.遵守生产安全规定,保证自身及他人安全;b.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c.及时发觉并报告安全隐患,防止发生。1.1.14环保指标(1)定义:环保指标是指生产车间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贡献。(2)计算方法:环保指标=环保措施实施次数/生产总次数。(3)考核要求:a.严格遵守环保法规,保证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b.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提高环保意识;c.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第三节操作规程与技能提升1.1.15操作规程(1)定义:操作规程是指生产车间员工在生产过程中遵循的操作规范。(2)考核要求:a.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b.及时发觉并纠正操作规程中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c.参与操作规程的制定与修订,提高规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1.1.16技能提升(1)定义:技能提升是指生产车间员工在技能方面的进步和成长。(2)考核要求:a.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b.将所学技能应用于实际生产,提高生产效率;c.传授技能给其他员工,共同提升车间整体技能水平。第四章质量检验员工绩效考核第一节质量检验标准与流程1.1.17质量检验标准1.1质量检验标准依据质量检验标准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企业内部质量控制文件以及客户要求制定。1.2质量检验标准内容(1)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指标;(2)检验方法、检验设备、检验环境;(3)检验结果的判定与评价;(4)质量检验记录与报告。1.2.1质量检验流程2.1原材料检验流程(1)接收原材料;(2)进行外观、尺寸、重量等初步检验;(3)对原材料进行理化检验;(4)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2.2半成品检验流程(1)接收半成品;(2)进行外观、尺寸、重量等初步检验;(3)对半成品进行理化检验;(4)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2.3成品检验流程(1)接收成品;(2)进行外观、尺寸、重量等初步检验;(3)对成品进行理化检验;(4)检验合格后,办理出库手续。第二节质量问题处理与改进2.3.1质量问题处理1.1质量问题的分类(1)轻微质量问题: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小,可通过返工、修复等方式解决;(2)重大质量问题: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可能导致产品报废或客户退货。1.2质量问题处理流程(1)发觉质量问题;(2)及时上报上级领导;(3)组织技术、质量等部门分析原因;(4)制定整改措施;(5)执行整改措施;(6)跟踪整改效果。1.2.1质量改进2.1质量改进的目标(1)降低不良品率;(2)提高产品质量;(3)提高生产效率;(4)降低生产成本。2.2质量改进措施(1)加强员工培训,提高质量意识;(2)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质量隐患;(3)改进检验方法,提高检验效率;(4)定期进行质量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制定改进措施。第三节质量检验技能提升2.2.1技能培训1.1培训内容(1)质量检验基础知识;(2)检验设备的使用与维护;(3)检验方法与技巧;(4)质量管理体系与质量改进。1.2培训方式(1)内部培训: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检验技能;(2)外部培训:选派优秀员工参加外部培训,借鉴先进经验。1.2.1技能竞赛2.1竞赛内容(1)质量检验知识竞赛;(2)检验技能竞赛;(3)质量改进项目竞赛。2.2竞赛目的(1)激发员工学习质量检验知识的热情;(2)提高员工质量检验技能;(3)促进质量检验团队的建设与发展。第五章设备维护员工绩效考核第一节设备维护与保养指标2.2.1设备维护保养的定义及重要性设备维护保养是指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更换零部件等,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设备维护保养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2.2.2设备维护保养考核指标(1)设备保养计划执行率:考核设备保养计划完成情况,以百分比表示。(2)设备保养质量合格率:考核设备保养后的质量,以百分比表示。(3)设备保养周期内故障率:考核设备在保养周期内的故障次数,以次数/周期表示。(4)设备保养成本控制:考核设备保养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例,以百分比表示。第二节设备故障处理与预防2.2.3设备故障处理的定义及要求设备故障处理是指对设备出现故障时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排除,以恢复正常生产。设备故障处理要求员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2.2.4设备故障处理考核指标(1)设备故障处理响应时间:考核员工对设备故障的响应速度,以分钟表示。(2)设备故障处理成功率:考核员工处理设备故障的成功率,以百分比表示。(3)设备故障处理成本:考核设备故障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以元/次表示。2.2.5设备故障预防措施(1)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觉隐患。(2)加强设备维护保养,降低故障率。(3)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和责任心,减少误操作。(4)建立设备故障档案,分析故障原因,制定预防措施。第三节设备维护技能与培训2.2.6设备维护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设备维护技能培训旨在提高员工对设备维护保养、故障处理的能力,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加强设备维护技能培训,有助于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2.2.7设备维护技能培训内容(1)设备维护保养知识:包括设备结构、原理、维护保养方法等。(2)设备故障处理技巧:包括故障诊断、排除方法等。(3)设备操作规程:包括设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4)安全生产知识:包括设备安全操作、预防等。2.2.8设备维护技能培训考核指标(1)培训覆盖率:考核参加培训的员工占总员工的比例,以百分比表示。(2)培训合格率:考核培训结束后,员工考试成绩合格的比例,以百分比表示。(3)培训效果评估:考核培训后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六章仓储物流员工绩效考核第一节物料管理与库存控制2.2.9考核目的对仓储物流员工在物料管理与库存控制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保证物料的有效管理,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2.2.10考核指标(1)物料入库准确性:对物料入库信息的准确率达到95%以上;(2)物料出库准确性:对物料出库信息的准确率达到95%以上;(3)库存盘点准确性:对库存盘点数据的准确率达到98%以上;(4)库存周转率:月均库存周转率不低于2次;(5)库存损耗率:月均库存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2.2.11考核方法(1)数据统计法:对物料入库、出库、盘点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员工在物料管理与库存控制方面的表现;(2)问卷调查法:向相关岗位员工发放问卷,了解物料管理与库存控制过程中的问题及改进意见;(3)实地考察法:对仓储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评价员工在物料管理与库存控制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二节物流配送效率与成本2.2.12考核目的对仓储物流员工在物流配送效率与成本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提高物流配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2.2.13考核指标(1)配送准时率:对配送任务的准时率达到95%以上;(2)配送差错率:对配送过程中的差错率控制在1%以内;(3)配送成本:月均配送成本低于预算;(4)物流配送效率:月均物流配送效率提高5%以上。2.2.14考核方法(1)数据统计法:对配送任务完成情况、配送成本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员工在物流配送效率与成本方面的表现;(2)客户满意度调查法:向客户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物流配送服务质量;(3)实地考察法:对物流配送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评价员工在物流配送效率与成本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三节仓储安全与环保2.2.15考核目的对仓储物流员工在仓储安全与环保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保证仓储安全,降低环保风险。2.2.16考核指标(1)安全发生率:年度安全发生率低于1%;(2)安全培训合格率:员工安全培训合格率达到100%;(3)环保设施运行率:环保设施运行率达到98%;(4)环保法规遵守率:员工遵守环保法规率达到100%。2.2.17考核方法(1)数据统计法:对安全发生情况、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员工在仓储安全与环保方面的表现;(2)实地考察法:对仓储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评价员工在仓储安全与环保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3)安全知识竞赛法:组织安全知识竞赛,了解员工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七章销售部门员工绩效考核第一节销售业绩与市场开拓2.2.18销售业绩考核指标(1)销售额:以月为单位,对销售部门员工的销售额进行统计,评估其业绩完成情况。(2)销售增长率:对销售部门员工所负责区域的市场销售额增长率进行考核,评价其市场开拓能力。(3)新客户开发数量:对销售部门员工新客户开发数量进行统计,评估其在市场拓展方面的贡献。2.2.19市场开拓考核指标(1)市场占有率:对销售部门员工所负责区域的市场占有率进行考核,评价其市场开拓效果。(2)市场拓展速度:对销售部门员工在市场拓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估,如新市场开发、新业务拓展等。第二节客户满意度与售后服务2.2.20客户满意度考核指标(1)客户满意度调查:通过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销售部门员工的服务质量,评估其满意度。(2)投诉处理率:对销售部门员工在处理客户投诉方面的工作效率进行考核,评价其服务水平。(3)客户维护情况:对销售部门员工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如客户回访、客户关怀等。2.2.21售后服务考核指标(1)售后服务及时性:对销售部门员工在售后服务方面的响应速度和解决客户问题的时间进行考核。(2)售后服务满意度:通过客户反馈,了解销售部门员工在售后服务方面的表现,评估其满意度。(3)售后服务效果:对销售部门员工在售后服务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估,如客户问题解决率、客户满意度提升等。第三节销售策略与市场分析2.2.22销售策略考核指标(1)销售策略制定:对销售部门员工在销售策略制定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估,如市场调研、竞争对手分析等。(2)销售策略执行:对销售部门员工在销售策略执行过程中的执行力进行考核,如销售活动策划、促销政策实施等。(3)销售策略效果:对销售部门员工所制定的策略在实际销售过程中的效果进行评估,如销售额提升、市场占有率提高等。2.2.23市场分析考核指标(1)市场趋势分析:对销售部门员工在市场趋势分析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估,如市场动态、竞争对手动态等。(2)市场竞争分析:对销售部门员工在市场竞争分析方面的能力进行考核,如市场份额、竞争对手优劣势分析等。(3)市场机会识别:对销售部门员工在市场机会识别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估,如市场潜力、新产品开发等。第八章人力资源部门员工绩效考核第一节招聘与培训指标2.2.24招聘指标(1)招聘效率:以实际招聘周期与计划招聘周期之比作为招聘效率指标,评估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在招聘过程中的效率。(2)招聘质量:以新员工试用期离职率、岗位匹配度等指标作为招聘质量评价依据,衡量招聘工作的有效性。(3)招聘成本:以招聘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与招聘人数之比作为招聘成本指标,评估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在招聘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能力。2.2.25培训指标(1)培训覆盖率:以实际参加培训的员工人数与应参加培训的员工人数之比作为培训覆盖率指标,评价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在培训组织方面的能力。(2)培训效果:以培训后员工技能提升幅度、培训满意度等指标作为培训效果评价依据,衡量培训工作的实际成效。(3)培训成本:以培训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与培训人数之比作为培训成本指标,评估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在培训成本控制方面的能力。第二节员工关系与薪酬福利2.2.26员工关系指标(1)员工满意度:以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评价依据,衡量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在员工关系管理方面的效果。(2)劳动争议处理:以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及时率、处理满意度等指标作为评价依据,评估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在劳动争议处理方面的能力。(3)员工离职率:以员工离职率作为衡量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在员工关系管理方面的绩效指标。2.2.27薪酬福利指标(1)薪酬体系完善程度:以薪酬体系满意度、薪酬竞争力等指标作为评价依据,衡量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在薪酬体系设计方面的能力。(2)福利待遇落实情况:以福利待遇落实率、福利满意度等指标作为评价依据,评估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在福利待遇管理方面的效果。(3)薪酬成本控制:以薪酬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薪酬成本控制措施等指标作为评价依据,衡量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在薪酬成本控制方面的能力。第三节人力资源规划与优化2.2.28人力资源规划指标(1)人力资源规划实施率:以实际完成的人力资源规划项目与计划项目之比作为评价依据,衡量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在人力资源规划实施方面的能力。(2)人力资源规划有效性:以人力资源规划对企业发展的实际贡献作为评价依据,评估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在人力资源规划有效性方面的绩效。2.2.29人力资源优化指标(1)人力资源优化措施实施率:以实际完成的人力资源优化措施与计划措施之比作为评价依据,衡量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在人力资源优化实施方面的能力。(2)人力资源优化效果:以人力资源优化措施实施后企业效益的提升幅度作为评价依据,评估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在人力资源优化效果方面的绩效。第九章财务部门员工绩效考核第一节财务报表与分析2.2.30目的与意义财务报表与分析是财务部门员工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读,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本节主要对财务报表与分析的考核指标、方法和流程进行阐述。2.2.31考核指标(1)报表编制及时性:保证财务报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得拖延。(2)报表数据准确性:报表数据应真实、准确,无误差。(3)分析报告质量:分析报告应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4)分析报告提交及时性:保证分析报告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不得拖延。2.2.32考核方法(1)定期检查:对报表编制和分析报告的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工作进度和质量。(2)数据核对:对报表数据进行核对,保证准确性。(3)分析评价:对分析报告的质量进行评价,以衡量员工的分析能力和业务水平。2.2.33考核流程(1)报表编制:员工按照规定时间完成报表编制,提交至财务部门负责人。(2)数据审核:财务部门负责人对报表数据进行审核,保证准确性。(3)分析报告撰写:员工根据报表数据撰写分析报告,提交至财务部门负责人。(4)报告评价:财务部门负责人对分析报告进行评价,反馈给员工。第二节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2.2.34目的与意义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本节主要对财务部门员工在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方面的绩效考核进行阐述。2.2.35考核指标(1)成本控制效果: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目标。(2)预算编制准确性:预算编制应真实、准确,能够有效指导企业经营活动。(3)预算执行情况:保证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项指标达到预期目标。(4)成本分析与改进:对成本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持续优化成本结构。2.2.36考核方法(1)数据分析:对成本控制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员工工作效果。(2)实地考察:对成本控制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实际执行情况。(3)意见反馈:收集相关部门对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考核依据。2.2.37考核流程(1)成本控制:员工根据企业成本控制目标,制定具体措施,实施成本控制。(2)预算编制:员工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编制年度预算。(3)预算执行:员工按照预算执行,保证各项指标达到预期目标。(4)成本分析与改进:员工对成本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持续优化成本结构。第三节资金管理与税务筹划2.2.38目的与意义资金管理和税务筹划是财务部门员工绩效考核的重要方面,本节主要对财务部门员工在资金管理和税务筹划方面的绩效考核进行阐述。2.2.39考核指标(1)资金筹集与使用:保证企业资金筹集渠道畅通,使用效率高。(2)资金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