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新旧对比解读_第1页
2024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新旧对比解读_第2页
2024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新旧对比解读_第3页
2024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新旧对比解读_第4页
2024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新旧对比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一、背景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三、2024版和2022版之间的差别四、新版本的特点前言Introduction2024年12月13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建质规〔2024〕5号),距离上一版本(2022版)仅两年的时间!!!作为一名行业从业者,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在短短两年之后要发布新的版本?其必要性何在?新版本相对于旧版本到底有哪些变化……01

背景背景1: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意见》强调,企业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重大安全风险应填写清单、汇总造册,并从组织丶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所有的重大安全风险都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安全风险告知卡。《意见》要求,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完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通用标准,按照通用标准规范,分行业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规范,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有矣标准规范组织企业开展对标活动,进一步完善内部安全防控体系,推动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加强对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督促检查,把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情况纳入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内容。年份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大以上事故起数较大以上事故死亡人数20206957982289202173682316682022563639125220235836338282024427463727背景2:安全事故数仍然高。2020年-2024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及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仍然很高,其中80%以上是因为存在的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引发的。所以强化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尤其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刻不容缓!(合法合规管理交圈)背景3:刑法修正背景4:两高对犯罪主体的认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了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以及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背景5: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标准的他山之石和法律要求“拒不整改重大事故隐患”的前提是企业客观存在重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安全生产法》第一百一十八条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制定相关行业、领域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和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标准。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于2017年陆续发布了金属非金属矿山、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行业等行业领域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并要求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将《判定标准》作为执法检查的重要依据。如《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因此制定重大事故隐患主要依据是上述法律法规和其他行业的《判定标准》。住建部于2022年4月24日正式发布《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2版)》。2024年12月13日是第二版项目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引发事故的判刑重罚未引发事故的可能会被判刑同时面临经济损失和声誉影响一是提高认识。《刑法修正案(十一)》(“两高”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等等。给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的主要负责人及其相关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加强学习,提高认识,重中之重!!!

二是自查自纠。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建立完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安全风险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尤其是对照我们自身所处行业领域的重大隐患判定标准,深入开展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精准化排查评估。三是依法整改。企业/项目部一旦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场所或者须立即采取排除危险的整改措施的,应立即依法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在整改后向有关部门报告,经检查合格,方可恢复生产、经营、使用。02重大事故隐患条文解读重大——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一定时间整治才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本标准所称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在房屋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害程度较大、可能导致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隐患解释——由于人的因素,物的状态变化以及环境的影响和管理上的缺陷等产生的各类问题、缺陷、故障、苗头等不安全因素。

一、重大事故隐患的定义134隐患释义——隐藏着的祸患。2条款原文说明第一条为准确认定、及时消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有效防范和遏制群死群伤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标准。制定的目的编制的依据第二条本标准所称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在房屋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害程度较大、可能导致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的定义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判定新建、扩建、改建、拆除房屋市政工程的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可依照本标准判定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适用的范围第四条与第十六条该部分聚焦安全管理缺失、人的不安全行为,严重违规等。明确企业无安全生产许可证(无资质/超资质)施工,安全管理人员不足,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和危大工程施工方案(有缺陷)不论证或不验收等情形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人的行为和管理第五至第十七条该部分聚焦物的不安全状态,在深刻分析近年来群死群伤事故原因的基础上,明确了基坑(边坡)工程、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建筑起重机械及吊装工程、高处作业、施工临时用电、有限空间、拆除工程、隧道工程、施工临时堆载、冒险作业工程及使用国家命令禁止和限制使用类重大事故隐患包含的情形。物的状态第十八条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发布时间为:2024年12月13日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全文共8页(2022版5页),文字共:3074个(2022版1984个)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第四条施工安全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三)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编制、未审核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存在严重缺陷的,或未按规定组织专家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五)对于按照规定需要验收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经验收合格即进入下一道工序或投入使用。(二)建筑施工单位未按照规定要求足额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从事相关工作;(应确保证书处于有效期内)(一)建筑施工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从事建筑施工活动或超(无)资质承担工程;(一)建筑施工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从事建筑施工活动或超(无)资质承担工程;来源:【部门规章】《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于2004年6月29日经第37次部常务会议讨论通过,2015年1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23号修正)第二十四条违反本规定,建筑施工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的,责令其在建项目停止施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六条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二)建筑施工单位未按照规定要求足额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从事相关工作;来源:《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8]91号)第八条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应满足下列要求,并应根据企业经营规模、设备管理和生产需要予以增加:(一)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企业:特级资质不少于6人;一级资质不少于4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3人。(二)建筑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企业:一级资质不少于3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2人。(三)建筑施工劳务分包资质序列企业:不少于2人。(四)建筑施工企业的分公司、区域公司等较大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分支机构)应依据实际生产情况配备不少于2人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二)建筑施工单位未按照规定要求足额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从事相关工作;来源:《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规定》(2014年6月2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17号发布)第三十条建筑施工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导致不具备《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1.未按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2.未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时未安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监督的;4.“安管人员”未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的。(三)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七)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的。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主要包括:建筑电工、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建筑架子工、建筑起重司索信号工、建筑起重机械司机(塔式起重机、施工起重机、物料起重机)、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塔式起重机、施工起重机、物料起重机)、高空作业吊篮安装拆卸工、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作业人员等。(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编制、未审核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存在严重缺陷的,或未按规定组织专家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来源:《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已经2018年2月12日第37次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8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三十二条施工单位未按照本规定编制并审核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依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单位进行处罚,并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30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十四条施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30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一)未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专家论证的;(二)未根据专家论证报告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或者未按照本规定重新组织专家论证的;(三)未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或者擅自修改专项施工方案的。第三十五条施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三)未按照本规定组织危大工程验收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防护措施对因基坑、边坡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重要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未采取专项防护措施;超挖基坑、边坡土方超挖且未采取有效措施;监测深基坑、高边坡(一级、二级)施工未进行第三方监测;坍塌风险预兆未及时处理1.支护结构或周边建筑物变形值超过设计变形控制值;2.基坑侧壁出现大量漏水、流土;3.基坑底部出现管涌或突涌;4.桩间土流失孔洞深度超过桩径。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第五条基坑、边坡工程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五条边坡工程1.支护结构或周边建筑物变形值超过设计变形控制值;2.基坑边坡出现塌陷风险;第基坑、基坑、边坡存在坍塌风险的预兆3.基坑底部出现管涌或突涌;4.桩间土流失孔洞深度超过桩径。补充知识:第五条基坑工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对因基坑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重要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未采取专项防护措施;(来源:《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三十条施工单位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应当采取专项防护措施。

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施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施工前未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作出详细说明的;(二)未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或者在城市市区内的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未实行封闭围挡的;(三)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四)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的;(五)未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采取专项防护措施的。

施工单位有前款规定第(四)项、第(五)项行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二)基坑土方超挖且未采取有效措施;(来源: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9.1.9基坑土方开挖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不得超挖。基坑周边堆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土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施工垫层,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并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施工。本条为强制性条文)24(三)深基坑施工未进行第三方监测;(来源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3.0.1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或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以及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来源: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8.2.2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与支护结构使用期内,必须进行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和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地面的沉降监测。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四)有下列基坑坍塌风险预兆之一,且未及时处理:1.支护结构或周边建筑物变形值超过设计变形控制值;2.基坑侧壁出现大量漏水、流土;3.基坑底部出现管涌;4.桩间土流失孔洞深度超过桩径。(来源: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8.0.7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1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2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沙、管涌、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3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4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5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6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进行危险报警的情况。本条为强制性条文)25承载与变形模板工程的地基基础承载力和变形不满足设计要求;支架承载模板支架承受的施工荷载超过设计值;拆除模板支架拆除或滑膜爬莫爬升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浇筑混凝土危险性较大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未按专项施工方案要求的顺序或分层厚度浇筑混凝土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第六条模板工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模板工程相关场景模板支架拆除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模板支架承受的施工荷载超过设计值;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滑模、爬模爬升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容易造成模板工程的地基基础承载力和变形顺序或分层浇筑事故教训1:丰城电厂施工平台倒塌事故•2016年11月24日22时,确认事故现场73人遇难,2人受伤!!!•国务院调查组查明,冷却塔施工单位河北亿能烟塔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未按要求制定拆模作业管理控制措施,对拆模工序管理失控。事发当日,在7号冷却塔第50节筒壁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情况下,违规拆除模板,致使筒壁混凝土失去模板支护,不足以承受上部荷载,造成第50节及以上筒壁混凝土和模架体系连续倾塌坠落。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防倾覆、防坠落或同步升降控制装置不符合设计要求、失效或缺失;(JGJ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4.5.3)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第七条脚手架工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未经验收合格即投入使用;脚手架工程的地基基础承载力和变形不满足设计要求;未设置连墙件或连墙件整层缺失;•2019年3月21日,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航宝胜海洋工程电缆项目101a号交联立塔、101b号交联悬链楼新建工程工地,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下降作业时发生坠落,坠落过程中与交联立塔底部的落地式脚手架相撞,造成6人死亡、5人受伤。事故教训: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坍塌事故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起重机械及吊装工程(一)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起重机械设备未经验收合格即投入使用,或未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二)建筑起重机械的地基基础承载力和变形不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升降机、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起重机械及吊装工程(三)起重机械安装、拆卸、顶升加节以及附着前未对结构件、顶升机构和附着装置以及高强度螺栓、销轴、定位板等连接件及安全装置进行检查;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起重机械及吊装工程(四)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不齐全、失效或者被违规拆除、破坏;(五)建筑起重机械主要受力构件有可见裂纹、严重锈蚀、塑性变形、开焊,或其连接螺栓、销轴缺失或失效;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起重机械及吊装工程(六)塔式起重机高度}不符合规范要求最高附着以上最大悬高及垂直度附着间距独立起升(七)施工升降机附着间距最高附着以上最大悬高及垂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起重机械及吊装工程(九)使用达到报废标准的建筑起重机械,或使用达到报废标准的吊索具进行起重吊装作业(八)塔式起重机与周边建(构)筑物或群塔作业未保持安全距离本条条文结合JGJ33-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高处作业(一)钢结构、网架安装用支撑结构地基基础承载力和变形不满足设计要求,钢结构、网架安装用支撑结构超过设计承载力或未按设计要求设置防倾覆装置;(二)单榀钢桁架(屋架)等预制构件安装时未采取防失稳措施;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高处作业(三)悬挑式操作平台的搁置点、拉结点、支撑点未设置在稳定的主体结构上,且未做可靠连接。(来自:JGJ80-20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6.4.1悬挑式操作平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悬挑式操作平台的搁置点、拉结点、支撑点应设置在主体结构上,且应可靠连接;2未经专项设计的临时设施上,不得设置悬挑式操作平台;3悬挑式操作平台的结构应稳定可靠,且其承载力应符合使用要求。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高处作业(四)脚手架与结构外表面之间贯通未采取水平防护措施,或电梯井道内贯通未采取水平防护措施且电梯井口未设置防护门;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高处作业(五)高处作业吊篮超载使用,或安全锁失效、安全绳(用于挂设安全带)未独立悬挂。第九条(一)特殊作业环境(通风不畅、高温、有导电灰尘、相对湿度长期超过75%、泥泞、存在积水或其他导电液体等不利作业环境)照明未按规定使用安全电压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第十条临时施工用电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二)在建工程及脚手架、机械设备、场内机动车道与不符合规范要求且未采取防护措施。临时施工用电方面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有限空间作业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第十一条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一)未辨识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且未在显著位置设置警示标志(二)有限空间作业未履行“作业审批制度”,未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培训,未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原则;(三)有限空间作业时现场未有专人负责监护工作或无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监督。(四)有限空间作业现场未配备必要的气体检测、机械通风、呼吸防护及应急救援设施设备。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有限空间作业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拆除工程方面(一)装饰装修工程拆除承重结构未经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设计单位进行结构复核(二)拆除施工作业顺序不符合规范和施工方案要求。(一)作业面带水施工未采取相关措施,或地下水控制措施失效且继续施工;(二)施工时出现涌水、涌沙、局部坍塌,支护结构扭曲变形或出现裂缝,且有不断增大趋势,未及时采取措施;(三)未按规范或施工方案要求选择开挖、支护方法,或未按规定开展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或监测数据超过设计控制值且未及时采取措施;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隧道工程(四)盾构机始发、接收端头未按设计进行加固,或加固效果未达到要求且未采取措施即开始施工;(五)盾构机盾尾密封失效、铰链部位发生渗漏仍继续掘进作业,或盾构机带压开仓检查换刀未按有关规定实施;(六)未对因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采取专项防护措施;(七)未经批准,在轨道交通工程安全保护区范围内进行新(改、扩)建建(构)筑物、敷设管线、架空、挖掘、爆破等作业。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隧道工程第十三条•2018年2月7日晚事发前,右线盾构机完成905环掘进后,位于隧道底埋深约30.5米的淤泥质粉土、粉砂、中砂交界处且具有承压水的复杂地质环境中,在进行管片拼装作业时,突遇土仓压力上升,盾尾下沉,盾尾间隙变大,盾尾透水涌砂。经现场施工人员抢险堵漏未果,透水涌砂继续扩大,下部砂层被掏空,使盾构机和成型管片结构向下位移、变形。•隧道结构破坏后,巨量泥沙突然涌入隧道,猛烈冲断了盾构机后配套台车连接件,使盾构机台车在泥沙流的裹挟下突然被冲出700余米,并在隧道有限空间内引发了迅猛的冲击气浪,隧道内正在向外逃生的部分人员被撞击、挤压、掩埋,造成重大人员伤亡。2018年2月7日,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一标段湖涌站至绿岛湖站盾构区间右线工地突发透水,引发隧道及路面坍塌,造成11人死亡、1人失踪、8人受伤。(一)基坑周边堆载超过设计允许值;(二)无支护基坑(槽)周边,在坑底边线周边与开挖深度相等范围内堆载;(三)楼板、屋面和地下室顶板等结构构件或脚手架上堆载超过设计允许值。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第十四条施工临时堆载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使用混凝土泵车、打桩设备、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等大型机械设备,未校核其运行路线及作业位置承载能力;(二)在雷雨、大雪、浓雾或大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违规进行吊装作业、设备安装、拆卸和高处作业;(三)施工现场使用塔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或轮胎起重机等非载人设备吊运人员。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冒险作业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危害程度较大、可能导致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其他严重违反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强制性标准,且存在危害程度较大、可能导致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现实危险,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2版)》(建质规〔2022〕2号)同时废止。

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条文解读六七八第第第条条条十十十03

两个版本的区别2024版第四条施工安全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建筑施工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从事建筑施工活动或超(无)资质承揽工程;(二)建筑施工企业未按照规定要求足额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其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从事相关工作;(三)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编制、未审核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存在严重缺陷的,或未按规定组织专家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五)对于按照规定应验收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验收合格即进入下一道工序或投入使用。2022版第四条施工安全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建筑施工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从事建筑施工活动;(二)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从事相关工作;(三)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编制、未审核专项施工方案,或未按规定组织专家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

两版区别2024版第五条基坑、边坡工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对因基坑、边坡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未采取专项防护措施;(二)基坑、边坡土方超挖且未采取有效措施;(三)深基坑、高切坡施工未进行第三方监测;(四)有下列基坑、边坡坍塌风险预兆之一,且未及时处理:1.支护结构或周边建筑物变形值超过设计变形控制值;2.基坑侧壁出现大量漏水、流土;3.基坑底部出现管涌或突涌;4.桩间土流失孔洞深度超过桩径。2022版第五条基坑工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对因基坑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重要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未采取专项防护措施;(二)基坑土方超挖且未采取有效措施;(三)深基坑施工未进行第三方监测;(四)有下列基坑坍塌风险预兆之一,且未及时处理:1.支护结构或周边建筑物变形值超过设计变形控制值;2.基坑侧壁出现大量漏水、流土;3.基坑底部出现管涌:4.桩间土流失孔洞深度超过桩径。

两版区别2024版第六条模板工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模板工程的地基基础承载力和变形不满足设计要求;(二)模板支架承受的施工荷载超过设计值;(三)模板支架拆除及滑模、爬模爬升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四)危险性较大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未按专项施工方案要求的顺序或分层厚度浇筑混凝土。2022版第六条模板工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模板工程的地基基础承载力和变形不满足设计要求;(二)模板支架承受的施工荷载超过设计值;(三)模板支架拆除及滑模、爬模爬升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

两版区别2022版第七条脚手架工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脚手架工程的地基基础承载力和变形不满足设计要求;(二)未设置连墙件或连墙件整层缺失;(三)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未经验收合格即投入使用:(四)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防倾覆、防坠落或同步升降控制装置不符合设计要求、失效、被人为拆除破坏;(五)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使用过程中架体悬臂高度大于架体高度的2/5或大于6米。

2024版第七条脚手架工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脚手架工程的基础承载力和变形不满足设计要求;(二)未设置连墙件或连墙件整层缺失;(三)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防倾覆、防坠落或同步升降控制装置不符合设计要求、失效或缺失;(四)悬挑脚手架型钢、吊耳等主要悬挑构件及固定措施与施工方案不符。

两版区别2022024版第八条建筑起重机械及吊装工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建筑起重机械未办理安装、拆卸告知手续,未经验收合格即投入使用,或未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二)建筑起重机械的地基基础承载力和变形不满足设计要求(原七);(三)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顶升加节以及附着前未对结构件、顶升机构和附着装置以及高强度螺栓、销轴、定位板等连接件及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原四)(四)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不齐全、失效或者被违规拆除、破坏;(五)建筑起重机械主要受力构件有可见裂纹、严重锈蚀、塑性变形、开焊,或其连接螺栓、销轴缺失或失效;(六)施工升降机附着间距和最高附着以上的最大悬高及垂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原三)(七)塔式起重机独立起升高度、附着间距和最高附着以上的最大悬高及垂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原二)(八)塔式起重机与周边建(构)筑物或群塔作业未保持安全距离;(九)使用达到报废标准的建筑起重机械,或使用达到报废标准的吊索具进行起重吊装作业。2022版第八条起重机械及吊装工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起重机械设备未经验收合格即投入使用,或未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二)塔式起重机独立起升高度、附着间距和最高附着以上的最大悬高及垂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三)施工升降机附着间距和最高附着以上的最大悬高及垂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四)起重机械安装、拆卸、顶升加节以及附着前未对结构件、顶升机构和附着装置以及言强度螺栓、销轴、定位板等连接件及安全装置进行检查;(五)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不齐全、失效或者被违规拆除、破坏;(六)施工升降机防坠安全器超过定期检验有效期,标准节连接螺栓缺失或失效;(七)建筑起重机械的地基基础承载力和变形不满足设计要求。

两版区别2024年12月22日早上,上海一施工塔吊倒在11号线地铁线路上,随后被一辆地铁列车撞上。2024版第九条高处作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钢结构、网架安装用支撑结构地基基础承载力和变形不满足设计要求,钢结构、网架安装用支撑结构超过设计承载力或未按设计要求设置防倾覆装置;(二)单榀钢桁架(屋架)等预制构件安装时未采取防失稳措施;(三)悬挑式操作平台的搁置点、拉结点、支撑点未设置在稳定的主体结构上,且未做可靠连接;(四)脚手架与结构外表面之间贯通未采取水平防护措施,或电梯井道内贯通未采取水平防护措施且电梯井口未设置防护门;(五)高处作业吊篮超载使用,或安全锁失效、安全绳(用于挂设安全带)未独立悬挂。2022版第九条高处作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钢结构、网架安装用支撑结构地基基础承载力和变形不满足设计要求,钢结构、网架安装用支撑结构未按设计要求设置防倾覆装置;(二)单榀钢桁架(屋架)安装时未采取防失稳措施;(三)悬挑式操作平台的搁置点、拉结点、支撑点未设置在稳定的主体结构上,且未做可靠连接。

两版区别事故案例1、2021年11月23日,金华开发区“湖畔里”项目在建工地发生一起钢结构架倒塌较大事故。2023年8月15日7时许,山东菏泽市郓城县恒源锦绣城E区项目12号楼发生一起高处作业吊篮倾覆较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5人高处坠落死亡。事故直接原因为:高处作业吊篮工作钢丝绳断裂、安全锁未能有效锁住安全钢丝绳、违规超员搭乘高处作业吊篮、高处作业吊篮搭乘人员未佩戴使用安全带。

事故案例2024版第十条施工临时用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特殊作业环境(通风不畅、高温、有导电灰尘、相对湿度长期超过75%、泥泞、存在积水或其他导电液体等不利作业环境)照明未按规定使用安全电压;(二)在建工程及脚手架、机械设备、场内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且未采取防护措施。2022版第十条施工临时用电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特殊作业环境(隧道、人防工程,高温、有导电灰尘、比较潮湿等作业环境)照明未按规定使用安全电压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两版区别2022024版第十一条有限空间作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未辨识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且未在显著位置设置警示标志;(二)有限空间作业未履行“作业审批制度”,未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培训,未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原则;(三)有限空间作业时现场无专人负责监护工作,或无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监督;(四)有限空间作业现场未配备必要的气体检测、机械通风、呼吸防护设备设施。2022版第十一条有限空间作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有限空间作业未履行“作业审批制度”,未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培训,未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原则;(二)有限空间作业时现场未有专人负责监护工作。

两版区别2024版第十二条拆除工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装饰装修工程拆除承重结构未经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设计单位进行结构复核;(二)拆除施工作业顺序不符合规范和施工方案要求。2022版第十二条拆除工程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拆除施工作业顺序不符合规范和施工方案要求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两版区别事故教训:违规拆除称重结构2021年7月12日江苏苏州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街道油车路188号的苏州市四季开源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辅房发生坍塌事故,造成17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2615万元。事故调查组认定,该事故是一起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非法委托与承揽、错误的改造设计、混乱的施工管理及临时拼凑的拆墙作业人员等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的房屋坍塌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直接原因是在无任何加固及安全措施情况下,盲目拆除了底层六开间的全部承重横墙和绝大部分内纵墙,致使上部结构传力路径中断,二层楼面圈梁不足以承受上部二、三层墙体及二层楼面传来的荷载,导致该辅房自下而上连续坍塌。事故教训:违规加层2022年4月29日12时24分,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金山桥街道金坪社区盘树湾组发生一起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造成54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077.86万元。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违法违规建设的原五层(局部六层)房屋建筑质量差、结构不合理、稳定性差、承载能力低,违法违规加层扩建至八层(局部九层)后,荷载大幅增加,致使二层东侧柱和墙超出极限承载力,出现受压破坏并持续发展,最终造成房屋整体倒塌。事发前,在出现明显倒塌征兆的情况下,房主拒不听从劝告,未采取紧急避险疏散措施,是导致人员伤亡多的重要原因。2024版第十三条隧道工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二)(三)未按规范或施工方案要求选择开挖、支护方法,或未按规定开展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或监测数据超过设计控制值且未及时采取措施;(四)盾构机始发、接收端头未按设计进行加固,或加固效果未达到要求且未采取措施即开始施工;(五)盾构机盾尾密封失效、铰链部位发生渗漏仍继续掘进作业,或盾构机带压开仓检查换刀未按有关规定实施;(六)对因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未采取专项防护措施;(七)未经批准,在轨道交通工程安全保护区范围内进行新(改、扩)建建(构)筑物、敷设管线、架空、挖掘、爆破等作业。2022版第十三条暗挖工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作业面带水施工未采取相关措施,或地下水控制措施失效且继续施工:(二)施工时出现涌水、涌沙、局部坍塌,支护结构扭曲变形或出现裂缝,且有不断增大趋势,未及时采取措施。

两版区别2024版第十四条施工临时堆载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基坑周边堆载超过设计允许值,或无支护的基坑、沟、槽周边与开挖深度同等水平距离范围内存在堆载;(二)楼板、屋面和地下室顶板等结构构件或脚手架上堆载超过设计允许值。

两版区别2022版2009年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