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接听与管理制度_第1页
电话接听与管理制度_第2页
电话接听与管理制度_第3页
电话接听与管理制度_第4页
电话接听与管理制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话接听与管理制度一、总则(一)目的为规范公司电话接听行为,确保信息传递准确、高效,维护公司良好形象,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三)基本原则1.礼貌规范原则:接听电话要使用礼貌用语,态度热情、亲切、耐心。2.及时准确原则:及时接听电话,准确记录信息,不延误、不遗漏重要事项。3.保密原则:对涉及公司机密、客户隐私等信息严格保密。二、电话接听规范(一)接听要求1.电话铃响三声内必须接听。若因特殊情况未能及时接听,应在接听后向对方诚恳道歉并说明原因。2.接听电话时,应先自报家门,如“您好,这里是[公司名称][部门名称],我是[姓名]”。3.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避免使用口头禅或不文明语言。(二)沟通技巧1.认真倾听对方讲话,不随意打断。如有必要记录,可礼貌地请对方稍作停顿。2.表达清晰、简洁,语速适中。避免使用模糊、歧义的语言。3.对于对方提出的问题,要准确回答。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核实后再回复,不得推诿或敷衍。4.若接到打错的电话,应礼貌告知对方打错,并提供正确的号码。(三)转接电话1.若需转接电话,应先询问对方是否介意等待,并告知大致等待时间。2.转接前,应向被转接人说明转接原因及来电者基本情况。3.转接成功后,应确认双方是否沟通顺畅。若转接不成功,应及时告知来电者,并提供其他解决方案。三、电话记录(一)记录内容1.来电时间、来电号码。2.来电者姓名、单位(若有)。3.来电事由,包括主要内容、要求、涉及的重要信息等。4.处理结果(如已回复、待跟进事项等)。(二)记录方式1.可采用纸质记录或电子记录(如使用公司内部的电话记录模板表格)。2.记录要清晰、准确、完整,避免字迹潦草或信息遗漏。(三)记录保管1.纸质记录应按日期顺序整理归档,保存一定期限(如一年),以便查阅。2.电子记录应定期备份,确保数据安全。同时,要按照公司规定的文件命名规则和存储路径进行保存,便于快速查找。四、特殊情况处理(一)紧急电话1.接到紧急电话时,应保持冷静,立即记录关键信息。2.迅速将紧急情况向相关领导或部门汇报,并按照指示及时处理。3.在处理紧急电话过程中,要随时与来电者保持沟通,反馈处理进展。(二)投诉电话1.以诚恳、耐心的态度倾听投诉者的诉求,不与投诉者发生争执。2.详细记录投诉内容,包括投诉事项、涉及人员或部门、期望解决方案等。3.及时将投诉情况转交给相关责任部门或人员进行处理,并跟进处理进度。4.处理结果要及时反馈给投诉者,确保投诉得到妥善解决。(三)推销电话1.礼貌拒绝推销内容,如“谢谢,我们目前不需要”。2.若推销电话涉及骚扰或恶意推销,可直接挂断电话,并向公司相关部门反映。五、监督与考核(一)监督机制1.公司设立电话接听监督岗位或由专人负责不定期抽查电话接听情况。2.通过录音监听、回访来电者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二)考核指标1.电话接听及时率:电话铃响三声内接听的次数占总接听次数的比例。2.礼貌用语使用率:使用礼貌用语的次数占总通话次数的比例。3.信息记录准确率:记录信息准确无误的次数占总记录次数的比例。4.客户满意度:通过回访来电者获取的对电话接听服务的满意程度评分。(三)考核方式1.每月对员工电话接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形成考核报告。2.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奖金、晋升等挂钩。对于电话接听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适当奖励;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员工,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扣减绩效奖金等处罚。六、培训与提升(一)培训计划1.人力资源部门定期组织电话接听培训课程,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专门的电话接听培训。2.根据公司业务发展和员工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内容,包括沟通技巧、服务意识、电话礼仪等方面。(二)培训方式1.内部培训:由公司内部经验丰富的员工担任培训讲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进行培训。2.外部培训:根据实际情况,邀请专业的礼仪培训师或沟通专家进行培训,提升培训效果。(三)效果评估1.在培训结束后,通过考试、实际操作考核等方式对员工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2.收集员工对培训内容和方式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电话接听能力和服务水平。七、附则(一)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