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记因果关系中因的要求刑法上“因”必须是危害行为,并且危害行为对法益制造了危险(包括实害结果和危险状态)。(一)需要重申的是:若行为没有对法益制造危险则不构成犯罪,也即前文所诉只有犯罪故意,没有法益侵害事实不构成犯罪。(二)危险行为制造出法律规定不允许的危险才有可能构成犯罪,若制造出法律允许的危险,即使对法益制造了危险,也不属于危害行为(不是绝对的)。这主要用来分析过失犯罪中行为人有没有违反注意义务。注意义务:行为人有结果遇见义务和结果避免义务。举例:两车正常行驶,前车突然扔出石块,砸中后车司机头部,导致后车失控撞死路人。分析:后车无法预见前车会丢石块(正常人都不会丢),后车司机被砸中头部,丧失了结果避免能力,无法避免货车失控。结论:后车司机没有违反注意义务。撞死路人的结果不由后车司机负责,由前车司机负责。第二记因果关系中对于果的要求(一)其一是这里的“果”只指实害结果,不含危险状态。(其二是要求是实际产生的结果,不是假设、预想的结果)。举例:小花想要毒死阿花,在阿花水瓶中投放了毒药(达到致死量),阿花还没来得及喝(或喝了还没产生效果)就被小华用刀捅死。此时小花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而是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小华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有的人可能会想小花没有制造出现实危害应该不构成犯罪,这是错误认识,因为小花虽然没有制造出现实危害,但是已经给阿花制造了危险,即已经侵害了阿花的生命权(法益)。侵害法益包括产生实害结果和制造危险,不冲突)。此例中小花毒死阿花便是假设的结果,假设的结果刑法上不采用。(二)重叠的因果关系和双重的因果关系(择一的因果关系)1、重叠的因果关系
定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行为,单独都不足以导致构成要件结果的发生,但结合在一起(重叠、累积)共同作用时,导致了该结果的发生。单独不足性:每个行为单独作用时,都无法引起结果(缺少关键因素、剂量不足、力量不够等)。结合充分性:所有行为同时存在并共同作用时,才产生了导致结果发生的完整原因。必要条件:移除其中任何一个行为,结果就不会发生(符合“若无则不”的条件关系)。举例:甲和乙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分别向丙的咖啡里投入不足以致死的毒药(假设致死量为20单位)。甲投了11单位,乙投了9单位。单独看,甲或乙投的毒都不足以杀死丙。但两者叠加便可导致丙中毒死亡。如果没有甲的投毒丙不会死;如果没有乙的投毒丙也不会死。甲和乙的行为共同重叠、累积导致了死亡结果。法律后果:在重叠因果关系中,所有行为与结果之间都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每个行为人都需要为最终的既遂结果负责(例如,甲和乙都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因为他们各自的行为都是结果发生的必要条件,且共同导致了结果。2、双重的因果关系/择一的因果关系定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行为,单独都足以导致构成要件结果的发生,并且这些行为同时或在极短时间内作用于同一对象,最终结果发生了,但无法确定具体是哪一个行为实际导致了结果(或者结果是由其中一个行为单独导致,或者是它们共同导致的)。单独充分性:每个行为单独作用时,都完全有能力独立引起结果(都是致命一击)。同时性/难分性:行为在时间上非常接近,作用于同一对象,导致无法查明结果究竟由哪一个具体行为引起(或者是否由它们共同引起)。非必要条件(在事实层面):即使移除其中一个行为,结果仍然会发生(因为其他行为足以导致)。这是与重叠因果关系最根本的区别。例如,没有A,B也能导致结果;没有B,A也能导致结果。举例:甲和乙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同时(或几乎同时)向丙开枪射击。两颗子弹都击中了丙的致命部位(如心脏)。丙当场死亡。法医鉴定证明,甲射出的子弹和乙射出的子弹都足以单独立即致命。无法确定丙的死亡是由甲的那一枪造成的,还是由乙的那一枪造成的,还是两枪共同造成的(但即使只有一枪也必死)。法律后果(存在理论争议):传统的“条件说”(“若无则不”规则)在这里会遇到障碍:如果没有甲的行为(开枪),结果(死亡)仍然会发生(因为有乙的行为);反之亦然。按照严格的“若无则不”规则,会得出甲和乙的行为都不是死亡结果的必要条件,从而否定因果关系。这显然不合理。
合法则的条件说/客观归责:现代主流观点(如德国的客观归责理论)认为,虽然适用严格的“若无则不”公式在此失效,但每个行为都创设了法所不容许的风险,并且该风险在结果中得以实现。死亡结果的发生没有超出每个行为所创设的风险范围。因此,应当肯定每个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修正的条件说/聚合理论:认为在此情况下,两个行为应被视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当多个充分条件同时存在时,它们共同构成了结果发生的背景条件,任何一个都不应被排除。
实务倾向:在司法实践中,通常也认为所有行为人都应对既遂结果负责(例如,甲和乙都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理由在于,每个行为都独立地具备了导致结果的现实危险性并实际作用,法律不能因为存在另一个同样致命的行为就免除其中一人的责任。否则会鼓励犯罪或导致不公。少数观点,部分实务处理:在证据层面,如果确实无法证明哪个行为是实际致死原因,有时可能基于疑罪从无或存疑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对每个行为人按未遂处理(但这在充分条件同时存在且结果已发生的情况下,显得牵强且非主流)。如:在上述案例中一枪打中心脏致命,一枪打中大腿不致命,但无法证实究竟是谁打的心脏,谁打的大腿,便按照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定为故意杀人罪未遂。(三)结果的保护范围刑法中的实害结果必须是规范的保护范围内的结果。1、具体罪名的罪状规范。一个罪名、罪状只保护一种结果,不能保护所有结果。举例:A把B打成重伤昏迷,路人C路过顺走了B的500元。此时A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保护的法益是人的身体健康,防止的实害行为是伤害行为,财产损失不是该罪的保护结果,就此而论。A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C构成盗窃罪。如果A把B打成重伤后B因无救助而死亡。A便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C构成侵占罪(因为C已经死亡,C不再是盗窃行为而是侵占行为)2、过失犯罪的注意义务保护的结果范围。同理,一项注意义务只能防止一类实害结果,避免一类危害行为。举例:后车追尾前车的撞击声吓死了路人。此时后车有保持车距的义务,没有防止撞击声吓死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浸字演变过程课件
- 2025安置房买卖版合同协议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高频难、易错点100题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衣柜电脑桌买卖合同6篇
- 2025年排球1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君乐宝酸奶订购协议2篇
- 设备变更安全培训课件
- 生物竞赛海南试题及答案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陆港国际有限公司市场化选聘总经理、副总经理备考(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大一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PEP英语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篇)
- 2025年秋季学期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三篇)
- 买家赎楼签协议签合同
- (2025年标准)整容医师聘用协议书
- 2024版风力发电站智能运维与远程监控合同3篇
- (公开课)26个英文字母书写笔顺动态演示(基础教育)
- 不一样的卡梅拉2-我想有颗星星幼儿绘本
- 希望杯数学竞赛小学三年级试题
- 高分子化学6离子聚合阳离子
- NB_T 10337-2019《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_(高清最新)
- 环保节能供热锅炉项目建议书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