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市宝源塑业厂大白店分厂 建设年加工塑料制品50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1页
辛集市宝源塑业厂大白店分厂 建设年加工塑料制品50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2页
辛集市宝源塑业厂大白店分厂 建设年加工塑料制品50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3页
辛集市宝源塑业厂大白店分厂 建设年加工塑料制品50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4页
辛集市宝源塑业厂大白店分厂 建设年加工塑料制品50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污染影响类)项目名称:辛集市宝源塑业厂大白店分厂建设年加工塑料制品50吨扩建项目建设单位(盖章):辛集市宝源塑业厂大白店分厂编制日期:二〇二一年六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PAGEPAGE9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辛集市宝源塑业厂大白店分厂建设年加工塑料制品50吨扩建项目项目代码2102-130181-89-01-391797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辛集市位伯镇大白店村村东(西小线南侧)地理坐标E:115°13′33.331″,N:38°2′13.132″国民经济行业类别C2929塑料零件及其他塑料制品制造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二十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2953塑料制品业292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改建R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辛集市行政审批局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辛行审投资备字〔2021〕22号总投资(万元)80环保投资(万元)10环保投资占比(%)12.5施工工期1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是:0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无其他符合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原料、产品、生产工艺及设备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的限制类及淘汰类,属于允许类。根据《河北省新增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目录(2015年版)》中的规定,本项目原料、产品、生产工艺及设备不属于限制类、淘汰类项目。辛集市行政审批局为本项目出具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信息,备案编号:辛行审投资备字〔2021〕22号。综上,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2)“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根据环境保护部环评[2016]150号《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要求,强化“三线一单”约束作用,逐条分析项目情况如下:(1)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相关规划环评应将生态空间管控作为重要内容,规划区域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在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中应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要求,提出相应对策措施。除受自然条件限制、确实无法避让的铁路、公路、航道、防洪、管道、干渠、通讯、输变电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外,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严控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依法不予审批新建工业项目和矿产开发项目的环评文件。项目位于辛集市位伯镇大白店村村东(西小线南侧),厂址周围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它特别需要保护的敏感目标。根据《河北省生态保护红线》(冀政字[2018]23号)及河北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辛集市生态保护红线为石津总干渠两侧。本项目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区。因此该项目建设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是国家和地方设置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目标,也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基准线。环评应对照区域环境质量目标,深入分析预测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强化污染防治措施和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环境质量底线分别为: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目标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大气环境质量目标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域要求。当地NO2、PM2.5、PM10年均值对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出现超标现象,NO2、SO2、PM2.5、PM10日均值对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出现超标现象,CO日均值连续平均值达标,O38h连续平均值出现超标现象。辛集市近年来环境空气质量呈现逐渐好转的趋势,但仍未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3)资源是环境的载体,资源利用上线是各地区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不得突破的“天花板”。相关规划环评应依据有关资源利用上线,对规划实施以及规划内项目的资源开发利用,区分不同行业,从能源资源开发等量或减量替代、开采方式和规模控制、利用效率和保护措施等方面提出建议,为规划编制和审批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本项目能源利用均在区域供水、供电负荷范围内,能源消耗均未超出区域资源负荷上限。(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是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以清单方式列出的禁止、限制等差别化环境准入条件和要求。要在规划环评清单式管理试点的基础上,从布局选址、资源利用效率、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入手,制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充分发挥负面清单对产业发展和项目准入的指导和约束作用。辛集市行政审批局已对本项目进行备案,因此,本项目不属于负面清单参考目录内项目。综上,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三线一单”的要求。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内容一、现有项目概况《辛集市宝源塑业厂大白店分厂建设年加工塑料制品50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已于2017年11月28日通过辛集市环境保护局审批,批复文号为:辛环表【2017】129号,并于2018年1月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2020年06月23日,辛集市宝源塑业厂大白店分厂取得《固定污染源排污登记回执》,证书编号:91130181MA0940D776001X,有效期:2020年06月23日至2025年06月22日。1、现有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辛集市宝源塑业厂大白店分厂建设年加工塑料制品50吨项目;(2)建设单位:辛集市宝源塑业厂大白店分厂;(3)建设地点:辛集市位伯镇大白店村村东(西小线南侧);(5)建设规模:年产塑料制品50吨;(6)占地面积:项目占地600m2,租赁现有厂房;(7)总投资:项目总投资3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万元,占总投资33%;(9)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现有项目劳动定员6人,实行“两班倒”,每班工作8小时,年工作时间300天。2、现有工程内容本项目为年加工塑料制品50吨项目,项目租赁现有厂房,供水、供电等公用工程利用配套工程,同时还包括废气治理、噪声防治、固废处置等环保工程。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表2-1。表2-1现有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项目项目组成主要工程内容及功能主体工程生产车间生产车间位于厂区中部,租赁现有厂房,建筑面积600m2,配置吹塑机、粉碎机等全部生产工序均在生产车间内完成,原料和成品也于本车间内进行分区存放。公用工程供水由当地村庄供水管网统一供应,主要为工作人员生活用水,新鲜水用水量为240m3/a。供电由当地供电电网供给,生产、生活总用电量预计为20万kwh/a供热生产过程供热采用电热,冬季供暖采用空调、电暖器取暖,厂区不建燃煤(气、燃料油、生物质等)锅炉。环保工程废气治理吹塑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经排风管道引至车间外光氧催化装置进行处理,处理后废气经15m排气筒排放。粉粹工序产生的粉尘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同一根15m高排气筒排放。废水治理生产用水主要为设备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盥洗废水直接泼洒抑尘,另外,厂区设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噪声防治选用低噪音设备,并采取厂房隔声、基础减震等噪声防治措施。固体废物生产过程产生的不合格产品、废边角料和除尘工序产生的除尘灰,集中收集后回用于生产;废包装材料经集中收集后外售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环卫部门指定地点。3、现有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表2-2现有工程主要原材料及能源消耗指标项目原料名称单位年消耗量备注原辅材料聚乙烯t/a50用于瓶身制作能源水m3/a102仅生活用水和冷却用水电Kwh/a20万当地电网供应4、现有项目主要生产设备现有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2-3。表2-3现有工程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台/套)1吹塑机TCB-5012吹塑机TCB-5013粉碎机--14冷却水系统--14合计--45、现有项目主要生产工艺流程简介本项目产品为塑料制品,主要为PE瓶,产品基本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见图1。加热融化吹塑成型加热融化吹塑成型成品检验入库G、N图例G:废气N:噪声S:固废W:废水G、N、S聚乙烯混料NG、N、S烘干注塑模具成型成品检验入库N、S图例G:废气N:噪声S:固废W:废水组装N尼龙颗粒图2-1瓶身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首先原料——聚乙烯颗粒经混料均匀后倒入吹塑机加热至融化,通过气泵鼓入空气,吹制成模具形状——塑料瓶等,经自然冷却即为产品。循环冷却水通过模具间接冷却物料至室温,物料冷却后开模倒出,即得到产品。并与外购瓶盖进行人工组装,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混料过程中会产生噪声,搅拌过程属于密闭搅拌且原料主要为大颗粒状物质,故混料过程无粉尘产生,吹塑过程伴有有机废气和设备噪声的产生,循环冷却水对设备进行降温,循环使用,不外排。本项目所用模具和瓶盖均为外购成品,直接使用,无需加工。项目生产产生的不合格产品、废边角料经粉碎机粉碎后作为原材料回用生产,粉碎过程会伴有粉尘和噪声的产生。6、公用工程(1)给排水现有工程生产用水主要为设备冷却水,循环使用,定期补充量为0.1m3/d(30m3/a);用水为工作人员生活用水(主要为盥洗水),参照河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第3部分生活用水》(DB13/T1161.3-2016),按照每人每天40L计算,工作人员6人,则职工生活用水量为0.24m3/d(72m3/a)。本项目用水由当地供水管网提供,总用水量为0.34m3/d(102m3/a)。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无生产废水产生及排放。生活污水主要为职工盥洗废水,按用水量的80%考虑,产生量为0.192m3/d(57.6m3/a),直接泼洒抑尘。另外,厂区设防渗旱厕,定期清掏,由周围农户用作农肥。项目用水及排水情况见表2-4,水平衡图见图2-2。表2-4项目用水情况一览表单位:m3/d序号项目总用水量新鲜用水量循环水量损失量废水量排水去向1生活用水0.240.2400.1920.192厂区泼洒抑尘2冷却用水10.10.90.10用于设备冷却3合计1.240.340.90.2920.192—本项目用水平衡图详见图2-2。设备冷却水设备冷却水0.10新鲜水0.10用于厂区泼洒抑尘,不外排职工生活用水0.340.0480.240.192循环使用1图2-2给排水平衡图单位:m3/d(2)供热现有工程冬季供暖采用空调、电暖器等供热方式,厂区不建燃煤(气、燃料油、生物质等)供热锅炉。(3)供电现有工程供电由当地电网统一供给,能够满足日常生产及生活用电,耗电量约为20万KW·h/a。二、扩建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扩建项目,在现有年加工50吨塑料制品的基础上,本次扩建生产规模为年加工200吨塑料制品,扩建完成后全厂生产规模为年加工250吨塑料制品。本次扩建无新增占地及建筑,利用现有厂区厂房,新增8台吹塑机及配套附属设施。主要生产原料为聚乙烯颗粒、色母,基本的生产工艺流程为:聚乙烯颗粒、色母—混合—吹塑—产品。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辛集市宝源塑业厂大白店分厂建设年加工塑料制品50吨扩建项目;(2)建设单位:辛集市宝源塑业厂大白店分厂;(3)建设性质:扩建;(4)建设地点:扩建项目位于现有厂区内,位于辛集市位伯镇大白店村村东(西小线南侧),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5°13′33.331″,北纬38°2′13.132″。厂区北侧紧邻西小公路,其余侧均为农田。距离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西侧140m的大白店村,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周边关系见附图2;(5)占地面积:扩建项目不新增占地,项目总占地面积600m2;(6)工程投资:扩建项目总投资8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万元,占总投资的12.5%;(7)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新增劳动定员16人,扩建后全厂劳动定员22人,工作制度不变,实行“两班倒”,每班工作8小时,年工作时间300天。2、工程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为扩建项目,在现有年加工50吨塑料制品的基础上,本次扩建生产规模为年加工200吨塑料制品,扩建完成后全厂生产规模为年加工250吨塑料制品。本次扩建无新增占地及建筑,利用现有厂区厂房,新增8台吹塑机及配套附属设施。主要生产原料为聚乙烯颗粒、色母,基本的生产工艺流程为:聚乙烯颗粒、色母—混合—吹塑—产品。项目建设内容详见表2-5。表2-5主要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项目项目组成主要工程内容及功能备注主体工程生产车间生产车间位于厂区中部,租赁现有厂房,建筑面积600m2,配置吹塑机、粉碎机等全部生产工序均在生产车间内完成,原料和成品也于本车间内进行分区存放。利旧,新增8台吹塑机及配套附属设施公用工程供水由当地村庄供水管网统一供应,主要为工作人员生活用水,扩建后全厂新鲜水用水量为414m3/a,新增用水量为312m3/a依托现有供电由当地供电电网供给,扩建后全厂生产、生活总用电量预计为80万kwh/a,新增用电量为60万kwh/a依托现有供热生产过程供热采用电加热,冬季供暖采用空调、电暖器取暖,厂区不建燃煤(气、燃料油、生物质等)锅炉。依托现有环保工程废气治理吹塑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经排风管道引至车间外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每个季度更换1次,每次更换量为0.1t)进行处理,处理后废气经15m排气筒排放。粉粹工序产生的粉尘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同一根15m高排气筒排放。以新带老,光氧催化装置改为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现有工程和扩建工程废气一并处理废水治理生产用水主要为设备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盥洗废水直接泼洒抑尘,另外,厂区设防渗旱厕,定期清掏。依托现有噪声防治选用低噪音设备,并采取厂房隔声、基础减震等噪声防治措施。依托现有固体废物生产过程产生的不合格产品、废边角料和除尘工序产生的除尘灰,集中收集后回用于生产;废包装材料经集中收集后外售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废活性炭暂存于危废间,定期交由资质单位处理。依托现有,新建危废暂存间3、扩建项目产品方案及规模本次扩建生产规模为年加工200吨塑料制品,扩建完成后全厂生产规模为年加工250吨塑料制品,主要为PE瓶。4、扩建项目主要设备扩建项目新增8台吹塑机及配套附属设施,主要设备见表2-6。表2-6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台/套)备注1吹塑机2利旧,配有搅拌桶2粉碎机1利旧3冷却水系统1利旧4吹塑机8新增,配有搅拌桶5合计115、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扩建主要原辅材料、能源消耗情况见表2-7。表2-7主要原辅材料、能源消耗情况一览表项目原料名称单位现有项目年消耗量扩建项目年消耗量扩建后全厂年消耗量备注原辅材料聚乙烯t/a50198248用于瓶身制作色母t/a022能源水m3/a102312414生活用水和冷却用水电Kwh/a20万60万80万当地电网供应聚乙烯(PE)颗粒:结构式:[-CH2-CH2-]n性状无嗅、无味、无毒的白色颗粒或粉末。熔点13l℃。密度0.942-0.950g/cm³。软化点120-125℃。脆化温度-70℃。最高使用温度100℃。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寒、耐磨性及介电性、化学稳定性。在室温下几乎不溶于任何有机溶剂。能耐多种酸碱及各种盐类溶液的腐蚀。吸水性和水蒸气渗透性均低。但耐老化性能较差。(项目使用的聚乙烯颗粒为原包料)。(聚乙烯)色母粒:色母料是以着色剂、载体树脂、分散剂、偶联剂、表面活性剂、增效剂制得的高浓度有色粒料。使用色母料或功能色母料生产塑料制品,着色剂在制品中的分散性好、颜色鲜艳、制品表面无色点或色差、调换颜色方便、成本较低、对环境友好、劳动强度小等特点。6、公用工程(1)给排水项目生产用水主要为设备冷却水,循环使用,扩建后全厂冷却水定期补充量为0.5m3/d(150m3/a);工作人员生活用水(主要为盥洗水),参照河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第3部分生活用水》(DB13/T1161.3-2016),按照每人每天40L计算,工作人员22人,则职工生活用水量为0.88m3/d(264m3/a)。本项目用水由当地供水管网提供,总用水量为1.38m3/d(414m3/a)。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无生产废水产生及排放。生活污水主要为职工盥洗废水,按用水量的80%考虑,产生量为0.704m3/d(211.2m3/a),直接泼洒抑尘。另外,厂区设防渗旱厕,定期清掏,由周围农户用作农肥。项目用水及排水情况见表2-8,水平衡图见图2-3。表2-8扩建后全厂用水情况一览表单位:m3/d序号项目总用水量新鲜用水量循环水量损失量废水量排水去向1生活用水0.880.8800.1760.704厂区泼洒抑尘2冷却用水5.50.550.50用于设备冷却3合计6.381.3850.6760.704—扩建后全厂用水平衡图详见图2-3。设备冷却水设备冷却水0.5新鲜水0.5用于厂区泼洒抑尘,不外排职工生活用水1.380.1760.880.704循环使用5图2-3扩建后全厂给排水平衡图单位:m3/d(2)供热生产过程采用电加热,冬季供暖采用空调、电暖器等供热方式,厂区不建燃煤(气、燃料油、生物质等)供热锅炉。(3)供电供电由当地电网统一供给,能够满足日常生产及生活用电,扩建后全厂耗电量约为80万KW·h/a。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本项目产品为塑料制品——PE瓶,产品基本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见图2-4。加热融化加热融化吹塑成型成品检验入库G、N图例G:废气N:噪声S:固废W:废水G、N、S聚乙烯、色母混料NG、N、S裁切G、N、S裁切人工缝纫装配成品入库N、S图例G:废气N:噪声S:固废W:废水检验N帆布塑料法兰雕刻G、N、SG、N、S烘干注塑模具成型成品检验入库N、S图例G:废气N:噪声S:固废W:废水组装N尼龙颗粒图2-4瓶身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首先原料——聚乙烯颗粒、色母经混料均匀后倒入吹塑机加热至融化,通过气泵鼓入空气,吹制成模具形状——塑料瓶等,经自然冷却即为产品。循环冷却水通过模具间接冷却物料至室温,物料冷却后开模倒出,即得到产品。并与外购瓶盖进行人工组装,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混料过程中会产生噪声,搅拌过程属于密闭搅拌且原料主要为大颗粒状物质,故混料过程无粉尘产生,吹塑过程伴有有机废气和设备噪声的产生,循环冷却水对设备进行降温,循环使用,不外排。本项目所用模具和瓶盖均为外购成品,直接使用,无需加工。项目生产产生的不合格产品、废边角料经粉碎机粉碎后作为原材料回用生产,粉碎过程会伴有粉尘和噪声的产生。表2-9排污节点一览表类型工段/设备污染因子排放规律去向废气加热融化、吹塑成型工序非甲烷总烃连续、点源集气罩+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每个季度更换1次,每次更换量为0.1t)+15m高排气筒粉碎工序颗粒物连续、点源集气罩+布袋除尘器+15m高排气筒废水冷却水/连续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COD、氨氮、BOD5、SS间断用于厂区泼洒抑尘固废生产工序废包装材料间断集中收集后,全部外售生产工序不合格产品、废边角料间断经粉碎机粉碎后作为原材料回用生产布袋除尘器除尘灰间断回用于生产活性炭吸附装置废活性炭间断暂存危废间,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职工生活生活垃圾间断交环卫部门清运处置噪声生产设备噪声连续距离衰减,厂房隔声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问题本项目属于扩建项目,现有工程环保手续齐全,各污染物均达标排放。一、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有:(1)废水生产用水主要为设备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盥洗废水直接泼洒抑尘,厂区设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全厂废水均得到合理利用,不外排。(2)废气现有工程废气主要为吹塑废气,粉碎废气。现有工程产尘节点设置环保设施:吹塑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经排风管道引至车间外光氧催化装置进行处理,处理后废气经15m排气筒排放。粉粹工序产生的粉尘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同一根15m高排气筒排放。根据企业2021年检测报告,本项目吹塑工序排气筒出口废气中的非甲烷总烃浓度的最大值为3.54mg/m3,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其他行业”标准要求;厂界无组织废气中的非甲烷总烃浓度的最大值为0.90mg/m3,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2标准要求;粉碎工序排气筒出口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的最大值为5.5mg/m3,排放速率最大值为0.00561kg/h,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相关排放浓度限值;厂界无组织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的最大值为0.466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3)噪声现有工程主要产噪设备有吹塑机、粉碎机、引风机等,采取厂房隔声、基础减振、消声等隔声降噪措施。根据企业2021年检测报告,现有工程厂界昼间最大值为55.8dB(A),夜间最大值为46.5dB(A),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4)固废现有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有不合格产品、废边角料、除尘灰、废包装材料及生活垃圾等。生产过程产生的不合格产品、废边角料和除尘工序产生的除尘灰,集中收集后回用于生产;废包装材料经集中收集后外售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环卫部门指定地点。所有固体废物均可得到妥善处置,不外排。现有工程总量控制指标为COD:0t/a、NH3-N:0t/a、SO2:0t/a、NOx:0t/a。二、现有工程主要环境问题根据分析,辛集市宝源塑业厂大白店分厂现有工程存在主要环境问题为:光氧催化装置对有机废气的去除效率较低。三、本次扩建项目采取的整改措施将光氧催化装置改为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根据2019年辛集市例行监测点常规污染物监测数据,2019年辛集市的环境空气中PM10、PM2.5、SO2、NO2、CO、O3的监测结果见下表。表3-1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污染物监测站站点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μg/m3标准值μg/m3占标率%达标情况SO2辛集市政府年平均质量浓度246040达标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6915046NO2年平均质量浓度384095不达标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9080112.5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12870182.9不达标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276150184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7535214.3不达标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19075252.7CO24小时平均第95位百分位数2700400068.7达标O38小时平均第90位百分位数202160126.3不达标由上表可知,2019年辛集市环境空气质量例行监测点中NO2、PM10、PM2.5、O3(-90per)均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要求,由大气导则中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断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为SO2、NO2、PM10、PM2.5、CO、O3,六项污染物全部达标即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因此本项目所在区域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要求,判定项目所在区域为不达标区域。(2)其他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扩建项目特征污染物非甲烷总烃引用《河北施乾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及废旧物资回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检测数据。①监测点位引用监测点位基本信息见表3-2。表3-2引用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2020.5.02~5.08引用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处于本项目厂区周边5km范围内,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规定的监测点位与时限要求,引用监测数据可行。②监测分析方法采样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进行,监测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并在监测报告中给出各监测因子分析方法、依据和检出限。具体监测方法及检出限见表3-3。表3-3大气监测分析方法监测因子分析方法及国标代号仪器名称最低检出限非甲烷总烃《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HJ604-2017)GC9790气相色谱仪(SB-188)DL-6800真空箱气袋采样器(SB-304)0.07mg/m3③评价结果统计分析监测结果,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监测因子浓度变化范围统计结果见表3-4,标准指数范围见表3-5。表3-4监测因子浓度变化范围统计结果一览表单位:ug/m3污染物名称监测点名称1小时平均浓度计划数据实际数据浓度范围非甲烷总烃西五村28280.36-1.03表3-5标准指数汇总表污染物名称监测点名称1小时平均浓度标准值(mg/m3)标准指数非甲烷总烃西五村2.00.18~0.515由表3-5可知,检测期间非甲烷总烃1小时平均浓度标准指数为0.18~0.515,非甲烷总烃现状监测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表1二级标准。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所处区域地下水水质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表1中Ⅲ类标准。3、声环境质量现状该区域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4、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区域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环境保护目标1、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扩建项目位于现有车间内,位于辛集市位伯镇大白店村村东(西小线南侧),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5°13′33.331″,北纬38°2′13.132″。厂区北侧紧邻西小公路,其余侧均为农田。经调查,项目厂界外周围500m范围内保护目标见下表。表3-6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编号环境要素保护目标距项目的方位和距离保护标准方位距离(m)1环境空气位伯镇S44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智家庄村N220大白店村W1902、声环境保护目标经调查,项目厂界外50m范围内主要为工业企业,无声环境保护目标;3、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经调查,项目厂界外周围500m范围内无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和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分布。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见表3-7。表3-7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环境要素项目标准备注声环境2类昼间60厂界外1m夜间502、吹塑产生的有机废气(非甲烷总烃)排放执行《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其他行业排放标准和表2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非甲烷总烃无组织厂区内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附录A特别排放限值的要求;粉碎工序产生的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相关排放限值要求。具体标准值见表3-8。表3-8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源评价因子标准限值标准名称运营期生产废气非甲烷总烃最高允许排放限值80mg/m3《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其他行业排放标准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3.5kg/h最高允许排放限值120mg/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相关排放浓度限值无组织厂界非甲烷总烃厂界外浓度最高点≤2.0mg/m3《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2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颗粒物厂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无组织厂区内非甲烷总烃监控点处1h平均浓度值《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附录A特别排放限值的要求监控点处任意一次浓度值3、一般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规定;危险废物贮存参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中相关规定;生活垃圾处置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修订)中“第四章生活垃圾”中的相关内容。总量控制指标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及相关环保法规与规定可知,涉及总量指标考核及区域削减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为:COD、氨氮、SO2、NOX。本项目不涉及锅炉,不产生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本项目生产用水主要为设备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盥洗废水直接泼洒抑尘,不外排。根据本项目环评预测浓度,项目污染物总量指标如下:COD:0t/a,NH3-N:0t/a;SO2:0t/a,NOx:0t/a。根据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冀环总〔2014〕283号)《关于进一步改革和优化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工作的通知》,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按其执行标准上限核算。(1)达标排放量核算扩建项目实施后,现有工程和扩建工程废气一并经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经现有15m高排气筒排放,风机风量为5000m3/h。扩建项目实施后全厂废气污染物按达标值核算如下:非甲烷总烃总量为:5000m3/h×4800h/a×80mg/m3×10-9=1.92t/a;颗粒物总量为:5000m3/h×600h/a×120mg/m3×10-9=0.36t/a。扩建完成后,全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为:COD:0t/a、氨氮:0t/a;SO2:0t/a、NOX:0t/a,非甲烷总烃:1.92t/a、颗粒物:0.36t/a。(2)预测排放量核算扩建项目实施后,现有工程和扩建工程废气一并经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经现有15m高排气筒排放,全厂废气污染物预测排放量为非甲烷总烃0.025t/a、颗粒物0.00113t/a。根据原环评及批复可知,扩建前原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为:COD:0t/a、氨氮:0t/a、SO2:0t/a、NOX:0t/a,非甲烷总烃0.0045t/a、颗粒物0.00023t/a。扩建前后全厂污染物排放量变化情况见下表:表3-9扩建完成前后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t/a污染因子现有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扩建后全厂污染物排放量扩建前后增减量COD00000NH3-N00000SO200000NOx00000非甲烷总烃0.00450.0250.00450.025+0.0205颗粒物0.000230.001130.000230.00113+0.0009

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在原有厂区进行建设,利用原有厂房,不新增建筑面积,不存在施工期,因此本环评不再对施工期进行评价。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1、废气(1)污染源分析①吹塑废气项目吹塑过程会产生有机废气,其成分比较复杂。根据《空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手册》(美国国家环保局)中推荐的公示计算非甲烷总烃排放量,非甲烷总烃的排放系数为0.35kg/t原料。本项目原料消耗量为250t/a,根据企业提供资料,不合格产品、废边角料一年的产生量约为12.5t,则本项目吹塑工序非甲烷总烃的产生量为0.092t/a。项目设置集气罩,收集率为90%,废气经收集后由引风机引入一套“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处理效率为70%。本项目设置风机风量为5000m3/h,处理后的废气经一根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年工作时间4800h,则非甲烷总烃有组织产生速率为0.083t/a(0.0173kg/h),产生浓度为3.46mg/m3,处理后,非甲烷总烃有组织排放速率为0.025t/a(0.0052kg/h),排放浓度为1.04mg/m3,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其他行业排放标准限值(80mg/m3)。吹塑废气集气罩未收集部分无组织排放,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量为0.009t/a,排放速率为0.001875kg/h,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厂界浓度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2非甲烷总烃浓度限值的要求,即浓度限值≤2.0mg/m3,厂区内(生产车间外)浓度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附录A特别排放限值的要求,即监控点处1h平均浓度值≤6mg/m3,监控点处任意一次浓度值≤20mg/m3。。②粉碎废气项目产生的不合格产品等经粉碎机粉粹后作为原料回用于生产。粉粹过程会产生一定的粉尘,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根据同类企业相关经验可知,本项目需要粉碎的量按12.5吨/年计算(按产量的5%计),则粉尘产生量为0.125t/a(按1%粉碎量计),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年粉碎时长按600h计,集气罩收集效率按90%,布袋除尘器的处理效率按99%计,风机风量按5000m3/h,则颗粒物有组织产生速率为0.1125t/a(0.1875kg/h),产生浓度为37.5mg/m3,处理后,粉尘的排放量为0.00113t/a(0.00188kg/h),排放浓度为0.376mg/m3。颗粒物的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相关排放限值要求。(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20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3.5kg/h)。粉碎废气集气罩未收集部分无组织排放,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量为0.0125t/a,排放速率为0.021kg/h,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厂界无组织排放限值要求。(2)废气源强核算汇总本项目污染源源强核算结果及相关参数列表如下表所示。表4-1废气污染源源强核算结果一览表工序/生产线装置污染源污染物污染物产生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排放时间/h核算方法废气产生量/(m3/h)产生浓度/(mg/m3)产生量/(kg/h)工艺效率/%核算方法废气排放量/(m3/h)排放浓度/(mg/m3)排放量/(kg/h)吹塑吹塑机排气筒DA001非甲烷总烃产污系数法50003.460.0173二级活性炭吸附70产污系数法50001.040.00524800无组织非甲烷总烃产污系数法0.001875车间封闭--产污系数法0.001875粉碎粉碎机排气筒DA001颗粒物产污系数法500037.50.1875布袋除尘器70产污系数法50000.3760.00188600无组织颗粒物产污系数法0.021车间封闭--产污系数法0.021(3)废气排放口基本情况废气排放口基本情况见表4-2。表4-2项目废气排放口基本情况表序号编号排放口名称污染物污染物产生排气筒高度m排气筒出口内径m排气温度℃经度纬度1DA001废气排放口非甲烷总烃、颗粒物115°13′33.481″38°2′13.382″150.525(4)废气监测计划项目废气计划见表4-3。表4-3项目废气监测计划一览表监测项目监测布点监测因子监测频次废气排气筒DA001环保设施进口,排气筒出口非甲烷总烃、颗粒物1次/年无组织废气周界外浓度最高点非甲烷总烃、颗粒物1次/年(6)非正常工况该项目非正常排放考虑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达不到应有效率从而发生非正常排放,一般十分钟内可以恢复正常。一般性事故的非正常排放概率约2-3年1次,为小概率事件。该项目非正常工况考虑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和布袋除尘器运行不稳定或不能运行,导致非甲烷总烃、颗粒物直接外排,非正常工况下项目污染物的产生及排放量见表4-4。表4-4项目非正常工况排放汇总表污染源污染物产生量t/a产生浓度mg/m3产生速率kg/h净化效率%吹塑非甲烷总烃0.0833.460.01730粉碎颗粒物0.112537.50.18750非正常工况下,非甲烷总烃、颗粒物排放浓度较大。因此非正常工况对环境影响程度会增加。非正常工况下应采取以下措施:本评价要求,建设单位要定期对车间有机废气处理措施及其他环保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一旦发现设施运行异常,应停止生产,迅速抢修或更换,待废气处理设施运行正常后恢复生产。(7)废气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吹塑废气:集气装置+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15米高排气筒DA001;粉碎废气:集气装置+布袋除尘器+15米高排气筒DA001;无组织废气:封闭车间。综上分析,废气治理措施可行,废气排放满足标准要求,项目废气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2、废水扩建项目依托现有厂区供水管网提供,扩建项目增加生活用水和冷却用水,生产用水主要为设备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盥洗废水直接泼洒抑尘,另外,厂区设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全厂废水均得到合理利用,不外排。3、噪声(1)噪声源强本项目噪声源主要为注塑机等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根据类比资料,噪声值在75dB(A)~80dB(A)左右。为说明项目运营过程中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采用模式计算的方法,对厂界进行噪声预测。表4-5噪声源及防治措施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台数治理前噪声值dB(A)治理措施治理后噪声值dB(A)1注塑机875采用低噪设备,基础减震,厂房隔声552泵18060(2)噪声预测达标分析为说明项目运营过程中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采用模式计算的方法,对厂界进行噪声预测,结果见下表。表4-6噪声预测结果单位:dB(A)预测点项目东厂界南厂界西厂界北厂界贡献值37.3239.3236.7338.08现状值昼间53.255.852.254.2夜间44.846.542.844.1叠加值昼间53.3155.952.3254.3夜间45.5147.2643.7645.07由表4-6可知,设备噪声对厂界贡献值的范围为36.73~39.32dB(A),由于本工程选用低噪声设备,对产生噪声设备采取了基础减震、厂房隔声措施,再经厂房隔声及距离衰减,与现状值叠加后,昼间噪声范围为52.32~55.9dB(A),夜间噪声范围为43.76~47.26dB(A),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因此,本项目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3)监测方案表4-7项目噪声监测方案类别监测点位监测项目执行标准监测频次噪声四周厂界Leq(A)《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1次/季4、固废(1)污染源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不合格产品、废边角料、除尘灰、废包装材料、废活性炭。生活垃圾职工人数为22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人均0.5kg/d计算,全年产生量为3.3t/a,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不合格产品、废边角料产生量为12.5t/a,经粉碎机粉碎后作为原材料回用生产;除尘灰产生量约为0.11137t/a,集中收集后回用于生产;废包装材料产生量约为0.25t/a,收集后外售;废活性炭(HW49):根据经验系数,1t的活性炭吸附250-300kg有机废气,本项目需要吸收的有机废气为0.058t,预计每年需要消耗活性炭0.232t,本项目活性炭吸附装置填充量约为0.1t,每个季度更换一次,消耗活性炭量为0.4t/a,满足有机废气吸附要求,废活性炭产生量为0.4t/a废活性炭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委托资质单位定期处理,危废暂存间按照要求进行防渗。表4-8项目危险废物分析结果产生表固体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产生量(t/a)产生工序形态主要成分有害成分产废周期危险特性防治措施废活性炭HW49900-039-490.4废气治理固活性炭有机物一季度T暂存于危废间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理表4-9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表序号贮存场所(设施)名称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位置占地面积贮存方式贮存能力贮存周期1危废间废活性炭HW49900-039-49危废间5m2桶装2t1a本项目新建5m2危废暂存间,可存放废活性炭2t,可满足危废暂存使用要求。危废间需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36号)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中的相关要求,保证渗透系数小于1×10-10cm/s,并在危废间明显处设警示标志。(2)管理要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场所设置应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规定的相关要求,尽可能设置于室内;为加强监督管理,贮存场所应按照《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的要求设置环保图形标志。危废废物①危险废物的贮存危险废物暂存间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相关要求,房间四周壁及裙角硬化,并与地面防渗层连成整体;危废暂存间铺设HDPE-GCL复合防渗系统,渗透系数≤10-10cm/s。危废暂存间设置围堰,四面墙体均按照要求至少在1.2m高度处以下进行防渗处理,暂存间应封闭、防风、防雨、防日晒。不同废物分区存放,每个存放区设防漏裙脚,危险废物装入专用容器密闭储存。②危废暂存间标识按照《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要求进行设置。危险废物标志的形状及颜色执行上图标志的形状及颜色要求,危险废物标志为警示标志,形状为三角形边框,背景颜色为黄色,图形颜色为黑色。危险废物标志牌的使用与维护按第5条相关要求进行标志牌的使用与维护。标志牌应设置在与之功能相应的醒目处。标志牌必须保持清晰、完整。当发现形象损坏、颜色污染或有变化、褪色等情况需要修复或更换。检查时间至少每年1次。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须粘贴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附录A所示的标签。危废间标签及容器图例如下:表4-10危废间及储存容器标签示例场合样式要求室内外悬挂的危险废物警告标志a、危险废物警告标志规格颜色形状:等边三角形,边长40cm;颜色:背景为黄色,图形为黑色。b、警告标志外檐2.5cm。c、使用于: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为房屋的,建有围墙或防护栅栏,且高度高于100CM时;部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场所。室内外悬挂的危险废物标签a、危险废物标签尺寸颜色尺寸:40×40cm;底色:醒目的橘黄色;字体:黑体字;字体颜色:黑色。b、危险类别:按危险废物种类选择。c、使用于: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为房屋的;或建有围墙或防护栅栏,且高度高于100CM时。危险废物储存容器上的危险废物标签a、危险废物标签尺寸颜色尺寸:20×20cm;;底色:醒目的橘黄色;字体:黑体字;字体颜色:黑色。b、危险类别:按危险废物种类选择。c、材料为不干胶印刷品。袋装危险废物包装物上的危险废物标签a、危险废物标签尺寸颜色尺寸:10×10cm;;底色:醒目的橘黄色;字体:黑体字;字体颜色:黑色。b、危险类别:按危险废物种类选择。c、材料为印刷品。③危险废物产生者和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经营者均须做好危险废物情况的记录,记录上须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废物出库日期及接收单位名称,由专人进行管理明确责任,做到双人双锁。④转移危险废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向危险废物移出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未经批准不得转移。运输时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容器和运输车辆。⑤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以及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⑥危险废物的最终处置危险废物在危废暂存间内临时贮存,定期送有资质单位处置。综上,在做到以上固体废物防治措施后,本项目产生的固废均能得到合理有效的收集、存储和处置,其全过程不对外环境产生不良影响。5、地下水、土壤环境影响分析为防止本项目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的影响,需对危废间、生产车间采取的相应的防渗措施,防渗措施依托现有,项目防渗措施如下。表4-11项目采取的防腐、防渗措施一览表序号污染分区名称防渗及防腐措施防渗效果1重点防渗区危废间暂存间地面采取底部用三合土铺底,再用水泥硬化,采用15~20cm抗渗钢筋混凝土浇筑,并铺设防渗材料和耐腐蚀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2一般防渗区生产车间地面采取三合土铺底,再在上层铺10~15cm的水泥进行硬化渗透系数≤10-7cm/s3简单防渗区办公区10~15cm的水泥硬化处理/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不新增用地范围,无新增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属于塑料制品业,经比对《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本项目主要涉及风险物质为废活性炭,最大储存量为0.4t。(1)评价等级划分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根据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和所在地的环境敏感性确定环境风险潜势,按照表7-18确定评价工作等级。风险潜势为Ⅳ及以上,进行一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Ⅲ,进行二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Ⅱ,进行三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Ⅰ,可开展简单分析。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详见表4-11。表4-12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环境风险潜势Ⅳ、Ⅳ+ⅢⅡⅠ评价工作等级一二三简单分析aa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2)Q值确定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分析建设项目生产、使用、储存过程中涉及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参见附录B确分析建设项目生产、使用、储存过程中涉及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参见附录B确定危险物质的临界量。定量分析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的比值(Q)和所属行业及生产工艺特点(M),按附录C对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等级进行判断。计算所涉及的每种危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在附录B中对应临界量的比值Q。在不同厂区的同一物质,按其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计算。对于长输管线项目,按照两个截断阀室之间管段危险物质最大存在总量计算。当存在多种危险物质时,则按下式计算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t。当Q<1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1。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本项目危险物质涉及废活性炭,最大储存量为0.4t。详见表4-12建设项目Q值确定表。表4-13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序号物质名称CAS号存在量(t)临界量(t)1废活性炭(非甲烷总烃)--0.450项目Q值0.008由上表可知,四种物质叠加后的Q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