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材配送中心铁尾矿制固化土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_第1页
新型建材配送中心铁尾矿制固化土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_第2页
新型建材配送中心铁尾矿制固化土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_第3页
新型建材配送中心铁尾矿制固化土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_第4页
新型建材配送中心铁尾矿制固化土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联理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新建□改建□技术改造□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无《上合物流园(板桥工业园)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年)》况《上合物流园(板桥工业园)产业发展规划(20物流园(板桥工业园)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析),项目准入内容本项目相符空间布局约束本次规划范围属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三线一单”重点管控单元,按照《江苏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连云港市基于空间控制单元的环境准入制度及负面清单管理办法》要求执行。本项目属于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项目,对照《江苏省“三线一单”生态环云港市基于空间控制单元的环境准入制度及负面清单管理办法》,本项目不在其负面清单相符严格执行《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管控要求。本项目不在《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管控要求范围内,详见表1-2。相符在烧香河洪水调蓄区周边设置50m的绿化过渡带;仓储物流用地周边(区内)设置50米空间隔离带;仓储物流用地、工业用地与区内、区外居住用地之间设置不少于50米的空间防护距离。生产空间边界尽量布设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小的建设项目。本项目不在烧香河洪水调蓄区周边的绿化过渡带范围内,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仅为少量的无组织废气,属于排放量较小的建设项目相符基本农田231.48公顷,转变用地性质前不得开发。本项目位于江苏港融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厂区内,不新增土地,不涉及农田用地性质转变。相符1、①非居住区的半径不得小于0.5公里。②规划限制区内必须限制人口的机械增长,物流园规划限制区5km范围内部分就业人口应控制在0.5万人以下,厂址半径10km范围内不应有10万人以上的城镇。2、涉危储罐应尽量远离核电布置,限制储罐及危险品仓库单体建构筑物的规模,危险性大的储罐要分离置放,控制好安全防护距离;田湾核电厂址周边10km范围内禁止剧1、本项目距离田湾核电区范围内;2、本项目不涉及危险化学品使用及存储;3、本项目不涉及危险品甲、乙类仓库。相符毒类气体及闪点低于28℃的剧毒液体(甲类)危险化学品相关项目准入。3、上合物流园内限制危险品甲、乙类仓库准入。产业要求现代物流产业区核电站的限制区内控制仓储危险化学品、液态有毒化学品、油品等易燃易爆货种。本项目距离田湾核电站用润滑油保养,不涉及危险化学品、液态有毒化学品及油品等易燃易爆货种的仓储。相符海洋生物产业区1、禁止海洋化工项目。本项目不在该产业区范/高端装备产业区2、禁止使用高VOCs含量的涂料、胶黏剂、清洗剂、油墨等有机溶剂项目;3、引入项目禁止向外环境排放含铅、汞、镉、铬、砷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废水。本项目不在该产业区范/新材料产业区1、鼓励现有园区内化工重点监测点企业在不新增供地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情况下可以实施产业政策鼓励类、允许类的技术改造项目(对确因产业链配套需要、技术先进、产品高端、经济效益突出等原因需突破限制的,由连云港市人民政府采用一事一议方式进行联合审议认定,并向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领导小组报备)。2、尚未认定化工监测点的企业在获得认定前一律不得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环保、节能、信息化智能化、产品品质提升技术改造项目除外)。3、建议禁止田湾核电厂址周边10km范围内新建生产剧毒类气体及闪点低于28℃的剧毒液体(甲类)危险化学品相关项目(具体为《江苏田湾核电站与周边10km规划兼容性分析专题报告》附1并控制有毒体及易挥发液体的项目规模及储罐容量;本项目不在该产业区范/VOCs含量的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等项目;5、限制冶金矿山废石、尾矿的相关加工产业;6、稀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企业的冶炼分离项目需符合《稀土管理条例》《稀土行业规范条件》要求;7、引入项目禁止向外环境排放含铅、汞、镉、铬、砷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废水。物排控1、园区严格执行连云港市的相关大气、地表水整治方案要求,持续改善园区及周边大气环境、水环境。1、本项目在封闭车间内进行生产,仅投料过程中产生少量无组织粉尘,废水仅为车辆冲洗废水,经厂区洗车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生产,不外排,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2、本项目产生少量无组织废气,不会突破园区总量指标;3、本项目建成后总量不会突破限值限量管理要求;4、根据《2023年度连云港市环境状况公报》,①项目所在区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平95百分位浓度指标全部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臭氧8小时第90百分位浓度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②烧香河及排淡河2023年平均水质为Ⅲ类,均达标。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均回用,不外排。③本项目所在区域噪声满足《声环境质3类区标准;④本项目所在区域土壤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相符2、新建排放氮氧化物、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的项目,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进行总量平衡。3、区域污染物控制总量按限制限量管理要求执行。近期废气总量指标:SO2911.61t/a、NOx904.71t/a、PM10685.95t/a、VOCs255.35t/a;近期废水总量指标:废水量580.91万t/a、COD290.40t/a、总氮87.11t/a、氨氮29.04t/a、总磷2.90t/a。远期废气总量指标:SO2969.84t/a、NOx988.63t/a、PM10818.00t/a、VOCs577.64t/a;远期废水总量指标:废水量751.33万t/a、COD375.48t/a、总氮112.64t/a、氨氮37.55t/a、总磷3.75t/a。4、①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等。②烧香河、烧香支河、排淡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驳盐河、小丁港河、复堆河、刘圩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IV类标准,刘圩水库达到海水第三类标准。③声环境达到3、4a类区标准;④居民区土壤用地达到《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第一类用地筛选值要求,工业企业建设用地土壤达到第二类用地筛选值要求。一般农田用地达到《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筛选值要求。(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要求。环境风险1、对于符合《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中要求的企业,要求其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对重点风险源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江苏港融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已编制应急预案,备案编号:320703-2022-012-L,本项目新增环境风险物质废机油,本项目投产前进行应急预案修编。相符2、①存储危险化学品及产生大量废水的企业,应配套有效措施,防止因渗漏污染地下水、土壤,以及因事故废水直排污染地表水体。②产生、利用或处置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的企业,在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过程中,应配套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及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本项目不存储危险化学品,不产生大量的废水,本项目利用江苏港融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生产车间,该生产已配套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相符3、布局管控,园区内部的功能布局应充分考虑风险源对区内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储存危险化学品多的企业应远离区内人群聚集的办公楼及河流,且应在园区的下风向布局,以减少对其他项目的影响;园区不同企业风险源之间应尽量远离,防止其中某一风险源发生风险事故引起其他风险源爆发带来的连锁反应,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范围。本项目不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及存储。相符4、在处理或储存化学品的所有区域必须具备不渗漏的地基并设置围堰(混凝土以确保任何物质的冒溢能被回收,从而防止环境污染。明确不在地下设置化工原料或废液的输送管线和收集池。做好废水泄漏安全防范,合理设置应急事故池。厂区采用分区防渗设计,污水站、循环水池、化粪池、罐区等区域为重点防渗区,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其他区域为一般防渗区域,采用水泥硬化,防止渗透物污染地下水。本项目不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及存储,本项目厂房已严格进行防渗措施的建设。相符5、禁止引入不能满足环评测算出的环境防护距离,或环境事故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难以落实到位的项目。根据估算结果,本项目不需要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本项目无环境风险源。相符6、在工艺生产装置区等可能有可燃有毒气体泄漏的场所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对各密封点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本项目不涉及可燃有毒气体。相符7、应建立环境风险防控系统;构建与江苏港融新型建材有限相符区域联动应急响应体系,实行联防联控。责任公司已编制应急预案,备案编号:320703-2022-012-L,构建与区域联动应急响应体系,实行联防联控。资源开发利用要求1、规划远期用水总量上限:1825万吨/年本项目为一般固废综合处置利用项目,利用江苏港融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生产车间和场地,不新增土地利用,不属于高耗水项目。相符2、土地资源可利用上限68.79平方公3、严格控制新、扩建高耗水项目进驻。4、企业能耗严格按照相应行业国家(或省级)标准中对应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执行。其他符合性分析业发展规划(2021-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①与《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根据《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本项目不占用划定的目最近的生态保护红线为南侧的烧香河洪水调蓄区(2021-2035年)》《连云港市国土空间总体规②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根据《2023年度连云港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3年,连云港市10浓度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一氧化碳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根据《2023年度连云港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3年,连云港市22个国考断面中,20个断面水质各项指标年均值均达到或好于Ⅲ类,优无Ⅴ类、劣Ⅴ类水质断面。2023年,连云港市45个省考断面(含22个国连云港市国(省)考入海河流水质状况为良好,17个(19个)国(省)考入海河流监测点位,达到或好于Ⅲ类断面比例为94.1%(94.7%),同根据《2023年度连云港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按照面积比水质面积比例为2.5%;四类海水水质面积比例为0.7%;无劣四类海水区根据《2023年度连云港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3年,连云港市地下水质量总体稳定并保持良好,16个区域点位(其中7个国考点位、6根据《2023年度连云港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3年,连云港市等级。对66个国家网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开展监测(其中58个基础点、8),现污染物含量超过风险筛选值但未超过风险管制值的情况,超标项目为砷;8个背景点中,有1个点位出现污染物含量超过风险筛选值的情况,超标项目为滴滴涕。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根据《2023年度连云港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3年,连云港市(含赣榆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2.7分贝,达到“较好”指标设置管控要求本项目情况相符性水环境质量管控要求到2030年,地表水省级以上考核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77.3%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保持100%,水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2030年全市COD控制在15.61本项目生产废水主要为运输车辆冲洗废水,经厂区现有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本项目生产,废水不外排,不会对周边地表水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会突破相符万吨,氨氮控制在1.03万吨。区域水环境质量底线。加强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利用国土、农业、环保等部门的土壤环境监测调查数据,结合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确定土壤环境风险重点管控区域和管控要求。根据《2023年度连云港市连云港市市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项目所在区域不涉及农用地土壤环境,同时不向土壤环境排放污染物,项目实施后不会改变土壤环境功能类别。相符大气环境质量管控要求到2030年,我市PM2.5浓度稳定达到二级标准要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2030年,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含船舶)SO2控制在2.6万吨,NOx控制在4.4万吨,一次PM2.5控制在1.6万吨,VOCs控制在项目所在评价区域内PM2.5浓度稳定达到二级标准要求。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少量的无组织粉尘,采用密闭厂房、微雾抑尘等措施进行处理。相符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资源利用上限管理办法(试及指标设置要求,本评价对照该文件进行相符性分析,具体分析结果见指标设置管控内涵项目情况符合性第三条水资源管控要求严格控制全市水资源利用总量,工业、服务业和生活用水严格按照《江苏省工业、服务业和生活用水定额(2014年修订)》执行。到2030年,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0.23亿立方米以内,提高河流生态流量保障力度。本项目用水主要为洒水抑尘用水、产品用水及车辆冲洗用水,用水量为75871.92m3/a,在连云港市用水控制范围内,本项目不涉及地下水开采。符合第四条土地利用管控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展格局,完善土地节约利用体制,全面推进节约用地,控制土地开发总体强度。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和市区、其他工业集中区新建工业项目平均投资强度分别不低于350万元/亩、280万元/亩、220万元/亩,项目达产后亩均产值分别不低于520万元/亩、400万元/亩、280万元/亩,亩均税收不低于30万元/亩、20万元/本项目利用江苏港融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厂区进行建设,不新增用地。符合亩、15万元/亩。工业用地容积率不得低于1.0,特殊行业容积率不得低于0.8,化工行业用地容积率不得低于0.6,标准厂房用地容积率不得低于1.2,绿地率不得超过15%,工业用地中企业内部行政办公用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总用地面积的7%,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总建筑面积的15%。第五条能源消耗管控要加强对全市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各行业现有企业能耗严格按照相应行业国家(或省级)标准中对应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执行,新建企业能耗严格按照相应行业国家(或省级)标准中对应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准入值执行。本项目能源消耗为水耗折算)符合通知》(苏政发[2020]49号)及《江苏省2023年度更新成果公告》(江苏省生态环境厅,2024年通知》(苏政发[2020]49号)及《江苏省2023年度),图1-1生态环境管控动态更新成果截图项目要求本项目情况相符空间布局约束按照《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自然资发[2022]142号)、《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20]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督管理的通知》(苏自然函[2023]880号)、《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国函[2023]69号),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和维护生态功能为主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空间管控制度,确保全省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切实维护生态安全。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82万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0.95万平方千米。本项目不涉及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相符污染物排放控制坚持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以环境容量定产业、定项目、定规模,确保开发建设行为不突破生态环境承载力。本项目符合区域产业定生少量的无组相关措施后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变区域的环境功能。相符环境风险强化环境事故应急管理。深化跨部门、跨区域环境应急协调联动,分区域建立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各级工业园区(集聚区)和企业的环境应急装备和储备物资应纳入储备体系。本项目新增危投产前进行应急预案修编工作。相符资源开发效率要求1.水资源利用总量及效率要求:到2025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525.9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25。2.土地资源总量要求:到2025年,江苏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977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344万亩。3.禁燃区要求:在禁燃区内,禁止销售、燃用高污染燃禁止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已建成的,应当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改用天然气、页岩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本项目总用水量约75871.92m3/a,不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不使用高污染燃料。相符项目要求本项目情况相符性淮河流域空间布局约束1.禁止在淮河流域新建化学制浆造纸企业,禁止在淮河流域新建制革、化工、印染、电镀、酿造等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在通榆河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制浆、造纸、化工、制革、酿造、染料、印染、电镀、炼油、铅酸蓄电池和排放水污染物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项目、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项目、金属制品项目等污染环境的项目。3.在通榆河一级保护区,禁止新建、扩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项目,禁止建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利用、处置设施或者场所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禁止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本项目为铁尾矿综合利用项目,生产工艺仅为简单的混合搅拌,不涉及文件中所列的禁止建设项相符污染物排放控制按照《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本项目仅产生少量的无组织粉尘,无需申请总量。相符环境风险防控禁止运输剧毒化学品以及国家规定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船舶进入通榆河及主要供水河道。本项目不涉及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且本项目原料运输均为汽运,不涉及船舶。相符资源开发效率要求限制缺水地区发展耗水型产业,调整缺水地区的产业结构,严格控制高耗水、高耗能和重污染的建设项目。本项目不属于高耗水、高耗能和重污染的建设项相符沿海地区空间布局约束1.禁止在沿海陆域内新建不具备有效治理措施的化学制浆造纸、化工、印染、制革、电镀、酿造、炼油、岸边冲滩拆船以及其他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的工业生产项目。2.沿海地区严格控制新建医药、农药和染料中间体项目。本项目为铁尾矿综合利用项目,不属于文件中所列的禁止工业生产项目和严格控制项目。相符污染物排放管控按照《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实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本项目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不外排相符环境风险防控1.禁止向海洋倾倒汞及汞化合物、强放射性物质等国家规定的一类废弃物。2.加强对赤潮、浒苔绿潮、溢油、危险化学品泄漏及海洋核辐射等海上突发性海洋灾害事故的应急监视,防治突发性海洋环境灾害。3.沿海地区应加强危险货物运输风险、船舶污染事故风险应急管控。本项目固废合规处置,不向海洋倾倒固废。本项目不涉及危险货物运输。相符资源利用效率要求至2025年,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本项目不涉及岸相符[2020]384号)和《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连云港市“三线一单”生态及《江苏省2023年度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成果公告》(江苏省生根据《连云港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连环发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具体管控要求的通知》(连环发[2021]172号),本目与《江苏省2023年度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成果公告》中生态环管控类别管控要求项目情况相符空间布局约束(2018年本)》(连环发2、本项目为废弃资源综合相符污染物排放管控本项目废气主要为无组织粉尘,产生的废水均回用,不外排,本项目不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相符环境风险相符资源利用效率要求29.43亿立方米、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平。本项目为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项目,能源为电能,不使用高耗能燃料;项目用地不占用基本农田。相符项目要求本项目相符性空间布局约束(1)主导产业为现代物流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绿色低碳新兴产业,推动新材料、新能源、高新装备制造产业协同发展,提高钢铁、化工、石化行业准入门槛,新建项目需达到先进技术标准。加快发展智慧物流,以智慧物流撬动各物流环节,促进物流企业加快绿色转型,以绿色物流为突破口,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绿色供应链。(2)上合物流园内限制危险品甲、乙类仓库准入(不含板桥工业园)(3)现代物流产业区:核电站的限制区内控制仓储危险化学品、液态有毒化学品、油品等易燃易爆货种。本项目位于上合物流园现代物流产业区内,本项目不涉及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质的仓储及使用相符污染物排放管控(1)园区严格执行连云港市的相关大气、地表水整治方案要求,持续改善园区及周边大气环境、水环境。(2)排放污染物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VOCs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新建排放氮氧化物、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的项目,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进行总量平衡。(3)区域污染物控制总量按限制限量管理要求执行。911.61t/a、NOx904.7t/a、PM10685.95t/a、VOCs255.35t/a;近期2025年废水总量指标:废水量580.91万t/a、COD290.40t/a、总氮87.11t/a、氨氮29.04t/a、总磷2.90t/a。远期2030年废气总量指标:SO2969.84t/a、NOx988.63t/a、PM10818.00t/a、VOCs577.64t/a;远期2030年废水总量指标:废水量751.33万t/a、总磷3.75t/a。本项目为铁尾矿综合利用项目,项目运营过程中仅产生少量的无组织粉尘,在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DB32/4041-标准限值;本项目产生的废水经厂区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不外排,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满足总量控制要求。相符环境风险防控(1)对于符合《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中要求的企业,要求其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对重点风险源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2)存储危险化学品及产生大量废水的企业,应配套有效措施,防止因渗漏污染地下水、土壤,以及因事故废水直排污染地表水体。(3)产生、利用或处置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的企业,在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过程中,应配套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及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本项目不涉及环境风险物质废机油,企业已针对现有项目情况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备案编号:320703-2022-012-L本项目投产前进行应急预案修编。相符(4)布局管控,园区内部的功能布局应充分考虑风险源对区内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储存危险化学品多的企业应远离区内人群聚集的办公楼及河流,且宜在园区的下风向布局,以减少对其他项目的影响;园区不同企业风险源之间应尽量远离,防止其中某一风险源发生风险事故引起其他风险源爆发带来的连锁反应,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范围。(5)在处理或储存化学品的所有区域必须具备不渗漏的地基并设置围堰(混凝土以确保任何物质的冒溢能被回收,从而防止环境污染。明确不在地下设置化工原料或废液的输送管线和收集池。做好废水泄漏安全防范,合理设置应急事故池。厂区采用分区防渗设计,污水站、循环水池、化粪池、罐区等区域为重点防渗区,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其他区域为一般防渗区域,采用水泥硬化,防止渗透物污染地下水。(6)在工艺生产装置区等可能有可燃有毒气体泄漏的场所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对各密封点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7)建立健全园区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加强环境风险防范;构建与区域联动应急响应体系,实行联防联控。园区和企业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资源开发效率要求远期2030年用水总量上限:1825万吨/年;土地资源可利用上限68.79平方公里;企业能耗严格按照相应行业国家(或省级)标准中对应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执行。本项目不属于高耗水项目,年耗水约7871.92m3/a,本项目依托现有厂房,不新增土地。相符制度及负面清单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连政办发[2018]9号)相符性管控内涵项目情况符合性(1)建设项目选址应符合主体功能区划、产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等要求。新建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项目应按规划进入符合产业定位的工业园区或工业集中区。本工程位于江苏港融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厂区内,属于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项目,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等要求。本项目符合上合物流园(板桥工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区要符合(2)依据空间管制红线,实行分级分类管控。禁止开发区域内,禁止一切形式的建设活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区、洪水调蓄区、清水通道维护区、海洋保护区内实行有限准入的原则,严格限制有损主导生态功能的建设活动。本项目不在相关文件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内,属于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项目,符合《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19]36号)的相关要求,不会有损区域主导生态功能。符合(3)实施严格的流域准入控制。水环境综合整治区在无法做到增产不增污的情况下,禁止新(扩)建造纸、焦化、氮肥、有色金属、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农药、电镀等水污染重的项目,禁止建设排放含汞、砷、镉、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物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工业项本项目为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项目,不属于管控要求中的禁止类别。符合(4)严控大气污染项目,落实禁燃区要求。大气环境质量红线区禁止新(扩)建大气污染严重的火电、冶炼、水泥项目以及燃煤锅炉。禁燃区禁止销售、使用一切高污染燃料项目。本项目不属于大气污染严重的火电、冶炼、水泥项目以及燃煤锅炉项目,本项目能源为电能。符合(5)人居安全保障区禁止新(扩)建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的工业项目。本项目所在地不属于人居安全保障区且本项目不属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工业项目。符合(6)严格管控钢铁、石化、化工、火电等重点产业布局。钢铁重点布局在赣榆临港产业区,石化重点布局在徐圩新区,化工项目按不同园区的产业定位,布局在具有其产业定位的园区内,严格执行《市政府关于印发连云港市深入推进化工行业转型发展实施细则的通知》(连政办发[2017]7号)和《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化工产业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控要求和负面清单的通知》(连环发[2017]134号)。重点建设徐圩IGCC和赣榆天然气热电联产电厂,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燃煤电厂。本项目不属钢铁、石化、化工、火电等重点产业。符合工业项目应符合产业政策,不得采用国家、省和本市淘汰的或禁止使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不得建设生产工艺或污染防治技术不成熟的项目;限制列入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7年版)的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的生产。本项目符合产业政策,不采用国家、省和本市淘汰的或禁止使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不建设生产工艺或污染防治技术不成熟的项目,且未列入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21年版)的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符合工业项目排放污染物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新建企业生产技术和工艺、水耗、能耗、物耗、产排污情况及环境管理等方面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清洁生产标准的不得低于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有国家效率指南的执行国家先进/标杆水平),扩建、改建的工业项目清洁生产水平不得低于国家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本项目排放污染物满足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水耗、能耗、产排污情况优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相关指标,项目建成后将制定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等。符合工业项目选址区域应有相应的环境容量,未按要求完成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的区域和流域,不得建设新增相应污染物排放量的工业项目。本项目运营期将会产生少量的粉尘,进行无组织排放,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不会超过园区批复总量。符合序号文件名具体政策要求项目情况相符性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2024年7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推广资源循环型生产模式,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再生材料和产品质量,扩大对原生资源的替代规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升资源化利用率。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强化废弃物分类处置和回收能力,提升再生利用规模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到2030年,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45%左右。本项目为江苏港融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铁尾矿于大宗固体废物类项目。相符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国办发进一步拓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渠道,在符合环境质量标准和要求前提下,加强综合利用产品在建筑领域推广应用,畅通井下充填、生态修复、路基材料等利用消纳渠道,促进尾矿、冶炼渣中有价组分高效提取和清洁利用。加大复杂难用工业固体废弃物规模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力度。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本项目为江苏港融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铁尾矿国家鼓励类项目相符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第四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本项目为江苏港融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建相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当采取措施,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促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降低固体废物的危害性。第四十二条:国家鼓励采取先进工艺对尾矿、煤矸石、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材配送中心铁尾矿制固化土项目,矿)综合利用项项目。4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 提高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尾矿、粉煤灰、化工废渣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促进固体废物资源利用园年,建成4个以上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基地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本项目为江苏港融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建材配送中心铁尾矿制固化土项目,年综合利用铁尾相符5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连政办发提高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加快推进连云港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碱渣、冶金渣、尾矿处理与综合利用中心。有序引导利用粉煤灰生产新型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利用副产石膏生产高强石膏粉、纸面石膏板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方式。本项目为江苏港融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建材配送中心铁尾矿制固化土项目,属于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项目相符6生态环境部等18个部门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环固体〔2021〕114固体废物环境友好型井下充填回填,减少尾矿库贮存量。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在提取有价组分、生产建材、筑路、生态修复、土壤治理等领域的规模化利本项目为江苏港融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建材配送中心铁尾矿制固化土项目,属于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项目相符7《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环鼓励多产业协同利用,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与上游煤电、钢铁、有色、化工等产业协同发展,与下游建筑、建材、市政、交通、环境治理等产品应用领域深度融合,打通部门间、行业间堵点和痛点本项目为江苏港融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建材配送中心铁尾矿制固化土项目,属于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项目相符8《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2号)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禁止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产生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经营活动,应当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并设置废气收集和处理系统等污染防治设施,保证其正常使用项目所用原料为等高污染燃料。相符9《关于组织实施<江苏省颗其他行业重点企业,物料加工与处理过程中易散发粉尘的工艺项目原料均堆存相符粒物无组织排放深度整治实施方案>的函》(苏大气办[2018]4号)环节(如破碎、粉磨、筛分、混包装等)应采取密闭设备,或在密闭空间内进行。不能密闭,应采取局部气体收集处理、洒水增湿等控制措施。目投料均在密闭车间采用微雾抑尘降尘措施。《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苏政发[2014]1号“一、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大气污染源头防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二、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加强重点行业烟气治理提标改造,积极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业结构调整指导国家及地方政策中明令禁止的工物经厂区废气处理设施处理后无洁水平较高。相符《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19〕36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1)建设项目类型及其选址、布局、规模等不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2)所在区域环境质量未达到国家或者地方环境质量标准,且建设项目拟采取的措施不能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管理要求;(3)建设项目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无法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或者未釆取必要措施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4)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未针对项目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出有效防治措施5)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陷、遗漏,或者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明确、不合理。(1)建设项目类型及其选址、布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2)本项目所在地颗粒物浓度达产生少量的粉尘,雾降尘等措施降尘3)建设项目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可确保各项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4)本项目为扩建项目,企业现有新型建材配送中心项目已通过环保竣工验收5)本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数据属件要求。相符生态保护红线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根据“三线一单”在国家及地方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相符线区域内。禁止审批无法落实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途径的项目,从严审批危险废物产生量大、本地无配套利用处置能力、且需设区市统筹解决的项目。本项目不涉及危险废物。相符《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本)》(自然资发[2024]273《目录》包含鼓励、限制和禁止三类事项。凡列入鼓励类的项目,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基础上,自然资源、投资管理和林草主管部门可优先提供要素保障、优先办理相关手续;凡列入限制类的项目,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或标准,方可办理相关手续;凡列入禁止类或者采用所列工艺技术、装备、规模的项目,不得办理相关手续。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之外,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项目属于允许类,依法办理相关手续。本项目为大宗固废利用和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类。/本项目固体废物建材利用污染防治技术要求固体废物建材利用设施应配备必要的废气处理、防止或降低噪声与粉尘处理等污染防治装置。本项目采用微雾降尘设备降尘,设备采用低噪声设备。用固体废物生产水泥过程及产品的污染控制应满足GB30485HJ662与GB30760的要求。本项目生产工程材料固化土,不属于生产水泥。利用固体废物生产砖瓦、轻骨料、集料、玻璃、陶瓷、陶粒、路基材料等建材过程的污染控制执行相关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关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参照GB30760的要求执行。根据生态环境部部长信箱2020年6月22日关于明确固废制陶粒项目执行固废再生导则问题的回复:《固体废物再生利用污染防治技术导则》(HJ1090-2020)第6.3条规定,“利用固体废物生产砖瓦、轻骨料、集料、玻璃、陶瓷、陶粒、路基材料等建材过程的污染控制执行相关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关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参照GB30760的要求执行。”这里对于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的要求,是为了控制建筑材料产品使用过程中有害物质可能引起的环境风险。虽然陶粒和水泥的生产工艺原理不同,但是在评估其作为建筑材料产品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环境风险时的“最不利条件”是相同的。因此,要求参照GB30760中要求的浸出重金属含量限值执行。本项目固化土产品作为建筑材料使用,产品中浸出重金属含量满足GB30760中要求的浸出重金属含量限值要求。固体废物建材利用过程中的再生利用工艺单元的污染控制应分别满足本标准中相应再生利用工艺单元的要求。本项目生产工艺主要为卸料、计量和搅拌,满足本标准中相应再生利用工艺单元的要求。监测固体废物再生利用企业应定期对固体废物再生利用产品进行采样监测,监测频次应满足以下要求:当首次再生利用除危险废物外的某种固体废物时,针对再生利用产品中的特征污染物监测频次不低于每周3次;连续两周监测结果均不超出环境风险评价结果时,在该废物来源及投加量稳定的前提下,频次可减为每月1次;连续三个月监测结果均不超出环境风险评价结果时,频次可减为每年1次;若在此期间监测结果出现异常或固体废物来源发生变化或再生利用中断超过半年以上,则监测频次重新调整为不低于每周3次,依次重复。本项目使用的固体废物均为一般固废。首次利用时对特征污染物监测频次不低于每周3次;连续两周监测结果均不超出环境风险评价结果时,在该废物来源及投加量稳定的前提下,频次减为每月1次:连续三个月监测结果均不超出环境风险评价结果时,频次减为每年1次;在此期间监测结果出现异常或固体废物来源发生变化或再生利用中断超过半年以上,则监测频次重新调整为不低于每周3次,依次重复。固体废物再生利用企业应在固体废物再生利用过程中,按照相关要求,定期对场所和设施周边的大气、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等进行采样监测,以判断固体废物再生利用过程是否对大气、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本项目定期对场所和设施周边的大气、土壤和地下水等进行采样监测本项目利用固体废物生产的产物同时满足下述条件的,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按照相应的产品管理符合国家、地方制定或行业通行的被替代原料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本项目生产的固化土质量标准执行并满足《复合固化土标准》(T/JSAS030-2022),本项目生产的铁尾矿固化土用于连云港港港口用道路及堆场的基层填符合相关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包括该产物生产过程中排放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限值和该产物中有害物质的含量限值:当没有国家污染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时,该产物中所含有害成分含量不高于利用被替代原料生产的产品中的有害成分含量,并且在该产物生产过程中,排放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不高于利用所替代原料生产产品过程中排放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当没有被替代原料时,不考虑该条件本项目利用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连云港港旗台作业区研发试验基地现有成熟技术和工艺流程,利用相同原辅料和工艺流程进行固化土生产项目。筑港集团定期对产品进行相关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固化土材料浸出液中重金属指标满足《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GB30760-2024)中表3标准,工程材料中重金属含量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本项目生产的固化土符合相关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包括该产物生产过程中排放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限值和该产物中有害物质的含量限值满足国家污染物排放 (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有稳定、合理的市场需求本项目生产的固化土将用于港口道路及堆场的基层填筑。本项目建成后为物流园多式联运项目服务,产品市场稳定。监管过程要求本项目建成后实际情况相符性注重源头预防规范项目环评建设项目环评要评价产生的固体废物种类、数量、来源和属性,论述贮存、转移和利用处置方式合规性、合理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措施。所有产物要按照以下五类属性给予明确并规范表副产品)、鉴别属于产品(符合国家、地方或行业标准)、可定向用于特定用途按产品管理(如符合团体标准)、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不标准的产物认定为“再生产品”,不得生产物”等不规范表述,严禁以“副产品”名义逃避监管。本项目铁尾矿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由铁尾矿制成的固化土(T/JSAS030-2022本项目产品特定用途为港口道路和堆场建设使用,可作为产品进行使用。相符落实排污许可制度企业要在排污许可管理系统中全面、准确申报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种类,以及贮存设施和利用处置等相关情况,并对其真实性负责。实际产生、转移、贮存和利用处置情况对照项目环评发生变动的,要根据变动情况及时采取重新报批环评、纳入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等手续,并及时变更排污许可。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企业现有项目属于登记管理,并取得排污许可登记回执,登记编号:91320700MA20948CXR001W;企业按照排污许可要求,在排污许可管理系统中申报企业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情况、种类、贮存设施和利用处置情况;待本次技改项目完成后,应及时对企业排污许可进行变更,本项目建成后应及时开展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相符末端治理规范一般工业管理企业需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制定指南(试行)》(生态环境部2021年第82号公告)要求,建立一般工业固废台账,污泥、矿渣等同时还需在固废管理信息系统申报,电子台账已有内容,不再另外制作纸质台账。企业已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制定指南(试行)》(生态环境部2021年第82号公告)要求建立一般工业固废台账,同时企业需在固废管理信息系统申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情况。相符用操作过程,以及典型工艺过程(指各行业的工艺无组织排放源)提出细序号“整治方案”要求本项目建成后实际情况是否符合要求1开采(1)矿山开采应使用配合除尘器的钻孔不涉及/(2)矿山道路应硬化,定时清扫、洒水,控制道路扬尘。不涉及/2破碎石灰石、石膏、熟料、煤、混合材等物料厂内破碎时,应在破碎机进料口设置集气罩,出料口采用密闭装置,并配合除尘设施不涉及/3粉磨磨前喂料装置应密闭。磨尾卸料口和除尘器出灰口应安装锁风装置不涉及/4烘干烘干机与集气罩的连接处应密闭,其卸料口和除尘器出灰口应安装锁风装置。不涉及/5煅烧(1)窑系统应保持微负压,定期检查,漏风、漏料应及时处理。不涉及/(2)熟料冷却机卸料口应设不涉及/置集气罩,并配备除尘设施。(3)氨水罐区应采取氨气泄漏检测措施,加强巡检,防止跑冒滴漏。不涉及/6输送物料输送设备应密闭或置于封闭通廊内,转运点应安装除尘设施。本项目粉料采用密闭管道输送,固态物传送带均进行密闭相符7均化与储存(1)各类物料应设置专用储库或堆棚,不得露天存放。本项目固化剂粉料存放于筒仓中,尾矿堆存在密闭车间内,不存在露天堆放情况相符(2)各粉料库(仓)应在顶部卸压口安装除尘设施。固化剂均存放在筒仓内,筒仓顶部安装除尘设备相符(3)原料及熟料库底配料下料口应设置集气罩,并配置除尘设施。项目所有粉状配料、计量、加料到搅拌都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筒仓采用管道与密闭注水搅拌设备相连接,下料口无粉尘产相符(4)物料均化应在封闭、半封闭储库或堆棚中进行。本项目搅拌为密闭式搅拌,搅拌位于密闭车间内相符8包装与发运(1)包装机应配套除尘设施。本项目无包装工段相符(2)袋装水泥输送过程应设置集气罩,捕集输送皮带及水泥袋表面散落的水泥尘。不涉及/(3)水泥库的散装机出口应安装除尘设施;发运码头的装船机应安装除尘设施。不涉及/9共处置废物水泥厂协同处置废物的装卸、储存、输送和预处理过程应密闭。不涉及/厂区道路厂区道路应硬化,并定期清扫、洒水保持清洁厂区道路均硬化,并定期清扫、洒水保持相符清洁生产工艺设备、废气收集系统以及污染治理设施应同步运行废气收集系统或污染治理设施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应停止运转对应的生产工艺设备,待检修完毕后共同投入使用。本项目废气集系统或污染治理设施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停止运转对应的生产工艺设备,待检修完毕后共同投入使用。相符因安全因素或特殊工艺要求不能满足本方案规定的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经市(县、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可采取其他有效污染控制措施。//物料运输(1)运输散装粉状物应采用密闭车厢或罐车项目粉状原料运输采取罐车运输。相符(2)运输袋装粉状物料,以及粒状、块状等易散发粉尘物料应采用密闭车厢,或使用防尘布、防尘网覆盖物料,捆扎紧密,不得有物料遗撒。集料等运输采用篷布覆盖的汽车运输相符(3)厂区道路应硬化,并定期清扫、洒水保持清洁。车辆在驶离煤场、料场、储库、堆棚前应清洗车轮、清洁车厂区道路硬化,并定期清扫、洒水保持清洁。车辆离厂前清洗车相符9、《与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重点行业堆场扬尘污染防治指序号苏环办〔2021〕80号文本项目相符性1(一)加强物料储存、输送环节管控。煤粉、粉煤灰、石灰、除尘灰、脱硫灰等粉状物料采用料仓、储罐、包装袋等方式密闭储存,料仓、储罐配置高效除尘设施。砂石、矿石、煤、铁精矿、脱硫石膏等粒状、块状或粘湿物料采用密闭料仓、封闭料棚或建设防风抑尘网等方式进行规范储存,封闭料棚和露天料场内设有喷淋装置,喷淋范围覆盖整个本项目使用的固化剂为粉状,采用密闭料仓并配套除尘设备,除尘设备收集的粉尘直接回用至料仓内,不外排;铁尾矿堆放在密闭车间内,采用洒水相符料堆。封闭料棚进出口安装封闭性良好且便于开关的卷帘门、推拉门或自动感应门等,无车辆通过时将门关闭。防风抑尘网高度高于料场堆存高度,并对堆存物料进行严密苫盖。粒状、块状或粘湿物料上料口设置在封闭料棚内,采用管状带式输送机、皮带通廊、封闭车辆等方式输送。物料上料、输送、转接、出料和扒渣等过程中的产尘点采取有效抑尘、集尘除尘措施。抑尘。本项目粉状物料采用气力输送装置,为密闭环节,铁尾矿采用密闭带式输送机,封闭车辆进行输送。2(二)加强物料运输、装卸环节管控。煤粉、粉煤灰、石灰、除尘灰、脱硫灰等粉状物料采用管状带式输送机、气力输送、密闭车厢等密闭方式运输;砂石、矿石、煤、铁精矿、脱硫石膏等粒状、块状或粘湿物料采用皮带通廊、封闭车厢等封闭方式运输或苫盖严密,防止沿途抛洒和飞扬。料场或厂区出入口配备车辆清洗装置或采取其他控制措施,确保出场车辆清洁、运输不起尘。厂区道路硬化,平整无破损、无积尘,厂区无裸露空地,闲置裸露空地及时绿化或硬化,厂区道路定期洒水清扫。块状、粒状或粘湿物料直接卸落至储存料场,装卸过程配备有效抑尘、集尘除尘设施,粉状物料装卸口配备密封防尘装置且不得直接卸落到地面。铁尾矿采用封闭车辆进行输送,固化剂采用罐车运输。车辆进出厂区均进行车辆清洗,厂区道路均为硬化道路,并配备洒水车洒水。相符序号苏环办〔2021〕80号文本项目相符性第二十条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通过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平台如实记录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本项目使用连云港恒鑫通矿业有限公司磁选尾矿工艺产生的一般固废铁尾矿为生产原料,本项目投产前通过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平台如实记录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相符第二十一条产生、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委托他人运输工业固体废物的,应当核实受托人的经营范围、证照信息和技术能力等,在依法签订的书面合同中明确工业固体废物的名称、性状、重量或者数量、运输方式、接收人和污染防治要求等本项目委托社会车辆运输采购的一般固废铁尾矿,委托前核实运输单位的经营范围、证照信息和技术能力等,在依法签订的书面合同中明确工业固体废物的名称、性状、重量或者数量、运输方式、接收人和污染防治要求等。本项目产生的一般固废委托有能力单位处置,核实受托人的经营范围、证照信息和技术能力等,由处置单位负责本项目产生的一般固废运输。相符第二十二条禁止将工业固体废物投入生活垃圾收集设施本项目生产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为废滤筒、沉淀池沉渣和收集的粉尘,废滤筒委托处置,沉淀池沉渣和收集的粉尘回用于生产不外排,本项目产生的工业固废均得到有效处置,不与生活垃圾混淆,不会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相符第二十四条产生、贮存、运输、综合利用尾矿的单位以及尾矿库运营、管理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尾矿对环境的污染;造成污染的,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产生尾矿的单位和尾矿库运营、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尾矿环境管理台账。本项目为尾矿综合利用项目,本项目采取厂房密闭和微雾喷淋的方式降低无组织粉尘排放,本项目废水回用于生产不外排,通过有效措施降低尾矿对环境的污相符本项目为年产75万方铁尾矿固化土生产项目,原材料为连云港恒鑫),不属于高污染、高耗能或产能过剩行业,技术工艺成熟,环保设年成立江苏港融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为港口与园区提供优质建材产建设内容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内的连云港恒鑫通矿业有限公司每年有大量磁选尾矿产生,产生的铁尾矿属于大宗固体废弃物,大宗固体废弃物量大面广、利用前景广阔,是资源再生利用的核心领域。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钢铁、有色、化工等产业协同发展,与下游建筑、建材、市政、交通、环境治理等产品应用领域深度融合,打通部门间、行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大量的论证试验,研究出一种以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复合固化土的技术,并牵头制定了相关团体标准年取得《旗台作业区研发试验基地项目批复》(连环表复2023【600),旗台作业区研发试验基地利用连云港恒鑫通矿业有限公司尾矿为主要材料,年(T/JSAS030-2022)标准要求。经过多年生产,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已目前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大宗商品多式联运中心项目一期工程项目已进入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拟在烧香河北岸路过你恒鑫通矿业有限公司东侧(即本项目东南侧)现有码头后方港口用地上建设多式联运项目物流堆场,该项目需要大量填筑材料。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固化土生产基地与该项目施工地位置较远,生产出的固化土运输港口与园区提供优质建材产品,提供基础建设期基建配套服务,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隶属于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港融新型建材有限责紧邻固化土产品需求地。出于集团统筹安排和就近生产的角度考虑,利用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熟的固化土生产工艺将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旗限责任公司。产能转移后,旗台研发基地年生产高强度尾矿固化土100万方、根据682号国务院令(国务院关于修改<建),同时”制度。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部因此,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江苏港融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派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环境现状调查和收集有关工程资料,按照国家有关环评技术规范建设地点:连云港市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东北片区,江苏港融本次扩建项目仅生产一种固化土产品,构建一序号产品名称年产量年运行1铁尾矿固化土75万m3/a(约165万t/a)2400h序号产品名称年产量年运行1铁尾矿固化土75万m3/a(约165万t/a)2400h2商品混凝土60万方2400h3机制砂2400h本项目使用恒鑫通矿业有限公司磁选工序产生的一般固废铁尾矿生产固化土,本项目产品定向使用与港口道路和堆场建设,在定向使用的前提下本项目以《复合固化土标准》(T/JSAS030-本项目利用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连云港港旗台作业区研发试验基地现有成熟技术和工艺流程,使用铁尾矿和外购固化剂生产固化土,其质量标准),序号项目指标执行标准1≥500kpa《复合固化土标准》(T/JSAS030-2022)2压实度≥90%3压缩性(28d)压缩系数a100-200≤0.5MPa-14渗透性(28d)渗透系数k≤10-4cm/s5重金属浸出满足GB30760-2024中表3标准重金属GB30760中表3标准限值(mg/L)砷0.1铅0.3镉0.03总铬0.2铜镍0.2锌锰本项目生产工艺为引进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连云港港旗台作业区研发试验基地低强度铁尾矿固化土生产工艺,生产工艺不做调整完全一致。试验公司未单独设置监测设备和人员,委托第三方检测对产品进行检测,江苏国正检测项目检测结果(单位:mg/L)总铬镉检出限送样日期0.010.010.0050.0050.10.0010.20.0052024.6.250.01NDND0.0060.40.001ND0.0362025.4.8NDNDNDND0.4NDND0.0310.20.20.30.030.1监测结果表明,通过连云港港旗台作业区研发试验基地现有工艺生产出的成品铁尾矿固化土可满足《复合固化土标准》(T/JSA根据《复合固化土标准》(T/JSAS030-2022),本项目铁尾矿生产的固化土用途为连云港当地港口道路、堆场的基层填筑。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大宗商品多式联运中心通过整合港口、铁路、公路及内河航运资源,形成短期内本项目固化土产品服务于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大宗商品紧邻本项目所在地(见附图),联运中心一期工程用地性质为港口用地。联运中心一期工程占地面积26公顷,堆场20.5公顷。依据联运中心一期工程性研究报告,由于场地标高不足,且地基处理会有一定沉降,故需补填一定量的土方。堆载及回填材料目前考虑外购山皮石、尾矿砂及固化土。考虑工程沉本项目生产的铁尾矿固化土可满足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大宗商品多式联运中心一期工程部分工程建设需求。远期本项目可服务于园区内其他港口工程使用,同时本公司正与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固化土后本项目使用连云港恒鑫通矿业有限公司铁尾矿为主要原材料,该公司距离本项目场地相邻,原材料运输便利。本项目使用订单加工模式,根据订单情况从连云港恒鑫通矿业有限公司购买铁尾矿进行固化土生产,本项目不做铁尾矿序号产品种类种类名称年最大使用量计量单位最大贮存备注1土原料铁尾矿万t/a0t外购恒鑫通尾矿,卡车运输,本项目不暂存2辅料固化剂7.5万t/a外购成品罐车运输,厂区内设置两个50m3筒仓来源:本项目所用到的铁尾矿来源于连云港恒鑫通矿业有限公司,连云港恒鑫通矿业有限公司将外购的原矿,通过海运至连云港港口再集中运至项目所(公告2024年第4号)附录《一般固体废物分类与代码》,其铁尾矿属于“采入场标准:根据《复合固化土标准》(T/JSAS030-2022),铁尾矿开展利用前,应进行固废属性鉴别,排除危险废物。同时,铁尾矿中重金属含量应满足GB36600-2018规定的二类用地筛选值的限值要求,理化指标及限值应满足序号理化性质检测标准1最大颗粒粒径5mmGB/T50123-2019第8章2含水率/%GB/T50123-2019第8章3有机质/(g/kg)GB9834指标(单位:mg/kg)砷(As)60镉(Cd)65六价铬(Cr)5.7铜(Cu)18000铅(Pb)800汞(Hg)38镍(Ni)900本项目使用的铁尾矿为连云港恒鑫通矿业有限公司磁选尾矿,与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连云港港旗台作业区研发试验基地固化土生产项目使用的原料一致,引用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连云港港旗台作业区研发试验基地委托江苏国正检测有限公司2025年2-4月对尾矿的送样监测报告,检测报告见下检测项目检测结果(单位:mg/kg)镉六价铬检出限送样日期0.010.0110.50.10.00232025.2.189.330.0434ND0.334232025.3.1533.40.1869ND38.20.259582025.3.1831.20.229ND25.00.221442025.4.156.226ND21.40.32586065180005.780038900监测结果表明,连云港恒鑫通矿业有限公司磁选尾矿工艺产生的一般固废铁尾矿重金属含量满足《复合固化土标准》(T/JSAS0入场检测要求:本项目年利用尾矿较大,不能以单次检测结果为依据。根),用企业应定期对固体废物再生利用产品进行采样监测,监测频次应满足以下要求:当首次再生利用除危险废物外的某种固体废物时,针对再生利用产品中的特征污染物监测频次不低于每周3次;连续二周监测结果均不超出环境风险评价结果时,在该废物来源及投加量稳定的前提下,频次可减为每月1次;连续三个月监测结果均不超出环境风险评价结果时,频次可减为每年1次;若在此期间监测结果出现异常或固体废物来源发生变化或再生利用中断超过半年以4、项目组成本次扩建项目生产线利用现有项目厂房内原料仓位置,不新建构筑物。本项目固化剂料仓设置于现有厂房外,采用密闭筒仓形式不新建厂房。本项目废水利用现有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生产,本项目新增微雾降尘系统和危废库。本项目不新增检测设备和监测实验室,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对铁尾矿来料和产品进行定期检测。表2-10本项目内容一览表类别建设名称设计能力备注主体工程固化土生产线生产能力75万方/a,本项目利用现有江苏港融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厂房场地,位于原项目原料堆场内贮运固化剂料仓100m3本项目设置两个50m3筒仓除尘固化剂,本项目为订单生产模式。根据订单情况购买尾矿进行固工程化土生产,生产出的固化土产品即产即销。尾矿和成品固化土不暂存。内部运输/采用推车、铲车、工人外部运输年汽车运输产品由社会车辆完成,每辆车载重40t,运输车辆每次进出厂区均需对车身和轮胎进行冲洗,确保净车出场。公用工程给水75871.92t/a来自当地供水管网排水车辆冲洗废水依托厂区洗车废水沉淀池,车辆冲洗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于厂区车辆冲洗,不外排。供电20万KWh/a区域供电电网环保工程废气废气处置本项目采用厂房密闭、微雾抑尘设备处理无组织粉尘,依托现有厂房内外微雾抑尘设备。废水本次扩建员工从现有项目进行调配,不产生生活污水;车辆冲洗废水经厂区洗车废水沉淀池处理后用于生产。生产设备采取加装减振垫、加强车间外绿化等降噪设施;运输车辆采用禁止鸣笛、降低速度、增加绿化等措施固体废物一般固废废滤筒暂存于现有一般固废库内,定期委托处置危废库新建一5m2危废库,废机油暂存于危废库内,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事故池220m3改建现有清水池,将现有的两个清水池改建为事故水池5、生产设备企业已批复的《新型建材配送》环评中要求企业拟建设1条60万方商品混凝土生产线,1条120万吨机制砂生产线。目前该项目已通过环保验收并投入生产和使用。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2-11。表2-11项目主要设备情况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单位备注1自卸车/2台新增2挖掘机/2台新增3地磅/2套利用现有4固化剂筒仓YF/FC-22个新增5筒仓除尘柜/2个新增6料罐螺旋输送泵D=273MM(8M)2台新增7固化剂搅拌机YF1/1LJ-11台新增8微雾抑尘系统/1套新增9气泵/1台新增5、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本次技改项目劳动定员由厂区现有人员进行调配,不新增人员。工作制度6、平面布置本项目利用江苏港融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厂房,项目西南侧为临海公路,东南侧为连云港恒鑫通矿业有限公司,其余面为空地,无现状农田。项机制砂生产车间、固化土生产线均位于主厂房内,固化剂筒仓位于厂房西侧墙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本项目利用江苏港融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厂房,不新建厂房。施工1、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连云港恒鑫通矿业有限公司已于2022年2月委托江苏国正检测有限公司编制完成《磁选尾矿渣综合利用可行性论证报告》,定性分析和成分检测结果表明:①尾矿中不含有挥发性有机物及半挥发性有机物。②连云港恒鑫通矿业有限公司磁选尾矿渣重金属含量低,且定性分析阶段重点关注的六价铬未检出,成分检测结果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中表1、表2筛选值。根据该论证报告,磁选尾矿可做为优秀的建筑材料和路基材料,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的要求,可以用于二类建筑和道路路基抛填用土。《磁选尾矿渣综合利用可行性论证报告》已经通过专家论证,《磁选尾矿渣综合利用可行性论证报告》通过论证后,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利用该论证开展旗台作业区研发试验基地进行固化土项目建设和生产。于2023年取得《旗台作业区研发试验基地项目批复》(连环表复2023【6002】号并于2023年4月7日通过验收。本项目使用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旗台作业区研发试验基地成熟固化土生产工艺,依据成熟工艺流程生产出的固化土可满足多环境使用要求,产品经鉴定满足《复合固化土标准》(T/JSAS030-2022)标准要求(监测结果见表2-4)。目前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旗台作业区研发试验基地工艺已被多方(如连云港恒鑫通矿业有限公司铁尾矿综合利用项目(连环审〔2023〕6009号使用并稳定生产,且生产的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