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1 4 4 4 6 9 13 13 15 16 17 17 41 46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58 58 613.3环境质量现状 633.4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84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77 77 88 93 95 97 105 106 108 108 110 113 116 117 1216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分析 122 122 124 125 126 127 127 128 129 129 131 134 134 134 137 142 143 1449公众参与调查与分析 146 146 146 153 154 154 154 154 154 155 155 155 158 160 161 162 164 164 164 164 165 165 166 166 166 167 168 170 170 171 1712、公众参与调查名单5、危废处置协议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2第阶段有重有重环境影响评价委托1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2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1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2进行初步工程分析3开展初步的环境状况调查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1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2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大变化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大变化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制定工作方案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调查、监测与评价公众参与第三阶段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2.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评价结论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2.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评价结论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3四2区的注汽锅炉。井下作业废水严禁直接外排,采用拉运方式将废液输送至采油一厂注输联合站红浅稠油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拉油注水站及中心值班室产生并将危废委托克拉玛依市博达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回收处理;生活垃圾集41.1评价目的与原则(2)通过工程分析,明确本项目各个生产阶段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种类、排放(3)评述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合理性(1)结合当地发展规划展开评价工作,评价工作坚持政策性、针1.2评价依据561.3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7表1.3-2全气象组合条件下污染物落地浓度及NOXNOXm%8(1)评价等级本项目属于F类“石油、天然气”中的石油开采项目,属于Ⅰ类建设项目。表1.3-3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敏感程度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式引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较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式饮水水源,其保护区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不敏感上述地区之外的其它地区注:a“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表1.3-4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项目类别环境敏感程度Ⅲ类项目敏感一一二较敏感一二三不敏感二三三根据表1.3-3、表1.3-4可知,由于本项目区域内无集中式、分散式饮水水源地。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为不敏感;本项目属于Ⅰ类建设项目,由此判定本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二级。(2)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公式,L=a×K×I×T/n式中:L—下游迁移距离,m;a—变化系数,a≥1,一般取2;K—渗透系数,m/d,取值为1.02m/d;I—水力坡度,无量纲;取值为0.047;T—质点迁移天数,取值≮5000d;n—有效孔隙度,无量纲,取值0.12。由上述公式计算可得,L约为3196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规定,污染物下游迁移距离确定后,场地两侧的调查评价距离≮1598m。9表1.3-5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范围参照表评价等级评价面积(km2)备注≥20二级6-20三级≤6注:线性工程应以工程边界两侧向外延伸200m,作为调查评价范围。综上所述,本项目地下水评价范围为井区及下游3196m,及两侧各1598m;管线评价调查范围为管线两侧200m。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一二一一二二二二一一一一本工程存储的物质属于易燃物质,综合考虑本工程的储存量,对于“23℃≤闪点<1.4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环境空气质量标准》NO2pH《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23456789汞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NOx1234567含油量89硫酸盐还原菌,个/mLn×103n×103表1.4-7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表1.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1.5评价区域及评价时段1.6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1)控制建设项目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施工活动,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3)保证评价区域空气质量、地下水质量基本维持现有水平;将工程对生态环境表1.6-2评价区内环境敏感区域和保护目标一序号12-3-4-5--序号6-1.7环境影响及评价因子分析运营期污染源以油气集输和处理过程中的污染为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见表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NO2√√√√√√√√√√√√√√√√√√√√√√1.8评价重点经对本项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现状和社会经济的调查研究及项目排污特点的分2.1工程概况项目名称及性质建设地点建设项目规模及组成表2.1-1本项目主要工程组成表一1口12口1二1座2座23座14座1三1234567),),四112供配电34仪表自动化依托工程1将采出的原油通过管线输送至拉油站后,由车辆将原油拉运至采油一厂注输23危险废物交由克拉玛依市博达生态环保科技有投资估算劳动组织及定员表2.1-2油水井主要岗位单井人员配备表12231421122841451车35井区齐古租油藏中深层稠油开发建设工程主要为电、水、天然气。总能耗12电4kW•h/a3水4年使用量为27.68×104m3)不能满足拉油注水站内的相变加热炉及常压热水炉供气需2.1.2油藏资源概况地层特征侏罗系C储层特征油藏类型mm℃油藏储量表2.1-7车35井区齐古组油藏新增石油探明储量计算结果表hmΦffNNR油面积2.90km2,石油技术可采储量103.19×104t(107.94×104m3可采储量丰度37.22×104m3/km2,千米井深稳定日产量2.4m3/km。属中深层、中丰度、低产、小型稠表2.1-8车35井区齐古组油藏综合评地层-断块流体性质固点平均-6.0℃。齐古组油藏原油性质属于中浅层的普通稠油,具有密度大、粘度高、凝固点中等、不含蜡的特点。齐古组油藏原油粘度平面分布差异较大,在686.5-6620随温度升高原油粘度下降快,平均温度每升高10℃,原油粘度下降60%。详见表2.1-9表2.1-9车35井区侏罗系齐古组油藏地面原油性质参数表粘度(mPa·s)℃含蜡%℃150°C205°C270°C300°C0本工程参考车35井区现有油藏的天然气分析资料。据统计,天然气相对密度为表2.1-10车35井区现有油藏天然气性质表对度相密组分含量(%)根据油区现有资料显示,车35井区采油表2.1-11车35井区侏罗系齐古组油藏NaHCO32.1.3开发方案和总体布局开发方案表2.1-12车35井区齐古组油藏开发总体指标预测表含水率后单井来液含水60%剩余液(含水30%)采用罐车拉至采油一厂注确定采用二开井身结构,本项目采油井直井与注水井二开:采用Φ241.3mm钻头钻至设计完钻井深(直井平均1320m,水平井评价Φ381mm钻头+Φ203.2mm钻铤3根+Φ177.8mm钻铤6根+Φ158.8mm钻铤9根+Φ127mm钻杆根+Φ158.8mm钻铤15+Φ158.8mm随钻震击器+Φ158.8mm钻铤3根表2.1-14一开钻井液主控性能指标表表2.1-15二开钻井液主控性能指标表PH静切力(Pa)b、水平井钻井液MAN104+0.4%~0.6%MAN101+0.5%复配铵盐+1%SPNH+1%石墨粉+1%表2.1-16二开钻井液主控性能指标表PH静切力(Pa)采油工程根据油、套管尺寸匹配关系,油管使用Φ88.9mm油管时,应选择Φ339.7mmJ55×9.65mmBCSG和Φ137.9mmN80×7.72mmLCSG的油层套管配套使用。要求油层 原油集输工程 表2.1-17车35井区新井进站情况一表2.1-18集中拉油站主要工程量表台2台1台2座4座1掺水泵Q=3m3/hP=2.5MPaN=3kW台2座1单井出油管道采用DN50PN3.5MPa耐温110℃柔性复合管,单井掺水管道采用DN25PN3.5MPa采用耐温70℃柔性复合管1座22座23456789座座注水工程表2.1-20车35井区齐古组油藏开发指标预测表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年注水量(104m3/a)0.120.300.300.330.330.330.330.33日注水量(m3/d)3.249.049.049.049.0420242025202620272028202920302031年注水量(104m3/a)0.360.360.360.390.390.390.420.42日注水量(m3/d)9.869.869.869.869.869.862032203320342035年注水量(104m3/a)0.420.450.450.45-日注水量(m3/d)(2)注水站工艺流程(3)油区注水流程油区注水采用单干管多井配水流程,注水站来水经注水干支线输至配水间,通过分水器将水量分配至各注水井。配水间采用恒流配水计量工艺进行配水计量。本项目新增1口注水井,新建2座25MPa配水橇,新建配水橇与新建的计量站合建,新增注水井接入新建配水橇,具体单井进站情况见表2.1-21。表2.1-21注水系统总体及分年工程量表一1台23座14座15座26座1二1座12座23456个表2.1-22车35井区齐古组油藏开发回掺水预测表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年回掺水量(104m3/a)0.120.680.630.922023202420252026202720282029年回掺水量(104m3/a)83.35203020312032203320342035年回掺水量(104m3/a)3.944.154.424.805.356.17 表套表套 道路建设给排水及消防系统套缓蚀剂撬装加药装置(加药泵Q=50L/h,P=1.0MPa,N=0.37kW,2台,搅拌罐:生活污水主要来注水站及标准化值班室产生的清洁污水及厨房污水,排水量约0.6m3/d,厨房污水经隔油池处理与清洁污水一同排入新建防渗生活污水回收池内自然拉运至采油一厂注输联合站红浅稠油处理站本工程拉油注水站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清水处理装置反冲洗产生的污水,废水量约表2.1-23供排水及消防主要工程量一供水12套134台25加药橇(内设加药泵Q=50L/h;P=1.0MPa;1座)套1二1座32座13座34台1三1具2具2油区:新建中心值班室2座,用于解决员工办公、餐饮需求,中心值班室按油田公司标准化建设(包含会议室兼餐厅、夜巡休息室、车库、更衣间等)。新建移动式供配电工程采暖和通风表2.1-24车35井区拉油注水站供热暖通部分主要工程量1台12台23座14台15台56台27台48台29供热管线D89×4m200×2仪表自动化2)橇装计量站:多通阀管汇橇、计量橇装装置按照标准化成套配置压力、温度、3)拉油站:在新建拉油站的储油罐、生产分离器等设备设置过程监测仪表,对油通信土建库及厕所。根据产能部署,工程分两批建设。本地区抗震防烈度为7度(0.10g主要表2.1-25车35井区拉油注水站新建建筑主要工程量表11二否21二否31二否41二否51二否61二否71二否81二否91原油处理工程依托可行性消防罐区消防罐区反应罐区管汇间图2.1-11红浅稠油处理站平面布置图(2)原油处理系统①处理规模及工艺流程红浅稠油处理站内原油处理系统的处理规模为80×104t/a,处理工艺采用二段大化学沉降脱水工艺。截至目前红浅稠油处理站处理油量总计67.8×104t/a。站区工艺流程:该站区有两套装置两套流程在同时运行。流程图见图2.1-12。图2.1-12红浅稠油处理站原油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简图②主要设备——沉降罐该原油处理系统目前有沉降罐5座,具体参数见表2.1-26。表2.1-26沉降罐情况表——相变掺热装置该原油处理系统目前有相变掺热装置(3000kW)4套,用于二段原油加热。相变掺热装置校核计算见表2.1-27。表2.1-27相变掺热装置校核计算表③依托可行性目前该原油处理系统的实际处理量为67.8×104t/a,剩余能力为12.2×104t/a。根据预测指标,本次最大产能为2.65×104t/a,占剩余能力的21.7%。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油处理系统可依托。污水处理工程依托可行性规模为20000m3/d,采用重力除行处理。处理后的水再经软化处理达到《油田污水回用湿蒸汽发生器水质指标》表2.1-28红浅地区采出水水量表根据资料调查可知,红浅稠油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截止目前最大处理能力为克拉玛依市博达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博达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克拉玛依油田落地油污及清罐油泥治理项目位于2010年,博达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对油田油泥污水储池进行了扩建,新建综上所述克拉玛依博达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博达污油泥处置一厂具具备从事收集、处置利用危险废物(HW08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经营活动的资质资质且2.1.7利用老井现状及简介2.2工程分析日产油7.0t,原油密度0.948t/m3,地面脱气原油粘度1539.92mPa·s(50℃),从而发现组油藏的含油范围。2011年上报齐古组新增探明含油面积2.90km2,石油地质储量油田内部集输系统供注水系统2.2.4现有工程环境影响回顾分析生态影响回顾性评价宽度为2m;道路路基宽度为11.0m,扰动范围为路基外两侧2.0m;站场临时占地为水影响回顾性评价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处理后的净化水达到《油田注入水分级水质指标》(Q/SYXJ大气影响回顾性评价噪声影响回顾性评价表明,生产井场界噪声一般在37.0-43.0dB(A)之间,场界均能满足相应的声环境质量动保护以及定时保养设备。本次调查2016年2月对车35井区进行的声环境现状监测,各监测点(车35井区四周)均未出现超标现象,区域监测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井区生产运营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量采取集中收集并定期运往克拉玛依市垃圾填表2.2-1车35井区2012年产生建0废水量(×104m3/a)00油泥(砂t/a)000环境管理措施有效性依博达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处理;生活垃圾拉运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现有环境问题2.3环境影响因素分析采出水破坏地表植被采出水采出水破坏地表植被采出水2.3.1开发期污染源项分析及污染物排放根据调查类比资料可知,柴油发电机耗油235g/kW.h,产生烃类5.55g、COQSO2=2×0.00035×m表2.3-2钻井期大气污染物排放统计表NOX表2.3-4本项目产噪设备及源强12345678钻井过程中,岩石经钻头和泥浆的研磨而破碎成岩屑,并经泥浆携带至地面,进2W=4πDh1D—井眼的平均直径(m项目建设开发阶段,将有一部分人驻留在钻井、生产及营地,常住井场人员按40表2.3-6施工期污染物产生情况汇总NOx5//4452.38m3//////2.3.2生产运营期污染物分析及污染物排放表2.3-7本项目运营期废气排放一览表NOx根据国内外有关计算和油田实测数据看,油气集输烃类气体的挥发量可控制在确定了油品在储运过程中蒸发损耗的烃类气体排放表2.3-8油品储运过程蒸发损耗系数部分采用罐车拉至采油一厂注输联合站红浅稠油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合格后用于红表2.3-10运营期噪声排放情况表123NOx(t/a)NOx(t/a)0废水量(×104m3/a)000稠油油泥(砂t/a)00000000NOx(t/a)000000000000000稠油油泥(砂t/a)000000③井口装置及相应设施应做到不漏油、不漏气、不漏电,井序号120345678090序号00 0 0 02.3.5选址和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选址选线合理性分析站场平面布置的环境合理性分析(1)本工程站场的平面布置按照现行的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布设。站场使用的工艺(3)平面布置中,各区域、装置及建构筑物之间防火安全间距均满足《石油天然2.3.6产业政策符合性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1自然环境概况3.1.1地理位置克拉玛依市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位于东经84°14′~86°01′,北纬44°07′~46°18′之间。市东部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接壤,南面是沙湾县和乌苏市,西部和西北部与托里县相连,北面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为邻。全市呈南北长,东西窄的斜长条状,总面积9500km2,占自治区总面积的0.6%,海拔高度在270m~500m之间。3.1.2地形地貌克拉玛依市呈南北长、东西窄的斜条状。总的地貌特征是广阔平坦的荒漠,海拔高度270m~500m。地势是西北高于东南,北~南和西~东的坡度均为2%。中心城区位于山脉与盆地之间,西北缘是南、北走向的扎依尔山脉(成吉思汗山山势较低,海拔高度600~800m,由构造剥蚀低山和丘陵地形组成;南部为独山子山,海拔高度1283m;东南面是荒漠,一直伸展到准噶尔盆地中部的沙漠区。车35井区区域地貌特点是广阔平坦的荒漠。西北高于东南,北-南和西-东的坡度均为2%。西北缘是南、北走向的扎依尔山脉,海拔高度260-300m;北部是克拉玛依市区;东部向前延伸是准噶尔盆地中部的沙漠区。荒漠上散落着许多沙丘、沙垄和沙包,其上覆盖着稀疏的荒漠植被,呈独特的风蚀地貌。3.1.3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克拉玛依位于天山~阿尔泰山地槽褶皱系大型山间坳陷中西北边缘断裂带上,自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下降,其基底为加里东期及华力西中期以前的沉积构造。克拉玛依的地层依次为中上石炭系(厚度400~900m)、二叠系(厚度1580m~2650m)、三叠系(厚度210m~1207m)、侏罗系(厚度125m~1315m)、白垩系(厚度113m~913m)。地床属性为砂岩、砾岩与泥岩互层。上部为亚砂土、亚粘土和粘土互层,下部为砂砾石和卵石。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本项目区为7度地震带。3.1.5水文及水文地质地表水克拉玛依地区属内流区,境内分布有三大水系,分别是天山北麓中段水系的白杨河下游、达尔布图河、卡拉苏河和玛纳斯河下游,艾比湖水系的奎屯河独山子段;阿尔泰山南麓诸河水系的调水工程。境内河流为流程短、水量小的季节河。主要有4条河流(克拉苏河、达尔布图河、玛纳斯河、奎屯河),2座湖泊(艾里克湖和小艾里克湖),6座水库(白杨河水库、白碱滩水库、黄羊泉水库、风城水库、三坪水库、阿依库勒水库)。根据现场调查,本项工程周围3km范围内均无地表水体。水文地质本工程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是西南天山北麓冲洪吉思汗山冲洪积平原。地貌由以冲洪积细土平原为主,局部属风积地貌沙漠区。天山北麓冲洪积细土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微向北西倾斜,为玛纳斯河等各大河流下游壤盐渍化程度较高,局部有零星分布沙漠;地表以下数十米均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工程区区域上大部分属于南部的天山水系地下水系统地下水地下水区。从南部天山山区分水岭到平原、班通古特沙漠元。按区域地下水运动规律,南侧的天山山区是地带是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交替带,山前倾斜砾厚度不等。区内承压含水层厚度变化较大,整体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变薄,岩垂向上由南向北逐渐加深,区内含水层富水性为弱富水性区。依据收集资料,浅部承压水水位埋深15-30m,含水层单层厚3-30m不等,富水性较弱,单位涌水量本工程区域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流,玛河水在上游通过渠道被人为引走,最终引蓄至平原本断流,仅在洪水季节河道内才有洪流经过。现阶段本工程区内潜水主要补给来源以上游地下水侧向系水入渗以及农田灌溉入渗为主,下伏承压水主要接受上游侧向径流补给。地下水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主要为细土平原区的人工灌溉开采,油田生产开采,评价区地势平坦,岩性颗粒变细,径流条件差,潜水埋深浅,蒸离子相应增加,潜水多为高矿化的微咸水、咸水,局部还有盐水渠系、田间灌溉和河道季节性洪水的渗漏影响,使高矿化水淡化,出现了SO4.HCO3—Ca.Na型水,矿化度1—3g/L。承压水水质相对较好,矿化度多大于3g。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4·CL-Na和3.1.6气象和气候克拉玛依市地处沙漠边缘,位于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属大陆性干旱气候。一年四季气温变化剧烈,夏季酷热少雨,冬季严寒,冬夏两季气温回升快且时间漫长,而春秋季时间短且极不稳定。气温日变化及年变化均较大,全年平均气温8.1℃,一月最冷,平均-16.3℃,七月最热,平均27.6℃,年极端最高温度达43.6℃,最低温度-40.5℃。克拉玛依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2723h,历年平均蒸发量3445.2mm,是降水量的32.7倍。克拉玛依风多且大,活动频繁。大风天气出现在春季和秋季较多。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3.7m/s。克拉玛依地区主要气象资料见表3.1-1。表3.1-1克拉玛依市气象资料1℃2℃3℃45678年平均大风天数(≥8级)天9天3.1.7土壤和植被克拉玛依市全境大部分地区为荒漠,主要土壤种类有棕钙土、荒漠灰钙土和灰漠土。由于具有干旱、少雨、多风、温差大等特征,植被一般比较稀少、矮小,多属耐干旱、抗风沙、抗盐碱的藜科类荒漠植被。常见的植物种类有梭梭、沙拐枣、假木贼、怪柳。本工程所在区域分布土壤为灰漠土、半固定风沙土,该土壤类型是北疆温带荒漠区的地带性土壤,也是本工程地带性土壤。3.2社会环境概况克拉玛依,系维吾尔语“黑油”的音译,得名于市区附近的一座天然沥青丘——黑油山。1955年10月29日黑油山第一口油井喷油,当时取名为克拉玛依油田,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作为一座石油城市,克拉玛依油田油气产量自1981年以来连续27年保持稳定增长,2002年原油产量突破1000×104t,成为我国西部第克拉玛依市设克拉玛依、独山子、白碱滩、乌尔禾4个区、9个自然镇、2个乡、12个街道办事处、109个居民委员会和20个村民委员会。境内有生产建设兵团所属克拉玛依市总人口(不含辖区内兵团人口)为379244人,其中户籍人口290144人,暂住人口为89100人。男性人口206356人,占54.4%,女性人口172888人,占45.6%。按辖区分:独山子区82375人,克拉玛依区241227人,白碱滩区50987人,乌尔禾区4655人。在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73471人,占25.3%,汉族216673人,占74.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79‰。居住着汉、维、哈萨克等38个民族。3.2.2社会经济克拉玛依市交通便利,建市40多年来,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速。公路网由2条国道、3条省道、3条县乡道和100多条油田专用公路组成。乌伊公路(乌鲁木齐~伊犁)横跨独山子地区,阿独公路(阿勒泰~独山子)纵贯克拉玛依全境,独库公路(独山子~库车)穿越天山通往南疆各地,岔巴公路(塔城岔道口~巴克图)向西通往塔城及其边贸口岸巴克图,呼克公路(呼图壁~克拉玛依)全长223km,使克拉玛依至乌鲁木齐的公路里程缩短87km。油田公路四通八达,遍布百里油区,总长2000余公里,沥青路面和能达到阴雨通车的等级公路占总数的90%以上。奎阿高速2013年通车,贯穿克拉玛依全境,在克拉玛依境内限速120km/h。克拉玛依机场始建于1958年,1998年停止使用。新机场于2005年建成,新建成的克拉玛依机场位于克拉玛依市中心城城中心南偏东,为4D机场,机场跑道长年4月10日,克拉玛依新机场首航成功,首航机型为波音757。3.2.4矿产资源克拉玛依的主要矿产资源是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天然气油层浅、储量大,原油质地优良。分布状况是横向连片,纵向叠合,由多种油气层系和油藏类型组成。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腹部、西北缘和南缘地区。其他矿产主要有天然沥青和沥青砂、煤炭、金丝玉、食盐、石膏、芒硝、耐火材料、砂石等。其中天然气沥青和沥青砂储量丰富,沥青地质储量约2.5亿t。3.3环境质量现状3.3.1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采样及监测(1)监测项目、监测频率和时间综合考虑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确定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因子,根据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确定本项目大气监测时间及监测频率见表3.3-1。表3.3-1大气监测项目、时间及频率NMHC(2)监测点位布设结合评价范围、环境功能区划分布,在评价区内共布设2个环境空气采样点对项具体监测点位及方位距离见表3.3-2和图3.3-1。表3.3-2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位相对位置(3)监测分析方法监测分析方法均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执行,具体见表3.3-3。表3.3-3环境空气监测分析方法NOxNMHC评价标准与方法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本评价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监测结果及分析NOx000NMHC20:00~21:0020:00~21:0020:00~21:0020:00~21:0020:00~21:0020:00~21:00超标率分别为(%)00-3.3.2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采样及监测(1)监测点布设本次监测主要选取了车35井区附近的油田水源井,共计5口。监测布点见图(2)监测项目根据区域环境水文地质特征和项目排污特点,地下水监测项目为:pH、总硬度(以CaCO3计)、高锰酸盐指数(CODMn)、溶解性总固体、氨氮(以N计)、挥发酚类(以苯酚计)、硝酸盐(以N计)、硫酸盐、氯化物、石油类、总大肠菌群(3)监测时间及频率日,分两次对区域内油田水源井水质进行1次采样监测。(4)采样及监测分析方法3.3-6地下水监测项目、分析方法、方法来源及最低检出浓度1pH——234456789——汞镉监测与评价结果该地区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结果见表3.3-7。1pH23456789汞镉3.3.3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采样及监测(1)监测项目、监测频率和时间根据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确定监测项目及监测时间见表3.3-8。表3.3-8声环境监测项目及监测时间(2)监测点位布设结合评价范围、环境功能区划分布,在车35井区四周共布设4个监测点进行实测,监测点位图见图3.3-1。(3)监测分析方法监测分析方法均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执行。监测与评价结果声环境质量的现状监测与评价结果见表3.3-9。表3.3-9声环境监测与评价结果根据上表可以看出,井区周围背景噪声监测点昼间、夜间噪声强度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限值要求,项目区周围声环境质量良好。3.4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无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土壤、植被类型单一,主要自然植被类型为灌木荒(2)油田开发区域现有土地资源难以被农业和牧业利用,也无法直接产生经济效(3)从该区域整体情况来看,生态环境属中度脆弱区。本工程地处干旱荒漠区,3.4.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生态功能区划根据《新疆生态功能区划》(2005年12月项目区属于准噶尔盆地温性荒漠与绿洲农业生态区,准噶尔盆地西部荒漠及绿洲农业生态亚区,克拉玛依石油工业基地环境保护生态功能区。主要生态服务功能:石油工业产品、人居环境、荒漠化控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工业污染,土地盐渍化和沼泽化、风沙危害。生态敏感因子敏感程度:生物多样性和生境不敏感;土地沙漠化轻度敏感;土壤侵蚀极度敏感;土壤盐渍化不敏感。保护目标:改善城市生产生活环境,保护荒漠植被。保护措施:加强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善城市防护林体系、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加强油区植被保护和管理。发展方向:建设现代化石油工业基地和良好的人居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谐与健康发展。生态功能区划见图3.4-1。3.4.2土壤环境现状评价土壤类型及分布表层较弱。剖面中下部盐分较上层高,盐分组成以氯化物-硫酸盐为主,同时表层土壤表3.4-1灰漠土剖面化学性状pH土壤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表3.4-2土壤污染物含量及污染指数pH->7.53.4.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评价3.4.4植被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群落类型分布根据现场实地考察,评价区内及外围同类型区域有植被生长处的盖度大都在10%表3.4-3评价区常见高等植物种类及分布环境Haloxylonammodendron++Reaumuriasoongorica+Anabasissalsa++Anabasistruncate++Anabaiselatior++Salsolarigida+++Iljiniaregelii++Salsolaspp.++Nitrariasibirixa++Suaedaphysophora++Suaedapterantha++++Kalidiumfoliatum+Petrosimoniasibirica+植物多样性调查%,盖度%12213驼绒藜1415碱蓬1盖度%122假木贼13141植被利用现状评价3.4.5野生动物现状评价野生动物生境类型野生动物物种分布表3.4-4评价区常见野生脊椎动物分布种类及遇见频度居留特性1+2+3Phrynocephalushelioseopus+4Eremiasmultiocellata+5AlectorisgraecaR6SyrrhaptesparadoxusR±7R+8R±9EremophilaalpestrisR+R+R+R+DelichonurbicaB+AlaudaarvensisB+居留特性Allactageelater+Merionesmeridianus+Rhombomysopimus+3.4.6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完整性评价4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4.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4.1.1区域地面污染气象特征分析表4.1-12013年月、季及全年各风向频率统计表(%)NNNENEESWNWNNW由上表可知,评价区域主导风向为西北(NW出现频率为19.73%,其次是西北偏北(NNW出现频率为16.3%,全年净风出现频率为2.81%。风频玫瑰图NNNNNWNENWW1EWSWSESWNWNENWWEWSWSESWNWNENWW②EWSWSESWNENWNEEWESESWSES一月,静风8.87%S二月,静风1.79%S三月,静风0.00%S四月,静风0.00%NNNNNENWNEEWESESWSENENWNEEWESESWSENWNENWWEWSWSESWNWNENWWEWSWSESWS五月,静风0.81%S六月,静风0.00%S七月,静风0.00%S八月,静风0.81%NNNNNWNENWWEWSWSESWNWNENWWEWSWSESWNWNENWWEWSWSESWNWNENWWEWSWSESWS九月,静风5.83%S十月,静风4.84%S十一月,静风5.00%S十二月,静风5.65%NNNNNWNENWWEWSWSESWNWNENWWEWSWSESWNWNENWWEWSWSESWNWNENWW◆EWSWSESWS全年,静风2.81%S春季,静风0.27%S夏季,静风0.27%S秋季,静风5.22%NEWNEW30.030.020.0S图例(%)NWNENWWdEWSWSESWS冬季,静风5.56%表4.1-22013年月、季及全年各风向风速统计表(m/s)NNNENEESWNWNNW风速玫瑰图NNNNNWNEWENWNEWSWSESWNWNEWNWNEWSWSESWSWSESWSENWNEWENWNEWNENWEWNENWESESWSES一月,平均1.03m/sS二月,平均1.75m/sS三月,平均3.00m/sS四月,平均3.68m/sNNNNSWSESWSENWNEWENWNEWNENWEWNENWESESWSESWSESWSENWNEWENWNEWNENWEWNENWESESWSES五月,平均3.32m/sS六月,平均3.61m/sS七月,平均3.12m/sS八月,平均3.13m/sNNNNNWNEWENWNEWSWSESWNWNEWENWNEWSWSESWNWNEWENWNEWSWSESWNENWEWNENWESESWSES九月,平均2.67m/sS十月,平均2.27m/sS十一月,平均1.82m/sS十二月,平均1.45m/sNNNNNWNEWENWNEWSWSESWNENWEWNENWESESWSESWSESWSENWNEWENWNEWNENWEWNENWESESWSES全年,平均2.57m/sS春季,平均2.57m/sS夏季,平均3.33m/sS秋季,平均3.28m/sNEWNEW8.08.06.04.02.0S图例(m/s)NWNEWENWNEWSWSESWS冬季,平均2.25m/s表4.1-32013年月、季及全年各风向污染系数统计表(%)NNNENEESWNWNNW%;风向污染系数玫瑰图NNWNEWENWNEWSWSESWS一月,平均5.46%NNNNWNEW/ENWNEWSWSESWNWNEWNWNEWSWSESWNWNEWENWNEWSWSESWS二月,平均3.95%S三月,平均2.42%S四月,平均1.97%NNNNNWNEWENWNEWSWSESWNWNEWENWNEWSWSESWNENWEWNENWESESWSENWWNENWW《ESWSESWS五月,平均2.13%S六月,平均1.84%S七月,平均2.17%S八月,平均2.26%NNNNNWNEWENWNEWSWSESWNWNEW◆ENWNEWSWSESWNENWEWNENWESESWSENWNEWENWNEWSWSESWS九月,平均2.37%S十月,平均3.02%S十一月,平均3.59%S十二月,平均4.01%NNNNNWNEWENWNEWSWSESWNWNEWENWNEWSWSESWNENWEWNENWESESWSENWNEWENWNEWSWSESWS全年,平均2.56%S春季,平均2.12%S夏季,平均2.01%S秋季,平均2.82%NEWNEW5.0S图例(%)NWNEWENWNEWSWSESWS冬季,平均4.21%图4.1-3克拉玛依市全年污染系数玫瑰图表4.1-42013年平均温度的月0-10 表4.1-52013年月混合层平均高变化及逆温出现概率情况概率(%)4.1.2模式预测的基本数据预测模式选择预测模式的基本情况/m/N/N/YKYm0污染源强及调查参数表4.1-7相变炉及热水锅炉污染源参数调查清单NOxmm℃h/8表4.1-8无组织污染源参数调查清单mmmh5影响预测相变炉估算模式预测污染物浓度扩散结果NOx表4.1-10热水锅炉估算模式预测污染物浓度扩散结果NOx表4.1-11储油罐估算模式预测污染物123456789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根据估算模式计算出相变炉烟气排放污染因子中烟尘、SO2、NOx最大落地浓度分别0.00252mg/m3,0.00183mg/m3,0.0172mg/m3,出现的距离为104m;常压热水锅炉烟气排放污染因子中烟尘、SO2、NOx最大落地浓度分别0.000831mg/m3,0.000644mg/m3,0.00589mg/m3,出现的距离为66m。无组织排放烃类最大落地浓度分别0.00555mg/m3,出现的距离为193m。根据现场调查可知,油区周围评价范围内无居民点分布。影响分析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浓度限4.1.3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4.2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4.2.1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地下水环境概况耕作区一带为SO4.HCO3—Ca.Na型水,矿化度1—3g/L。钻井开发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运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采油井(掺水后单井来液含水60%),剩余部分采用(Q/SY1275-2010)中的有关标准后用于红003区、红浅区、四2区的注汽锅炉。0030-2015)中回注水水质要求,在按照油田公司有关油田水事故状态下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井漏事故对地下水的污染是钻井泥浆漏失于地下水含水层中,由于其含Ca、Na等离子,且pH、盐分都很多,造成地下含水层水质污染。就钻井源漏失而言,其径流型污染的范围不大,发生在局部且持续时间较短。钻井过程中表层套管(隔离含水体套管)固井变径后,继续钻井数千米到达含油气目的层。在表层套管内提下钻具和钻井的钻杆自重离心力不稳定,在压力下的钻杆转动对套管产生摩察、碰撞,有可能对套管和固井环状水泥柱产生破坏作用,钻井时一般使用水基膨润土为主,并加有碱类添加剂,在高压循环中除形成一定厚度的粘土泥皮护住井壁以外,也使大量的含碱类钻井液进入含水层,虽然没有毒性,但对水质的硬度和矿化度的劣变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推广使用清洁无害的泥浆,严格控制使用有毒有害泥浆及化学处理剂,同时严格要求套管下入深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钻井液在含水层中的漏失,减轻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管线泄漏事故会导致浅部隐蔽性污染源的产生,泄漏的油品下渗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发生。管线发生泄漏的原因有如下几种:错误操作、机械故障、外力作用和腐蚀,这几种因素的产生都是人为的或人为操控程度很高,发生污染的危害程度也取决于操作人员的处置和控制。贮污设施的泄漏是由基座渗漏引起的,污染危害取决于防污工程质量,因此这类污染发生的可控性很高,一般发生在局部,应以预防为主。通常集输管线泄漏产生的污染物以点源形式通过土壤表层下渗进入地下含水层。因而管道泄漏事故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原油的物理性质、泄漏量、泄漏方式、多孔介质特征及地下水位埋深等因素。a、地表污染物在包气带土壤中的下渗地表连续入渗流通过包气带土壤进入地下水的历时时间,与包气带的厚度成正比,与土壤的渗透系数成反比,即:t=h/k。式中:t-污染物渗透穿过包气带的时间(dh-包气带厚度(mk-垂直渗透系数(m/d)。根据《克拉玛依采油废水污泥处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该区域内包气带土壤平均厚度为10-20m;在车35井区土壤渗透系数为1.02m/d,则由此推算评价区域内污染物渗透穿过包气带的时间为:t=10-20(d)。当事故发生,地表液态污染物经过10-20d后可进入地下含水层。b、管道泄漏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当污染物连续进入土壤包气带时,如果忽略包气带的持水作用及对污染物的滞留作用和净化作用,污染物在10-20d可到达地下水潜水含水层。如果考虑以上作用,污染物穿过包气带到达地下水所需时间会更长一些。各种土壤的不同土层对石油类均有吸附能力。石油类污染物主要集中在表层,随着时间的推移,包气带土壤对石油类物质的吸附将趋向饱和,吸附能力将逐渐降低。一般来讲,土壤表层0-20cm的滞留石油类物质的含量至少是下层(1m以下)石油类物质含量的35倍;且石油类多在地表1m以内积聚,1m以下土壤中含油量甚少。所以原油泄漏将迅速沿土壤中的砾石层下渗,甚至可以到达石膏层,但影响地下水的可能性不大。本项目外输油管线的埋深≮1.8m(管底即发生油品泄漏事故后的下渗透影响范围将限制在地下3.4m以内,而区域内的泄漏事故对地下水体的影响概率不大,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污染,不会造成地下水污染。并可很快加以控制,其影响范围不大,对地下水环境不产生不利影响。在事故发生后,建设单位及当地环境保护部门会组织专门力量进行污染物的清除工作,将在最短的时间内清除地面及地下的石油类物质,因而,石油类污染物进入地下潜水的可能性较小。4.3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4.3.2开发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钻井施工过程声环境影响分析),11234管线、道路等地面配套设施施工声环境影响分析512344.3.3生产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4.3.4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与评价钻井过程产生的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生产过程产生的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钻井期固体废物的处理措施(1)通过完善和加强作业废液的循环利用系统,将钻井废液回收入罐,并进行集(2)钻井过程中使用小循环,转换钻井泥浆及完井泥浆回收处理利用;井队充分(3)开钻前对井场泥浆池等采用环保防渗材料做防渗漏处理,泥浆池容积大于设(4)配备先进完善的固控设备,并保证其运转使用率,努力控制钻井液中无用固(6)完钻后剩余泥浆统一回收后供新钻井使用,不能回用的废泥浆及岩屑储存于运营期固体废物的处理措施克拉玛依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工程位于克拉玛依市城区西北侧,距城区边缘约本项目钻井期和运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占有库容较少(容积为约25m3垃圾填钻井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操作,将落地油100%进行回收。即使有散落在的荒漠地带,以及土壤对石油分子的托顶作用,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大多集中在0~依垃圾填埋场处置。生活垃圾处置要求要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4.4.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结论4.5生态影响分析与评价4.5.1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途径生态环境影响类型生态环境影响因素15.46km,施工期结束后,这种影响将随即消失,受影响的地表将在一定时期内逐步恢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工程占地对植被的影响及生物量损失当临时性占地的植被得到初步恢复后,这种损失将会逐渐减少。根据植被类型图3.4-4可以看出:油田开发区域内的植被类型在油田开发前后有一定变化,但变化幅度道路修建对植被的影响管线修建对植被的影响表4.5-3建设项目生物损失量及占地类型一览表植被损失(t/a)井场00漠00漠00漠00—————漠—————漠—————00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建设过程中大量人员、机械进入荒漠区,使荒漠环境污染物排放对植被的影响油田开发初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来自钻机和发电机作用柴油联动机组产生的废突发性事故对植被的影响4.5.3对野生动物影响分析施工期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运营期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事故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对野生动物分布的影响对野生动物生境的影响4.5.5对荒漠生态景观变化的影响分析4.5.6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分析4.5.7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整性影响分析4.4.8退役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4.5.9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基本没有植物初级生产能力,生物损失量约为21.28t/a。当临时性占地的植被逐步得到4.6社会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4.6.1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影响表4.6-1对当地就业形势的影响4.6.3对人群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4.6.4社会环境影响分析结论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符合国家相关产业4.7退役期环境影响分析);5.1环境风险及危害因素识别表5.1-1本项目危险物质风险识别表类别稠油理化性质---熔点/沸点(℃)闪点(℃)燃烧爆炸危险性Nr=0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毒理急救措施--食入-类别稠油否-----否否否否否5.1.3有毒有害物质扩散途径识别5.2源项分析表5.2-1用于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价的泄漏概率表5.2.3最大可信事故应急时间确定参考《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技术导则》(HJ/T169-2004)QL=CdApGco=2.33×q×C×Qq——油品中碳不完全燃烧率(%在此取25%;c——烟尘的产生量(t/sη——燃烧产生烟尘率(%在此取50%;风险类别污染物名称源强(t/s)排放规律0.0027连续排放烟尘0.000595.3环境风险影响后果预测及计算积;如果未达到人工边界(围堰则可假设液体在以泄漏点为中心呈扁圆柱形在光滑——分散——挥发——淋滤——接触毒性危害表5.3-1D和F稳定度下集输系统泄漏烃类预测结果表5.3-2CO预测浓度分布及影响居住区大气最高容许浓度表5.3-3烟尘预测浓度分布及影响范围居住区大气最高容许浓度动失效;超载;超速运行等这种事故主要是由于超载、机构及零部件的缺陷、违章操作和企业应对自身油罐车的安全状况进行实际评价并应对灾害影响的地理范围和人口5.4风险可接受水平分析-------注:表中数据来自《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集输管线泄漏风险值=泄漏发生概率×死亡人数=8.8×10-8×0.40×10-4表5.4-2石油工业可接受风险值(死亡/a)依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要求,风险可接受分析采用最大可信事故风险值Rmax5.5风险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理措施喷的落实工作。主要措施是安装防喷器和井控装置(简易封井器等同时采用随时调①现场在岗人员切断泄漏物来源,隔离泄漏设备,控制事故区电源、火源,设置②由于罐体周围设有防火堤,待泄漏物得到有效控制后,尽快清除泄漏物,及时4)企业日常对应油罐车主要故障及原因进行检查、维修;检验及测试用主要仪器5)在日常巡检中对主要安全保护装置、主要机械结构件、重要零部件的安全状况6)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危险辨识与风险企业可根据现场实际出现的事故〔隐患)现象,参照各自设备维修使用说明书中的4)抢险必须由经过演练和专业培训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抢险时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护服、爆危险品,并由指挥人员统一指挥,在抢救的同时,应有专人负责现场的危险状况(空5.6环境风险评价结论6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分析6.1水土流失现状分析表6.1-1沙粒粒径与起动风速关系表>1.00表6.1-2风力侵蚀强度分级参考指标6.2.4运营期水土流失影响分析6.3水土保持方案(2)根据“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重点治理与一般防治兼顾”的原则,采取各项水(3)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合理界定本项目水土(2)以各站场、井场、道路及输油管线的防护为主,利用工程措施的控制性和速(3)严格控制施工占地范围,不得在规定的占地范围以外进行扰动地表、挖土取(2)对已投入运营的井场、道路两侧、输油管道及其它设施周围的植被恢复状况(3)道路及输油管道施工时,首选要特别注意保护原始地表与天然植被,划定施(4)严禁开发建设施工材料乱堆乱放,划定适宜的堆料场,以防对植物和地表土(5)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占地要求,划定适宜的堆料场。路基修筑、管沟和泥浆(6)在完钻或输油管道施工结束后,要立即对施工现场进行回填平整,形成新的6.4水土流失分析结论场地面硬化等水土保持措施后,对防止风沙流动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起到了良好的作7.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7.1.1开发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①钻井期大气污染主要为钻井场柴油机燃油产生的废气,可以通过采用高质量设7.1.2运营期大气污染控制措施(2)对各站场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检修,以防止跑、冒、滴、漏。定期对油气(3)加强对燃气设备(相变炉、常压热水锅炉)燃烧废气的环境管理,采用高效7.2水环境保护措施根据收集的气候资料可知,区域属于干旱的荒漠,年均蒸发量为7.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7.3.1开发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井场选择应尽量远离人群居住区;泥浆泵、柴油机采取有效减噪措施,减少7.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7.4.1开发期固废污染防治措施(1)在钻井过程中采用环保型泥浆,主要成份为水和膨润土,泥浆中严格控制铬钻井期间所有井场全部采用泥浆循环系统并配备固控设备,100%开动。通过固液(4)对于填埋处理的泥浆池,在其上部设置明显的标志,标识泥浆池的范围,以(6)在钻台、机房、泥浆罐、柴油罐、发电房底部等容易造成环保污染的区域应(7)完井后回收各种原料,清理井场上的落地泥浆、污水、油料和各种废弃物。(8)禁止井队就地焚烧原油、废油品或其它废弃物:一切塑料制品和其它垃圾用7.4.2运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1)井下作业时按照“铺设作业,带罐上岗”的作业模式,及时回收落地油等废(2)本项目产生的含油污泥和清罐底泥属于危险废物,统一由博达公司进行回收7.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7.5.1开发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站场工程生态保护措施要求管线工程生态保护措施要求(1)对油田区域内各类管线的临时性占地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宽度不得超过(3)埋设各类油、气、水管线时,以尽量避开植被密集区为原则;管沟开挖,尽(5)对管沟回填后多余的土方严禁大量集中弃置,应道路工程生态保护措施要求对荒漠植物的生态保护措施要求(2)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各类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使之限于在各工区和生活区(3)确保各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污水进罐、落地油回收、固体废物填埋,避免各其它生态保护措施要求7.5.2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站场工程生态保护措施要求管线工程生态保护措施要求其它生态保护措施要求(1)提高拉运人员技术素质、加强责任心,贯彻安全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规定,(3)在道路边、油田区,设置“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等警示牌,并从工程井场、站场施工结束后,应对其临时占地内的土地进行平整、恢复其原貌,8.1推行清洁生产的意义8.2清洁生产技术和措施分析8.2.1钻井过程的清洁生产工艺(1)钻采方案的设计技术先进、实用成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井身结构设计(2)作业井场采用泥浆循环系统、废油品回收专用罐等环保设施,单井泥浆循环③开钻前对井场泥浆池等做防渗漏处理,泥浆池容积大于设计井深的排污容积,④配备先进完善的固控设备,并保证其运转使用率,努力控制钻井液中无用固相),(5)钻井废水、废钻井泥浆等钻井废物排放均控制在井场范围内,并采取了防渗(6)完钻后剩余的泥浆统一回收后供新钻井使用,不能回用的废泥浆及岩屑于防(1)在井场加强油井井口的密闭,减少井口烃类的无组织挥发;在处理站,控制(4)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对产生的原油和废液拟采用循环作业罐(车)收集,井(6)采出水部分用于井口回掺,其余采出水经车辆运输至采油一厂注输联合站红浅稠油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经处理后达到《油田污水回用湿蒸汽发生器水质标准》8.2.3油气集输及处理清洁生产工艺8.2.4节能及其它清洁生产措施分析集油、注水节能措施(1)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集中操作和管理,提高了自动化水平,防止(2)对注水泵及掺水泵采用变频调速控制,不但可实现电机的平滑起动及停止,暖通、空调节能措施(2)室内热水采暖系统进户及支管上加装可起调节作用的阀门,更好的调节(3)新建建筑室内采暖系统形式均采用上供下回同程式系统,采暖管线均采用焊(4)采用电热交换板采暖的房间内设置数字环境监控,可根据需要调节室温达到8.2.5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2)在钻井生产过程中,防止泥浆、污水外溢,发生外溢时及时清理,并恢复原(3)井下作业系统积极推行“铺膜”等无污染作业法;在采油及采气过程中加强管采业建设项目清洁生产分析指标主要包括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本项目钻井、井下作业、采油及原油集输的清洁生产指t/100m进尺8.3.2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对比分析表8.3-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不同等级清洁生产企业综合评价指数表8.3-3钻井作业定量和定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5%55≥40%%%0-555055055有5505有55有55有55有55有5有5有55有5有55有55有5表8.3-4井下作业定量和定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5-0%%%80505505含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体育与健康-篮球课程大纲
- 衡阳高新区初中数学试卷
- 哈尔滨七上数学试卷
- 菏泽小学6年级数学试卷
- 广西06年中考数学试卷
- 中班健康教育课件-赶走蛀牙虫
- 2025-2030中国漆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浓缩容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合肥庐阳区七下数学试卷
- 2025-2030中国新型环保地板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中心血站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现金支付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风险预警与发展策略报告
- DB 5201∕T 152.2-2025 交通大数据 第2部分:数据资源目录
- 2025-2030中国建筑项目管理软件行业应用状况与需求趋势预测报告
- 中国常识课件
- 5.3.1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 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及操作实务
- 农村村务管理课件
- 2024年佛山市南海区图书馆招聘考试真题
- 地方病防治测试题及答案
- AFU阿芙精油品牌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