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材料学第三讲_第1页
口腔材料学第三讲_第2页
口腔材料学第三讲_第3页
口腔材料学第三讲_第4页
口腔材料学第三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材料学第三讲演讲人:日期:CONTENTS目录01牙体修复材料02印模材料体系03粘接系统原理04高分子基托材料05陶瓷材料应用06生物相容性评估01牙体修复材料复合树脂组成分类6px6px6px主要成分为有机树脂,提供材料的基本形态和物理性能。树脂基体在特定条件下引发树脂聚合,使材料固化。引发剂如玻璃、石英等,用于增强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无机填料010302包括颜料、抑制剂等,用于调节材料的颜色、聚合速度等特性。添加剂04玻璃离子水门汀特性粘结性强氟离子释放边缘封闭性好耐磨性较低与牙体组织粘结紧密,能有效封闭牙本质小管,防止细菌侵入。可持续释放氟离子,具有防龋作用,有助于保护牙齿健康。固化后体积膨胀,边缘密封性好,能有效防止微渗漏。相对于复合树脂,耐磨性较低,需避免承受过大咬合力。纳米级填料采用纳米技术制造的填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强的结合力。增强材料性能纳米填料的加入可显著提高复合树脂的强度、耐磨性和美观性。优化填料分布通过纳米级填料的均匀分布,可有效减少材料内部的缺陷和孔隙,提高材料的整体性能。仿生设计纳米填料技术可模仿天然牙体组织的结构和性能,实现更自然的修复效果。纳米填料技术进展02印模材料体系弹性印模材料标准准确性能够准确复制口腔组织形态,保证印模的精细度。01稳定性材料在凝固后能够保持形状和尺寸的稳定,避免因温度、湿度等因素导致变形。02弹性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弹性,以便于从口腔中取出而不变形。03舒适性印模材料应具有良好的亲肤性和流动性,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04藻酸盐与硅橡胶对比是一种天然多糖,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凝胶性,易于与口腔组织贴合,但强度较低,容易变形。藻酸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精确度,能够准确复制口腔组织的微小细节,但成本较高,且操作较为复杂。硅橡胶利用光学技术,如激光扫描、结构光等,获取口腔组织的三维图像,具有高精度和快速的特点。光学印模通过口腔内扫描设备直接获取牙齿和口腔软组织的数字模型,避免了传统印模的制取和翻制过程。口腔内扫描0102数字化印模替代方案03粘接系统原理酸蚀粘接机制酸蚀剂种类与牙釉质酸蚀常用酸蚀剂包括磷酸酸蚀剂、草酸盐酸蚀剂等,牙釉质酸蚀能增加粘接面积。酸蚀时间与深度酸蚀后处理酸蚀时间一般在15-30秒之间,酸蚀深度约为5-10微米,过深或过浅均影响粘接效果。酸蚀后用水彻底冲洗,去除牙釉质表面附着的酸蚀剂,同时避免残留水分影响粘接。123自酸蚀粘接剂同时包含酸蚀剂和粘接树脂,无需单独进行酸蚀步骤。自酸蚀技术特点无需单独酸蚀自酸蚀技术能同时处理牙釉质和牙本质,提高了粘接强度。牙釉质与牙本质同时处理自酸蚀技术简化了临床操作步骤,降低了技术敏感性,提高了粘接效果。操作简便牙本质润湿控制牙本质润湿性牙本质表面存在牙本质小管,使得牙本质具有湿润性,需控制润湿程度以提高粘接效果。01润湿控制方法采用牙本质粘接剂、润湿剂等方法控制牙本质润湿程度,确保粘接剂能均匀渗透。02牙本质小管封闭通过牙本质粘接剂将牙本质小管封闭,减少牙本质敏感,同时提高粘接强度。0304高分子基托材料PMMA聚合反应过程单体预聚聚合反应颗粒溶胀链终止在引发剂存在下,MMA单体发生预聚合,形成预聚体颗粒。将预聚体颗粒置于单体中,使其溶胀成珠状,便于进一步聚合。在特定条件下,溶胀的颗粒引发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后,需加入链终止剂使反应停止,控制聚合度。热凝与自凝差异热凝自凝固化速度聚合度热凝是热引发聚合的一种形式,需加热使引发剂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聚合。自凝是在室温下通过引发剂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聚合反应。热凝固化速度较快,自凝固化速度较慢。热凝可获得高分子量的聚合物,自凝获得的聚合物分子量较低。应力释放改良技术弹性模量调整通过调整基托材料的弹性模量,使其与口腔黏膜的弹性模量更匹配,减少应力集中。02040301固化后处理对基托进行热处理或表面处理,消除内部应力,提高材料的抗裂性能。应力分散设计在基托材料中加入应力分散剂,如短纤维、颗粒等,使应力在材料中均匀分布,降低应力集中。新型材料研发研发新型基托材料,具有更好的应力释放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提高修复效果。05陶瓷材料应用根据全瓷冠的强度,可分为低强度、中强度和高强度三类,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临床修复情况。常用的测试方法有弯曲强度、三点弯曲强度和四点弯曲强度等,其中三点弯曲强度测试是最常用的方法。全瓷冠的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材料成分、制备工艺、表面处理等。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临床需求,选择合适的强度等级的全瓷冠进行修复。全瓷冠强度分级强度等级分类强度测试方法强度影响因素临床应用选择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备出高纯度的氧化锆粉末,再经过成型、烧结等工艺制成陶瓷。氧化锆陶瓷的制备烧结过程中,氧化锆颗粒逐渐长大并致密化,同时伴随着陶瓷的收缩和变形。烧结过程中的变化氧化锆陶瓷的烧结温度通常在1400-1600℃之间,烧结时间根据制品的大小和厚度等因素进行调整。烧结温度和时间010302氧化锆烧结工艺烧结后的氧化锆陶瓷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烧结后的性能04饰面瓷分层技术分层原则分层方法瓷层厚度控制烧结后的处理饰面瓷分层技术遵循“由浅入深、逐层叠加”的原则,以保证瓷层之间的良好结合和整体美观效果。通常采用喷砂、酸蚀、遮色等方法进行分层处理,以获得所需的色彩和层次感。每一层瓷层的厚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厚或过薄都会影响整体效果和瓷层的牢固度。饰面瓷分层技术完成后,需要进行最后一次烧结处理,以确保各层瓷之间的牢固结合和整体性能的稳定。06生物相容性评估ISO10993标准解读标准的组成ISO10993是国际公认的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评价标准,包括试验方法、试验材料、试验参数等方面的详细规定。标准的适用范围标准的更新与发展ISO10993标准适用于所有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医疗器械,包括口腔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估。随着生物相容性评估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物相容性认识的加深,ISO10993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123直接接触法将细胞直接种植在待测材料表面,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生长、形态和数量变化,从而评估材料的细胞毒性。细胞毒性测试方法浸提液法将待测材料浸泡在细胞培养液中,然后取浸提液进行细胞培养,观察细胞在浸提液中的生长、形态和数量变化,从而评估材料的细胞毒性。MTT法MTT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毒性测试方法,其原理是活细胞能够将MTT还原为甲臢,甲臢的数量与活细胞的数量成正比,通过观察甲臢的数量来评估材料的细胞毒性。材料植入体内后,患者是否出现疼痛症状,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等。疼痛材料植入体内后,患者是否出现感染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