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陆游《书愤》的教学反思《书愤》是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下面为大家分享了《书愤》的教学反思,欢迎借鉴!陆游《书愤》的教学反思1自从我校实行“1+1+4悦动课堂”以来,陈慧老师的一节《书愤》成为语文“悦动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尤其是我们高二在鉴赏阅读中又总结出一套规律:以情激趣、以疑促思、以议探幽、以练提能。逐渐实现了同类课堂的优化处理和举一反三。一堂课听下来,几多收获,些许遗憾,一并反思如下:一、成功的关键所在(一)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情激趣,明确目标;以疑促思,以议探幽,合作交流;成果展示,教师总结;拓展提升以练提能”教学四环节,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二)导语设计匠心独运,平中见奇。《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七律,陈慧老师适时地打出“他有一颗火热赤诚的爱国之心,渴望大宋江山的统一,但终了只落得黯然神伤;他曾有过美丽的爱情,但最终将爱情的玫瑰丢落风中”这句精妙的话让学生们猜猜看“他是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三)解释题目,提纲挈领。解题时陈慧老师紧扣题目“书愤”,让学生作出解释并理解题意后,提纲挈领地抛出问题——这首诗题目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哪些事而“愤”?——造成诗人“愤”的根源又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手法书愤?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以疑促思,以议探幽,合作交流”的环节中来。三个问题,集中体现了高考中“诗歌鉴赏”的考点。(四)教学资源的适时引入,提升了资源的价值。关于诗人的介绍,陈慧老师以幽默的语言介绍陆游生平:科举除名——绝恋沈园——载浮载沉——临终示儿。之后引出本诗的写作背景,做到了“知人论世,了解背景”,让学生对“文以载道”的观念有了深刻而理性的认识,为学生正确理解文本的主旨打下了基础。(五)注重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在“成果展示,教师总结”这一环节,陈慧老师将鉴赏思路整理为:1、知人论世2、解题3、意象意境(景—物—人—事—情)4、手法技巧便于学生在以后的诗歌鉴赏中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至于无章可循。二、本节课的些许遗憾(一)、课外拓展部分应多给学生一些字词的补充,便于疏通文意,理解情感,把握形象。然后点一个问题(问题可以是手法、情感、形象、修辞等)即可。(陈慧老师在全校公开课时,这点处理的非常好)(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应多加引导。如果在赏析文本时让学生自主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互作补充和修正,然后推出最佳鉴赏进行全班交流,定会有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分享的喜悦、合作的乐趣。有人说,语文是一种素养,一种境界,又有人说,语文教学永远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这些都是我喜欢的话,就把它们作为这次反思的结束语吧!陆游《书愤》的教学反思2我对《书愤》的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自觉引领下,知难而上,勇于求索。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贯彻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基本实现了古诗教学的三大突破:一、主题凝聚、资源整合,实现古诗教学模式的突破。首先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体现了“主题式”教学的特点。古诗《书愤》是作者表现自己“收复失地,抗金救国”伟大志向,而壮志难酬的诗。在学习诗歌时,首先注意让学生借助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赏析诗歌的手段之一“知人论世”的方法,来对诗歌进行初步赏析,目的让学生在读与感悟中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心。通过对“知人论世”阶段的介绍,学生了解到陆游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其中有三分之一是抒发爱国情怀的。在课结尾的时候重点讲述文章要表现的诗人之“愤”,进一步使“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一主题得以彰显。学生也从感悟诗人的爱国情怀,进而认识了诗人的伟大人格。其次纵观全程,抛弃传统的“逐环教学”(即解题开始、正音跟上、疏通为主、背诵断后)模式,大胆采用诗歌的“基调—格律—感情”的教学思路,让人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审美嗅觉,帮助学生洞悉了这首古诗所写之景与所言之事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通过景和事要的表现诗人的志向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更要凸显在悲愤之余,诗人仍不改志向,一心要“收复汉室,抗金就国”的伟大志愿。于是,以诗人“忧国忧民”之情怀为主题,将三维目标和古诗内容有机地整合为一体,“由事入景”、“由景入情”。先欣赏颔联所描写征伐之事,再讲述这句话不仅叙事,也在写景,然后告诉学生这样的大好河山却因为南宋统治者的不思北伐,最终落入金人手中的结果。诗人无比悲愤,抓住一个“空”字,引入到抒发作者情感的后两句学习中。在教学中,以读为主,积淀语感。同时渗透情感目标的引领,由最初的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到认识爱国之心至死不渝的作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于“收复汉室,抗金就国”的伟大志愿是一种学生难以理解透彻的观点,所以学生们很难把握也很难和题目里的“愤”联系起来,于是我开始引导他们诗人生活的现实时代,并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加以理解诗意。由此才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要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这样方能融会贯通,终生受益。三、自己在在发挥教师在情趣教学中的导向作用方面能够较好把握。我认为教师在情趣教学中起导向作用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下工夫。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把握一篇的情感基调。我们知道“言为心声”“诗歌缘情而发”,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一篇文章就像一个窗口,通过他可以洞察世态万象。因此把握好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把这种感情溶进你的语言中,感染学生造成一种情感传递,在课堂制造一种情感的氛围,以此来感染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善于发现其中掩藏的情感因素,细致的分析,当然还要求教师有细腻的情感,用心去读文章,去读作者,进而读人生,读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电工绝缘材料项目创业计划书
- 手项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图文
- 公司出售协议书
- 家具品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厨师笔试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电子与电气用化工新材料项目商业计划书
- 计量局考试试题及答案
- 积极入党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 婚前检查考试试题及答案
- 篮球培训班合作协议书
- 【《图书借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1000字(论文)】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大附中九年级(上)11月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海洋主题公园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马鞍山博望区丹阳镇人民政府招聘派遣制专职交通劝导员1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全国行政执法试题库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城镇燃气行业反恐怖防范标准实施效果评估报告
- 2025年邮政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金沙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民法复习题库及答案
- 剪映数字人一键讲解功能应用
- 水土保持专业考试复习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