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教学设计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教学设计「篇一」一、课时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小节。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通过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突出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教学过程(一)三分钟练说学生汇报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二)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课的生字、词语,理清了文章的脉络,现在我们来听记词语,有信心吗?(学生听记、订正。)2、检查词语,学习生字。3、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了解了文中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课件出示: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4、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它——辉煌,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归纳的,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圆明园的辉煌?(三)品读课文过渡:那么,作者是怎么把圆明园的辉煌写具体的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读读句子,品品关键的词语,说说感受。1、走进辉煌。(1)品读布局。①指名读,课件随机泛红:举世闻名、众星拱月。主要从“举世闻名”这个词体会出圆明园的地位很高,从“众星拱月”这个词可以感受到它的布局与众不同,而且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园林很多,圆明园很大。②课件随机出示:圆明园分布图,然后出示《众星拱月》图。看着图,谁能说说“众星拱月”的意思?(“拱”就是环绕;“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这里的“月”指的是——圆明三园;“星”指的是——许多小园。③这就是圆明园的总体布局。(2)品读建筑。精致的布局让人留恋,宏伟的建筑更让人感叹,默读第三自然段,有哪些景点?各有什么特点?(抓住七个“有”感受到圆明园中建筑的多,景观的多。)①结合图片理解这几个关键的词语,感受风格的各异。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玲珑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西洋景观:文中指位于长春园内的“西洋楼”。②引导学生读出园内景观的奇异。是啊!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非凡的买卖街,幽静的山乡村野。圆明园的景观真可以说是风格各异。③圆明园既有华丽的美,又有精巧的美;既有繁华的美,又有幽静的美;不仅有灵动的美,还有典雅的美,谁来朗读这如诗如画的圆明园?(指导学生用语速的快慢和声调的高低来体现景观不同的特点。)置身其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我仿佛听到了鸟儿清脆的叫声,我仿佛看到了夕阳西下,高耸的雷峰塔,我仿佛闻到了园内百花的沁人的香气④圆明园中的景物岂止书中介绍的这么多,圆明园内可以说是一步一景,一景一物,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课件出示: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⑤小结:圆明园里的建筑宏伟,风格各异,怪不得作者称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⑥根据提示背诵。课件出示:圆明园中,有(),也有();有(),也有()。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苏州的(),杭州西湖的()、();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建造的,如,(),()。园中不仅有(),还有()。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饱览着();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3)品读历史文物。过渡:圆明园不仅有华丽的外表,更有着深刻的。请同学们驻足园内,一起细数园内的珍藏。—抓住“上自”“下至”感受到所收藏的文物年代跨度大——两千四百多年。—抓住“奇珍异宝”,体会珍贵。①老师适当补充一些具体内容,让学生深入体会圆明园的文物价值。从收藏时间看:先秦——清朝有两千多年。从收藏价值看:有两千多年前祭奠用的青铜礼器,有历代名人书画,而这些绝大部分是真迹,许多是孤本;还有很多珍宝,及外国进贡的珍稀礼品。所有这些文物,对于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的文明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不少都是无价之宝,所以用“最珍贵”来形容。②小结:所以说它又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总结升华1、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题目为“毁灭”,作者却用大量的笔墨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这正是作者表达的巧妙之处。)2、在我们祖国逐渐强大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屈辱的历史。让我们永远记住历史告诉我们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要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同学们,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教学设计「篇二」一、名言导入,激发情感1、法国大文豪雨果先生曾经这样赞美圆明园:“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一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板书:圆明园2、过渡:可是这仙境般的圆明园现在怎样了呢?3、出示图片: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板书:毁灭)4、读题质疑:此时此刻,你最想知道什么?5、整体感知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是如何被毁灭的,带领学生走进圆明园,了解圆明园。播放【百度视频】二、感悟昔日辉煌辉煌灿烂的圆明园美得让人心醉,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感受一下这“万园之园”昔日的辉煌。师: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1、学习第二自然段。师:谁愿意把这一段读一读?请其它同学们边听边画出圆明园的位置以及由哪几部分组成?(课件展示图片:圆明园主要是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因此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的面积有5200亩,规模宏大。)师:另外还有许多小园,这些小园是怎样分布的呢?课件演示:众星拱月、

理解“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体会圆明园布局的巧妙。)2、学习第三自然段。师:规模这么宏大布局这么巧妙的圆明园里面有些什么景观呢?(1)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并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圆明园的宏伟建筑的?(2)指导学生画出具体的景点和建筑的名称,结合修饰语,想象当时的景观。(生汇报读师板书有……也有……、有……也有。(3)你能感受到圆明园中的景观有什么特点吗?(多)如果用“有……还有……”写出来那要用多少个“有”字?如果要你去玩一玩,那要多少天?(4)你们想去看看吗?(5)漫步在这样的园内有怎样的感受?(“漫步园内……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这一句话中用“有如”、“仿佛”、“流连”这些词语进一步点明了游览圆明园的感受和作者由衷地赞叹。)师:所我们由衷赞叹: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3、学习第四自然段师:圆明园中除了宏伟的建筑还有什么呢?(理解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总分总的写法)找一位同学朗读,教师指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史名人书画,”说明年代久远,种类繁多,可称作“奇珍异宝”。因此,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小结:如此之多奇珍异宝,怎能不说(引读):圆明园的毁灭是……也是……损失。三、体会“毁灭”之痛然而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再也看不到了。1.请同学们默读第五自然段,在文中找出三个字来概括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径。(“掠”、“毁”、“烧”这三个字概括了侵略者的强盗行径。)指导学生具体分析侵略者的暴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这句中的“凡是”和“统统”二词说明侵略者什么都拿,毫不留情,一点儿也不留下。而且“拿不动的”也不放过,还用车拉,牲口搬运。还有“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任意”一词突出表现了侵略者的残暴行为,想怎样破坏就怎样破坏。“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在园内放火烧了三天三夜,使得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为一片灰烬。)2、播放有关录像资料片。师:同学们,我们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强盗烧毁了,让我们再一次亲眼目睹当年这些强盗野蛮抢夺、肆意破坏的情景。【百度视频】(84分30秒-89分50秒)/u71/v_MzE1NjM3MjQ.html师: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感受怎样?(仇恨、愤怒。)请同学们带着仇恨、愤怒的情感去读吧!(读文章最后一句)师:(1)三天三夜有多少个小时?多少分钟?多少秒?(2)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只需几分钟。在347公顷的圆明园内,大火同时燃烧259200秒会烧掉些什么?(3)259200秒啊!347公顷的圆明园同时燃烧,该会烧掉了多少奇珍异宝,宏伟建筑啊!你能估计一下圆明园的损失吗?四、练笔抒情──升华情感师:课文学到这里,让我们回过头来看课文,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既然文章是写“毁灭”,为何前面花那么大的篇幅写圆明园的辉煌?生1:我觉得越是写圆明园的辉煌,就越是让人感到它的毁灭时令人痛心的。生2:我认为这样对比更能揭露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激发我们对他们的恨。师:同学们,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望着眼前的残石与荒草,你想说点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让学生念出自己的所写。师:说得真好。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课件出示:“残垣断壁”上写着“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让我们面对这残缺的石块,这荒芜的杂草,喊出我们的心声。)五、总结圆明园的毁灭又一次向我们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应该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不再重演。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吗?(有)那让我们读一读梁启超先生的这段话,时刻紧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六、作业:1、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2、课文的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下去和同学们交流。3、下去请观看影片《火烧圆明园》后写一篇观后感。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教学设计「篇三」一、创境揭题师:一百五十一年前,在我们神圣的国土之上曾雄踞着一座美轮美奂、曼妙绝伦的园林。诗人的语言不足以赞美她,画家的丹青妙笔不足以描绘他。她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的一个园林之梦,连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都对她赞不绝口、顶礼膜拜。这座园林的名字就叫――生:圆明园(板书“圆明园”)然而,这样一座圆满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却在1860年被两个强盗一把大火给毁灭了。(板书“的毁灭”)带上你的心情,请齐读课题――生(齐读):“21圆明园的毁灭”。师:面对这样一个课题,你有什么疑惑或者有什么想说的吗?生: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生: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生:这么美的园林被毁灭了,真是太可惜了!师:是的,《圆明园的毁灭》带给我们的不仅有追问、有感叹,还有无尽的思考。透过课文字里行间的描述,我们来追寻当年的情景。二、读文习词师:现在就请大家打开书,自由将课文朗读一遍,争取做到正确流利。先明确一下,知道“正确流利”的标准是什么吗?请齐读――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不添字、不减字、不错字、不回读。师:带着这样的要求请自由读课文,开始吧――(生自由读文,师巡视)师:之前有过预习,现在又读了课文。大家对本课的生字词掌握得如何呢?请看――(课件出示词语)第一排的词,请咱们班朗读最好的一位同学来读。生:殿堂、瑰宝、侵入师:字正腔圆,不愧是朗读最好的同学!第二排的词,谁来读?生:灰烬、销毁、损失师:嗯,读得正确、清楚,敢于挑战最厉害的同学,说明你也很厉害!接下来的词,我们以“开火车”形式来读,“小火车”在哪里?(生读,随机正音)师:是不是大家都会读了呢?看老师的教鞭点到哪儿,就齐读这个词――生(齐读):不可估量、玲珑剔透、蓬莱瑶台、山乡村野、瑰宝师:会读了还不够,大家是否掌握了这些字的书写要领呢?请看本课的生字,请拿出练字纸,对照这些生字,将你认为最难写最容易写错的字写一写。(生写字,师巡视)师:写完了,分享一下我们的成果。老师随机抽取了一位同学的作品,我们来欣赏一下,看看从他的书写当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生:我发现他的“毁”字右边写错了,不能写成反文旁。师:是的,这个字很容易出现错误,要引起特别注意(范写在黑板上)还有哪个字需要提醒大家的,谁愿意来展示?(请生上台展示,生自作讲解)生:我发现他的“宏”字写错了,多了一撇。(师范写)师:好,谢谢这位同学!把掌声送给他!会读又会写,这才是真正的学习。要是还会理解就更棒了!请看,还是这些词语,老师稍作增加和调整,就有所不同了。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不同?生:。师:不如,我们先将这些词来读一读,可能读着读着就会有灵感了。女同学,用你们清脆甜美的声音来读读第一部分;男同学读第二部分,要读出气势、读出力量!女生,开始――(男女生分读词语)师:现在,有发现了吗?生:第一部分的词语都是描写圆明园昔日辉煌的词语。师:太棒了!这个同学很会发现,也很会概括,一针见血。这些正是描写“圆明园辉煌”的词。(板书:“辉煌”)那相对应的下一部分的词描写了什么呢?生:圆明园被毁灭的情景、过程。师:对呀,大家的观察很敏锐!(板书:“毁灭”)课文正是从这两个部分来介绍圆明园的。这是从意义上的发现,还有别的发现吗?生:。师:(手势提示)第一部分的词……,第二部分的词。生:第一部分的词比较多,第二部分的词比较少。师:就是嘛!对应我们的课文内容,描写“辉煌”的部分是哪些段落?描写“毁灭”的呢?生:描写“辉煌”的是2、3、4节,描写“毁灭”的是第5节。师:是的。正如对词语的观察一样,课文描写“辉煌”所使用的篇幅更多,描写“毁灭”的内容着墨比较少。那既然课文以“毁灭”为题,为何却要重点描写“辉煌”呢?这个问题比较深刻,带着我们的思考还要更加深入地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文章,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日后,要多用这些好方法来指导我们的求知和思考。三、朗读背诵师:你看,光是词语就已经让我们体验了诸多滋味。但词语毕竟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详实的内容包含在课文的篇章当中。以这一段为例,文辞优美,内容丰富。请同学们自由练读这一段,争取做到“正确、流利”,能读出感情就更好。开始吧――(生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很投入。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其他同学仔细听,看他的朗读是否做到了“正确、流利”。生:圆明园中。师: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谁来给他评价一下。生:我觉得他读得很不错,只有在“山乡村野”这个地方回读了。师:是的,通过朗读,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呀?生:圆明园的美景师:是呀,圆明园中的景物数不胜数、美不胜收。还想读么?生:想!师:咱们分角色来读一读,男同学读第一部分,女生来读第二部分。准备好了么?男生起――(男女分角色朗读)师: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你们的朗读让我陶醉。老师也想加入到大家的行列中来,行么?这次由你们来读第一部分部分,老师来读第二部分。让我们伴随着美妙的旋律,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带领在场所有的人到圆明园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师生合作读)师:看,通过努力我们不仅能将文段读正确、读流利,还能读出自己的感觉。如果能背下来就更棒了!背书是讲究方法的,以课文的第四段为例其中有一组关联词,你发现了么?生:不但……还。师:这组关联词是表示什么关系的呢?生:。师:表示意思更进一步,程度加深一层。这是递进关系师:也就是说,上一段已经为我们介绍了圆明园的宏伟建筑,这一段就是介绍圆明园的――生:文物收藏师:那这个句子既承接了上文,又启示了下文,是什么句?生:过渡句师: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那圆明园中都收藏了哪些珍贵文物呢?生:上自……奇珍异宝师:所以,评价她是――生:当时……艺术馆师:总―分―总的结构,一目了然。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记忆会不会简单很多呢?自己试着背一背(生尝试背诵,师巡视)师:把书倒扣过来,根据老师的提示,咱们试试背诵――(师引读生背诵)师:短短两分钟就把这一段背得八九不离十,已经很不容易。课后,按照方法去背诵第三自然段,我对大家充满信心!第三段读得有声有色、第四段背得有模有样,此时,我们要将整篇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下来一定不在话下。让我们再次将课文美美地读起来――(全体齐读)四、解读主旨师:再次读过课文,我们不难发现文章除了给我们介绍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毁灭的情景之外,还写到了什么呢?谁来给我们读读第一段生:圆明园的毁灭……不可估量的损失。师:这一段写了什么?生:圆明园被毁灭的损失师:是的,这是一种怎样的损失?(板书“损失”)生:不可估量的损失师:“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生:无法计算,难以估计师:也就是说,圆明园的毁灭带来的损失是难以估计,无法计算的!课文用了几个“不可估量”来形容这种损失?生:两个(板书两个“不可估量”)师:请齐读这一段,注意加点字要重读!生(齐读):圆明园的毁灭是……的损失。师:是啊!圆明园的毁灭也给我们的内心带来不可估量的伤痛!给历史带来不可估量的教训!维克多雨果在他文章的最后这样写道“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下节课,同学们将在老师的带领下,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继续梦回圆明园……下课!课后感想《圆明园的毁灭》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现了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作者紧紧围绕中心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语言生动,给人深刻的启迪。在教学第二课时的时候,我制定的学习目标是:领悟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积累语言。一、复习巩固,提炼中心。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不再要求归纳课文中心思想,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只让学生从内容中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即课文中心)。这一环节紧扣两个问题: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通过检查对中心句的感情朗读,进一步提炼出中心句的中心词――“不可估量的损失”。为学习作者围绕中心进行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奠定了基础。二、认定目标,明确方法。有了目标的诱导,才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尔文说过“最重要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学,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这一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是领悟表达,实现这一目标的学习方法就是:理思路、抓重点、品词语。学生明确了学习方法就拿到了获取知识的“”,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落到实处。三、理思路,抓重点。教学程序是:1、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2、找出作者表达的重点内容。我认为能否准确地抓住重点是领会作者思路的难点。我便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形成统一认识。重点部分抓准之后,再理出重点部分的叙述顺序。四、品析词句、积累语言。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传神。首先放手让学生品味重点词句对表达中心的作用,然后汇报、交流,再背诵课文,摘抄好词佳句。并在品词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朗读能力,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五、练习表达,迁移运用。为巩固这节课学到的表达方法和从课文中积累的语言,设计了一个小练笔。首先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进一步强化感受,再让学生说出最想说的话题,最后让学生以此为中心写一个片断,尽量使用这节课和平时积累的词语。总之,这节课的教学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位置,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语感能力、表达能力。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教学设计「篇四」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有关语句。2.通过不同层次地、有感情地读书,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过程,激发热爱祖国,痛惜文化精华的毁灭的情感。3.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在实践中感悟写法。教学重难点:通过不同层次地、有感情地读书,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了解毁灭。1.齐读课题,感受“毁灭”。哪部分写了毁灭?齐读――看视频2.除了写毁灭,还写了什么内容?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组织语言说一说。(理清思路:感慨――辉煌――毁灭)3.面对圆明园的毁灭,文中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读课文第一段。4.听着这样的感慨,结合预习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预设: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题目是毁灭,为什么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了昔日的辉煌等――梳理问题。)二、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体会表达方法。(一)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昔日的圆明园?(2、3、4)(二)默读写昔日的圆明园的部分,了解先讲什么?再讲什么?建议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预设:第二自然段:规模之大第三自然段:建筑之美第三自然段:文物之精等)(三)我们一起走进昔日的圆明园,看看分别写了什么?怎么写的?1.规模之大“月”指什么?“星”指什么?――结合资料说说有多少小园?――看图。――读出“众星拱月”的布局。2.建筑之美(1)殿堂、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出示对比:有殿堂,也有亭台楼阁;有“买卖街”,也有山乡村野。课件引导:发现描写特点。(对比)――读出对比。(指导总结:高大的殿堂――小巧的亭台楼阁象征着市井文化的买卖街――象征着乡村文化的山乡村野)(2)仿建和创建的建筑。观看图片,直观感受建筑之美。海宁的安澜园:乾隆六下江南,四次小住于此,让画师摹绘下来,在圆明园中建造了安澜园,名字都没改。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色、雷峰夕照。蓬莱瑶台、武陵春色。根据资料说说是根据什么建造的?看到“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你想到什么?(举出“看到的,看不到的”例子,对比中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记一记这些名字,背诵。(3)领略圆明园不同的建筑风格。视频欣赏西洋景观。(4)真是: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圆明园的建筑用一个词来形容?(应有尽有,无奇不有,数不胜数等)难怪文中说,漫步园内,。流连其间,。(5)静心读读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