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矿典型水害事故案例_第1页
我国煤矿典型水害事故案例_第2页
我国煤矿典型水害事故案例_第3页
我国煤矿典型水害事故案例_第4页
我国煤矿典型水害事故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煤矿典型水害事故案例简介地质测量部赵璐璐一、近年煤矿水害事故特点乡镇煤矿70%地方煤矿20%国有煤矿10%2005年:共发生特大水害事故13起,其中:国有煤矿2起〔15.3%〕,死亡44人〔12.2%〕乡镇煤矿11起〔84.7%〕,死亡316〔87.8%〕老空透水9起〔69.2%〕,死亡286〔79.4%〕断层突水2起〔15.4%〕,死亡26人〔7.2%〕岩溶突水2起〔15.4%〕,死亡48〔13.4%〕水害特点1、突水发生的频率呈现上升的趋势,突水灾害的突发性强,人身伤亡与财产损失较大。2、灾难性突水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即隐伏导水陷落柱造成的底板高压水突入和废弃关闭的小煤矿导通老空水或地表水溃入。3、突水发生的矿井与其防治水措施及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4、突水事故的高发期出现于煤炭工业的快速开展期。我矿主采3#煤层涌水来源分析:3#煤层面临两个主要水文地质问题:一是来自3#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水及上部下石盒子组含水层水,开采后造成的冒落塌陷裂隙可能导通上部上石盒子组含水层水及其它各含水层水。这一局部水将构成矿井的正常涌水,在一般情况下,这些砂岩含水层裂隙不发育,连通性差,含水性弱,不会对3#煤层开采构成严重威胁,但当回采后顶板冒落裂隙带沟通上部强含水层和水体时那么可能造成大量涌水,影响采掘工作,造成许多不平安因素;二是来自3#煤层底板奥灰岩溶裂隙水的潜在威胁,勘探区内3号煤层底板标高在200-710m间,而奥灰水水位标高在648-711m间,据此可以看出,由于整个井田内奥灰岩溶裂隙含水层的地下水位标高高于3#煤层底板标高,在庄头断层以西3号煤层的大部处于奥灰水水位之下,3#煤层开采处于带水压状态,在整个井田范围内3#煤突水系数介于,小于“临界值〞0.06Mpa/m,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奥灰突水,但由于井田内断层、陷落柱较发育,在断层、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发育地段,奥灰水有可能通过这些地质异常体涌入矿井,酿成事故。一、近期水害事故1、3月1日7时29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的神华集团骆驼山在建煤矿发生透水事故。事发时井下共有77人,经过紧急撤离和救援,先后有46人升井,其中1人抢救无效死亡,31人被困井下。事故原因:事故原因是在施工中井下16号煤层掘进工作面底板奥灰水突水。事故结果:3月14日召开发布会,宣布停止井上救援

事故处理:在巷道涌水点往外200米处,利用钻孔、注浆等方法将涌水巷道堵死。

2、3月28日下午1点40分左右,山西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经过核查,初步确认,发生事故时当班下井261人,升井108人,还有153人被困井下。事故原因:北翼盘区101回风顺槽发生透水事故,初步判断为小窑老空水。二、典型水害案例分析〔一〕、广东大兴煤矿“8.7〞特大突水事故时间:2005年8月7日13时30分地点:广东省兴宁市大兴煤矿损失:121人遇难,直接损失4500万元事故原因:违规开采,采空区积水溃入矿井采空区积水突入井下示意图处理结果

〔二〕、东庞矿特大突水事故

时间:2003年4月12日8时47分地点:邢台矿业集团东庞矿2903工作面原因:掘进时遇隐伏陷落柱,导通奥灰岩溶水突出。突水量最大峰值70000m3/h稳定水量5200m3/h停产近8个月,损失超亿。注浆堵水2732.93万元〔1期〕矿井排水1464万元。突水特征:治水方案:第一阶段:堵过水巷道,堵水率70%,为强排复矿创造条件,最终堵水率到达90%;同时开展陷落柱探查工作。第二阶段:封堵陷落柱内过水通道,在陷落柱中形成堵水塞,根治水害。治理效果:2003年4月18日开始,历经4个月,巷道堵水第一阶段结束,2003年8月16日进入第二阶段即排水阶段,2003年10月1日进入第三阶段即井下恢复生产阶段,2003年11月11日,一水平工作面恢复生产。目前,正在实施封堵陷落柱过水通道,工程已进入尾声,效果良好。〔三〕、大同左云新井煤矿透水事故时间:2006年5月18日。地点:大同左云张家场乡新井煤矿。原因:越层越界开采,导致相邻大同局燕子山矿老空水涌出。损失:死亡56人。采空积水区煤柱1.5米透水事故示意图处理结果:

这是一起典型的乡镇煤矿越层越界开采导致水害事故发生的案例。越界开采到防水煤柱只有1.5米厚,且未作任何探放水工作。教训是惨痛的。

左云县安监局工会主席、安监四站站长、国土资源局监察科长、乡人大主席团副主席陈喜清、乡长等被追究刑事责任。〔四〕、邯郸德盛煤矿突水事故突水原因及特征:

水源:奥灰岩溶水突水通道:煤层底板断层破碎带突水水量:最大5430m3/h。

煤层底板距奥灰37米,突水系数0.054Mpa/m,虽小于0.06Mpa/m,但由于煤层底板岩性破碎,实际突水系数增大,在矿压、水压的作用下,奥灰水从工作面后采空区的断层破碎带滞后突出,导致事故发生。教训:1、正确理解突水系数的概念;2、1841工作面上部遇到断层,没有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查明断层的导水性,没有留设防水煤柱,也没有采取有效防治水措施;3、违法越界开采。该工作面在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之外,超出边界300多米。水害治理:〔五〕、黄陵一号煤矿顶板透水事故时间:2004年4月2日地点:一号煤矿402工作面原因:煤层顶板含水层水溃入〔冒裂带导通含水层〕,最大水量1100m3/h。损失:工作面被淹,排水期间瓦斯爆炸,死亡22人,直接经济损失4800万元。开采时水文地质资料有限,尤其是对顶板含水层的富水性认识缺乏,防治水工作过于依赖勘探时期的地质报告,缺少防治水措施。含水层402工作面煤巷1、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2、顶板岩层原始裂隙高度3、含水层富水性及补给条件突水条件相邻工作面防治水措施及效果1、采区及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探查地面及井下物探,对顶板异常进行分区地质资料详细分析,涌水量预测。井下探查孔2、井下探放孔,对顶板水预疏放,降低涌水强度。3、加强排水系统,多种方式排水。〔专用疏水巷、相邻工作面疏水钻孔、加大排水能力等〕三、四采区平安回采〔六〕郑煤超化煤矿“12.30〞突水事故时间:2004年12月30日21时30分地点:郑煤集团超化矿22081工作面原因:采动和矿压扰动带与煤层底板隐伏垂向导水裂隙沟通,奥灰高压水突出。突水后,立即启动了水害应急预案,使矿井总排水能力由突水前的2078m3/h增大到3500m3/h,确保了整个矿井的平安,并迅速恢复其它采区的正常生产。无人员伤亡,未淹井。突水特征:水量:初始水量40—50m3/h,9个小时后,突水量增大到500m3/h,工作人员平安撤出,14小时后实测最大水量2276m3/h,稳定水量1800m3/h。水源:奥灰含水层通道:采动裂隙、隐伏导水裂隙突水前无任何征兆水害治理及效果1、地面堵源,实现截流。水量由1800m3/h减少至273m3/h,效果明显;2、对太灰分别进行加固注浆;3、对奥灰进行堵源注浆。经验教训:1、突水后,立即启动水害应急预案,科学决策;2、对隐伏导水构造应遵循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先注后采原那么。三、近年煤矿水害事故频发原因剖析

在煤岩中掘进,出现的透水预兆和应采取的措施如下:1.挂红是水内含有铁的氧化物,在通过煤层或岩层裂隙时附着在裂隙外表的暗红色水锈,一般认为巷道接近积水。2.挂汗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因水在自身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缝透过煤岩壁,聚成的水珠。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剥去一薄层,观察新暴露面是否也有潮气,假设潮湿那么是透水征兆〔和遇低温煤块凝结成水珠相区别〕。3.空气变冷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骤降,煤壁发凉,人一进去有阴凉〔冷〕的感觉,时间越长越感阴凉。4.发生雾气当巷道温度很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而形成雾气。遇到此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掘进,加固支架,进行探放水。5.水叫是积水体的高压水,向裂缝挤压与两壁发生磨擦而发出的嘶嘶叫声。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体已很接近了,假设是煤巷掘进,老空透水即将发生,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6.底板鼓起底鼓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底板承压含水体静水压力和矿山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透水征兆,另一种是受矿山压力影响的作用而产生的底鼓,一般不突水。出现底鼓时,一面监视其开展变化,一面报告矿井调度室,当证明是水压所造成时,应立即通知施工区队采取紧急措施:先在底鼓地段,拉立柱或木垛控制底鼓开展,在底鼓开展缓慢或者根本被控制的情况下,可在底鼓地段外侧依据钻孔角度相对隔水层厚度、围岩条件,确定距离向水体打钻孔放水泄压。打钻孔时应下孔口套管,作好止水,并使套管底端与巷道底板之间保持一定的岩柱,防止突破。7.涌水即水已涌出,其应急措施是:〔1〕立即通知采取人员将水位降低到最低程度,以争取较长的缓冲时间。〔2〕水文地质人员应测量涌水地点、涌水量大小及其变化,并分析判断突水来源和最大突水量。在判断突水量开展趋势时,要作出涌水量变化曲线,对未来开展趋势进行判断,一定要注意不要被某一段时间缓解变化所迷惑,因为突水量有时会出现阶梯状或跳跃式的开展过程。假设掌握资料有限,一时判断不出最大突水量,可按最坏情况予以考虑,采取必要的防止淹井的措施。〔3〕检查维护排水设施和输电线路,了解水仓现有容量,派人清挖水沟。〔4〕在水泵笼头被堵塞时,应组织会水的人员潜水去除笼头上的杂物,并派强有力的干部进行领导。〔5〕准备带笼头的胶皮吸水管和临时水窝,以便在通路堵塞时使用。〔6〕在查清地面水体与突水有关联时,应迅速派人进行堵塞,减少补给量。〔7〕当排水能力负担不了涌水量的情况下,可根据具体条件采取以下措施,争取时间增加排水设备,保住矿井。A:在有下山巷道的地区,在作必要的准备后,可将涌水灌入下山。B:在较长的水平巷道的适当地点,用〔砂〕土袋分段筑坝蓄水,躲避洪峰,但要确保下坡不致冲溃。〔8〕采取上述措施不能阻挡淹井时,井下人员应向高处撤离,迅速向平安出口撤离,平安升井。安徽淮北矿业集团朱庄矿3622工作面防治水1、事故经过:朱庄矿是一个有44年历史的老矿,现已延伸到三水平,三水平3622工作面是该矿主力综采工作面,走向长890米,倾斜宽190米,煤层平均厚2.8米。煤层下方约45—60米有3层含水层,太灰水、奥灰水。该面附近的一个落差3.5—8米的断层成为导水通道。在设计施工该面时将防治水工作放在首位,先物探、再钻探后在底板注浆加固,请来治水专家鉴定后于2004年11月15日开始回采。回采期间对水患保持高度警惕,布置水文动态监测仪对底板水文情况进行动态观测。共推进135米动态监测煤层底板正常,防治水工作到达预期效果,矿撤除监测设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