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试卷第=PAGE1*2-11页(共=NUMPAGES1*22页) 综合试卷第=PAGE1*22页(共=NUMPAGES1*22页)PAGE①姓名所在地区姓名所在地区身份证号密封线1.请首先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和所在地区名称。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3.不要在试卷上乱涂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内填写无关内容。一、填空题1.《史记》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司马迁
解题思路:《史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
2.《资治通鉴》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司马光
解题思路:《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
3.《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罗贯中
解题思路:《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根据三国历史事件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4.《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曹雪芹
解题思路:《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
5.《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施耐庵
解题思路:《水浒传》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宋江等108位好汉的故事。
6.《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吴承恩
解题思路:《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根据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创作的一部神魔小说。
7.《封神演义》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许仲琳
解题思路:《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根据古代神话传说创作的一部神魔小说。
8.《史记》中记载了______的历史。
答案: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
解题思路:《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期的中华民族历史。二、选择题1.下列哪个不是《史记》中的纪传体史书?
A.《本纪》
B.《世家》
C.《表》
D.《赋》
答案:D.《赋》
解题思路:《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部分,而《赋》并非其组成部分。
2.下列哪个朝代被《资治通鉴》所记载?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D.宋朝
解题思路:《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著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的历史。
3.《三国演义》中,主要描写的是哪个时期的战争?
A.东汉末年
B.三国时期
C.晋朝
D.南北朝
答案:A.东汉末年
解题思路:《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为背景,描述了曹操、刘备、孙权三方的政治与军事斗争。
4.《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出生地是______?
A.京都
B.苏州
C.扬州
D.南京
答案:A.京都
解题思路:《红楼梦》中,贾宝玉出生于京都(今北京),是贾府的少爷。
5.《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多少人?
A.108人
B.100人
C.90人
D.80人
答案:A.108人
解题思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108人,合称为“梁山好汉108将”。
6.《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目的是______?
A.求取真经
B.修成正果
C.探寻宝藏
D.寻找失散的家人
答案:A.求取真经
解题思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佛经,求得真经。
7.《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是哪个国家的丞相?
A.周朝
B.商朝
C.夏朝
D.秦朝
答案:B.商朝
解题思路:《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是商朝末年的大臣,后来辅佐周武王伐纣。
8.《史记》中,记载了______的历史。
答案: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
解题思路:《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公元前202年)的历史。三、判断题1.《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解题思路: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详细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2.《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
解题思路:《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序,记录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的历史。
3.《三国演义》是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
解题思路:《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写,表现了战争、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矛盾冲突。
4.《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解题思路:《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曹雪芹所著,通过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
5.《水浒传》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
解题思路:《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为背景,描绘了一百零八位好汉的生平事迹。
6.《西游记》是一部以佛教为题材的小说。(×)
解题思路:《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吴承恩所著,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传奇故事,虽然佛教元素贯穿全书,但并非以佛教为题材。
7.《封神演义》是一部以神话为题材的小说。(√)
解题思路:《封神演义》是我国古代神话小说之一,由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著,讲述了商朝末年的一场战争和神魔之间的斗争。
8.《史记》中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解题思路:《史记》详细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四、简答题1.简述《史记》的纪传体史书的特点。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特点
纪传体结构,结合纪事和传记,详细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的历史事件;
内容丰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
语言生动,善于运用文学手法,增强了历史记载的可读性;
注重历史人物的传记,展现了众多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思想观念。
2.简述《资治通鉴》的编写目的和特点。
《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其编写目的和特点
编写目的:总结历代兴衰,供君主借鉴;
特点:
编年体结构,按照年代顺序排列史实;
涵盖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到五代末年(公元959年)的历史;
记载详实,对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详细阐述;
注重史实,力求客观公正。
3.简述《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的关系。
《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的关系
曹操与刘备、孙权都是东汉末年的军阀;
曹操占据北方,刘备占据四川,孙权占据江东;
三人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合作关系;
刘备和孙权曾结盟抗曹,共同对抗曹操。
4.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关系。
《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关系
贾宝玉是主人公,林黛玉和薛宝钗是他的表妹;
贾宝玉与林黛玉相爱,但两人性格不合,最终悲剧收场;
贾宝玉与薛宝钗成婚,但内心深处仍然怀念林黛玉。
5.简述《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由来和主要活动。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由来和主要活动
由宋江、吴用等人领导的梁山好汉原是一群因生活所迫而聚义的英雄;
他们因官府迫害而逃亡,最终在梁山泊聚义;
主要活动:抵抗官府,保护百姓,最终接受朝廷招安,征战四方。
6.简述《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主要任务。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主要任务
唐僧带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四人西行取经;
任务: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途中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成功取得真经。
7.简述《封神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封神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主要人物:姜子牙、哪吒、杨戬、韦陀等;
故事情节:周武王伐纣,姜子牙被封为太师,协助武王平定天下;
描述了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和民间故事,展现了众多英勇人物的传奇事迹。
8.简述《史记》中记载的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大事。
《史记》中记载的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大事
黄帝时期:统一华夏,建立部落联盟,创制文字;
夏、商、周时期:夏朝建立,商汤灭夏,周武王灭商,周公制礼作乐;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集权制度;
汉朝: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汉武帝刘彻实行改革,开创“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已根据上述题目要求进行简述。解题思路主要包括对相关历史文献的了解、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汇、梳理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以及结合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进行阐述。在解答过程中,应注意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力求准确、简洁地表达。五、论述题1.结合《史记》和《资治通鉴》,谈谈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的演变。
解题思路:
1.简述纪传体史书的概念和起源。
2.分别介绍《史记》和《资治通鉴》在纪传体史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分析两者在编写体例、内容深度、历史评价等方面的异同。
4.探讨纪传体史书在后世史学研究中的影响。
答案:
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起源于《史记》,其特点是纪事以传人,以传带事,使历史人物与事件相互映衬。其中,《史记》和《资治通鉴》是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史记》由西汉司马迁编纂,以纪传为主,分为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编纂,采用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记载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末年(公元959年)的历史。
两者在编写体例上有所不同,但都注重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入剖析。《史记》以纪传为主,更侧重于人物传记的编写,而《资治通鉴》则以编年体为框架,注重事件的连续性和全面性。
在内容深度和历史评价方面,《史记》和《资治通鉴》各有千秋。前者以人物传记为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后者则以事件为主线,更具有历史研究的价值。
纪传体史书在后世史学研究中的影响深远,为后世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借鉴。
2.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解题思路:
1.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2.分析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的性格特点。
3.探讨这三位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答案:
《三国演义》以三国鼎立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曹操、刘备、孙权三位英雄的传奇故事。其中,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的性格特点
曹操:机智狡猾,善于权谋,野心勃勃。在历史进程中,曹操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为曹魏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刘备:仁义宽厚,善于团结人才,具有领袖气质。在历史进程中,刘备凭借仁德和智谋,得到了众多人才的追随,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
孙权:英勇果断,善于谋略,重视人才。在历史进程中,孙权成功抵御了曹操的南征,使吴国在三国鼎立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三位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曹操:奠定了曹魏政权的基业,使北方重新统一,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为三国鼎立局面增添了活力,对后世的政治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孙权:巩固了吴国政权,使江南地区得到了发展,对后世地方治理产生了积极影响。
3.结合《红楼梦》和《西游记》,谈谈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
解题思路:
1.简要介绍《红楼梦》和《西游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分析这两部小说在题材、结构、人物、情节等方面的特点。
3.探讨这些特点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普遍性和影响。
答案:
《红楼梦》和《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代表作品,它们在题材、结构、人物、情节等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题材:两部小说均以奇幻、神话为题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寓意。
结构:《红楼梦》采用章回体结构,以贾宝玉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西游记》则采用长篇连缀的结构,以唐僧师徒取经为主线,表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
人物:两部小说的人物形象鲜明,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复杂,展现了封建家族的兴衰。《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各异,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情节:《红楼梦》情节曲折离奇,充满悲剧色彩。《西游记》情节充满奇幻色彩,寓意深刻。
这些特点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具有普遍性,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们丰富了小说的题材,拓宽了小说的表现手法,使中国古代小说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4.分析《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起义原因和意义。
解题思路:
1.简要介绍《水浒传》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分析梁山好汉起义的原因。
3.探讨梁山好汉起义的意义。
答案:
《水浒传》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为背景,讲述了梁山好汉的传奇故事。梁山好汉起义的原因
1.社会矛盾:北宋末年,阶级矛盾激化,贫富差距悬殊,导致农民生活困苦,民不聊生。
2.官逼民反:官府腐败,苛捐杂税加重,使得百姓不堪重负,不得不走上反抗之路。
3.英雄聚集:梁山好汉们多为被官府迫害的豪杰,他们具有反抗精神,聚集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反抗力量。
梁山好汉起义的意义
1.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反抗的精神,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2.表现了梁山好汉们的英雄气概,弘扬了正义和忠诚的品质。
3.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民间传说中的经典形象。
5.结合《史记》和《封神演义》,谈谈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形象。
解题思路:
1.简要介绍《史记》和《封神演义》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分析两部作品中英雄形象的特点。
3.探讨这些特点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普遍性和影响。
答案:
《史记》和《封神演义》分别记载了古代英雄事迹和神话传说,其中英雄形象具有以下特点:
《史记》中的英雄形象:
1.英勇善战: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善于指挥作战。
2.忠诚勇敢:对国家和民族忠诚,敢于为正义事业而战。
3.品格高尚:具有高尚的品质,如仁义、智慧、勇敢等。
《封神演义》中的英雄形象:
1.超凡脱俗:具有非凡的能力和神通,如法术、神通等。
2.英勇无畏:敢于挑战权威,为正义而战。
3.神秘莫测:具有神秘的背景和命运,充满奇幻色彩。
这些特点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具有普遍性,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民间信仰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们丰富了文学作品的题材,塑造了丰富多彩的英雄形象,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6.论述《史记》中记载的历史事件对后世的影响。
解题思路:
1.简要介绍《史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分析《史记》中记载的历史事件。
3.探讨这些历史事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
《史记》作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巅峰之作,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史记》中记载的历史事件对后世的影响
1.历史认知: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帮助人们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历史。
2.文化传承:《史记》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文化等元素,对后世文学、艺术、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3.政治借鉴:《史记》中记载的历史事件和政治斗争,为后世政治家、思想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4.哲学思想:《史记》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对后世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7.分析《资治通鉴》的编写特点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解题思路:
1.简要介绍《资治通鉴》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分析《资治通鉴》的编写特点。
3.探讨《资治通鉴》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答案: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编纂。其编写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机嵌线工作业现场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公司道路客运调度员设备技术规程
- 人工影响天气特种作业操作员合规化技术规程
- 公司集材拖拉机司机岗位应急处置技术规程
- 江苏省新沂市第四中学2026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2026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工程化学基础教案第3章
- 2025车辆配件采购承揽合同范本
- 2025年辽宁省购销合同示范文本
- 专职培训师的知识体系课件
- 家乡的变化课件
- 2025房地产中介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1地球的表面教学课件
-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
- 2025至2030中国克罗恩病药物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知识分享大讲堂活动方案
- 2026届初三启动仪式校长讲话:初三启航!以信念为舵赴青春与使命之约
- 2025年秋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
- GB/T 4513-2000不定形耐火材料分类
- GB/T 27664.3-2012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第3部分:组合设备
- 《半导体及二极管》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