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807-2024 交通地理信息电子地图配图规范_第1页
DB32∕T 4807-2024 交通地理信息电子地图配图规范_第2页
DB32∕T 4807-2024 交通地理信息电子地图配图规范_第3页
DB32∕T 4807-2024 交通地理信息电子地图配图规范_第4页
DB32∕T 4807-2024 交通地理信息电子地图配图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3.080

CCSR85

!7,



DB32/T4807—2024

交通地理信息电子地图配图规范

Mappingspecificationsforelectronicmapsoftransportation

geographicinformation

2024-06-05发布2024-07-05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DB32/T4807—2024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地图分级……………………2

5信息内容……………………2

6分级抽取……………………3

7地图符号……………………3

8地图注记……………………4

9符号与注记使用要求………………………6

附录A(资料性)交通专题地理信息符号与注记…………7

附录B(资料性)基础地理信息符号与注记………………31

附录C(资料性)大屏端交通专题地理信息符号与注记…………………38

参考文献………………………43

DB32/T480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

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渝、朱雷雷、孙妍、鲁伟、张浩、许成涛、朱庆东、蒋笑、王会娜、朱世娟、潘敏、

张丽、骆懿、李凯、潘振航、顾茜茜、许典、吕伟。

DB32/T4807—2024

交通地理信息电子地图配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江苏省交通地理信息电子地图配图的内容,包括信息内容、分级抽取、地图符号与注记

的基本内容及使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桌面端交通地理信息电子地图与大屏端交通地理信息电子地图的编制。其他电子地

图中的交通信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025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CH/Z9011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数据规范

JTS195⁃3内河电子航道图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交通地理信息trafficgeographicinformation

交通地理信息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和交通专题地理信息两部分。交通专题地理信息是反映和描述交

通要素的空间位置、形态和属性的信息。

[来源:DB32/T3573—2019,3.1]

3.2

基础地理信息fundamentalgeographicinformation

反映地球表层水系、居民地及建筑设施、交通、管线、境界和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等自然和人文要

素的位置、形态和属性的基本信息,以及地名和地理空间参照信息。主要通过数字矢量地图数据(数字线

划地图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数字栅格地图数据等形式来表现。

[来源:GB/T21740—2008,3.1]

3.3

电子地图electronicmap

应用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建立起来的视屏显示地图。

[来源:CH/Z9011—2011,2.2]

3.4

地图负载量mapload

地图上单位面积内可容纳符号和注记的总和。

[来源:CH/Z9011—2011,2.3]

1

DB32/T4807—2024

3.5

地图符号mapsymbol

地图中各种图形、记号和文字的总称。由形状、尺寸、定位点、文字、色彩等因素构成。

[来源:GB/T16820—2009,4.35]

3.6

地图注记annotation

地图上文字和数字的通称。

注:地图注记由字体、字大、字级、字隔、位置、排列方向及色彩等因素构成。

[来源:GB/T16820—2009,4.34,有修改]

4地图分级

按照CH/Z9011的要求执行。

5信息内容

5.1交通专题地理信息

交通专题地理信息分为公路及设施、公路场站、航空、铁路及设施、城市交通、港口及设施、航道及设

施、管理机构共8大类141小类,见表1。

表1交通专题地理信息类别与内容

分类内容

高速、在建高速、规划高速、国道、在建国道、规划国道、省道、在建省道、规划省道、高等级匝道、里程桩、公

公路及设施路桥梁、公路渡口、公路隧道、公路涵洞、出入口、交叉路口、服务区、收费站、ETC门架、可变情报板、公路

摄像机、气象检测器、交调站、治超检测站、应急处置中心、养护中心、苏通卡服务点等

公路场站客运站、货运站等

航空机场、在建机场、规划机场、航站楼、城市航站楼、停机坪、机场区域、无人机禁飞区等

高速铁路、在建高速铁路、规划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在建普速铁路、规划普速铁路、普速铁路支线、专用铁

铁路及设施路、其他路线、铁路联络线、上跨管道、限高杆、火车站、铁路隧道、道口、铁路涵洞、公铁并行路段、跨公路铁

路桥、一般铁路桥、跨航道铁路桥、跨铁路公路桥、跨铁路人行桥等

城市交通地铁线路、地铁站、地铁换乘站、地铁出入口、公交站、公交线路、出租车停靠点、充电桩、停车场等

港口及设施港口、港区、作业区、经营者、码头、泊位、锚地、仓库堆场、岸线、疏港公路、疏港铁路等

航道、航段、航标、标牌、典型断面、等深点、警示标志、信号标志、专用标志、船闸闸室、船闸管理区、船闸管

理单位、套闸、节制闸、闸阀门、闸门、连续墙、系泊绞缆设施(靠船墩)、整治建筑物、架空线缆、架空缆索、架

空管道、过河桥梁、支架桥墩、栈桥、隧道、渡口、水坝、渡槽、水下管道线缆、船坞区、防汛墙、临河船厂、干船

航道及设施

坞、浮码头、浮船坞、取排水口、抽排水站、水上加油站、固定码头、水上服务区、垃圾收集站、锚地、停泊区、

远调站、洗舱站、水文站、加气站、不可移动文物、其他临河服务建筑设施、监控设备、航道交通量观测点、

AIS基站、VHF基站、安全作业区、海事泵船等

管理机构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公路管理部门、港航管理部门、交通执法部门、其他交通管理部门等

2

DB32/T4807—2024

5.2基础地理信息

基础地理信息分为境界、政区、其他公路及设施、水系、居民地、植被、兴趣点、其他,见表2。

表2基础地理信息类别与内容

分类内容

境界省级行政区划界线、地市级行政区划界线、县级行政区划界线

政区省级行政区域

县道、快速路、高架路、主干道、次干道、乡道、乡村路、专用公路、支线、内部道路、汽车隧道、引道、其他

其他公路及设施

匝道等

水系江、海、河、沟渠、水库、湖泊、塘等

居民地房屋

植被城市绿地

餐饮、住宿、批发零售、汽车销售及服务、金融保险、教育文化、卫生社保、运动休闲、公共设施、商业设

兴趣点

施及服务、居民服务、公司企业、地名地址、其他等

其他岛屿

6分级抽取

6.1抽取原则

制作江苏省交通地理信息电子地图时,依据各级比例尺,对交通地理信息进行分级抽取,遵循以下

原则:

a)每级地图的负载量应与显示比例尺相适应,并尽可能完整保留数据源的信息,特别是交通地理

信息;

b)下一级别的信息内容不应少于上一级别,随着显示比例尺的不断增大,信息内容不断增多;

c)跨级信息抽取应平滑过渡,即相邻两级的地图负载量变化相对平缓。

6.2抽取内容

交通地理信息电子地图各级比例尺信息抽取内容见附录A、附录B、附录C。

7地图符号

7.1符号内容

地图符号主要包括交通专题地理信息符号、基础地理信息符号和大屏端交通地理信息电子地图符

号,内容如下:

a)交通专题地理信息符号包含公路及设施、公路场站、航空、铁路及设施、城市交通、港口及设施、

航道及设施、管理机构等符号,见表A.1;

b)基础地理信息符号包含境界、政区、其他公路及设施、水系、居民地、植被、兴趣点、其他等符号,

见表B.1;

c)大屏端交通地理信息电子地图符号包含基础地理信息符号和大屏端交通专题地理信息符号,其

3

DB32/T4807—2024

中基础地理信息符号见表B.1,大屏端交通专题地理信息符号见表C.1。

7.2符号分类

按地图符号所指概念的空间分布状态,可分为:

a)点状符号:用来表示可视为点的地物或现象的符号,如里程桩、公路渡口等;

b)线状符号:用来表示可视为线的地物或现象的符号,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道等;

c)面状符号:用来表示呈面状分布的地物或现象的符号,如港区、机场区域等。

7.3符号尺寸

电子地图符号尺寸以毫米为单位。同类要素的点状符号、线状符号,符号色彩相同时,按其重要性依

次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分级设定;符号色彩不同时,可采用同大小、同粗细的表达方式,保持符号视觉上适

度的大小级差、等级级差对比。

7.4符号色彩

本文件符号采用R、G、B构色方式。依据地图用途及表达信息类别设定符号色彩的色相、饱和度和

亮度。不同符号的色彩应在视觉上保持一定的对比度,交通地理信息符号色彩宜突出,地理背景信息宜

弱化。不同色彩面域背景上的图形符号,宜依据面域背景调整符号用色,并保持符号色彩的视觉分辨率。

7.5符号定位

7.5.1点状符号

应符合以下要求:

a)符号图形为一个点,该点为符号定位点,如地名地址等;

b)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符号,定位点在其几何图形中心,如养护中心、停车

场等;

c)底部为直角的符号,定位点在其直角的顶点,如里程桩等;

d)其他符号定位点在其符号的中心点。

7.5.2线状符号

线状符号以中轴线定位,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普速铁路等。

7.5.3面状符号

面状符号采用范围线定位,内部填充图案或填充色彩仅表示范围内的信息类别,如港区、泊位、码

头等。

8地图注记

8.1注记内容

地图注记主要包括交通专题地理信息注记、基础地理信息注记以及大屏端交通地理信息电子地图注

记,内容如下:

a)交通专题地理信息注记包含公路及设施、公路场站、航空、铁路及设施、城市交通、港口及设施、

航道及设施、管理机构等注记,见表A.2;

b)基础地理信息注记包含其他公路及设施、水系、兴趣点、其他等注记,见表B.2;

4

DB32/T4807—2024

c)大屏端交通地理信息电子地图注记包含基础地理信息注记和大屏端交通专题地理信息注记,其

中基础地理信息注记见表B.2,大屏端交通专题地理信息注记见表C.1。

8.2注记定位

应符合下列要求:

a)点状要素名称注记以点状符号为定位点,可按右方、左方、上方、下方、右上、左上、右下、左下8

个方向排布位置;

b)线状要素名称注记以线状符号为定位线,注记排布在线状符号同一侧;

c)面状要素名称注记应排布于面状区域范围内,当区域较小或形状狭长难以放置时,注记可参照

点状或线状要素名称定位;

d)注记与符号、注记与注记之间的间隔应适宜,不应相互压盖,避免信息混乱。

8.3字体选择

应符合下列要求:

a)字库选择:使用字形美观、字体丰富的字库;

b)字体选择:同一类别或等级的符号使用同一字库的相同字体;

c)字符间距:中文文字、西文文字、阿拉伯数字的字符间距宜结合地图比例尺、要素密度、要素大小

等因素设置,保证地图的可读性及美观度。

8.4注记排布

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a)水平字列:注记中心连线保持水平,文字由左向右排布;

b)垂直字列:注记中心连线保持垂直,文字由上向下排布;

c)雁行字列:注记中心连线水平夹角,角度为45°~135°及225°~315°时文字由上向下排布,其余角

度时文字自左向右排布,如图1所示;

图1雁行字列角度定义图

d)屈曲字列:注记呈曲线形、沿线性标注对象同侧排布,排布方向参见雁行字列。

5

DB32/T4807—2024

9符号与注记使用要求

9.1一般要求

要求如下:

a)航道及设施类表示方法按JTS195⁃3的要求执行;

b)未规定的基础地理信息表示方法按GB/T20257的要求执行;

c)本文件规定的地图符号的尺寸可依据比例尺、地图载负量等具体渲染要求适当放大或缩小;

d)符号与注记使用要求见附录A、附录B、附录C。

9.2符号扩充

对于附录中尚无的内容,宜依据表达对象特征,利用符号构成因子设计新符号,并与现有分类体系相

协调;需要根据业务对象的等级、属性等进行细分的子类,应继承上一级符号的基本构成。

6

DB32/T4807—2024

附录A

(资料性)

交通专题地理信息符号与注记

A.1交通专题地理信息符号

交通专题地理信息符号见表A.1。

表A.1交通专题地理信息符号表

要素显示符号颜色符号说明

要素名称符号式样

大类级别RGB(单位:mm)

顶层线宽:

25015837

0.18

7-9

底层线宽:

1741089

0.67

顶层线宽:

25015837

0.49

10

底层线宽:

1741089

0.98

顶层线宽:

25015837

0.98

高速11-12

底层线宽:

1741089

1.68

顶层线宽:

25015837

公路2.14

及设13-16

底层线宽:

施1741089

2.63

顶层线宽:

25015837

3.15

17-20

底层线宽:

1741089

3.70

顶层线宽:

25015837

0.18

7-9

底层线宽:

1741089

0.67

在建高速

顶层线宽:

25015837

0.49

10

底层线宽:

1741089

0.98

7

DB32/T4807—2024

表A.1交通专题地理信息符号表(续)

要素显示符号颜色符号说明

要素名称符号式样

大类级别RGB(单位:mm)

顶层线宽:

25015837

0.98

11-12

底层线宽:

1741089

1.68

顶层线宽:

25015837

2.14

在建高速13-16

底层线宽:

1741089

2.63

顶层线宽:

25015837

3.15

17-20

底层线宽:

1741089

3.70

顶层线宽:

25015837

0.18

7-9

底层线宽:

1741089

0.67

顶层线宽:

25015837

公路0.49

及设10

底层线宽:

施1741089

0.98

顶层线宽:

25015837

0.98

规划高速11-12

底层线宽:

1741089

1.68

顶层线宽:

25015837

2.14

13-16

底层线宽:

1741089

2.63

顶层线宽:

25015837

3.15

17-20

底层线宽:

1741089

3.70

顶层线宽:

254205110

0.11

国道7-9

底层线宽:

2301520

0.60

8

DB32/T4807—2024

表A.1交通专题地理信息符号表(续)

要素显示符号颜色符号说明

要素名称符号式样

大类级别RGB(单位:mm)

顶层线宽:

254205110

0.49

10

底层线宽:

2301520

0.98

顶层线宽:

254205110

1.02

11-12

底层线宽:

2301520

1.58

国道

顶层线宽:

254205110

1.86

13-16

底层线宽:

2301520

2.28

顶层线宽:

254205110

3.15

17-20

底层线宽:

2301520

3.70

顶层线宽:

254205110

公路0.11

及设7-9

底层线宽:

施2301520

0.60

顶层线宽:

254205110

0.49

10

底层线宽:

2301520

0.98

顶层线宽:

254205110

1.02

在建国道11-12

底层线宽:

2301520

1.58

顶层线宽:

254205110

1.86

13-16

底层线宽:

2301520

2.28

顶层线宽:

254205110

3.15

17-20

底层线宽:

2301520

3.70

9

DB32/T4807—2024

表A.1交通专题地理信息符号表(续)

要素显示符号颜色符号说明

要素名称符号式样

大类级别RGB(单位:mm)

顶层线宽:

254205110

0.11

7-9

底层线宽:

2301520

0.60

顶层线宽:

254205110

0.49

10

底层线宽:

2301520

0.98

顶层线宽:

254205110

1.02

规划国道11-12

底层线宽:

2301520

1.58

顶层线宽:

254205110

1.86

13-16

底层线宽:

2301520

2.28

顶层线宽:

254205110

公路3.15

及设17-20

底层线宽:

施2301520

3.70

顶层线宽:

254235130

0.25

8-10

底层线宽:

21418590

0.60

顶层线宽:

254235130

0.81

11-12

底层线宽:

21418590

1.19

省道

顶层线宽:

254235130

1.86

13-16

底层线宽:

21418590

2.28

顶层线宽:

254235130

3.15

17-20

底层线宽:

21418590

3.70

10

DB32/T4807—2024

表A.1交通专题地理信息符号表(续)

要素显示符号颜色符号说明

要素名称符号式样

大类级别RGB(单位:mm)

顶层线宽:

254235130

0.25

8-10

底层线宽:

21418590

0.60

顶层线宽:

2542351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