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882-2022 桑枝栽培斑玉蕈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42T 1882-2022 桑枝栽培斑玉蕈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42T 1882-2022 桑枝栽培斑玉蕈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42T 1882-2022 桑枝栽培斑玉蕈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42T 1882-2022 桑枝栽培斑玉蕈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422022-06-28发布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 V 2 2 2 24.4拌料装瓶/袋区 24.5灭菌区 2 2 24.8养菌区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7.4灭菌 4 47.6栽培种接种 4 4 4 4 5 5 5 5 5附录A(资料性)桑枝栽培斑玉蕈配方...................................................6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洪丽、刘启燕、王卓仁、周雁、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联系电话邮箱邮箱:121992163@qq.V1桑枝栽培斑玉蕈生产技术规程要求、栽培种要求、栽培管理、采收包装与贮运、菌渣处理、生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NY/T528—2010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GB/T12728、GB/T37671及DB42/T13.1斑玉蕈Hypsizygusmarmoreus(Peck)H.E.Bigelow玉蕈属。子实体丛生,中等大小,菌盖幼时中央有浅褐色龟裂状斑纹;菌肉白色;菌褶平滑或有纵条纹,质地脆嫩,基部相连或分叉;显微镜下孢3.223.34.2菌种生产区4.3原料区4,4拌料装瓶/袋区4.5灭菌区灭菌区应排气设施良好,与高温蒸汽设备及冷却区域相邻。按日生产量配置灭菌配备及车4,6冷却区4.7接种区接种区净化级别应达到万级,接种机层流罩下制冷设备、新风净化系统、紫外线灯或臭氧发生器、接种流水线等4.8养菌区4.9搔菌区按日生产量配置搔菌区面积,配备通风制冷设备及给4.10出菇区按日生产量配置出菇区面积,配备制冷、加湿、通风、光照等设34.11采收包装区4.12菌渣处理区5原辅料要求5.1.1桑枝屑a)桑枝剪伐与干燥。桑枝剪伐一般分为春伐和夏伐,春伐桑枝的晾晒时间60d~120d晾晒时间30d~120d。春伐桑枝晾晒地点可b)桑枝粉碎。粉碎前对桑枝去杂,选择桑枝专用粉碎机。桑枝屑大小以0.5cm~1cm为宜。5.1.2其他主料如棉籽壳、玉米芯等,要求新鲜、洁净、干燥、无虫、5.2辅料如麸皮、油糠、豆粕、玉米粉等,要求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5.3水7.2拌料按配方将原辅料称重、加水搅拌均匀,装瓶/袋后含水量应控制在65%~70%,pH值应控制在8.0~9.54料面高度适中。装瓶后应用打孔机在装好培养基的料面打1个~8个孔,打孔后料面距瓶口高度7,4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温度应为121℃~126℃,灭菌压力为0.21MPa~0.24MPa,温度到达121℃后应根据瓶/袋的数量及灭菌锅大小维持80min~17.5冷却灭菌锅温度降至100℃以下时将栽培瓶/筐移入冷却区进行冷却,培养基温度降至18℃~22℃。7.6栽培种接种固体菌种接种要求按NY/T528—2010标准中4.7.7的规范进行操作。液体菌种控制接种量30mL/瓶7.7.1应将已接种的栽培瓶/袋移入培养室堆叠7.8搔菌面进行冲洗,保证料面无散碎料,并适当补水20mL将袋口的薄膜向外弯折,保留3cm~5cm高将搔菌后的菌瓶/袋移入出菇房进行出菇管理。出菇期管理宜按表/225<2.5cm;袋栽白玉菇采收长度宜为16cm~18cm,菇帽直径2cm~3cm。8.2贮运8.2.2应选择干燥、避光、洁净处贮藏,储存温度为0℃~4℃。8.2.3应选择2℃~8℃条件下全程冷链运输,运输途中防日晒、防雨淋。9.2菌渣可制成生有机肥或饲料、物质锅炉燃料,也可作为其它食用菌栽培原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