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纺织设备安全技术要求与管理规范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纺前、纺纱、织造、印染整理等纺织生产环节所使用的设备及配套GB/T17780.1—2012纺织机械安GB/T17780.2—2012纺织机械安3.13.23.33.43.53.63.73.844.1.1纺织设备的机械结构部件应满足设计强度、刚度和疲劳寿命要求,关键部件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设备无明显毛刺、毛边或4.1.2所有旋转、往复运动或冲压等易伤害人体的部位必须加装坚固可靠的防护罩、护栏或挡板;对棉纺整经机、浆纱机等设备的经轴两端应装设罩壳,并配备自锁或自轴承等部件的运行参数(转速、温升等)应符合设计4.1.6对需定期拆卸维护的部件,应设置可锁定装置(锁紧螺栓或销钉),并在检修时切断动力和能4.1.7纺织设备的起重、吊装及搬运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要求,所用起重设备和吊具应按规定进行验收和检验,确保载荷不超标,操作人员应持证作业。4.1.8设备易损件应有备用件储备;长期停用的设备应进行防锈处理或定期通转,以保持机械部件良4.2.2所有电源线、接地线和控制线应采用合格的铜芯线,并安装在金属线槽、管道内或其它防护设4.2.3电气设备表面及相邻区域应无明显水汽、化学腐蚀等环境影响,对潮湿、多尘环境中的电器应采取防水、防尘、防腐措施;移动电动工具和带电部件应采用漏电保护器,确保漏电时自动断电。4.2.4变压器、配电箱、控制箱等电气设备应设安全门或透明保护罩,门锁带钥匙或铅封,非维修人员不得随意开启;设备外壳和金属支架均应良好4.2.5电气元器件应标明额定电压和电流;现场电压、电流测试装置应安装在操作方便处,接线端子4.2.6设备所有用电部件和控制线路应配备可靠的过载、短路及漏电保护装置;配电电缆、导线及接头应保持清洁无油污,无裂纹和破损,定期进4.2.8对于需要接触的高温电气部件(如电热器、加热管)应加装隔离防护罩;电缆接口及插头的负载能力应适当,在工作环境恶劣时选用防护等级较高的4.3安全防护装置4.3.1纺织设备必须配备紧急停止装置,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切断动力;紧急停止按钮应设置在显著易触及的位置,采用红色按钮配黄色底座,并4.3.2对于可能误入危险区的操作场所,应在设备周围设置固定防护栏、围栏或网罩;所有防护装置54.3.3需要频繁开启的防护门或盖应装机械或电气联锁装置,确保在门盖开启时设备动力被切断,无4.3.5连续织造等快速运动设备上,应设防飞梭、安全拉绳和自动停机装置,以便在松线、断线或其他异常情况下,立即停车;拉绳应连续有效,且定期检验其可4.3.6手工作业区应配备防护挡板或推手装置,避免手靠近锋利刀片或其他旋转部件;需要工人取料4.3.7重载起吊和大件输送设备应设限位器和超载保护;连续运输(如卷布机)应装设速度超限报警4.3.8在所有具有触电危险的部位(如裸露母线、接线端子)应安装绝缘罩或设置安全警戒;设备与4.4.1设备上的高风险部位、危险区域及特别注意事项应张贴安全警示标志,标志图形采用符合国家字体清晰、无褪色;标志板材料应耐日晒雨淋,保证长期清4.4.3设备铭牌和警示标志应固定牢固,不得随意拆卸;定期对标志版面进行检查,发现损坏、脱落4.4.4高温部位(如熨烫机、烘房)和化学品接触处应张贴相应的温度或化学危害标识;移动部件的4.4.5对照操作说明和安全规程,应在显著位置粘贴或悬挂必要的操作步骤提示和应急处理要点;遇4.4.6安全标志的使用应符合工艺布局和人体工效要求,避免遮挡视线;在照明条件差或夜间作业场4.4.7警示标志仅作为提示性工具,操作人员仍需按照作业规程和个人防护要求执行操作;设施更新4.4.8针对新发现的安全风险或改造后的危险部位,应及时评估是否需要新增警示标志,并组织员工5.1.1纺织设备采购应遵循安全优先原则,选用符合国家或行业安全技5.1.2采购单位应对供应商进行严格资质审核,优先选择信誉好、资质全、具有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生产许可证的供应商。供应商需提供设备合格证、检验报告、安全功能说明等技术文件。5.1.3新购设备到货后,应由具备专业资质的技术人员对设备外观和结构进行检查,查验随货技术资料及合格证书是否齐全;发现供货与合同或技术要求不符的部件应拒收或要求更换。5.1.4设备验收应制定详细标准,包括设备外观检查、机械性能测试、电气安全测试和功能试运行等项目。验收过程中应做好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签收,并编5.1.5对于大型或复杂设备,在安装前可进行现),5.1.7验收后,设备必须按规定办理检验手续(如涉压、电气类设备检测),并按照“三同时”制度65.1.8验收后应妥善保管与设备相关的说明书、图5.1.9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应对现场环境(基础、供电、通风、防火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符合设备安全使用条件,再由生产管理、设备技术、安全等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后方可投5.2.1设备安装应严格遵照制造厂提供的安装说明书,由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员实施;安装前应检查基础、水平和垫铁情况,确保设备水平放置、5.2.2电气安装和接线必须符合电气规范要求,由专业电气人员进行;所有电缆穿线应留有足够长度供设备调整,电缆布线应整齐并留有标识;接地线应直接接至设备金属底座或接地端子。5.2.3设备安装时应安装完备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联锁装置,调试前应检查防护门、急停按钮、限位5.2.4调试过程中应先进行空载试车(先低速后高速),验证各机构是否正常运转,各传动部件是否5.2.5调试时需使用到的液压油、润滑油及冷却液,应根据设备要求选择合格产品并保持清洁;首次5.2.7安装调试完成后,应组织操作人员熟悉设备结构及使用说明,强调安全操作要点,并进行一次5.2.8安装使用过程中若需拆装大型部件,必须制定专项拆装方案并交由专业人员组织实施,同时要5.3.1设备投产运行前,操作人员应仔细检查各类安全防护装置、电气线路和紧急停止装置的完整性5.3.2运行期间,设备应按照操作规程和维护计划进行日常保养。润滑油、冷却液等易损材料应定期补充和更换,传动带、链条等易损件应定期检查并按规定进行5.3.3设备运行时需保持机房内环境清洁,地面无明水、油污和绊倒物;周围通道畅通,无易燃易爆5.3.4设备发出异常声音、振动或报警时,应立即停机检查,不得带病运行;对检修后的设备需先进维护记录应包括日期、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签名等5.3.6对设备易损件和备件应储备充足,关键安全部件(如安全继电器、保险片等)应备用以便及时5.3.7运行维护人员应接受设备结构和维护技能培训,掌握消除常见故障的方法;维护中使用的工具5.3.9设备定期维护时,应严格执行停机挂牌制度,并采取有效隔离、锁定措施;维护结束确认安全5.4设备检修与报废5.4.1对设备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应由专业人员及时停机检修,严禁在运行状态下直接拆卸或维修高5.4.2日常小修由使用部门负责;设备大修、改造或具有重大危险的检修应纳入年度计划,集中在安75.4.4检修完成后,应对调换或修复的部件进行功能测试,并记录检修结果;对无法恢复安全性能或5.4.5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检修后已无法保证安全使用的设备,应按有关规定报废处理。报废前应采5.4.7检修和报废过程中产生的废旧物料(废金属、废油、废电池等)应按危险废物管理规定妥善处5.4.8定期对已报废或停用的设备及其配件进行清理,并更新设备台账和资产清单,防止误使用或遗5.5.1企业应建立设备安全操作培训制度,确保设备操作、维护和检修人员都经过专门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能上岗;特殊设备或高危设备的操作人员需持相关上5.5.2培训内容应包括设备结构与原理、操作规程、安全防护要求、事故应急处理等;新员工和岗位5.5.3建立培训档案并记录培训过程,包括培训时间、内容、参训人员、培训讲师和考核结果等。培5.5.4对设备安全使用不符合要求、操作不当造成事故的人员,要进行追责并重新培训。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定期参加继续教育,不断更新5.5.5对发现或近距离接触高风险部位的人员,应进行风险告知,培训应强调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5.5.6操作培训合格后,应进行试车指导,由经验丰富的人员带领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训练中发现问5.5.8培训内容和计划应结合生产实际和历史事故经验进行更新,培训效果应通过考试或现场模拟操5.5.9培训工作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培训经费应列入年度安全投入预算,并专款6.1.1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最高管理者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下设专职或兼职安生产车间和班组应设安全员,及时反馈安全信息并参与隐患排查6.1.3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牵头,定期召开安全会议,研究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班组长应6.1.4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负责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计划、组织6.1.5建立多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目标和责任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个人,并纳入绩效考核。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生产和技术负责人同时承担6.1.6企业应积极发挥工会和职工代表的监督作用,听取一线员工意见,鼓励员工举报安全隐患,并6.1.7对外委的安装、检修单位,应要求其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组织并配备安全管理人员;企业86.1.8安全管理机构应定期召开安全例会,通报安全生产情况和事故教训,督促落实安全整改单和风6.2.1企业应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风6.2.2设备安全管理流程应包括“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闭环管理。风险评估、设备验6.2.4对于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所带来的新风险,应组织专家评审和安全论证,更新管理流6.2.5完善安全生产经费投入管理制度,明确安全防护设施、培训、检测等费用的使用范围和提取标6.2.6生产运营和设备维护过程应执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严格执行设备安全风险分级控制制度,重大危险源需制定专项风险预案并纳入企业风险等级管控体6.2.7重要安全事项(如重大设计变更、高危险作业、重大设备故障)应按管理流程进行审批;重大6.2.8企业应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审核,持续改进安全管理流程专项检查和定期检查应由安全、设备、技术等部门组织实施,检查结果应形成记6.3.2检查内容包括设备防护情况、操作规程执行情况、用电安全、动火作业管理、危险化学品存放6.3.3对检查发现的隐患应立即记录并分类管理:一般隐患限期整改,重大隐患需立即停机整治,并6.3.4隐患排查应贯穿设备全生命周期,对于重大设备运行前、中、后都应进行风险评估,将评估结6.3.5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明确排查频次、排查内容和整改时限。隐患整改完成后要进行6.3.6对重复出现的隐患,要分析根本原因,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予以消除;对事故隐患应升级处理,重大隐患应由公司安全领导小组审核6.3.7开展安全专项检查时,应重点关注新投产设备、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和重要安全节点;对发现的6.3.8检查队伍应进行专业培训,掌握检查方法和标准要求;发现问题时要进行现场教育并记录。如有无法当场整改的,应制定整改计划,跟踪落实直6.4.1企业应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对各类事故(含未遂事故、轻伤以上事故)执行及时报告制度。事6.4.2事故现场应立即采取安全隔离、断电、堵漏等紧急处置措施,保护现场并保存证据,以便事故6.4.4企业应及时对事故调查中查明的管理漏洞和技术缺陷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事故96.4.5事故报告和调查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限完成。涉及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应及时向全体员工通6.4.6对事故中牺牲或负伤的人员,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和赔付。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开展心理6.5外部监督与认证6.5.2企业可根据自身需要和行业惯例,引入第三方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证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6.5.3对于需要履行安全生产许可和注册登记的特殊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注册和定期检验,并提供合6.5.4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公开与披露应遵守有关规定;在遭遇外部投诉或舆情时,要及时调查并报告6.5.5企业应积极参与行业安全技术交流,吸收先进安全管理经验和技术,把符合条件的新标准、新6.5.6对引入的安全监测设备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传统文化与新质生产力融合案例
- 基于2025年数据洞察的智能家居用户隐私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云南德宏州州级事业单位选调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温岭市事业单位选聘工作人员真题
- 基层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融合
- 新质生产力中‘新质’的内涵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笔试模拟完整答案详解
- (正式版)DB15∕T 2587.2-2022 《豆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规范 第2部分:黄芪属》
- 新质生产力:老树发新芽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试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4年《数字摄影技术》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MOOC】质量管理-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医疗纠纷讲座
- 一氧化碳安全培训
- 2025年中考语文备考之名著复习:《艾青诗选》题集组(答案)
- 七年级英语阅读理解55篇(含答案)
- 医学教材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解读课件
- 《火灾调查 第2版》 课件 第5-7章 火灾调查分析、放火火灾调查、电气火灾调查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 消化道出血诊疗规范2022版
- 储能柜质保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