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分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500字】_第1页
【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分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500字】_第2页
【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分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500字】_第3页
【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分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500字】_第4页
【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分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500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国外的装配式建筑发展较早,因此目前国外的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较国内相比更加成体系,不仅仅是国外学者对装配式建筑成本问题的研究很多,而且各国有各国的行业规范及行业标准,因此装配式建筑在国外真正的做到了成本低、质量好、环境影响小,处于良好的状态。从二十世纪末开始,装配式建筑在美国发展兴起,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工业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为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创造行业标准,从此装配式建筑在美国开始发展创新,截止2001年,美国的装配式建筑的已经颇有规模,装配式建筑产业基本形成。因为美国的装配式建筑行业高度发达,美国的建筑构件标准化程度高,构件通用性强,建筑构件价格低,大大降低装配式建筑的成本费用。英国政府通过起草法律规章,明文规定装配式企业发展方向,通过政府的引导及调节作用,英国装配式企业借助工业化生产使建筑生产成本降低10%,实现了绿色生产、建筑工业化、产业化。除此之外,英国政府更加注重装配式人才的培养,英国的学校及时的增设相应的装配式建筑专业,培养了一大批装配式建筑人才,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装配式建筑早在1968年就出现,日本装配式建筑通过对建筑结构研究,有效的将建筑主体构件分割,实现更加详细的构件分类,日本建筑工业化程度相比其他各国更好,从而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的建造速度,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人工费用,实现了对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有效控制10。瑞典作为装配式出现较早的几个国家之一一,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实践,形成《瑞典工业标准(sis)》,《瑞典工业标准(sis)》通过模数来控制装配式部件的尺寸,最终实现部件尺寸、链接方法等标准化,从而使建筑构配件通用性大大增强。截止目前,瑞典的装配式住宅在住宅建筑中的普及率已经达到80%,工业化的装配式建筑住宅可以有效节能,瑞典的装配式建筑能源损耗仅为传统建筑的50%左右,大大减少了能源的浪费。丹麦也是采用建筑部件模数化的国家,且丹麦的模数化的发展较瑞典更为成功,目前装配式建筑普遍采用的国际通用iso标准,正是以丹麦采用的建筑构配件标准为基础而制定的。[1]不仅国外各国政府从整个建筑行业、整个建筑市场的角度,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控制提出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相关标准,国外各国的学者也在进行装配式成本控制的研究。澳大利亚的wood和Bevinkenlyl[2]通过研究,得出总承包商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及工程造价方面的管理对成本的优化有重要影响,并且各国学者也通过具体项目,从不同的成本构成要素:材料、人工、机械、技术等各个方面展开研究,寻求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的方法。MatsumotoJ[3]、Willemkorthalsaltes、EdgarM.bariga[4]等人从材料的控制上进行探讨,寻找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方法;日本的MatsumotoJ通过研究电子商务技术,发现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形成开发供应链,从而整合建筑构配件市场,使建筑商可以充分利用性价比高的原料资源,从而可以控制建筑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减少生产时间。新西兰的Willemkorthalsatesl1在Matsumoto的基础上再度研究,结合21世纪高度发展的互联网,运用网站对实际项目进行资源的整合,对实际项目运用互联网进行各种信息的整合,通过互联网对建筑成本进行全过程控制,对建筑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法国的EdgarM.brrigal对已有的材料控制系统作出改进,将供应链管理技术加入到材料控制管理系统,从材料管理的角度进行建筑成本控制的研究。部分外国学者对装配式建筑构配件的物流成本进行了研究。Maltz[5]和Ellraml[6]通过分析影响建筑采购成本的各种影响因素,从全面成本管理角度提出降低运输物分析,并且以美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史为参考,发现当装配式建筑市场达到一定规模后,装配式构件普及,装配建筑成本会降低。同样是装配式建筑刚刚起步的韩国和意大利两国,两国的学者也对目前装配式建筑成本较高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韩国学者HyungKeunPark[7]和Jong-HoOck![8]通过研究本国的装配式建筑,得出目前韩国的装配式建筑的成本高居不下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建筑设计和施工现场的组装技术不够成熟,如果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就能够解决装配式建筑的成本问题。意大利学者MarannaMarchesil[9]指出,装配式建筑是意大利建筑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只有装配式建筑规模化,才能解决目前装配式建筑的成本问题,才能满足意大利建筑市场的需要,他通过研究发现,设计阶段是影响装配式建筑成本的重要阶段。新加坡学者AlirezaKhilil[10]通过对装配式结构进行研究,得出如果充分利用建筑构件的模块化生产,充分利用装配式建筑生产的高效率和低能耗的特性,装配式建筑可以比传统的建筑成本减少15%左右。在中共建国初期的20世纪50年代,传统的红砖混凝土结构无论是主体建筑施工层数面积还是建筑施工过程速度均不能完全满足当代我国的建筑发展战略要求,为了有效解决中国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后的问题,我国向苏联公司学习国外建筑业多年发展成功经验,将最初的新型装配式多层建筑技术引入国内,从此当代我国建筑开始第-次重大尝试着向机械化、产业化的现代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产生了当代我国第一批新型装配式多层大型框架大板建筑、装配式多层大板框架建筑。至20世纪80年,最初级的装配式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一直以预制式的空心结构楼板作为建筑主体结构在世界我国逐步推广发展开来,虽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刚刚开始推广,但是由于目前装配式建筑成本问题已经成为了装配式建筑在我国推广的一个阻力,所以已经有学者对装配式的成本问题进行研究。对于装配式建筑成本研究。王刚[13]通过研究装配式在我国的发展规模,结合国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认为在我国目前装配式建筑成本较普通现浇建筑成本较高,但是随着人工工资的不断上升,装配式建筑成本较现浇建筑会相应的降低。金毅程[14]认为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成本确实要高于传统现浇建筑,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处于初级阶段,随着装配式生产厂家的增多,装配式建筑成本会低于现浇式建筑。然而闫红缨[15]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装配式住宅的造价比传统住宅低。对于装配式建筑成本增量的研究。齐宝库等人通过研究得出,虽然装配式建筑能够减少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钢筋绑扎和模板支设的工作量,但是预制构件的安装工程量增加,因此造成装配式建筑成本增加。李颖[16]通过对比现浇建筑与装配式建筑,考虑到土木工程和管道工程的成本,可以得出结论,预制结构的每平方米成本高于传统的现场铸造建筑物,而管道的每平方米成本低于传统铸造结构。广明等[17]提出装配式建筑的运输、吊装、吊装机械费用、以及预制构架与结构主体接缝处理的材料费等会造成装配式建筑成本增加。对于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方法从全过程管理的角度,兰兆红[19]从质量、安全、进度等多方面研究,创建一个新的预制建筑物管理系统,以控制预制建筑物的成本。吴飞飞[20]分析了在生产,组件运输和组件安装三个阶段中影响预制建筑物成本的主要因素,并分别创建了三级成本控制模型以找到控制成本的方法。刘春梅[21]分别对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运输、安装各个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各个过程中影响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因素,对每个过程分别寻找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措施。参考文献[1]周兆辉,苏志彬,王建伟.装配式建筑概述[J].科学技术创新,2019(08):123-124.[2]Wood,BevynKenley,Russell.TheeffecitivctivenessofTheBillsofQuantitiseinAustralia[J].JourmalofConstruetionReseareh.2004,5(2):291-309.[3]MatsumuraJ.RecentHousebuildingTechnologyR&DandtheRelatingEducationinJapan.IntemationalJournaHousingScienceandItsApplications,1996(4).[4]EdgarM.Barriga.MaterialControlSystemfortheManufacturedHousingIndustry[J.J.Manage.Eng,2005(21):91-98.[5]MaltzA,EllramL.Totalcostofrelationship:AnanalyticalframeworkfortheLogisticsoutsourcingdecision[J].JoumalofBusinessLogistics,1997,18(1):45-66.[6]VanDammeDA,VanderZonFLA.Activitybasedcostinganddecisionsupport[J].InternationalJournalofLogisticsManagement,1999,10(1):71-82.[7]AhmedElSayed,AdilK.Al-Tamimi,MustafaAlSaudi.EvaluationsoftheprecastconcretesysteminthelocalmarketofUAE[J].NewHorizonsandBetterPractices,2007.[8]HyungKeunPark,Jong-HoOck.UnitModularIn-FillConstructionMethodforHigh-RiseBuildings[J],KSCEJournalofCivilEngineering,2016,20(4):1201-1210.[9]MariannaMarchesi,DominikT.MattDesignforMassCustomization:Rehinkingpefabric-atedHousingUsingAxiomaticDesiga[J].JourmalofArchitecturalEngineeringTechnology,2017,23(3):05017004-1-05017004-20.[10]AlirezaKhalili,DavidK.H.Chua.IFC-basedframeworktomovebeyondindividualbuildingelementstoward[11]configuringahigherlevelofprefabrication[J].JoumalofComputinginCivilEngineering,2013,27(3):243-253.[12]蒋勤俭国内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综述[J].建筑技术,2010,41(12):1074-1077[13]王刚.住宅产业化之经济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版),2003,01:93-98[14]金毅程,赵兴祥.住宅建设工业化若干问题的实践与探讨[J].建筑施工,2008(10):922-924+926.[15]闫红缨预制装配式体系建造成本的比较分析[J].住宅产业,2012[16]李颖.基于价值链模型的装配整体式建筑成本分析研究[D].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7),10-14.[17]王广明,武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增量成本分析及对策研究[小建筑经济,2017,38(01):15-20.[18]徐康.供应链环境下的建筑材料库存管理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19]兰兆红.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7.[20]吴飞飞洪汇园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5.[21]刘春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成本分析与控制[D].聊城:聊城大学,2016.[22张鹏飞.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东南大学,2014.[23]张助助.EPC总承包项目成本控制与利润研究[J].化工管理,2019(15):10-11.[24]陈美君.EPC模式下项目总承包设计管理的探讨[J].建筑术,2019,50(S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