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12034.1-2024 特高压换流站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第1部分:通 用技术要求_第1页
Q-GDW12034.1-2024 特高压换流站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第1部分:通 用技术要求_第2页
Q-GDW12034.1-2024 特高压换流站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第1部分:通 用技术要求_第3页
Q-GDW12034.1-2024 特高压换流站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第1部分:通 用技术要求_第4页
Q-GDW12034.1-2024 特高压换流站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第1部分:通 用技术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高压换流站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Fixedcompressedairfoame2024-12-31发布2024-12-31实施I前言 Ⅱ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型号编制 5一般要求 6试验方法 17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和存储 20附录A(规范性)消防炮耐火耐高温性能试验 附录B(规范性)泡沫喷淋强度分布试验 编制说明 25本文件为Q/GDW12034《特高压换流——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第2部分:设计;——第3部分:施工及验收;——第4部分:运维;——第5部分:检修。本文件代替Q/GDW12033—2020《特高压换流站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通a)名称由“特高压换流站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更改为“特高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b)气液比校正为“x份标准状态下空气与1份泡沫混合液的比值”(见3.10);c)增加了灭火系统设置检修用等效喷射口的要求(见5.2.2.5和5.8.6);e)增加了对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末端等效喷射功能的要求(见5.8.6);f)修改了保障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关键部件性能的技术要求,更改了部分条款名称(见6.10);g)增加了布置在阀厅挑檐上方的消防炮耐火耐高温性能试验方法(见附录A);h)增加了压缩空气泡沫喷淋强度分布试验方法(见5.2.7和附录B)。罗沙、谢佳、谢涛、陈庆涛、刘鑫、程旭东、尚峰举、黄玉彪、汪书苹、程登峰、王丽晶、冯小军、——2020年12月首次发布;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GB/T3098.3紧固件机械性能紧固螺钉(ISO898—5:1998,IDT)GB5135.1—2019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1部分:洒水喷头GB5135.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6部分:通用阀门GB5135.1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11部分:沟槽式管接件GB/T9112钢制管法兰类型与参数GB/T14048.1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XF61—2010固定灭火系统驱动、控制装T/CFPA006—2021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及部件ISO7076—5消防泡沫灭火系统第5部分: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设备(Fireprotection—Foam2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向防护区释放压缩空气泡沫的固定式灭火系统,由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压缩空气泡沫释放装置、控制柜、远程操控柜、管道及阀门等组成。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fixedcompressedairfoamgeneratingdevice能产生压缩空气泡沫的装置,主要由供水消防泵、泡沫液泵、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空气供给装置、泡沫液储罐、气液混合装置、控制装置、控制阀门、管道等组成。压缩空气泡沫compressedairfoam由水、泡沫液和压缩空气混合产生的均匀细腻泡沫。压缩空气泡沫释放装置compressedairfoamreleasedevice用来将压缩空气泡沫按照预定模式分配到指定区域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压缩空气泡沫喷淋管、压缩空气泡沫炮等。将泡沫液与水按特定比例进行混合的装置,由进液口、进水口、混合室、混合液输出口等组成。气液混合装置gas-liquidmixdevice将泡沫混合液与空气按特定比例进行混合的装置,由进气/液口、混合发泡室、泡沫输出口等组成。由泡沫液与水按比例配制成的溶液,又称泡沫溶液。单位时间内输送的泡沫混合液体积。泡沫液与水混合配置泡沫混合液时,泡沫液在泡沫混合液中的体积百分数。注入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中的标准状态下空气与泡沫混合液的体积比值。自泡沫中析出其质量25%的液体所需要的时间。泡沫体积与形成该泡沫的泡沫混合液体积的比值。3对电力系统中涉及的物联装置、设施、设备等在接入系统前进行实时数据项测试的平台,通过该平台对台账数据项进行录入审核,对物联监测数据项进行有效性验证,最终进行物联准入身份授权,以确保消防厂家提供的消防装置、设施、设备的物联数据项信息是完整、有效的,并可与数据中心实时通信。4型号编制4.1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型号按如下方法编制:GCAFS□(企业自定义)4.2压缩空气泡沫释放装置CAF□□□-□(企业自定义)参数(口径,单位mm)4.3其他通用部件其他通用部件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型号编制。5一般要求5.1使用条件5.1.1正常使用条件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各组部件正常使用条件如下:a)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环境温度5℃~40℃,相对湿度≤80%;b)控制柜、远程操控柜:环境温度5℃~40℃,相对湿度≤80%,与供水消防泵或输送管网布置在同一空间时防护等级不低于IP55;c)压缩空气泡沫释放装置、输送管网、阀门:环境温度及相对湿度按照当地地理及气象条件确定,寒冷地区的输送管网、阀门应采取防冻措施。4经制造厂同用户协商,可在5.1.1正常使用条件不同的条件下使用。对任何特殊使用条件由制造厂与用户协定。5.2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5.2.1.1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正常工作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60min。a)系统启动至压缩空气泡沫喷淋管最不利点出泡时间不应大于2min;b)系统启动至压缩空气泡沫炮的炮口喷射压缩空气泡沫的时间不应大于3min。5.2.2.1系统应由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压缩空气泡沫释放装置、阀门、控制柜、远程操控柜、管道及阀门等组部件组成。5.2.2.2系统各部件应固定牢固、连接可靠,部件安装位置正确,整体布局合理,便于操作、检查和维修。装置各部件间连接螺纹、法兰、沟槽等连接方式应符合GB/T3098.1~GB/T3098.3、GB/T9112、5.2.2.3系统应设置停止运行后释放残余压力的装置,该装置应设置在便于操作的位置。5.2.2.4系统应设置防止水、压缩空气、泡沫液倒流的装置。5.2.2.5系统应设置调试检修用等效喷射口、试验阀门、试验水池/箱及临时排水装置。5.2.2.6系统不同功能管网应采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按照GB50151相关规定或者现场统一要求确定。5.2.3.1系统各构成部件应无明显加工缺陷或机械损伤,部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或外表面进行防腐处理,防腐涂层、镀层应完整、均匀。5.2.3.2系统每个操作部位均应以文字,图形或符号标明操作方法,分区选择阀、单向阀、管路应标示介质流动方向。5.2.3.3铭牌应牢固地设置在系统明显部位,注明: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压缩空气泡沫额定流量、执行标准代号、灭火剂储存容量、灭火剂类别、灭火剂使用有效期、使用温度范围、系统总功率、生产单位或商标、产品编号、出厂日期等内容。铭牌按照6.17进行盐雾腐蚀试验,试验后标志应清晰可识。系统应同时具有自动启动、远程手动、就地手动及机械应急启动功能,手动启动应具有一键启动和防止误操作的有效措施,并用文字或图形符号标明操作方法。系统启动运行应符合以下要求:a)系统启动时的动作应准确、可靠、无故障;5b)系统压缩空气泡沫释放过程中和释放后的显示、报警及输出接点动作情况均应符合系统设计的要求。按6.9进行泡沫性能测试,系统发泡倍数不应低于6倍,25%析液时间不应低于3.5min。按T/CFPA006—2021中5.1.6灭火要求,按照6.4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a)采用压缩空气泡沫喷淋管时,连续供泡5min内应完全扑灭明火,连续供泡10min应将油温降至100℃以下;c)泡沫层必须完全覆盖全部燃料表面,灭火后泡沫覆盖的燃料不应复燃、烛烧或闪燃;d)灭火后,应有剩余燃料。压缩空气泡沫喷淋灭火系统按附录B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a)所有泡沫收集容器均应接收到泡沫;b)所有泡沫收集容器接收的泡沫喷淋强度均不应低于设计供给强度的80%。5.3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装置外观和标志应符合以下要求:a)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表面应无磕碰伤痕、裂纹等缺陷;b)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在明显位置应有简易原理图、就地手动及机械应急启动操作说明并以箭头标示水、泡沫液、泡沫混合液、空气的流动方向。与泡沫液或泡沫混合液直接接触的零部件应采用铜合金或耐腐蚀性能相类似的等同材料制造。连接型式和尺寸应符合GB/T9112、GB/T3098.1~GB/T3098.3的规定,其他的连接型式和尺寸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的要求。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应设置备用供水消防泵、泡沫液泵、空气供给装置和控制系统,其规格参数应与工作部件相同,工作泵(装置)故障时应能切换到备用泵(装置),应具有自动和手动切换方式。工作控制系统与备用控制系统应配置相对独立的测量、输入、输出设备。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的工作控制系统、备用控制系统均故障后,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应保持控制系统故障前的状态继续运行。6下连续运行60min,运行过程及运行后不应发生故障及过热报警,部件不应出现损坏、变形和渗漏等按照6.16进行耐水冲击试验,在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最大工作压力下,连续运行10min,不得发生松动、损坏等。5.3.7.1压力式比例混合装置、环泵式比例混合装置、管线式比例混合装置、平衡式比例混合装置应满足GB20031—2005中5.1的要求,混合比按6.5进行试验。5.3.7.2泡沫液泵应符合GB6245、JB/T8097的要求,并按照不同类型泵有关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构和尺寸应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5.3.8.1按照6.14进行强度试验,试验压力为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保持5min,任何部件应无渗漏、无结构损坏、永久变形和破裂。5.3.8.2按照6.15进行密封试验,试验压力为最大工作压力的1.1倍,保持30min,任何部件应无结构损坏变形和渗漏。5.3.9.1气液混合装置进口压力为制造厂公布值,且压缩空气进气压力应大于进液压力。5.3.9.2气液混合装置进口流量为制造厂公布值,且装置在系统所有设定工况运行时,空气供给系统应能满足相应工况下需要的供气量。5.3.9.3气液混合装置应采用铜合金或耐腐蚀性能相类似的等同材料制造。5.3.9.4气液混合装置在系统工作稳定后,在系统喷射泡沫时,不应出现脉冲或间歇喷射等异常。5.3.9.5气液混合装置气液比应满足ISO7076—5中湿泡沫的要求,制造厂公布的设定气液比应符合表1的规定。额定值×(1±15%):1,且偏差不大于额定值±1供水消防泵材料、外观和标志应符合以下要求:a)供水消防泵与泡沫混合液直接接触的零部件应采用铜合金或耐腐蚀性能相类似的等同材料;b)供水消防泵应在明显位置上作出清晰永久性标识,标识中应至少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流量、压力、生产企业名称或商标等基本参数。供水消防泵一般要求如下:a)最大真空度及密封性、最大吸深时的引水时间及性能、最大吸深时的流量和出口压力、连续运7转性能、超负荷运转性能及其他特殊要求应符合GB6245、GB50974的要求;5.3.11.1空气供给装置应能满足设计工况下需要的供气量,并应符合JB/T6430的要求。5.3.11.2空气供给装置应设置安全阀,安全阀的动作压力应在压缩空气系统最大工作压力的1.1倍~5.3.11.3压缩空气储罐(适用时)的设计、制造、验收应符合GB150的规定。5.3.12.1泡沫液储罐应符合GB20031—2005、GB501量下系统连续供给60min的需求,并且具有50%的裕度及液位监测装置,泡沫液储罐应标记泡沫液类a)表面应无重皮、明显机械损伤、裂纹等缺陷,安装高度(适用时)、生产企业名称或商标等。标志牌按照6.17进行盐雾腐蚀试验,试验后标按6.7.1、6.8和6.9进行试验,其性能应符合表2的要求,制造厂泡沫混合液流量低于本标准规定的,需通过6.4灭火试验验证。泡沫混合液流量波动范围25%析液时间喷射距离(射程)m供应商公布值×(1+10%)按6.16进行耐水冲击试验,在喷淋管压力为最大工作压力1.1倍的水压下,连续冲击10min,安装8喷淋管按6.17进行盐雾腐蚀试验,试验后喷淋管各部位应无明显的腐蚀损坏。b)压缩空气泡沫炮明显位置上应设置清晰永久性标志牌,应至少标示有:产品名称、最大工作压力、流量、气液比范围、射程(喷射距离)、生产企业名称或商标志牌按照6.17进行盐雾腐蚀试验,试验后标志应清晰可识。按6.7.2、6.9和6.12进行试验,其性能应符合表3的要求,制造厂泡沫混合液流量低于本标准规定的,需通过6.4灭火试验验证。泡沫混合液流量允许波动范围25%析液时间m供应商公布值×(1+10%)按6.11进行试验,压缩空气泡沫炮的水平回转角、仰角、俯角均不应低于产品公布值。按6.11进行试验,压缩空气泡沫炮转动、俯仰应灵活、无卡阻现象,各控制手柄(轮)应操作灵活,按6.13进行喷射试验,不应出现脉冲或间歇喷射等异常现象。电控器的耐电压和绝缘性能应符合GB/T14048.1的规9a)压缩空气泡沫炮的受压部分(炮筒除外)按6.14进行强度试验,试验压力为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保持5min,炮体无渗漏、裂纹及永久变形等现象;b)压缩空气泡沫炮的受压部分(炮筒除外)按6.15进行密封试验,试验压力为最大工作压力的1.1压缩空气泡沫炮按6.17进行盐雾腐蚀试验,试验后炮体应无明显的腐蚀损坏。5.5.1灭火剂应符合GB5.5.2灭火剂灭火性能级别应为I级,抗烧水平应为A级。5.6控制(盘)柜5.6.1.1控制柜包括联动控制柜(适用时)、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控制柜(适用时)等。5.6.2.3当电源电压为额定值的85%和110%时,控制装置应能正常工作。防自动化系统或监控系统,其中重要告警信号(如系统运行、系统故障)应支持通过硬接线方式接入站5.6.3.6当泡沫液罐内泡沫液剩余量低于标称容量的5%时,泡沫液泵应能自动停机或在泡沫液泵空转5.6.4.1控制柜的性能应符合XF61—2010中6.3~6.7的规定。按6.6进行密封试验,缓冲水箱应无渗漏。分区选择阀应符合XF834的要求。单向阀应符合GB5135.6和GB20031—2005的要求。按6.14进行强度试验,试验压力为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保持5min,任何部件不应损坏、永久按6.15进行密封试验,试验压力最大工作压连接管的连接型式和尺寸应符合GB/T9112、GB/T3098.1~GB/按6.14进行强度试验,试验压力为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保持5min,管网的任何部分应无损坏、在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全工况运行条件下,按6.9进行泡沫性能测试,发泡倍数不应低于6倍,25%析液时间不应低于3.5min。试验采用的泡沫应符合GB15308的规定,并与实际工程采用的泡沫一致。参照样品的设计图样和a)环境温度:5℃~40℃;b)相对湿度:≤80%。a)环境温度:5℃~40℃;b)泡沫温度:5℃~40℃;c)环境风速:不超过3级(0m/s~4m/s);d)试验燃料:变压器油(KI50X或侧底部事故油池火灾和高位油枕内油通过油箱自然涌出形成的溢油火灾,该模型包括长13.0m×宽3.4m×高4.6m的主油箱和两个长13.0m×宽2.0m×高0.5m的事故油池,如图1所示。主油箱采用碳钢板或类似材料制作,底厚20mm,侧壁厚10mm,在油箱的两侧箱壁顶部距离油箱一端2m位置处开设长2m、高30mm的溢流槽,用于箱内变压器油和灭火介质的定向溢流,油箱下部中空,采用8mm碳钢板围栏封闭。两侧事故油池采用10mm碳钢板制作。在背部防火墙后上方模拟实际油枕,油枕容油量不少于5t。实体火模型一端到防护墙内表面距离根据实际工程中的距离确定,如图2所示。6.4.3.1采用压缩空气泡沫喷淋管灭火时,将四段长度不超过8.0m的压缩空气泡沫喷淋管分别安装在两侧防火墙上,如图3所示,并通过符合5.9.5要求的全尺寸泡沫输送管道连接到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泡沫输送管道长度取实际工程可能出现的最大长度,长度应大于400m。压缩空气泡沫喷淋管的安6.4.3.2采用压缩空气泡沫炮灭火时,将两台压缩空气泡沫炮安装在后部防火墙上,如图4所示,并通长度不应小于400m。压缩空气泡沫炮的安装高度为20.0m。⑨a)主视图b)侧视图c)俯视图图2实体火模型布置a)主视图b)俯视图图3压缩空气泡沫喷淋管布置a)主视图b)立式图输送管道连接到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的计算公式见式(1):Q原液——泡沫液的流量;Q混合——泡沫混合液的流量。结果应符合5.3.7.1的规定。合5.8.2的规定。6.7.1.2将喷淋管按6.7.1.1规定的安装角度,在规定的安装高度和流量、气液比条件下,保持在规定的流量下喷射,稳定喷射1min后,用卷尺测量其最远端痕迹至喷孔正下方投影之间的距离,即为喷射距离(射程),记录试验结果,结果符合5.4.1.3的规定。6.7.2压缩空气泡沫炮射程试验压缩空气泡沫炮射程的测量在平坦的场地上进行,顺风喷射,风速小于2m/s。压缩空气泡沫炮在规定的安装高度、流量、气液比条件下,压缩空气泡沫炮的仰角为30°±2°,压缩空气泡沫炮出口铅垂线与地面交点为原点测量射程。当压缩空气泡沫炮流量稳定后,用秒表测定不少于10s时间连续洒落介质的最远点,该点至原点之间的距离即为压缩空气泡沫炮的射程,记录试验结果,结果符合5.4.2.3的规定。图5喷淋管喷孔角度安装布置图6.8喷淋管喷射试验按6.7.1.1规定的方法进行安装,在制造厂公布流量条件下,进行喷放,结果符合5.4.1.3的规定。喷淋管泡沫混合液流量计算公式见式(2):Q——喷淋管泡沫混合液流量[L/(min·m)];Q总——喷放总流量(L/min);6.925%析液时间和发泡倍数测定按GB20031—2005中6.20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2.5、5.4.1.3、5.4.2.3的规定。6.10耐火和耐高温试验6.10.1将压缩空气泡沫喷淋管截取500mm长的一段,按GB5135.1—2019中7.20进行高温试验,记录试验结果,结果符合5.4.1.5的规定。6.10.2将压缩空气泡沫炮,按GB19156—2019中6.7.1和附录A进行耐高温、耐火性能试验,记录试验结果,结果符合5.4.2.9的规定。6.11压缩空气泡沫炮操作转动性能试验按GB20031—2005中6.30进行试验,记录试验结果,结果符合5.4.2.4的规定。按6.4.3.2规定的方法进行安装,在制造厂公布流量条件下,进行喷放,结果符合5.4.2.3的规定。压缩空气泡沫炮泡沫混合液流量计算公式见式(3):式中:Q总——喷放总流量(L/min);n——压缩空气泡沫炮数量。调节压缩空气泡沫炮仰角为最小仰角值,规定的混合液流量、气液比,使压缩空气泡沫炮在整个水平回转角范围内转动,其结果应符合5.4.2.6的规定。6.14强度试验按GB20031—2005中6.2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5.3.8.1、5.4.2.8a)、5.8.4.2和5.8.5.3的规定。按GB20031—2005中6.3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5.3.8.2、5.4.2.8b)和5.8.4.3的规定。将试验部件安装在试验管网上,调节进口压力为规定的试验压力,连续喷水10min,其结果应符合5.3.6和5.4.1.4的规定。6.17盐雾腐蚀试验按GB5135.1—2019中7.24进行盐雾腐蚀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2.3.3、5.4.1.1b)、5.4.1.6、5.4.2.1b)、5.4.2.10的规定。6.19电力消防物联数据测试平台试验将各个部件的数据采集器数据信号接入电力消防物联数据测试平台,检验台账数据准确性及动态数据的实时可靠性,其结果应能满足5.9的要求。7检验规则7.1检验分类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可以出厂;若出现不合格项,可以调整或返修。调整或返修后经检验合格,可以出厂,若仍不合格则判定不合格。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重大改变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试验要求时。7.3.2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部件A类检验项目(见表4)中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检验项目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全检项目抽检项目★一★★一★一一一★外观、标志★★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固定式压缩空气外观、标志★★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泡沫比例工作压力★一★★一★一★★一混合比★★一★一表4(续)检验项目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全检项目抽检项目固定式压缩空气进口工作压力★一一一一喷射稳定性★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安全阀★★一★一★★一★一★一★一★安全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结构★一★一★★★一★一喷淋管外观、标志★★一一★★一★★一结构尺寸★★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外观、标志★★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喷射稳定性能★一★★一电控器要求一一★一表4(续)检验项目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全检项目抽检项目★一★★一★一★★一★一一一★分区选择阀外观、标志★★一一★★★一★一★一★★一电源适应性★★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外观、标志★★一一★电源要求★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结构★一★一★★一★★一★一★★一单向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控制阀门★★一★一★一★★一★一★一8.2.4使用说明书的编写应符合G(规范性)A.2消防炮耐火耐高温性能试验——环境温度:5℃~40℃;——环境风速:不超过3级(0m/s~4m/s)。——热电偶:精度±1°;——消防炮控制箱;——无线遥控器;A.2.3消防炮耐火耐高温试验装置管道、燃烧器、热电偶、温度采集装置等组成。3宫液化气液化气2图A.1消防炮耐火耐高温试验装置示意图定的扩散火焰,设计测试处(图A.1中热电偶1、2、3)的稳定温度为650℃±50℃。试验步骤如下,应按照表A.1和表A.2进行记录:a)试验前,将试验模型(消防炮、燃气系统等)及备用灭火设施等预调试完成待用;c)启动耐火耐高温试验装置点火燃烧(炮体受热温度650℃±50℃),燃烧时长60min。在干烧测试消防炮性能;燃烧10min后每隔5min测试一次消防炮性能,记录相关参数。记录时间12345678电机(规范性)——环境温度:5℃~40℃;——环境风速:不超过3级(0m/s~4m/s)。——秒表:精度0.1s;——电子秤:量程100kg,精度10g。为测试换流变不同区域泡沫喷淋强度分布,如图B.1所示,共设置30个测试点,其中测点1、5、6、10、11、15、16、20、21、25、26、30中心距油箱箱壁0.5m,测点26、27、28、29、30中心距油箱箱壁1m,31、32间隔0.33cm,测于网侧高压套管上沿高度(6.2m)。◎①沫性能测试落点0国④图①①四母22B.2.4泡沫喷淋强度分布试验步骤泡沫喷淋强度分布试验步骤如下:a)将30个正方形泡沫收集容器依次编号为1~30,并称取泡沫收集容器质量,然后按照图B.1将泡沫收集容器放置指定位置;b)将管道阀门切至压缩空气泡沫炮,调整压缩空气泡沫炮正对换流变以外区域,启动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并调至预定流量、混合比和气液比;c)待压缩空气泡沫炮稳定出泡后,并至少稳定喷射泡沫30s后,切换管道阀门连通至喷淋系统;e)分别称取泡沫收集容器中泡沫质量。各测试点的泡沫喷淋强度为泡沫收集容器在单位时间和面积条件下,收集到的析液后的泡沫混合液特高压换流站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1编制背景 2编制原则 3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274主要工作过程 275结构和内容 6条文说明 本文件依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下达2022年第一批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22〕70号)的要求编写。本文件编制背景为根据2020年至今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在特高压换流站的应用经验,进空气泡沫灭火系统型号编制、一般要求、试验方法、检验——本文件编制思路是“现场调研、资料收集、组织编制、意见征求、逐步完善——本文件的型号编制、一般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要求,适用于公司系(1)协调一致性。(2)知识产权说明。(3)参考文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国家电网设备〔2018〕979号)2022年5月,根据公司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成立标准编写组,明确各单位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