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40
CCSB64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1824.3—2024
白于山区集雨造林技术规范
第3部分:造林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ainwaterharvestingafforestationinBaiyumountain
area-Part3:Afforestation
2024-04-03发布2024-05-03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T1824.3—2024
目 次
前 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1
5立地类型划分.................................................................................................................................................1
6作业设计.........................................................................................................................................................2
7造林地选择.....................................................................................................................................................2
8造林模式.........................................................................................................................................................2
9栽植技术.........................................................................................................................................................3
10栽后抚育.......................................................................................................................................................3
11成效评价.......................................................................................................................................................4
12造林档案.......................................................................................................................................................4
附录A(资料性)白于山区集雨造林立地类型表...................................................................................5
附录B(资料性)白于山区集雨造林树种选择表...................................................................................7
附录C(资料性)白于山区集雨造林树种配置表.................................................................................19
I
DB61/T1824.3—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为DB61/T1824的第3部分,DB61/T1824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体要求
——第2部分:整地
本文件由陕西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定边县林业工作站、靖边县林业
生态修复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石长春、石孟迪、张晨晨、刘喜东、马雅莉、乔一娜、郝新忠、曹双成、高东
治、刘艳茹、曹庆喜、赵学庆、冯娜、郭锦梅、齐昆、艾茹、刘晓莉、胡晓宁、雷秀云、张彦昶、段永
强、高振梁。
本文件首次发布。
本文件由陕西省林业科学院负责解释。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林业科学院
电话/p>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人民西路155号治沙所
邮编:719000
II
DB61/T1824.3—2024
白于山区集雨造林技术规范
第3部分:造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白于山区集雨造林基本要求、立地类型划分、作业设计、造林地选择、造林模式、栽
植技术、栽后抚育、成效评价和造林档案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白于山区造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
DB61/T1824.1-2024白于山区集雨造林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体要求
DB61/T1824.2-2024白于山区集雨造林技术规范第2部分:整地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依据“乡土、长寿、抗逆、食源、美观”十字方针选择造林树种,且应符合DB61/T1824.1-2024中
4.4的规定。
5立地类型划分
5.1主要因子
5.1.1地貌因子
海拔、坡位、坡向、坡度。
5.1.2土壤因子
种类、厚度、容重、酸碱度、肥力状况、侵蚀程度。
5.1.3植被因子
植被种类、覆盖度、多样性、水分状况。
1
DB61/T1824.3—2024
5.2立地类型区
白于主梁北麓的山前漫岗丘陵区、中部的梁峁沟涧区和南麓的黄土丘陵沟壑区。
5.3立地类型组
分为漫岗组、沟涧组、梁峁组、阳坡组、阴坡组。
5.4立地类型
5.4.1划分方法
5.4.1.1坡向
阳向和阴向。
5.4.1.2坡度
坡度≤5°为平坡,坡度6°~15°为缓坡,坡度16°~25°为斜坡(坬),坡度26°~35°为陡坡(立坬),
坡度36°~40°为急陡坡,坡度41°~45°为急坡,坡度≥46°为险坡(崖)。
5.4.1.3土层厚度
厚层土(≥70cm)、中层土(50cm~70cm)、薄层土(≤50cm)。
5.4.2造林立地类型
见附录A。
6作业设计
应符合DB61/T1824.1-2024中5的规定。
7造林地选择
应符合DB61/T1824.2-2024中6.1.1、6.2.1、6.3.1的规定。
8造林模式
8.1树种选择
白于山区集雨造林树种选择见附录B。
8.2树种配置
8.2.1混交方式
采用乔灌、乔灌草、阔叶、针阔树种的块状、带状、株间、行间、植生组混交方式,营造乔木混交、
乔灌木混交和综合混交等类型的混交林。
8.2.2混交比例
2
DB61/T1824.3—2024
8.2.2.1乔灌混交比例1:2。
8.2.2.2乔灌草混交时:乔灌1:2配置,草种播种量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种子质量、立地条件和造林
密度确定。条播行距33cm~40cm;小粒种子播量1.5kg/667m²~2kg/667m²,中粒种子播量4.5
kg/667m²~6kg/667m²。
8.2.2.3阔叶、针阔混交比例1:1。
8.2.2.4具体造林类型见附录C。
9栽植技术
9.1时间
3月下旬~4月下旬,宜早不宜晚;8月下旬~9月下旬,视土壤墒情和雨情适时造林。
9.2方法
9.2.1穴植
适用于裸根苗、容器苗及带土球苗木的栽植。不可降解的无纺布容器苗栽植前需剥去容器袋,禁止
使用经过两次及以上换盆后的容器苗,裸根带土球苗木栽植前除去土球包装物。穴的大小应略大于苗木
根系。苗干扶正,根系舒展,深浅应适当,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覆上虚土。对于胸
径3m以上的阔叶乔木、高度2cm以上的针叶树种带土球苗木,可根据造林实际对树干作支撑处理。
9.2.2条播
适用于草种播种。在播种带上连续或间断,播种入土或播后覆土镇压。覆土厚度结合草种实际确定,
一般宜为种子直径的3倍~5倍。
10栽后抚育
10.1管护
包括造林地防火、封禁和有害生物防治等。
10.2补植
造林成活率没有达到合格标准或特种需求的造林地要及时进行补植,选用同龄或近龄苗木补植。
10.3浇水
栽植后1年~2年内,根据生长及土壤干旱情况及时浇灌。
10.4松土除草
对初植幼树扩穴松土,深度5cm~10cm。结合松土除去栽植穴周围的杂草及灌木。
10.5修枝
3
DB61/T1824.3—2024
应符合GB/T15781的规定。
10.6施肥
未经改土或较贫瘠的造林地,栽后要适时施肥。以高效N、P、K复合肥为主,施肥量100g/株~250
g/株。
11成效评价
应符合DB61/T1824.1-2024中11的规定。
12造林档案
应符合DB61/T1824.1-2024中12的规定。
4
DB61/T1824.3—2024
附录A
(资料性)
白于山区集雨造林立地类型表
表A.1白于山区集雨造林立地类型表
立地类型主要立地因子特征
立地
地貌土壤植被
类型区类型
名称编号肥力侵蚀植被水分
组海拔坡位坡向坡度种类厚度容重酸碱度覆盖度多样性
状况程度种类状况
黄土漫岗丘陵1
漫岗
盖沙黄土漫岗
组2
丘陵
白于山
阳向缓坡荒地3
北麓漫阳坡
阳向侵蚀沟荒
岗丘陵组4
坡
区
阴向缓坡荒地5
阴坡
阴向侵蚀沟荒
组6
坡
白于山梁峁
黄土梁峁7
中部梁组
峁沟涧沟涧
黄土涧地8
区组
5
DB61/T1824.3—2024
表A.1(续)
立地类型主要立地因子特征
立地
地貌土壤植被
类型区类型
名称编号肥力状侵蚀程植被种水分状
组海拔坡位坡向坡度种类厚度容重酸碱度覆盖度多样性
况度类况
灌淤土涧地9
阳向梁坡荒
10
阳坡地
组阳向侵蚀沟
11
荒坡
阴向梁坡荒
12
阴坡地
组阴向侵蚀沟
13
荒坡
梁峁
黄土梁峁14
组
阳向梁坡荒
15
白于山阳坡地
南麓丘组阳向侵蚀沟
16
陵沟壑荒坡
区阴向梁坡荒
17
阴坡地
组阴向侵蚀沟
18
荒坡
6
DB61/T1824.3—2024
附录B
(资料性)
白于山区集雨造林树种选择表
B.1不同立地类型造林树种选择表见B.1~B.3
表B.1白于山区集雨造林山上部树种选择
序号名称拉丁学名科属种生物学特征
松科Pinaceae常绿乔木,喜光、深根性树种,喜干冷气候,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钙质黄土上
1油松PinustabuliformisCarrière
松属Pinus均能生长良好。在山区生长的油松,多在阴坡、半阴坡,土壤湿润和较肥沃的地方。
柏科Cupressaceae常绿乔木,喜光,幼时稍耐阴,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石灰性和轻盐碱土
2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
侧柏属Platycladus壤中均可生长。耐干旱瘠薄,萌芽能力强,耐寒力中等。
Pinussylvestrisvar.mongholica松科Pinaceae常绿乔木,喜光性强、深根性树种,能适应土壤水分较少的山脊及向阳山坡,以及较干旱的砂地
3樟子松
Litv.松属Pinus及石砾砂土地区,抗旱耐寒性强。
松科Pinaceae常绿乔木,深根性喜光树种,抗风力强,能耐贫瘠土壤;能生于由花岗岩、片麻岩及沙岩风化的
4赤松PinusdensifloraSiebold&Zucc.
松属Pinus中性土或酸质土(pH5~6)山地,不耐盐碱土;在通气不良的重粘壤土上生长不好。
PinusdensifloraSieb.etZucc.
松科Pinaceae常绿乔木,与樟子松相比,彰武松更具有速生性、抗旱性、抗寒性和耐盐碱性,特别是无明显病
5彰武松var.zhangwuensisZhang,Liet
松属Pinus虫害。
Yuanvar.nov.
常绿乔木,温带树种,抗寒抗旱能力很强,耐-56℃极端低温。适生区年均温度-5℃至4℃,年降
松科Pinaceae
6班克松PinusbanksianaLamb.水量300mm~1400mm。沙地、丘陵和石质山地均可生长,pH4.5~8,不耐通透性差的土壤,在深
松属Pinus
厚疏松、肥沃、微酸性立地生长最好。
松科Pinaceae乔木,在气候温寒、土壤湿润的灰棕色森林土地分布普遍。以生于土层深厚、肥润、排水良好、
7长白落叶松LarixolgensisA.Henry
落叶松属LarixpH值为5左右的砂质壤土上为最好
7
DB61/T1824.3—2024
表B.1(续)
序号名称拉丁学名科属种生物学特征
柏科Cupressaceae常绿乔木,喜光,较耐阴,喜温凉、温暖气候及湿润土壤。忌积水。耐寒、耐热,对土壤要求不
8圆柏JuniperuschinensisRoxb.
刺柏属JuniperusL.严,能生于酸性、中性及石灰质土壤上,对土壤的干旱及潮湿均有一定的抗性。
常绿灌木,耐旱性强。一般分布在固定和半固定沙地上,经驯化后,在沙盖黄土丘陵地及水肥条
柏科Cupressaceae
9沙地柏JuniperussabinaL.件较好的土壤上生长良好。喜光,喜凉爽干燥的气候,耐寒、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不耐涝,
刺柏属JuniperusL.
适应性强。
Prunusdavidianavar.Potaninii李亚科Prunoideae
10陕甘山桃为山桃变种。大灌木或小乔木,生长于海拔900m~2000m的山坡灌丛或疏林下。
(Batalin)Rehder桃属Amygdalus
蔷薇科Rosaceae灌木或小乔木,喜光,耐寒力强,耐干旱而不抗涝,能在各类土壤上生长,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11仁用杏Armeniacasibirica
杏属Armeniaca最为适宜。
Styphnolobiumjaponicum(L.)豆科Fabaceae乔木,喜光而稍耐阴,能适应较冷气候,根深而发达;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至石灰性及轻度
12国槐
Schott槐属Styphnolobium盐碱土条件下都能正常生长;抗风,也耐干旱、瘠薄。
豆科Fabaceae灌木,紫穗槐喜干冷气候,耐寒、耐旱、耐湿、耐盐碱,抗风沙、抗逆性极强,在荒山坡、道路
13紫穗槐AmorphafruticosaL
紫穗槐属Amorpha旁、河岸、盐碱地均可生长。
豆科Leguminosae灌木,生长于海拔400m~1800m的山坡灌丛。性喜温暖和阳光照射,能耐寒冷,耐干旱,耐贫瘠,
14锦鸡儿Caraganasinica(Buc'hoz)Rehder
锦鸡儿属Caragana忌水涝,能在山石缝隙处生长,在微酸性或中性的土壤中生长最好。
落叶乔木或灌木,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阴,耐旱,不耐涝,耐瘠薄,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气温
15桑MorusalbaL.桑属Morus
12℃以上开始萌芽,生长适宜温度25℃~30℃。
蔷薇科Rosaceae灌木,抗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喜较湿润环境,在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轻粘壤土
16欧李PrunushumilisBunge
李属Prunus种植为宜。
胡颓子科Elaeagnaceae灌木或乔木,喜光,耐寒,耐酷热,耐风沙及干旱气候,对土壤适应性强。在砾石土、轻度盐碱
17大果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
沙棘属Hippophae土、沙土,甚至在砒砂岩和半石半土地区均可生长。
灌木或小乔木,喜光,喜温暖湿润,稍耐阴,耐寒,能在-35℃下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以中性
蔷薇科Rosaceae
18榆叶梅PrunustrilobaLindl.至微碱性而肥沃土壤为佳。根系发达,耐旱力强,不耐涝。抗病力强。生于低至中海拔的坡地或
李属Prunus
沟旁乔、灌木林下或林缘。
8
DB61/T1824.3—2024
表B.1(续)
序号名称拉丁学名科属种生物学特征
直立灌木,喜光,稍耐阴,耐寒力强,不耐水涝。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和瘠薄,在盐碱土中
蔷薇科Rosaceae
19黄刺玫RosaxanthinaLindl.也能生长,以疏松、肥沃土地为佳。根系强大,萌芽力强,少病虫害。常生长在向阳山坡或灌木
蔷薇属Rosa
丛中。
Ziziphusjujubavar.鼠李科Rhamnaceae灌木或小乔木,生长于海拔1700m以下的山区、丘陵或平原、野生山坡、旷野或路旁。喜温暖干
20酸枣
spinosa(Bunge)HuexH.F.Chow.枣属Ziziphus燥的环境,低洼水涝地不宜栽培,对土质要求不严。
忍冬科Caprifoliaceae灌木,喜强光,阳坡,稍耐旱,但在微潮偏干的环境中生长良好。喜温暖的环境,亦较耐寒,在
21金银木Loniceramaackii(Rupr.)Maxim.
忍冬属Lonicera中国北方绝大多数地区可露地越冬。
蔷薇科Rosaceae乔木,生平原或山坡阳处,海拔50m~1800m。适生性强,喜光,耐寒,耐旱,耐涝,耐瘠薄,在
22杜梨PyrusbetulifoliaBunge
梨属Pyrus中性土及盐碱土均能正常生长。
乔木,适应性强,喜凉爽,湿润的环境,既耐寒又耐高温,在~36~43℃之间均能生长。耐旱。对
蔷薇科Rosaceae
23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Bunge土壤要求不严格,在土层深厚、质地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壤土生长良好。喜光也能
山楂属Crataegus
耐阴,一般分布于荒山秃岭、阳坡、半阳坡、山谷,坡度以15~25°为好。
蔷薇科Rosaceae小乔木;喜光,能耐寒及耐旱,不耐高湿、高温。适宜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理想生长海拔是
24海红子Malus×micromalusMakino
苹果属Malus100~2400m。适宜在肥沃且呈微酸性或中性的深厚土壤中生长。
蔷薇科Rosaceae乔木,喜光、耐寒、要求较冷凉及干燥的气候,不耐瘠薄,适生于土质疏松、深厚肥沃、排水良
25苹果MaluspumilaMill.
苹果属Malus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质壤土。
蔷薇科Rosaceae乔木,耐寒、耐旱、耐涝、耐盐碱、根系发达,喜光喜温,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缓坡山
26梨Pyrusspp
梨属Pyrus地种植,尤以砂质壤土山地为理想。
蔷薇科Rosaceae乔木,一般生于海拔400m~2600m的山坡灌丛中、山谷疏林中或水边、沟底、路旁等处,宜在土
27李PrunussalicinaLindl.
李属Prunus质疏松、土壤透气和排水良好、土层深和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生长。
葡萄科Vitaceae木质藤本,喜温暖、干燥及通风良好环境,喜好充足阳光,有一定程度的耐寒性,对土质要求不
28葡萄VitisviniferaL.
葡萄属Vitis严,适生于疏松肥沃的砂质土。
蔷薇科Rosaceae
29山荆子Malusbaccata(L.)Borkh.乔木,耐寒力强,深根性,生山坡杂木林中及山谷阴处灌木丛中。
苹果属Malus
9
DB61/T1824.3—2024
表B.1(续)
序号名称拉丁学名科属种生物学特征
乔木,喜光树种,不耐阴,适应性强,对气候和土壤要求不严,耐旱,抗寒,耐瘠薄或弱碱性土
水桐紫葳科Bignoniaceae壤,在砂、荒和黄土沟谷也能生长,但在湿润、肥沃土壤的河岸、山沟和平原上生长最好;栗钙
30CatalpaovataG.Don
(贝德树)梓属Catalpa土上生长不好。垂直分布多生在2000m以下,最高可达2500m;多生长于溪河两侧的河滩沙地,
沿溪沟可见。多数散生在黄土区大崾岘、沟道,或栽植于四旁。
榆科Ulmaceae
31黑榆UlmusdavidianaPlanch.乔木或灌木状,生于石灰岩山地及谷地。适应性强,耐干旱抗碱性较强。
榆属Ulmus
榆科Ulmaceae
32沙地榆Ulmuspumilavar.sabulosa乔木,分布于海拔1200m以上的固定、半固定沙地。耐旱,保水性强、抗贫瘠、耐严寒、寿命长。
榆属Ulmus
胡颓子科Elaeagnaceae乔木或小乔木,喜光,耐寒性强、耐干旱、耐水湿、耐盐碱、耐瘠薄,耐风沙,根系发达,以水
33沙枣ElaeagnusangustifoliaL.
胡颓子属Elaeagnus平根系为主,根上具有根瘤菌,喜疏松的土壤。
半灌木,茎多数,匍匐或上升。喜温暖,喜光和干燥的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在排水良好
Thymusmongolicus(Ronniger)唇形科Lamiaceae
34百里香的石灰质土壤中生长良好。生于多石山地、斜坡、山谷、山沟、路旁及杂草丛中,海拔1100m~3600
Ronniger百里香属Thymus
m。
豆科Fabaceae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全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生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
35苜蓿MedicagosativaL.
苜蓿属Medicago沟谷等地。
豆科Fabaceae
36沙打旺AstragaluslaxmanniiJacq.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向阳山坡灌丛及林缘地带。
黄芪属Astragalus
禾本科Poaceae一年生草本植物,喜凉、喜湿、喜阳光、不耐高温,光照不足会造成发育不良,一般在山区冷凉
37燕麦AvenasativaL.
燕麦属Avena旱地的川地、坪地、梁地、缓坡地播种种植。
半灌木,生长在沙质、砾石质的平原、丘陵地、石质山坡和山麓,也生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梁坡和
豆科Fabaceae
38牛枝子LespedezapotaniniiVassilcz.塬地。其分布区≥10℃的年积温为2600℃~3200℃,年降水量150mm~400mm,湿润度0.15~0.3。
胡枝子属Lespedeza
土壤为沙质或沙壤质的棕钙土,灰钙土,淡灰钙土,在黄土高原北部为侵蚀黑垆土。
10
DB61/T1824.3—2024
表B.2白于山区集雨山坡坬部造林树种选择
序号名称拉丁学名科属种生物学特征
柏科Cupressaceae常绿乔木,喜光,幼时稍耐阴,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石灰性和轻盐
1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
侧柏属Platycladus碱土壤中均可生长。耐干旱瘠薄,萌芽能力强,耐寒力中等。
柏科Cupressaceae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强阳性树种,耐阴、耐干旱瘠薄土壤、耐严寒、喜冷凉气候。深根性,
2杜松JuniperusrigidaSiebold&Zucc.
刺柏属Juniperus对土壤的适应性强。
松科Pinaceae常绿乔木,喜光、深根性树种,喜干冷气候,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钙质黄
3油松PinustabuliformisCarrière
松属Pinus土上均能生长良好。在山区生长的油松,多在阴坡、半阴坡,土壤湿润和较肥沃的地方。
松科Pinaceae常绿乔木,喜光,耐瘠薄土壤及较干冷的气候;在气候温凉、土层深厚、肥润的钙质土和黄
4白皮松
PinusbungeanaZucc.exEndl.松属Pinus土上生长良好。
松科Pinaceae常绿乔木,常生于海拔1400m~2800m的地带,喜光,稍耐阴,喜冷凉气候,适生于中性、
5青杄
PiceawilsoniiMast.云杉属Picea酸性或微钙性士壤。
松科Pinaceae
PiceameyeriRehder&E.H.常绿乔木,常生于海拔,喜湿润环境,较耐阴耐寒。
6白杄1600m~2700m
云杉属Picea
Wilson
木樨科Oleaceae
喜光乔木,在酸性和碱性土壤都能生长,最适宜在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中生长。
7白蜡Fraxinuschinensis
梣属Fraxinus
豆科Fabaceae喜光乔木,对气候条件适应能力强,既喜干燥、凉爽气候,又耐干旱、贫瘠,可以在中性、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染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可转债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曲靖教资面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名著《简爱》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抗压测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公文写作竞赛真题
- 2025年民航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助眠知觉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输尿管结石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秋招:护理培训师试题及答案
- 警卫勤务基础知识课件
- 2025年全国交管12123驾驶证学法减分(学法免分)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边缘计算硬件架构边缘计算数据处理技术分析报告
- 养老机构消毒培训课件
- 公司部门管理办法分享
- 2025年资阳市税务系统遴选面试真题附解析含答案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招生考试数学真题试卷(真题+答案)
- 护理规培带教老师竞聘
- 农村安全生产宣讲材料
- 建筑现场勘测方案(3篇)
- 2023年工业企业会计制度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