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文化礼仪功能的嬗变规律与本质体现分析概述目录TOC\o"1-3"\h\u10455玉文化礼仪功能的嬗变规律与本质体现分析概述 1187591.1宗教性、政治性、思想教化性共存 1147941.2“以人为中心”的基本特征 1217521.3理性精神的彰显 2221991.3.1人的自我理性 2192791.3.2社会的理性 3258521.4“和”的追求 31.1宗教性、政治性、思想教化性共存玉文化礼仪功能是由玉器被物化后作为象征物使用于各类礼仪形式之中。史前时代,玉器只是服务于宗教礼仪之中,带有强烈的神秘色彩,而其产生的根源是由于人对自然力的恐惧随之而来的盲目崇拜,而玉器中藏着的是当时人们的求安心理。玉文化礼仪功能在产生之初,就带有宗教性。随着国家的萌芽与发展,以及人们自我意识的提升,玉器的礼仪功能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礼仪形式从原始的祭祀之礼发展成为“五礼”,而其中五礼的礼仪用玉种类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玉器的礼仪功能更贴近人日常生活,更具有现实意义。自西周礼制建立之后,礼仪用玉开始进入规范化与制度化的发展进程,从此玉文化礼仪功能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政治性伴随着宗教性融入礼仪用玉之中。这是玉文化礼仪功能的第一次巨大转变。而因人的意识高度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玉文化礼仪功能迎来了第二次转变,即礼仪用玉的社会道德教化性凸显。自从玉的物理属性被赋予道德伦理观念,君子佩玉成为日常基本礼仪形式,玉器的礼仪功能从贵族阶级逐渐向社会各阶层渗透,自上而下,逐渐形成世俗化的佩玉风尚。且由政治制度的被动性礼仪用玉,成为社会主动性的自觉社交礼仪佩玉,由外而内的礼仪用玉心态也逐渐形成。先秦时期,玉文化礼仪功能完成了两次巨大转折,这存在着人本身与社会两个层面的发展因素,与礼仪发生的根源有紧密联系。而秦汉之后,玉器的礼仪功能也不外乎服务于宗教信仰、政治与社会教化三个方面,不过礼仪用玉的具体形式会随社会需要而有相应的变化,但总体来说是往世俗化方向发展。1.2“以人为中心”的基本特征以人为中心,是传统玉文化礼仪功能嬗变的基本特征,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体现。首先,是以人为发生根源的礼仪功能。最原始的宗教祭祀礼仪,是人无意识的对自然、鬼神的敬畏,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源于人本能的寻求庇护,而玉器于其中是人情感表达的载体。随着国家的建立,礼仪用玉于政治制度中是为了象征人的身份等级,源于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秩序而不僭越,借玉表达下级对上级的尊敬之意。礼仪用玉在社会道德教化方面的功能,则是源于人在意识上对自我的要求,即人内心的自主性,表达对自己与他人的尊重。所以从人为礼仪发生根源角度来看,礼仪用玉中人的表意功能是其本质的内在意义。其次,从礼仪交互主体来看,最开始礼仪用玉只是用于人与自然鬼神之间。后来,逐渐将对鬼神的注意力转移到人自己身上,发展到政治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交际上。最终,人的自我意识空前发展,礼仪用玉用于自我道德品质的象征,成为人自己的内化。可见玉器于礼仪交互中,主体永远是人。另外,玉器于礼仪交互中的目的与意义也是围绕人展开的。玉器服务于宗教礼仪是为了人内心的安定;玉器服务于政治等级制度下的礼仪形式是为了人所处环境下社会的秩序和谐,这也显现了礼仪用玉的功利化趋向;玉器服务于社会道德教化,除了为人所处环境的和谐之外,玉器用于约束人的行为也是有人本身的塑造与完善的意义。1.3理性精神的彰显传统玉文化礼仪功能的嬗变历程,反映的是在社会背景下玉与人关系的演变。其中理性精神的发展贯穿于整个演变历程中,并作为玉文化礼仪功能发展的内在动力起着关键作用。理性精神的彰显表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人的自我理性,一个是社会层面的理性。因理性精神的彰显,礼仪用玉与人的关系逐渐走向现实化。1.3.1人的自我理性人的自我理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关注自我与弘扬主体精神。玉文化礼仪功能中体现的玉与人的关系,在一开始几乎是“无我”的状态,人神之间的关系暧昧不清,没有完全分化。人也几乎没有自主性,只能依靠盲目崇拜来摆脱内心的恐惧,而不是通过做出实际的努力与恐惧相抗争。随着理性精神的逐渐发展,人开始关注自我,体现在夏商时期礼仪形式与主体“以人为中心”的趋向,以及周代以后为人所处环境的和谐而制定一系列制度与规范。并且到春秋战国以后,人充分发扬自己的主体精神,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佩玉塑造自己的君子形象,通过克制与规范自己的行为,借玉之乐声表达对他人之尊敬意味。从此,人的理性精神彻底彰显。其二是人的感知能力与认知能力不断融合的理性精神发展。感知是指人们对某一客观事物的整个表面特性的直接反映;而认知是指通过思维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新石器时期人们通过礼仪用玉中抽象的“人形兽面纹样”中兽面直观给人的威慑感来表达敬畏感,发展到西周郊祭之礼中,以四镇之山的玉器纹饰表安定四方之愿,又以玉璧的不同纹饰表达不同的祈愿,纹饰已经通过人的思维处理更为具象地来表达它所间接传达的含义。且西周祭祀之礼中所用大圭以素面为贵,其本身表面特性已经不能带来直观的反映,而由“以素为贵”的观念支撑才使得玉器的礼仪功能得以实现。而发展到春秋战国以后更为明显,儒家思想融于玉器之中,玉器的礼仪功能所反映的人的认知能力不断加强,同时与礼仪佩玉的乐声感知又相融合。1.3.2社会的理性社会是由一个个人构成的,社会的理性反映为人与人之间的秩序感。西周礼仪用玉服务于政治制度,以玉礼器作为玉礼制的形式载体,以礼治国,通过玉礼制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来约束与规范人,实现阶层与阶层之间的有序,人与人之间的有序。春秋战国以后礼仪用玉服务于社会道德教化,通过社会思想观念的普及来规范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层面的理性精神发展。且礼仪用玉无论是服务于政治还是社会教化,都存在着礼仪的具体场合区别,使用玉器的行为区别等细致的制度规定,都显示着社会的理性精神。另外,魏晋南北朝时期不迷信玉器的防腐功能,从而废除葬玉制度使玉器在丧葬礼仪中衰落,这也从制度方面显示了社会层面的不盲从与理性精神。1.4“和”的追求传统玉文化礼仪功能体现的对“和”的追求主要是三方面: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必然要向自然界索取物质的满足,向他人索取情感的满足,向社会索取持久安全的保障,但他们与上述索取对象的关系必须协调,这是其需求得以满足的前提[9]99。而礼仪用玉及其所处礼仪形式与规范正反映了人们对“和”的追求。在祭祀之礼上祈求美好愿望的礼仪用玉,人们将自然的纹样雕刻其上,自然之物养人,而同时人报以自然之物美好的寓意,人的内心尊崇且渴求自然之物,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另外,礼仪用玉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中,如宾礼,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一定的佩玉规范以表等级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02职业院校教师试题库应用能力测评研究
- 水洗合同(标准版)
- 殡仪馆骨灰盒供货服务项目招标文件
- 2024年山东临沂河东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权属公司招聘真题
- 上海奉贤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湖南中烟考试真题
- 2025年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模拟题库及答案:(大气污染防治专业案例)(2025年龙岩)
- 2025年跨境电商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实战案例试卷及答案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
- 【课件】Unit+5+Using+Language+听说课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四册
- 现金动态收支预测表
- 4-三氟甲基烟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的开题报告
- GB/T 4339-2008金属材料热膨胀特征参数的测定
- 六西格玛改善案例课件
- 标准法兰、阀门螺栓对照表
- 《艺术概论》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Soreha-Biodex-S4-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课件
- 派车单(标准样本)
- 混凝土膨胀剂检试验报告
- 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标明细表格模板(参照省级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