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色金属冶炼质检员岗位实习报告工种:有色金属冶炼质检员实习时间: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一、实习背景与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在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的质检岗位实践,掌握行业标准的质量检测流程,熟悉常用检测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提升对冶炼产品物理、化学性能的分析能力。实习重点围绕铜、铝、锌等常见金属的成分检测、杂质控制及成品质量评定展开,同时深入了解企业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在冶炼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二、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1.取样与样品前处理-严格执行《金属冶炼取样标准》(GB/T3429-2020),按照批次对熔炼炉渣、精炼液、成品锭等物料进行系统取样,确保样品代表性。-使用颚式破碎机、球磨机对大块样品进行粉碎,通过100目筛网过筛后混合均匀,采用四分法缩分至实验室所需量。-对高温样品进行快速冷却处理(如喷水淬火),避免热胀冷缩影响称重精度。2.化学成分检测-主量元素分析:运用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检测铜、铝、锌中的Cu、Al、Zn含量,校准仪器时使用国家标样(GBWE07102、GBWE07007等),检测范围为0.1%~99.9%,相对误差控制在±0.5%。-杂质元素测定:采用AAS(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Pb、Cd、As等有害杂质,分析前用硝酸-盐酸混合酸(1:3)进行样品消解,加热温度控制在140℃±5℃,消解时间3小时。-光谱直读法验证:对关键批次采用OES+ICP联用技术复核结果,确保Ni、Fe等过渡金属含量符合RoHS指令限值(如Pb≤0.1%,Cd≤0.01%)。3.物理性能检测-硬度测试:使用布氏硬度计(HBS)检测铸锭表面与内部硬度,压头直径10mm,加载力300kg,保压时间10秒,检测铜合金HB值需与金相组织相吻合。-金相分析:制作电解铜光片(镶嵌→研磨→抛光→腐蚀),用OlympusBX51显微镜观察晶粒度(按GB/T6394-2017评定)、偏析度,典型缺陷如枝晶偏析需拍照记录。4.质量数据管理-建立Excel动态数据库,实时录入检测数据,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与客户技术要求(如国标GB/T5231-2021)对比生成《质量判定报告》。-发现异常数据时启动复检流程,如某批次铝锭Mg含量超限(国标≤0.05%),经二次消解确认系取样阶段混入炉渣导致,最终判定为工艺问题而非原料污染。---三、设备操作与维护记录1.检测设备台账-ICP-OES(ThermoiCAP7400):校准周期30天,定期更换炬管(寿命500小时),曾因氩气纯度(≥99.995%)不足导致基线漂移,更换气源后恢复稳定。-AAS(ZetasizerNanoZS)维护:空心阴极灯需预热30分钟,石墨管使用200小时后更换,曾因灯头污染导致Cd检测结果偏低12%(后通过紫外灯清洁修复)。2.特殊操作案例-处理含氟烟气样品时,穿戴3级防化服,采样前用氢氧化钠溶液(1M)吸收管调节pH至6-7,避免腐蚀采样头。-测定稀土铜合金时,因La、Ce易吸附,采用超声助溶15分钟+EDTA络合滴定法提高回收率至98.2%(标准方法为95%)。---四、质量管理体系与问题解决1.ISO9001应用实践-参与内审时发现《样品标识规则》执行缺陷:部分送检单未标注批次号,导致实验室留样混淆。整改后推行“钢印+电子标签”双标识制度,审计重考通过。-依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对某炉次阳极铜因夹杂物超标(GB/T4679要求≤0.2%)进行隔离,协调熔炼部调整冷却速度后复检合格。2.技术难题攻关-针对低含量Bi(<0.01%)检测难题,对比王水与硝酸-高氯酸消解效果,最终采用微波消解(MARS6)程序(功率120W,时间15分钟)使检出限降至0.005%,符合日本JISH8263标准。-优化取样方案:原每炉取2kg样品效率低,改为基于炉容(20吨级)计算取样比例(0.3%),误差分析显示新方法变异系数从8.6%降至4.2%。---五、行业规范与安全合规1.环保法规执行-消解含氰样品时,使用双层塑料袋密封,废弃液经10%次氯酸钠中和处理后排放,记录pH值与COD(化学需氧量)检测报告。-熔炼车间PM2.5浓度超标时,强制佩戴N95口罩,检测仪报警时立即启动应急喷淋系统。2.职业健康监护-参加年度体检时,重金属检测指标(铅、镉、砷)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PC-TWA0.3mg/m³),但皮肤科反馈因长期接触酸雾需加强保湿霜使用。---六、实习总结与改进建议1.能力提升-通过实习掌握了ICP-OES、AAS等核心设备的全流程操作,能独立完成从样品制备到数据发布的闭环管理。-对《有色金属压铸和铸造术语》(GB/T3810.1-2021)等20项行业标准的理解从碎片化向体系化转变。2.不足与改进方向-预制样品的研磨抛光效率有待提升,后续计划学习自动化抛光设备(如BuehlerEcomet)。-对炉前快速检测技术(如XRF)认知不足,需补充《钢铁冶金检测技术》课程中热值仪、碳分析仪的应用案例。3.企业建议-建议引入Raman光谱辅助杂质鉴定,减少未知元素比对时间;-完善电子质控系统,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