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13∕T 29-2022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_第1页
DB4413∕T 29-2022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_第2页
DB4413∕T 29-2022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_第3页
DB4413∕T 29-2022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_第4页
DB4413∕T 29-2022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140CCSZ524413StandardformaintenancemanagementofUrbanlandscapingIDB4413/T29—2022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绿化养护管理的一般规定 44.1植物管养一般规定 44.2绿地及设施维护一般规定 64.3安全作业 75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 75.1一级管养要求 75.2二级管养要求 5.3三级管养要求 5.4四级管养要求 5.5边坡草地及速生林管养 5.6行道树管养 5.7古树名木管养 5.8垂直绿化管养 5.9花坛、花镜管养 5.10人工红树林养护 5.11园林建筑、小品和设施维护 245.12技术档案 6养护等级技术要求 6.1园林植物养护施肥 6.2园林植物养护修剪 6.3草坪的打孔与垂直刈割 6.4城市绿地及设施保洁 6.5铁质围栏、护树架、门窗、园灯杆等设施的翻新 7惠州市城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规范 277.1植物管养 7.2绿地保洁 7.3园林设施维护与保洁 7.4水域保洁 7.5水域有害生物防治 7.6分级养护 参考文献 DB4413/T29—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提出并归口管理。本文件起草单位: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惠州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惠州无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慧、沈建荣、罗艺军、吴奕童、张剑敏、张春、唐乔英、周楚玉、苏冬、陆伽仪、甘贵靖、叶金奇、曾志豪、陈松坤。1DB4413/T29—2022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本文件规定了绿化养护管理的一般规定、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惠州市城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规本文件适用于惠州市城市道路绿地、街旁绿地、广场绿地、河道绿地、边坡绿地、公园绿地等公共绿地的养护管理工作。其他绿地养护管理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8408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规范GB50212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附条文说明)GB51192公园设计规范GB/T51328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CJJ/T85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91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287园林绿化养护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绿色期greenperiod一年内草坪自然生长状态下叶色保持正常绿色的持续时间。3.2杂草weed所栽培目的园林植物以外的自生草本植物种群。3.3杂草率weedrate即杂草覆盖率,单位面积内杂草所覆盖面积的百分比。3.42DB4413/T29—2022恶性杂草worstweed因生长速度快或防治难度大或带刺多汁等使草坪的景观性、游憩性显著下降的杂草。3.5枯草层厚度thicknessofthedrygrass草坪枯死的茎叶在土壤表面累积形成的厚度。3.6芜枝层trufthatch草坪床上表面由目的草的凋落物、地表的活组织及与表土混合物构成的床土有机层。3.7分级养护classificationofmaintenance根据城市绿地所处位置的重要程度及绿地的性质和养护质量水平要求的不同,将城市绿地养护质量标准分成四个等级,即一级养护、二级养护、三级养护和四级养护。3.8乔木tree树体高大且具有明显主干的木本植物。3.9胸径diameteroftrunk乔木距地面1.3m高位置的树干平均直径。3.10倾斜率gradientofslope主干偏离地表垂线的角度超过5.0°的行道树株数占该路段行道树总数量的百分比。3.11下缘线loweredgeline乔木树冠底部边缘线形成的线条轮廓。3.12灌木shrub树体矮小且无明显主干或主干甚短的木本植物。3.13地被groundcover3DB4413/T29—2022园林植物中,能够有效覆盖绿地表面的低矮植物,具有覆盖能力强、植株较低矮、生育期内可露地栽培等特点。3.14花坛flowerbed在一定形状的种植床内种植色彩、质地、形体有机搭配的花卉,以体现色彩美、图案美的园林应用形式。3.15花镜flowerborder将形体、色彩、质地有机协调的植物和配景材料自然地配植于带状绿地,以体现植物自然美、给人以步移景异观赏感受的园林应用形式。3.16花芽分化flowerbuddifferentiation园林植物的芽由叶芽状态转化为花芽状态的过程。3.17生长势growthpotential植物生长的强弱程度。栽培条件下植物生长的趋势,包括生长速度、茎叶色泽、植株茁壮程度、分蘖或分枝繁茂程度等。3.18种植土plantingsoil理化性质良好,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3.19施肥fertilizing人工为植物生长发育补充所需营养物质的措施。3.20修剪pruning对植物的枝干和根系进行疏枝和短截的措施。3.21打孔punching通过应用打孔机械在板结的草坪坪床上打孔,形成垂直孔洞的松土措施。3.224DB4413/T29—2022垂直刈割cutvertically对草坪进行近地表垂直剪割或划破草皮,以清除草坪表面积累的芜枝层的措施。3.23生物防治biologicalcontrol利用生物及其代谢物质来控制病虫危害的防治方法,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病)虫、以病毒治虫和以激素治虫等。3.24表施土壤surfaceapplicationofsoil将由沙、种植土(粒径约0.6cm)和有机质单独或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材料,均匀撒入草坪表面的养护措施。3.25农业防治agriculturalcontrol为防治病、虫、草害所采取的农业技术综合措施、调整和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以增强植物对病、虫、草害的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原物、害虫和杂草生长发育或传播的条件,以控制、避免或减轻病、虫、草的危害。4绿化养护管理的一般规定4.1植物管养一般规定各植物类型在养护中涉及的技术措施应包括整形修剪、灌溉与排水、施肥、有害生物防治、松土除草、改植与补植、植物防护。4.1.1修剪与整形4.1.1.1修剪与整形应根据园林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阶段、树龄及景观等要求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时期进行。4.1.1.2修剪应遵循“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去弱留强,去老留新”的原则,促使园林植物枝序分布均匀、疏密得当,冠形完整、丰满,树形美观。幼树以轻剪为主,扩大树冠;成年树以平衡树势为主,壮枝轻剪,弱枝重剪。4.1.1.3修剪时按操作规程进行,尽量减少伤口,剪(锯)口应靠近节位,并在剪口芽的反侧,呈约45°角。剪(锯)口应平整,做到不劈不裂,不留残桩。当一般种类植物枝条的剪口大于6cm或珍稀树种的剪口大于3cm时,剪口应作防腐处。4.1.1.4树木的徒长枝、下垂枝、交叉枝、并生枝、病虫枝、枯枝、残枝、凋枯的叶片和花梗均应及时修剪,以促进生长,保持美观。修剪下的枝叶,应在当天清运完毕。5DB4413/T29—20224.1.1.5考虑植物的生长特点如萌芽期、花期等,除棕榈科植物外,其它乔灌木和地被一般在叶芽和花芽分化前进行修剪,避免把叶芽和花芽剪掉。花灌木和草本花卉在花谢后及时将残花残枝剪去,常年开花植物要有目的地培养花枝,使四季有花。4.1.1.6绿篱和花坛整形效果要与周围环境协调,增强园林美化效果,精雕细刻,产出精品。绿篱的控制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功能需要。矮篱的高度宜控制在50cm以下;中篱的高度宜控制在50cm~120cm;高篱的高度宜控制在120cm~160cm。当绿篱的修剪控制高度难以满足要求时,则应进行回缩修剪。4.1.1.7人行横道和道路交叉口处3.5m以内分车绿化带中的灌木或绿篱,其修剪造型的控制高度不得超过70cm或应采取通透式配置。道路中间分隔带的绿篱,修剪高度宜保持在60cm~150cm。4.1.2灌溉与排水4.1.2.1进行适期、适量的浇灌,可保持土壤中有效水分,避免植物萎蔫。通过适当的浇灌,应使植物根系层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砂土为3%~8%,砂壤土为6%~15%,壤土为12%~23%,粘土为21%~28%。需水量大的园林植物,其栽植土壤根系层含水量应保持在:砂土为4.5%~8%,砂壤土为9%~15%,壤土为18%~23%,粘土为22%~28%。4.1.2.2浇灌的设施应科学、合理,宜采用喷灌或滴灌等节水方式。对于花坛及道路分车带内植物,在干旱季节,可进行叶面喷水。在花芽分化时应适当控制浇灌量,以免园林植物徒长。浇灌用水必须不低于GB3838要求的V类水质标准。4.1.2.3城市绿地中的排水设施,应在每年雨季来临前全面清疏一次。绿地中的低洼地,应通过增设排水管道、雨水口或改良土壤的通透性等措施排除积水。暴雨后,应及时排去种植穴、树盘内或草坪上的积水。4.1.3施肥4.1.3.1施肥应以有机肥料为主,无机肥料为辅;不应长期在同一地块施用同一种化学肥料,以免破坏土壤的理化性状。木本植物宜每年施肥2次~4次。其中,观花植物应分别在花芽分化前和开花后各施磷肥一次;观果植物应在花前和果实膨大期各追钾肥一次,必要时,可在果实生长后期追肥一次。4.1.3.2乔木施肥量根据树木的种类和生长情况而定,种植三年以内的乔木和树穴有植被的乔木要适当增加施肥量和次数。肥料要埋施,先打穴或开沟。施肥后要回填土,踏实、淋足水,找平,切忌肥料裸露。乔木施肥穴的规格一般为40cm×30cm×40cm,挖沟的规格为30cm×40cm。挖穴或开沟的位置一般是树冠外缘的投线影(行列树除外),每株树挖对称的两穴或四穴。4.1.4有害生物防治4.1.4.1应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方针,严格执行有关植物检疫的法规和制度,以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病原菌及害虫带入本地区。4.1.4.2应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制定科学的病虫害防治预案,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做到准确、及时、有效。4.1.4.3应采用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或生物防治等方法,尽量少用化学防治,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并避免杀死和影响天敌或有益生物的栖息、繁衍。6DB4413/T29—20224.1.4.4有必要采用化学防治时,应选择符合环保要求,以及对有益生物影响小的高效、低毒农药;同时,掌握适当的浓度,避免发生药害。对于同一种害虫,应避免长时间重复使用同一种农药。4.1.4.5在开放性的绿地中喷药,应选择人流较少的时段进行;同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危及人畜。4.1.4.6树干下部可用一定配比的石灰水刷成白色,可以达到一定的杀菌和防虫的作用。隔离带行道树统一涂白高度1.2m~1.5m,其它按1.2m要求进行,同一路段、区域的涂白高度应保持一致,达到整齐美观的效果。每年应在秋末冬初进行,最好早春再涂一次,效果更好。4.1.5中耕与除杂草4.1.5.1中耕指在园林植物生长发育期疏松其根部表层土壤的措施。园林植物的生长期,应经常进行中耕,使根部附近的表层土壤保持疏松和良好的透水、透气性。中耕深度以8cm~12cm为宜,同时应避免裸露或伤害目的植物的根系;中耕应选择晴天,并应在土壤不过分潮湿时进行。4.1.5.2除杂草宜在杂草开花结实之前结合中耕进行,可采用物理或化学除草方法。使用化学方法除杂草时,应根据所栽培的目的植物和杂草种类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药剂,并采取适宜的方法和浓度,避免药剂喷洒到草坪植物以外的目的植物叶片和嫩枝上。4.1.6补植与改植死亡的园林植物应及时清除并补植;补植回原种类并力求规格与原来植株接近,以保证优良的景观效果。发现因病虫害致死的植物,应对土壤进行消毒,并可更换种植穴内的土壤。对生长环境不适应或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园林植物,应及时改植。补植、改植按照种植规范进行,施足基肥并加强淋水等保养措施。4.1.7防护为防止人为破坏或过度践踏开放性城市绿地,必要时应分期、分区进行封闭式养护。所设置的围闭设施,应符合安全、美观、环保的原则。4.1.8防台风意外做好防台风工作。台风季来临前(一般为6月前)加强防御措施,合理修剪,加固护树设施,以增强抵御台风的能力。台风吹袭期间迅速清理倒树断枝,疏通道路。台风后及时进行扶树、护树,补好残缺,清除断枝、落叶和垃圾,使绿化景观尽快恢复。同时要求随着树木的长大,及时将护树带或铁箍放松(一般为一年调整一次),以免嵌入树皮内。遇雷风雨、人畜危害而使树木歪斜或倒树断枝,要立即处理、疏通道路。4.2绿地及设施维护一般规定4.2.1绿地维护绿地维护要求绿地红线范围内不被侵占,绿地版图完整,花草树木不受破坏,无乱摆乱卖、乱停乱放、乱搭建的现象。4.2.1.1保护绿地红线和红线内的花草树木,对任何侵占和破坏行为要加以制止并及时报告绿化管理部门。经上级批准临时借用的绿地,监督限期内恢复原状,如超过审批面积或数量,要立即上报。7DB4413/T29—20224.2.1.2加强监管,绿地无堆放杂物、停放车辆、设摊摆卖等损害花草树木的现象。及时清除与城市绿地无关的张贴物、悬挂物等。重视安全生产,落实安全措施,做好绿地防火工作。4.2.2设施维护设施维护要求设施完好无损,景观效果优良。园林设施维护包括照明设施、园路、广场、座凳、垃圾桶、宣传栏、告示牌、植物铭牌、指示牌等的保洁、加固、修补调换。4.2.2.1保护围栏、护树架和护网等绿化设施,对破坏行为要加以制止并及时报告绿化管理部门;保护绿化供水设施,防止绿化用水被盗用,且绿化用水需在《惠州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规定》等供水条例的基础上执行。4.2.2.2设施如有损坏,要及时修补或更换,保证设施的完整美观。4.2.2.3保证喷灌设施的日常开启与正常使用,并对喷头进行一定的维护保养,延长喷灌喷头的使用寿命,如有损坏,要及时修补或更换。喷灌喷头投入使用后,应不定期观察水舌的喷射状况,比如水舌的粉碎程度、射程、喷头的转速、覆盖范围、以及后期的雾化效果,是否达到设计时的使用标准,在无风状况下,射程与设计标准相差不小于15%为正常。每次喷灌喷头的喷洒工作结束后,要清洗喷头内的泥沙、杂物。转动部位根据情况适当添加润滑油。喷灌喷头作为塑料件,也要远离热源、强酸强酸物质。4.3安全作业4.3.1岗前培训园林机械的操作人员,应在上岗前接受必要的岗前培训。凡需持证上岗的,必须取得相应的上岗证,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园林机械作业前,应对施工现场围合及标示。4.3.2做好防护在城市主、次干道,快速路或高速公路上作业时,宜选择在非交通繁忙时段进行。作业人员必须披戴具有反光标志的背心,并应在距离作业点正、反方向分别不少于80m和150m的地方设置反光警示牌及其他警示标志。4.3.3截枝程序截除较大的树枝、藤蔓或砍伐清除枯死的树体时,应预先制定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砍伐或清除枯死树体,应严格依次按照先锯除侧枝和主枝,再分段锯除主干、后挖除树兜和回填种植土的操作程序作业。5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5.1一级管养要求制订完善的养护技术方案,建有工种齐全和固定的养护队伍,养护到位、得当,绿量充分,乔、灌、草(地被)搭配合理,比例合宜,达到黄土不露天要求,绿化景观效果好。新建植草坪的绿色期和覆盖率在一年内、其他新种植物的生长状况在两年内达到一级养护标准。8DB4413/T29—20225.1.1草坪管养草坪一级管养的标准是目的草皮坪床平坦,草坪致密、均一,草坪植物叶片健壮,色泽纯正,无枯黄叶。草坪绿期不低于260天,覆盖率达97%以上,杂草率覆盖低于5%,无坑洼积水,无裸露地。5.1.1.1生长势生长势强,生长量超过该草种该规格的平均年生长量,叶片健壮,生机勃勃,叶色浓绿,无枯黄叶。枯草层厚度<1cm。5.1.1.2修剪考虑季节特点和草种的生长发育特性,使草的高度一致,边缘整齐。台湾草、马尼拉、狗牙根等草层控制高度(剪前高度6cm,剪留高度(剪后高度4cm;大叶油草等草层控制高度(剪前高度)<7.5cm,剪留高度(剪后高度)<5cm。同一草种高度基本一致,整齐度≥95%,且最大偏差<8%。(树荫下的草层剪留高度及控制高度可适当提高50%~70%,晚秋的草层剪留高度及控制高度可适当提高30%~50%)。每次剪除部分的高度应不超过草层高度的1/3,草层上的草屑应及时清除。5.1.1.3灌溉、施肥根据草坪植物的生长需要加强淋水和施肥,并在春、秋季重点施肥,每年施肥≥3次。保证肥水充足,肥料的施用方法和用量科学,防止过量或不均引起肥伤。在雨水缺少季节,每天的淋水量稍大于该规格的蒸腾量,淋水达到每周≥1次。5.1.1.4除杂草经常除杂草,使纯草坪和混合草坪的目的草种纯度达97%,杂草率<5%,新接管的绿地要求半年内达标。5.1.1.5填平坑洼及时填平坑洼地,使草坪内无坑洼积水,平整雅观。5.1.1.6补植、改植对被破坏或其它原因引起死亡的草坪植物应及时补植或改植,于补植、改植计划批准后5天内完成。使草坪保持完整,无裸露地。补植草种要与原草坪相同,适当密植,补植后加强保养,保证一个月内覆盖率达98%。5.1.1.7有害生物防治病虫害控制及时、有效,被害植株不超过3%,被害叶片不超过植株叶片总量的1%。有害植物的为害得到及时治理,基本无鼠害。有害生物防治次数≥6次/年。5.1.2地被管养地被一级管养的标准是目的地被群落结构合理,植株形态色彩协调,整体景观效果优良,植株密度合理,覆盖率达95%以上,最大秃斑面积<0.05㎡,同品种同规格的株高一致率≥90%,色泽一致率≥90%,整齐度≥95%,最大偏差<10%。5.1.2.1生长势9DB4413/T29—2022生长势强,生长量超过该草种该规格的平均年生长量,叶片健壮,观花地被≥90%正常开花,生机勃勃,叶色浓绿,无枯黄叶,无残花。无死株,无倒伏。5.1.2.2修剪地被植物每年修剪≥3次。5.1.2.3灌溉、施肥绿地灌溉设施完善,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和景观的需求。根据植物的生长及开花特性进行合理灌溉。在缺水季节每周要淋水≥1次,并在春、秋季重点施肥,每年施肥≥3次。5.1.2.4土壤土壤无污染,表面平整不板结,无明显低洼。整体低于周边道牙5cm,无水土流失现象;有边缘清晰、线条流畅的切边,其宽度、深度<10cm。5.1.2.5补植、改植及时清理死苗并补植,对已呈老化或明显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灌木和花卉应及时进行改植,于补植、改植计划批准后5天内完成。补植或改植的成活率达到100%。5.1.2.6有害生物防治基本无有害生物危害症状;病虫害发生率<5%;杂草率<5%,且无恶性杂草,病虫害控制及时、有效。有害生物防治次数≥6次/年。5.1.3灌木管养灌木一级管养的标准是生长旺盛,覆盖率达到99%以上,株型完整、丰满,开花适时,花繁叶茂,花后修剪合理、及时,造型美观。叶色鲜艳,绿篱、色块等整齐一致、无断层,无杂草、无死株、缺株。5.1.3.1生长势生长势强,生长量超过该种类该规格的平均年生长量;枝叶健壮,枝多叶茂,叶色鲜艳,下部不光秃,无枯枝残叶,植株整齐一致,花卉适时开花,花多色艳,常年开花植物一年四季鲜花盛开;花坛轮廓清晰,无残缺,绿篱无断层。5.1.3.2修剪自然型灌木每年修剪≥2次,造型灌木、绿篱每年修剪≥8次。5.1.3.3灌溉、施肥根据不同生长季节的天气情况,不同植物种类和不同树龄适当淋水,在缺水季节每周要淋水≥1次。并在春、秋季重点施肥,每年施肥≥3次。5.1.3.4除杂草经常除杂草和松土,除杂草时要保护根系,不能伤根及造成根系裸露,更不能造成黄土裸露。5.1.3.5补植、改植DB4413/T29—2022及时清理死苗并补植,对已呈老化或明显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灌木和花卉应及时进行改植,于补植、改植计划批准后5天内完成。补植或改植的成活率达到100%。5.1.3.6有害生物防治病虫害控制及时、有效,被害植株不超过3%,被害叶片不超过植株叶片总量的1%。有害植物的为害得到及时治理,基本无鼠害。有害生物防治次数≥6次/年。5.1.4乔木管养乔木一级管养的标准是乔木树冠完整、美观,生长旺盛,枝叶健壮,开花结果正常;主侧枝分布均匀,分枝点高度与树种特性相适,分枝不影响游览和观景。无死树缺株,无枯枝残叶,景观效果优良。5.1.4.1生长势生长势强,生长量超过该树种该规格平均年生长量;枝叶健壮,枝条粗壮,叶色浓绿,无枯枝残叶。5.1.4.2修剪自然型乔木(非行道树)每两年修剪≥1次。5.1.4.3灌溉、施肥根据不同生长季节的天气情况,不同植物种类和不同树龄适当淋水,在缺水季节每周要淋水≥1次。冬季树冠淋水>1次,以防煤污病发生。施肥量根据树木的种类和生长情况而定,种植三年以内的乔木和树穴有植被的乔木要适当增加施肥量和次数。在春、秋季重点施肥,每年施肥2次~3次。5.1.4.4补植、改植及时清理死树,补植回原树种并力求规格与原有的树木接近,对已呈老化、有碍周围环境与影响功能等的树木应及时进行改植,以保证良好的景观效果,补植、改植于补植、改植计划批准后5天内完成。补植或改植的成活率达到100%。5.1.4.5有害生物防治要求没有恶性杂草,基本没有有害生物危害症状,病虫害控制及时、有效,被害植株不超过3%,被害叶片不超过植株叶片总量的1%。有害植物的为害得到及时治理,基本无鼠害。有害生物防治次数≥6次/年。5.2二级管养要求制订较完善的养护技术方案,建有工种齐全和相对稳定的养护队伍,养护基本到位、得当,绿量比较充分,乔、灌、草(地被)搭配较合理,比例较合宜,基本满足黄土不露天要求,绿地总体景观较好。新建植草坪的绿色期和覆盖率在一年内、其他新种植物的生长状况在两年内达到二级养护标准。5.2.1草坪管养草坪二级管养的标准是目的草皮坪床较为平坦,草坪较为致密、均一,色泽纯正常,基本无枯黄叶。草坪绿期不少于230天,覆盖率达90%以上,杂草率低于8%,无坑洼积水,无裸露地。5.2.1.1生长势DB4413/T29—2022生长势较强,生长量超过该草种该规格的平均年生长量,叶片较健壮,生机勃勃,叶色浓绿,无枯黄叶。枯草层厚度<1.5cm。5.2.1.2修剪考虑季节特点和草种的生长发育特性,使草的高度一致,边缘整齐,每年修剪≥2次。台湾草、马尼拉草、狗牙根等草层控制高度(剪前高度9cm,剪留高度(剪后高度6cm;大叶油草等草层控制高度(剪前高度12cm,剪留高度(剪后高度8cm。同一草种高度基本一致,整齐度≥90%,且最大偏差<12%。(树荫下的草层剪留高度及控制高度可适当提高50%~70%,晚秋的草层剪留高度及控制高度可适当提高30%~50%)。每次剪除部分的高度应不超过草层高度的1/3,草层上的草屑应及时清除。5.2.1.3灌溉、施肥根据草坪植物的生长需要进行淋水和施肥,在每年秋、冬季雨水缺少的季节,加强淋水,每天的淋水量不低于该草种该规格的蒸腾量,每月需淋水≥2次以上。结合淋水适当追肥,并在春、秋季重点施肥,每年施肥2次~3次。肥料的施用要适量、均匀,防止过量或不均匀引起肥伤。5.2.1.4除杂草经常除杂草,使纯草坪和混合草坪目的草种纯度达95%,新接管的绿地要求半年内达到要求。杂草率<8%,恶性杂草率<1%。5.2.1.5填平坑洼及时填平坑洼地,使草坪内无坑洼积水,平整美观。5.2.1.6补植、改植对被破坏或其它原因引起死亡的草坪植物应及时补植,使草坪保持完整,无裸露地。补植要补与原草坪相同的草种,于补植、改植计划批准后7天内完成。适当密植,补植后要加强保养,一个月内覆盖率达95%。5.2.1.7有害生物防治病虫害控制及时、有效,被害植株不超过5%,被害叶片不超过植株叶片总量的3%。有害植物的为害得到有效治理,鼠害基本得到控制。有害生物防治次数≥4次/年。5.2.2地被管养地被二级管养的标准是目的地被群落结构基本合理,植株形态色彩较为协调,整体景观效果较好,植株密度基本合理,覆盖率达90%以上,最大秃斑面积<0.1㎡,同品种同规格的株高一致率≥70%,色泽一致率≥70%,整齐度≥90%,最大偏差<25%。5.2.2.1生长势生长势较强,生长量超过该草种该规格的平均年生长量,叶片较健壮,观花地被≥70%正常开花,生机勃勃,叶色浓绿。无死株,无倒伏。枯枝率<7%,残花率<30%。5.2.2.2修剪DB4413/T29—2022地被植物每年修剪≥2次。5.2.2.3灌溉、施肥绿地灌溉设施完善,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和景观的需求。根据植物的生长及开花特性进行合理灌溉。在缺水季节每月要淋水≥2次,在春、秋季重点施肥,每年施肥2次~3次。5.2.2.4土壤土壤无污染,表面平整不板结,无明显低洼。整体低于周边道牙5cm,无水土流失现象;有边缘清晰、线条流畅的切边,其宽度、深度<10cm。5.2.2.5补植、改植及时清理死苗并补植,对已呈老化或明显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灌木和花卉应及时进行改植,于补植、改植计划批准后7天内完成。补植或改植的成活率达到98%。5.2.2.6有害生物防治要求恶性杂草率<1%,无明显有害生物危害症状,病虫害发生率<10%,杂草率<8%。病虫害控制及时、有效。有害生物防治次数≥4次/年。5.2.3灌木管养灌木二级管养的标准是生长正常,株型完整,开花正常,花后修剪合理、及时。绿篱、色块等整齐一致、基本无断层。木本地被植物生长正常,覆盖率达到97%以上,基本无杂草、无死株、缺株。5.2.3.1生长势生长势中等,生长量达到该种类该规格的平均年生长量;萌蘖及枝叶生长正常,叶色较鲜艳,无枯枝残叶,植株基本整齐,花卉适时开花,花坛轮廓完美,无残缺,绿篱无断层。5.2.3.2修剪自然型灌木每年修剪≥1次,造型灌木、绿篱每年修剪≥6次。5.2.3.3灌溉、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和开花特性进行合理灌溉和施肥。在雨水缺少的季节,每天的淋水量要求不低于该种类该规格的蒸腾量,在缺水季节每月要淋水≥2次。并春、秋季重点施肥,每年施肥2次~3次。肥料不能裸露,可采用埋施或水施等不同的方法。埋施要先挖穴或开沟,施肥后要回填土、踏实、淋足水、找平。一般可结合除草松土进行施肥。5.2.3.4除杂草经常除杂草和松土,除杂松土时要保护根系,不能伤根及造成根系裸露,更不能造成黄土裸露。5.2.3.5补植、改植及时清理死苗,补植回原来的种类并力求规格与原来的植株接近,以保证良好的景观效果,于补植、改植计划批准后7天内完成。补植或改植的成活率达到98%。5.2.3.6有害生物防治DB4413/T29—2022病虫害控制及时、有效,被害植株不超过5%,被害叶片不超过植株叶片总量的3%。有害植物的为害得到有效治理,鼠害基本得到控制。有害生物防治次数≥4次/年。5.2.4乔木管养乔木二级管养的标准是树冠基本完整,生长与开花结果正常;枝叶健壮,主侧枝分布基本合理,分枝点高度与树种特性基本相适应,分枝不影响游览及观景。基本无死树缺株,无枯枝残叶,景观效果良好。5.2.4.1生长势生长势较强,生长量达到该树种该规格平均年生长量;枝叶健壮,无枯枝残叶。5.2.4.2修剪自然型乔木(非行道树)每3年~5年修剪1次。5.2.4.3灌溉、施肥根据不同生长季节的天气情况、不同植物种类和不同树龄适当淋水,在缺水季节每月要淋水≥2次。冬季树冠淋水>1次,以防煤污病发生。在春、秋季重点施肥,每年施肥2次~3次。施肥量根据树木的种类和生长情况而定,种植三年以内的乔木和树穴有植被的乔木要适当增加施肥量和次数。5.2.4.4补植及时清理死树,补植回原树种并力求规格与原有的树木接近,对已呈老化、有碍周围环境与影响功能等的树木应及时进行改植,以保证良好的景观效果,补植、改植于补植、改植计划批准后7天内完成。补植或改植的成活率达到98%。5.2.4.5有害生物防治病虫害控制及时、有效,被害植株不超过5%,被害叶片不超过植株叶片总量的3%。有害植物的为害得到有效治理,鼠害基本得到控制。有害生物防治次数≥4次/年。5.3三级管养要求备有养护管理技术方案,建有具备基本工种的养护队伍。绿量基本充分,乔、灌、草(地被)搭配基本合理,比例基本合宜,黄土露天现象不明显,绿地总体景观基本完好。新建植草坪的绿色期和覆盖率在一年内、其他新种的植物在两年内达到三级养护管理标准。5.3.1草坪管养草坪三级管养的标准是目的草皮坪床基本平坦,草坪植物叶片色泽正常,无明显枯黄叶,草坪绿色期不低于200天,覆盖率达85%以上,杂草率低于10%,无坑洼积水,无明显裸露地。5.3.1.1修剪考虑季节特点和草种的生长发育特性,使绿地边缘整齐,草种根据情况控制高度,使绿地呈现自然的景观效果。台湾草、马尼拉草、狗牙根等草层控制高度(剪前高度12cm,剪留高度(剪后高度)<9cm;大叶油草等草层控制高度(剪前高度15cm,剪留高度(剪后高度10cm。同一草种高度基本一致,整齐度≥80%,且最大偏差<25%。(树荫下的草层剪留高度及控制高度可适当提高50%~DB4413/T29—202270%,晚秋的草层剪留高度及控制高度可适当提高30%~50%)。每次剪除部分的高度应不超过草层高度的1/3,草层上的草屑应及时清除。5.3.1.2灌溉、施肥根据草坪植物生长需要进行淋水和施肥,在每年秋、冬季雨水缺少的季节,适当淋水,每天的淋水量接近于该草种该规格的蒸腾量,每个月需淋水≥1次。结合淋水适当追肥,以保证草坪植物正常生长的需要。并在春、秋季重点施肥,每年施肥1次~25.3.1.3除杂草经常除杂草,将高于目的草种的杂草及时去除,使坪面目的草种的纯度达90%以上。杂草率<10%,恶性杂草率<3%。5.3.1.4填平坑洼及时填平坑洼地,使草坪内无坑洼积水。5.3.1.5补植、改植对被破坏或其它原因引起死亡的草坪植物要及时补植,使草地完整,无明显裸露地。补植与原草坪相同的草种,于补植、改植计划批准后10天内完成。适当密植,一个月内覆盖率达90%。5.3.1.6有害生物防治病虫害得到控制,被害植株不超过7%,被害叶片不超过植株叶片总量的5%。有害生物防治次数≥2次/年。5.3.2地被管养地被三级管养的标准是目的地被自然生态,具有一定景观效果,植株密度基本合理,覆盖率达85%以上,最大秃斑面积<0.15㎡。5.3.2.1生长势生长势基本正常,观花地被基本能正常开花。5.3.2.2修剪地被植物每年修剪≥1次。5.3.2.3灌溉、施肥绿地灌溉设施完善,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和景观的需求。根据植物的生长及开花特性进行合理灌溉。在缺水季节每月要淋水≥1次,并在春、秋季重点施肥,每年施肥1次~2次。5.3.2.4土壤土壤无污染,表面平整不板结,无明显低洼。整体低于周边道牙5cm,无水土流失现象;有边缘清晰、线条流畅的切边,其宽度、深度<10cm。5.3.2.5补植、改植DB4413/T29—2022及时清理死苗并补植,对已呈老化或明显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灌木和花卉应及时进行改植,于补植、改植计划批准后10天内完成。补植或改植的成活率达到95%。5.3.2.6有害生物防治无明显有害生物危害症状;病虫害发生率<15%;杂草率<25%,且恶性杂草率<3%。有害生物防治次数≥2次/年。5.3.3灌木管养灌木三级管养的标准是生长发育基本正常,造型较美观,株形丰满,叶色鲜艳,覆盖率达到95%以上。绿篱、色块等基本无残缺,杂草覆盖率小于5%、无死株、缺株。5.3.3.1生长势生长势正常,生长量接近该种类该规格的平均年生长量;枝叶正常,无枯枝残叶,花坛、绿篱完整,花卉能适时开花。5.3.3.2修剪自然型灌木每年修剪≥1次,造型灌木、绿篱每年修剪≥4次。5.3.3.3灌溉、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及开花特性进行合理灌溉和施肥。在雨水缺少的季节,每天的淋水量要求接近于该种类该规格的蒸腾量,在缺水季节每月要淋水≥1次。一般要求在春、秋季重点施肥,每年施肥1次~2次。肥料不能裸露,可采用埋施或水施等不同方法。埋施要先挖穴或开沟,施肥后要回填土、踏实、淋足水、找平。5.3.3.4除杂草经常除杂草和松土,除杂草时要保护根系,不能伤根及造成根系裸露,更不能造成黄土裸露。5.3.3.5补植及时清理死苗,补植回原来的种类并力求规格与原来的植株接近,以保证良好的景观效果,于补植、改植计划批准后10天内完成。补植或改植的成活率达到95%。5.3.3.6有害生物防治病虫害得到控制,被害植株不超过7%,被害叶片不超过植株叶片总量的5%。有害生物防治次数≥2次/年。5.3.4乔木管养乔木三级管养的标准是乔木树冠基本完整,生长与开花结果正常;分枝基本不影响游览及观景,高度、体量和形态基本均匀一致,枝叶正常,无死树缺株,无枯枝残叶。5.3.4.1生长势生长势正常,生长量接近该树种该规格平均年生长量,枝叶正常,无枯枝残叶。道路、园路、绿岛等人行区域上方林缘线植物无直径≥2cm的枯枝。DB4413/T29—20225.3.4.2修剪自然型乔木(非行道树)每3年~5年修剪1次。5.3.4.3灌溉、施肥根据不同生长季节的天气情况,不同植物种类和不同树龄适当淋水,在缺水季节每月要淋水≥1次。冬季树冠淋水>1次,以防煤污病发生。并在春、秋季重点施肥,每年施肥1次~2次。施肥量根据树木的种类和生长情况而定,种植三年以内的乔木和树穴有植被的乔木要适当增加施肥量和次数。5.3.4.4补植、改植及时清理死树,补植回原树种并力求规格与原有的树木接近,对已呈老化、有碍周围环境与影响功能等的树木应及时进行改植,以保证良好的景观效果,补植、改植于补植、改植计划批准后10天内完成。补植或改植的成活率达到95%。5.3.4.5有害生物防治病虫害得到控制,被害植株不超过7%,被害叶片不超过植株叶片总量的5%。有害生物防治次数≥2次/年。5.4四级管养要求5.4.1基本要求有养护管理技术方案和不固定的养护人员,绿地有定期的养护作业。5.4.2园林植物5.4.2.1生长势植物生长基本正常。草坪的绿色期不少于180天,新建植草坪或其他地被植物在一年内覆盖率不小于80%。5.4.2.2补植、改植补植、改植于于补植、改植计划批准后14天内完成。草坪补植或改植后一个月内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其他植物补植或改植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5.4.2.3有害生物防治严重的病虫害得到控制,被害植株不得超过15%,被害叶片不超过植株叶片总量的10%5.4.3绿地5.4.3.1基本要求绿地内无明显的积水和生活垃圾。5.4.3.2设施要求绿地园林建筑小品及园路、铺装场地等设施基本完好,并得到合理维护。5.4.3.3修剪要求DB4413/T29—2022剪需剪草及割冠,每年需修剪2次及2次以上。5.5边坡草地及速生林管养边坡草地及速生林按四级管养标准管养。5.5.1基本要求林下草坪绿色期不少于180天,林下地被不杂乱,高度基本一致。5.5.2卫生要求环境卫生的标准是林地清洁,无生活垃圾。归堆后的垃圾杂物和垃圾收集容器等器具放在隐蔽的地方,定期清运。5.6行道树管养5.6.1行道树修剪方法5.6.1.1日常养护修剪5.6.1.1.1下缘线修剪。保持行道树下缘线整齐,剪除妨碍车辆通行的下缘线枝条并控制下缘线高度在机动车高度以上,一般以3.0m~4.5m为宜。下缘线修剪应保持树势平衡,对称修剪。5.6.1.1.2纠正偏冠修剪。同一路段行道树应保持树冠基本均衡一致,通过修剪调整树势和冠型。修剪宜适当重剪倾斜方向的枝条,轻剪对侧的枝条,纠正倾斜度。5.6.1.1.3常规修剪。日常养护应及时剪除枯枝、病虫枝、过多的花序及果实,保持旺盛的营养生长。疏剪过密的枝丛,使树木分枝均衡,通风透光。行道树之间树冠交叉、重叠,可以适当疏剪。树木高度影响高压线或周边建筑采光,可短截或回缩修剪,消除安全隐患。5.6.1.1.4安全隐患树木修剪对于有安全隐患的树木进行修剪时,应注意以下要点:——易坠落枝叶的修剪要点:日常排查发现易坠落枝叶树种,及时对易折断、易撕裂、易坠落的枝叶采取保护措施并进行合适的修剪;——易坠落果实的修剪要点:重点排查开放型绿地果实硕大的树木,实施果期修剪,及时摘除接近成熟易脱落的果实,避免伤及人群;——易倾覆偏冠树木的修剪要点:重点排查开放型绿地严重偏冠易倾覆的树木,应尽早通过修剪来调节树形,重剪倾斜方向枝条,达到树势均衡,纠正偏冠;——妨碍设施的树木修剪要点:树木过高影响高压线,侧枝过长影响房屋采光、枝扫屋面,可进行短截或回缩重剪,调节市政建筑设施与树木生长矛盾,确保建(构)筑物、电力、管道、电缆等安全;——遮挡交通视线的树木修剪要点:预留行道树的生长空间,保证树体不影响交通安全。遮挡交通视线的树木修剪后,应保证与交通标识牌的外轮廓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0.5m以上的距离。5.6.1.2抗台风树木修剪方法台风来临前,应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树木进行排查,加强保护措施并进行合适的修剪:DB4413/T29—2022——疏剪法。依据树冠整体情况进行调整,使枝条分布均匀,从枝条基部剪去过密枝、交叉枝、乱型枝、徒长枝、下垂枝、背上枝、枯死枝、逆行枝、萌孽枝等。采取“三除一”、“五除二”的方法修剪并生枝、平行枝,适当疏剪,使内膛通透降低风阻;——短截法。剪去过长枝条一部分,短截枝干,以降低高度或树木冠幅宽度,起调节、平衡枝条生长势作用;——树干修剪。修剪主干、主枝,达到降低树木高度的目的。原则上修剪二、三、四级枝条,保留原有的基本骨架树形。对一级枝条,一般不截断。对严重偏冠的树木,重剪倾斜一端的枝条,达到平衡树势的目的。5.6.2行道树分级管养要求行道树的分级:综合考虑行道树种植的区域位置、规格、品种、种植时间可分为一级管养、二级管养、三级管养等三个等级。5.6.2.1行道树一级管养要求植株树形美观、叶色鲜亮,整体景观效果优良,遮荫效果显著;树冠完整优美,主侧枝分布均一,数量适宜,且同一树种的树冠基本一致,整齐度≥90%,最大偏差<12%;主干笔直,无倾斜,且同一树种的高度基本一致,整齐度≥85%,最大偏差<20%;可种植地被的树池中地被植株密度适宜,覆盖度率≥95%,且生长势良好。5.6.2.1.1生长势无枯枝、断枝、生长不良枝;无树洞或树洞修补率100%,塑为原树皮状,结合部位无缝隙。生长势强,生长量超过道路绿化相同规格树种的年平均生长量,枝繁叶茂植物花果正常率≥90%;无死株、缺株。5.6.2.1.2修剪行车道树木枝下高应符合GB/T51328的相关要求。枝下高以下萌芽长度<10cm,且同一树种枝下高整齐度≥85%,最大偏差<20%;行车道树冠下缘线高度≥5m;行人及非机动车道树木下缘线≥3m。同一树种下缘线高度基本一致,整齐度≥95%,最大偏差<8%。行道树一级管养常规修剪次数≥2次/年,行道树回缩修剪间隔时间≥5年。5.6.2.1.3灌溉、施肥灌溉设施完善,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和景观的需求;排水通畅、有序,无积水。应视天气、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生长情况,对定植三年以内的行道树进行适时适量灌溉,使不同土壤、不同需水量的植物根系层土壤含水量应满足4.1.2.1的要求。缺水季节,行道树一级管养淋水次数≥1次/周,冬季树冠淋水>1次,以防煤污病发生。在每年的春、秋重点施肥,行道树一级管养施肥次数≥3次/年。5.6.2.1.4补植、改植及时清理死树,补植回原树种并力求规格与原有的树木接近,对已呈老化、有碍周围环境与影响功能等的树木应及时进行改植,以保证良好的景观效果,补植、改植于补植、改植计划批准后5天内完成。补植或改植的成活率达到100%。5.6.2.1.5有害生物防治DB4413/T29—2022须无危险性、检疫性有害生物;基本无有害生物危害症状;病虫害发生率<5%,单株的树干病虫害发生率<1%,枝叶病虫害发生率<5%;无杂草。行道树一级管养病虫害防治次数≥6次/年。5.6.2.2行道树二级管养要求植株树形美观、叶色正常,整体景观效果较好,遮荫效果较为显著;树冠完整,主侧枝分布基本均一,数量基本适宜,无严重偏冠,且同一树种的树冠基本一致,整齐度≥80%;最大偏差<25%;主干基本笔直,倾斜的行道树数量不得超过该路段行道树总数的3%,倾斜度<5°。且同一树种的高度基本一致,整齐度≥80%,最大偏差<25%。可种植地被的树池中地被植株密度较为适宜,覆盖度率≥90%,且生长势较好。5.6.2.2.1生长势无枯枝、断枝、生长不良枝;树洞修补率≥95%,塑为原树皮状,结合部位无缝隙。生长势较强,生长量等于或接近道路绿化相同规格树种的年平均生长量,枝叶正常;植物花果正常率≥85%;无死株,缺株率<1%。5.6.2.2.2修剪行车道树木枝下高应符合GB/T51328的相关要求。枝下高以下萌芽长度<20cm,且同一树种枝下高整齐度≥75%,最大偏差<30%;行车道树冠下缘线高度≥5m;行人及非机动车道树木下缘线≥3m;同一树种下缘线高度基本一致,整齐度≥90%,最大偏差<15%。行道树二级管养常规修剪次数≥1次/年,行道树回缩修剪间隔时间≥5年。5.6.2.2.3灌溉、施肥灌溉设施完善,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和景观的需求;排水通畅、有序,无积水。应视天气、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生长情况,对定植三年以内的行道树进行适时适量灌溉,使不同土壤、不同需水量的植物根系层土壤含水量应满足4.1.2.1的要求。缺水季节,行道树二级管养淋水次数≥1次/周,冬季树冠淋水>1次,以防煤污病发生。在每年的春、秋重点施肥,行道树二级管养施肥次数≥2次/年。5.6.2.2.4补植、改植及时清理死树,补植回原树种并力求规格与原有的树木接近,对已呈老化、有碍周围环境与影响功能等的树木应及时进行改植,以保证良好的景观效果,补植、改植于补植、改植计划批准后7天内完成。补植或改植的成活率达到98%。5.6.2.2.5有害生物防治须无危险性、检疫性有害生物;无明显有害生物危害症状;病虫害发生率<7%,单株的树干病虫害发生率<5%,枝叶病虫害发生率<7%;杂草率<3%且无恶性杂草。行道树一级管养病虫害防治次数≥4次/年。5.6.2.3行道树三级管养要求植株树形美观、叶色正常,整体景观效果较好,遮荫效果较为显著;树冠完整,主侧枝分布基本均一,数量基本适宜,无严重偏冠,且同一树种的树冠基本一致,整齐度≥70%;最大偏差<30%;主干基本笔直,倾斜的行道树数量不得超过该路段行道树总数的5%,倾斜度<7°。且同一树种的高度基本一致,整齐度≥70%,最大偏差<30%。可种植地被的树池中地被植株密度较为适宜,覆盖度率≥85%,且生长势较好。DB4413/T29—20225.6.2.3.1生长势无枯枝、断枝、生长不良枝;树洞修补率≥90%,塑为原树皮状,结合部位无缝隙。生长势较强,生长量等于或接近道路绿化相同规格树种的年平均生长量,枝叶正常;植物花果正常率≥80%;无死株,缺株率<1%。5.6.2.3.2修剪行车道树木枝下高应符合GB/T51328的相关要求。枝下高以下萌芽长度<20cm,且同一树种枝下高整齐度≥75%,最大偏差<30%;行车道树冠下缘线高度≥5m;行人及非机动车道树木下缘线≥3m;同一树种下缘线高度基本一致,整齐度≥90%,最大偏差<15%。行道树三级管养常规修剪次数≥0.5次/年,行道树回缩修剪间隔时间≥5年。5.6.2.3.3灌溉、施肥灌溉设施完善,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和景观的需求;排水通畅、有序,无积水。应视天气、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生长情况,对定植三年以内的行道树进行适时适量灌溉,使不同土壤、不同需水量的植物根系层土壤含水量应满足4.1.2.1的要求。缺水季节,行道树二级管养淋水次数≥1次/周,冬季树冠淋水>1次,以防煤污病发生。在每年的春、秋重点施肥,行道树三级管养施肥次数≥1次/年。5.6.2.3.4补植、改植及时清理死树,补植回原树种并力求规格与原有的树木接近,对已呈老化、有碍周围环境与影响功能等的树木应及时进行改植,以保证良好的景观效果,补植、改植于补植、改植计划批准后10天内完成。补植或改植的成活率达到95%。5.6.2.3.5有害生物防治须无危险性、检疫性有害生物;无明显有害生物危害症状;病虫害发生率<10%,单株的树干病虫害发生率<7%,枝叶病虫害发生率<10%;杂草率<3%且无恶性杂草。行道树三级管养病虫害防治次数≥2次/年。5.7古树名木管养须无危险性、检疫性有害生物;无明显有害生物危害症状;病虫害发生率<10%,单株的树干病虫害发生率<7%,枝叶病虫害发生率<10%;杂草率<3%且无恶性杂草。行道树三级管养病虫害防治次数≥2次/年。5.7.1环境条件不随意改变环境条件,在古树名木树冠边缘以外地面5m范围内,不能堆放物料、挖坑取土、兴建永久性或临时性建筑及倾倒有害树木的污水污物。5.7.2保护措施5.7.2.1古树名木应建立档案、设立标志标志应统一注明古树名木的中名、学名、科属、树龄、编号、权属、地点、设立标志的日期和养护管理责任人。标志牌宜设立在树木旁边,牌的造型、材质、色彩、大小等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应建立古树名木的生长发育和养护技术档案,记录物候期、生长发育情况、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和养护管理责任人变更等信息资料。DB4413/T29—2022已死亡的古树名木应及时销号、转档,其中对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应设立碑志,传世后人。5.7.2.2古树名木应建立围栏或花基进行保护成林的古树名木,其保护范围为成林地带外缘树冠垂直投影以外5.0m范围内;单株的古树名木,其保护范围为树冠垂直投影及其外侧5.0m宽和距树干基部外缘水平距离为胸径20倍以内的地段。保护范围内不准堆放物料,不得损坏表土层和改变地表高程;除保护及加固设施外,不得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不得排放污水废气,倾倒垃圾和使用火种;不得栽植缠绕古树名木的藤本植物。对位于交通要道及游人量较多较集中的绿地中的古树名木,应设置有效的防护措施。对易受雷击的古树名木,应设避雷装置。5.7.2.3严禁对古树名木造成创伤严禁在古树名木树杆上刻、划、钉钉或缠绕绳索、铁丝或灯饰。5.7.2.4严禁砍伐或迁移古树名木因特殊需要确需移植时,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移植措施,按照有关法规规定的程序报批,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对于濒危古树名木,应组织科技人员制定合理的拯救与复壮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养护。5.7.3灌溉、施肥根据不同生长季节的天气情况和不同植物种类适当灌溉,缺水季节淋水≥1次/周。可以在古树名木根部周围开挖环形沟进行灌溉,灌溉时在沟内分次浇透水,使其浸润渗透,然后以土覆盖沟面。或对古树进行叶面喷雾,水中可加入少量叶面速效肥料和微量元素及抗病毒药物对古树叶面进行喷雾及皮层输液。古树名木的施肥要适时适量,肥料以迟效性有机肥料为主。在春、秋季节重点施肥,每年施肥2次~3次。施肥要埋施,先在树冠外围滴水线以下的地面挖深沟埋施,施肥后要回填土,踏实、淋足水,找平,切忌肥料裸露。5.7.4修剪古树谨慎修剪,对老枝病杆以治为主、截为辅,促发枝梢,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达到促进古树生长发育的目的。一级管养修剪次数≥2次/年。5.7.5有害生物防治古树名木易受蛀蚀性害虫危害,应随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同时,制定的病虫害防治预案应切实可行,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要求古树发病、虫害率≤10%。5.7.6创伤修复古树名木受到雷电风雨、人畜危害而受到创伤,会造成劈裂、折断、腐枝、疮痂、溃疡、孔洞、剥皮、干枯等创伤。对于创伤要及时处理,首先要加以清除、剪除或挖除,消除腐垢杂物后,并进行消毒和防腐处理。5.7.7防台风对生长不均衡的主干或延伸较长的枝桠设立支柱(扶力支柱需做美化处理),以防风折。台风前后加强管理,以增强抵御台风的能力。5.7.8建立卡档DB4413/T29—2022统一设立古树名木标志,标明树名、学名、科属、树龄、地点、权属和管理养护责任单位。并要求对所有的古树名木建立生长情况档案,每年记录养护和管理措施及生长情况,以供以后管养参考。5.8垂直绿化管养垂直绿化的管养划为二级管养。其标准是攀缘植物生长良好,整齐雅观,生长期覆盖率达90%以上,一年四季常绿(落叶植物除外),有花的攀缘植物要适时开花。5.8.1生长势生长势良好,生长量达到该种类规格的平均年生长量;枝叶较健壮,叶色浓绿,无枯枝残叶,有花的攀援植物要适时开花。5.8.2牵引、修剪根据不同植物的攀援特点,采取牵引措施或设置网架等辅助设施让其迅速、均匀地长满墙面。修剪要考虑该种类的生长发育特点,确定修剪时间和修剪程度,避免剪掉有用的叶芽、花芽和主蔓,合理修剪过密的侧蔓,控制主蔓,使覆盖均匀,以增强园林美化效果。立交桥上的下垂藤蔓要及时修剪,以免妨碍交通。5.8.3灌溉、施肥经常淋水以保证其生长需要。秋、冬季加强淋水,使落叶植物延缓落叶,延长绿叶期。簕杜鹃须按其生长特性控制淋水。在春、秋季重点施肥,每年施肥1次~2次,并根据生长情况适当追施无机肥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肥料的施用要适量、均匀,防止过量或不均匀引起肥伤。5.8.4补植不失时机地进行补植。补植要补回原来的种类并加强淋水、养护等管理措施,保证成活率达95%以5.8.5有害生物防治发生病虫危害时,最严重的危害率在7%以下。5.9花坛、花镜管养5.9.1一级管养的标准花坛轮廓清晰,线条流畅,层次分明,图案完整优美,主题突出,且与周边环境协调;色彩鲜亮,叶型优美,且色彩、叶型十分协调;植株密度适宜,覆盖率≥95%,最大秃斑面积<0.02㎡;观花花坛观赏期≥300天且花丰色艳,保证重大节日开花;观叶花坛观赏期为350天;同一品种的株高、花期及花色基本一致,整齐度≥95%,且最大偏差<10%。花境群落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色彩丰富流畅,整体景观效果优良,与周边环境协调;植株密度适宜,覆盖率≥90%,最大秃斑面积<0.02㎡;观花植物花繁叶茂,花色鲜艳,观叶植物株型优美;花期或观赏期≥240天。5.9.1.1生长势生长势强,茎杆粗壮;无缺株,无倒伏;无枯枝、残花。5.9.1.2灌溉、施肥DB4413/T29—2022绿地灌溉设施完善,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和景观的需求。根据植物的生长及开花特性进行合理灌溉。球根、宿根花卉初次种植须深翻土壤,加施基肥。5.9.1.3土壤土壤无污染,表面平整不板结,无明显低洼。边缘优美且低于周边道牙5cm。种植土要求疏松、无污染,透气透水性能良好,土层厚度及成分要求满足花卉生长需求。5.9.1.4病虫害防治要求基本无有害生物危害症状,病虫害发生率<3%,杂草率<3%,且无恶性杂草。5.9.2二级管养的标准花坛轮廓基本清晰,线条流畅,层次分明,图案完整,主题较突出且与周边环境较为协调;色彩较为鲜亮,叶型较优美,且色彩、叶型、协调;植株密度较为适宜,覆盖率≥90%,最大秃斑面积<0.03㎡;观花花坛观赏期≥270天且花丰色艳,保证重大节日开花;观叶花坛非观赏期<60天;同一品种的株高、花期及花色基本一致,整齐度≥90%,且最大偏差<15%。花境群落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色彩较为丰富流畅,整体景观效果较好,与周边环境较为协调;密度较为适宜,覆盖率≥85%,最大秃斑面积<0.05㎡;观花植物花色鲜艳,观叶植物株型较为优美;花期或观赏期≥180天。5.9.2.1生长势生长势较强,茎秆较粗壮,残花率<15%,无缺株,无倒伏,无枯枝。5.9.2.2灌溉、施肥绿地灌溉设施完善,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和景观的需求。根据植物的生长及开花特性进行合理灌溉。球根、宿根花卉初次种植须深翻土壤,加施基肥。5.9.2.3土壤土壤无污染,表面平整不板结,无明显低洼。边缘优美且低于周边道牙5cm。种植土要求疏松、无污染,透气透水性能良好,土层厚度及成分要求满足花卉生长需求。5.9.2.4病虫害防治要求无明显有害生物危害症状,病虫害发生率<5%,杂草率<5%,且无恶性杂草。5.9.3三级管养的标准花坛轮廓基本清晰,线条流畅,层次分明,图案完整,主题较突出且与周边环境较为协调;色彩较为鲜亮,叶型较优美,且色彩、叶型、协调;植株密度较为适宜,覆盖率≥85%,最大秃斑面积<0.05㎡;观花花坛观赏期≥220天且花丰色艳,保证重大节日开花;观叶花坛非观赏期<90天;同一品种的株高、花期及花色基本一致,整齐度≥85%,且最大偏差<20%。花境群落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色彩较为丰富流畅,整体景观效果较好,与周边环境较为协调;密度较为适宜,覆盖率≥80%,最大秃斑面积<0.1㎡;观花植物花色鲜艳,观叶植物株型较为优美;花期或观赏期≥120天。5.9.3.1生长势DB4413/T29—2022生长势较强,茎秆较粗壮,残花率<25%,无缺株,无倒伏,无枯枝。5.9.3.2灌溉、施肥绿地灌溉设施完善,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和景观的需求。根据植物的生长及开花特性进行合理灌溉。球根、宿根花卉初次种植须深翻土壤,加施基肥。5.9.3.3土壤土壤无污染,表面平整不板结,无明显低洼。边缘优美且低于周边道牙5cm。种植土要求疏松、无污染,透气透水性能良好,土层厚度及成分要求满足花卉生长需求。5.9.3.4病虫害防治要求无明显有害生物危害症状,病虫害发生率<8%,杂草率<8%,且无恶性杂草。5.10人工红树林养护5.10.1基本要求人工红树林的封滩育林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插杆护苗、、围网防禽,并因地制宜采取防风、消浪措施。风浪大的滩涂,可采用围栏、木桩墙等机械防浪、消浪设施;——在造林区实行封滩保育,禁止任何人员和船只进入造林地,禁止围网捕鱼、挖取海滩动植物等危害红树幼苗生长的人为活动;——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为主体的林地,封滩保育期均不低于3年。5.10.2定期修补定期对倒伏、根部暴露等受损的幼苗、幼树进行必要的修补;对缺损的幼苗幼树或成活率不达标(一般指成活率低于40%)的红树林种植地,应及时进行补植或重新造林,直到合格为止。5.10.3定期清理定期清理林地内及缠绕在红树幼苗上的垃圾杂物、海藻等,特别是对于林地内出现的油污情况要及时清除。5.10.4危害防治螃蟹及藤壶危害防治。在螃蟹和藤壶密集的地方,在造林初期,可采用适当的药剂涂抹在红树林树干上,或用人工清除的办法,以防止螃蟹及藤壶危害幼苗幼树。5.10.5施肥方式可采用埋肥或接种菌肥的方法施肥,以促进幼苗生长成林。5.10.6加强检疫加强检疫,严防检疫对象进入红树林区;加强对病虫害及有害生物的监测和预测预报,设置固定和临时监测点,配备防治设施、设备,及早发现、综合防治,及时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及有害生物。5.11园林建筑、小品和设施维护DB4413/T29—20225.11.1园林建筑和小品园林建筑和小品的维护应做到以下方面:——对钢结构的,应及时保养,按照GB50212的要求涂刷油漆,防止表面生锈;有木质构件的,应防止白蚁等蛀虫的危害。——厕所要求做到“三无”(无积水、无虫蛆、基本无臭),“六洁”(厕所地面、洁具、天花、墙壁、尿槽、厕所四周清洁);根据《城市公厕管理办法》进行管理维护。——园林小品应保持外形美观。如饰面层剥离、实体破损应在10天内修复。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先对现场进行围闭,并设置警示标志。5.11.2设施设施的维护应满足以下要求:——园路、铺装广场应整洁完好。如发现变形、下沉或危及游人时,应局部围闭暂停开放,并及时修复;——照明设施、灯饰、果皮箱、导游牌、给水设施与通讯设施等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或修复。铁质围栏、护树架、门窗、灯杆等应定期进行翻新、油漆,施工应符合GB50212的规定;——园林水体应保持清洁,水质良好,水量适度。人工水池的池壁应保持干净美观;——珍稀水生动物栖息场所水体的水质应不低于GB3838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城市绿地内的游泳池、戏水池内的水质应不低于GB3838标准;喷泉、跌水、溪流及水池内的水质应不低于GB3838标准;人工或自然水体内的水质应不低于GB3838标准。——游乐设施的安全标准应符合GB8408的规定。5.12技术档案5.12.1园林绿化养护原始资料收集城市绿地的权属人应将绿地的初始状况资料提供给养护人,包括以下资料:1)绿地建设或历年整改的竣工资料;2)历年养护管理的有关技术资料;3)园林植物、建筑、小品及园路、铺装场地等设施的种类、规格、数量;4)土壤理化性状、地下水状况;5)植物生长势及病虫害等现状资料。5.12.2建立养护档案城市绿化养护管理人应及时收集、整理有关绿地养护的技术资料,建立完整的绿地养护管理技术档案。技术档案应每年整理装订成册,编号目录,分类归档,并按要求报送有关部门。5.12.3填报养护报表城市绿地养护管理人应在养护过程中向权属人提供养护管理报表。内容包括园林建筑、小品及设施维护情况,园林植物养护技术方案及效果评价、绿地养护管理月度、季度、年度报表等。5.12.4新技术、新工艺记录和评价城市绿地养护管理人员应积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成果的单项技术资料及效果评价。6养护等级技术要求DB4413/T29—20226.1园林植物养护施肥园林植物养护施肥的要求见表1。表1园林植物养护施肥单位:次/年1——————————————6.2园林植物养护修剪园林植物养护修剪的要求见表2。表2园林植物养护修剪单位:次/年————————————假俭草属(Eremochloa)地毯草属(Erem6.3草坪的打孔与垂直刈割草坪的打孔与垂直刈割为草皮复壮措施之一,适用于建植时长为8年以上的草坪或人为践踏严重的地段,草坪的打孔与垂直刈割的要求见表3。表3草坪的打孔与垂直刈割————6.4城市绿地及设施保洁城市绿地及设施保洁的要求见表4。表4城市绿地及设施保养DB4413/T29—2022731818————6.5铁质围栏、护树架、门窗、园灯杆等设施的翻新铁质围栏、护树架、门窗、园灯杆等设施的翻新的要求见表5。表5铁质围栏、护树架、门窗、园灯杆等设施的翻新要求单位:次/年7惠州市城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规范7.1植物管养7.1.1一般规定7.1.1.1基本要求植物管养应按照公园总体规划和植物配置设计的要求,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营造花木繁茂、景色优美、环境舒适的园林环境。7.1.1.2补植、改植游人集中活动场所的植物更新补植时,严禁选用可能危及游人安全的有刺、有毒、有害和容易倒伏、断枝的树种;不宜选用挥发物或花粉能引起明显过敏反应的植物。7.1.1.3设立标志园内主要树种应挂牌标明中文名、学名、科属、植物生态习性。古树名木应设立明显标志,标明中文名、学名、科属、树龄、地点、权属和管理养护责任单位。对于有特殊历史背景和具有纪念意义的树木,应设立碑志。7.1.2草坪草坪植物的管养标准是目的草种生长旺盛,草坪整齐雅观,覆盖率不低于95%,杂草率不高于5%,无裸露地。7.1.2.1土壤与水肥适时松土,及时填平坑洼地,使草坪内无坑洼积水。土壤管理应与施肥相结合。应视季节与天气情况及时浇灌,旱季应使草坪根系层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砂土为3%~6%,砂壤土为6%~12%,壤土为12%~23%,粘土为21%~23%,暴雨后积水应尽快排除。要根据草坪植物的生长需要加强施肥,肥料的施用方法和用量科学,防止过量或不均引起肥害。冬季以施用有机肥为主,其他季节主要施用无机肥,每季1次~2次。DB4413/T29—20227.1.2.2修剪草坪每次剪除部分的高度应不超过草层高度的1/3,草层上的草屑应及时清除。修剪应与土壤管理、施肥、水份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紧密配合。修剪宜在3月中旬至10月下旬之间的非雨天进行。修剪的频率应根据草种、生长势、气候和种植床土壤肥力等因素确定,靠近居民住地之处要尽量避免在周末及午休时间进行操作,减少噪音扰民。7.1.2.3除杂可采用物理和化学除草的方法。使用化学方法除草时,应选用适当的药剂和施药方法,避免危害到目的草种。手工除草应将杂草连根清除,并压实目的草种。7.1.2.4病虫害防治采用化学防治、物理防治或生物防治等方法,尽量少用化学防治,减少环境污染。7.1.2.5补植对被破坏或其它原因引起死亡的草坪植物应及时补植,使草坪保持完整,无裸露地。补植草种应与原草坪相同,补植后加强保养,保证一个月内覆盖率达95%。7.1.2.6土壤透气常受踩踏的草坪每年至少需进行一次打孔透气,改善土壤板结状况。7.1.3地被地被管养的标准是生长旺盛,株型匀称、完整美观,开花适时,花繁色正,开花时覆盖率达到95%以上,无杂草;花后需修剪的,修剪合理、及时。7.1.3.1土壤与水肥草花种植或翻种前,应将种植土壤深翻25cm~35cm,清除杂物,消毒处理,并施足腐熟有机肥改良,待5天~7天后种植。宜采用滴灌和微喷灌的方式适时浇灌,控制好水的流速和流量,避免冲刷花朵,并防止泥土溅到花朵、茎叶上。种植前应施足基肥,并视草花种类于生长期和开花期适当追肥。发芽前应薄肥勤施,追肥宜采用颗粒肥料,也可采用水肥,必要时可进行叶面追肥。7.1.3.2翻种与修剪整形宿根和球根花卉应根据其种类特性及生长状况,每年或隔年于休眠期进行翻种更新。修剪整形不宜在雨后立即进行。可采用摘心和疏枝措施,促使株形美观、适时开花、着花整齐。7.1.4灌木公园内的灌木应生长旺盛,花繁叶茂,造型美观;需修剪造型的灌木应体现工艺精细。7.1.4.1土壤与水肥公园内灌木种植区应定期松土养护。种植区土壤管理应与施肥相结合。根据土壤酸碱度的不同,对偏酸性土壤改良施用石灰或草木灰,对偏碱性土壤的改良施用硫酸亚铁、泥炭等,提高土壤的有效养分。应根据植物的生长及开花特性进行合理灌溉。夏季灌溉宜早、晚进行,冬季灌溉选在中午进行。灌溉宜一次浇透,尤其在春、夏季节。同时应注意排除积水。DB4413/T29—2022植物定植时应施足基肥,并根据植物长势每年追施复合肥或有机肥。宜采用埋施或水施等方法以提高肥效和减少环境污染。一般在春、秋季重点施肥,每年施肥1次~2次,可结合除草松土进行施肥。簕杜鹃等花灌木应适当控水,促进花芽分化,花芽分化后宜适当追施磷、钾肥。7.1.4.2修剪公园内的花灌木应避免在花芽分化期进行修剪。花谢后应及时将残花残枝及黄叶剪除,常年开花植物应有目的地培养花枝,使之四季有花。模纹花坛、绿篱和造型的灌木,应及时修剪,一般为春、夏、秋季每月1次~3次,冬季每两月1次,以保持图案清晰、层次分明、曲线平整、线条流畅、冠形丰满。对自然生长的植物,修剪以维持植物的自然形态为原则。7.1.4.3除杂公园内种植区域应适时除去杂草和恶性藤蔓植物,具体可采用物理和化学除草方法。除杂草时应注意保护园林植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