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1209-2013 风机机组能效检测和评价方法_第1页
DB44T 1209-2013 风机机组能效检测和评价方法_第2页
DB44T 1209-2013 风机机组能效检测和评价方法_第3页
DB44T 1209-2013 风机机组能效检测和评价方法_第4页
DB44T 1209-2013 风机机组能效检测和评价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机机组能效检测和评价方法2013-12-06发布2014-03-06实施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广东)、广东省计量测试学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忠杰、周登锦、易国贤、罗旭东、陆国权、吴江宏、陈邵有、李倩、周军红、刘英博。本标准为首次发布。1本标准规定了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能效检测技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0178工业通风机现场性能试验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GB18613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2能效等级是评价风机机组及其管网系统能效高低的一种分级方法。依据风机机组效率将风机能效风机对空气作的机械功与同样质量流量、进口密度和压比的不可压缩流4.2.1风机机组能效检测所需要的检测仪器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并在检定/校准周期内。4.2.2各类检测仪器的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要求见表1。不低于1级不低于0.5℃不低于0.5级不低于0.5级电能测量仪器不低于1.0级不低于1.0级4.3.2风机机组所匹配的电动机能效应满足GB18613能效限定值的要求。4.3.3风机机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应符合GB17167的相关要求。4.3.5风机应在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测试。如长期在稳定的负荷下运行,则将该工况视为正常运行状态;风机负荷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应将最经常出现的负荷工况视为正常运行状态。4.3.6每一被测参数在正常运行状况下连续测试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读数,以35检测方法5.1.1在检测过程中,测点截面应选取在距离风机进口前5倍以上管径(当量管径),且距离风机出口后10倍以上管径(当量管径)的直管段上,以保证风道无涡流,流线接近平行且垂直于该截面。5.1.2若现场测点截面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如风机无进口管路,出口管道又没有平直长管段),应在风机进口安装一段直管,或在截面上设置防涡流装置进行测量。安装的直管或5.1.3如未能找到满足上述条件的截面,可由各方协商P₂一电动机负载率,单位为百分数(%);电动机实际输出功率应优先利用电动机的工作特性曲线查取。如无电动机的动机负载率可用式(2)求得:....................................Pe—电动机输入功率,单位为千瓦(kW);β—电动机的损耗因数,从表2中查取;2级电机6级电机8级电机JO₂、Y系列-JR、JS系列4ηN—电动机的额定效率,单位为百分数(%)。电动机输入功率的测量是在测量风机有效输出功率的同时进行。每隔10分钟测量1组数据,连续测量3组数据,电动机输入功率取3次记录的算术平均值。待风机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稳定一段时间后,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量各测点的按(3)式计算风机测量截面的平均静压:Pj—测量截面上各测点的静压,单位为帕斯卡(Pa);按(4)式计算风机测量截面的平均动压:.....................Pa—测量截面的平均动压,单位为帕斯卡(Pa);按(5)式计算风机全压:P—风机全压,单位为帕斯卡(Pa);Pj₂—风机出口平均静压,单位为帕斯卡(Pa);Pa₂—风机出口平均动压,单位为帕斯卡(Pa);Pj₁—风机入口平均静压,单位为帕斯卡(Pa);Pa₁—风机入口平均动压,单位为帕斯卡(Pa)。按(6)式计算风机流量的测算:…Q—风机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³/s);5V—测点处平均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F—测点处风道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其中,风道截面积采用长度测量仪器进行测量。风机测点处平均风速按(7)式测算:.......................μ—毕托管测压修正值,标准毕托管μ=1;风机测点处气体密度按(8)式计算:Po—标准状态下的气体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烟气取1.30,空气取1.29,其它介质查表);t—测点截面处气体温度,单位为摄氏度(℃);Ph—当地大气压,单位为帕斯卡(Pa);测点截面的平均动压一般采用毕托管和微压计直接测量,每隔10分钟测量测点处平均风速按(9)式计算:根据风机流量和风机全压,按(10)式计算风机在测量过程中的有效输出功率:6Pp—风机有效输出功率,单位为千瓦(kW);Q—风机流量,单位立方米每秒(m³/s);P—风机全压,单位为帕斯卡(Pa);k—压缩性修正系数,现场检测取k=1。η—风机机组效率,单位为百分数(%);Pe—电动机输入功率,单位为千瓦(kW)。6能效等级评定6.1风机机组能效等级分为3个等级,其中1级能效最高,3级能效最低。6.2风机机组能效等级应按表3规定的风机机组效率进行评定。表3风机机组能效等级评定能效等级电机功率(kW)风机机组效率(%)电动机负载率1级2级3级7(规范性附录)风机机组能效检测报告表A.1给出了风机机组能效检测报告。表A.1风机机组能效检测报告检测日期风机型号风机类型电机型号电机功率检测依据检测结果检测项目检测结果能效等级电动机负载率评价结论、处理意见及建议:8(资料性附录)风机机组能效检测记录表表B.1给出了风机机组能效检测记录表。表B.1风机机组能效检测记录表检测地点风机类型电机型号电机编号□正常□不正常□合理□不合理符号123V实测或计算Lm实测风道截面宽Hm实测rm实测θm实测t℃实测当地大气压m实测P实测P实测t℃实测电动机输入功率P实测9表B.1风机机组能效检测记录表(续)符号实测出口平均静压P实测出口平均动压P实测实测PQ电动机实际输出功率查电动机工作特性曲线电动机额定输出功率P电动机的额定效率%电动机负载率P%电动机的损耗因数β/Pμ/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