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生网络心理健康讲课文档_第1页
心理学生网络心理健康讲课文档_第2页
心理学生网络心理健康讲课文档_第3页
心理学生网络心理健康讲课文档_第4页
心理学生网络心理健康讲课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第一页,共80页。前言21世纪:信息社会、信息世界、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信息生活……社会的网络化是信息时代的最基本特征信息网民第二页,共80页。前言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于2009年1月公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8年底,我国网民29800万人,普及率22.6%,其中,10—19岁网民占上网人数35.2%,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占绝对优势;20—29岁网民占上网人数31.5%。第三页,共80页。数据来源: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四页,共80页。数据来源: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五页,共80页。数据来源: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六页,共80页。数据来源: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七页,共80页。第八页,共80页。认识互联网传递信息到任何终端。共享公共信息源超强功能巨大影响第九页,共80页。网络的特征自由性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虚拟性隐匿性便捷性高效性第十页,共80页。自由性无国界流动自由言论自由使用自由第十一页,共80页。开放性TCP/IP协议第十二页,共80页。平等性键盘操作性表现你第十三页,共80页。交互性网络每一个用户既是信息的发布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即形成发布——接收双向或多向互动。第十四页,共80页。交互性双向交互不管对方大小强弱第十五页,共80页。虚拟性网络是一种虚拟的数字空间,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第十六页,共80页。隐匿性数字代码表明身份网络为网民编织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另一个世界”。第十七页,共80页。便捷性全世界的网民可以不受任何时间或外界条件的约束,同时向外发布或接收信息。网络还具有高效性等特征。第十八页,共80页。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交往网络最大的特征就是它存在的虚拟性,因而在人际交往中给“欺骗”造成了可乘之机。网络极易成为人们躲避孤独和排除心理压力的场所。第十九页,共80页。第二十页,共80页。网络成瘾网络依赖在医学上称为“病态性使用互联网”,它是指在冲动性失控下沉迷于网络世界难以自拔,导致个体明显的身心功能损害。也叫:网络性心理障碍(IAD)、网络综合症、网络成瘾症从心理上讲,它主要表现在对网络有依赖性和耐受性,这就是平常人们常说的上网成瘾。第二十一页,共80页。网络成瘾标准1.全神贯注线上活动,线下继续想着网上情形。2.觉得需要花更多时间在线上才能满足。3.多次努力控制停止使用网络,但总是失败。4.当企图减少或停止使用网络时,会觉得沮丧、情绪低落、易发脾气。5.花费在网上时间总比预期的要长。6.为了上网,宁愿冒着重要人际关系、工作、教育机会损失危险。7.会说谎隐瞒自己上网真实时间和费用。8.上网是为了逃避问题和释放一些感觉,诸如无罪、罪恶等。第二十二页,共80页。网络成瘾类型网络游戏成瘾网上聊天成瘾浏览不良信息成瘾网络恋爱成瘾第二十三页,共80页。网络性心理障碍(网络成瘾)的类型1.网络游戏成瘾案例:

就读于某高校的小肖以前一直是个优秀学生,刚进大学时,看到身边的同学玩游戏,他也跟着买了一台电脑,开始通宵达旦地玩游戏.从此以后,他就经常上课迟到,甚至旷课,成绩也从班级前十名跌到了三十几名.短短一年时间,就有三门必修课不及格.“有时候玩到凌晨四五点,第二天早上就起不了床.其实我也想早点休息的,但是一玩起来就把什么都忘了.”小肖显得很无奈.第二十四页,共80页。网络游戏成瘾根据心理学测试统计结果,所有服食毒品的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如焦虑、忧郁等等。而迷恋网络游戏的人经过测试后,其结果也无一例外地提示具有心理障碍问题。网络游戏往往都含有血腥、恐怖、枪战、搏杀、色情等内容,很容易使沉迷其中的人产生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心理缺陷,轻者染上网络成瘾症,重者甚至走上犯罪。上海心理学专家郭莲舫指出,沉溺于网络游戏难以自拔,其危害等同于毒品成瘾。第二十五页,共80页。网络游戏成瘾案例:2003年2月27日,武汉某大学计算机学院21岁的大一学生唐某上午课程结束后,顾不上吃午饭,便和同学直奔校门外的一家网吧打游戏。连续上网5小时后,突感头疼,口吐白沫,继而昏迷,最终导致“脑死亡”而离开人世。缺乏睡眠会导致食欲下降、身体免疫下降、情感冷漠、心理活动异常、感知、记忆、思维、语言等各种反应能力显著下降等。第二十六页,共80页。网络性心理障碍(网络成瘾)的类型2.网络聊天成瘾网络交际成瘾:是上网者沉溺于凭借各种聊天软件以及网站的聊天室进行的人际交流,过分迷恋网络人际关系,并用这些关系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第二十七页,共80页。网络性心理障碍(网络成瘾)的类型3.网络色情成瘾案例:21岁的刘某系北京某重点高校大三学生。2003年5月以来,刘某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等网站在国际互联网上传播淫秽视频文件两个及淫秽图片512张,获利两万余元,后被逮捕。案例:21岁的周某是南京一所大学法律系在校大学生,在网上充当皮条客角色,被玄武区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半,并处罚金5000元。第二十八页,共80页。网络色情成瘾网络色情成瘾:是指沉湎于网络上的色情内容,包括色情文字、图片、视频、FLASH以及色情聊天等。调查显示:“SEX”是互联网搜索引擎中查询频率最高的词汇。国际互联网上提供色情信息的网站点多达百万。据南京晨报报道:具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南京市70%的青少年性知识来自黄色网站。资料显示:网络色情是导致大学生性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十九页,共80页。网恋成瘾第三十页,共80页。最近调查:你对网恋的态度选择理想恋人的又一有效途径:25%脱离现实,反对:17%不应提倡,也不反对:58%第三十一页,共80页。网络交际成瘾调查表明,大学生网恋存在两种情况:大多具有一个共同特点:抛弃“恋爱是为了缔结婚姻”,把网恋视为一种网络游戏、在网上进行网络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另外,在大学生中确有一些通过交流学习心得、人生看法,逐渐情投意合而网恋的。

第三十二页,共80页。网络交际成瘾网恋一般很容易上瘾,而一旦上瘾就会沉湎于网上不能自拔,把网上爱情视为生活的唯一追求:影响学习:不休息网恋,逃课网恋;减少与人交流,不参加集体活动,性格变得孤僻,甚至人格分裂;网恋失意,出现精神崩溃;网恋的欺骗性造成沉重打击,甚至断送前程;

第三十三页,共80页。案例:

北京《青年报》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情:小朋是北京某市属大学学生,20岁,是个超级网虫,每天都要在网上泡10个多小时。他和一个17岁的女孩在网上认识半年后,两人很快就发生了“网恋”,并在某网站进行了“结婚”注册,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一个共同的网页。他们这个网上的“家”真的太像家了,这个用文字和图片堆砌的家不但有象模象样的家具和房间布置,而且有每日三餐的菜谱,甚至还有他们虚拟的“夫妻生活”描述!当小朋和那个女孩“结婚”不到3个星期时,网站通知他,他的“爱人”怀孕了。。。第三十四页,共80页。案例:小朋大喜,每天抱书痛读孕产妇注意事项。6个星期后网站通知他,说他们已经拥有一个可爱的小宝宝,小朋更是兴奋得睡不着觉。15个星期后,网站又告知小朋,他的“妻子”、“儿子”均病重,小朋于是整天愁眉苦脸,无精打采。直到第18个星期,网站宣布:因医治无效,他的妻儿双双“去世”,他的婚姻宣告结束!此时的小朋沉浸在痛苦之中,因为太投入,他竟然受不了打击,一病不起。到现在,好好的大学上不了,每天起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网上的墓地去悼念他的“妻小”,然后随头丧气,喃喃自语。第三十五页,共80页。网络性心理障碍(网络成瘾)的类型5.强迫信息收集成瘾强迫信息收集成瘾:又称信息超载成瘾,是指强迫性地、无法自制地从网上收集无用的、无关的或者不迫切需要的信息,并伴随有强迫性冲动倾向和下降的工作效率。强迫信息收集成瘾:没有计划和目的,耗费时间,是纯粹的盲目行为或网络生活怪癖。第三十六页,共80页。网络成瘾危害学业成绩急剧下滑人际关系日益疏远:现实交往时间剥夺冷漠人机关系影响现实身体健康严重受损:眼睛中枢神经系统伦理道德观念趋于淡漠:造谣人格意识第三十七页,共80页。网络成瘾的防与治提高对网络作用正确认识明确上网任务设定每次上网时间随身携带警醒卡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丰富业余生活。求助于心理咨询第三十八页,共80页。网络依赖的心理分析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第三十九页,共80页。网络依赖的客观原因网络的普及网络游戏的不良诱导网络内容的极大丰富网瘾第四十页,共80页。网络依赖的主观原因1.补偿心理到网络上寻找满足感,找回原来“辉煌”的自我。各种需要在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里却能轻易地得以满足。在网络的虚拟社区里、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这种感觉又会强化他们的网络行为。第四十一页,共80页。网络依赖的主观原因逃避心理大学生往往在交际交往的过程中遇到学习上的、感情上的、人际关系上的挫折和危机。网络成了逃避现实、寻求自我解脱的一个良好的渠道和环境。第四十二页,共80页。网络依赖的主观原因从众心理为了不在朋友面前出丑,或多或少地玩网络游戏第四十三页,共80页。网络依赖的主观原因猎奇心理网络资源的丰富、内容的刺激更催化了大学生的猎奇心理。第四十四页,共80页。网络依赖的主观原因5.自我表现心理大学生任何时候都没有像现在这么用心地排列着平日熟悉的文字。通过不同的组合,把自己的形象融进去——无论是自然的,还是自己刻意塑造的。制作个人主页(个人或名人)、编写电脑病毒(将制造病毒写进求职简历)……第四十五页,共80页。第四十六页,共80页。第二节大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及其调适一.网络性心理障碍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上网者的心理或行为偏离了社会公认的规范或适宜的行为方式(失常或反常、失调或无序);二是上网者的社会价值观与现实社会价值观错位(网络盗名、盗号,制造计算机病毒……);三是上网者适应环境能力缺失,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冷漠,不与人交往……)。第四十七页,共80页。案例分析

某高校有个大学二年级学生,生活中的他内向,表现得有些孤僻,不善言谈,不善交往,却特别喜欢泡在网吧里聊天会友。在网上,他口若悬河,成了人见人爱的“大众情人”,但是,他在网上越是感到得意,在现实生活中就越是木讷笨拙,平时躲避着同学老师,被同学称为最古怪的人。第四十八页,共80页。分析:

这位大学生属于网络性心理障碍。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典型表现为日常生活中情绪低落、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容易激动、自我评价降低,严重者社会活动减少,有自杀意念。并非所有爱上网者都会罹患这种病征,因上网聊天而出现或加重社交障碍、行为异常、人格障碍、心境障碍、交感神经系统失调者,大多原来在心理上就存在某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自卑和人际交往问题。越是自卑感强的人,其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的潜在意识越强,而网上的社交正好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世外桃源”。第四十九页,共80页。

那个虚拟的世界虽然会让他们体验到无与伦比的轻松、自在,满足个体的控制感,但是,这种来自网上的满足感、控制感毕竟不同于现实世界。心理健康的人能认识到这一点,因而他们不会沉湎于网络,而对一些原先有一定心理问题的人来说,网上的活动则具有补偿性的满足感,往往难以自拔。倘若发现自己“e网情深”了,在现实生活中显得难以适应,同时存在诸多情绪低落、能力下降等心理问题时,很可能是患上网络性心理障碍,此时,应该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逐步摆脱对网络的依赖,请教心理医生也许是更为明智的。第五十页,共80页。二.网络性心理障碍的特征及判断

网络性心理障碍主要特征:对上网时间失控随着上网乐趣的增加欲罢不能,难以自拔研究表明,网络性心理障碍者每周使用网络平均时间为38.5小时,而非网络性心理障碍者仅为4.9小时。第五十一页,共80页。网络依赖——网瘾综合症的自我诊断起床后情绪低迷,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神不守舍,但一上网便精神抖擞,百“病”全消。上网时表现得思维敏捷,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并感到非常愉快,但离开网络便思维迟钝,情绪低落,空虚无聊。只有不断上网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间经常比预定时间长。无法抑制上网的欲望。每看到一个新网址就会心跳加快或心率不齐。只要长时间不上网操作就手痒难耐。每当互联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便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平常有不由自主地敲击键盘的动作,或身体颤抖的现象。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互联网的程度。因迷恋互联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如果符合以上标准中的4项或4项以上,且持续时间已经达1年,那么就表明已经患上了IAD(网络成瘾综合症)。第五十二页,共80页。网络性心理障碍主要表现认知过程障碍情感过程障碍意志行为障碍人格障碍第五十三页,共80页。网络性心理障碍主要表现

认知过程障碍感知觉障碍:主要是指幻觉,实际上是大脑皮层感受区异常兴奋所引起的,与感觉器官无关。注意障碍:主要是注意品质的异常,它可表现在注意的强度、广度、稳定性和持久性等方面。记忆障碍:是指记忆力减退。思维障碍:是指思维僵化,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差。第五十四页,共80页。网络性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情感过程障碍主要包括病理性优势心境和情感反应障碍。病理性优势心境是指某种病态心境笼罩着整个人的精神状态:病理性愉快心境和病理性情绪低落。

第五十五页,共80页。网络性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表现为长时间网络游戏中,不顾疲劳,继续用各种方法攻战,企图取胜过关的病态意识。意志减退:是指终日沉醉于虚拟世界的上网学生,经常在上课和做作业时情绪低落,对听课、做作业不感兴趣,以致意志消沉,对学习产生厌恶感,并逐步失去信心。意志缺乏:是指学生对除上网以外的任何活动都缺乏动机、要求,对学习、工作无自觉性,个人生活极端懒散,行为孤僻、退缩。第五十六页,共80页。网络性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人格障碍是指在没有认知过程或智力障碍的情况下,人格显著偏离正常。网络人格障碍主要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依赖型人格障碍。第五十七页,共80页。三.网络性心理障碍(网络成瘾)的类型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强迫信息收集成瘾第五十八页,共80页。网络性心理障碍(网络成瘾)的类型1.网络游戏成瘾案例:

就读于某高校的小肖以前一直是个优秀学生,刚进大学时,看到身边的同学玩游戏,他也跟着买了一台电脑,开始通宵达旦地玩游戏.从此以后,他就经常上课迟到,甚至旷课,成绩也从班级前十名跌到了三十几名.短短一年时间,就有三门必修课不及格.“有时候玩到凌晨四五点,第二天早上就起不了床.其实我也想早点休息的,但是一玩起来就把什么都忘了.”小肖显得很无奈.第五十九页,共80页。网络游戏成瘾根据心理学测试统计结果,所有服食毒品的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如焦虑、忧郁等等。而迷恋网络游戏的人经过测试后,其结果也无一例外地提示具有心理障碍问题。网络游戏往往都含有血腥、恐怖、枪战、搏杀、色情等内容,很容易使沉迷其中的人产生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心理缺陷,轻者染上网络成瘾症,重者甚至走上犯罪。上海心理学专家郭莲舫指出,沉溺于网络游戏难以自拔,其危害等同于毒品成瘾。第六十页,共80页。网络游戏成瘾案例:2003年2月27日,武汉某大学计算机学院21岁的大一学生唐某上午课程结束后,顾不上吃午饭,便和同学直奔校门外的一家网吧打游戏。连续上网5小时后,突感头疼,口吐白沫,继而昏迷,最终导致“脑死亡”而离开人世。缺乏睡眠会导致食欲下降、身体免疫下降、情感冷漠、心理活动异常、感知、记忆、思维、语言等各种反应能力显著下降等。第六十一页,共80页。网络性心理障碍(网络成瘾)的类型2.网络色情成瘾案例:21岁的刘某系北京某重点高校大三学生。2003年5月以来,刘某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等网站在国际互联网上传播淫秽视频文件两个及淫秽图片512张,获利两万余元,后被逮捕。案例:21岁的周某是南京一所大学法律系在校大学生,在网上充当皮条客角色,被玄武区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半,并处罚金5000元。第六十二页,共80页。网络色情成瘾网络色情成瘾:是指沉湎于网络上的色情内容,包括色情文字、图片、视频、FLASH以及色情聊天等。调查显示:“SEX”是互联网搜索引擎中查询频率最高的词汇。国际互联网上提供色情信息的网站点多达百万。据南京晨报报道:具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南京市70%的青少年性知识来自黄色网站。资料显示:网络色情是导致大学生性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第六十三页,共80页。网络性心理障碍(网络成瘾)的类型3.网络交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是上网者沉溺于凭借各种聊天软件以及网站的聊天室进行的人际交流,过分迷恋网络人际关系,并用这些关系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第六十四页,共80页。最近调查:你对网恋的态度选择理想恋人的又一有效途径:25%脱离现实,反对:17%不应提倡,也不反对:58%第六十五页,共80页。网络交际成瘾调查表明,大学生网恋存在两种情况:大多具有一个共同特点:抛弃“恋爱是为了缔结婚姻”,把网恋视为一种网络游戏、在网上进行网络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另外,在大学生中确有一些通过交流学习心得、人生看法,逐渐情投意合而网恋的。

第六十六页,共80页。网络交际成瘾网恋一般很容易上瘾,而一旦上瘾就会沉湎于网上不能自拔,把网上爱情视为生活的唯一追求:影响学习:不休息网恋,逃课网恋;减少与人交流,不参加集体活动,性格变得孤僻,甚至人格分裂;网恋失意,出现精神崩溃;网恋的欺骗性造成沉重打击,甚至断送前程;

第六十七页,共80页。网络性心理障碍(网络成瘾)的类型4.强迫信息收集成瘾强迫信息收集成瘾:又称信息超载成瘾,是指强迫性地、无法自制地从网上收集无用的、无关的或者不迫切需要的信息,并伴随有强迫性冲动倾向和下降的工作效率。强迫信息收集成瘾:没有计划和目的,耗费时间,是纯粹的盲目行为或网络生活怪癖。第六十八页,共80页。二.大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的调适重新认知网络系统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互联网也一样:上网成瘾、网络犯罪、网上色情、网络病毒……第六十九页,共80页。重新认知网络系统互联网的消极作用表现在:在认识自身情绪方面:“身份丧失”、“网恋”、“网婚”,使对情绪的认识产生错位,造成情绪障碍在控制自我情绪方面:产生网瘾、情感冷漠症、网上暴力等。任性、放纵、撒谎、不负责任、不守规矩在自我激励方面:悲观、抑郁、消极,甚至颓废、沮丧、绝望。信息易逝导致短期行为,及时行乐在人际关系的管理方面:网络孤独症、人际信任危机和网恋、网婚等第七十页,共80页。大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的调适区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

虚拟人格和现实人格存在着一个统一和转化的问题,要是转化得好,个体的两个人格就会出现良性的互动,现实人格将变得更为丰富和完善;要是转化得不好,就易造成个体人格的分裂,个体就有可能把虚拟世界当作避风港,过度依赖网络来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从而加深其对社会的不适应。第七十一页,共80页。大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的调适正确对待网恋和网友在网上谈情说爱的人大致有以下五种心态:超脱型:在网上可以爱得死去活来,但不必非娶她或嫁他。超越型:许多理想主义者幻想在网络上能够有超越一切的爱情。游戏型:追求的只是一种感觉。实用型:把网络作为一种实用工具。恶作剧型:当对方爱上自己时,就悄悄地退出。第七十二页,共80页。正确对待网恋和网友网上之交,也应该是心灵的相撞,以真善美相交。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太沉溺于网上虚拟的境界,要合理把握虚幻的网络在现实生活中所占的比例,否则希望越多,失望越大。第七十三页,共80页。大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的调适制作上网计划和警醒卡安装一个定时提醒的小软件,或者在网上设立“限时报警”服务,有效控制上网时间;列出沉迷于互联网的害处并制成卡片,随身携带,以便时刻提醒自己;

列出因为沉迷于互联网而失去参与一些活动的清单。第七十四页,共80页。大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