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合金 第1部分:一般要求 征求意见稿_第1页
膨胀合金 第1部分:一般要求 征求意见稿_第2页
膨胀合金 第1部分:一般要求 征求意见稿_第3页
膨胀合金 第1部分:一般要求 征求意见稿_第4页
膨胀合金 第1部分:一般要求 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本文件规定了膨胀合金的术语及定义、分类和代号、订货内容、制造工艺、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贮存和质量证明书等。本文件适用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平均线膨胀系数的膨胀合金。本文件适用于膨胀合金的冷拉(拔)丝材、冷轧(拔)管材、冷轧带材、冷拉和磨光棒材、热锻材、热轧材(以下简称合金材)。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2钢及合金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223(所有部分)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226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342—2017冷拉圆钢丝、方钢丝、六角钢丝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702—2017热轧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908—2019锻制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1979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GB/T2975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3207—2008银亮钢GB/T4339金属材料热膨胀特征参数的测定GB/T4340.1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6394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GB/T5778—1986膨胀合金气密性试验方法GB/T10561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13297精密合金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20066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4.5环境试验第3部分:支持文件及导则温度试验箱性能确认GB/T10592高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GB/T13298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15749-2008定量金相测量方法GB/T16839.1-2018热电偶第1部分:电动势规范和允差GB/T18876.1应用自动图像分析测定钢和其它金属中金相组织、夹杂物含量和级别的标准试验方法第1部分:钢和其它金属中夹杂物或第二相组织含量的图像分析与体视学测定YB/T4377金相试样电解抛光方法33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膨胀合金ExpansionAlloy不同的伺服温度区间具有不同的线膨胀系数的合金。(出自哪里?)3.2线热膨胀△LLinearThermalExpansion,△L物体因温度变化而产生长度变化。△L——单位为米(m)3.3线热膨胀率△L/LLinearThermalExpansionRatio,△L/L物体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单位长度的变化。3.4__平均线热膨胀系数αMeanCoefficientofLinearThermalExpansion,α物体在确定的温度t1至t2时,温度平均每变化1℃相应的线热膨胀率。表达式为:_α=(L2-L1)/[L0(t2-t1)]式中:_α—平均线热膨胀系数,单位为每摄氏度(℃-1t1—热膨胀物体的初始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2—热膨胀物体的终了温度,单位为摄氏度(℃);L0—基准温度20℃时物体的长度,单位为米(mL1—t1温度时物体的长度,单位为米(mL2—t2温度时物体的长度,单位为米(m)。注:在实际测量中,如果L0被L1代替所引起的计算误差小于测量误差时,则可用L1代替L03.5__平均体热膨胀系数αVMeanCoefficientofVolumetricThermalExpansion,αV物体在确定的温度t1至t2时,温度变化1℃相应的单位体积的变化。表达式为:_αVV2-V1)/[V0(t2-t1)]式中:_αV—平均体热膨胀系数,单位为每摄氏度(℃-1t1—热膨胀物体的初始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2—热膨胀物体的终了温度,单位为摄氏度(℃);V0—基准温度20℃时物体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3V1—t1温度时物体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3V2—t2温度时物体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3)。3.64平均面热膨胀系数SMeanCoefficientofAreaThermalExpansion,S物体在确定的温度t1至t2时,温度变化1℃相应的单位面积的变化。平均面热膨胀系数S的表达式为:_αSS2-S1)/[S0(t2-t1)]_式中:_αS—平均面热膨胀系数,单位为每摄氏度(℃-1_t1—热膨胀物体的初始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2—热膨胀物体的终了温度,单位为摄氏度(℃);S0—基准温度20℃时物体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S1—t1温度时物体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S2—t2温度时物体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3.7平均周热膨胀系数φMeanCoefficientofCircumferentialThermalExpansion,φ_[φ(t2-t1)]_式中:_αφ—平均周热膨胀系数,单位为每摄氏度(℃-1);_t1—热膨胀物体的初始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2—热膨胀物体的终了温度,单位为摄氏度(℃);—基准温度20℃时物体的周边长度,单位为米(m)。—t1温度时物体的周边长度,单位为米(m—t2温度时物体的周边长度,单位为米(m)。3.8瞬间线热膨胀系数αtInstanta在某一温度的物体,当温度变化趋于零时的平均线热膨胀系数为该温度时的瞬间线热膨胀系数。瞬间线热膨胀系数αt的表达式为:αt2-L1)/[Lt1→t2式中:αt—瞬间线热膨胀系数,单位为每每摄氏度(℃-15t1—热膨胀物体的初始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2—热膨胀物体的终了温度,单位为摄氏度(℃);L0—基准温度20℃时物体的长度,单位为米(m)。L1—t1温度时物体的长度,单位为米(mL2—t2温度时物体的长度,单位为米(m注:在实际测量中,如果L0被L1代替所引起的计算误差小于测量误差时,则可用L1代替L03.9线热膨胀力FaLinearThermalExpansiveForce,Fa物体在温度变化时,因其沿长度方向变化受到约束时对约束物体施加的力。3.10热膨胀应力σaThermalExpansiveStress,σa物体在温度变化时,因其膨胀而受到约束时对约束物体产生的应力。漏气率qPermeabilityRate,q密封真空系统在单位时间内气体密度变化值。气密性Impermeability表征材料在确定的温度、气压、封接等条件下阻碍气体通过的能力,通常用漏气率表示。3.13弯曲点TcBendPoint,TC(TN)在一般无相变的情况下,热膨胀曲线上明显的转折点所对应的温度。注:此点相应于材料的居里点(Tc)或奈耳点(TN)温度。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由于自身铁磁性变化导致膨胀系数降低的现象。4分类和代号4.1.1合金材按膨胀系数的大小可分为低膨胀合金、定膨胀合金、高膨胀合金3类。a)低膨胀合金:亦称因瓦合金,一般在-60℃~500℃温度范围内具有很小的膨胀系数,其平均膨胀系数低于3×10-6/℃。b)定膨胀合金:亦称封接合金,一般在-70℃~100℃温度范围内具有与被封接材料相匹配的膨胀系数,其平均膨胀系数为(4~10)×10-6/℃。c)高膨胀合金:一般在室温~100℃温度范围内具有很高的膨胀系数,其平均膨胀系数高于15×10-6/℃。4.1.2合金材按软硬程度可分为:a)软态(S);b)1/4硬态(H1/4);c)1/2硬态(H1/2);d)3/4硬态(H3/4);e)硬态(H)。4.1.3合金材按加工方法可分为:a)深冲态(DQ);6b)冷轧态(WC是否需要加冷轧态,字母是否合适)c)冷拉(WCD);d)冷拉磨光(WCDP);e)热轧(WHR);f)热锻(WHF)。4.2符号和说明本系列文件使用的符号和相应的说明见表1。米,m见3.2△L/L 见3.3_α每摄氏度,℃-1见3.4_αV每摄氏度,℃-1见3.5_αS每摄氏度,℃-1见3.6_αφ每摄氏度,℃-1见3.7αt每摄氏度,℃-1见3.8Fa牛顿(牛),N见3.9σa牛顿(牛),N见3.10q帕立方米每秒,Pa·m3/s见3.11Tc摄氏度,℃见3.135订货内容按相应产品标准订货的合同或订单宜包括下列内容:a)文件编号;b)产品名称;c)合金牌号;d)交货重量(或数量);e)尺寸与外形;f)加工方法;g)交货状态及性能;h)特殊要求。6制造工艺6.1冶炼方法合金按以下方法之一进行冶炼,具体冶炼方法应在相应产品标准中规定。7a)真空感应;b)真空感应+电渣重熔;c)真空感应+真空电弧重熔;6.2交货状态合金材交货状态在相应产品标准中规定,并在合同中注明。7技术要求7.1牌号和化学成分7.1.1合金的牌号和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和成品分析)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并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7.1.2供方应对每炉合金的化学成分进行熔炼分析,需方可进行成品化学成分分析,其结果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7.1.3允许在合同或协议中规定较严格的化学成分范围、微量元素和有害元素的控制要求。7.1.4合金的牌号与适用的产品标准对照参见附录C.7.2膨胀性能合金材应进行平均膨胀系数检测。平均膨胀系数测试通常在经过热处理后的试样上进行,其推荐的热处理制度在相应产品标准中规定。合金材的平均膨胀系数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规定。7.3力学性能合金材应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其力学性能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规定。7.4显微组织合金材应进行显微组织检测,显微组织检测通常在经过热处理后的试样上进行,其推荐的热处理制度在相应产品标准中规定。其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规定。7.5气密性根据需方要求,直径或边长不小于15mm的棒材可进行气密性检验,其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规定。7.6超声检测合金材应进行超声检测,其合格级别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规定。7.7表面质量7.7.1冷轧(拉、拔、磨光)材冷轧(拉、拔、磨光)材表面应光洁,不允许有微裂纹、分层、折叠、疤痕、锈蚀、划痕、氧化色、麻点等缺陷存在。7.7.2热锻(轧)材热锻(轧)材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折叠、鳞屑、重皮、凹陷、耳子等缺陷存在,但上述缺陷允许清理,清理深度应不超过公差之半。7.8尺寸、外形及重量7.8.1冷拉(拔)丝材冷拉(拔)丝材的直径为:0.10mm~7.00mm,其直径允许偏差应符合GB/T342-2017中表2的精度要求,精度级别应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时,按10级精度提供。外形冷拉(拔)丝材的外形应符合GB/T342-2017的相关规定。7.8.2冷轧(拔)管材尺寸.1冷轧(拔)无缝管材的外径、内径及壁厚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其他规格及尺寸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协商,订货合同中可规定表1中列出的3种尺寸偏差的任意2种。表1冷轧(拔)无缝管材的外径、内径及壁厚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允许偏差外径壁厚%0.3~3+0.03-0.03±10>3~5+0.04-0.04>5~10+0.08-0.08>10~25>25~60外径×0.6%外径×0.6%.2管材通常长度为500mm~600mm,外径不大于4mm及壁厚不大于0.15mm管材,允许提交长度不小于0.3m的产品,但其重量应不超过该批总重量的5%。外形.1管材每米弯曲度不大于2mm,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0.2%。.2管材外形不允许呈扭曲形状,两端应平直,无毛刺。7.8.3冷轧带材尺寸.1冷轧带材的厚度、宽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2冷轧带材宽度方向的厚度偏差(同板差)应不超过厚度公差之半。外形.2成卷交货的带材允许每批有交付长度不小于0.5m的带材,其重量不超过该批总重量的5%。.3带材通常应切边交货,对于厚度大于1.5mm的带材,允许不切边交货。.4带材每米长度的镰刀弯应不大于3mm。表2冷轧带材的厚度、宽度及其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规定宽度范围内的宽度允许偏差≤150>150切边不切边±0.010—±0.13±0.13±0.25±0.40+5±0.010±0.010±0.010±0.015±0.015±0.020±0.020±0.025±0.025±0.030±0.030±0.035±0.035±0.040±0.040±0.050±0.050±0.080±0.20±0.25±0.25±0.407.8.4冷拉和磨光棒材尺寸9冷拉和磨光棒材的直径:1.0mm~40.0mm,其直径允许偏差应符合GB/T3207-2008表4中的9(9h)、10(10h)、11(11h)、12(12h)、13(13h)的精度要求。精度级别应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时,按11级精度提供。外形冷拉和磨光棒材的外形应符合GB/T3207的相关规定。7.8.5热锻材尺寸.1热锻圆钢和方钢的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热锻圆钢和方钢的尺寸及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圆钢直径或方钢边长2050+1.5-0.5≥50~500按GB/T908-2019中表1的精度要求,精度级别应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时,按2组精度提供.2热锻扁材的尺寸及允许偏差按GB/T908-2019中表2的精度要求,精度级别应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时,按2组精度提供。外形.1.圆钢的不圆度应不大于直径公差之半,方钢对角线长度应不小于边长下限的1.4倍。扁钢在同一截面上两对角线长度差应不大于其公称宽度公差。.2锻材每米长度的弯曲度不大于5mm。.3方钢和扁钢不应有明显的扭转。.4锻材两端切斜度和突出部分应不大于直径或边长的1/2。7.8.6热轧材尺寸.1热轧棒材的直径(或边长):6.0mm~100.0mm,其直径允许偏差应符合GB/T702-2017表1中的精度要求,精度级别应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时,按3组精度提供。.2热轧扁材的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热轧扁材的尺寸及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3.0~4.0±0.2020~400+2-1>4.0~7.0±0.25>7.0~13.0±0.30>13.0~22.0±0.40外形.2直条交货的热轧棒材每米长度的弯曲度不大于2.5mm,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0.25%。.3热轧扁钢的弯曲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弯曲度组别应在相应产品标准或订货合同中注明,未注明时按第2组执行。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也可供应表5规定之外的弯曲度。表5热轧扁材弯曲度单位为毫米组别弯曲度不大于每米弯曲度总弯曲度2.5钢棒长度的0.25%2组4.0钢棒长度的0.40%.4热轧扁钢端头应剪切正直。其切斜度不得大于以下规定:宽度不大于100mm的热轧扁钢,切斜不得大于6mm;宽度大于100mm的一般用热轧扁钢,切斜不得大于8mm。.5热轧扁钢不得有明显扭转。7.8.7重量合金材按实际重量交货。8试验方法每批合金各项性能检验的试验方法按表6的规定执行。表6合金检验项目、取样部位及数量以及试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部位试验方法1尺寸、外形逐支-通用量具2表面质量逐支-3化学成分每炉1支GB/T222GB/T223或通用方法4膨胀系数每炉1支锻坯或轧件上,也可在钢包中GB/T43395拉伸每批2支成品任意部位,GB/T2975GB/T2286硬度每批2支成品任意部位GB/T43407晶粒度每批2支成品任意部位GB/T63948相变检验每炉2支见附录A、附录B附录A、附录B9非金属夹杂每批2支成品任意部位GB/T10561低倍每批2支相当于钢锭头部的钢坯上GB/T226、GB/T1979气密性每批1支GB/T5778气密性检验由需方进行,被检试样的厚度应在合9检验规则9.1检查和验收成品的检查和验收由供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9.2组批规则成品应按批提交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合金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加工方法、同一尺寸、同一交货状态、同一热处理制度的合金材组成。9.3取样数量及取样部位每批合金材的取样数量及取样部位应符合表6的规定。9.4复验和判定规则9.4.1膨胀系数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即使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炉合金为不合格品。9.4.2晶粒度和硬度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即使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合金为不合格品,但允许逐支检验。晶粒度和硬度同时检验合格时,可以交货。9.4.3合金相变检验不合格时,不允许复验,但允许改轧(锻)为较小尺寸的合金材,作为新的一批重新提交检验(4J128合金除外)。4J329、4J332、4J328、4J340合金的相变检验,允许用同一炉号的较大规格代替较小规格合金材的检验结果。9.4.4用户要求检验合金材的气密性时,对每批合金材都按A、B头管理,气密性检验试样在第一支料的A头取,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在第二支料的B头另取试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仍不合格时,则该批合金为不合格品。9.4.5尺寸、外形、表面质量不合格时,判为不合格品。9.4.6其他各项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对该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仍不合格时,则该批合金为不合格品。10包装、标志、贮存和质量证明书合金材成品的包装、标志、贮存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13297的有关规定。(规范性)膨胀合金相变检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4J329、4J328、4J340、4J332和4J128等膨胀合金相变检验。A.2试验原理A.3试样A.3.1试样的切取A.3.1.1试样在成品的任意部位切取。热轧(锻)材取样部位按图A.1的规定切取。直径(边长)≤20mm直径>20~60mm直径>60mm边长>60mm(试样厚度均为10mm)图A.1相变检验取样部位A.3.1.2试样的切取可用切断机进行,热轧(锻)材大截面可采用砂轮片切割。切割后的试样应刨成平整的表面。A.3.1.3试样的热处理按各牌号产品标准规定进行。A.3.2试样的研磨A.3.2.1粗磨采用240#水磨砂纸打平刨痕,细磨采用260#、280#水磨砂纸和01、02、03、04、05号金相砂纸进行研磨。磨制时两号砂纸之间换90°角研磨方向,最终的研磨面应为单方向磨痕。A.3.2.2直径较小的丝、管、带、棒材以及形状不规则的小型封接结构件,一般要镶嵌之后进行研磨。A.3.3试样的抛光A.1.1.1试样的抛光面应是完整的截面,也可采用纵截面,但要保证检验面积。A.1.1.2抛光是试样磨制的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是消除细磨后的细微磨痕,获得光亮而无磨痕的镜面。本方法采用电解抛光。常用电解抛光液及电解规范如表A.1。表A.1常用电解抛光液及电解规范序号无水乙醇ml高氯酸ml丙三醇mlml时间,s温度,℃190--20~305~2026±227020-15~2015~30<163-20-20~3015~30<16A.3.4试样的腐蚀试样采用化学腐蚀方法,常用腐蚀剂腐蚀方法如表A.2。表A.2常用腐蚀剂及腐蚀方法序号名称成份方法1硫酸铜盐酸水溶液CuSO44gHCl20mlH2O20ml2盐酸硝酸水溶液HCl50mlHNO350ml蒸馏水100ml煮沸数秒,颜色为灰色。蚀剂配制后放置3盐酸硝酸氯化铜饱和溶液HCl3份(浓)HNO31份(浓)CuCl2·2H2O溶液蚀剂配制后放置20min效果最好,数小时后腐蚀能力减擦试法4王水甘油剂50ml~100ml50mlA.4仪器及试剂A.4.1保温瓶。A.4.2丙酮(或无水乙醇)。A.4.3二氧化碳(干冰)。A.4.4低温温度计。A.5试验A.5.1试样的冷冻处理保温瓶内倒入适量的丙酮(或无水乙醇),将干冰放入瓶内并搅拌,使温度降到所需温度,再将抛光或腐蚀好的试样放进保温瓶内,并重新调温至规定温度,冷冻完毕,取出试样升至室温后冲洗、吹干,待检验。合金的冷冻温度及冷冻时间应符合表A.3的规定。表A.3合金的冷冻温度及冷冻时间合金牌号冷冻温度℃冷冻时间h4J329(4J29)-78.5≥44J328(4J34)-78.5≥44J340(4J40)-60≥24J332(4J32)-60≥24J128(4J28)常温-A.5.2检验及结果的评定A.5.2.1冷冻处理完毕后的试样,在放大镜为100倍~400倍下仔细观察整个抛光面是否有γ—户α马氏A.5.2.2常温下马氏体经过腐蚀后观察,它的针叶呈黑色,冷冻马氏体针叶颜色浅,多为成群分布,其数量较多时,常常沿加工方向串状分布,有时在抛光面上目视观察到条状划痕,这是由于γα马氏体相变时体积膨胀而造成的浮凸现象。图A.2和图A.3分别为没有马氏体相变和有马氏体相变的试样。(规范性)膨胀合金相变面积分数测量方法B.1范围B.1.1本附录规定了适用于膨胀合金相变面积分数的测量方法。B.1.2本附录适用于膨胀合金的相变检验,以确定膨胀合金在-60~-196℃及其他温度环境下,γ相固溶体结构的稳定性。B.1.3本附录没有列举出在使用此附录检验方法时有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使用者在执行此方法时应建立相应的安全规范及防护控制措施。B.2试验原理将样品置于低温环境中,在一定温度与时间下冷冻,测定其γ-α马氏体相变。B.3试样制备B.3.1试样的切取B.3.1.1试样在成品的任意部位切取,检验面为垂直于锻、轧或变形方向的横截面。取样部位按表B.1的规定切取。B.3.1.2直径2mm以下的丝材,建议切取3-5个横截面进行控制。B.3.1.3直径80mm以上的管材,针对不同的壁厚情况,取样方式由双方协商确定。B.3.1.4为制样或检验方便,允许将同一样品拆分为10mm×10mm的小样品。B.3.1.5同一交货批中,允许以大直径、边长或厚度的样品代替较小样品进行检验。B.3.1.6根据需要,经双方协商,可截取不同于示意位置的其他截面(如纵向截面)代替检验。B.3.1.7试样的截取、标记、规定、清洗、镶嵌按GB/T13298的有关规定进行。B.3.1.8试样的热处理按各合金牌号标准规定进行。表B.1相变检验取样方式示意图序号直径、厚度或边长amm切取方式切取示意图1棒材、管材切取整个截面;扁材、带材切取垂直于变形方2>20-60棒材、管材切取1/4横截面;扁材在贴近中心位置切取宽度3>60-80棒材、扁材在贴近中心位置切取不小于10mm×10mm的试样;管材整个壁厚切取长度不小于4棒材、扁材在贴近样品中心,以及边缘上切取10mm×10mm试样各1件;管材取样方式由双方协商进a扁材按厚度,管材按直径。B.3.2试样研磨B.3.2.1试样的研磨按照GB/T13298的规定进行。B.3.2.2直径较小的丝、管、带、棒材以及形状不规则的小型封接结构件,可进行冷镶嵌或热镶嵌之后进行研磨。B.3.3试样的抛光B.3.3.1试样的抛光面应是完整的截面,也可采用纵截面,但要保证检验面积。B.3.3.2抛光是试样磨制的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是去除研磨带来的组织的应力层,消除细磨后的细微磨痕,获得光亮而无磨痕的镜面。本方法采用电解抛光。常用电解抛光液及电解规范如表B.2所示。表B.2电解抛光液及电解规范序号无水乙醇mL高氯酸mL丙三醇mLmL电解条件时间/s温度/℃190——20~305~2026±227020—15~2015~30<163—20—20~3015~30<16B.3.3.3试样的电解抛光操作按YB/T4337的有关规定进行。B.3.4试样的腐蚀B.3.4.1试样采用化学腐蚀方法,常用腐蚀剂腐蚀方法如表B.3。B.3.4.2腐蚀可用浸有化学腐蚀剂的棉花擦拭合金试样,到表面发钝时基本完成。表B.3常用化学腐蚀剂及腐蚀方法序号名称成分方法1硫酸铜盐酸水溶液CuSO44gHCl20mLH2O20mL常温下侵蚀20s左右,颜色变灰2盐酸硝酸水溶液HCl50mLHNO350mL蒸馏水100mL煮沸数秒,颜色为灰色。蚀剂配制后放置3盐酸硝酸氯化铜饱和溶液HCl3份(浓)HNO31份(浓)CuCl22O溶液蚀剂配制后放置20min-60min效果最好,数小时后腐蚀能力减弱。擦试法4王水甘油剂50mL~100mL50mLB.4仪器及试剂B.4.1杜瓦瓶(保温瓶)。B.4.2低温试验箱,应符合GB/T2423.1,GB/T2424.5或GB/T10592的有关规定。B.4.3100X~400X或更高级的光学显微镜,具备CCD图像采集功能,并配备可用于人工或自动测量的图像分析软件。B.4.4丙酮(或无水乙醇)。B.4.5二氧化碳(干冰)。B.4.6低温温度计,应符合GB/T16839.1的标准要求。或符合通用标准规定的其他型低温温度计。B.5试验B.5.1低温环境的获得B.5.1.1-60℃环境,可采用在杜瓦瓶中配制的丙酮或无水乙醇与干冰的混合冷却剂,经过调温获得。或使用符合标准的低温试验箱。B.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