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080.01
CCSB11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1916—2024
土石山区土地整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landconsolidationandrehabilitationofsoil-rockmountain
areas
2024-12-26发布2025-01-26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T1916—2024
目 次
前 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土石山区分区.......................................................................3
5土石山区土地整治工程流程...........................................................3
6梯田建设工程.......................................................................3
7土体重构工程.......................................................................4
8梯田边坡防护工程...................................................................7
9灌溉与排水工程.....................................................................8
10田间道路工程.....................................................................10
11植被防护工程.....................................................................10
附录A(资料性)土石山区分区......................................................12
I
DB61/T1916—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陕西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仵亮、雷娜、黎雅楠、杨文强、张静、高乔、郝波、张盼盼、李雯、孙语彤、
胡一、庞喆、张金阳、熊宇斐。
本文件由陕西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TC61036)负责解释。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p>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兴泰七街北侧
邮编:710021
II
DB61/T1916—2024
土石山区土地整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陕西省土石山区土地整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土石山区分区、梯田建设工程、土体重
构工程、梯田边坡防护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植被防护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要求
与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地形坡度5°~25°的土石山区及类似区域土地整治的设计、施工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77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
LY/T1228森林土壤氮的测定
LY/T1247森林土壤盐基饱和度的计算
NY/T53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
NY/T889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测定
NY/T1121.2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
NY/T1121.6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T1121.7土壤检测第7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NY/T1717农业建设项目验收技术规程
NY/T2949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
TD/T1054土地整治术语
DB61/T991.1~991.7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综合体
DB61/T1321荒石滩耕作层构建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土石山区soil-rockmountainareas
地表土石混杂,常见沙砾化和石化,0m~5m空间立体范围内土壤与岩石比例介于1:1~1:5之间,
且土层平均厚度小于0.5m的区域。
3.2
土地整治landconsolidationandrehabilitation
1
DB61/T1916—2024
为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需要,依据土地整治规划及相关规划,对未利用、低效和闲置利
用、损毁和退化土地进行综合治理的活动;是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修复的统称。
[来源:TD/T1054-2018,3.1.1]
3.3
水平梯田levelterrace
指田块沿等高线连续布设,田面呈水平状,适宜于种植农作物和果树的梯田。
3.4
坡式梯田slopingterrace
指坡地在顺坡方向沿等高线修筑田坎,依靠逐年耕翻、径流冲淤并加高田坎,使田面坡度逐年变缓、
变平而形成的梯田。
3.5
隔坡梯田slope-separatedterrace
指在相邻两个水平台阶之间保留一个斜坡段的梯田,斜坡段流失的水土可被截留于水平台阶,斜坡
段则种草、经济林或林粮间作等。
3.6
陡坡区steepslopeareas
坡度为16°~25°的区域。
3.7
缓坡区gentleslopeareas
坡度为5°~15°的区域。
3.8
物理重构physicalreconstruction
通过客土、土层复配等方法,调配土壤机械组成、确定有效土层厚度、优化土体剖面构型,改良土
体物理状态及性质。
3.9
化学重构chemicalreconstruction
通过添加化学改良剂等措施,有效调节土体酸碱性、阳离子交换量及盐基饱和度等指标含量,使土
体中各化学组分含量均处于生命体正常生长的安全值范围内。
3.10
生物营养重构biologicalnutritionreconstruction
通过施用无机和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技术,培育及调控耕作层养分离子组成与含量,构建土体中植
物、动物和微生物良好生长的营养环境。
3.11
生态袋Ecologicalbag
2
DB61/T1916—2024
由聚丙烯(PP)或聚酯纤维(PET)为原材料制成的含营养土的高抗拉强度织物。
4土石山区分区
4.1黄土高原土石山区
黄土高原土石山区主要分布于陕北黄河沿岸和渭北旱塬中部,涉及区(县)见附录A。
4.2秦巴山地土石山区
秦巴山地土石山区主要分布于商洛商州、洛南,安康汉滨及汉中南郑、城固等,涉及区(县)见附
录A。
5土石山区土地整治工程流程
土石山区土地整治工程包括梯田建设工程、土体重构工程、梯田边坡防护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
田间道路工程和植被防护工程。土石山区土地整治施工流程见图1:
图1土石山区土地整治施工流程图
6梯田建设工程
6.1设计
梯田建设工程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黄土高原土石山区在缓坡区应修筑水平梯田,陡坡区应修筑坡式梯田或隔坡梯田;秦巴山地土
石山区在缓坡区应修筑水平梯田,陡坡区应修筑坡式梯田;
b)梯田田面高程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确保农田旱涝保收、挖填土方量最小、与灌溉工程设计相
结合的原则。
6.1.1水平梯田设计
水平梯田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田块布设应兼顾山坡地形,大弯就势,小弯取直;
b)田块长度不低于100m,田面应有适当的宽度(陡坡区:大于5m,缓坡区:大于20m),田
块横向坡度控制在3%以内,田块沿等高线方向坡降控制在5‰以内,保持田面大致水平。
6.1.2坡式梯田设计
3
DB61/T1916—2024
坡式梯田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田面位于两条沟埂之间,每两条沟埂之间的田面斜宽应不小于8m;
b)20年平均降雨量大于700mm的地区沟埂间距应为8m~15m,20年平均降雨量小于700mm
的地区沟埂间距应大于15m;
c)沟埂应采取埂在上,沟在下。
6.1.3隔坡梯田设计
隔坡梯田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a)水平田面宽度应大于5m,缓坡区田面宽度应大于10m,陡坡区田面宽度应在5m~10m;
b)梯田应能适应耕作,且能适应斜坡部分的暴雨径流冲刷,可全部拦蓄斜坡径流。
6.2施工
6.2.1施工定线
施工定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a)确定为梯田区的坡面,从上到下划一中线;
b)根据设计的田面斜宽,在中轴线上划出各台梯田的基点;
c)从各台梯田的基点起测放施工范围线。
6.2.2田坎清基
田坎清基应符合下列要求:
a)以梯田的施工线作为中心,上下各划出0.5m~0.6m的宽度,作为清基线;
b)移除清基线范围内表层0.2m土壤,放置在清基线下方,移除的土壤与整个台面上的表土集中
处理;
c)翻松清基线范围内表层0.1m土壤,清除杂物,填塞洞穴,整平夯实。
6.2.3保留表土
保留表土应符合下列要求:
a)整个坡面梯田逐台从上向下修,先剥离表土0.2m,就近堆放,整平后回填表土,以恢复土地
的生态环境;
b)如此逐台进行,直至各台修平。
6.2.4修平田面
修平田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田坎线上下各1.5m范围,采取下挖上填法,从田坎下方取土,填到田坎上方;
b)其余田面采取上挖下填法,从田面开挖线以上取土,填到开挖线以下,直到田面平整。
6.3验收
梯田建设工程验收按照GB/T15773描述的相关规定执行。
7土体重构工程
7.1物理重构
4
DB61/T1916—2024
7.1.1设计
物理重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包含耕作层及根系延伸与固持层2个层级;
c)采用剥离的表土作为耕作层土壤,风化碎石作为根系延伸与固持层;
d)黄土高原土石山区耕作层土层厚度不低于0.3m,秦巴山地土石山区不低于0.15m,容重控制
在1.2g/cm3~1.4g/cm3;
e)在土源匮乏严重区域,可将岩石风化的碎屑物质作为填充土壤材料与原有土壤进行混合,碎石
及其风化物(粒径不超过4cm)与壤质土壤混合比例不宜超过1:4,与粘壤质土壤混合比例不
宜超过1:2;
f)重构土体结构示意图见图2。
图2重构土体结构示意图
7.1.2施工
7.1.2.1物理重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7.1.2.2根系延伸与固持层处理时,应先清理碎石及其风化物、树根等,将其外运;
7.1.2.3应以每个田块为一个方格,重构前根据每车土的运输方量计算出单车覆土面积,在田面上用
白灰划出方格,使每个方格面积和单车覆土面积相等,做到每个方格一车土,以保证覆土均匀;
7.1.2.4应严格控制施工边线、设计边线、高程等,并设置明确的标识桩,标明相关的施工参数;
7.1.2.5施工时应做好积水的引排处理,不应水中作业;
7.1.2.6耕作层重构时,须分层铺摊,并达到本标准中6.1.1的设计要求。
7.1.3验收
物理重构验收按照DB61/T1321描述的相关规定执行。
7.2化学重构
7.2.1设计
7.2.1.1土壤pH
5
DB61/T1916—2024
设计时应首先区分酸化土壤(pH<5.5)和碱化土壤(pH>8.5),从而确定改良剂施用量。对于酸
化土壤,可通过施用石灰、碱性肥料(草木灰等)进行调节。对于碱化土壤,可施入钙制剂(石膏)、
酸制剂(如硫酸亚铁、硫磺粉、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钾)进行调节,
酸化及碱化土壤改良剂施用量计算方法应符合DB61/T1321中的规定,化学重构后的土壤pH设计要求见
表1。
7.2.1.2土壤盐基饱和度
当土壤盐基饱和度低于60%时,可按氧化钙(CaO)的设计饱和度添加改良剂;改良剂施用量计算
具体按照LY/T1247描述的相关方法执行,化学重构后的土壤盐基饱和度设计要求见表1。
表1土体化学重构设计要求
指标值检测方法
pH6.5~8.5NY/T1121.2
盐基饱和度/%60%~80%LY/T1247
(其中,钙饱和度:65%~75%)
7.2.2施工
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a)选择固体改良剂时,可采用撒施、穴施、条施等措施;
b)选择不易挥发的液体改良剂时,可将其溶于水后均匀喷施于地表。
7.2.3验收
化学重构验收按照DB61/T1321描述的相关规定执行。
7.3生物营养重构
7.3.1设计
当重构后的土壤养分含量较低时,首年生物营养成分调节应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快速培肥
地力,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满足作物生长的基本需求;多年养分培育应科学培肥地力,通过增施有机肥,
形成土体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良好的生长环境。养分施用量应按照DB61/T1321描述的相关方法执行。
重构后的土壤生物营养质量设计要求见表2。
表2生物营养重构设计要求
指标值检测方法
有机质/(g/kg)≥5NY/T1121.6
全氮/(g/kg)≥0.3NY/T53
碱解氮/(mg/kg)≥40LY/T1228
有效磷/(mg/kg)≥5NY/T1121.7
速效钾/(mg/kg)≥50NY/T889
7.3.2施工
6
DB61/T1916—2024
经生物营养重构后的土壤应满足生物营养指标质量控制的要求,对于不满足的应采取添加改良材料
等措施进行改良,根据改良剂种类选择合适的施用方法。具体施用方法应按照本标准中7.2.2规定执行。
7.3.3验收
生物营养重构验收按照DB61/T1321描述的相关规定执行。
8梯田边坡防护工程
8.1设计
8.1.1黄土高原土石山区梯田边坡防护
黄土高原土石山区梯田边坡防护应符合以下要求:
a)梯田埂坎高度宜小于4m;
b)梯田田坎侧坡比宜为1:0.25~1:0.5;
c)梯田田边应修筑田边埂,高出田面0.3m~0.5m,顶宽0.3m~0.5m,内坡比1:1,外坡比随
田坎侧坡比;
d)梯田田坎外侧,应因地制宜栽植花椒等经济灌木或苜蓿等草本植物,保护埂坎。
8.1.2秦巴山地土石山区梯田边坡防护
秦巴山地土石山区梯田边坡防护应符合以下要求:
a)分为植被护坡、生态袋护坡、生态袋+干砌石护坡;
b)挖方区域或田坎高度不超过2m的填方区域,田坎外坡比设计为1:0.35,采用植草护坡;
c)田坎高度大于2m的填方区域,田坎外坡比设计为1:0.6左右,采用生态袋护坡;
d)在地基相对松软有横向渗流的区域,采用“生态袋+干砌石”护坡,总体高度不超过2.5m,其中
干砌石高1m,地上、地下部分各0.5m;
e)生态袋之间通过三维排水连接扣为连接件,生态袋和连接扣交叠放置构成金字塔型稳定三角单
元结构,抗滑稳定性系数应大于1.2,抗倾覆稳定系数应大于2.0;
f)田坎外坡比宜为1:0.2,地面坡度小于15°,可加大为1:0.1,内侧为直墙。
8.2施工
8.2.1黄土高原土石山区梯田边坡防护施工
黄土高原土石山区梯田边坡防护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a)用生土填筑田坎,土中不应夹有杂物;
b)应分层夯实,每层虚土厚0.20m±0.02m,夯实后0.15m±0.02m;
c)埂坎应全面均匀地同时升高,接茬处应严丝合缝;
d)田坎升高过程中应根据设计的田坎坡度,逐层向内收缩,并将坎面整平夯实;
e)田坎和坎面对应升高,将坎后填实,使田面与田坎紧密结合。
8.2.2秦巴山地土石山区梯田边坡防护施工
秦巴山地土石山区梯田边坡防护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a)植草护坡应将处理好的草籽、灌木种子、纤维、粘合剂、保水剂、复合肥及缓释肥等经过喷播
机搅拌混匀成喷播液体,在喷播泵的作用下,均匀喷洒在边坡上;
7
DB61/T1916—2024
b)生态袋护坡应先清除坡面上的砖头、瓦砾、石块等附物,铲去突出部位,垫平凹陷部位并压实,
使坡面小面积平整;生态袋铺设应采用堆叠法,挂水平线施工,上下层的竖缝要错开,三维排
水连接扣应骑缝放置,使用人工压板踩踏压实;
c)“生态袋+干砌石”应先逐层向上修砌,每层应用长0.4m~0.5m,宽0.2m~0.3m,厚0.15m~
0.2m的板条石砌成田坎外坡,各块之间上下左右都应挤紧,上下两层的中缝要错开呈“品”字
形,干砌石高度为1m;然后采用堆叠法铺设生态袋。
8.3验收
梯田边坡防护工程验收按照NY/T1717描述的相关规定执行。
9灌溉与排水工程
9.1设计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黄土高原土石山区应采用多蓄少排,修建蓄水池或水窖;秦巴山地土石山区应采用少蓄多排,
修建塘堰、无坝引水和排水沟;
b)黄土高原土石山区灌溉与排水工程的防御应按照10年一遇3h~6h最大暴雨量的标准设计,
秦巴山地土石山区按照20年一遇3h~6h最大暴雨量的标准设计。
9.1.1蓄水池设计
蓄水池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宜布置在有汇流条件的路边、沟头和田间地头,也可布置在梯田内外,并“蓄、引、排”结合,
以保证梯田安全;
b)蓄水池一般由池底、池坎(埂)和进出口三部分及其附属设施组成;
c)蓄水池容积应根据蓄水池集流面积、径流系数结合灌溉需水量确定,一般宜控制在100m³~
1000m³;
d)蓄水池池底宜做防渗处理,宜采用粘土、土工膜或混凝土防渗;池坎(埂)应高出地面0.1m~
0.7m,迎水坡坡比宜为1:1~1:1.5;池顶高程应比池内最高蓄水位高出1.0m~1.5m,顶宽宜
为1m左右,池深1.5m以上时池内宜设爬梯;
e)应在最高水位处的池坎(埂)设置溢流泄水管或溢流堰;
f)应放置安全警示牌或防护网。
9.1.2水窖设计
水窖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避开填方、易滑坡地段,水窖外壁与边坡和根系发育树木的距离不应小于5m。多个水窖布
置时,窖与窖衬砌外壁之间距离不小于4m;
b)单窖容积不宜超过100m³,水窖深度不宜大于8m,直径不宜大于4.5m,具体应以地形、土
质、用途和建筑材料综合确定;
c)窖口应高出地面0.3m~0.5m,水窖口直径宜为0.6m~1.0m;
d)引沟道或地表径流的水窖,应在过滤池前修建沉淀池,沉淀池尺寸宜为长2m,宽1m,高1m;
e)应放置安全警示牌或防护网。
9.1.3塘堰设计
8
DB61/T1916—2024
塘堰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布置在农田地形较高处,以便控制较多的自流灌溉面积;
b)一般由挡水建筑物(坝体)、泄水建筑物和放(取)水建筑物组成;
c)挡水建筑物(坝体)、泄水建筑物和放(取)水建筑物设计应符合DB61/T991.3中的规定;
d)应放置安全警示牌或防护网。
9.1.4无坝引水设计
无坝引水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当河流流量、水位均能满足灌区农田自流灌溉要求时,应优先采取无坝引水;
b)无坝引水取水口应布置在河岸坚实、河槽稳定、断面匀称的顺直河段,或主流靠岸、河道冲淤
变化较小的弯道段凹岸顶点下游处;
c)引水流量不宜超过2m3/s,旱作区灌溉设计保证率50%~75%,水稻区不低于80%;
d)无坝引水的引水角宜取30°~60°,引水口宽度不宜小于进水口宽度的2倍;
e)应放置安全警示牌或防护网。
9.1.5排水沟设计
排水沟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9.1.5.1应结合灌溉渠道和田间道路进行布置,石坎水平梯田宜在田面内侧设置排水沟;
9.1.5.2路线宜短而直,排水沟应布置在低洼区域,应利用天然河沟、排水干支沟,避免塌方;
9.1.5.3排水流量、纵横断面、边坡系数等主要设计应符合DB61/T991.3中的规定;
9.1.5.4应放置安全警示牌或防护网。
9.2施工
9.2.1蓄水池施工
蓄水池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a)采用挤浆法分层砌筑,分层间的砌筑缝隙应找平,各工作层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
b)应将洁净的石料摆放在浆面上,用铁锤轻敲石面,使浆溢出为度,料石垂直缝宽为0.02m;应
挂线砌筑,各砌筑石块的砌缝应相互错开;
c)填土夯实密度应在0.9以上;勾缝一律采用凹缝,勾缝采用的砂浆强度M7.5,每隔20m设置
一条伸缩缝,缝宽0.02m,用沥青麻絮或其它防水材料填充;
d)当气温在0℃~5℃时,应注意砌体表面保护;当气温在0℃以下时,停止砌筑;遇雨雪天气应
立即停止施工,妥善保护表面;雨后应先排除积水,并及时处理雨水冲刷部位。
9.2.2水窖施工
水窖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a)从窖口开始按照设计尺寸垂直向下挖,在窖口处吊中心线,每向下挖深1m,校核一次直径;
b)调好水泥沙浆与白灰沙浆,水泥沙浆中水泥、沙和水的体积比为1:2:2.5;白灰沙浆中白灰、
沙和水的体积比为1:1.5:2;
c)先在窖壁上抹一层白灰沙浆“打底”,再用水泥沙浆抹面,抹面厚度不小于0.02m~0.03m;
d)窖口处用砖或块石逐层砌台,高出地面0.3m~0.5m。
9.2.3塘堰施工
9
DB61/T1916—2024
塘堰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a)清理建设区域内的杂草、灌木和废弃物,平整地面;
b)按照设计要求,采用土方开挖,进行上方开挖和堆砌,逐步形成堰坝的形状和大小;
c)采用土工膜、混凝土、沥青等对塘堰进行防渗处理。
9.2.4无坝引水施工
无坝引水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a)无坝引水主要是修筑取水口,按照设计要求,采用土方开挖;
b)取水口采取分段施工,先进行基坑开挖和基础灌浆,再进行闸门的安装和调试;
c)采用土工膜铺设、浆液密封等方式进行防渗处理;
d)施工完成后进行土方回填,恢复原地形地貌。
9.2.5排水沟施工
排水沟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a)挖土时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严禁掏洞开挖,作业中断或结束后,开挖面应做成稳定边坡;
b)机械开挖时,必须避开建筑物、管线,在距管道边1m、距直埋缆线2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
开挖;
c)人工开挖应从中心部向外扩展,分层进行,先台阶,后成型,逐次开挖到底;若地下水位过高
时,可采用分层开挖导流法,必要时可采用其他临时排水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件-第6章:键和花键联结的公差与测量
- 工业互联网平台微服务架构性能测试报告2025:设备预测性维护效果评估
- QuestAuto 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半年报:月度活跃量逼近3400万辆!-行业研究报告-QuestMobile
- 台州塑料薄膜试题及答案
- 养殖基地管理办法
- 养鸭场地管理办法
- 内审人员管理办法
- 内部增票管理办法
- 内部认证管理办法
- 军人制服管理办法
- 水浒传每回内容梗概
- (译林版)二年级英语上册期中检测卷-附参考答案
- 工地试验室安全培训内容
- 小儿哮喘病护理
- 了解PLC的PID控制原理
- 辽宁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健康照护赛项)理论参考试题及答案
- 中建桥面系及桥梁附属专项施工方案
- 2024年食品安全生产经营大比武理论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有限空间专项安全检查表
- Unit 1 Making friends(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光伏电站设备评级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