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区噪音管理办法一、总则(一)目的为加强林区噪音管理,保护林区生态环境,维护林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保障公众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林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林区范围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在林区从事生产、经营、生活等活动产生的噪音管理。(三)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原则通过加强规划、监管和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噪音污染的产生。2.综合治理原则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技术、管理、经济等手段,对林区噪音进行综合管理。3.公众参与原则鼓励公众参与林区噪音管理,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共同维护林区环境。(四)定义1.林区噪音指在林区范围内,因生产、经营、生活等活动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2.噪音排放标准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各类活动允许产生的噪音最高限值。二、噪音源管理(一)工业噪音源管理1.林区内的工业企业应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确保其生产设备、工艺等产生的噪音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2.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项目,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中涉及噪音污染的,应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配套建设噪音污染防治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3.工业企业应定期对其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等原因产生的异常噪音。(二)建筑施工噪音源管理1.建筑施工单位在林区内进行建筑施工活动时,应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噪音值以及所采取的噪音污染防治措施等情况。2.建筑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规定的施工时间进行作业,因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应当取得林业主管部门的证明,并公告附近居民。3.建筑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优先选用低噪音的施工设备和工艺,对高噪音设备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如安装消声器、设置隔音屏障等。(三)交通运输噪音源管理1.林区内的交通运输工具应保持良好的技术性能,确保其噪音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2.禁止在林区内使用高音喇叭等音响设备进行叫卖、宣传等活动,确因工作需要使用的,应控制音量和使用时间,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噪音污染。3.加强对林区内道路的管理,合理规划交通路线,减少车辆不必要的鸣笛,对交通繁忙路段可设置禁鸣标志。(四)社会生活噪音源管理1.林区内的商业经营活动、文化娱乐活动等应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不得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音的方法招揽顾客。2.居民在林区内进行室内装修等活动时,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音作业,如使用电钻、电锯等设备时,应关闭门窗,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3.禁止在林区内燃放烟花爆竹等产生高噪音的行为,因特殊原因确需燃放的,应经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三、噪音监测与评估(一)监测机构与职责1.林业主管部门应设立专门的噪音监测机构,负责林区内噪音的监测工作。2.噪音监测机构应配备专业的监测设备和人员,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监测方法和标准,定期对林区内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噪音进行监测。3.噪音监测机构应建立健全监测数据管理制度,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及时向林业主管部门报告监测结果。(二)监测内容与频率1.监测内容包括林区内不同功能区(如居民区、办公区、工业区等)的噪音水平,以及主要噪音源(如工业企业、建筑施工场地、交通运输工具等)的噪音排放情况。2.监测频率应根据林区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监测,对重点噪音源和敏感区域应增加监测频率。(三)评估与报告1.林业主管部门应根据噪音监测结果,定期对林区噪音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分析噪音污染的现状、趋势和主要原因。2.评估报告应包括噪音监测数据、评估结论、存在问题及建议等内容,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3.如发现林区内噪音污染问题严重,可能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较大影响的,林业主管部门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四、噪音污染防治措施(一)技术措施1.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林区噪音污染防治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先进的降噪技术和设备,如低噪音生产工艺、高效隔音材料、消声器等。2.对现有噪音污染严重的企业和单位,应督促其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改造,降低噪音排放水平。(二)管理措施1.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林区内各类活动的日常监管,建立健全噪音污染投诉举报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公众对噪音污染问题的投诉举报。2.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林业主管部门应依法予以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整改,确保噪音排放符合标准。3.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林区噪音管理工作。如与环保部门联合开展执法行动,与公安部门加强对交通运输噪音的管理等。(三)经济措施1.建立噪音污染治理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林区噪音污染防治项目的建设、技术研发、监测设备购置等。2.对积极采取降噪措施、噪音排放达标的企业和单位,可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对噪音污染严重、拒不整改的企业和单位,可依法提高其排污费标准。(四)宣传教育措施1.加强对林区内单位和个人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对噪音污染危害的认识,引导公众自觉遵守噪音管理规定,减少噪音产生。2.定期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如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主题宣传日活动等,营造良好的林区环保氛围。五、投诉与处理(一)投诉渠道1.设立专门的噪音污染投诉举报电话、邮箱和信箱,向社会公布,方便公众投诉举报。2.在林区内显著位置设置投诉举报标识,告知公众投诉举报的方式和途径。(二)投诉受理1.林业主管部门接到噪音污染投诉举报后,应及时进行登记,并安排专人负责处理。2.对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投诉举报,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受理;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投诉举报,应及时告知投诉举报人向相关部门反映。(三)调查处理1.受理投诉举报后,林业主管部门应立即组织人员对投诉举报事项进行调查核实,确定噪音污染源、污染程度、污染时间等情况。2.根据调查结果,依法对噪音污染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理,责令其限期整改,消除噪音污染,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投诉举报人。3.对投诉举报事项复杂、涉及多个部门的,林业主管部门应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联合进行调查处理,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四)反馈与跟踪1.处理投诉举报后,林业主管部门应及时向投诉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听取投诉举报人的意见和建议。2.对责令整改的单位和个人,应进行跟踪检查,确保其按时完成整改任务,达到噪音排放标准。六、法律责任(一)一般规定1.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X]元以上[X]元以下罚款:(1)未按照规定申报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噪音值以及所采取的噪音污染防治措施等情况的;(2)未按照规定的施工时间进行作业的;(3)未采取有效降噪措施,导致噪音排放超过规定标准的。2.违反本办法规定,使用高音喇叭等音响设备进行叫卖、宣传等活动,影响周围环境的,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X]元以上[X]元以下罚款。(二)严重违法行为处罚1.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严重噪音污染,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重大损害的,由林业主管部门依法责令其停产停业,并可处[X]万元以上[X]万元以下罚款。2.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其他规定1.当事人对林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邮储银行2025乌兰察布市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攀枝花市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邮储银行2025锦州市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2025株洲市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试卷提供答案解析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试题打印及完整答案详解【名校卷】
- 工商银行2025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中国银行2025新乡市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渭南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钢井筒施工方案
- 人教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1PeopleofAchievementGrammar导学案
- DB1501∕T 0009-2020 碳管理体系 要求
- 高中英语词汇3500词(必背)-excel版
- 高级英语第三课-Blackmail-课件
-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绝对值》说课课件 肖娜
- 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数学历年真题
- 仓库管理作业流程规范
- 【道法广角】成语故事会:立木为信
-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系列讲座城市规划依法行政案例
-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课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