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浇水管理办法_第1页
小麦浇水管理办法_第2页
小麦浇水管理办法_第3页
小麦浇水管理办法_第4页
小麦浇水管理办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麦浇水管理办法一、总则(一)目的本办法旨在规范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浇水管理,确保小麦生长过程中获得适宜的水分供应,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组织所涉及的小麦种植区域,包括但不限于自有农田、合作种植基地等。(三)引用标准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3.《小麦栽培技术规程》(NY/T441)(四)基本原则1.科学合理原则:根据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特性、土壤墒情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科学确定浇水时间、浇水量和浇水方式,确保水分供应既能满足小麦生长需求,又不过量浪费水资源。2.节约用水原则: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灌溉用水的无效消耗,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因地制宜原则:结合不同种植区域的土壤质地、地形地貌、水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浇水管理方案,确保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小麦生长阶段及需水特性(一)播种期小麦播种期对土壤墒情要求较高,适宜的土壤湿度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出苗。一般来说,土壤相对含水量应保持在70%80%左右。如果土壤墒情不足,应在播种前适量浇水造墒,确保种子能够顺利萌发。(二)苗期苗期小麦生长较为缓慢,需水量相对较少。此阶段主要以培育壮苗为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0%70%为宜。适当控制土壤水分,有利于促进根系下扎,增强麦苗的抗逆性。(三)返青期返青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之一,此时气温逐渐升高,麦苗开始迅速生长,需水量逐渐增加。土壤相对含水量应保持在70%80%,及时浇返青水,能够促进麦苗返青,增加分蘖数量,为小麦高产奠定基础。(四)拔节期拔节期小麦生长旺盛,茎节迅速伸长,对水分的需求十分迫切。这一阶段土壤相对含水量需维持在75%85%。充足的水分供应能够保证茎秆粗壮,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同时有利于幼穗分化,增加穗粒数。(五)孕穗期孕穗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此时小麦对水分反应极为敏感。土壤相对含水量应保持在80%90%,确保水分供应充足,否则会影响小花发育,导致穗粒数减少,严重影响产量。(六)抽穗开花期抽穗开花期小麦生理活动旺盛,对水分需求较大。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5%85%为宜。此时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有利于花粉传播和受精,提高结实率。(七)灌浆期灌浆期是决定小麦粒重的关键时期,充足的水分供应能够保证籽粒灌浆饱满。土壤相对含水量应维持在70%80%。此阶段缺水会导致籽粒灌浆不足,粒重下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八)成熟期成熟期小麦需水量逐渐减少,此时应适当控制土壤水分,避免贪青晚熟。一般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0%70%即可。三、浇水管理措施(一)浇水时间1.根据小麦生长阶段的需水特性和天气预报,合理确定浇水时间。尽量选择在晴天的上午进行浇水,避免在傍晚或阴天浇水,以免增加田间湿度,引发病虫害。2.在小麦需水临界期,如孕穗期和灌浆期,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土壤墒情,及时安排浇水,确保水分供应不间断。(二)浇水量1.浇水量应根据小麦生长阶段、土壤质地、墒情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每次浇水量以湿透耕作层为宜,避免大水漫灌造成水资源浪费和土壤板结。2.对于砂质土壤,因其保水性较差,浇水量可适当增加;对于粘质土壤,保水性较好,浇水量可相对减少。(三)浇水方式1.畦灌:适用于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块。将地块平整成畦田,通过畦埂将水引入畦内,使水在畦面上均匀流动,浸润土壤。畦灌要注意控制畦长和畦宽,一般畦长以3050米为宜,畦宽根据地势和种植行距确定,确保水流能够均匀覆盖整个畦面。2.沟灌:在小麦行间开沟,将水引入沟内,通过渗透湿润土壤。沟灌能够减少土壤表面蒸发,节约用水,同时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沟灌时要注意沟深和沟距,一般沟深1520厘米,沟距根据种植密度确定,以保证水分能够充分渗透到根系分布层。3.喷灌:利用喷灌设备将水喷洒到田间,形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落在小麦植株和土壤表面。喷灌具有节水、省工、适应性强等优点,能够根据小麦需水情况进行适时适量灌溉。喷灌时要根据喷头的射程和覆盖范围合理布置喷头,确保喷洒均匀度符合要求。4.滴灌:通过滴头将水缓慢地滴入小麦根部土壤,使水分直接供应到根系周围。滴灌是一种最节水的灌溉方式,能够精确控制浇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滴灌系统的布置要根据种植行距和株距确定滴头的位置和间距,保证每个植株都能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四、土壤墒情监测(一)监测方法1.烘干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本,在田间多点采集,混合均匀后称取一定重量的土样。将土样放入烘箱中,在105℃下烘干至恒重,然后计算土壤含水量。烘干法是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标准方法,结果准确可靠,但操作较为繁琐,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设备。2.酒精燃烧法:取一定量的新鲜土样,放入铝盒中,加入适量酒精,点燃酒精。待酒精燃烧完毕后,土壤中的水分被蒸发,剩余的土样即为烘干土。根据烘干前后土样的重量变化,计算土壤含水量。酒精燃烧法操作简便,能够快速获得土壤含水量,但结果相对烘干法略有误差。3.土壤水分速测仪:利用土壤水分速测仪直接在田间测定土壤含水量。该仪器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实时等优点,能够及时反映土壤墒情变化。但土壤水分速测仪需要定期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二)监测频率1.在小麦生长关键时期,如播种期、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等,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土壤墒情监测。2.在天气变化较大或灌溉前后,应及时增加监测频率,以便准确掌握土壤墒情动态,合理调整浇水管理措施。(三)墒情指标及浇水决策根据土壤墒情监测结果,结合小麦生长阶段的需水特性,制定浇水决策。一般来说,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以下指标时,应及时浇水:1.播种期:低于70%。2.苗期:低于60%。3.返青期:低于70%。4.拔节期:低于75%。5.孕穗期:低于80%。6.抽穗开花期:低于75%。7.灌浆期:低于70%。五、水质管理(一)水源选择优先选择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避免使用受污染的水源,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以免对土壤和小麦造成污染,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二)水质检测定期对灌溉水源进行水质检测,检测项目包括酸碱度(pH值)、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重金属等。水质检测应由具有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进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三)水质处理如果灌溉水源水质不符合标准,应采取相应的水质处理措施。对于轻度污染的水源,可采用沉淀、过滤等物理方法进行处理;对于污染较严重的水源,可采用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方法进行净化,使其达到灌溉水质标准后再用于灌溉。六、节水措施(一)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积极推广喷灌、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逐步淘汰大水漫灌等粗放式灌溉方式。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根据小麦需水情况精确控制浇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二)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如修建防渗渠道、加固水库堤坝、维修机井等,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三)实施土壤改良通过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质地等措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灌溉频率和浇水量。(四)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加强对种植农户的节水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节水意识和责任感,引导他们自觉采用节水措施,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节水的良好氛围。七、病虫害防治与浇水管理的关系(一)浇水与病虫害发生的关系浇水时间、浇水量和浇水方式等因素会影响田间湿度和通风条件,进而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例如,傍晚或阴天浇水会增加田间湿度,有利于病菌孢子的萌发和害虫的滋生;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壤积水,根系缺氧,植株生长势减弱,容易引发病虫害。(二)病虫害防治对浇水管理的要求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合理调整浇水管理。例如,在防治小麦白粉病时,应适当控制浇水次数和浇水量,降低田间湿度,创造不利于病菌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在防治小麦蚜虫时,浇水后要及时通风,降低田间湿度,减少蚜虫的繁殖和危害。(三)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