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管理办法细则_第1页
养蜂管理办法细则_第2页
养蜂管理办法细则_第3页
养蜂管理办法细则_第4页
养蜂管理办法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养蜂管理办法细则总则目的为加强养蜂行业管理,规范养蜂生产行为,保障蜂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养蜂者合法权益,促进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制定本细则。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养蜂生产、经营、运输、销售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基本原则养蜂管理应遵循生态优先、质量安全、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鼓励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养蜂生产效率和蜂产品质量。养蜂生产管理场地选择与布局1.场地要求养蜂场地应选择在蜜源丰富、气候适宜、地势干燥、通风良好、交通便利且无污染的区域。距离铁路、公路、工厂、矿山、学校、医院等污染源至少1000米以上。避免选择在风口、积水地、低洼地以及易受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2.场地布局蜂场应合理布局蜂群,保持适当的蜂群间距,便于蜂群管理和蜜蜂飞行活动。蜂场应划分生活区、生产区、蜜源植物种植区等功能区域,确保生产过程的卫生和安全。蜂群饲养管理1.蜂种选择养蜂者应根据当地蜜源条件、气候特点等因素,选择适宜的蜂种。优先选用经过国家审定或省级审定的优良蜂种,确保蜂群健康和生产性能。2.蜂群繁殖养蜂者应掌握科学的蜂群繁殖技术,适时培育蜂王、更换蜂王,保持蜂群的旺盛繁殖力。做好蜂群的保温、保湿、通风等工作,为蜂群繁殖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3.饲料管理养蜂者应确保蜂群有充足的优质饲料供应。饲料应符合相关质量标准,不得使用变质、污染的饲料。鼓励养蜂者利用当地蜜源植物资源,适时进行人工补饲,保证蜂群正常生长和生产。4.病虫害防治养蜂者应建立健全病虫害防治制度,加强蜂群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确需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确保蜂产品质量安全。养蜂生产记录1.记录内容养蜂者应建立养蜂生产记录档案,详细记录蜂群的品种、数量、来源、去向、繁殖情况、饲料使用情况、病虫害防治情况、蜂产品生产销售情况等信息。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2.记录方式养蜂生产记录可采用纸质记录或电子记录的方式。记录应字迹清晰、数据准确,便于查阅和追溯。蜂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质量标准1.蜂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蜂蜜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GB14963)的要求,水分、蔗糖含量、还原糖含量、酸度等指标应符合标准规定。蜂王浆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王浆》(GB9697)的要求,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应符合标准规定。蜂花粉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花粉》(GB/T30356)的要求,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等指标应符合标准规定。蜂胶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胶》(GB2760)的要求,铅、总砷、总汞、六六六、滴滴涕等污染物限量应符合标准规定。2.蜂产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制度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储存到产品销售等环节,严格把控质量关。加强对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定期对蜂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生产过程控制1.原料采购蜂产品生产企业应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采购原料,确保原料质量安全。采购的原料应索取相关证明文件,如产地证明、检验检疫证明、质量合格证明等,并建立原料采购台账,记录原料的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等信息。2.生产加工蜂产品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工艺要求进行生产加工,确保生产过程的卫生和安全。生产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避免蜂产品受到污染或变质。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清洁消毒,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3.包装储存蜂产品包装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无污染。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蜂产品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仓库内,避免阳光直射和受潮。储存温度应符合产品要求,防止蜂产品变质。检验检测1.企业自检蜂产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检验检测制度,配备必要的检验检测设备和人员,定期对蜂产品进行自检。自检项目应涵盖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全部指标,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2.监督抽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部门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蜂产品进行监督抽检,加强对蜂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监督抽检不合格的蜂产品,应依法予以处理,责令生产企业整改,直至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养蜂人员管理从业资格1.养蜂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养蜂生产的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养蜂基础知识、饲养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鼓励养蜂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2.健康要求养蜂人员应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自身健康状况符合养蜂工作要求。培训与教育1.培训内容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行业协会应定期组织养蜂人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养蜂法律法规、养蜂技术、质量安全知识、环境保护知识等。培训应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提高养蜂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2.培训方式培训可采用集中授课、现场指导、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鼓励养蜂人员参加各类培训活动,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养蜂运输管理运输工具要求1.蜂群运输应使用专用的运输工具运输工具应具备良好的通风、保温、防晒、防雨等性能,确保蜂群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运输工具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防止病虫害传播。2.运输工具的标识运输蜂群的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应标明“蜜蜂运输”字样,便于识别和管理。运输过程管理1.运输前准备养蜂者在运输蜂群前,应做好蜂群的包装、固定等工作,确保蜂群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碰撞、挤压等情况。检查运输工具的性能和安全状况,确保运输工具正常运行。2.运输途中管理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蜂群状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蜂群受热、受闷。合理安排运输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运输蜂群。如遇恶劣天气,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确保蜂群安全。养蜂经营管理经营主体资格1.从事养蜂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取得相应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应明确标注养蜂及蜂产品销售等相关内容。养蜂经营主体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诚信经营,保证蜂产品质量安全。2.经营场所要求养蜂经营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具备必要的储存、展示等设施设备。经营场所应远离污染源,防止蜂产品受到污染。市场交易管理1.蜂产品销售应明码标价标明产品名称、规格、价格、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不得虚假标价、欺诈消费者。养蜂经营主体应向消费者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说明等资料,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2.合同管理养蜂经营主体在与客户签订蜂产品购销合同等交易合同时,应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确保合同内容合法、规范、有效。合同中应约定产品质量标准、价格、交货时间、交货地点、违约责任等条款,避免纠纷发生。养蜂行业监督管理监管部门职责1.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养蜂生产的行业管理,制定养蜂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养蜂技术推广,开展养蜂生产统计和监测。负责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组织开展蜂产品质量抽检和专项整治行动。2.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养蜂经营活动的市场监管,查处违法经营行为。加强对蜂产品广告、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市场秩序。3.其他相关部门林业、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养蜂管理相关工作,共同促进养蜂业健康发展。监督检查1.定期检查监管部门应定期对养蜂生产、经营、运输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管理规定得到落实。检查内容包括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