呛水溺水急救要点_第1页
呛水溺水急救要点_第2页
呛水溺水急救要点_第3页
呛水溺水急救要点_第4页
呛水溺水急救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呛水溺水急救要点演讲人:日期:目录CATALOGUE02识别与评估03现场急救措施04特殊人群处理05医疗衔接流程06预防与安全教育01基础认知01基础认知PART呛水与溺水的定义与分类呛水定义指水分进入呼吸道引起的不适或危险状态,可能导致气道阻塞或吸入性肺炎。01溺水定义指人体被水淹没导致呼吸道阻塞和氧气供应不足,处于危险状态或濒临死亡。02呛水与溺水分类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其中重度溺水可能导致生命危险。03高发场景与危险因素游泳池、海滩、水上乐园、浴缸、河边等水域。高发场景不会游泳、疲劳、过度饮酒、药物作用、水域复杂、缺乏安全设施等。危险因素儿童、老年人、孕妇、残疾人等更易发生呛水溺水事故。特殊人群急救黄金时间重要性溺水后的最初几分钟是救援的关键时间,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可大大提高存活率。急救黄金时间救援时效性自救与互救呛水溺水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应尽快到达现场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时间就是生命。溺水者应立即采取自救措施,如呼救、浮于水面等;同时,周围人员也应积极参与救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02识别与评估PART呛水后,患者通常会出现咳嗽症状,试图排出呼吸道内的水。咳嗽声音可能较为短促或有力。咳嗽严重呛水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喘息,表现为呼吸困难、气息急促,可能伴有哮鸣声或呼噜声。喘息0102呛水症状判断(咳嗽/喘息)溺水轻重程度区分轻度溺水溺水者可能仅有短暂的水下屏气,随后能够自行浮起并咳嗽。可能有少量水进入呼吸道,但生命体征稳定。中度溺水重度溺水溺水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皮肤青紫、烦躁不安等症状。可能存在水进入肺部,需要迅速处理。溺水者可能失去意识,甚至心跳停止。此时,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123生命体征快速检查呼吸观察溺水者的呼吸情况,判断是否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或呼吸暂停等症状。心跳检查溺水者的脉搏,判断是否心跳过快或过缓,以及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情况。意识评估溺水者的意识状态,判断是否清醒、反应迟钝或昏迷。这有助于确定溺水者的严重程度和急救措施。03现场急救措施PART呼吸与意识状态判断观察溺水者是否有呼吸,注意呼吸的节律和深度,判断是否有窒息。判断呼吸轻拍溺水者肩膀并大声呼喊,判断其是否清醒,有无意识障碍。判断意识控水方法与体位调整急救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腰部放在膝盖上,使其头下垂,然后再按压其腰、背部,使水从口鼻流出。膝顶法肩背法体位调整急救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放在急救者背部,使其头下垂,然后急救者双手环抱溺水者,用力挤压其腰腹部,使水从口鼻流出。将溺水者置于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呕吐物。迅速在溺水者胸骨中下段进行连续、快速的按压,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每次按压后应让胸廓充分回弹。心肺复苏实施步骤胸外按压将溺水者头部转向一侧,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异物,如呕吐物、水草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气道若溺水者无呼吸或呼吸微弱,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时间约1秒钟,吹气后应观察胸廓的起伏情况。人工呼吸04特殊人群处理PART婴幼儿急救注意事项优先采取胸部按压保持呼吸道通畅拍背法协助排水婴幼儿因呛水导致窒息时,应优先采取胸部按压的方式进行急救。切勿使用控水法,以免延误救援时机。可将婴幼儿倒置于大人膝盖上,头部略低于胸部,轻拍背部协助排水。若婴幼儿已失去意识,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在急救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婴幼儿呼吸道通畅,以便及时排出堵塞物。孕妇与肥胖者施救技巧寻求他人协助孕妇或肥胖者因体型特殊,在水中施救时可能力不从心,应尽可能寻求他人协助。注意浮力变化背后托腋法孕妇和肥胖者浮力较大,施救时要特别注意浮力变化,避免被溺水者紧紧抱住而导致一同落水。在水中救援时,可采用背后托腋法将溺水者救起。先确保自己站稳,然后从溺水者背后靠近,用手臂托住其腋下,将其拉向岸边。123浅水区与深水区救援差异在浅水区发生溺水时,救援人员可迅速涉水到达溺水者身边进行救援。此时应注意溺水者可能因惊慌而紧抓救援者,导致双方一同落水。因此,救援者应保持冷静,用正确的方法将溺水者救起。浅水区救援在深水区发生溺水时,救援人员需采取更专业的救援方式,如潜水或使用救生器材等。深水区水流可能较为复杂,救援者需保持警惕,确保自身安全。同时,深水区溺水者因水压较大,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状况,救援者需迅速将溺水者带离水面并进行紧急处理。深水区救援05医疗衔接流程PART救护车联系与信息传递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告知溺水情况和地点,确保救护车尽快到达。紧急呼叫向急救人员详细描述伤者情况,包括有无意识、呼吸状况等,以便急救人员做好准备。汇报伤情保持电话通畅,随时向急救人员更新伤者情况,并指引救护车到达现场。信息传递伤者转运安全规范保暖措施为伤者采取保暖措施,避免体温过低影响治疗效果。03采用担架或救生板等工具,避免二次伤害,确保平稳转运。02搬运方法转运准备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尽量保持伤者呼吸道通畅,做好转运准备。01医院后续治疗对接病情交接将伤者情况详细告知医生,包括受伤时间、经过及急救措施等。01治疗方案根据伤者情况,配合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如进一步检查、用药等。02住院观察如需住院治疗,应配合医护人员做好住院观察及护理工作。0306预防与安全教育PART环境安全警示设置在游泳池、海滩等水域周边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指明水深、水流情况、禁止游泳或嬉戏的区域。游泳池标识救援设备警示信号在适宜地点配备救生圈、救生板、绳索等救援设备,并定期检查其是否完好可用。通过广播、灯光等方式发布警示信号,及时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游泳前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预防肌肉抽筋和身体不适。热身运动在浅水区进行适应性练习,逐步适应水温,避免直接跳入深水区。适应性练习了解游泳区域的水深、水流、温度等情况,避免进入危险水域。了解水域情况游泳前准备与风险规避公众急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