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2 阶段2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第1页
选择性必修2 阶段2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第2页
选择性必修2 阶段2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第3页
选择性必修2 阶段2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第4页
选择性必修2 阶段2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阶段23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滚动判断】1.

柳穿鱼Lcyc基因的部分碱基发生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

)2.

猫叫综合征的病因是人类第五号染色体短臂上的部分片段丢失,这种变异属于缺失。(

)3.

胰岛素激活胰岛素受体后,葡萄糖通过胰岛素受体进入细胞内。

(

)4.

剧烈运动时,机体耗氧量增加,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大量CO2,CO2进入血液使呼吸运动加快。(

)√√×√5.

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淋巴细胞不能呈递抗原。(

)6.

免疫系统具有防御、自稳和监视功能,不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

)7.

连续阴雨时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可防止小麦减产。(

)8.

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休眠的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

)9.

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是通过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实现的。(

)×××√√10.(2021·辽宁卷T19A改编)某自然保护区内越冬灰鹤种群通常在同一地点集群夜宿,调查灰鹤发现种群数量为245只,该数据是通过标记重捕法估算获得的。(

)【解析】灰鹤数量较少,个体较大,且集群夜宿,统计保护区内灰鹤种群数量应采用逐个计数法。11.

距离公路越近黄鼠种群密度越大,可能是因为车辆活动使黄鼠天敌数量减少。(

)12.(2023·辽宁卷T10A)布氏田鼠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内竞争强度最小。(

)【解析】布氏田鼠种群数量达到K/2时,增长速率最大,但不能说明种内竞争最小。×√×13.

使得仙人掌属和骆驼刺属植物适应在炎热荒漠环境生长的特征包括拥有发达的根系、肉质茎、针状叶,气孔白天关闭、夜晚开放等。(

)14.(2021·辽宁卷T15C)蛤蜊岗是由河流入海冲积而成的具有潮间带特征的水下浅滩,其中所有的底栖动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15.

没有人类过度的干扰和其他生物的显著影响,生物群落不发生变化。(

)16.(2024·贵州卷T12A)桫椤的植株高度不属于生态位的研究范畴。(

)√×××【基础填空】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_________(食物链和_______)。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生态系统的基石(主要成分)是_________。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只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成分。二、生态系统的功能3.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功能,还有____________的功能。营养结构食物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生产者生产者消费者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4.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经____________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后,剩余的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物质循环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点。循环的范围是_________。生产者固定的总太阳能呼吸作用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生物群落无机环境全球性循环性生物圈6.

碳在生物群落、无机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大气中CO2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生产者的同化作用,即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作用。7.

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减少_________排放,另一方面大力____________,提高森林覆盖率。8.

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积蓄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会沿着_________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生物所占营养级越高,其体内这些物质的浓度越___。有机物CO2和碳酸盐CO2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光合作用化能合成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CO2植树种草食物链高9.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有______信息、______信息和行为信息等。信息能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10.______是物质循环的动力,______是能量的载体,___________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三者____________,相互依存,____________,形成统一整体。物理化学生物的种间关系能量物质信息传递同时进行不可分割【情境填空】1.

热带雨林,植物生长茂盛,凋落物多,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的原因是在雨林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藻类能有效降低大气中CO2含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者将有机物快速分解为无机物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将CO2转变为有机物2.

结合图示食物网回答问题:(1)图示食物网中包括___条食物链,猫头鹰占第_______________营养级。(2)该食物网中体现了青蛙与蜘蛛之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3)食物网中未包含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三、四、五、六捕食和种间竞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3.

在高原鼢鼠重度干扰的地区,如果需要恢复到原有的生态系统,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可以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理是这样可以捕食高原鼢鼠,降低其____________。引入高原鼢鼠的天敌种群数量4.

完成下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1)据图可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__________________,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太阳能→有机物中的_________→______。(2)图中①所属营养级的能量的去向有:①通过自身__________以热能的形式散失,②流入下一________,③残枝败叶等被________分解。(3)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___(填“>”“=”或“<”)b+c。食物链和食物网化学能热能呼吸作用营养级分解者>5.

雨林中动物种类丰富,但每种动物的个体数不多,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事实存在的原因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通过多种途径流向消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设“沼气池”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个途径获得的能量少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7.

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1)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碳在甲、乙、丙之间的流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在甲(或乙或丙)与丁之间的流动形式是________。(3)图中的字母分别表示什么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