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林大桥维修加固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1页
椰林大桥维修加固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2页
椰林大桥维修加固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3页
椰林大桥维修加固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4页
椰林大桥维修加固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名称椰林大桥维修加固项目项目代码2409-469028-04-01-894917-0000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椰林市政大桥地理坐标起点:E110°02′00.178″,N18°30′49.185″终点:E110°02′09.629″,N18°30′57.706″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五十二、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131城市道路(不含维护;不含支路、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城市桥梁长度(km)0.337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改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陵水黎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陵水黎族自治县十六届64次〔2024〕15号总投资(万元)972.75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占比(%)施工工期3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1、本项目为陵水黎族自治县G223线椰林市政大桥维修加固项目,项目路线全长337.06m,连通椰林南干道和椰林北干道。设计速度40km/h,桥梁宽度20.5m,路基宽度17.5m,双向4车道。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生态影响类)(试行)》表1专项评价设置原则表相关内容,本项目属于城市道路(不含维护,不含支路、人行天桥、人行地道)项目,故本项目设置噪声环境影响专项分析。规划名称:《陵水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规划情况规划情况审查文件及文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陵水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琼府函)〔2023〕148号规划环境无影响无评价情况(一)与《陵水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相符性分析根据《陵水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中相关内容,结合陵水黎族自治县“黎族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大背景,落实“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紧密围绕全面融入“三亚经济圈”的区域协同发展战略”。1.1.区域协同,强化区域发展引擎-畅通区域融合脉络,共筑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构建纵横交织的全域一体化基础骨架,加强与三亚的联系,完善山海旅游交通廊道,建设环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和环岛滨海旅游公路。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的协调建设,实现与三亚等周边县市市政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本项目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该桥呈东北—西南走向,北面直达火车站,规划及规划环境影价符合性规划及规划环境影价符合性分析黎族自治县横跨陵水河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环岛旅游公路和G223国道的重要节点,可以很好地连接三亚、万宁等周边县市,因此对椰林大桥及时的维修加固,有利于减轻或消除桥梁病害,避免桥梁病害持续恶化,有利于提升行车舒适感,提高桥梁应有的通行能力,与该规划相符。1.2.统筹空间,构建陵水总体格局-中心城区规划根据该规划,至2035年,中心城区用地规模控制在16km2,至2050年,中心城区用地规模控制在26km2。规划要求落实中心城区“西扩、南延、东进、北控、中优”的发展战略,形成“两轴、三区、多点”的总体格局。两轴即沿椰林干道与国道形成城区南北向城市发展轴、依托陵水河自然景观,规划滨水发展轴。三区即椰林北片区、椰林南片区和三才片区。多点要求中心城区内形成多处重要功能节点。椰林大桥位于陵水河上,属G223国道,是南北向城市发展轴和滨水发展轴的交汇点,更是联结椰林北片区和椰林南片区的交通要道,因此对本大桥的维修加固,不仅可以保证大桥的稳定运行,更是陵水黎族自治县更快更好发展的必要之举。图1-1陵水黎族自治县中心城区规划1.3.强化支撑,构筑通达韧性城市-构建区域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体系构建“三横、五纵”的交通网络体系,加强与区域重要航空枢纽、铁路、骨干路网和水上交通的衔接,推进“空、铁、公、水”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椰林大桥位于“三横、五纵”的关键节点,是公路与水路交通运输建设中承上启下的咽喉要道,因此对本大桥的加固建设是加强完善“三横、五纵”的必行之势。相符。其他符合性分(一)与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1.1.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符合性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二十四、公路及道路运输1.国省干线改造升级”项目,故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2.与《海南省产业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25年版)》符合性对照《海南省产业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25年版)》(琼发改产业〔2025〕203号本项目不在《海南省产业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25年版)》禁止类和限制类中。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要求。(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根据《关于海南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琼办发〔2021〕7号)和《陵水黎族自治县关于印发〈陵水黎族自治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陵委办〔2021〕17号本次评价分析项目与“三线一单”要求的符合性,详见下表1-1。表1-1项目与“三线一单”生态准入清单相符性分析表(节选)生态管控要本项目符合情况南部片区括三亚、乐东、陵水3市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施工和道路扬尘管控。禁止明显破坏生态环境的建设活动。1、本项目对椰林大桥做维修加固,项目运营期间无废气、废水、固废产生,仅在施工期间会产生一定的施工扬尘、施工废水、生活垃圾和固体废物,由于项目施工期短,在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较小。2、本项目对原椰林大桥无拆除重建计划,无水下施工作业。施工期间施工物料堆放在桥面上,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小。符合2.1.生态保护红线根据《海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公众服务平台》,本项目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城镇集中建设区重点管控单元(ZH46902820004)和一般管控单元(ZH46902830001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2.2.环境质量底线根据《2023海南省环境生态状况公报》,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地下水为V类水质,主要定类指标为锰、氯化物和硝酸盐。根据监测结果,陵水河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体要求。根据现场勘查,项目地处陵水黎族自治县中心,周边有陵河湿地公园等绿化设施,覆盖植被主要为榕树、椰树等市政景观植物,无濒危动植物。根据本次评价现状监测结果,敏感点1#、2#、4#、5#和6#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中2类功能区标准。本项目合理规划布局、加强沿线绿化、加强交通噪声管理、严格控制项目对地表水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控制本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会突破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底线。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环境质量底线的要求。2.3.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为桥梁建设,属于市政基础设施,不涉及能源利用和消耗,不会对区域资源利用产生影响。2.4.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要求,本项目未在《海南省产业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25年版)》范围。根据海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公众服务平台,经项目准入分析查询,本项目涉及的陆域综合管控单元为:陵水黎族自治县城镇集中建设区重点管控单元(ZH46902820004)、陵水黎族自治县一般管控单元(ZH46902830001)。经对比分析《海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3年版)》中对各管控单元的具体管控要求,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海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3年版)》。具体管控要求及分析结果见表1-2。表1-2管控要求(部分)掌控纬度管控要求要求(摘录相关要求)本项目落实情况符合分析重点管控单元ZH46902820004空间布局约束1.执行水环境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①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本项目不向倒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符合2.执行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①禁止在医院、学校、商场和酒店等人员密集场所使用高挥发性有机物的油漆涂料等产品,鼓励使用环保的油漆涂料等产品。②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未密闭或者未使用烟气处理装置加热沥青。③禁止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以及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城市建成区现有居民住宅楼内有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业经营者应当在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退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建成区内露天烧烤食品,不得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除外。④禁止在人口集中区域从事露天喷漆、喷砂、制作玻璃钢以及其他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的作业。⑤敏感地区建设“两高”行业项目。⑥严格控制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业项目准入。⑦优化全省产业园区布局,新建产业项目原则上集中在园区建设运营。引导产业项目在省级和市县工业园区内选址建设。①本项目不是人员密集目不适用热目不涉及餐项目不涉及散发有毒有害气体作业。⑤本项目非“两高”项目。⑥本项目非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本项目为大桥加固改造,在大桥原址上进行维修,不涉及重新选址建设。符合3.执行建设用地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①严格执行相关行业企业布局选址要求,禁止在居民区和学校、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等单位周边新建、改建、扩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②禁止将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或者污染土壤用于土地复垦。③对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和监测、现场检查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及。⑤不涉及。符合用地地块,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要求土地使用权人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④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组织评审,及时将需要实施风险管控、修复的地块纳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并定期向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列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地块,不得作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⑤风险管控、修复活动完成后,土壤污染责任人应当另行委托有关单位对风险管控效果、修复效果进行评估,并将效果评估报告报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未达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确定的风险管控、修复目标的建设用地地块,禁止开工建设任何与风险管控、修复无关的项目。污染物排放管控1.执行水环境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①城镇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应当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优先安排排水与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同步规划、设计、建设雨水管网、污水管网,实行雨水、污水分流。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应当统筹规划、建设排水与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实施雨水、污水分流改造;难以改造的,应当采取截流、调蓄和治理等措施。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应当符合国家或本省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生活污水不能并入城镇污水管网的,应当单独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③削减合流制溢流污染,全面推进建筑小区、企事业单位内部和市政雨污水管道混错接改造,城市新区建设均实行雨污分流,老城区积极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或者通过溢流口改造、截流井改造、管道截流等措施,减低雨季污染物入河湖量。①项目配备到雨水妥善及。③不涉及。2.执行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①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及其周边排放恶臭气体的排污单位,应当在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进行整改,防止恶臭气体排放。②运输煤炭、垃圾、渣土、砂石、土方、灰浆等散装、流体物料的车辆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造成扬尘污染,并按照规定路线行驶。道路保洁应当采用低尘作业道路机械化清扫、洒要求相应运输车辆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造并按照规定时要求路政符合水、喷雾等措施,并根据道路扬尘控制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适时增加作业频次,提高作业质量,降低道路扬尘污染。③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业经营者应当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或者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使油烟达标排放,并防止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造成污染。④从事服装干洗和机动车维修等服务活动的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标准或者要求设置异味和废气处理装置等污染防治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防止影响周边环境。新建、改建、扩建服装干洗经营项目,应当使用具有净化回收装置的全封闭干洗机。鼓励有条件的区域建设集中的喷涂工程中心,并配套废气治理设施。逐步取消汽车维修企业独立喷涂工序。⑤推进机动车污染防治,逐步推进老旧车淘汰和污染治理,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新生产和销售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严格执行污染物阶段性排放标准。强化加油站、油罐车等油气回收监管,实施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测。⑥科学划定机动车低排放区域和零排放区域,进入低排放区域的机动车应当满足低排放要求,进入零排放区域的机动车应当满足零排放要求。⑦推进恶臭异味和噪声污染治理。加强垃圾、污水处理各环节臭气异味控制。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重点加强群众关心的施工、工业、餐饮、娱乐、商业等噪声污染防治。⑧全面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和零能耗等绿色低碳建筑发展。指导各市县新建建筑全面实施绿色设计标准,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节水改造。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到2025年,具备条件的新建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方式进行建造。单位采用低尘作业道路机械化清扫、道路扬尘控制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增加作业频路扬尘污染。陵水黎族自治县路政规划合理划定。⑦根据本项目噪声专项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可以得到有效控环境所接受,项目建设对区域环境造成影响较小。从环境影响的角度评价,项目的建设不涉及。环境风险1.执行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①强化重点时段大气污染跨市县跨部门联防联控,有效防控、应对污染天气。②推进北部湾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建立与华南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联合会商机制,推动空气质量数据共享与区域大气污染应对协作。①②加强与地方和广东、广西等南方省份数据共享合作。符合2.执行建设用地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①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工业固体废物加以利用;对暂时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应当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的规定建设贮存设施、场所,安全分类存放,或者采取无害化处置措施。贮存工业固体废物应当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建设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设施、场①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交由有相关资质单位进行回收利用。严格要求运输有毒有害符合所,应当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②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需要终止的,应当事先对工业固体废物的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并对未处置的工业固体废物作出妥善处置,防止污染环境。③生产、使用、贮存、运输、回收、处置、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避免土壤受到污染。④坝外坡面维护工作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尾矿坝下游坡面上不得有积水坑。坝体出现冲沟、裂缝、塌坑等现象时,应及时处理。尾矿库运行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排渗设施的施工,施工后对排渗效果进行检查。尾矿库运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加强尾矿库的安全管理,采取措施防止土壤污染。危库、险库、病库以及其他需要重点监管的尾矿库的运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监测和定期评估。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监督尾矿库运营、管理单位履行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定义务,防止其发生可能污染土壤的事故;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尾矿库土壤污染防治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定期评估,发现风险隐患的,及时督促尾矿库运营、管理单位采取相应措施。物质的单位采取有效措有害物质渗不涉及尾矿。一般管控单元ZH46902830001空间布局约束1.执行大气环境布局敏感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①严格控制生态脆弱或环境敏感地区建设“两高”行业项目。②严格控制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业项目准入。①项目不涉及生态脆弱或环境敏感及。符合2.执行大气环境一般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①禁止进口、销售和燃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禁止进口、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石油焦;禁止燃用石油焦。②禁止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和使用剧毒、高毒农药,但经省政府批准的特殊需要和限用的品种除外。③禁止未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进行槟榔熏烤加工。④全面供应国六标准车用汽柴油,禁止销售低于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推动车用柴油、普通柴油、部分船舶用油“三油并轨”落地。⑤深入开展清洁柴油车(机)行动,持续推进机动车结构优化,淘汰老旧车,有序推广清洁能源汽车。⑥到2025年,除特殊用途外,公共服务领域新增和更换车辆100%使用清洁能源汽车。2030年,禁止销售燃油汽车。及。⑤不涉及。⑥不涉及。符合除特殊用途外,全省公共服务领域、社会运营领域车辆全面实现清洁能源化,私人用车领域新增和更换新能源汽车占比3.执行建设用地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①严格执行相关行业企业布局选址要求,禁止在居民区和学校、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等单位周边新建、改建、扩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②禁止将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或者污染土壤用于土地复垦。③对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和监测、现场检查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用地地块,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要求土地使用权人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④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组织评审,及时将需要实施风险管控、修复的地块纳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并定期向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列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地块,不得作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⑤风险管控、修复活动完成后,土壤污染责任人应当另行委托有关单位对风险管控效果、修复效果进行评估,并将效果评估报告报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未达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确定的风险管控、修复目标的建设用地地块,禁止开工建设任何与风险管控、修复无关的项目。及。⑤不涉及。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1.执行大气环境布局敏感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①推动现有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和生物质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新建燃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锅炉应采用低氮燃烧等污染控制措施。②强化加油站、油罐车等油气回收监管,实施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测。不涉及。符合2.执行水环境一般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①统筹规划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采取人工湿地、一体化处理设施等方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位于江河、湖泊、渠道、水库沿岸的村庄应当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其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控制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防止造成水污染。②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配套建设粪便、废水的贮存、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转,涉及。符合保证污水达标排放,防止污染水环境。从事水产养殖应当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合理投饵和使用药物,防止污染水环境。水产养殖排水应当符合国家和本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③农田灌溉用水应当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防止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禁止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工业废水或者医疗污水。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城镇污水以及未综合利用的畜禽养殖废水、农产品加工废水的,应当保证其下游最近的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3.执行大气环境一般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①强化农村大气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裸露地面综合整治,基本解决村庄土地裸露、尘土飞扬等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到2025年,全省化学农药、化肥单位面积施用量较2020年减少15%以上,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3%。②严格执行槟榔加工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疏堵结合推动槟榔初加工产业绿色环保升级。③强化加油站、油罐车等油气回收监管,实施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测。涉及。符合环境风险执行建设用地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①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工业固体废物加以利用;对暂时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应当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的规定建设贮存设施、场所,安全分类存放,或者采取无害化处置措施。贮存工业固体废物应当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建设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应当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②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需要终止的,应当事先对工业固体废物的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并对未处置的工业固体废物作出妥善处置,防止污染环境③生产、使用、贮存、运输、回收、处置、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涉及。符合资源利用效率要求执行大气环境一般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深入推进气代柴薪工作,积极推进燃气下乡进村,全面推广农村用气。不涉及。符合(三)与《陵水黎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相符性分析根据《陵水黎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相关内容,实现全县“三区两地一中心”发展战略定位,按照“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总体布局。椰林大桥连接市政南北干道,是连接陵水河两岸的重要通道。大桥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城区的中心位置,随着城市规划建设,大桥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不及时对大桥做出修复加固,将是制约该区域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对大桥做出全面检查及时加固是十分必要的,符合规划,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四)与《陵水黎族自治县县城陵河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调整》相符性分析以高铁、高速公路及环岛旅游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建设辐射作用更强的对外交通发展模式,支撑南北片区协调发展,提升规划区中心城区功能,服务周边各片区。规划区通过海榆东线及县道X685衔接三才镇、提蒙乡及文罗镇等周边乡镇,组织城乡公交线路,加强规划区对周边乡镇辐射带动作用。椰林大桥位于G223国道上,是横跨陵水河连接椰林南片区和椰林北片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与该规划相符。图1-2陵水黎族自治县陵水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五)与《陵水县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相符性分析《陵水县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到,在国家层面,要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交通以当好发展“先行官”为定位,全面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要求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目标: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在省级层面,“十四五”时期是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样板,以“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的理念谋划自贸港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三亚经济圈发展。在县级层面,强化交通互联互通,全面融入“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发展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要以人为本发展交通运输、二是以路为媒推进一体化发展、三是连点成线缩小城乡设施差距、四是“多站合一”推进乡村振兴。基于以上背景,该规划提出要构建现代社会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公路基础设施网络。椰林大桥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县中心,横跨陵水河,投入运行使用近20年。大桥是连接椰林南片区和椰林北片区的关键道路,更是陵水黎族自治县连接“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咽喉要道。因此,对椰林大桥的维修改造是适时且必要的。综上,椰林大桥维修加固项目符合规划。地理位置项目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项目为椰林大桥维修加固工程,项目线路全长337.06m(E110°02′00.178″,N18°30′49.185″——E110°02′09.629″,N18°30′57.706″桥梁桩号为K1+970.435~K2+307.495。路线呈东北—西南走向,北面直达火车站,西面直通椰林镇椰林南干道。横跨陵水河,距离陵水河出海口约7公里。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组成及规(一)项目背景陵水黎族自治县是海南省直辖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土地总面积1128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898.9平方千米,海岸线118.57公里。北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相连,西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接壤,东北与万宁市交界,西南部与三亚市毗邻,东南濒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下辖9个镇,2个乡,此外有2个国营农场和省属吊罗山林业局。椰林大桥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属G223线。桥梁连通椰林南干道和椰林北干道。路线呈东北—西南走向,北面直达火车站,西面直通椰林镇椰林南干道。横跨陵水河,距离陵水河出海口约7公里。桥梁连接市政南北干道,是连接陵水河两岸的重要通道。近年来,随着城市规划、经济发展和自然损耗,特别是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对桥梁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现今,桥梁的上部结构、下部结构、附属结构和装饰索塔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损。(二)椰林大桥现状椰林大桥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境内,项目路线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横跨陵水河,路线全长337.06m,桥梁桩号#0~#11。现状桥梁宽度为20.50米,双向4车道,路幅布置为:0.25m(防撞栏)+2.00m(硬路肩)+3.00m(外行车道)+3.75m(内行车道)+0.50m(路缘带)+1.50m(中央分隔带)+0.50m(路缘带)+3.75m(内行车道)+3.00m(外行车道)+2.00m(硬路肩)+0.25m(防撞栏)=20.50m。横断面布置见附图6。桥梁引道部分结构良好,不做维修加固处理。行车道采用双向2.0%的横坡度。人行道采用1%的横坡度。根据现场调查,现状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附属结构和装饰索塔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损,现状图片附图2。桥梁病害统计如下。表2-1桥梁部位病害统计表部位桥梁主要病害上部结构梁体破损、钢筋锈胀、梁底刮痕、蜂窝麻面、横隔板钢筋锈胀、横隔板网状裂缝下部结构盖梁雨水侵蚀、盖梁钢筋锈胀、盖梁破损、墩柱露骨料、台背路面沉降、墩台基础破损附属结构支座老化开裂、支座剪切变形、锥坡横向开裂、桥面铺装网状裂缝、桥面铺装破损、伸缩缝混凝土破损、伸缩缝混凝土开裂、路缘石破损、人行道开裂、泄水孔堵塞、人行道栏杆破损、花坛盖板钢筋锈胀装饰索塔索塔混凝土破损、索塔涂层开裂、拉索锈蚀、索塔雨水侵蚀(三)项目组成表2-2项目主要组成内容表工程类别工程规模和内容建设备注主体工程桥梁工程桥位设计桥梁全长337m,宽20.5m,单幅桥布置,桥梁面积为6908.5m2。依托桥梁布跨大跨径桥梁/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40km/h/道路线形标准桥梁位于直线上/桥梁横断面布置0.25m(防撞栏)+2.00m(硬路肩)+3.00m(外行车道)+3.75m(内行车道)+0.50m(路缘带)+1.50m(中央分隔带)+0.50m(路缘带)+3.75m(内行车道)+3.00m(外行车道)+2.00m(硬路肩)+0.25m(防撞栏)=20.50m依托桥梁纵坡与横坡机动车道横坡双向2.0%,纵坡2.987%,竖曲线半径为5445.585m。改建桥梁上部结构结构简支桥面连续依托桥梁下部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柱式墩桥梁,全桥3联11孔:4×30+3×30+4×30依托伸缩装置增设人行道伸缩装置8道,每道长2.25m;伸缩装置采用Q235钢材,伸缩装置安装前应对钢板进行防腐涂装改建辅助工程交通工程主要包含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管理设施、道路照明设施等。工程沿线设置警告、指示、禁令等标志,路面漆划有关标线,设置护栏、信号灯等相应的交通管理设施,防护设施。依托现有路面重新漆画标线工程桥面铺装顶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SMA-13)+底层6cm中粒式SBS改性沥青砼(AC-20C);沥青砼层间喷撒透层和粘层沥青,保证层间结合良好改建桥梁支座矩形板式橡胶支座改建层设计采用热洒沥青防水粘结层,在桥面均匀喷洒约2mm厚的SBS改性沥青,然后均匀撒布洁净集料,并进行适度碾压后形成改建泄水孔清淤疏通依托人行道铺设3cm厚聚丙烯纤维细石子混凝土面层。①用砂浆(沥青)填塞人行道缝隙,并清理施工面,确保施工面平整、干燥、无杂质;②铺设3cm厚C40聚丙烯纤改建维细石子混凝土面层。过桥管线依托现有依托照明工程依托现有依托排水工程雨水工程桥面排水装置由直排式改为集中排水,由桥梁高点(第6跨跨中)往桥台方向(0#、11#桥台)双侧排水。拆除原桥面排水系统;在人行道路缘石处设置雨水篦,沿横桥向每隔5m设置1根直径150mm的PVC排水管,纵桥向设置1根直径300mmPVC排水管,并就近接入市政排水系统。0#桥台侧DN800转换井6个,300×1000mm雨水篦2个,DN300管长125.3m;11#桥台侧DN800转换井5个,300×1000mm雨水篦2个,DN300管长113.7m。施工时应确保排水管定位箍与T梁连接牢固可靠改建污水工程桥面径流通过排水管道引流,经沉淀后排入陵水河;发生交通事故情况下,及时关闭排水管道的外排口阀门,委托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外运处置,并对排水管道进行清理,禁止将事故废水排入沿线水体。运行期间加强桥面径流系统的管理养护,杜绝事故废水直接溢流陵水河。改建管线迁改工程不涉及依托景观工程项目桥梁桥上绿化隔离带回填种植土,布置绿化苗木改建防护工程钢结构防腐涂装改建环保工程废气1、施工期:对施工场地进行洒水降尘处理,设立施工围挡,减少扬尘产生量,车辆和机械设备保养良好并使用高品质燃料。2、运营期:车辆行驶扬尘:限制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上路;加强路面清扫,减少汽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等。废水1、施工期: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和隔油池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2、运营期:在雨水系统出水口处设置截留缓冲池(具有沉砂、隔油作用),以有效降低项目运营后路面雨水径流中石油类污染物浓度。1、施工期:设置移动式噪声防护罩、减震垫,配备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2、运营期:敏感路段设置减速、禁鸣笛、限速等交通标志;对周边敏感点设置隔音窗、隔音罩等;加强运营期噪声跟踪监测。1、施工期:建筑垃圾运至当地指定地点堆放;生活垃圾和废弃包装物委托环卫部门清运。2、运营期:道路沿线设垃圾桶等收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扫收集。水土保持项目不占用桥梁以外用地生态桥梁中间隔离带绿化,桥梁两侧维持原绿化环境风险应急措施桥面径流通过排水管道引流,经沉淀后排入陵水河;发生交通事故情况下,及时关闭排水管道的外排口阀门,委托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外运处置,并对排水管道进行清理,禁止将事故废水排入沿线水体。运行期间加强桥面径流系统的管理养护,杜绝事故废水直接溢流陵水河。临时施工营地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依托周边解决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工程堆土场项目不涉及堆土场施工设施堆放场项目设施堆放在封闭半幅桥梁的空地区域,根据项目进度合理改变设施堆放场施工便道依托椰林南大道和椰林北大道,物料运输方便。3.1主要工程量项目工程数量见表。表2-3全桥工程数量表项目使用材料单位数量I级改性环氧聚合物砂浆m249.50钢筋除锈2mm改性环氧聚合物水泥浆831.60阻锈剂清除表面污渍616.00墩台I级改性环氧聚合物砂浆m29.25钢筋除锈2.882mm改性环氧聚合物水泥浆阻锈剂2.88清除表面污渍444.18桥面铺装4cm细粒式改性沥青(SMA-13)m3200.686cm中粒式沥青(AC-20C)301.01C25混凝土301.01铺装层凿毛m25017.00粘层5017.00标志标线498.24清除表面污渍0.00SBS改性沥青防水层4950.00支座I级改性环氧聚合物砂浆m2GJZ-300*350*78个GJZF4-300*350*8248开挖土方m3135.00135.0030cm浆砌片石9.0010cm砂砾垫层3.00伸缩C50钢纤维m36.96普通钢筋Φ12kg普通钢筋Φ880C型模数式伸缩装置m58.00人行道伸缩钢板kg500.00人行道伸缩钢板涂装m221.24人行C40聚丙烯纤维细石子m340.44C25混凝土2.10铺装层凿毛m2155.20粘层42.50聚丙烯纤维kg40.44I级改性环氧聚合物砂浆m2101.10装饰涂层168.50装饰索塔I级改性环氧聚合物砂浆m22.00钢筋除锈42.39环氧涂层42.39清除表面污渍140.00装饰涂层420.00花坛I级改性环氧聚合物砂浆m2154.60钢筋除锈37.332mm改性环氧聚合物水泥浆49.50阻锈剂37.33装饰涂层269.60桥面排水普通钢筋Φ8kg1273.87开挖土方m3478.00291.7510cm砂砾垫层23.90油毛毡m233.46DN300排水管m239.0020a槽钢支护延米239.00中粗砂m3174.30人行道砖m271.70检查井DN800个检查井盖DN800雨水篦300*10004.00雨水篦150*350132.00300mmPVC管m660.00直径300mmPVC管弯头个24.00异径三通300mm132.00150mmPVC管m597.50150mmPVC弯头个239.00定位箍640.00栏杆石栏杆m8.003.2.主要建设内容(1)道路工程路面各车道铺设材料见下表。表2-4车道铺设材料行车道部分人行道部分上面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SMA-13)中面层:粘层下面层:6cm中粒式SBS改性沥青砼(AC-20C)基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层底基层:原车行道10cm混凝土桥面现浇层3cm厚C40聚丙烯纤维细石子混凝土0.2~0.3mm聚氨酯胶黏剂原人行道8cm混凝土板①桥面铺装改造根据现场踏勘,椰林大道除桥梁范围外均已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本次设计拆除原桥面混凝土铺装层,重新浇筑桥面铺装层。A.分3~4次铣刨,清除原桥面顶层10cm厚C50混凝土铺装层。B.对底层10cm厚C50混凝土铺装层进行铣刨或凿毛,凿毛后的界面需要采用空压机或水冲洗干净表面的灰尘,然后保湿时间不小于6h。C.喷洒桥面防水层。采用热洒沥青防水粘结层,在桥面均匀喷洒约2mm厚的SBS改性沥青,然后均匀撒布洁净集料,并进行适度碾压后形成。D.浇筑桥面铺装层,顶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SMA-13)+底层6cm中粒式SBS改性沥青砼(AC-20C沥青砼层间喷洒透层和粘层沥青,保证层间结合良好。②混凝土表面缺陷修复A.采用敲击法,全面检查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桥面系、装饰索塔等混凝土松散、粘脱、空洞及不密实部位,敲击间距小于10×10cm,对于存在松散、粘脱、空洞及不密实的混凝土进行凿除,露出混凝土坚实部位,凿毛,用高压水清洗干净。B.对锈蚀的钢筋除锈并涂阻锈剂,喷涂阻锈剂的砼表面应为面干状态。C.采用I级改性环氧聚合物砂浆修补混凝土表面缺陷和较浅区的病害;对钢筋出露区及缺陷深度超过3cm区,对钢筋进行除锈、涂阻锈剂后,用高强度I级改性环氧聚合物细石子砼修补。③混凝土表面裂缝修复A.清洗混凝土表面粉尘、油污,并用高压水清洗表面。B.涂刷环氧树脂3~4道,沿裂缝长度方向的涂刷宽度为4~6cm,前后两次涂刷方向相互垂直。④人行道修复A.拆除原人行道3cm厚C25混凝土面层;清除人行道板下杂物。B.修复人行道栏杆。调整栏杆立柱和扶手,在连接处涂抹胶水,确保连接牢固;连接胶水采用出色黏合性、耐候性、耐水性和耐腐蚀性的胶水。C.铺设3cm厚聚丙烯纤维细石子混凝土面层。①用砂浆(沥青)填塞人行道缝隙,并清理施工面,确保施工面平整、干燥、无杂质;②铺设3cm厚C40聚丙烯纤维细石子混凝土面层。⑤装饰索塔修复A.原设计拉索为5φj15.2钢束,两端张拉;钢束外套直径80mm的钢管。B.对拉索锈蚀处进行除锈处理、涂阻锈剂,并喷洒防腐涂层。C.对索塔表面涂层全部进行清除,并重新喷洒装饰涂层。涂装1道环氧水泥封闭底漆,24h后喷涂2道环氧云铁中间漆,24h后喷涂2道环氧氟碳面漆;颜色暂定为白色。⑥路缘石涂装人行道、中央花坛路缘石涂装3道改性环氧聚合物水泥浆,统一路缘石色泽(暂定为白色),提升桥面整体外观形象。⑦标志标线完善桥梁范围标志标线,并与两头道路标志标线协调一致。标线用于管制和引导交通,应具有鲜明的确认效果,应具有附着力强、经久耐磨、使用寿命长、耐候性好、抗污染、抗变色等性能。同时,标线还应具有施工时干燥迅速、施工方便、安全性能好等性能。在夜间、标线应具有良好反光效果,对行驶车辆的诱导有重要作用。标志颜色以国标为准,指示、指路标志采用蓝底白色图案;文字指示标志中中英文字大小满足规范要求;标志面板反光材料采用IV反光膜。(2)桥梁工程本项目桥梁工程不进行涉水作业。①板式橡胶支座更换本项目已通车16年,板式橡胶支座出现老化开裂、剪切变形、被泥沙掩埋等病害,本次设计对全桥板式橡胶支座进行更换。A.为避免桥梁起顶对桥面板的剪切破坏,应对同一盖梁顶上的梁板采用同步顶升方式;本桥采用半幅整联顶升,顶升应在拆除桥面铺装、伸缩装置后进行。B.桥台顶面或盖梁顶面设置千斤顶的位置应打磨平整,保证梁体顶升时千斤顶垂直作用于桥台或盖梁顶面及桥梁底面;千斤顶布设时应保证头部距梁体混凝土边缘不小于10cm。C.安装千斤顶并进行试顶,确保千斤顶达到同步状态;为保证顶梁的同步性,必须采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及型号的千斤顶。D.顶升T梁脱离支座后,取出支座;清理盖梁顶面杂物,并对存在破损、蜂窝、孔洞的支座垫石用环氧聚合物砂浆修补;更换橡胶支座。E.卸载落梁,并检查是否存在支座脱空现象。如存在脱空现象,需要重新顶升,用薄钢板填实梁底与新支座之间的空隙,直至梁底与支座完全密贴为止。F.千斤顶使用过程中应中断半幅交通;为保证结构安全和施工质量,应配备专业人员和设备,并定期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G.顶升T梁更换支座的整个过程应做好监测方案和应急措施。②伸缩装置更换A.拆除原桥伸缩装置及钢纤维混凝土;清除伸缩装置处杂物。B.更换伸缩装置时,应根据施工环境温度确定新伸缩装置开口量。C.伸缩缝两侧槽口尺寸应满足新伸缩装置的安装连接要求。锚固预埋件有缺损时,应补植连接锚筋,采用焊接时,应保证连接筋与锚筋的有效搭接长度,严禁点焊连接。D.浇筑混凝土前应封闭开口,以避免混凝土流入伸缩装置构件内。E.增设人行道伸缩装置8道,每道长2.25m;伸缩装置采用Q235钢材,伸缩装置安装前应对钢板进行防腐涂装;为确保人行道伸缩缝处钢板与人行道板接触密实,对伸缩缝处人行道板重新预制。(3)引道工程本项目改造路段不涉及引道。(4)排水工程①桥面排水装置由直排式改为集中排水,由桥梁高点(第6跨跨中)往桥台方向(0#、11#桥台)双侧排水。②拆除原桥面排水系统;在人行道路缘石处设置雨水篦,沿横桥向每隔5m设置1根直径150mm的PVC排水管,纵桥向设置1根直径300mmPVC排水管,并就近接入市政排水系统。设置的PVC管中聚氯乙烯的含量不低于80%,其性能符合GB/T20221-2006和GB/T5836.2-2018的要求。③0#桥台侧DN800转换井6个,300×1000mm雨水篦2个,DN300管长125.3m;11#桥台侧DN800转换井5个,300×1000mm雨水篦2个,DN300管长113.7m。④施工时应确保排水管定位箍与T梁连接牢固可靠。(5)防护工程本次维修将钢结构表面生锈锈蚀全部清除后,重新涂装防护。根据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对椰林大桥做出的《椰林大桥维修加固项目实施方案》,钢结构表面涂装防护体系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桥梁钢结构防护涂装技术条件》(JT/T722-2008)执行。涂装防护体系按照长效型选用,防护年限为15~25年,涂装体系采用《公路桥梁钢结构防护涂装技术条件》(JT/T722-2008)中C4体系,如下表所示。涂装部位为结构的外表面,涂装防护类型为重新涂装。表2-5钢结构表面涂层防护体系C4涂层涂料品种干膜厚度/μm道数底涂层环氧富锌底漆60中间涂层环氧云铁中间漆2×60面涂层丙烯酸脂肪族聚氨酯面漆2×40合计2605(6)交叉工程本项目改造路段没有设置平面交叉。(7)交通工程本项目未涉及监控设施、收费设施。照明工程利用原有桥上设施。(8)临时工程项目临时工程主要包含施工围挡等。项目不设搅拌站,不设堆土场,沥青使用商品沥青。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依托周边解决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项目设施堆放在封闭半幅桥梁的空地区域,根据项目进度合理改变设施堆放场。表2-6项目临时工程内容表序号名称数量单位备注1桥墩脚手架安拆7040m244m×8m×20m2一次性安全警示带50卷/3安全密目网50张/4爆闪灯5套46cm*16cm*9cm,4格双面灯+太阳能板5发电机2台/6反光路锥200个/7反光贴卷5cm8标准集装箱岗亭(不含吊车+运费)2个/9广角镜(立杆+安装)4个/交通指挥棒个/解除限速标识牌1块1.5mm铝板+76镀锌圆管+常规类反光画面禁止超车标识牌4块1.5mm铝板+76镀锌圆管+常规类反光画面禁止逆行标识牌4块1.5mm铝板+76镀锌圆管+常规类反光画面禁止停车标识牌4块1.5mm铝板+76镀锌圆管+常规类反光画面可拆卸式铺草皮围挡m2/围挡喷淋1套7.5kW主机350米175个头30L喷头,80L水箱、辅料前方施工、减速慢行标识牌(双腿立柱)块/施工告知标识牌(双腿立柱)块40*40方管、0.5镀锌铁皮、76镀锌圆管、广告类反光画面、辅料220个/20太阳能爆闪灯+立杆安装4套/21太阳能警示灯个插地式22限速20标识牌2块1.5mm铝板+76镀锌圆管+常规类反光画面23橡胶减速带20米/24蓄水桶2个PE25右导标识牌2块1.5mm铝板+76镀锌圆管+常规类反光画面表2-7场地内机械设备清单表序号名称数量单位备注1支座更换用桥检车22计划2排/天,共22天2千斤顶22计划2排/天,共22天3水上桥墩底部混凝土修复用船6计划单幅4个桥墩/天,共6天4施工期间通航警示用船计划2艘/天,共62天5混凝土缺陷、裂缝修复用桥检车41上部结构混凝土修复使用工作平台,计划单幅1跨/天,共22天;盖梁及墩台顶部混凝土修复工作平台,计划2个墩台/天,共12天,花坛盖板底部混凝土修复工作平台,计划7天。6混凝土表面清洗用桥检车22计划1跨/天,共22天7改造排水系统用桥检车计划单幅2跨/天,共22天8登高设备20/9清扫车2辆/洒水车2辆/造雾机2个/巡逻车1辆/(9)环保工程施工期间,对施工场地进行洒水降尘处理,设立施工围挡,减少扬尘产生量,车辆和机械设备保养良好并使用高品质燃料。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和隔油池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设置移动式噪声防护罩、减震垫,配备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建筑垃圾运至当地指定地点堆放;生活垃圾和废弃包装物委托环卫部门清运。3.3.交通量预测本项目仅对大桥做出维修加固项目,对大桥未做出扩道、并道等改动,因此交通量依托现有进行预测。由于陵水黎族自治县属旅游城市,因此依托现有最大车流量统计数据进行预测。一般公路项目趋势交通量预测常采用增长率法预测,其计算公式如下:其中:Qt—未来第t年公路交通量;Q0—基年公路交通量;Z—公路交通量增长率;t—预测年数。Z=i×Zj其中:i—交通量经济弹性系数,|i|>1称为高弹性,交通运输业增长速度快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表示国民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业影响较大;|i|<1称为低弹性,交通运输业增长速度慢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表示国民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业影响不大。从长远角度考虑,本项目i取值1;Zj—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根据近五年陵水黎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19—2023年份陵水黎族自治县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4.32%。表2-8运营期交通流量预测系数类别预测年份2025年(近期)2031年(中期)2039年(远期)交通量昼夜比(%)表2-9车型比系数比例/pcu9084293956411表2-10特征年份交通量预测结果表单位:辆/h特征年202520312039小型车339435612632127大型车2127336总计2001357459645表2-11特征年份交通量预测结果表单位:辆/h年份202520312039预测总昼夜昼夜昼夜35745920016453.4.区域现状概况项目线路跨陵水河,连通椰林南干道和椰林北干道。表2-12项目上跨道路现状情况表道路名称红线宽度车道规模道路等级道路现状椰林南干道20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道椰林北干道20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道总平面及现场布置(一)工程布局椰林大桥维修加固项目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境内,主要工程内容为对椰林大桥进行路面维修及大桥加固。项目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横跨陵水河,路线全长337.06m,项目设计速度为40km/h,路基宽度19.0m,双向4车道。(二)施工布置2.1.“三场”布置(1)土场项目不设取土场,施工产生挖方的环节主要为支座和桥面排水系统,挖方尽可能回填,多余填方外购。(2)临时堆土场项目不设堆土场。(3)施工营地项目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县区内,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住宿依托周边设施解决,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依托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和环卫系统。(4)施工设施堆放场在项目桥梁施工区域内的空地处作为施工机械、机具、材料的放置区。2.2.施工便道依托椰林南干道和椰林北干道,物料运输方便。2.3.施工混凝土项目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不现场设置混凝土拌合站。施工方案(三)施工工艺及产污环节3.1.施工条件本项目所处地属热带岛屿性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雨季,期间会有较多降雨、多云和阴天;相对干燥的季节为旱季(11月到次年5月)。因此,选择在旱季开始施工。预计2025年3月施工,6月结束,施工期为90天。3.2.施工期表2-13施工内容施工内容预计施工时间(天)封闭半幅交通,凿除原桥面及人行道铺装3整体顶升T梁、修补支座垫石、更换支座浇筑人行道混凝土,修复人行道栏杆、花坛路缘石,更换排水系统5喷洒桥面防水层,铺装桥面沥青层7更换伸缩缝橡胶条,浇筑钢纤维混凝土3上部结构T梁、墩台、锥坡修复可在更换支座后与桥面系施工同步进行伸缩缝钢纤维混凝土养护7半幅桥梁施工期间雨天7封闭内侧车道,装饰索塔修复6总计:半幅桥梁施工工期42总计:施工总工期90本项目应尽量采用机械化施工,以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1)施工组织方案本项目采用两种交通疏解方案。①半幅施工组织方案:A.将椰林大桥左幅两端桥头分别设置硬质围挡进行全封闭隔离,拆除椰林大桥桥头两端中央分隔带栏杆,将椰林大桥右幅原有两车道中间位置设置水马隔离带,将行车道分为双向行驶车道,所有车辆通过右幅通行,封闭期间完成左幅所有的施工内容。B.将椰林大桥左幅两端桥头分别设置硬质围挡进行全封闭隔离,拆除椰林大桥桥头两端中央分隔带栏杆,将椰林大桥右幅原有两车道中间位置设置水马隔离带,将行车道分为双向行驶车道,所有车辆通过右幅通行,封闭期间完成左幅所有的施工内容。②依靠周边路网进行分流施工组织方案从周边路网角度出发,椰林大桥南北两侧均有之相交的滨河南路和滨河北路,桥梁东侧有与之平行的陵水大溪桥。本项目施工时,车辆可通过滨河南路、滨河北路等连接线至陵水大溪桥进行绕行。椰林大桥左幅封闭施工组织图椰林大桥右幅封闭施工组织图椰林大桥绕行施工组织图图2-1椰林大桥施工方案(2)交通防护措施:施工前后,做好项目周边各类交通警示标志、标识和标牌,以提醒过往车辆及群众注意安全,会同交警、路政管理等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指导和设置。A.施工期间做好车辆管制分流工作,安全诱导通行;B.夜间应设置好警示灯,施工作业区间要加强照明设施;C.施工区域应设置施工围蔽,减少施工期间对过往车辆、行人的影响;D.施工范围内的主要交通节点,必要时可考虑派出交通协管员维持交通秩序;E.施工期间应有交通应急事故预案,确保发生紧急情况,有相应应对措施。F.在暴雨等恶劣气候条件下,雾天能见度不足时,在施工现场及安全区域设置交通路障警示灯,以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畅通。(2)施工工艺及产污环节本项目工艺流程简述如图所示。A.道路施工基本工艺流程:图2-2道路施工基本工艺流程图①在道路施工阶段,首先对半幅桥梁进行封闭,随后桥梁修复机械设备进场,在该环节会产生噪声等污染。②凿除原桥面和人行道铺装,该环节会产生噪声和固废。③浇筑人行道混凝土、修复人行道栏杆和道路中央花坛路缘石,该部分会产生固废、废水和噪声。④随后开始桥面防水层铺装、沥青层铺装,铺装环节会产生废水和废气。⑤铺装结束后对路面进行压实,施工结束后进行标线漆画,该环境会产生噪声和废气。⑥完成上述工作后对另半幅桥梁封闭重复上述施工。B.桥梁施工基本工艺流程:图2-3桥梁施工基本工艺流程图①桥梁施工阶段,首先需要整体顶升T梁,修补支座的垫石,在该环节会产生②更换支座、伸缩缝橡胶条,该环节会产生固废和噪声。③浇筑钢纤维混凝土,该环节会产生固废。④结束后对上部结构T梁、墩台和锥坡进行修复,该环节会产生固废和噪声。该阶段仅修复墩柱裸露在空气的部分,不涉及水下作业,无涉水施工环节。⑤最后对伸缩缝钢纤维混凝土进行养护。表2-14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影响环境要素主要影响影响性质污染环节及污染因子施工期大气环境扬尘短期、可逆、不利施工期间会产生扬尘污染;施工运输车辆行驶会产生扬尘;沥青铺设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气中含有THC、TSP等有害物质沥青烟气声环境施工机械短期、可逆、不利施工车辆、施工机械会产生噪声运输车辆地表水环境路面施工场地短期、可逆、不利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的冲洗水;降水冲刷浮土的生产废水;路基清洗冲刷的生产废水固体废物路面、桥梁施工场地短期、可逆、不利施工场地会产生施工建筑垃圾;施工人员会产生生活垃圾生态环境永久占地长期、不工程永久占地减少用地数量营运期大气环境汽车尾气逆、不利主要是汽车尾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声环境车辆噪声长期、不主要是交通噪声对沿线一定范围内敏感点造成的影响地表水环路面径流长期、不主要是路面径流等废水,桥面径境流通过排水管道引流,经沉淀后排入陵水河;发生交通事故情况下,及时关闭排水管道的外排口阀门,委托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外运处置,并对排水管道进行清理,禁止将事故废水排入沿线水体。运行期间加强桥面径流系统的管理养护,杜绝事故废水直接溢流陵水河。环境风险危险品运输短期、可逆、不利危险品运输对水体、土壤、大气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其他无生态环境现状(一)《海南省主体功能区划》根据《海南省主体功能区划》(2013年12月),主体功能区划分为三大类,分别为重点开发区域、国家限制开发区域和海南禁止开发区域,其中国家限制开发区域又分为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和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本项目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椰林大桥,属省级重点开发区域,该区域具有较强的经济基础,较大的发展潜力。其中该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为:统筹规划国土空间、健全城市规模结构、促进人口加快集聚、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发展质量、完善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把握开发时序。本项目属于市政桥梁维修加固工程,在施工期间会产生一定的施工扬尘、施工废水、生活垃圾,由于项目施工期短,在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较小。(二)《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根据《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地的生态功能区划为:I-3-1陵水沿海农业发展生态功能区。该功能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海岸线后退、海岸带生态系统退化、海岸防护林破碎化、海岸带陆地生态系统结构人工化。生态环境敏感性为地质灾害、洪涝、风暴潮;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海岸带防护、社会生产功能;主要生态保护措施为红树林、珊瑚礁和海防林,城市周边和道路两边绿化工程建设;产业发展方向为滨海旅游业、房地产业、海港航运、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本项目属于市政桥梁建设工程,在原址基础上对椰林大桥进行维修加固。项目运营期无废气、噪声、废水、固废产生,仅在施工期间会产生一定的施工扬尘和施工废水,由于项目施工期短,在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较小。综上,项目建设不会改变区域环境功能区质量要求,其选址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有限,在落实相关污染防治措施后,本项目的建设与《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是相符的。(三)陵水河水文情况陵水河是海南岛独流入南海河流。发源于海南省保亭县贤芳岭,经保亭县、陵水县,在陵水县陵城镇水口港汇入南海,集雨面积1131平方公里,干流全长73.5公里,总落差1059米。年均流量44.7m3/s。主要支流有保亭河、溪仔河、都总河等。流域位于海南岛东南部,西北部为吊罗山脉,东北部有牛上岭,中部为低山丘陵地带,东南部是成片的沉积平原。下游河口,河床上沙洲零乱,河岸冲刷坍塌明显。(四)大气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阳光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中心位置约在北纬18°30',东经110°02',行政区域总面积72.5平方千米。4.1.达标区判定根据《2023年海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海南省生态环境厅,2024年6月5日),陵水黎族自治县2023年环境质量状况为:细颗粒物(PM2.5)、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碳(CO)平均浓度分别为10μg/m3、101μg/m3、22μg/m3、5μg/m3、7μg/m3、0.7mg/m3。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除O3只满足二级标准外,其余指标均满足一级标准。各污染物平均浓度均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限值。项目所在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详见表3-1。表3-1项目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污染物名陵水黎族自治浓度值《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符合标准达标情况平均时一级二级PM2.5年35二级66.67达标PM1022年4070一级55.00达标SO25年2060一级25.00达标NO27年4040一级达标CO0.724小时44一级达标O3小平均二级63.13达标由表3-1可知,陵水黎族自治县各污染物占标率均小于100%,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限值。因此,本项目区为达标区。4.2.特征污染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的6.2.1.1:“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定,优先采用国家或者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评价基准年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或结论”。区域特征大气污染物颗粒物借用项目附近《海南灵星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建筑垃圾回收再生利用项目》(2024年9月)的监测结果,参照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中标准限值。该项目位于椰林大桥维修加固项目西侧2.8km处,于2024年1月19日-9月21日对项目所在区域特征大气污染物颗粒物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表3-2环境空气监测结果采样日期2024.01.19~2024.01.21监测日期2024.01.22~2024.01.23采样点位采样日期TSP(mg/m3)监测结果标准限值是否达标厂界外下风向监控点A12024.01.19(24小时平均)0.0740.300达标厂界外下风向监控点A12024.01.20(24小时平均)0.0850.300达标厂界外下风向监控点A12024.01.21(24小时平均)0.0820.300达标根据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区域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2018年修改单中二级标准限值。图3-1引用数据项目与本项目位置关系示意图(五)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沿线200m范围内为陵水温德姆花园酒店、陵水文化教育广场、陵河湿地公园、陵水麒麟汇小区和下园村。委托海之源环境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于10月31境噪声敏感点和交通噪声衰减断面做噪声监测,同时进行车流量监测。监测点位如下图。表3-3噪声监测布点一览表编号监测点位执行标准备注椰林大桥南端4a/2#陵水温德姆花园酒店4a做垂向噪声监测3#陵水温德姆酒店南端2/4#椰林大桥北段4a/5#陵水麒麟汇小区4a/6#椰林大桥北部附近建筑群(下园村)-南端边界4a/7#椰林大桥北部附近建筑群(下园村)-北段边界(200m内)2/图3-2噪声监测点位图根据噪声监测结果,项目噪声声源主要由过往机动车运行噪声构成。1#、2#、4#、5#和6#敏感点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3#和7#敏感点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项目纵向监测结果可知,距大桥40m处,大桥夜间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距大桥80m处,大桥昼间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其原因是该纵向监测点位于垂直于大桥的沿岸人行道上,无植被和建筑物遮挡,噪声衰减较弱。陵水黎族自治县地处海南省东南部,属旅游城市。进入12月份后,地区车流量激增,对2#敏感点进行垂向监测结果表明,该敏感点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2#敏感点10层及以上楼层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六)地表水环境现状本项目跨越椰林镇陵水河,陵水河河宽280m。本次地表水不设监测点位。根据海南省生态环境厅2024年12月11日公布的《海南省水质自动监测周报(2024年第49期)》,报告显示陵水河大溪村河流断面水质为优。大桥位于陵水河大溪村河流监测断面上游约4.5km处。监测因子: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表3-4水体监测结果一览表市县名称水站监测结果水质污染体名称名称pH溶解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状况指标陵水黎族陵水河群英大坝7.07.80.80.030.033优/大溪村7.07.82.30.440.097优/《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对水体质量标准划分如下。表3-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序号项目Ⅲ类V类1pH(无量纲)6~92溶解氧(≥)65323高锰酸盐指数(≤)2464氨氮(≤)0.150.52.05总磷(≤)0.020.10.20.30.4根据监测结果,陵水河大溪村河流断面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七)植被及动物分布现状项目沿线植被主要为绿化灌草丛和次生灌草丛,不涉及珍稀树种。陆地野生动物主要有各种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其中鸟类主要为麻雀等。蛇类有泥蛇等,还有田鼠、壁虎等。评价区范围内未发现有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动物。总体来说,项目评价区域生物种群较少,生物多样性单一。受人类活动影响,区域已无大型野生动物活动,零星分布小型哺乳类动物,未发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河流以浮游动物为主,以及少量的草鱼、鳊鱼、鲢、鳙等常见鱼类。水生植物以苦草、黑藻、金鱼藻等沉水植物为主。本项目引用《海南岛陵水河流域淡水鱼类群落结构及历史变化研究》(蔡杏伟,隋昕融,李高俊,梁智策,李芳远,谷圆,王镇江,王海桂,申志新)对陵水河流域的调查。报告于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期间,雨季和旱季在陵水河流域共20个采样点位采用脉冲捕鱼器、多网目复合刺网、手抄网、罩网等采样工具进行鱼类样本采集,每个点位采集鱼类样本两次。研究期间,在陵水河流域共采集鱼类样本1890尾,隶属于6目19科47种,其中海南特有种7种,陵水河历史未记录种21种。结合文献资料陵水河流域共记录淡水鱼类66种,隶属于6目19科。研究结果表明,陵水河流域鲤形目(Cyprini-formes)鱼类种类最多,为23种,占物种总数的49%;其次为鲈形目(Perciformes)15种,占物种总数的32%;鲇形目(Siluriformes)5种,占物种总数的11%;合鳃鱼目(Synbranchiformes)2种,占物种总数的4%;颌针鱼目(Beloniformes)和鳉形目(Cyprin-odontiformes)鱼类种类最少均为1种,均占物种总数的2%。在科级分类水平中,鲤科(Cyprinidae)鱼类最多为16种,占总物种数的34%;其次为虾虎鱼科(Gobiidae)6种,占总物种数的13%;丽鱼科(Cichlidae)4种,占总物种数的9%;鳅科(Cobitidae)为3鲇科(Siluri-dae)、塘鳢科(Eleotridae)、鳢科(Ophiocephalidae)均为2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4%;巨鲇科(Pangasi-idae)、甲鲇科(Loricariidae)、花鳉科(Poeciliidae)、怪颌鳉科(Adrianichthyidae)、合鳃鱼科(Synbranchi-dae)、刺鳅科(Mastacembelidae)、攀鲈科(Anabanti-dae)、胡子鲇科(Clariidae)、斗鱼科(Belontiidae)的鱼类种类最少均为1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2%。与项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一)项目建设过程回顾椰林大桥始建于2006年,运营至今已近20年。桥梁在使用性能存在退化现象,且随着陵水黎族自治县经济的发展,尤其该桥梁位于G223国道,交通流量逐年加大,负荷日趋加重,致使目前该桥在安全性能上也存在隐患。鉴于上述情况,陵水黎族自治县城乡投资有限公司委托专业机构对该桥进行了外观检测和荷载试验,按照《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进行技术状况评定,其最终评分为79.33分,完好状态为C级“合格”状态,需做进一步维修加固处理。(二)椰林大桥现状椰林大桥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境内,项目路线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横跨陵水河,路线全长337.06m,桥梁桩号#0~#11。现状桥梁宽度为20.50米,双向4车道,路幅布置为:0.25m(防撞栏)+2.00m(硬路肩)+3.00m(外行车道)+3.75m(内行车道)+0.50m(路缘带)+1.50m(中央分隔带)+0.50m(路缘带)+3.75m(内行车道)+3.00m(外行车道)+2.00m(硬路肩)+0.25m(防撞栏)=20.50m。(三)原有工程主要污染物产排情况3.1.废气该项目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汽车外排尾气和交通运输路面二次扬尘,该污染物对桥梁周边空气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3.2.噪声过往车辆行驶所产生的交通噪声是现有项目最主要的污染源,其汽车刹车、加速、鸣笛等噪声对沿途敏感点声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过往车辆行驶时还可能使得大桥本身结构发生振动,尤其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