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511-2023 养老机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规范_第1页
DB50-T 1511-2023 养老机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规范_第2页
DB50-T 1511-2023 养老机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规范_第3页
DB50-T 1511-2023 养老机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规范_第4页
DB50-T 1511-2023 养老机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3.080CCSA12DB50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50/T1511—2023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体要求 15设置要求 26服务内容 27服务评价与改进 3ⅡDB50/T1511—202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提出。本文件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四联优侍科技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庆信息通信研究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庆华、肖明朝、米洁、喻秀丽、童立纺、谢莉玲、曹松梅、陈梅、史淑慧、陈芍、谢金凤、黄欢欢、肖峰、王瑞琪、赵林博、吴城妃。DB50/T1511—20231养老机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规范本文件规定了养老机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的总体要求、设置要求、服务内容、服务评价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经过相关部门依法登记,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35273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GB/T35274信息安全技术大数据服务安全能力要求GB38600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JGJ/T484-2019养老服务智能化系统技术标准MZ/T187养老机构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医养结合服务integratedmedicalandcareservices通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整合,实现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的有机融合,为老年人提供医养康养相结合的一体化服务。3.2智慧医养结合服务intelligentintegratedmedicalandcareservices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和各类智能终端设备,通过采集、汇总、分析研判涉老数据,实现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生活护理等方面的智慧化医养结合服务。4总体要求4.1应根据机构资质、规模大小和功能定位,配备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和人员。4.2应根据机构类型和特色,结合老年人服务需求进行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或系统建设。4.3应建立健全各类智能化安全管理体系,防范安全风险。4.4应建立健全服务评价与改进机制,进行全程服务质量管理。4.5应以提供智慧化、个性化、多元化、专业化、高质量的医养结合服务为目标DB50/T1511—202325设置要求5.1设施设备5.1.1应配备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或系统,以及智能健康监测设备。5.1.2平台应符合JGJ/T484的要求。5.1.3平台应具备多协议多接口的兼容性和迭代升级的能力。5.1.4设备配置宜参考《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包括健康体检、体征监测、呼叫终端、睡眠监测、电子围栏等个人医疗类智能辅助设备,以及智能照明系统、智能温控系统等环境改善辅助设5.2人员5.2.1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应符合MZ/T187的要求,并配备信息工程师。5.2.2相应人员应具备合法的从业资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专业知识技能。5.2.3应明确相应人员工作职责,定期参加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培训与考核。5.3安全5.3.1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应符合GB38600的要求。5.3.2养老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危机应对预案,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5.3.3信息服务平台应符合GB/T22239的要求,大数据服务安全能力应符合GB/T35274的要求,个人信息安全应符合GB/T35273的要求。6服务内容6.1综合评估6.1.1应为服务对象提供医疗、护理、康复、生活需求和能力评估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健康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能力、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参与情况。6.1.2应通过平台及设备提供评估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采集、服务档案建立、评估等级报告及服务计划。6.1.3具备中医药服务资质的机构,可提供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评估服务。6.2健康管理6.2.1应通过平台及设备提供医疗、康复、用药管理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健康监测、用药提醒、用药登记、运动指导。6.2.2应通过公共信息平台等提供健康教育和知识普及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慢病预防知识、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健康生活方式。6.2.3可与签约医疗机构共享健康信息,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在线咨询、预约挂号、诊前指导、诊后跟踪、协调转诊服务。6.3医疗护理应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病情评估、诊疗计划、处方管理、紧急处置、医疗转介。6.4生活照护DB50/T1511—20233根据服务对象日常生活需求,为其提供包括但不限于饮食、起居、清洁卫生、排泄和体位转移等服务,服务应符合GB/T35796的要求。6.5康复护理6.5.1宜通过平台及设备为服务对象提供康复评定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康复计划、康复日志。6.5.2宜通过平台及设备为服务对象提供康复治疗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康复锻炼指导、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运动疗法。6.5.3宜提供辅具使用咨询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助行器、轮椅、矫形器的选择与使用。6.6安宁疗护宜通过平台及设备,遵循《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为服务对象及家属提供安宁疗护服务。6.7心理精神支持6.7.1宜通过平台及设备提供动态心理评估、预警和随访等服务。6.7.2宜提供心理支持,并对有心理问题的服务对象提供危机干预和转介服务。6.8紧急救助与安全保障6.8.1应通过平台及设备提供环境安全监测及智能报警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房间温湿度、有害气体、可燃气体。6.8.2应通过平台及设备提供定位预警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人员定位、防走失、滞留报警、一键呼救、越界报警、电子围栏。6.8.3应通过平台及设备提供跌倒监测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人员定位、坠床感应、一键呼救、自动报6.8.4报警求助功能应符合JGJ/T484-2019中4.1.6的要求。6.9文娱活动6.9.1可通过平台及设备发布适老化的文娱活动资讯,如太极拳、舞蹈、书画、合唱等,并安排人员提供专业指导。6.9.2可通过平台及设备提供包括活动预约、活动记录、活动评价等管理服务。6.9.3可通过平台及设备提供反诈、健康养生、信息鉴别等老年教学服务。7服务评价与改进7.1服务评价7.1.1应建立机构服务质量内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