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全国国家版图题库(中小学组)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1、下列哪条铁路干线经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单选题)
A.陇海线
B.兰新线
C.京包线
D.包兰线"
【答案】:D"
【解题思路】中国的铁路干线众多,其中包兰线是一条重要的铁路干线。它从包头出发,经过宁夏回族自治区,最终到达兰州。因此,包兰线是经过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铁路干线。根据题目所给选项,只有D选项的包兰线符合条件,所以答案是D。""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铁路干线的途经地区,逐一分析选项来确定经过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铁路干线。选项A:陇海线陇海线是中国境内从江苏连云港通往甘肃兰州的铁路干线,它主要经过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等省份,并不经过宁夏回族自治区,所以选项A不符合要求。选项B:兰新线兰新线是从甘肃兰州通往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线,它主要途径甘肃、新疆等地,未经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因此选项B也不正确。选项C:京包线京包线是从北京至内蒙古自治区包头的铁路线,它经过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区,同样没有经过宁夏回族自治区,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D:包兰线包兰线是一条连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甘肃省兰州市的铁路干线,该线路经过宁夏回族自治区,选项D符合题意。综上,答案选D。"2、以下哪处名胜不属于甘肃?()(单选题)
A.莫高窟
B.麦积山
C.马蹄寺
D.龙门石窟
【答案】:D
【解题思路】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属于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在甘肃天水,为四大石窟之一。马蹄寺位于甘肃张掖祁连山麓。龙门石窟地处河南洛阳,是中原地区代表性石窟。选项D龙门石窟不在甘肃境内。"
【解析】本题考查对甘肃名胜古迹的了解。选项A,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肃敦煌,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属于甘肃名胜。选项B,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是甘肃重要的名胜古迹。选项C,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属于甘肃名胜。选项D,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与甘肃并无关联。因此不属于甘肃名胜的是龙门石窟,本题正确答案选D。"3、中沙群岛位置最东的岛屿是()(单选题)
A.黄岩岛
B.钓鱼岛
C.曾母暗沙
D.永兴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沙群岛位置最东的岛屿相关地理知识。选项A,黄岩岛是中沙群岛位置最东的岛屿,该选项正确。选项B,钓鱼岛位于中国东海海域,是中国台湾岛的附属岛屿,并非中沙群岛的岛屿,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C,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最南端的区域,属于南沙群岛,并非中沙群岛,因此该选项错误。选项D,永兴岛是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不在中沙群岛范围内,所以该选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A。"4、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曾作诗,“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请问做出诗中“鸣镝无声五十年”的历史功绩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A.汉武帝
B.汉元帝
C.王昭君
D.文成公主"
【答案】:C
【解题思路】翦伯赞此诗见于《内蒙访古》,通过对比汉武帝的战争与昭君和亲,突出后者对汉匈和平的贡献。前两句“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指汉武帝北伐匈奴导致战乱频繁;后两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转写昭君出塞带来的长期和平。琵琶意象源自石崇《王明君辞序》“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王昭君(选项C)嫁呼韩邪单于后,汉匈维持和平近半世纪,故称“鸣镝无声”。文成公主(D)为唐太宗时人物,汉元帝(B)虽在位期间发生此事,功绩主体仍属昭君。"
【解析】本题可通过对诗句含义的理解以及各选项人物相关历史事迹的分析来确定答案。诗句“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描述了汉武帝时期边境战事频繁,而“一曲琵琶”则描绘了和平的画面,“鸣镝无声五十年”强调了这一举措带来了长期的和平局面。选项A:汉武帝汉武帝是西汉时期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派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多次出击匈奴,虽然取得了很多胜利,但这是通过战争的方式,与诗中“鸣镝无声五十年”所表达的和平场景不符,所以A选项错误。选项B:汉元帝汉元帝是西汉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将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但做出诗中“鸣镝无声五十年”这一历史功绩的并非汉元帝本人,而是王昭君远嫁这一事件,所以B选项错误。选项C:王昭君王昭君为了汉匈两族的和平与团结,主动出塞和亲,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她的远嫁促进了汉匈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使边境地区出现了“鸣镝无声五十年”的和平景象,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C选项正确。选项D: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是唐朝时期的人物,她远嫁吐蕃松赞干布,加强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这与题目中所涉及的汉匈关系和诗句背景无关,所以D选项错误。综上,答案选C。"5、下列选项中,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且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的名山是_____。
A.三清山
B.武陵源
C.青城山
D.龙虎山
【答案】:D
【解题思路】世界地质公园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指同时列入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龙虎山获批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2010年以“中国丹霞”系列提名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第八处此类遗产,同年获评世界地质公园。三清山2008年成为第七处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1992年首批自然遗产,青城山属文化遗产无自然遗产资格。龙虎山符合题干全部条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我国名山相关属性的了解。选项A:三清山三清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但并非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所以不符合题目中同时具备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且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这三个条件,该选项错误。选项B:武陵源武陵源是中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世界自然遗产,但它不是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也不符合题目所要求的条件,该选项错误。选项C:青城山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的主体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但它不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不满足题目要求,该选项错误。选项D:龙虎山龙虎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同时也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完全符合题目所描述的名山属性,该选项正确。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6、甘肃省内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是?()(单选题)
A.兰州
B.酒泉
C.嘉峪关
D.张掖"
【答案】:B
【解题思路】甘肃省各地级行政区面积中,酒泉市总面积占全省42%,地理范围覆盖河西走廊西段及祁连山北麓。兰州虽为省会但辖区较小,嘉峪关是全国面积最小的地级市之一,张掖位列甘肃省面积第三。据《甘肃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酒泉市行政区域面积19.2万平方公里,远超其他选项。选项B对应该数据。"
【解析】本题考查甘肃省内面积最大的地级市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甘肃各个地级市面积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分析各选项:-选项A:兰州是甘肃省省会,它是全省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科教中心,但并非甘肃省内面积最大的地级市。-选项B:酒泉市是甘肃省内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该选项正确。-选项C:嘉峪关市是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不过其面积不是省内最大的。-选项D:张掖市是甘肃省的地级市之一,其面积在甘肃省各地级市中也并非最大。综上,答案选B。"7、图中_____市的拙政园是皇家园林之典范,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A.南京
B.苏州
C.杭州
D.上海
【答案】:B
【解题思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拙政园是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作。题干中明确提及拙政园与苏州留园并列,且四大名园中苏州独占两席(拙政园、留园)。南京瞻园、杭州西湖园林、上海豫园虽为名园,但未列入四大名园范畴。四大名园名录出自《中国园林鉴赏辞典》等权威资料。选项A南京、C杭州、D上海不符合题干描述,B选项苏州是拙政园所在地。
【解析】本题可根据中国四大名园的相关知识来确定正确答案。中国四大名园分别为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以及苏州拙政园,其中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并非皇家园林(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拙政园是私家园林)。所以题干中描述的拙政园所在的城市是苏州,答案选B。8、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全长1794公里,历史上起过沟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现在仍发挥着通航等作用。它经过了几个省级行政区?()(单选题)"
A.6
B.5
C.4
D.8
【答案】:A
【解题思路】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北京市(直辖市)、天津市(直辖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中国地理知识》等资料明确记载其穿越6个省级行政区。选项A正确对应实际流经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其他选项未完整涵盖全部途经区域。
【解析】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全长1794公里,在历史上发挥过沟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至今仍具有通航等功能。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经过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6个省级行政区。所以该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9、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曾上书唐朝皇帝称“和同为一家”,这是在哪位历史人物入藏之后的事?()(单选题)"
A.王昭君
B.文成公主
C.金城公主
D.弘化公主"
【答案】:C
【解题思路】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赤德祖赞)在唐玄宗时期上书唐朝,称“和同为一家”。这一表述出自《旧唐书·吐蕃传》。金城公主于710年入藏和亲,嫁给尺带珠丹,成为唐蕃关系的重要纽带。文成公主(641年入藏)虽为唐蕃和亲先驱,但“和同为一家”的直接背景是金城公主和亲后的政治联姻。王昭君为汉匈和亲人物,弘化公主嫁吐谷浑,均与吐蕃无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与吐蕃的和亲史实以及相关历史人物的对应关系。选项A,王昭君是汉元帝时期的宫女,她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为汉匈两族的和平友好做出了重要贡献,并非与吐蕃相关,所以选项A不符合题意。选项B,文成公主是唐太宗时期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她的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但尺带珠丹上书“和同为一家”并非在文成公主入藏之后,所以选项B不符合题意。选项C,金城公主是唐中宗养女,景龙四年(710年),她嫁入吐蕃,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此后,尺带珠丹曾上书唐朝皇帝称“和同为一家”,这表明了唐蕃之间的亲密关系,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D,弘化公主是唐宗室女,唐太宗时远嫁吐谷浑王诺曷钵,与吐蕃并无直接关联,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C。"10、根据《地图管理条例》,哪些地图没有明确审核依据的,由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商外交部进行审核?①世界地图②历史地图③时事宣传地图"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地图管理条例》相关规定的了解。依据《地图管理条例》,世界地图、历史地图、时事宣传地图若没有明确审核依据,需由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商外交部进行审核。选项①世界地图、②历史地图、③时事宣传地图均符合条件,所以应选D。11、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曾上书唐朝皇帝称“和同为一家”,这是在哪位历史人物入藏之后的事?()(单选题)"
A.王昭君
B.文成公主
C.金城公主
D.弘化公主
【答案】:C
【解题思路】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赤德祖赞)在唐玄宗时期上书唐朝,称“和同为一家”。这一表述出自《旧唐书·吐蕃传》。金城公主于710年入藏和亲,嫁给尺带珠丹,成为唐蕃关系的重要纽带。文成公主(641年入藏)虽为唐蕃和亲先驱,但“和同为一家”的直接背景是金城公主和亲后的政治联姻。王昭君为汉匈和亲人物,弘化公主嫁吐谷浑,均与吐蕃无关。"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与吐蕃和亲的相关历史知识。破题点在于了解不同公主入藏后吐蕃与唐朝的关系及相关事件。选项A:王昭君王昭君是西汉时期的人物,公元前33年,她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为汉匈两族的和平友好做出了重要贡献,与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书称“和同为一家”这一事件并无关联,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但尺带珠丹是松赞干布之后的吐蕃赞普,“和同为一家”并非文成公主入藏之后的事,所以选项B错误。选项C:金城公主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嫁予吐蕃赞普尺带珠丹。金城公主入藏后,唐蕃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尺带珠丹曾上书唐朝皇帝称“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因此,“和同为一家”是在金城公主入藏之后出现的情况,选项C正确。选项D:弘化公主弘化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宗室女,贞观十四年(640年),她下嫁吐谷浑王诺曷钵,加强了唐朝与吐谷浑的关系,和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书称“和同为一家”的事件不相关,所以选项D错误。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12、我国人口密度最大和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单选题)
A.河南省、西藏自治区
B.江苏省、青海省
C.澳门特别行政区、西藏自治区
D.北京市、西藏自治区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的相关知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来确定正确答案。选项A:河南省、西藏自治区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但并非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西藏自治区虽然地域广阔但人口稀少,是我国人口密度较小的省级行政区之一,但它不是本题要求的对应答案组合,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B:江苏省、青海省江苏省经济发达,人口较为密集,但不是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青海省地广人稀,人口密度较小,但同样不是正确的匹配,因此该选项也不正确。选项C:澳门特别行政区、西藏自治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域面积狭小,而人口数量相对较多,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地域广袤但人口分布稀疏,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所以该选项正确。选项D:北京市、西藏自治区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人口众多,但在省级行政区中其人口密度并非最大。西藏自治区如前文所述是人口密度小的省级行政区,但此选项整体不符合题目要求,所以该选项错误。综上,答案选C。"13、现有三幅不同比例尺的地图a、b、c,其比例尺分别为1:1万、1:5万、1:10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图a的比例尺最大
B.图b的比例尺最大
C.图c的比例尺最大
【答案】:A
【解题思路】比例尺的大小取决于分母,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1:1万、1:5万、1:10万中,1:1万分母最小。选项B描述“图a的比例尺最大”符合这一知识点,但试题答案标注为选项A,可能存在选项编排或标注误差。"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地图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其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在数值比例尺中,通常分子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本题中地图a的比例尺为1:1万,地图b的比例尺为1:5万,地图c的比例尺为1:10万。对比三个比例尺的分母大小,1万<5万<10万,即地图a的比例尺分母最小,所以图a的比例尺最大。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和选项C错误。"14、我国最深的湖泊位于()(单选题)
A.天山
B.长白山
C.玉龙雪山
D.雁荡山
【答案】:B
【解题思路】我国最深的湖泊为长白山天池,由火山口积水形成。天池平均水深204米,最深处达373米。天山天池最大深度约105米,玉龙雪山、雁荡山的主要湖泊深度均不及长白山天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最深湖泊的地理位置相关知识。我国最深的湖泊是长白山天池,它位于长白山。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天山的主要湖泊如天山天池,并非我国最深的湖泊;玉龙雪山有蓝月谷等景观,但不存在我国最深的湖泊;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也没有我国最深的湖泊。所以A、C、D选项均不符合题意。15、中国水准零点标志是位于地下旱井内的石球,与位于青岛观象山的“水准原点”比较计算,该石球的顶点海拔高度为_____。
A.0米
B.1米
C.2米
D.3米
【答案】:A
【解题思路】中国水准零点标志是确定全国海拔高程的基准点,位于青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设置标准,该石球的顶点被定义为海拔高程的起始点,即0米。选项A对应这一基准定义。
【解析】中国水准零点标志是位于地下旱井内的石球,它需与位于青岛观象山的“水准原点”进行比较计算。水准零点即海拔高度为0米的起始点,所以该石球的顶点海拔高度为0米,本题正确答案选A。16、下列4条河流,哪一条不是中国与邻国之间的界河?()(单选题)
A.乌苏里江
B.鸭绿江
C.珠江
D.黑龙江
【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中国与邻国界河的地理常识。中俄界河包括黑龙江和乌苏里江,鸭绿江为中朝界河。珠江完全流经中国境内,未构成国际边界,因此不属于界河范畴。"
【解析】本题可通过分析各选项中河流的属性来判断哪一条不是中国与邻国之间的界河。选项A,乌苏里江是中国黑龙江支流,也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选项B,鸭绿江原为中国内河,现为中国和朝鲜之间的界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选项C,珠江是一个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汇聚而成的复合水系,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中国中西部六省区及越南北部,在中国境内注入南海,并非中国与邻国之间的界河,该选项符合题意。选项D,黑龙江是流经蒙古、中国、俄罗斯的亚洲大河之一,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综上,答案选C。"17、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全长4248千米,在中国境内546千米,流域面积5.7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多达111亿立方米、水量仅次于伊犁河居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位。以下国家中额尔齐斯河没有流经的是____。
A.中国
B.俄罗斯
C.蒙古
D.哈萨克斯坦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额尔齐斯河的流域相关信息,对各选项进行分析来判断额尔齐斯河流经的国家。选项A:题干提到额尔齐斯河在中国境内有546千米,这表明额尔齐斯河流经中国,所以选项A不符合题意。选项B:额尔齐斯河最终注入北冰洋,其干流在俄罗斯境内,经过俄罗斯的鄂毕河后注入北冰洋,所以额尔齐斯河流经俄罗斯,选项B不符合题意。选项C:在给定信息中并未提及额尔齐斯河流经蒙古,并且依据地理常识可知,额尔齐斯河并不流经蒙古,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D:额尔齐斯河有部分河段流经哈萨克斯坦,所以额尔齐斯河流经哈萨克斯坦,选项D不符合题意。综上,答案选C。"18、金朝是女真族在我国北方建立的封建王朝,其中央采取五京制,其中金代的“南京”是指今天哪座城市?"
A.洛阳
B.邯郸
C.开封
D.南阳"
【答案】:C
【解题思路】金代实行五京制,南京为汴京(今河南开封)。《金史·地理志》记载,金贞元元年迁都燕京后,改汴京为南京。选项分析:洛阳为金西京,邯郸、南阳非金五京;开封即汴京,对应南京。"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金朝五京制中“南京”对应的现代城市。金朝是女真族在我国北方建立的封建王朝,其在中央采取五京制。其中,金代的“南京”指的是今天的开封。在历史上,开封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在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的称呼和定位。而洛阳、邯郸、南阳在金朝五京制中并非对应“南京”。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19、以下关于澳门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岸
B.澳门北与深圳市接壤
C.澳门东与香港隔海相望
D.澳门由澳门半岛、路环岛等组成"
【答案】:B"
【解题思路】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岸,北与珠海市接壤,东与香港隔海相望,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等组成。选项B中说澳门北与深圳市接壤是错误的,澳门北与珠海市接壤。因此,选项B是错误的答案。""
【解析】本题可通过分析各选项描述内容与澳门实际地理情况是否相符来进行判断。选项A: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处珠江口西岸,该项表述与实际地理情况相符,所以该选项说法正确。选项B:澳门北与广东省珠海市接壤,并非与深圳市接壤,该项表述错误,所以该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项C:澳门东与香港隔海相望,这是澳门地理方位的准确描述,该项说法正确。选项D: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等组成,该项表述正确。综上,本题答案选B。"20、我国陆地最低点为(),其海拔高程最新数据为-154.31米。(单选题)
A.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洼地
B.柴达木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
【答案】:A"
【解题思路】艾丁湖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是吐鲁番盆地的最低处,也是中国陆地的最低点。湖面比海平面低154.31米,湖底最低处达-161米。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虽然也是中国的重要地理区域,但它们的最低点海拔高程都比艾丁湖高。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陆地最低点的相关地理知识。选项A,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洼地,其海拔高程最新数据为-154.31米,艾丁湖洼地是我国陆地最低点,该选项正确。选项B,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它是一个高原型盆地,平均海拔在2600-3000米之间,并非我国陆地最低点,该选项错误。选项C,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边缘海拔1000米左右,不是我国陆地最低点,该选项错误。选项D,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位于四川省内,盆底地势低矮,海拔200-750米,也不是我国陆地最低点,该选项错误。综上,正确答案是A选项。"21、甘肃省简称是什么?()(单选题)
A.粤
B.甘(陇)
C.青
D.陕(秦)
【答案】:B
【解题思路】中国省级行政区简称属于地理常识。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古属陇西郡,陇山以西,故别称陇;又因省名中“甘”字,简称甘。青海省简称青,陕西省简称陕或秦,广东省简称粤。《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明确各省简称,选项A为青海省,C对应陕西省,D为广东省。选项B中的“甘”和“陇”均为甘肃省官方简称。"
【解析】本题考查甘肃省简称的知识点。下面对各选项进行分析:A选项“粤”:“粤”是广东省的简称,并非甘肃省简称,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甘(陇)”:甘肃省简称“甘”或“陇”,该选项正确。C选项“青”:“青”是青海省的简称,不是甘肃省简称,因此C选项错误。D选项“陕(秦)”:“陕”或“秦”是陕西省的简称,并非甘肃省简称,故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B。"22、我国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哪个地方?
A.黑龙江省最北部
B.青藏高原
C.阿尔泰山最北部
D.塔里木盆地
【答案】:A
【解题思路】我国冬季最低气温出现的地点与纬度、地形等因素相关。黑龙江省最北部纬度高,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日照时间短,加之靠近冬季风源地,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显著。青藏高原虽海拔高,气温低,但冬季极端低温记录不及高纬度地区。阿尔泰山、塔里木盆地分别受地形及盆地聚热效应影响。根据《中国自然地理》及气象观测数据,黑龙江漠河有“中国寒极”之称,历史最低温达-52.3℃。选项A符合实际观测记录。
【解析】该题正确答案选A。我国冬季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黑龙江省最北部。黑龙江省最北部纬度较高,冬季太阳高度角小,白昼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同时,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显著,降温剧烈,因此容易出现极低的气温。而青藏高原主要是海拔高导致气温低,但并不是冬季我国最低气温出现的地方;阿尔泰山最北部虽然冬季也寒冷,但相比黑龙江省最北部,其纬度稍低,受冬季风影响程度等方面相对弱一些;塔里木盆地冬季气温相对也比较低,但由于其地处内陆盆地,周围有山脉阻挡,冬季风影响相对较小,温度并非我国冬季最低。所以本题正确选项为A。23、汉朝时“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单选题)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敦煌"
【答案】:A
【解题思路】汉朝时期的丝绸之路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长安作为西汉都城,是当时政治、经济中心。《史记》《汉书》等史料记载张骞通西域后,商队多由此西行。洛阳为东汉都城,但题干未明确东汉;咸阳为秦都城,汉初已非核心;敦煌是丝路重要关隘,并非起点。"
【解析】本题考查汉朝“丝绸之路”起点的相关知识。“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连接中西方的重要商贸通道。在汉朝时期,长安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交通枢纽作用。汉朝政府以长安为出发点,组织和开展了大规模的对外商贸和文化交流活动,使得长安成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而洛阳在当时并非“丝绸之路”的起始点;咸阳是秦朝的都城,在汉朝时其重要性已不如长安;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但并非起点。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24、以下城市的地理纬度递增的一组是()(单选题)
A.南昌、郑州、银川、呼和浩特
B.济南、长沙、太原、南京
C.昆明、福州、南京、武汉
D.大连、长春、台北、澳门"
【答案】:A"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城市的地理位置,判断其地理纬度的高低,进而分析各选项中城市地理纬度是否递增。选项A南昌位于江西省,郑州位于河南省,银川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从地理位置上看,这四者从南到北依次为南昌、郑州、银川、呼和浩特,随着从南向北移动,地理纬度是逐渐递增的,所以该选项中城市的地理纬度呈现递增状态。选项B济南是山东省省会,位于较北的位置;长沙是湖南省省会,地处南方;太原是山西省省会,位于中部偏北;南京是江苏省省会,位置也在南方。其中长沙和南京的纬度明显低于济南和太原,该选项城市的地理纬度并非递增,不符合要求。选项C昆明是云南省省会,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福州是福建省省会,在东南沿海;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武汉是湖北省省会。昆明的纬度低于福州、南京和武汉,该选项中城市的地理纬度并非递增,不符合题意。选项D大连位于辽宁省,长春是吉林省省会,二者都在北方;台北是台湾省省会,澳门是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台北和澳门都在南方,且大连和长春的纬度高于台北和澳门,该选项城市的地理纬度并非递增,不符合要求。综上,答案选A。"25、以下城市全是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的一组是()(单选题)
A.南昌、郑州、银川、贵阳
B.青岛、长沙、太原、南京
C.昆明、福州、苏州、武汉
D.大连、长春、台北、澳门"
【答案】:A"
【解析】本题可根据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的相关知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选项A南昌是江西省的行政中心,郑州是河南省的行政中心,银川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贵阳是贵州省的行政中心。该选项中的四个城市均为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长沙是湖南省的行政中心,太原是山西省的行政中心,南京是江苏省的行政中心。而青岛是山东省的地级市,并非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所以选项B错误。选项C昆明是云南省的行政中心,福州是福建省的行政中心,武汉是湖北省的行政中心。但苏州是江苏省的地级市,并非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D长春是吉林省的行政中心,台北是台湾省的行政中心。大连是辽宁省的地级市,澳门是特别行政区,但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行政中心一般指省会城市),所以选项D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A。"26、今天的西藏自治区在元朝时______。
A.归中书省直接管辖
B.归驻藏大臣管辖
C.归宣政院管辖
【答案】:C
【解题思路】元朝时设宣政院,负责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而中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并不直接管辖西藏;驻藏大臣是清朝时期设置的,管理西藏事务。所以答案选C。"
【解析】本题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对西藏的管辖措施,结合各选项逐一分析。A选项:中书省是元朝时期直属中央政府的一级行政区,主要负责管辖“腹里”地区,包括今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并不包括西藏地区,因此该选项错误。B选项:驻藏大臣是清朝雍正年间设立的官员,代表中央政府会同达赖监理西藏地方事务,并不是元朝的管辖措施,故该选项错误。C选项: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元朝设置宣政院对西藏地区实施了有效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所以该选项正确。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C。"27、读下面的卫星图片,它表示的是我国哪个半岛?()(单选题)
A.山东半岛
B.辽东半岛
C.雷州半岛
D.九龙半岛"
【答案】:B
【解题思路】该题考察中国主要半岛的地理位置识别。辽东半岛位于辽宁省南部,濒临黄海与渤海,是东北地区重要陆桥。山东半岛位于山东省,雷州半岛在广东省西南部,九龙半岛属香港范围。辽东半岛轮廓狭长,卫星图像中可辨认其与渤海、黄海位置关系及周边城市特征(如大连)。选项B符合这一地理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半岛的地理知识。解题关键在于准确识别卫星图片所代表的半岛,并结合各选项中半岛的特征进行判断。各选项分析A选项山东半岛:山东半岛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处山东省东部,是中国最大的半岛之一。它北临渤海,东临黄海,在地理位置和轮廓等方面与本题所给卫星图片特征不符,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辽东半岛:辽东半岛位于辽宁省南部,是中国第二大半岛,它插入渤海与黄海之间,与本题所给卫星图片所代表的半岛相匹配,所以B选项正确。C选项雷州半岛:雷州半岛地处广东省西南部,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望,其地理位置和形态与题目中的卫星图片不同,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九龙半岛:九龙半岛是中国香港的一部分,位于珠江口东侧,与本题所涉及的代表我国较大地理区域概念的半岛不符,所以D选项错误。综上,答案选B。"28、我国气温南北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位置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纬度高低不同
D.昼夜长短不同
【答案】:C
【解题思路】该题考查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基础性影响。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纬度差异直接导致太阳高度角与受热总量不同: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更强且季节变化小,高纬度地区反之。这种由纬度决定的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是形成南北温差最根本的地理机制,其他因素均在此基础上产生叠加影响。"
【解析】本题可根据影响气温的各因素逐一分析选项,以确定我国气温南北不同的根本原因。选项A海陆位置不同主要影响的是降水和气候的大陆性与海洋性特征。靠近海洋的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较为湿润,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相对较小;而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小,气候较为干燥,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相对较大。但海陆位置并非导致我国气温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所以选项A不正确。选项B地势高低不同会对气温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在我国,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是我国夏季气温相对较低的地区。然而,这并非是我国气温南北差异的根本因素,所以选项B不正确。选项C纬度位置是影响气温的重要因素。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方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相对较高;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相对较低。因此,纬度高低不同是我国气温南北不同的根本原因,选项C正确。选项D昼夜长短不同会影响一个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进而影响气温,但它是随着季节和纬度变化而变化的,不是导致我国气温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所以选项D不正确。综上,本题答案选C。"29、湖北监利的正确读音是?()(单选题)
A.Jiǎn利
B.Jián利
C.Jiàn利
D.Jiān利
【答案】:C
【解题思路】监利为湖北省县级市,地名读音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规范。"监"在此处读jiàn,四声。选项分析:A项为三声,B项为二声,D项为一声。正确读音对应C项jiàn。《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650页明确标注"监利"词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监”字在“湖北监利”这一地名中的读音。“监”是一个多音字,有“jiān”和“jiàn”两种读音。在“湖北监利”中,“监”应读作“jiàn”,所以答案选C。30、南海诸岛的岛礁名称,要按照()标注。(单选题)
A.国外地图
B.谷歌地图
C.地球仪
D.1983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的标准名称
【答案】:D
【解题思路】南海诸岛的岛礁名称需要按照1983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的标准名称进行标注,这是国家官方认可和统一的标准,也是地图制作和出版的重要依据。其他选项如国外地图、谷歌地图等,虽然也是常用的地图工具,但它们对于岛礁名称的标注并不一定符合国家标准。
【解析】本题考查南海诸岛岛礁名称的标注标准。对于南海诸岛的岛礁名称标注,应遵循一定的规范。选项A,国外地图可能存在不同的标注体系,且不一定符合我国的相关标准,其标注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与我国认定有差异,所以不能以国外地图作为标注依据;选项B,谷歌地图同样作为商业地图,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在地理信息标注上存在不准确或不符合我国官方标准的情况,不能作为南海诸岛岛礁名称标注的规范;选项C,地球仪的信息更新可能不及时,且不同厂家生产的地球仪在标注上也可能存在差异,也无法保证其标注的权威性和准确性。而选项D,1983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的标准名称是经过严格审定和权威认定的,具有法定性和规范性。因此,南海诸岛的岛礁名称要按照1983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的标准名称进行标注,本题正确答案是D。31、A处为专属经济区的外部界线,则A的值最大有可能为____。
A.320海里
B.210海里
C.200海里
D.300海里
【答案】:C
【解题思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7条规定,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A处作为外部界线,其最大值应遵循此规定。选项A、B、D均超出公约明确范围,选项C符合公约条文。"
【解析】本题考查专属经济区外部界线的相关知识。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二百海里。也就是说,专属经济区的外部界线距离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最大为200海里。因此,若A处为专属经济区的外部界线,A的值最大有可能为200海里,答案选C。"32、河西走廊在干湿区上属于()和()地区。(单选题)
A.干旱、半干旱
B.湿润、半干旱
C.干旱、湿润
D.湿润、干旱
【答案】:A
【解题思路】中国干湿区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关系,河西走廊深居内陆且被山脉环绕,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年降水量整体偏少。其主体位于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的干旱区,部分区域过渡到200-400毫米的半干旱带,符合干旱与半干旱的地理特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西走廊在干湿区的所属类型。干湿区的划分主要依据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干旱地区是指年降水量较少,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的区域;半干旱地区降水量也相对较少,蒸发量较大,但比干旱地区略好;湿润地区降水量丰富,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河西走廊位于我国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乌鞘岭以西,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年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大,大部分区域呈现干旱的特征。同时,其部分边缘地带降水情况相对稍好一些,属于半干旱地区。选项B中提到的湿润地区特征与河西走廊的实际气候状况不符,河西走廊降水量少,并不具备湿润地区降水量丰富、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特点,所以B选项错误。选项C,同样由于河西走廊不具备湿润地区的特征,所以C选项错误。选项D,虽然河西走廊有干旱的部分,但整体并非同时符合湿润和干旱地区的特点,该选项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D选项错误。综上所述,河西走廊在干湿区上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正确答案是A选项。"3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哪一水利工程功效的赞誉?"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郑国渠
【答案】:C
【解题思路】该题聚焦古代水利工程核心功能辨识。题干"北通涿郡""南运江都"直接对应隋唐大运河核心特征——涿郡(今北京)与江都(今扬州)正是其南北端点,运河贯通后形成连接五大水系的漕运干线,极大提升了南北物资转运效率,这与诗句强调的商贸流通价值高度吻合,直接锁定大运河这一促进古代经济大动脉形成的标志性工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功效及特点的了解。各选项分析A选项灵渠: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沟通了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主要作用是为秦始皇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交通保障,而非连接涿郡和江都,与题干描述的功效不符,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都江堰: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众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洪、灌溉和水运,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但并不涉及连接涿郡和江都的运输功能,因此B选项错误。C选项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题干中“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描述了大运河连接南北,促进商业运输和物资转运的巨大功效,与大运河的特点和作用相符,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郑国渠: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多里,主要作用是灌溉,使关中平原成为沃野,提高了秦国的粮食产量,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与题干中连接南北的运输功效无关,故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34、下面图片中的A海,属于我国的____。
A.经济专属区
B.毗连区
C.内水
D.公海
【答案】:C
【解题思路】我国内水指国家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水域,包括港口、海湾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若海湾天然入口两端的低潮标距离不超过24海里,则湾口封闭线内的水域属于内水。渤海湾入口宽度约57海里,但中国政府1958年声明中明确渤海为内水,基于历史性海湾原则。选项C符合这一法律地位,其余选项涉及海域管辖权范围不同。"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海洋区域的定义来判断图片中A海所属类型。选项A:经济专属区经济专属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二百海里。在该区域内,沿海国享有对自然资源的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等主权权利,以及对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等事项的管辖权,但其他国家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等自由。图片中的A海并非属于这种符合经济专属区特征的区域,所以A选项错误。选项B:毗连区毗连区是指沿海国领海以外毗邻领海,由沿海国对其海关、财政、卫生和移民等类事项行使管辖权的一定宽度的海洋区域,毗连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得超过二十四海里。图片中的A海不符合毗连区的定义范畴,所以B选项错误。选项C:内水内水是指国家领陆内及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水域,包括河流及其河口、湖泊、港口、内海和历史性海湾等。内水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其享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权。图片中的A海符合内水的定义特征,所以C选项正确。选项D:公海公海是指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不论其为沿海国或内陆国。显然图片中的A海不属于公海的范畴,所以D选项错误。综上,答案选C。"35、受理地图审核申请时,受理窗口除要求申请人按照《地图审核管理规定》提交有关材料外,出版物插附的单幅地图占全书页数(版面)_____以上的,需提交完整的试制样本。
A.四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三分之一
【答案】:D
【解题思路】《地图审核管理规定》明确,出版物插附的单幅地图占全书页数或版面三分之一以上的,需提交完整试制样本。规定要求审核时对地图内容进行严格审查,达到该比例即视为地图在出版物中占比较重,审核部门需全面掌握地图细节以确保合规性。选项D对应三分之一的比例,符合法规条款。"
【解析】本题考查在受理地图审核申请时,出版物插附单幅地图占全书页数(版面)达到何种比例需提交完整试制样本的规定。《地图审核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在受理地图审核申请时,受理窗口除要求申请人按照规定提交有关材料外,出版物插附的单幅地图占全书页数(版面)三分之一以上的,需提交完整的试制样本。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3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不包括_____。
A.1∶10000
B.1∶50000
C.1∶25000
D.1∶30000
【答案】:D
【解题思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系列由国家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89-2012)规定,包含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选项D的1:30000未列入该标准规定的比例尺序列。其余选项A、B、C均属于基本比例尺范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所包含的比例尺类型。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多个固定的比例尺,它们是经过统一规定和标准制定的。在常见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中,1∶10000、1∶50000、1∶25000均为标准的比例尺类型,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制图和应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而1∶30000并不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所规定的比例尺范围内。所以本题答案选D。"37、甘肃省的主要气候类型是?()(单选题)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草原气候"
【答案】:A
【解题思路】甘肃省深居内陆,四周多山脉阻隔海洋水汽,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形成显著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中国自然地理概论》明确划分甘肃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选项B、C对应的季风气候多出现在东部沿海,D项草原气候属于大陆性气候下的次级分类,不能完整概括甘肃整体气候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甘肃省的主要气候类型。甘肃省地处内陆,大部分地区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较少,气候干旱,符合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选项B,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沿海地区,甘肃省位于内陆,并非该气候类型的典型分布区域。选项C,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甘肃省大部分区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不具备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条件。选项D,温带草原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中的一种亚类型,虽然甘肃省有部分地区为温带草原景观,但它不是甘肃省的主要气候类型。综上所述,甘肃省的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本题正确答案选A。"38、甘肃省省会兰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曾用名是()(单选题)
A.金城
B.甘州
C.龙源
D.陇右道"
【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兰州历史称谓的核心知识点。汉代依据"金城汤池"典故设金城县,隋开皇三年(583年)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A项金城源自西汉建城时的古称,B项甘州为张掖古称,D项陇右道属唐代行政区划名称而非城市旧称。"
【解析】本题考查甘肃省省会兰州的曾用名相关知识。选项A,“金城”是兰州的曾用名。西汉设立县治时置金城郡,取“金城汤池”之意命名金城,所以该选项正确。选项B,“甘州”是今甘肃省张掖市的古称,并非兰州的曾用名,该选项错误。选项C,“龙源”通常不是兰州的特定曾用名表述,该选项错误。选项D,“陇右道”是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全国为十道时设置的一个行政区划,包括今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部分地区等,并非兰州曾用名,该选项错误。综上,答案选A。"39、在地图的局部版面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及颜色所代表内容的说明叫作()(单选题)"
A.图名
B.指向标
C.图例
D.比例尺
【答案】:C
【解题思路】地图三要素中,图例是解释地图符号与颜色含义的核心标注系统,其功能在于通过标准化图形语言说明地理要素的对应关系。指向标指示方向,比例尺展示缩尺关系,图名仅标注主题,唯有图例承担符号释义功能,符合题干描述的符号说明要件。"
【解析】本题考查地图要素的相关知识。逐一分析各选项:-选项A:图名是一幅地图的名称,它主要用于概括和标识地图的主题与范围,比如“中国地形图”“世界政区图”等,并非地图局部版面上表示地理事物符号及颜色所代表内容的说明,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B:指向标是地图上指示方向的工具,通常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其作用是帮助人们确定地图上的方向,与地图上地理事物符号及颜色代表内容的说明无关,因此该选项错误。-选项C:图例是在地图的局部版面上,对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及颜色所代表内容的说明。通过图例,人们可以准确解读地图上各种符号和颜色所表示的具体地理信息,比如蓝色线条可能代表河流,绿色区域可能表示森林等,所以该选项正确。-选项D: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它反映了地图缩小的比例关系,例如1:100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和地图上地理事物符号及颜色代表内容的说明没有关联,故该选项错误。综上,正确答案是C。"40、下列哪条铁路干线经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单选题)
A.陇海线
B.兰新线
C.京包线
D.包兰线
【答案】:D"
【解题思路】中国的铁路干线众多,其中包兰线是一条重要的铁路干线。它从包头出发,经过宁夏回族自治区,最终到达兰州。因此,包兰线是经过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铁路干线。根据题目所给选项,只有D选项的包兰线符合条件,所以答案是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经过地区的了解。分析各选项选项A:陇海线陇海线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甘肃省兰州市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国铁Ⅰ级客货共线铁路,它自东向西经过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五省,并不经过宁夏回族自治区,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选项B:兰新线兰新线东起甘肃省兰州市,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山口市,途经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未经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因此该选项也不正确。选项C:京包线京包线是一条连接北京市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的国铁Ⅰ级铁路,途经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四个省级行政区,不涉及宁夏回族自治区,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D:包兰线包兰线是一条连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与甘肃省兰州市的国铁Ⅰ级客货共线铁路,它自东向西经过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经过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故该选项正确。综上,答案选D。"41、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白龙江属于()流域。(单选题)
A.黄河
B.长江
C.珠江
D.雅鲁藏布江
【答案】:B
【解题思路】白龙江发源于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嘉陵江的重要支流。嘉陵江属于长江水系。《中国水系图》中长江水系包括嘉陵江及其支流。选项B对应长江流域,选项A、C、D与白龙江实际水文归属不符。"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常识中流域的相关知识,破题点在于明确甘南藏族自治州白龙江所属的流域。白龙江是嘉陵江的支流,而嘉陵江属于长江水系,因此白龙江属于长江流域,正确答案选B。选项A,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其流域范围有众多支流,但白龙江并不属于黄河流域。选项C,珠江是一个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汇聚而成的复合水系,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白龙江并不在此水系范围内。选项D,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长的高原河流,位于西藏自治区境内,白龙江与雅鲁藏布江流域没有关联。"42、秦朝统一后,一位中原商人要用船把商品运到南海郡,其经过的河道顺序是()。①珠江②长江③湘水④灵渠⑤漓水(单选题)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②①③⑤④
D.④⑤①②③
【答案】:B"
【解题思路】秦朝时期,中原商人从出发地前往南海郡,首先要通过长江水系,然后经过湘水,再通过灵渠连接到漓江,最后经漓水进入珠江水系到达南海郡。所以其经过的河道顺序是先长江,再湘水,接着灵渠,然后漓水,最后珠江。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答案。""
【解析】本题可根据秦朝时期中原与南海郡之间的地理河道分布情况,结合各选项中河道的顺序来确定正确答案。本题中商人从中原出发将商品运到南海郡,需要依次经过合适的河道。首先要经过长江,长江是中国重要的水系,从中原地区前往南方,长江是一个重要的通道,所以第一个应是长江,即②。接着顺着长江进入湘江,湘江是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是连接中原与南方的重要河流之一,所以第二个是湘水,即③。秦朝为了统一岭南地区,开凿了灵渠,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得以连接,所以接下来经过灵渠,即④。通过灵渠后进入漓水,漓水是珠江水系西江支流桂江的上游河段,所以再经过的是漓水,即⑤。最后沿着漓水进入珠江,珠江是中国南方最大河系,最终流入南海,南海郡在珠江流域附近,所以最后经过珠江,即①。因此,正确的河道顺序是②③④⑤①,答案选B。"43、南海海域中,属于我国的有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其中属于广东省管辖的是()(单选题)"
A.东沙群岛
B.西沙群岛
C.中沙群岛
D.南沙群岛
【答案】:A"
【解题思路】中国的南海海域中,东沙群岛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正南约160海里处,实际由中国台湾省控制,隶属于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碣石镇。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都隶属于海南省三沙市管辖。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A。"
【解析】南海海域中,我国拥有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在行政管辖方面,东沙群岛由广东省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以及南沙群岛由海南省三沙市管辖。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A。44、秦朝的统一所起的历史作用包括____。①结束了长期割据分裂的局面②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③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④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题思路】秦朝终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割据,建立中央集权制度(①)。《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促进经济文化交流(③)。统一后虽存在暴政,但奠定了中国后续两千余年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④),长期看减少了战争频率,客观上为生产生活提供更稳定环境(②)。四选项均涉及秦统一的直接或深远影响。"
【解析】本题可对每个选项逐一分析,判断其是否属于秦朝统一所起的历史作用。①结束了长期割据分裂的局面:在秦朝统一之前,中国处于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各国长期割据分裂。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结束了这种长期的分裂局面,该项符合秦朝统一的历史作用。②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长期的割据战争使得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战乱,为人民提供了相对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该项符合。③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一系列统一措施,如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这些措施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该项也符合。④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秦朝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局面,之后尽管也出现过分裂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为后世各朝代追求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该项同样符合。综上,①②③④均是秦朝统一所起的历史作用,所以答案选D。"45、()又名西陉关,位于山西省,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外三关”。(单选题)"
A.嘉峪关
B.雁门关
C.玉门关
D.居庸关
【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核心考查长城关隘别称与地理分布。雁门关因西陉山得名"西陉关",位于山西忻州,作为长城外三关之首(另两关为宁武、偏关),是历史上中原政权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屏障。其余选项中嘉峪关、玉门关位于甘肃,居庸关属"内三关",均不符题意。"
【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重要关隘相关知识的掌握。首先分析各选项:-选项A: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并非位于山西省,也不是“外三关”之一,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选项B: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外三关”,符合题目描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269.2-2025高动态范围(HDR)视频技术第2部分:应用指南
- GB/T 46090-2025船舶和海上技术用于极地水域的个人和集体求生工具
- 2025年中国酶工程药物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2025年中国四甲基胍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矿砂猫砂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增溶剂项目创业计划书
- 运城市人民医院点阵激光操作资格认证
- 鄂尔多斯市中医院ANCA相关性血管炎诱导缓解考核
- 伊春市中医院护理科研合作交流考核
- 巴彦淖尔市人民医院脊柱转移瘤分离手术技术考核
- 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纸浆模塑包装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护理用药错误PDCA案例
- 香道培训课件
- 2025年单证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与模拟试卷
- 燃气餐饮安全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膝关节支持器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心悸症状护理课件
- 中医诊所消防管理制度
- 河道施工船舶管理制度
- 中医眼科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