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库堆石混凝土重力坝的枢纽布置分析案例》2400字】_第1页
【《某水库堆石混凝土重力坝的枢纽布置分析案例》2400字】_第2页
【《某水库堆石混凝土重力坝的枢纽布置分析案例》2400字】_第3页
【《某水库堆石混凝土重力坝的枢纽布置分析案例》2400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水库堆石混凝土重力坝的枢纽布置分析案例目录TOC\o"1-3"\h\u28902某水库堆石混凝土重力坝的枢纽布置分析案例 173461.1坝址确定 193481.2坝轴线选择 1119301.3坝型选择 287451.4建基面选择 4坝址确定考虑到工程区枢纽建筑物布置的合理性,地形、地质条件,结合交通,经济成本等因素将坝址区定在温家梁铁路桥与“二十三路桥”之间河段,“二十三路桥”下游52m附近。坝址处河谷呈不对称的“V”型,临河坡高大约40m~50m,谷坡较陡峻,基岩大多裸露。坝址左岸地形总体完整,总体呈台阶状,砂岩为陡坎,泥岩为缓坡。403.00m高程以上为宽缓平台。右岸为条形山脊,岸坡无冲沟发育,地形完整。枢纽区主要由白垩系下统白龙组(K1b)及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地层(Q4)构成,基岩大量出露。本工程河床覆盖层厚度为5.1m~9.7m,坝址土基为漂(块)卵(碎)砾石,结构中密,漂卵石构成骨架,具有高承载力和低压缩性特点,建坝地基条件良好。坝轴线选择从枢纽布置条件、工程地质情况、施工和交通的便利性、工程的经济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坝址拟定在温家梁铁路桥与“二十三路桥”之间河段,“二十三路桥”下游52m附近。河段长约100m。在该河段上下游100m范围内选择3条坝线进行混凝土重力坝设计方案比选,从上游至下游分别为横Ⅲ、横Ⅰ和横Ⅱ线,见REF_Ref71121306\h图3.21。地形地质条件左岸地形总体完整,在横Ⅱ线下游分布一条深切冲沟,地形受岩性影响,总体呈台阶状,砂岩为陡坎,泥岩为缓坡。右岸为条形山脊,岸坡无冲沟发育,地形较完整。受地形地势影响,横Ⅱ线右岸坝肩山脊相对单薄,且分水岭较低。地形受岩性影响,总体呈台阶状,砂岩为陡坎,泥岩为缓坡。从地形地质条件来看,横Ⅰ线和横Ⅲ线优于横Ⅱ线。枢纽布置条件从工程布置上看,三条比选坝线均可进行枢纽布置,横Ⅱ线下游左岸发育一条深切冲沟,右岸坝肩为一单薄山脊,且分水岭较低,岸坡稳定问题较为突出,下游河道弯道不利于消能建筑物布置,且消能建筑物距离下游管线桥较近,管线桥梁防护难度增加;横Ⅲ线距离“二十三路桥”太近,右岸与“二十三路桥”呈小角度相交,对右岸挡水坝段布置影响较大。横Ⅰ线较优。施工条件从施工条件来看,三条坝线施工导流方案相同,横Ⅰ线和横Ⅱ线施工场地上更为开阔,横Ⅲ线基础开挖和混凝土施工受“二十三路桥”影响较大。因此,横Ⅰ线和横Ⅱ线较优。综合比较结论经综合比较分析,横Ⅰ线优于横Ⅱ线和横Ⅲ线,本阶段推荐下坝址横Ⅰ线作为坝轴线。图STYLEREF2\s3.2SEQ图\*ARABIC\s21坝线比选示意图坝型选择在水电工程设计中,首先便需要确定大坝的类型,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施工难易程度,运行管理等均会影响坝型的选择。设计选取了粘土心墙石渣坝、常态混凝土重力坝、堆石混凝土重力坝三种坝型,从工程地质,布置条件和施工难易程度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比较。拱坝由于拱坝剖面较薄,大坝的设计和修建都较为复杂,各方面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河谷对称,岸坡平顺,坝端下游侧有岩体具有足够的强度,这是修建拱坝的理想地形。根据工程经验,拱坝最好修建在对称河谷中,不对称河谷中的坝体受力条件差,坝体设计和施工程序也更加复杂。本工程坝址处的河谷呈不对称的“V”形谷,因此不适宜修建拱坝。土石坝土石坝的结构和施工简单,筑坝材料可直接从当地获得,适应于各种地形、地质条件,即使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地方,也可通过采取工程措施,来达到土石坝的修建要求。但也由于其筑坝材料的性质,自身没有泄洪功能,需要修建泄水建筑物,如开挖岸边溢洪道。导流受坝址区地形限制,只能采用隧洞全年导流方案,由于一侧岸坡已布置溢洪道,为避免施工干扰,导流洞只能布置于另一侧,隧洞导流的工程投资较大,工期也较长。在本工程中,岸边溢洪道的开挖量大,开挖边坡较高,边坡处理的工程量和难度均较大;其次受河道地形条件的限制,布置空间狭窄,修建过程中也会对上游桥梁造成较大影响。重力坝重力坝的主要建筑物包括河床溢流坝段、两岸挡水重力坝段以及设置于坝身的放水设施。由于重力坝方案可以采用坝身泄洪的方式,枢纽布置简单,占地面积小,对上游“规划二十三路桥”和下游铁路桥影响均较小。两岸无水工建筑物,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小。重力坝方案体型较小,对坝基岩体稳定及承载力要求较高,同时坝基分布软弱夹层,存在坝基抗滑稳定及深层抗滑稳定问题,基础经过简单处理即可满足建坝要求。综合比选根据对一号坝的拱坝、土石坝、重力坝三种坝型综合比较分析,重力坝直接采用坝身泄洪,枢纽布置简单,筑坝材料工程量省,占地面积少;土石坝工程占地面积大,对上游二十三路桥及下游在建铁路有一定影响,岸边溢洪道开挖工程量大;重力坝对地形要求较高,施工复杂。从施工导流、料源供应、工程工期来看,重力坝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推荐采用重力坝,坝体设置开敞式溢流坝段泄洪,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方便;采用台阶坝面+底流消能,可充分利用原河道泄洪;本工程采用台阶+底流消能,单宽流量小消能充分,最大限度避免泄洪对下游铁路桥的影响,此外,该种坝型施工工艺比较简单,工期较容易保证。此外,与常态混凝土重力坝相比,堆石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块石,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材料,降低工程造价,另一方面能显著的降低常态混凝土的水化热,避免因温控不当产生裂缝。综上所述,考虑到筑坝材料的限制,以及施工工艺难度、质量保证要求,推荐采用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建基面选择结合《规范》(SL319-2018)和坝址区岩石风化程度等实际情况,从工程地质角度提出以下坝基开挖原则:=1\*GB3①河床部位应挖除表面的松散覆盖层和强风化岩体,保证大坝的建基面为弱风化岩体。根据勘探资料统计分析,河床坝段大坝建基高程345.0m时,主要为弱上风化岩体,部分为弱下风化岩体,河床坝基主要为Ⅳ1类岩体,约占90%,部分为Ⅲ2类,约10%。总体河床坝基岩体条件较差。=2\*GB3②左岸坝段、右岸坝段中低高程坝基应清除强卸荷、强风化岩体,坝基置于弱风化岩体中。两岸中低高程坝段建基岩体主要为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