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作业指导书TOC\o"1-2"\h\u3500第一章建筑设计概述 3147291.1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339541.1.1安全性原则 363141.1.2功能性原则 3219781.1.3经济性原则 3262901.1.4美观性原则 387381.1.5可持续性原则 341871.2建筑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4257991.2.1设计准备阶段 4184791.2.2初步设计阶段 45461.2.3施工图设计阶段 4218111.2.4设计审查阶段 443371.2.5施工配合阶段 422483第二章建筑结构设计 425702.1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 4161882.2结构设计的主要类型 5232472.3结构设计的计算方法 514990第三章建筑材料选择与应用 561713.1建筑材料的基本特性 532063.2建筑材料的选择原则 6158083.3建筑材料的施工应用 67569第四章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 717444.1施工组织的基本原则 7182844.2施工组织的设计内容 733944.3施工管理的任务与方法 728339第五章建筑施工技术 850455.1土建工程施工技术 8251125.1.1土方工程施工技术 8129005.1.2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8297165.1.3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9103645.1.4屋面工程施工技术 9110825.2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9239345.2.1钢结构制作技术 917925.2.2钢结构安装技术 9149265.2.3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 9845.3装饰工程施工技术 9315.3.1室内装饰工程施工技术 10302305.3.2室外装饰工程施工技术 10131515.3.3门窗工程施工技术 1024682第六章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1090316.1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10211616.1.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1068536.1.2坚持全过程控制原则 10176886.1.3坚持科学管理原则 10281186.1.4坚持持续改进原则 10116226.2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措施 11282986.2.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11256206.2.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1284856.2.3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1115916.3质量的处理 11256006.3.1质量的认定 11159266.3.2质量的处理措施 116606.3.3质量的预防 1129544第七章建筑施工安全 125967.1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 1281337.2安全管理的任务与方法 12239397.2.1安全管理的任务 12174177.2.2安全管理的方法 12193027.3安全的预防与处理 13301967.3.1安全的预防 1381977.3.2安全的处理 138595第八章建筑施工环保与节能 13263288.1环保与节能的基本原则 1375968.1.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13307068.1.2优化建筑设计 13299028.1.3创新施工技术 138708.1.4强化施工管理 1339808.2环保与节能的技术措施 13115168.2.1选用绿色建筑材料 1345938.2.2提高建筑围护结构功能 14252058.2.3采用高效节能设备 1433758.2.4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 14104688.3环保与节能的施工管理 14286838.3.1完善环保与节能管理制度 14168788.3.2强化施工现场环保与节能监管 14132298.3.3提高施工人员环保与节能意识 14204628.3.4优化施工工艺与流程 14285798.3.5加强环保与节能监测与评估 146220第九章建筑施工信息化 1459889.1信息化施工的基本概念 14157629.2信息化施工的技术手段 15298519.3信息化施工的管理体系 1522260第十章建筑施工项目管理 161970410.1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 161470810.2项目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162236310.2.1项目管理目标 16992510.2.2项目管理任务 1692010.3项目管理的实施与控制 163087010.3.1项目实施 172897110.3.2项目控制 17第一章建筑设计概述1.1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以下基本原则是必须遵循的:1.1.1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建筑设计的首要原则。建筑应保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为此,设计者需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保证建筑结构安全、防火安全、电气安全等。1.1.2功能性原则功能性原则要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充分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建筑的功能性体现在空间布局、交通流线、设备设施等方面,要求设计者对建筑的使用需求有深入了解,合理布局,提高空间利用效率。1.1.3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要求在满足建筑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建筑成本。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建筑材料的选用、结构形式、施工技术等因素,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1.1.4美观性原则美观性原则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建筑应具备良好的外观形象,与周围环境协调,体现出一定的艺术价值。设计者需注重建筑形态、色彩、材质等方面的处理,提高建筑的美观度。1.1.5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要求建筑设计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考虑长远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设计者应关注建筑的节能、环保、生态等方面,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1.2建筑设计的程序与方法建筑设计的程序与方法是保证设计质量的关键。以下为建筑设计的一般程序与方法:1.2.1设计准备阶段设计准备阶段主要包括项目分析、任务书编制、设计合同签订等。设计者需充分了解项目背景、业主需求,明确设计任务,为后续设计工作奠定基础。1.2.2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设计交底等。设计者需根据设计任务书,结合项目特点,提出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并进行深化设计。1.2.3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主要包括施工图编制、设计变更、施工配合等。设计者需根据初步设计成果,细化建筑结构、设备设施等,保证施工图的准确性和可行性。1.2.4设计审查阶段设计审查阶段主要包括方案审查、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审查等。设计者需按照相关规定,提交相关资料,接受审查部门的审查。1.2.5施工配合阶段施工配合阶段主要包括施工现场技术服务、设计变更、工程验收等。设计者需积极参与施工现场技术服务,保证设计意图的准确实施,并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第二章建筑结构设计2.1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可靠、经济、美观。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功能:建筑物结构应满足使用功能、耐久性、安全性和美观性等基本要求。(2)结构安全:结构设计应保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筑物能够承受各种荷载作用,不发生破坏或丧失稳定性。(3)结构经济: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力求降低结构造价,提高经济效益。(4)结构美观:结构设计应注重建筑物的整体造型和视觉效果,与周围环境协调。(5)结构创新:在传统结构设计基础上,摸索新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技术,提高建筑物的技术含量。2.2结构设计的主要类型结构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等因素,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混凝土结构设计: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等。(2)钢结构设计:包括钢框架结构、钢桁架结构、钢网架结构等。(3)木结构设计:包括木框架结构、木屋架结构等。(4)砌体结构设计:包括砖混结构、砌块结构等。(5)混合结构设计:结合以上各种结构形式,形成的复合结构体系。2.3结构设计的计算方法结构设计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力学法:基于力学原理,运用平衡方程、兼容方程和物理方程进行结构分析。(2)矩阵法:将结构离散为有限数量的单元,通过建立矩阵方程进行求解。(3)有限元法:将结构划分为有限数量的单元,采用数值方法求解结构平衡方程。(4)概率法:基于概率论原理,对结构可靠性进行评估。(5)优化设计法:在满足结构安全、经济、美观等条件下,通过优化算法寻找最佳结构设计方案。在实际工程中,结构设计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以保证结构设计的安全、可靠、经济和美观。第三章建筑材料选择与应用3.1建筑材料的基本特性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物的基础物质,其基本特性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具有重大影响。以下是建筑材料的基本特性:(1)物理特性:包括密度、吸水性、导热性、导电性、耐腐蚀性等,这些特性决定了建筑材料的适用范围和环境适应性。(2)力学特性:包括强度、弹性、塑性、韧性等,这些特性决定了建筑材料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3)化学特性:包括耐酸碱性、抗老化性、燃烧性等,这些特性决定了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和环保性。(4)装饰特性:包括色彩、光泽、纹理等,这些特性决定了建筑物的美观性。3.2建筑材料的选择原则合理选择建筑材料是保证建筑物质量的关键。以下是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遵循的原则:(1)适用性原则: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环境条件、施工条件等因素,选择具有相应特性的建筑材料。(2)安全性原则: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满足建筑物的安全要求。(3)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建筑物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价格合理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成本。(4)环保性原则:选择环保、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3建筑材料的施工应用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应用建筑材料是保证建筑物质量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建筑材料的施工应用要点:(1)材料检验:对进场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保证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2)材料存储:根据建筑材料的特性,采取相应的存储措施,防止材料受潮、变形、变质等。(3)施工工艺:根据建筑材料的特性,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4)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监控,保证其质量稳定。(5)施工安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防止因建筑材料使用不当导致的安全。(6)环保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减少建筑材料对环境的影响。第四章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4.1施工组织的基本原则建筑施工组织是指在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施工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有效管理,保证施工任务顺利进行的过程。施工组织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法性原则:施工组织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建筑行业规范进行。(2)科学性原则:施工组织应遵循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3)经济性原则:施工组织应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4)安全性原则:施工组织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与稳定。(5)协调性原则:施工组织应协调各参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保证项目顺利推进。4.2施工组织的设计内容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施工总体布局:根据项目特点,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局,包括施工区域、材料堆放区、办公区等。(2)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施工任务的时间节点。(3)施工资源配置: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材料、设备等资源,保证施工顺利进行。(4)施工组织结构:明确施工组织的管理层次、岗位职责和协作关系。(5)施工技术措施:针对项目特点和施工要求,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6)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保证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目标。4.3施工管理的任务与方法施工管理是指在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施工活动进行有效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的过程。施工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施工进度: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任务,保证项目按期完成。(2)保证施工质量:通过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控,保证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目标。(3)控制施工成本: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4)保证施工安全:加强安全管理,预防安全的发生。(5)协调各方关系:协调各参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保证项目顺利推进。施工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管理:建立健全施工组织结构,明确各岗位职责,提高组织协调能力。(2)技术管理: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3)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控。(4)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措施,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5)成本管理: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6)信息管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施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第五章建筑施工技术5.1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中的基础性技术,主要包括土方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工程等。以下对这几个方面的施工技术进行详细阐述。5.1.1土方工程施工技术土方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土方开挖、土方回填、土方压实等。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采用合适的开挖方法,保证土方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要注意土方开挖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坍塌等安全的发生。5.1.2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桩基工程、地基处理工程、基础垫层工程等。在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桩型、桩长和桩径,保证桩基工程的稳定性。地基处理工程应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基础垫层工程施工中,要保证垫层的厚度、强度和平整度。5.1.3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工程、砌体结构工程、钢结构工程等。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速度、养护时间等,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质量。砌体结构工程施工中,要保证砌块的尺寸、强度和砌筑质量。钢结构工程施工中,要保证钢构件的焊接质量、涂装质量和安装精度。5.1.4屋面工程施工技术屋面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屋面防水工程、屋面保温工程、屋面排水工程等。在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选用合适的防水材料,保证防水层的施工质量。屋面保温工程施工中,要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保证保温效果。屋面排水工程施工中,要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防止屋面积水。5.2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钢结构制作、钢结构安装、高强度螺栓连接等。以下对这几个方面的施工技术进行详细阐述。5.2.1钢结构制作技术钢结构制作技术包括钢材切割、焊接、矫正、涂装等。在钢材切割过程中,要保证切割尺寸准确,切割面光滑。焊接过程中,要保证焊接质量,防止焊接缺陷。矫正过程中,要保证钢构件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涂装过程中,要保证涂层的质量,提高钢结构的耐腐蚀功能。5.2.2钢结构安装技术钢结构安装技术包括构件安装、高强度螺栓连接、焊接连接等。在构件安装过程中,要保证安装精度,保证结构稳定。高强度螺栓连接过程中,要保证螺栓的紧固力矩,保证连接质量。焊接连接过程中,要保证焊接质量,防止焊接缺陷。5.2.3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是钢结构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螺栓的紧固力矩,防止螺栓松动。同时要检查螺栓的连接质量,保证连接的可靠性。5.3装饰工程施工技术装饰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室内装饰工程、室外装饰工程、门窗工程等。以下对这几个方面的施工技术进行详细阐述。5.3.1室内装饰工程施工技术室内装饰工程施工技术包括墙面施工、地面施工、顶棚施工、家具安装等。在墙面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墙面平整、清洁,选用合适的涂料或壁纸。地面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地面平整、耐磨,选择合适的地面材料。顶棚施工过程中,要保证顶棚平整、美观,选用合适的顶棚材料。家具安装过程中,要保证家具安装牢固,符合设计要求。5.3.2室外装饰工程施工技术室外装饰工程施工技术包括外墙施工、景观施工、照明施工等。在外墙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外墙美观、耐久,选用合适的装饰材料。景观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景观布局合理,选用合适的植物和建筑材料。照明施工过程中,要保证照明效果,选用合适的灯具和电源。5.3.3门窗工程施工技术门窗工程施工技术包括门窗制作、门窗安装等。在门窗制作过程中,要保证门窗尺寸准确,选用合适的材料。门窗安装过程中,要保证门窗安装牢固,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检查门窗的密封功能,保证室内外环境的舒适性。第六章建筑施工质量控制6.1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6.1.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始终将质量放在首位,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满足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要求。要树立质量意识,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的各个环节。6.1.2坚持全过程控制原则质量控制应涵盖从施工准备到工程验收的全过程。在施工前,要充分了解项目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施工质量;在工程验收阶段,要全面检查工程质量,保证符合标准。6.1.3坚持科学管理原则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包括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施工人员培训等。6.1.4坚持持续改进原则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对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持续改进,提高施工质量。6.2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措施6.2.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1)明确施工质量目标,制定施工质量计划;2)加强施工图纸审查,保证施工图纸符合设计要求;3)加强施工组织设计,保证施工方案合理、可行;4)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6.2.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严格执行施工操作规程,保证施工质量;2)加强施工过程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施工环境整洁、安全;4)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6.2.3施工后的质量控制1)对工程进行验收,保证工程质量符合标准;2)对验收过程中发觉的问题进行整改,保证工程交付使用;3)建立工程质量档案,为工程维修、保养提供依据;4)加强售后服务,及时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6.3质量的处理6.3.1质量的认定1)根据的性质、影响范围和损失程度,对质量进行分类;2)明确质量的责任主体,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3)对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原因。6.3.2质量的处理措施1)对质量进行紧急处理,防止扩大;2)根据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3)对责任人进行追责,依法进行处理;4)加强教训,提高施工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6.3.3质量的预防1)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检查;3)加强施工技术创新,提高施工质量;4)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质量的能力。第七章建筑施工安全7.1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是建筑行业永恒的主题,其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安全意识。人是建筑施工的主体,必须始终将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养。(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预防安全的发生,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做到防治结合。(3)坚持依法治安,规范施工行为。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监管,规范施工行为,保证安全生产。(4)坚持科技创新,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7.2安全管理的任务与方法7.2.1安全管理的任务(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2)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3)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4)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发觉和整改安全隐患。(5)建立健全安全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处理安全。7.2.2安全管理的方法(1)实行安全目标管理,明确安全生产目标,层层分解,保证实现。(2)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3)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4)实施安全奖惩制度,激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安全生产。(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效率。7.3安全的预防与处理7.3.1安全的预防(1)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施工行为。(3)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及时发觉和消除安全隐患。(4)提高施工技术水平,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降低安全风险。(5)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的能力。7.3.2安全的处理(1)及时报告安全,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现场救援。(2)迅速组织调查,查明原因,分清责任。(3)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4)总结教训,完善安全生产措施,防止类似的再次发生。(5)加强后的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第八章建筑施工环保与节能8.1环保与节能的基本原则8.1.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8.1.2优化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环保与节能要求,通过优化建筑布局、选用适宜的建筑形式、提高建筑围护结构功能等手段,降低建筑能耗。8.1.3创新施工技术积极推广创新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8.1.4强化施工管理加强施工管理,保证环保与节能措施的有效实施,提高施工质量。8.2环保与节能的技术措施8.2.1选用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材料选用上,优先选择绿色、环保、高功能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环境污染。8.2.2提高建筑围护结构功能优化建筑围护结构设计,提高保温、隔热、隔声功能,降低建筑能耗。8.2.3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在建筑设备选用上,优先考虑高效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8.2.4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常规能源消耗。8.3环保与节能的施工管理8.3.1完善环保与节能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环保与节能管理制度,明确各责任主体的职责,保证环保与节能措施的有效实施。8.3.2强化施工现场环保与节能监管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保与节能监管,保证各项环保与节能措施落实到位。8.3.3提高施工人员环保与节能意识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与节能培训,提高其环保与节能意识,使其在施工过程中自觉遵守环保与节能要求。8.3.4优化施工工艺与流程优化施工工艺与流程,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8.3.5加强环保与节能监测与评估对施工现场的环保与节能情况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发觉并解决问题,保证环保与节能目标的实现。第九章建筑施工信息化9.1信息化施工的基本概念信息化施工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施工资源、施工过程、施工成果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施工方式。信息化施工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工程质量为核心目标,通过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信息化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2)进度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实时监控施工进度,保证施工按计划进行。(3)质量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控,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4)安全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预防安全的发生。9.2信息化施工的技术手段信息化施工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装修等方面的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2)建筑信息模型(BIM):通过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集成和管理,提高施工过程的协同性。(3)施工项目管理软件: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4)移动通信技术:通过移动通信设备,实现施工现场与项目管理团队的实时沟通,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和准确性。(5)物联网技术: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施工现场的设备、材料、人员等进行实时监控,提高施工管理效率。9.3信息化施工的管理体系信息化施工的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信息化施工的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协作关系,保证信息化施工的顺利实施。(2)技术标准体系: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信息化施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