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基本知识(一)法律法规一、填空题1.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____________和社会发展相协调。2.《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于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____日公布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___________。4.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_______________。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____________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7.国家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落后设备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采取有利于煤炭清洁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质煤炭,鼓励和支持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推广。9.国家对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应当保证其下游________________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制定环境保护法,是为保护和改善_________________,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A.人民生活环境B.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C.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D.生态环境2.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_______________公布实施的。A.1989年2月6日B.1982年12月26日C.1989年12月26日D.1989年12月1日3.《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_________________。A.一切企事业单位B.一切单位和个人C.一切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4.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________________。A.检举B.控告C.投诉D.检举和控告5.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制定的。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全国人大常委会C.中国环境监测总站D.国家技术监督局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部门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部门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7.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_______________,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时计算。A.1年B.2年C.3年D.5年8.未经环保行政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责令____________。A.重新安装B.处以罚款C.重新安装使用,并处罚款D.整改9.我国《水污染防治法》中所说的“油类”是指________________。A.任何类型的油B.动物油C.矿物油D.任何类型的油及其炼制品10.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__________________。A.限期治理制度B.排污许可制度C.浓度控制制度D.总量控制制度11.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建设无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小型企业,严重污染水环境的,应当由所在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A.市、县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治理B.市、县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责令关闭C.市、县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处以罚款D.市、县人民政府环保部门责令关闭12.《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被淘汰的设备________________。A.转让给他人使用的,不得收费B.转让给他人使用的,应当防止产生污染C.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D.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13.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应当定期发布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的是_____________。A.大、中城市人民政府B.大、中城市人民政府气象行政主管部门C.大、中城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D.大、中城市人民政府环保行政主管部门14._____________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划定本行政区内各类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并进行管理。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D.省级以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15.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A.事先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当地公安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B.事先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告C.事先向当地环保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当地环保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告D.排放噪声者向社会公告,无须申请16.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_________________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噪声情况。A.5日B.10日C.15日D.20日17.夜间噪声是指_____________的噪声。A.晚二十二点至晨六点之间的期间B.晚二十点至晨六点之间的期间C.晚二十点至晨八点之间的期间D.晚二十二点至晨八点之间的期间18.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所作的规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A.经环保部门同意后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B.禁止过境转移危险废物C.经海关同意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D.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19.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________________阶段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A.可行性研究B.初步设计C.施工D.试生产2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的规定,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建设项目_______________。A.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B.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C.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D.应当编制环境影响分析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21.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自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之日起____________,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A.3个月内B.3个月后C.6个月内D.6个月后三、多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要素属于我国《环境保护法》所定义的环境范畴________________。A.城市和乡村B.海洋C.矿藏D.野生动物E.人文遗迹2.在人群集中地区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必须采取____________措施,防止污染大气。A.防风B.防燃C.防尘D.防雨3.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____________区域,____________区域,重要的____________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A.自然生态系统B.水土保持区域C.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D.水源涵养4.1998年11月18日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适用于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A.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B.海域C.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5.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A.企业不得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B.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自行决定拆除或者停用已有的污染防治设施C.国家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D.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内可以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但必须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下列哪些活动是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从事的___________________。A.向保护区的水体排放污水B.在保护区内从事旅游、游泳等活动C.在保护区周边新建防护围栏D.在保护区内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7.在下列哪些水域不得新建排污口______________。A.生活饮用水源地B.风景名胜区水体C.重要渔业水体D.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的保护区8.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________________。A.油类B.工业废渣C.城市垃圾D.放射性固体废弃物9.以下哪些能源是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的__________________。A.太阳能B.石油C.风能D.水能E.煤炭10.下列哪些类型煤炭是国家禁止开采的___________________。A.高硫份B.高灰份C.高放射性D.含砷量超过规定标准11.国务院划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A.城市总体规划B.环境保护规划目标C.城市的综合实力D.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12.以下哪些城市应列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_____________。A.直辖市B.省会城市C.沿海开放城市D.重点旅游城市13.以下哪些区域可以称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________________。A.商业区B.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C.文教科研区D.医疗区14.《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逐步在________________区域合理设置噪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加强环境噪声监控。A.在城市市区主要交通要道B.商业区C.风景名胜区D.人口集中区域15.根据《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A.将住宅改变为餐饮、娱乐等商业用房的,只需征求相邻楼层的住户同意即可B.住宅楼内地下车库、设备间相邻上层为居民住宅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建造地下车库、设备间时采取隔声、防振等措施,避免对相邻上层居民造成影响C.新建建筑物在建筑设计时应当合理安排空调器室外机组的安装位置D.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内进行室内装修、制作家具及室外修缮等,不得在十二时至十四时和十九时至次日七时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作业16.《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规定:在_________________区域内禁止建设排放环境噪声的工业设施。A.居住区和其他人口密集区B.医院、疗养院、学校、图书馆、幼儿园、老年公寓、机关、科研单位所在的区域C.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D.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重点保护区域17.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所规定的固体废物管理防治原则是______________。A.无害化B.减量化C.工业化D.资源化18.下列收集、贮存、转移危险废物的说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要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A.危险废物可以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B.禁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C.贮存危险废物必须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并不得超过2年D.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19.下列_________________污染物的防治适用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A.液态废物B.危险废物C.工业固体废物D.城市生活垃圾E.置于容器内的气态废物四、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2.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4.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先执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再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5.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不适用于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也适用于海洋污染防治。()8.《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监测数据以及环境纠纷监测数据的争议,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监测机构负责技术仲裁。()9.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是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只有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才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11.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12.《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规定:在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内新建按照规划设计要求配套的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生活、消费、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与相邻最近的居民住宅边界的直线距离不得小于二十米。13.《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以及控制措施时,应当同时考虑本辖区和相邻地区环境质量的要求,凡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目标,造成邻近地区环境污染加剧或者环境功能下降的,应当向邻近地区支付补偿费。()14.生产、销售、进口依法被列入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该产品和包装物进行回收。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发生变更的,应该由变更后的单位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对未处置的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妥善处置和贮存。变更前的当事人不承担污染防治义务。()五、回答题1.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环境的定义。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对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有何规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应负的法律责任是如何规定的?4.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该单位依法给予什么处罚?5.我国《环境保护法》对企事业单位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该单位应当采取的措施做了哪些规定?6.什么叫“水污染”?7.简述酸雨控制区的划定原则?8.简述“环境噪声”与“环境噪声污染”的定义。9.什么叫做危险废物?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一般性固体废物的转移作出了哪些规定?六、案例分析1.某硫酸厂长期将含酸废水通过其排污管道排入离其厂区不远的一条河流,当地环保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其限期治理,并缴纳超标排污费。河流附近的农民从该河中取水灌溉。某日,该村村民张某发现经前日浇灌过的果树发生大面积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5万元。于是张某向环保局投诉。环保部门通过调查认为,果树是因为受酸水腐蚀而死,于是在夜间没有通知该厂的情况下对排污口进行取样监测,pH值为3.20,因此认定果树死亡硫酸厂应负全部责任。张某要求硫酸厂赔偿其经济损失,遭到拒绝。硫酸厂认为,虽然自己排放的废水没有达到排放标准,但已经向环保部门缴纳超标排污费,不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问:(1)硫酸厂是否应该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2)如果硫酸厂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张某可以采取什么方式要求赔偿?2.某造纸厂位于城西工业区,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决定建设新厂。新厂址位于城东开发区。新项目的环评报告书于1998年8月获审批通过。由于配套资金一直没有到位,新项目开工建设一个月后便一直处于停工状态。2000年,老厂旁边的纺织厂倒闭,该厂为整合资源,决定买入纺织厂地皮并按设计方案在该地皮建设新厂。新厂于2001年建成,并于2001年底投入试生产。新项目的生产规模与环评相同,但是污水处理设施没有建设,仍使用老厂的设施处理,致使老厂的污水处理设施处于超负荷状态。经环境监测部门对排污口排放的污水进行监测,表明废水污染物排放严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问:(1)该造纸厂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哪些环保法规和制度,请说明理由?(2)环保部门对该厂的行为应如何处理?3.2000年8月,某村民委员会在原告周某某房前约40m处安装一25W广播喇叭,并于每日晨7时至7时30分、中午11时30分至11时45分、晚5时30分至6时30分,转播新闻广播节目。原告以广播喇叭声严重干扰生活、学习为由,找到被告,要求予以解决,未果。2002年7月,原告委托区环境保护监测站进行噪声监测,监测结果为:“测点1”昼间73.5dB,“测点2法院认为,农村广播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舆论工具。农村广播产生的音量是否为环境噪声相关法律所规范,尚无明确的规定。因此,对原告要求被告拆除广播喇叭的请求,无法律依据,不予支持。请就此案的审理,陈述你的意见。(二)标准规范一、填空题:1224、5、8030.54等效分析方法515分贝63m二、单项选择题:1C2B3B4C5C6A7A8D9D10D11A12B13C14A15B16C三、多选题:1AC2ABCD3ABCD4ABC5ABC6ACD7B,F8ABD9ABC10ACDEG11ABCD12ABCDE13ABC14ADE四、判断题:1X2X3X4√5√6√7X8√9√10X11√12X13X14√15X16X17X18X一、填空题1.对于丰、平、枯水期特征明显的地表水水域,应分______水期________进行水质评价。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___________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____________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_______________项的标准限值。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室内空气采样时,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_______________米。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水质项目的分析方法应优先选择其附表4~表6规定的方法,也可采用ISO方法体系等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但必须进行适用性检验。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限值不准超过标准值_______________。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规定:新建锅炉房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________________以上。二、单项选择题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将地表水水域功能划分为_______________。A.三类B.四类C.五类D.六类2.排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V、V类水域的污水应当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_______________。A.一级标准B.二级标准C.三级标准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规定了__________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A.23B.33C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按照年限规定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表4所适用的年限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A.1997年1月1日后建设的单位B.1997年12月1日后建设的单位C.1998年1月1日后建设的单位D.2000年1月1日后建设的单位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对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采样,每日至少有_______________的采样时间,日平均值方为有效。A.12hB.16hC.18hD.20h6.《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_____________空气质量参数要求大于等于标准值。A.新风量B.相对湿度C.空气流速D.二氧化硫浓度7.空气的标准状态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时的状态。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各项标准值,均以________________为基准。A.标准状态下的干空气B.标准状态下的空气C.监测状态下的干空气D.监测状态下的空气8.污染源排气筒高度是指_____________。A.从海平面至排气筒出口处的高度B.从排气筒底部至排气筒出口处的高度C.排气筒高于附近建筑物的高度D.排气筒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处的高度9.单台出力小于65t/h的发电燃煤锅炉废气污染物的控制和管理适用于_______________。A.《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B.《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C.《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0.《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规定燃煤锅炉二氧化硫、烟尘排放浓度的过量空气系数a为____________。A.1.2B.1.5C.1.7D.1.811.无组织排放指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因此,在执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指标时,由低矮排气筒造成的监控点污染物浓度增加_______________。A.不予扣除B.应予扣除C.酌情扣除12.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适用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________________标准。A.0类B.1类C.2类D.3类1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IV类标准所规定的标准值为____________。A.昼间65dB(A),夜间55dB(A)B.昼间70dB(A),夜间60dB(A)C.昼间70dB(A),夜间55dB(A)D.昼间65dB(A),夜间50dB(A)14.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1996),鉴别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的pH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A.≥12.5或≤2.0B.≥12或≤4.0C.≥12.5D.≤4.0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中_______________,制定地方补充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备案。A.规定的项目B.未规定的项目C.特殊污染项目D.重污染项目16.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_________________。A.每年四次(每季度一次)B.每年三次(丰、枯、平水期)C.每年二次(丰、枯水期)D.每年一次三、多项选择题1.应该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污水有:__________________。A.生活污水B.造纸废水C.石油炼制行业废水D.印染废水2.下列火电厂适用于《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A.使用单台出力65t/h以上除层燃炉、抛煤机炉外的燃煤发电锅炉的火电厂B.各种容量的煤粉发电锅炉的火电厂C.单台出力65t/h以上燃油发电锅炉的火电厂D.各种容量的燃气轮机组的火电厂E.各种容量的以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为燃料的火电厂3.以下____________水域禁止新建排污口。A.GB3838中I类水域B.GB3838中Ⅱ类水域C.GB3838中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D.GB3097中一类海域4.根据《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在车间排口采样监测的项目有__________。A.总汞B.总铬C.总铅D.硫化物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对地下水质量分类的依据有___________。A.我国地下水质现状B.人体健康基准值C.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D.国外相关标准6.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下列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中,划分为二类区的有________________。A.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B.特定工业区C.农村地区D.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7.《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用筛选法采集室内空气样品时,采样前关闭门窗________________h,采样时关闭门窗,至少采样__________________min。A.8B.12C.20D.24E.30F.45G.60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规定,下列___________污染物的排气筒排放高度不得低于25m。A.氯气B.光气C.沥青烟D.氰化氢9.关于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设置,以下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_。A.为确定浓度的最高点,实际监控点最多可设置4个B.监控点一般应设于周界外10m范围内C.若现场条件不允许,可将监控点移于周界内侧D.若经估算测量,无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区域超出10m范围之外,仍应将监控点设置在10m范围之内10.《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的Ⅱ类土壤主要适用于_____________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A.一般农田B.自然保护区C.蔬菜地D.茶园E.果园F.林地G.牧场11.噪声按来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A.交通噪声B.工业噪声C.施工噪声D.社会噪声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适用于全国____________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A.江河B.湖泊C.运河D.渠道E.水库F.地表排污沟1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______________等地的土壤。A.牧场B.林地C.自然保护区D.河湖底质E.水库底质14.以下关于噪声监测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A.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点的布设应为厂界噪声敏感处厂界外1m,1.2m以上高度,有围墙必须在围墙上方测量B.厂界噪声只需测量1min等效声级C.铁路两侧区域环境噪声测量不应避开列车通过时间D.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测量分昼间和夜间两部分分别进行E.当厂界待测噪声与环境背景噪声差值小于10dB时,需要进行背景值修正四、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低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规定的重金属项目二级标准值与土壤pH值无关。()3.位于城郊和乡村的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执行的噪声昼间标准为50dB(A),夜间标准为40dB(A)。()4.火电厂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应在机组运行负荷的75%以上进行。()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适用于全国以地表水、地下水和处理后的养殖业废水及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的工业废水作为水源的农田灌溉用水。()6.按照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造纸工业水污染排放执行《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1992),不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7.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Ⅱ类标准执行。()8.污水是指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的总称。()9.《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10.Ⅳ类地下水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11.居民小区和工业企业内独立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的排放管理应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1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所规定的基本控制项目主要包括对环境有较长期影响或毒性较大的污染物。()13.《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1992)分年限规定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排水量,其最高允许排水量应按日均值计算并且不包括冷却水及生产区非生产用水。()1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水污染物取样频率为至少每2小时一次,取24小时混合样,以日均值计。大气污染物采样频率为每2小时采样一次,共采集4次,取其最大测定值。()15.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um的颗粒物。()16.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统称环境空气。()17.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别对氮氧化物和二氧化氮的浓度限值进行了规定。()1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氧化硫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是指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五、问答题1.什么叫大气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其监测采样和评价的执行标准主要有哪些?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对污染源排气筒高度不达标的情况作出了哪些规定?3.列出《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中恶臭污染物控制项目。(至少列出5种)4.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具体含义是什么?5.写出我国在用的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至少各写出5个)六、案例题1.某化工厂,地处城市一般工业区,1995年建厂,2005年进行了了扩建改造。项目原有废气处理设施一套,改造后又增加一套废气处理设施。该厂生产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经原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经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长江。请判断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噪声应该执行什么标准,并说明应执行的级别,如执行标准对年限进行区分的,请说明具体应执行的表号。2.某硫酸生产企业,1996年建成投产,因未做环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该企业于1998年补做了环评,并进行了相应处罚。该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硫酸生产工艺尾气,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硫酸雾,排放高度为22m,该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为二类区。当地环境部门对该企业产生的废气进行了一次监测,其中,硫酸雾的监测结果为:排放浓度38mg/m3,排放速率3.9kg/h。试判断:(1)该项目废气排放应该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哪一个表列标准以及执行级别?(2)现给出该项目应执行的表列标准,试判断硫酸雾的排放是否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79—1996)的要求?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排气筒(m)二级三级硫酸雾45(其他)152030401.52.68.8152.43.913233.某食品厂地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二类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二类区。1999年建成投产,采用新立项安装的10t/h燃煤锅炉供热,其烟囱高度为35m。生产污水排入附近河中,该河的功能区划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Ⅴ类水。请问:(1)该食品厂排放的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9878—1996)中的几级标准?(2)其锅炉的烟尘排放浓度应执行什么标准?(3)该厂的厂界噪声执行什么标准?(三)监测分析基础填空题1.滴定管用于容量分析,有常量和微量两个等级,在使用要求上滴定管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2.监测分析所配制的试液中,需避光的试液应用______________盛放。3.冷凝管所用冷却水的走向应自________________端走向________________端。4.分析方法中,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使用________________纯试剂和相应纯度的水。5.在容量分析中,最重要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单项选择题1.通常,标准溶液浓度是指_____________时的浓度,否则应予校正。A.20℃B.0℃C.2.要求准确称取指定重量的试样时应使用_______________。A.常规称量法B.固定量称量法C.减量称量法3.GB6682—1992“实验室用水规格”中将实验室用水分为三个等级,各级别的电导率(25℃)为____________A.一级水≤0.1μS/cm;二级水≤1.0μS/cm;三级水≤5.0μS/cmB.一级水≤0.01μS/cm;二级水≤0.1μS/cm;三级水≤0.5μS/cmC.一级水≤5.0μS/cm;二级水≤1.0μS/cm;三级水≤0.1μS/cm4.实验室配制的碱性试液必须用_____________贮存。A.聚乙烯瓶B.硬质玻璃试剂瓶5.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能对溶液酸碱度起稳定作用的试液,它能耐受进入其中的少量强酸或强碱性物质以及用水稀释的影响而保持溶液pH值基本不变。A.酸碱溶液B.标准溶液C.缓冲溶液6.滴定管活塞密合性检查:在活塞不涂凡士林的滴定管中加蒸馏水至零标线处,__________。A.放置5min,液面下降不超过1个最小分度者为合格B.放置10min,液面下降不超过1个最小分度者为合格C.放置15min,液面下降不超过1个最小分度者为合格7.在分析分离过程中常有干扰物质的存在,利用__________可将干扰离子浓度减小,甚至使干扰离子浓度低至不足以参加反应,或参加反应的量极微,就可以消除该离子的干扰。A.掩蔽剂B.解蔽剂8.实验室中使用的高压氮气瓶外表颜色为______________。A.深绿色B.黑色C.天蓝色多项选择题1.分析检验方法中的理化检验法可分为____________。A.物理法B.化学法C.微量法D.生物法2.滤纸可分为快速、中速、慢速三种,其划分标准为_______________。A.滤纸厚度B.疏密程度C.孔径大小3.能引起称量误差的因素有____________。A.环境因素变动B.被称物性状变化C.空气浮力的影响D.天平和砝码影响4.配制的试剂溶液应贴有标签,并注明试液名称、_______________等。A.浓度B.配制日期C.有效期D.配制人5.化学试剂储藏室必须___________和通风。A.防火防爆B.防潮防毒C.防降解D.避光6.《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92—2002)要求:采样点处必须设置明显标志,标志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等。A.点位名称B.编号C.排污去向D.主要污染因子7.实验室常用的量器类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A.试剂瓶B.滴定管C.量筒D.分度吸管8.实验室常用的容器类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A.试剂瓶B.比色管C.烧杯D.分度吸管9.对可产生____________气体的实验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A.刺激性B.惰性C.腐蚀性D.有毒10.气象参数有_____________等。A.气温B.气压C.风向D.风速E.相对湿度11.实验室的安全包括______________等方面。A.防火防爆B.防毒C.保证压力容器和气瓶的安全、电气的安全D.防止环境的污染12.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A.直接法B.稀释法C.间接法13.我国的化学试剂等级符号为:一级品____________,二级品__________,三级品________,四级品__________。A.G.R.B.C.P.C.A.R.D.L.R.14.比色分析的误差来源是____________。A.方法误差B.仪器误差C.辨色误差15.干燥是指去除样品、沉淀或试剂中所含水分或保护某些物质免除吸收空气中水分的过程。常用____________和吸附等方法进行干燥。A.烘烤B.沉淀C.冷炼D.化学16.实验室常用的电热设备有:电炉、电热套、___________等。A.电热板B.高温炉C.烘箱D.恒温水浴四、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配制好的标准溶液应使用能密封的硬质玻璃或塑料瓶贮存,可以长期保存在容量瓶中。()2.蒸发、蒸馏或回流易燃易爆物品时,分析人员不得擅自离开,不得用明火直接加热,应按沸点高低分别使用水浴、砂浴或油浴加热,并应注意室内通风以免蒸气浓度过高。()3.用基准物标定法配制的标准溶液,至少平行标定三份,平行标定的相对偏差不大于2%,取其平均值计算溶液的浓度。()4.玻璃仪器常用的干燥方法是烘干,可以用烘箱烘干的玻璃仪器包括量筒、烧杯等。()5.体积比浓度为:由A体积的试剂与B体积的稀释剂混合而成。以A+B的形式表示。()6.方法标准是指以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测定、作业或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7.凡承担监测工作、报告监测数据者,必须参加合格证考核(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样品的分析三部分)。考核合格,取得(某项目)合格证,才能报出(该项目)监测数据。()8.凡有配套塞、盖的玻璃仪器,如称量瓶、量瓶、分液漏斗、具塞比色管、滴定管等都可以拆散使用和存放。()9.标准溶液移液操作可分几次完成,例如移取10mL溶液样品,可选用5mL单标线吸管,分2次移取。()10.快速吸管不得用于准确计量。对必须保留管尖自然残留液量的吸管,不得以任何方式(吹、挤)排空使用。()11.有效数字用于表示测量结果,记录和报告的测量结果只应包含有效数字,对有效数字的位数不能任意增删。()12.下列数字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结果哪个正确,哪个不正确?A.4.2468—4.2()B.23.4548—23.4()C.0.4652—0.5()D.45.45—45.5()13.化学分析中,常以化学反应的外观变化指示物质反应的进行程度。对难以由其外观变化做出明确判断的反应,常需借助一种辅助试剂,以它在反应进行中所发生的外观变化指示反应的进行程度,这种辅助试剂就是指示剂。()14.配电盘、电气设备或电线着火,先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切断电源后才能用水扑救。()15.用有机溶剂配制的贮备标准溶液不宜长期大量存放在冰箱中,以免相互污染或发生危险。()五、问答题1.简述监测人员技术要求。2.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有几个?它们的名称和符号是什么?3.写出5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名称。4.下列数据各有几位有效数字?(1)30.008(2)0.0046(3)280000(4)1.008(5)5.2×103(6)7.09(7)0.0009(8)6.33×10-45.使用化学试剂必须遵守哪些原则?六、计算题1.欲配制w(NaOH)=5%的稀NaOH溶液400g,需要用w(NaOH)=40%的浓NaOH溶液多少克?加多少克的H22.请将下列计算结果按计算规则修约。(1)24×1.0081×3.52=85.1558()(2)15.1+37.82-12.135=40.785()(3)1.212=1.4641()(4)lg25=1.3979()3.欲用c(NaOH)=0.1000mol/L的NaOH溶液配制c(NaOH)=0.0250mol/L的NaOH溶液500Ml,应如何配制?(四)质量保证一、填空题1.实验室所测得的分析方法的检出浓度必须达到_____________该标准方法所提出的检出浓度值。2.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3.休哈特(Shewhart)质量控制图是以数量统计为理论依据的图上操作方法,他将__________图形变换为____________的图形,以检验测定数据的质量。4.常用的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中,平行双样评价数据的____________;加标回收评价数据的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就是由某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二、单项选择题1._____________为在同一实验室中,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都相同时,对同一样品进行双份或多份平行样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A.平行性B.重复性C.再现性2.____________为用相同的方法,对同一样品在不同条件下获得的单个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不同条件指不同实验室、不同分析员、不同设备等。A.平行性B.重复性C.再现性3.总体均值与一已知值相等的统计检验,根据总体方差已知或未知,检验方法可分为u检验法和t检验法,其中以____________应用最为广泛。A.u检验法B.t检验法4.Dixon检验法用于一组观测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一组观测值中的异常值,适用于检出___________异常值。A.一个或多个B.一组C.大于一个5.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A.判断工作中的失误B.考核分析人员的操作技术C.检查各实验室是否存在系统误差,提高数据可比性三、多项选择题1.环境监测数据的五性是指______________。A.代表性B.准确性C.精密性D.可比性E.完整性F.随机性2.实验室内监测分析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A.平行样测定B.加标回收分析C.空白实验值测定D.标准物质对比试验E.质量控制图F.校准曲线3.校准曲线的斜率通常随_______________等实验条件的改变而变动。A.环境温度B.试剂批号C.试剂的储存时间D.标准溶液浓度4.仪器三色管理标志中,红色代表___________,黄色代表_____________,绿色代表_____________。A.合格B.准用C.停用5.精密度通常用_____________表示。A.极差B.相对误差C.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D.相对标准偏差和标准偏差6.准确度通常用_____________表示。A.平均偏差B.绝对误差C.方差D.相对误差7.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应记录到小数点后第________位,用分光光度测量,记录到小数点后第__________位。A.2B.3C.48.在线性范围内,校准曲线至少有__________个浓度点,其中应包括___________点。A.五B.六C.零浓度9.校准曲线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____________为合格。分光光度法截距一般应__________,否则可进一步作截距显著性统计检验。A.≥0.999B.≤0.005C.≥0.99D.≤10.监测分析中,影响空白值的因素有___________及环境条件等。A.实验用水的质量B.试剂的纯度C.器皿的洁净程度D.计量仪器的性能11.校准曲线的主要特征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A.回归方程B.截距C.精密度D.斜率(灵敏度)E.线性相关系数12.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根据被考核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岗位要求确定考核内容。A.表达能力B.基本理论C.基本技能D.样品分析13.过失误差是监测人员在监测分析过程中发生不应有的错误造成的,例如___________等。A.器皿不洁净B.错加试剂C.仪器出现异常而未发现D.方法误差E.计算误差14.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A.方法误差B.仪器误差C.试剂误差D.操作误差E.环境误差F.操作过程中的样品损失15.减少系统误差的办法有_______________。A.仪器校准B.平行双样C.空白实验D.标准物质对比分析E.回收实验16.实验室体系文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A.质量手册B.程序文件C.技术记录D.质量记录E.作业指导书四、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密码平行质控样是在同一采样点上,同时采集双份样品,按密码方式交付实验室进行分析。2.精密度是使用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之间的一致程度。它反映了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的大小。3.空白实验(空白测定)指除用水代替样品外,其他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的操作过程。空白试验与样品测定同时进行。4.校准曲线在使用中可在高浓度端任意外推。5.一个分析方法的空白实验值之大小和它的分散程度,都直接影响着这个方法的检出限和实验的精密度。6.《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114号)规定:持有合格证的人员,方能从事相应的监测工作;未取得合格证者,只能在持证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监测质量由持证人员负责。7.加标回收率测定时,加标物质的形态应该和待测物的形态相同。8.加标量应尽量与样品中待测物含量相等或相近,不需要注意对样品容积的影响。9.天平在安装、修理和移动位置后,均应进行计量性能检定。10.空白实验值的大小只反映实验用水质量的优劣。11.质量控制(QC)和质量保证(QA)是贯穿环境监测全过程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程序。12.各种原始记录和测试报告,都要按国家规定使用法定计量单位。13.凡对检测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影响的测量和检验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和/或检定(验证)。14.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和质量监督员实质上是一码事,其概念、定义、职能完全相同,只是叫法不同。15.标准物质可以是纯的或混合的气体、液体或固体,也可以是一件制品或图像。五、回答题1.何谓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2.采样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涉及哪些内容?3.在环境监测中,标准物质的主要用途有哪些?4.实验室计量认证所依据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主要内容有哪些?5.简述检出限的几种计算方法。六、计算题1.已知其标样保证值(u)为110mg/L;某人对该标样测定5次,其结果为111mg/L、112mg/L、110mg/L、113mg/L、111mg/L,试求测定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5次测定值的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各多少?2.一组测定值为14.65mg/L,14.90mg/L,14.90mg/L,14.92mg/L,14.95mg/L,14.96mg/L,15.00mg/L,15.00mg/L,15.01mg/L,15.02mg/L,用Dixon检验法检验最小值是否离群?(n=10,a=0.01时D0。01=0.597)3.分析人员测定某项目的单个空白值20次,其测定值分别为0.006mg/L、0.006mg/L、0.010mg/L、0.015mg/L、0.011mg/L、0.010mg/L、0.010mg/L、0.010mg/L、0.013mg/L、0.015mg/L、0.015mg/L、0.015mg/L、0.012mg/L、0.014mg/L、0.010mg/L、0.005mg/L、0.005mg/L、0.012mg/L、0.012mg/L、0.005mg/L,请计算出该空白质控图的平均值、标准偏差、上控制限、上警告限和上辅助限。4.某一分析人员对同一样品作5次平行测定,获得数据分别为4.06,4.05,4.17,4.05,4.09,试用Grubbs法检验最大值4.17是否为离群值?(G(0.05,5)=1.672)5.两人对样品中的A含量测定结果如下,这两名分析人的测定结果有无显著差异?(已知F0.05(f大f小)=4.95,t(0.05,9)=2.201)甲:2.55,2.58,2.65,2.72,2.56,2.89,2.45n=7x=2.63s甲=0.143乙:2.45,2.56,2.78,2.35,2.45,2.35n=6x=2.49s乙=0.162(五)应急监测一、多选题1.《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依据是:______________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D.《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凡符合下列_____________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级)。A.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B.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C.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D.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3.突发环境事件,___________接收、报告、处理、统计分析由环保部门负责。A.环境污染事件B.生物物种安全事件C.辐射事件信息D.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件4.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________________。A.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级)B.重大环境事件(Ⅱ级)C.较大环境事件(Ⅲ级)D.一般环境事件(Ⅳ级)5.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一般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A.瞬时采样监测B.事故现场监测C.跟踪监测D.连续采样监测6.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工作原则是_______________。A.分类管理B.属地为主C.分级响应D.统一领导7.由于各种化学毒物其理化性质存在较大差异,故发生化学事故后产生的征候各有差别,例如_____________等毒物,由于沸点低、易挥发,泄漏后常以气态形式扩散,周围的农作物常伴有灼伤状。A.氨B.苯C.液氯D.一氧化碳8.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_____________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A.重大人员伤亡B.重大财产损失C.重大威胁和损害D.重大社会影响9.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监测人员应携带必要的____________尽快赶赴现场。A.简易快速检测器材B.采样器材C.安全防护装备10.各种毒物大都具有其特殊的气味,一旦发生化学泄漏事故后,在泄漏地域或下风向,可嗅到毒物散发出的特殊气味,如____________是苦核仁味,____________散发出烂干草味,___________为强烈刺激味,_____________气体散发出臭鸡蛋味。A.氢氰酸B.硫化氢C.光气D.氯化氰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颜色依次为蓝色、橙色、黄色、红色。()2.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以及负有监管责任的单位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应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级相关专业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内蒙古通辽新正电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招聘4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标准机械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天台县民政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聘工作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考核招聘事业编制专任教师1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包头常铝北方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5人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年陕西大秦电能集团有限公司安康大禹公司招聘(1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河南信阳市潢川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3名全日制公益性岗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北京市海淀区锦秋学校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安徽省立医院医技及医辅人员招聘13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西柳州市防洪办公室招聘编外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共青团考试题库(附答案)
- 全国数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5)
- 2025麻精等特殊管理药品考核(医、药、护人员)试题及答案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六讲“五胡入华”与中华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2025年版
- 六堡茶课件教学课件
- 材料作文“交流登山成功的经验”(2024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9篇附审题指导)
- 2025年中国宽温液晶屏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小学语文高段课程标准解读
- 智慧水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教育创新战略华润如何打造未来领袖孵化器
- 2025年四川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