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航空航天业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方案TOC\o"1-2"\h\u26660第一章先进制造技术概述 3192481.1先进制造技术简介 3281791.2航空航天业发展需求 324012第二章数字化设计与仿真 441342.1数字化设计技术 452362.1.1概述 455482.1.2技术特点 418072.1.3应用案例 4136812.2仿真分析与优化 4157742.2.1概述 4231212.2.2技术特点 5222662.2.3应用案例 5208392.3数字化制造流程 558452.3.1概述 5221692.3.2技术特点 573132.3.3应用案例 523182第三章增材制造技术 5209553.13D打印技术概述 5300363.2航空航天领域应用案例 6223313.2.1无人机部件制造 6213143.2.2发动机叶片制造 697093.2.3飞机内饰件制造 655913.3增材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665973.3.1材料多样化 6124553.3.2设备功能提升 6273713.3.3设计与制造一体化 7190923.3.4智能制造与网络化制造 77851第四章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7117464.1复合材料概述 7286014.2制造工艺与设备 7260944.2.1制造工艺 7290754.2.2设备 7244574.3航空航天应用实例 840694.3.1飞机结构部件 8187634.3.2卫星结构部件 8210194.3.3发动机部件 869994.3.4无人机结构部件 819594第五章智能制造技术 8108585.1智能制造概述 8132685.2机器学习与大数据 820855.3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927764第六章精密加工技术 9171436.1精密加工概述 9326546.2超精密加工方法 10271576.2.1超精密车削 10265006.2.2超精密磨削 1077726.2.3超精密电解加工 10311916.2.4超精密激光加工 10325296.3航空航天精密部件加工实例 1085346.3.1涡轮叶片加工 10311956.3.2光学零件加工 10293746.3.3高速轴承加工 11326286.3.4微细结构加工 1114114第七章集成制造技术 11273537.1集成制造概述 1189257.2航空航天集成制造模式 1158947.2.1基本模式 11258247.2.2应用案例 11162537.3集成制造系统与应用 12229347.3.1集成制造系统 12271827.3.2应用案例 1217840第八章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 12198348.1质量控制概述 12247328.2航空航天质量控制方法 12315878.2.1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12295608.2.2生产阶段的质量控制 1390018.2.3检验与测试阶段的质量控制 13145178.3检测技术与设备 1312528.3.1无损检测技术 13188958.3.2尺寸测量技术 13201878.3.3功能测试设备 1350558.3.4数据分析与处理 136825第九章安全与环保技术 13205069.1安全生产概述 13123979.1.1安全生产概念 14122739.1.2安全生产意义 14103939.2航空航天安全生产措施 1438289.2.1安全管理制度 1423339.2.2安全教育培训 14308209.2.3安全生产投入 1484459.2.4安全生产检查 14217169.2.5应急预案 14157719.3环保技术与绿色制造 1437949.3.1环保技术 15284699.3.2绿色制造 1511753第十章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153235610.1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15886110.2航空航天业发展前景 1568110.3未来制造技术创新方向 16第一章先进制造技术概述1.1先进制造技术简介先进制造技术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等,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升级和改进的一系列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目标,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先进制造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等手段,实现产品设计与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2)自动化技术:运用、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控制系统等,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精确化。(3)新材料技术:研发和应用新型材料,提高产品功能,降低成本。(4)绿色制造技术:关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实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5)集成技术:将多种技术融合应用于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1.2航空航天业发展需求航空航天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先进制造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以下为航空航天业发展需求中涉及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方面:(1)高精度加工:航空航天产品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要求,需要采用高精度加工技术,如数控加工、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等,以满足产品功能要求。(2)轻量化设计:航空航天器需具备轻量化、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如复合材料制备、三维打印等,实现轻量化设计。(3)智能化制造:航空航天业对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要求较高,需要运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精确化。(4)绿色制造:航空航天业在发展过程中,需关注环保和资源利用,采用绿色制造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5)高效生产:航空航天产品具有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等特点,需要采用高效生产技术,如并行工程、敏捷制造等,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通过应用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业可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升整体竞争力。第二章数字化设计与仿真2.1数字化设计技术2.1.1概述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设计技术在航空航天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数字化设计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对产品进行三维建模、分析、优化和模拟的一种设计方法。该方法具有高效、精确、易于迭代等特点,能够在产品设计阶段大幅提高研发效率。2.1.2技术特点(1)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技术可以实现对产品的三维建模,直观展示产品结构,便于工程师对产品进行详细分析和优化。(2)参数化设计:通过参数化设计,可以方便地调整产品尺寸、形状等参数,实现产品设计的快速迭代。(3)模块化设计:数字化设计技术支持模块化设计,有利于产品部件的标准化和系列化,提高生产效率。(4)协同设计:数字化设计技术可以实现多人协同设计,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设计成本。2.1.3应用案例某航空航天企业采用数字化设计技术,成功研发了一款高功能飞行器。通过数字化设计,工程师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产品建模、分析和优化,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提高了研发效率。2.2仿真分析与优化2.2.1概述仿真分析与优化是数字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仿真分析,可以预测产品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的功能,为设计优化提供依据。优化过程则是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寻求最佳设计方案。2.2.2技术特点(1)多物理场仿真:仿真分析可以涉及多种物理场,如结构场、温度场、流场等,全面评估产品功能。(2)有限元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详细计算产品在复杂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变形等参数,为设计优化提供依据。(3)优化算法:采用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优化算法,实现产品功能的优化。2.2.3应用案例某航空航天企业针对一款发动机叶片,采用仿真分析与优化技术,对其进行了结构优化。通过仿真分析,发觉了叶片在高温、高压等工况下的功能瓶颈,并采用优化算法,实现了叶片结构的优化,提高了发动机的运行效率。2.3数字化制造流程2.3.1概述数字化制造流程是指将数字化设计、仿真分析与优化等技术应用于生产制造过程,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2.3.2技术特点(1)数字化生产线:通过数字化生产线,实现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2)智能制造系统: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监控与调度。(3)数字化工艺:通过数字化工艺,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保证产品质量。2.3.3应用案例某航空航天企业采用数字化制造流程,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数字化生产线,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智能制造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与调度;通过数字化工艺,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第三章增材制造技术3.13D打印技术概述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为基础,通过逐层添加材料的方式构建物体的一种制造技术。与传统subtractive(减材)制造相比,3D打印技术具有设计自由度高、材料利用率高、生产周期短等优势。3D打印技术根据使用的材料和工艺不同,可分为激光打印、喷墨打印、热熔堆积等几种类型。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数字化设计模型分层切片,然后按照预定顺序逐层打印材料,直至构建出完整的物体。这一过程涉及以下关键环节:(1)数字化设计: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将设计意图转化为数字化模型。(2)切片处理:将数字化模型按照一定的厚度进行切片处理,打印路径。(3)打印材料:根据打印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金属、塑料、陶瓷等。(4)打印过程:按照切片路径逐层打印材料,完成物体的构建。3.2航空航天领域应用案例3.2.1无人机部件制造在航空航天领域,3D打印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无人机部件的制造。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快速生产出轻量化、高强度、复杂结构的无人机部件,提高无人机的功能和可靠性。3.2.2发动机叶片制造3D打印技术在航空发动机叶片制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叶片的个性化设计,提高叶片的气动功能,降低制造成本。3.2.3飞机内饰件制造3D打印技术可以应用于飞机内饰件的制造,如座椅、扶手等。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内饰件的定制化生产,提高舒适性和美观度。3.3增材制造技术发展趋势3.3.1材料多样化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用于打印的材料种类越来越丰富,包括金属、塑料、陶瓷、复合材料等。未来,3D打印技术的材料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满足更多领域的应用需求。3.3.2设备功能提升科技的进步,3D打印设备的功能将不断提升。打印速度、精度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提升,将使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3.3.3设计与制造一体化3D打印技术的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特点,将推动航空航天领域的设计创新。未来,航空航天企业将更加注重数字化设计能力的培养,以提高产品的研发效率和竞争力。3.3.4智能制造与网络化制造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3D打印技术将实现智能制造与网络化制造。航空航天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化制造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协同设计、远程制造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第四章复合材料制造技术4.1复合材料概述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结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耐磨损等优异功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可降低结构重量,提高承载能力,降低能耗,提高飞行器的功能。4.2制造工艺与设备4.2.1制造工艺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手工铺层、自动铺层、热压罐成型、真空成型等。(1)手工铺层:将预浸料按照设计要求逐层铺放,然后进行固化处理。(2)自动铺层:采用自动化设备将预浸料逐层铺放,提高生产效率。(3)热压罐成型:将预浸料放入热压罐中,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固化成型。(4)真空成型:利用真空泵将空气抽真空,使预浸料在负压作用下紧密贴合模具,进行固化成型。4.2.2设备复合材料制造设备主要包括预浸料制备设备、铺层设备、成型设备、固化设备等。(1)预浸料制备设备:用于制备预浸料,包括预浸机、预浸料切割机等。(2)铺层设备:用于将预浸料逐层铺放,包括手工铺层设备、自动铺层设备等。(3)成型设备:用于将预浸料进行固化成型,包括热压罐、真空成型机等。(4)固化设备:用于对复合材料进行固化处理,包括固化炉、固化压机等。4.3航空航天应用实例4.3.1飞机结构部件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部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机翼、尾翼、机身、座舱等。例如,波音787梦幻客机的机翼采用了复合材料制造,大大减轻了结构重量,提高了燃油效率。4.3.2卫星结构部件复合材料在卫星结构部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卫星本体、天线、太阳翼等。例如,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采用的复合材料卫星本体,具有轻质、高强度、耐低温等特点,保证了探测任务的顺利进行。4.3.3发动机部件复合材料在发动机部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风扇叶片、涡轮叶片等。例如,CFM56发动机的风扇叶片采用了复合材料制造,降低了发动机重量,提高了燃油效率。4.3.4无人机结构部件复合材料在无人机结构部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机身、机翼、尾翼等。例如,美国RQ4全球鹰无人机的机身和机翼采用了复合材料制造,实现了长航时、高载荷等功能指标。第五章智能制造技术5.1智能制造概述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技术逐渐成为航空航天业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方案的核心。智能制造技术是指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对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优化和升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在航空航天领域,智能制造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提高我国航空航天产业的国际竞争力。5.2机器学习与大数据机器学习是智能制造技术的基础,它通过算法和模型,使计算机能够从数据中自动学习规律和知识,为制造过程提供智能决策支持。大数据则为机器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有助于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在航空航天领域,机器学习与大数据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故障诊断: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建立故障诊断模型,提前发觉并解决潜在问题,提高设备可靠性。(2)生产优化:利用大数据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3)质量预测:通过机器学习算法,预测产品质量,降低不良品率。(4)供应链管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供应链的实时监控和优化,降低库存成本。5.3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工厂建设:通过引入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构建高度智能化的工厂,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2)数字化工艺设计: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产品工艺进行详细设计,提高工艺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3)智能装备应用:研发并应用具有感知、决策、执行能力的智能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4)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系统和人员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协同工作效率。(5)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加强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为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提供持续的动力。通过以上解决方案的实施,航空航天业将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数字化和高效化,为我国航空航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六章精密加工技术6.1精密加工概述精密加工技术是航空航天业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精确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满足航空航天部件的高精度、高可靠性要求。精密加工技术涉及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包括材料学、机械工程、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等。在航空航天领域,精密加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产品的功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6.2超精密加工方法6.2.1超精密车削超精密车削是一种利用高精度车床进行加工的方法,具有加工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加工效率高等特点。在航空航天领域,超精密车削可用于加工涡轮叶片、光学零件等复杂形状的精密部件。6.2.2超精密磨削超精密磨削是利用高精度磨床进行加工的方法,适用于加工硬脆材料和高精度要求的零件。在航空航天领域,超精密磨削可用于加工高速轴承、涡轮叶片等关键部件。6.2.3超精密电解加工超精密电解加工是一种利用电解作用进行加工的方法,具有加工精度高、表面质量好、无切削力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超精密电解加工可用于加工微细结构、复杂形状的精密部件。6.2.4超精密激光加工超精密激光加工是利用激光束对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具有加工精度高、热影响区小、加工速度快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超精密激光加工可用于加工微细结构、复杂形状的精密部件。6.3航空航天精密部件加工实例6.3.1涡轮叶片加工涡轮叶片是航空航天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其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在加工过程中,采用超精密车削和磨削技术,结合高精度测量设备,保证涡轮叶片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满足设计要求。6.3.2光学零件加工光学零件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其加工精度直接关系到光学系统的功能。采用超精密磨削和电解加工技术,可以实现对光学零件的高精度加工,保证光学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6.3.3高速轴承加工高速轴承在航空航天领域承担着高速旋转部件的支撑作用,其加工精度对轴承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利用超精密磨削和电解加工技术,可以实现对高速轴承的高精度加工,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6.3.4微细结构加工在航空航天领域,微细结构广泛应用于传感器、控制器等部件。采用超精密激光加工技术,可以实现对微细结构的高精度加工,提高部件的功能和可靠性。第七章集成制造技术7.1集成制造概述集成制造技术是指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将产品设计、生产过程、管理信息等多个环节进行有机整合的一种先进制造方法。该技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通过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手段,实现资源共享、信息流通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集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有助于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7.2航空航天集成制造模式7.2.1基本模式航空航天集成制造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并行工程模式:将产品设计、工艺开发、生产计划等多个环节并行进行,实现各环节之间的信息交互与协同。(2)数字化制造模式: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技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3)网络化制造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企业内部及企业间信息的实时传输与共享。(4)智能化制造模式: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决策与优化。7.2.2应用案例以下是航空航天集成制造模式的应用案例:(1)某航空企业采用并行工程模式,实现了飞机机翼结构的快速设计与制造。(2)某航天企业运用数字化制造技术,提高了火箭发动机部件的生产效率。(3)某航空企业通过网络化制造,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4)某航天企业采用智能化制造技术,实现了卫星组件的自动化装配。7.3集成制造系统与应用7.3.1集成制造系统集成制造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信息管理系统:负责对企业内部及企业间信息进行有效管理。(2)生产执行系统: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与调度。(3)供应链管理系统:负责对供应链各环节进行协同管理。(4)产品数据管理系统:负责对产品设计、工艺、生产等数据进行管理。7.3.2应用案例以下是集成制造系统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案例:(1)某航空企业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计划、物料采购、生产进度等信息的实时更新与共享。(2)某航天企业运用生产执行系统,提高了卫星组件生产线的运行效率。(3)某航空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协同。(4)某航天企业采用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火箭发动机部件设计、工艺、生产等数据的统一管理。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集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第八章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8.1质量控制概述质量控制作为航空航天业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在于保证产品满足既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在航空航天领域,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对质量的要求极为严格,任何质量问题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质量控制涵盖了产品设计、生产、检验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8.2航空航天质量控制方法8.2.1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在设计阶段,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工具,如数字化设计、仿真分析等,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同时通过实施设计评审、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等方法,对潜在的设计缺陷进行识别和改进。8.2.2生产阶段的质量控制在生产阶段,采用严格的生产管理和过程控制,如生产计划管理、工艺控制、设备维护等,以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对生产环境进行严格控制,如温度、湿度、清洁度等,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8.2.3检验与测试阶段的质量控制在检验与测试阶段,采用多种检测手段和方法,如无损检测、尺寸测量、功能测试等,对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估。通过对检验数据的分析,及时发觉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8.3检测技术与设备8.3.1无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是航空航天质量控制中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等。这些技术能够在不破坏产品的前提下,检测出材料内部的裂纹、孔洞等缺陷,从而保证产品的结构完整性。8.3.2尺寸测量技术尺寸测量技术是保证产品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手段。采用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如三坐标测量机、光学测量仪等,可以精确测量产品的尺寸和形状,从而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和功能。8.3.3功能测试设备功能测试设备用于验证产品的功能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根据产品特点,可以选择相应的测试设备,如环境试验箱、振动试验台、功能测试系统等,对产品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8.3.4数据分析与处理在检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通过采用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如统计分析、故障诊断等,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产品质量,并为改进产品设计、优化生产过程提供依据。第九章安全与环保技术9.1安全生产概述安全生产是航空航天业的核心要素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航空航天产品具有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安全生产旨在保证生产过程中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防止发生,降低生产风险。9.1.1安全生产概念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科学管理、技术保障、教育培训等手段,有效预防,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设备设施完好,实现安全生产目标。9.1.2安全生产意义安全生产对于航空航天业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风险,保障人员生命安全;(2)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3)提升企业竞争力,树立良好企业形象;(4)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安全。9.2航空航天安全生产措施为保证航空航天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9.2.1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9.2.2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使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9.2.3安全生产投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完善安全生产设施,提高安全生产水平。9.2.4安全生产检查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保证生产安全。9.2.5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9.3环保技术与绿色制造环保技术和绿色制造是航空航天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9.3.1环保技术(1)采用先进的环保工艺和设备,减少污染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运河文化考试题及答案
- 达州国企考试题型及答案
- 邢台市人民医院循证输血医学与指南制定方法试题
- 2025e类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
- 张家口市中医院医疗纠纷处理流程与调解技巧情景模拟试题
- 2025呼伦贝尔莫旗消防救援大队招聘消防文员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大学食堂餐食知识培训总结
- 上海市中医院医务人员技术档案管理专项考核试题
- 2025北京平谷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次招聘21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妇幼保健院疑难输血病例多学科会诊发言评估
-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档案
- 各种汉服款式剪裁图大全
- GB/T 6391-2003滚动轴承额定动载荷和额定寿命
- GB/T 36112-2018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现场管理规范
- GB/T 28733-2012固体生物质燃料全水分测定方法
- GB/T 18591-2001焊接预热温度、道间温度及预热维持温度的测量指南
- 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课件
-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申报培训课件
- 血管活性药物课件
- 中医内科学胃病病症讲解共51张课件
-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全册教案 通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