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单招《语文》通关题库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80分)一、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短歌行》的作者是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他和儿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B.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新诗的代表作品,表达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C.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诗人,作品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喜剧《威尼斯商人》等。D.左迁,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罢、免、废、除、黜、谪、拜等词也有降、免官职之意。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A选项“三曹”的表述正确;B选项对《女神》的介绍无误;C选项关于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说明也没错。D选项中“拜”不是降、免官职之意,而是授予官职。所以这道题应选D。2、根据原文选择正确诗句:静女其娈,_______。A.爱而不见B.美人之贻C.搔首踟蹰D.贻我彤管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原文诗句的记忆。在《诗经》中,“静女其娈,贻我彤管”是常见的表述。A选项“爱而不见”描述的是女子故意躲藏;B选项“美人之贻”并非与“静女其娈”直接衔接;C选项“搔首踟蹰”是男子的表现。综合原文,与“静女其娈”衔接的是“贻我彤管”。3、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A.司马相如B.崔莺莺C.白居易D.杜甫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文学典故的知识。“司马青衫”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中白居易用“江州司马青衫湿”来表达自己的感慨。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引用此典故。A选项司马相如是西汉辞赋家;B选项崔莺莺是《西厢记》中的人物;D选项杜甫与“司马青衫”无关。所以答案是C,指的是白居易。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省略号表示引文的省略)B.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省略号表示说话的中断)C.钟杨也渴望成为那样的“英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D.为了自己的“种子事业”,他的足迹延伸到了气候恶劣、人烟稀少的青藏高原。(引号表示强调)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A选项中省略号表示引文的省略,符合常见用法。C选项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正确。D选项引号表示强调,合理。B选项中省略号表示说话时的犹豫,而非说话的中断。所以这道题应选B。5、下列哪一部作品不属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A.《麦克白》B.《哈姆雷特》C.《李尔王》D.《罗密欧与朱丽叶》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作品的了解。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通常指《麦克白》《哈姆雷特》《李尔王》和《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虽也是其著名作品,但不属于“四大悲剧”。所以答案选D。6、下面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中国——《呐喊》B.《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美国——《假如给我三天光明》C.《窃读记》——林海音——中国——《城南旧事》D.《论语》——孔子——春秋——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掌握。A选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朝花夕拾》。C选项,《窃读记》是林海音的作品,但并非出自《城南旧事》。D选项,《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B选项,《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是美国人,出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搭配正确。7、小文爷爷很快就要七十大寿了,他打算邀请亲友相聚在家里。下面是小文以他爸爸的身份写的寿宴请柬,请你看看划线处的表述哪一处不符合礼节()
请柬
适逢家父古稀寿诞,遂于x年x月x日聊备薄宴,特邀您光临府上一聚,恭候您的到来。A.家父B.薄宴C.府上D.恭候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请柬的礼节用语。“家父”用于自称父亲,使用恰当;“薄宴”是自谦说准备的宴席不丰盛,符合礼节;“恭候”表示恭敬地等候,用词恰当。而“府上”是敬称对方的家,此处是邀请亲友来自己家,应改为“寒舍”。所以答案是C。8、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A.【玷】污【粘】贴铁【砧】【沾】沾自喜B.泥【淖】扔【掉】【悼】念【绰】绰有余C.【嫡】系【提】防长【堤】【啼】笑皆非D.【纰】漏【庇】护【秕】谷【比】翼双飞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汉字读音的辨别。A组中“玷”“砧”读音不同,“粘”“沾”读音相同。C组中“嫡”“堤”读音不同,“提”“啼”读音相同。D组中“纰”“庇”读音不同,“秕”“比”读音相同。B组中“淖”“掉”“悼”“绰”读音全都不同,所以答案是B。9、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消息讲究时效性和真实性,其标题要准确概括主要内容,尽可能重点突出,简洁醒目。(此句说法正确)B.在词典中,“敝”的含义之一是“谦辞,用于称与自己有关的事物”。据此可推,“敝处”的词义是“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处”词义推断正确)C.“旅游业真正卖的不是机票和饭店房间,而是旅途中的经验。”(此句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D.“爸爸,您的箫呢?”我说,“真想听您再吹吹!”父亲笑了,把箫放在了嘴边。(此句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消息的特点、“敝”字的谦辞用法、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正确。而选项C中所给句子并非转折关系复句,而是一个表示陈述的句子。所以这道题应选C。10、“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A.凤姐B.贾母C.探春D.黛玉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红楼梦》中人物话语的熟悉程度。在《红楼梦》这部经典著作中,黛玉说出了“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这句话。熟悉黛玉的性格和语言特点有助于准确判断。其他选项中的人物,凤姐、贾母、探春未曾有此表述。所以答案是D选项。11、下列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形象的分析中,不当的一项是()A.主体部分描绘的是梦幻中游天姥的情景。B.诗人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描绘梦幻中的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C.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理想的寄托,是与丑恶现实完全对立的。D.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生活经历的曲折反映,是现实世界的缩影。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形象的理解。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常通过想象和夸张塑造形象。此诗主体部分是梦幻游天姥的情景,诗人借此寄托理想,与丑恶现实相对立。而选项D说幻想形象是现实世界的缩影不当,诗人主要是借幻想表达理想,并非是现实经历的简单反映。1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追溯眶骗孵化器粗枝滥造B.顷刻沉湎棚户区断章取义C.呻笑辍泣去库存滚瓜烂熟D.鄙痍吞噬挡箭牌纭纭众生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词语中错别字的辨别能力。A项“眶骗”应为“诓骗”,“粗枝滥造”应为“粗制滥造”;C项“呻笑”应为“哂笑”,“辍泣”应为“啜泣”;D项“鄙痍”应为“鄙夷”,“纭纭众生”应为“芸芸众生”。B项没有错别字,符合正确选项要求。13、下列词语中不是出自寓言故事的是A.井底之蛙B.画蛇添足C.亡羊补牢D.精卫填海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寓言故事的了解。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A选项“井底之蛙”、B选项“画蛇添足”、C选项“亡羊补牢”都蕴含着一定的道理,是常见的寓言故事。而“精卫填海”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并非寓言。所以答案选D。14、以下生字有错误的一项是()A.卑躬屈膝B.人才辈出C.金榜题名D.一股作气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常见成语中生字的正确写法。A选项“卑躬屈膝”、B选项“人才辈出”、C选项“金榜题名”写法均正确。而“一股作气”应为“一鼓作气”,出自《左传》,原指作战时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所以这道题应选D选项。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部署、备受青睐、可望而不可即B.报道、伶牙利齿、一年之记在于春C.揣度、垂手可得、冒天下之大不违D.通谍、大相径庭、盛名之下其实难附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常见词语中错别字的辨别能力。A选项“部署、备受青睐、可望而不可即”均无错别字。B选项“伶牙利齿”应为“伶牙俐齿”,“一年之记在于春”应为“一年之计在于春”。C选项“垂手可得”应为“唾手可得”,“冒天下之大不违”应为“冒天下之大不韪”。D选项“通谍”应为“通牒”,“盛名之下其实难附”应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所以应选A选项。16、下列句子中,加【】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B.小黄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她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C.校园足球比赛正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鼓劲加油。D.他俩表演的双簧真是太有趣了,连一向严肃的林老师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当之无愧”指担得起某种荣誉,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担得起这一荣誉,A选项使用正确。“不耻下问”指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学生向老师请教不能用此词,B错。“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比赛中不合适,C错。“忍俊不禁”本身就有笑的意思,后面再加“笑了起来”语义重复,D错。所以应选A。17、下列各诗句所描写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①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③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④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A.雨水清明惊蛰小满B.惊蛰雨水冬至小满C.立春惊蛰雨水立秋D.春分清明雨水秋分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二十四节气相关诗句的理解。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同节气有其独特的特点。①描述的是初春小雨,对应雨水;②提到清明,对应清明;③“一雷惊蛰始”,对应惊蛰;④“麦穗初齐”“桑叶正肥”,对应小满。综合判断,答案选A。18、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说到湿地,你会想到什么?是秋风中摇曳的————,还是晨光里嬉戏的————?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绰约风姿,还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缠绵浪漫……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人类————和————的重要基础。A.芦苇水鸟持续发展赖以生存B.水鸟芦苇赖以生存持续发展C.水鸟芦苇持续发展赖以生存D.芦苇水鸟赖以生存持续发展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词语的搭配与逻辑关系。先看前两个空,秋风中摇曳的通常是“芦苇”,晨光里嬉戏的多为“水鸟”。再看后两个空,人类首先要“赖以生存”,然后才能“持续发展”。所以综合来看,答案选D。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革命失败以后,因为严酷的斗争现实使朱自清陷入极度的苦闷和彷徨,因而心里“颇不宁静”。B.上个月,109名编剧就琼瑶女士起诉于正一案发表联署声明,表示在道义上支持琼瑶依法维权的主张,谴责一切抄袭、剽窃、非法改编他人作品。C.记者从2014年9月出台的教育部高考招生新政中了解到,高考的考试科目不仅发生了变化,而且高校自主招生等方面也将有所调整。D.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A项,“因为”“使”并用导致句子缺少主语;B项,成分残缺,应在“作品”后加“的行为”;C项,关联词位置不当,“不仅”应放在“高考的考试科目”前。D项语句通顺,没有语病。综上,答案选D。20、对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B.上阕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三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过了。这里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词人忧国忧民的心理。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声声慢》的理解。李清照此词多用借景抒情,而非象征手法。A选项准确描述了叠词营造的氛围;B选项正确分析了上阕的结构和内容;C选项指出“梧桐更兼细雨”从正面渲染悲苦心情。D选项说全词用象征手法是错误的,应是借景抒情,寓身世于景。21、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方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曙光顽皮地挥舞着透明的画笔,随意地涂抹着。(拟人)B.小摔跤手低着头,两只黑宝石似的眼睛敛神凝视,神采飞扬。(比喻)C.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回到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比喻)D.我怎能忘记生我养我的故乡呢?(反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A句中“曙光顽皮地挥舞、随意涂抹”将曙光拟人化。比喻要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B句把“眼睛”比成“黑宝石”。反问是用疑问表达肯定,D句意思是“我不能忘记生我养我的故乡”。C句“看到红领巾仿佛回到童年”不是比喻,而是联想。所以答案是C选项。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对于大家的开导,他不但一句都听不进去,反而像受了多大委屈;大家只好什么都不说了。B.重新设定程序以后,打印速度不仅提高了将近一倍,而且清晰度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C.大家终于认识到,如果把这次事故的影响不彻底肃清,那么今后就埋下了巨大的隐患。D.要不要实行新奖励办法、大幅度提高奖励金额,一个月来广泛地在各部门展开了议论。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B项“不仅……而且”表递进,应是速度在前,清晰度在后,语序不当。C项“把”字句否定词应在“把”字前,“不”位置错误。D项“广泛地”应修饰“议论”,而非“展开”。A项没有语病,所以答案是A。23、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的“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B.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C.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D.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恪守时间)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A选项引用恰当,标点无误;B选项问号使用合理;C选项表述清晰,标点正确。D选项括号内的内容是对前面句子的解释,应紧跟在“时间”后,此处标点使用不符合规范。所以应选D。2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作者相传为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B.被鲁迅先生誉为“西汉鸿文”的贾谊与晁错的政论文,论事说理,切中要害,分析利弊,具体透彻。其代表作有贾谊的《论积贮疏》、晁错的《论贵粟疏》。C.“三曹”之首的曹操,开创了以“建安风骨”著称的新风气。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述孔子的言行,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文学、教育等各方面,是了解儒家学说最直接、最宝贵的资料。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文学常识。A选项对《左传》的介绍准确;B选项关于贾谊与晁错政论文的表述无误;C选项对曹操的评价恰当。而D选项,《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不是只记述孔子的言行。所以答案选D。2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曹刿论战》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判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B.“布衣之怒”中的“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黔首、黎民、庶民、白丁、敝人”都有“百姓”的意思。C.我国古代常用天干地支纪年,如《水调歌头》的小序中“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中的“丙辰”。D.鲁迅小说中有一批中下层人物形象,如《孔乙己》中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孔乙己,《故乡》中世俗、麻木、贪小便宜的小市民杨二嫂。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文学常识。A选项体现了《左传》的写作特点,正确。C选项对天干地支纪年法的举例无误。D选项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准确。B选项中“敝人”指的是谦称自己,并非指“百姓”,所以该选项说法有误。26、下面语段中加【】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十月,坐在桂花香里,望着那一【脉】悠然的流水从茶园边【曲】折地流过,你会觉得一切喧嚣都被这香气和流水洗去。在这里,你不需要知道人世间也有卑【鄙】,不需要笨【拙】地讨好他人,此时此刻,你只需要享受秋天的善意,让美好的秋阳照进你的内心!A.mòqūbìzhuóB.mòqǔbìzhuōC.màiqūbǐzhuōD.màiqǔbǐzhuó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汉字的读音。“脉”读“mài”,如“山脉、脉络”。“曲”读“qū”,表“弯曲”。“鄙”读“bǐ”,“拙”读“zhuō”。结合语段语境,C选项的读音是正确的。要准确判断读音,需牢记常见字的正确读音,结合语境进行选择。27、下列成语中加【】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我行我【素】(向来);妄自【菲薄】(稀少)B.不【假】思索(假装);【生】杀予夺(活)C.终身不【渝】(超越);【将】信将疑(将要)D.沸反【盈】天(满);绿草如【茵】(垫子或褥子)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成语中重点字的理解。在成语中,“盈”常指充满,“沸反盈天”就是声音喧闹充满天空。“茵”指垫子或褥子,“绿草如茵”形容绿草像垫子一样。A项中“妄自菲薄”的“菲薄”是轻视,不是稀少;B项“不假思索”的“假”是借助,不是假装,“生杀予夺”的“生”是让人活;C项“终身不渝”的“渝”是改变,不是超越,“将信将疑”的“将”是且、又。综上,答案选D。28、雨本无香味,但“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一句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手法。下列诗句中“香”字运用与本诗类似的一项是()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D.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题干中“雨香”是以嗅觉表达触觉和视觉。D选项“浥尘香雨润如膏”中“香雨”也是用嗅觉来描绘雨的滋润,与题干类似。A选项“花经宿雨香难拾”是说花的香气,B选项“菡萏香中带雨披”是写荷花的香气,C选项“几经夜雨香犹在”是指花残留的香气,均与题干用法不同。29、下列各组词语中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假jiǎ暑假假嗓子假以辞色假模假式B.供ɡònɡ口供供销社供认不讳供不应求C.角jiǎo角膜唱主角钩心斗角凤毛麟角D.冠ɡuān皇冠冠心病衣冠楚楚冠盖相望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冠”字,读“guān”时,常见意思有帽子、像帽子的东西等。A项“暑假”中“假”读“jià”;B项“供销社”中“供”读“gōng”,“供不应求”中“供”读“gōng”;C项“唱主角”中“角”读“jué”。D项中四个词“冠”都读“guān”,符合题目要求。30、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古代对月亮的别称()A.启明星B.蟾蜍C.广寒宫D.玉盘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我国古代月亮别称的了解。在古代文化中,蟾蜍、广寒宫、玉盘常被用来指代月亮。而启明星是金星的别称,并非月亮的别称,所以答案选A。二、多选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多选题]下列诗词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B.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C.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D.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答案:BCD解析:这道题考查诗词的正确书写。B选项情感真挚,书写无误。C选项描绘离别之景,文字准确。D选项抒发深沉思念,无错别字。A选项“凄凄”应为“萋萋”,形容草木茂盛。所以应选BCD。2、[多选题]下列成语都有“耳朵听到”的意思。()A.耳濡目染B.耳闻目睹C.风声鹤唳D.耳熟能详答案:ABC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含“耳朵听到”意思成语的理解。耳濡目染指经常听到看到而受到影响,耳闻目睹指亲耳听到亲眼看到,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也有听到风声的意思,都符合。耳熟能详侧重听多了能详细说出来,并非强调“耳朵听到”。3、[多选题]下列有关名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两项是()A.《三国演义》演绎了东汉末至西晋初近百年的战争历史,具有军事文学色彩,技巧之高,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在古今中外军事文学中实属罕见。B.《边城》以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为背景,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借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社会的黑暗腐败。C.《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笔下的桑提亚哥是一个不屈不挠的硬汉,他捕获的大马林鱼最终被鲨鱼吃掉了,但他自始至终没有放弃和鲨鱼的搏斗。D.莎士比亚刻画的哈姆莱特是一个复仇者的形象,在整个复仇过程中,他目标明确,毫不犹豫,最终手刃仇人,在震耳欲聋的礼炮声中含笑离世。答案:B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三国演义》确实在军事文学方面成就显著。《边城》展现了湘西美好人性,并非社会黑暗腐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鲜明。而D选项,哈姆莱特复仇过程犹豫纠结,并非目标明确毫不犹豫,最终也是悲壮离世。B选项对《边城》主题理解有误。4、[多选题]下列句子中不是出自《论语》的有()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民为贵,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前聋儿融合教育
- 2025年65普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 重阳节的介绍
- 文创设计课程汇报
- 2025版急性肾炎常见症状及护理注意事项
- 2025版甲亢的症状及中医调理护理方案
- 远离暴力影响增强自我防范
- 2025版痛经常见症状及护理方法培训
- 高处作业安全培训初培理论试题及答案D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培护士法律法规考试题与答案
- GB/T 7287-2008红外辐射加热器试验方法
- 七年级第一次家长会-下载完整版课件
- 5第六章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课件
- 设计部工作流程
- 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课件
- 毛概考试简答题与论述题重点
- 局部解剖学题库(网)
- 钢骨架复合管施工方案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1 统计(平均数)▏沪教版 (共17张PPT)
- 2022年《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标准
- 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