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论文写作指导书_第1页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指导书_第2页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指导书_第3页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指导书_第4页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指导书TOC\o"1-2"\h\u4221第一章绪论 3391.1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的意义与目的 3184071.2农业科技论文的分类与特点 3240311.2.1分类 311.2.2特点 410859第二章论文结构与组成 44902.1论文的基本结构 470752.1.1题目 4165232.1.2摘要 4172952.1.3关键词 4198362.1.4引言 4323092.1.5材料与方法 5108122.1.6结果 5118992.1.7讨论 5327552.1.8结论 5192972.1.9致谢 5231122.1.10参考文献 520292.2论文各部分的写作要点 597662.2.1题目 5295522.2.2摘要 5315832.2.3引言 574502.2.4材料与方法 6124182.2.5结果 6237912.2.6讨论 6292922.2.7结论 6137202.2.8致谢 695622.2.9参考文献 676022.3论文格式与排版规范 7172822.3.1字体与字号 7134352.3.2行间距与段落 7198392.3.3页边距 7176882.3.4标题与序号 7171712.3.5图表 7216952.3.6页眉与页脚 738572.3.7目录 770552.3.8参考文献 726468第三章选题与文献综述 712543.1选题原则与方法 7272843.1.1选题原则 7315793.1.2选题方法 8200293.2文献检索与整理 896973.2.1文献检索 8200383.2.2文献整理 898763.3文献综述的写作技巧 9191733.3.1确定综述结构 9125963.3.2合理安排篇幅 9132323.3.3注重文献引用 9159823.3.4保持客观中立 941743.3.5突出创新点 92646第四章研究设计与实验方法 9152284.1研究设计的原则 9163184.2实验方法的选取与操作 10193404.3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1032598第五章结果分析与讨论 11152385.1结果的整理与表达 11104255.2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11170355.3讨论的深度与广度 1115556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12294946.1结论的提炼与表述 12112626.2建议的提出与论证 12192026.3论文创新点的展示 1214543第七章论文撰写与修改 13230527.1论文撰写的基本步骤 1353357.2论文修改的方法与技巧 13116837.3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1422955第八章发表与评审 14154848.1论文投稿与审稿流程 14165718.1.1投稿前的准备 14188378.1.2投稿过程 14233508.1.3审稿流程 1569098.2应对评审意见的策略 15210168.2.1认真阅读评审意见 1531078.2.2逐条回应评审意见 15142988.2.3保留原始数据和资料 15326058.2.4求助于导师或同行 15808.3论文发表后的维护与管理 1542788.3.1关注论文引用 1563258.3.2传播论文成果 15154478.3.3与同行保持交流 15104978.3.4更新论文信息 15320008.3.5关注期刊动态 164343第九章学术道德与论文规范 16193039.1学术道德的基本要求 1616749.2论文规范与抄袭防范 16280279.2.1论文规范 16103809.2.2抄袭防范 16155819.3学术诚信与论文质量控制 1712235第十章案例分析与实战演练 17155410.1典型农业科技论文案例分析 173122810.1.1案例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 172820910.1.2案例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71770810.2论文写作实战演练 173151710.2.1实战演练一:撰写一篇关于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论文 172651110.2.2实战演练二:撰写一篇关于农业产业扶贫的论文 173138210.3写作指导与反馈 182838410.3.1写作指导 18987510.3.2反馈 18第一章绪论1.1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的意义与目的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科技创新与发展。农业科技论文写作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交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科技论文写作有助于总结和梳理农业科技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农业科技论文写作有助于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学术素养。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还有助于加强农业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的目的在于:一是记录和传播农业科技成果,使更多人了解和掌握农业科技发展动态;二是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学术素养,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三是为农业科技政策制定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1.2农业科技论文的分类与特点1.2.1分类农业科技论文按照研究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1)基础理论研究论文:主要涉及农业科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2)应用研究论文:主要针对农业生产实际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和技术措施。(3)开发研究论文:侧重于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4)综述性论文:对某一领域或课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述。(5)技术报告:对某一具体技术或项目的研究成果进行报告。1.2.2特点农业科技论文具有以下特点:(1)科学性:农业科技论文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遵循科学原理和方法,保证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2)创新性:农业科技论文应具有鲜明的创新性,体现在研究方法、理论观点、技术措施等方面。(3)实用性:农业科技论文应关注农业生产实际问题,提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4)严谨性:农业科技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应遵循学术论文的基本规范,保证论文结构合理、语言表达清晰、逻辑严密。(5)合作性:农业科技论文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第二章论文结构与组成2.1论文的基本结构一篇完整的农业科技论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部分: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致谢以及参考文献。以下对各部分的基本要求进行简要介绍。2.1.1题目题目是论文的第一部分,应简洁、明确地概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范围。题目应尽量采用关键词,避免使用非专业术语。2.1.2摘要摘要是对论文研究内容、方法、结果和结论的简要概括。摘要应具有独立性,使读者能够通过摘要了解论文的核心内容。摘要一般不超过500字。2.1.3关键词关键词是表示论文主题的词语,有助于检索系统准确归档和检索论文。关键词应选用能够反映论文研究特点和内容的词语,一般35个。2.1.4引言引言部分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相关研究现状。引言应简明扼要,避免过多论述与研究无关的内容。2.1.5材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研究所采用的材料、仪器、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此部分应详细、具体,使读者能够了解研究过程。2.1.6结果结果部分主要报告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此部分应按照实验顺序或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图表应清晰、规范。2.1.7讨论讨论部分是对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和评价的过程。此部分应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2.1.8结论结论部分概括论文研究的主要发觉和成果,指出研究的创新点、意义和局限性。2.1.9致谢致谢部分对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帮助和支持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2.1.1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部分列出论文中引用的所有文献,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列。2.2论文各部分的写作要点以下对论文各部分的写作要点进行详细阐述。2.2.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能够概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范围。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子和术语。2.2.2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能够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写作要点如下:(1)摘要内容应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2)避免使用非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子;(3)摘要应简洁、明了,一般不超过500字。2.2.3引言引言部分写作要点如下:(1)简要介绍研究背景,阐述研究意义;(2)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3)综述相关研究现状,指出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2.2.4材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部分写作要点如下:(1)详细介绍实验材料和仪器;(2)详细描述实验方法和过程;(3)说明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2.2.5结果结果部分写作要点如下:(1)按照实验顺序或逻辑顺序排列结果;(2)图表应清晰、规范,与文字内容相呼应;(3)避免过多重复描述,突出关键数据。2.2.6讨论讨论部分写作要点如下:(1)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研究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2)评价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3)提出自己的观点,阐述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2.2.7结论结论部分写作要点如下:(1)概括研究的主要发觉和成果;(2)指出研究的创新点、意义和局限性。2.2.8致谢致谢部分写作要点如下:(1)对给予帮助和支持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2)遵循学术规范,避免过度夸大或贬低他人的贡献。2.2.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部分写作要点如下:(1)按照规定的格式排列参考文献;(2)保证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避免引用过时或质量较低的文献。2.3论文格式与排版规范论文格式与排版规范是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以下对相关要点进行介绍。2.3.1字体与字号论文应使用规范的字体和字号。一般而言,中文论文采用宋体,英文论文采用TimesNewRoman。字号一般为小四号。2.3.2行间距与段落行间距一般设置为1.5倍。段落之间应保持一定间距,以突出层次感。2.3.3页边距页边距一般设置为:上边距2.54cm,下边距2.54cm,左边距2.54cm,右边距2.54cm。2.3.4标题与序号论文各部分应使用规范的标题和序号。例如:第一章、第二章等。序号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如:1.1、1.2等。2.3.5图表图表应清晰、规范,与文字内容相呼应。图表标题应简洁明了,图表内容应详细准确。2.3.6页眉与页脚页眉一般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等信息。页脚一般包括页码。2.3.7目录论文应包含目录,列出各章节标题和页码。目录应与正文内容保持一致。2.3.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按照规定的格式排列,保证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第三章选题与文献综述3.1选题原则与方法农业科技论文的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论文质量和价值的关键环节。以下为选题的原则与方法:3.1.1选题原则(1)科学性原则:选题应具有科学性,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科学规律,避免主观臆断。(2)实用性原则:选题应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农业生产力。(3)创新性原则: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或新理论。(4)前瞻性原则:选题应具有前瞻性,关注农业科技发展的趋势,引领行业发展。3.1.2选题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从中提炼出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2)专家咨询法:向领域内的专家请教,了解他们的观点和建议,为选题提供参考。(3)实地考察法: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了解实际问题,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解决方案。3.2文献检索与整理文献检索与整理是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以下为文献检索与整理的方法:3.2.1文献检索(1)确定检索范围:根据课题涉及的研究领域、学科范围和地域范围,确定检索范围。(2)选择检索工具:常用的检索工具有CNKI、WebofScience、PubMed等,根据课题特点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3)制定检索策略:运用关键词、主题词、分类号等检索要素,制定合理的检索策略。(4)检索结果筛选: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去除重复、无关和低质量的文献。3.2.2文献整理(1)文献分类:将检索到的文献按照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进行分类。(2)文献摘录:对文献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摘录,包括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等。(3)文献评价:对文献的质量、可信度和适用性进行评价,为撰写文献综述提供依据。3.3文献综述的写作技巧文献综述是对某一研究领域内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和评价的过程。以下为文献综述的写作技巧:3.3.1确定综述结构文献综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部分和结论。引言部分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综述目的;主体部分按照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分类,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结论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3.3.2合理安排篇幅文献综述篇幅应根据论文整体结构和字数要求进行合理安排,一般占总篇幅的20%30%。3.3.3注重文献引用在文献综述中,应注重文献引用,遵循学术规范。引用文献时,要保证引用的文献具有权威性、可靠性和相关性。3.3.4保持客观中立在撰写文献综述时,要遵循客观中立的原则,避免对文献进行主观评价,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3.3.5突出创新点在文献综述中,要突出创新点,对研究领域内的研究空白和不足进行补充,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第四章研究设计与实验方法4.1研究设计的原则研究设计是农业科技论文写作中的一环,其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研究目标:在进行研究设计时,首先要明确研究目标,保证研究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科学性原则:研究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原则,保证研究方法、技术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3)系统性原则:研究设计应充分考虑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将研究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进行系统性的研究。(4)可比性原则:研究设计应保证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可比性,以消除实验误差。(5)经济性原则:在研究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实验成本,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4.2实验方法的选取与操作实验方法的选取与操作是研究设计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方法的选择:根据研究目标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实验方法包括实验室实验、田间实验、模拟实验等。(2)实验材料的准备:保证实验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对实验材料进行预处理,以满足实验要求。(3)实验设备的选择与调试:根据实验方法,选择合适的实验设备,并对设备进行调试,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4)实验操作的规范化:制定实验操作规程,保证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5)实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实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4.3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是研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收集:在实验过程中,按照实验设计要求,准确、及时地收集实验数据。(2)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数据的清洗、排序、分类等。(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实验结果,揭示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4)数据可视化:通过图表、图像等形式,直观地展示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5)数据存储与备份:为防止数据丢失,对实验数据进行存储和备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6)数据共享与交流: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与他人分享实验数据和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第五章结果分析与讨论5.1结果的整理与表达在农业科技论文中,结果的整理与表达是的环节。研究者需对实验数据进行清洗、整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随后,将数据以图表、文字等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便于读者理解。图表是展示结果的重要手段,应遵循以下原则:清晰、简洁、规范。图表应具有明确的标题,注释清晰,图例规范。图表中的数据应注明单位,坐标轴应标注刻度。文字描述部分,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地阐述实验结果。5.2结果的分析与解释结果的分析与解释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要求研究者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内在规律。以下为结果分析与解释的几个关键点:(1)对比分析:将实验结果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及原因。(2)规律挖掘:从实验结果中提取规律,阐述其科学依据。(3)误差分析:分析实验误差来源,评估其对结果的影响。(4)实验验证:通过重复实验,验证结果的可靠性。(5)理论联系实际:将实验结果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探讨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价值。5.3讨论的深度与广度讨论部分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研究者对结果进行深入探讨,以下为讨论的深度与广度要求:(1)深度:对实验结果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挖掘其内涵。(2)广度:将实验结果与相关领域的研究相结合,拓展研究视野。(3)创新性:提出新的观点、理论或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启示。(4)实践意义:分析实验结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参考。(5)不足与展望:总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第六章结论与建议6.1结论的提炼与表述在农业科技论文中,结论部分是对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之一。结论的提炼与表述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结论应紧密围绕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明确回答研究问题。具体而言,结论应概括研究的主要发觉,阐述研究结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以及与现有研究成果的对比和差异。结论应简洁明了,层次清晰。在表述时,可以采用以下结构:(1)总结研究成果,指出研究的主要发觉;(2)分析研究结果的科学意义,说明其对农业科技发展的贡献;(3)比较研究结果的差异,阐述其与现有研究成果的关系;(4)提出研究的局限性,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6.2建议的提出与论证在论文结论部分,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是体现论文价值的重要环节。以下为建议的提出与论证方法: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农业科技现状的建议。建议应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1)针对研究发觉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2)针对研究结果的差异,提出解决方法;(3)针对研究局限性,提出后续研究方向。对提出的建议进行论证。论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论证建议的合理性,说明其符合农业科技发展的需求;(2)论证建议的可行性,分析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因素;(3)论证建议的有效性,预测实施后的效果和影响。6.3论文创新点的展示论文创新点是论文的核心竞争力,展示创新点有助于提高论文的学术价值。以下为论文创新点的展示方法:明确阐述论文的创新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研究方法创新:介绍所采用的新方法、新手段;(2)研究内容创新:阐述研究内容的独特性和新颖性;(3)研究观点创新: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或实践方法;(4)研究结果创新:展示研究的新发觉、新观点。对创新点进行详细阐述,说明其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具体包括:(1)创新点的理论依据:分析创新点与现有研究成果的关系;(2)创新点的实践应用:预测创新点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应用前景;(3)创新点的优势与不足:客观评价创新点的优点和局限性。第七章论文撰写与修改7.1论文撰写的基本步骤论文撰写是农业科技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以下为论文撰写的基本步骤:(1)选题与构思:在明确研究方向和课题背景的基础上,确定论文主题,进行论文构思。(2)文献综述:搜集与论文主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分析现有研究成果,为论文写作提供理论依据。(3)确定研究方法:根据论文主题和现有条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等。(4)撰写论文提纲:梳理论文结构,明确各部分内容,编写论文提纲。(5)撰写论文初稿:按照提纲,逐部分撰写论文,注意保持论文的逻辑性和严谨性。(6)修改完善:在撰写初稿的基础上,对论文进行多次修改,完善论文内容和结构。(7)论文定稿:在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形成论文定稿。7.2论文修改的方法与技巧论文修改是提高论文质量的关键环节,以下为论文修改的方法与技巧:(1)审查论文结构:保证论文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各部分内容衔接自然。(2)检查语言表达:注意论文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语,消除语病。(3)核对数据与事实:保证论文中的数据、事实准确无误,对引用的文献进行核对。(4)调整论文格式:按照学术规范和期刊要求,调整论文格式,包括字体、字号、行距等。(5)反复阅读与修改:多次阅读论文,发觉潜在问题,进行针对性修改。7.3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常见以下问题,以下为相应对策:(1)选题不当:保证选题具有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避免选题过大或过窄。(2)文献综述不充分:充分搜集相关文献,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分析。(3)研究方法不恰当:根据论文主题和现有条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4)结构混乱:明确论文结构,保持各部分内容的逻辑性和严谨性。(5)语言表达不清:注意论文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消除语病。(6)数据与事实错误:核对论文中的数据、事实,保证准确无误。(7)格式不规范:按照学术规范和期刊要求,调整论文格式。第八章发表与评审8.1论文投稿与审稿流程8.1.1投稿前的准备在论文投稿前,作者需对论文进行全面的检查与修改,保证论文质量。以下为投稿前需注意的几个方面:(1)论文内容需符合期刊的投稿要求,包括论文格式、字数、图表等。(2)保证论文原创性,避免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3)检查论文的逻辑结构、语言表达,保证论文通顺易懂。(4)保证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数据等资料准确可靠。8.1.2投稿过程(1)选择合适的期刊:根据论文研究领域、期刊影响因子、审稿周期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论文的期刊。(2)在线投稿:按照期刊要求,将论文全文、摘要、关键词等信息提交至期刊在线投稿系统。(3)等待审稿:投稿后,编辑会对论文进行初步审查,若符合期刊要求,将送交同行评审。(4)审稿意见:根据评审人的意见,作者需对论文进行修改。8.1.3审稿流程(1)初审:编辑对论文进行初步审查,若符合期刊要求,送交同行评审。(2)同行评审:评审人对论文进行详细审查,提出修改意见。(3)修改论文:作者根据评审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4)再次审查:编辑对修改后的论文进行审查,若符合要求,将安排发表。8.2应对评审意见的策略8.2.1认真阅读评审意见收到评审意见后,作者应认真阅读,理解评审人的建议和批评。对于评审意见,作者需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8.2.2逐条回应评审意见作者应针对评审意见中的每一点进行回应,说明自己是如何修改论文的,或者为何保持原样。回应时要礼貌、严谨,避免情绪化。8.2.3保留原始数据和资料在修改过程中,作者应保留原始数据和资料,以备后续审查。8.2.4求助于导师或同行在应对评审意见时,作者可以向导师或同行请教,以获得更多建议和指导。8.3论文发表后的维护与管理8.3.1关注论文引用论文发表后,作者应关注论文的引用情况,了解学术影响力。8.3.2传播论文成果通过学术会议、报告、社交媒体等途径,积极传播论文成果,提高论文的知名度。8.3.3与同行保持交流与同行保持交流,分享学术观点,拓宽研究视野。8.3.4更新论文信息在论文发表后,如发觉新的研究进展或相关论文,应及时更新论文信息,以保持论文的时效性。8.3.5关注期刊动态关注期刊的动态,如影响因子、收录情况等,以便了解论文的学术地位。第九章学术道德与论文规范9.1学术道德的基本要求学术道德是指在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过程中,遵循的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学术道德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尊重他人成果:在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中,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学术成果,避免抄袭、剽窃等不道德行为。(2)客观公正:对待学术问题要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因个人情感、利益等因素影响学术判断。(3)严谨治学:在学术研究中,要严谨对待每一个环节,力求做到准确、完整、系统。(4)合作与共享:在学术研究中,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享学术资源,推动学术进步。9.2论文规范与抄袭防范9.2.1论文规范论文规范是指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遵循的一种格式和结构要求。以下是论文规范的主要内容:(1)题目:论文题目应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论文内容。(2)摘要:摘要应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3)关键词:关键词应准确反映论文主题,便于检索。(4)正文包括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等部分,各部分内容应层次分明,条理清晰。(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列出,保证引用的文献真实可靠。9.2.2抄袭防范抄袭是指在论文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