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单招《语文》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80分)一、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无人机,有前途
①在旅游景区、影视拍摄基地或是重大新闻现场,我们经常能看到无人机在空中忙碌地穿梭。那么到底什么是“无人机”呢?
②“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纵,或由车载计算机完全或间歇地自主操作的不载人飞机。我们熟悉的无人机,通常指的是携带载荷飞行的无人机机身,完整意义上的无人机,指的是由无人机平台、任务载荷、起降系统、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操作手等组成的“无人机系统”。
③【常见的无人机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固定翼,顾名思义就是翅膀形状固定,靠流过机翼的风提供升力;第二种是直升机,特点是靠一个或者两个主旋翼提供升力;第三种是多旋翼,就是具有四个或者更多旋翼的直升机。】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具有不同的优势。固定翼机飞行速度快、高度高,飞行覆盖面积大,抗风能力强,比较适合全管段巡航、通信巡线、航拍等工作。直升机飞行高度低、速度慢,比较适合短距离巡航、高清摄影和对地面目标监控与跟踪,还可以定点悬停,在各种情况下均可起降。
④无人机具有成本低、零伤亡、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特点,可以代替传统的有人驾驶飞机执行“3D”任务——即“Dull”(枯燥)、“Dirty”(脏)、“Dangerous”(危险)的任务。无人机用途广泛,被业界宠爱有加。军事上,可用于侦察监视、对地攻击、通讯中继、靶标模拟等,是“得力好伙伴”;民用上,可用于科学研究、气象观测、货物配送、娱乐体验等,是“百变小能手”。
⑤无人机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我国约有150家无人机生产企业,产品达1000多种,基于预测的国际数据以及对我国市场的乐观预判,到2020年,美国小型无人机总销量将从2016年的250万架飙升到700万架,其中消费级无人机有430万架,另有270万架用于商业目的。2025年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元,其中军用无人机市场约占7%,民用无人机市场约占93%。
⑥无人机毕竟是机器,其可靠性还取决于系统复杂程度和外部使用环境,无人机系统中任意设备的故障都将影响任务执行,无人机使用的任意环节出现差错都将影响飞行安全,这需要制造商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2月17日,有删改)
对“无人机”解释不正确的是()A.“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B.完全意义上的无人机,指的是由无人机平台、任务载荷、起降系统等组成的“无人机系统”。C.“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D.“无人机”是无人驾驶的直升机。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无人机”概念的理解。A选项明确提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表述正确。B选项关于完整意义上的“无人机系统”组成的描述也符合原文。C选项对“无人机”操纵方式的说明无误。而D选项说“无人机”是无人驾驶的直升机,过于片面,原文指出常见无人机有固定翼、直升机、多旋翼等多种类型,并非只是直升机。2、《漱玉词》是谁的词集()A.欧阳修B.晏殊C.范仲淹D.李清照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古代词人词集的了解。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其词集名为《漱玉词》。在古代文学常识中,欧阳修、晏殊、范仲淹虽也是著名词人,但他们的词集并非《漱玉词》。所以答案是D选项李清照。3、与“终岁不闻丝竹声"一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在荣誉、利益、艰苦、危险、责任、义务等面前,上前一步或退后一步,往往是检验人的思想品格的试金石。B.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C.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D.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终岁不闻丝竹声”中“丝竹”代指音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选项C中“小胡子”代指某人,也是借代。A选项是比喻,B选项是对偶,D选项是对偶。所以答案选C,都是借代手法的运用。4、“耳提面命”中“面命”是什么意思()A.对着脸命令B.当面教导C.当面命令D.捏着脸教导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成语“耳提面命”中“面命”含义的理解。在古代汉语中,“面命”常指当面教导。A选项“对着脸命令”侧重于命令的方式;C选项“当面命令”重点在命令;D选项“捏着脸教导”不符合常见用法。综合来看,B选项“当面教导”更符合“面命”的准确释义。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什么句式()A.被动句B.倒装句C.省略句D.判断句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文言句式的知识。在古文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倒装句中的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通过对文言句式特点的掌握,可判断出此句为倒装句,强调了蚯蚓爪牙和筋骨的特点。6、下列各诗句所描写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③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⑤渚闹渔歌响,风和角棕香。A.重阳节春节元宵节七夕节冬至B.春节重阳节元宵节冬至清明C.重阳节元宵节春节七夕节端午D.元宵节春节端午重阳节七夕节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传统节日相关诗句的理解。①中“登高”“插茱萸”是重阳节习俗;②“花千树”“星如雨”描绘的是元宵节的热闹;③“新桃换旧符”是春节的象征;④“鹊桥”对应七夕节;⑤“角棕香”表明是端午节。综合分析,答案是C选项。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历史已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B.现在国内有的大学二三年级虽都开有中文选修课,但每学年各只有25学时。C.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写诗时旅居巴蜀,这是寄怀妻子的诗篇。D.辛弃疾《青玉案》描写的是市民元夕(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观灯的情景。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A项表述逻辑清晰,标点无误。B项“二三年级”应改为“二、三年级”。C项引用诗句,句号应在引号外。D项“市民元夕”后的括号对“元夕”进行解释说明,标点使用正确。综上所述,答案选D。8、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苦涩屋檐萧索落蕊B.幽远混钝落寞平仄C.训鸽细腻凋谢意境D.点缀颓废赏玩蟋摔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书写。A选项“苦涩、屋檐、萧索、落蕊”书写均无误。B选项“混钝”应为“混沌”。C选项“训鸽”应为“驯鸽”。D选项“蟋摔”应为“蟋蟀”。在日常学习中,要准确记忆字词的写法,注重积累,才能选出正确答案。9、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诚肯沐浴谈笑风声星罗棋布B.别致羽翼生灵涂炭杀身成人C.奢侈负疚孰视无睹赴汤蹈火D.煊赫缥缈别树一帜危如累卵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书写。A项“诚肯”应为“诚恳”,“谈笑风声”应为“谈笑风生”;B项“杀身成人”应为“杀身成仁”;C项“孰视无睹”应为“熟视无睹”。D项书写完全正确。在日常学习中,要准确记忆词语的写法,避免错别字。10、选出下列对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词是唐朝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朝进入了词的全盛时期。词按照长短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词还可以称为曲子词、长短句、乐府等。B.荀子,春秋时期赵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人性本恶”的思想,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劝学》就是一篇勉励人们学习的佳作。C.《获得教养的途径》的作者赫尔曼·黑塞,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等口号。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文学常识。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而非春秋时期。A选项对词的相关表述准确;C选项关于赫尔曼·黑塞的介绍无误;D选项对韩愈的说明也正确。所以答案选B。11、下列关于《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窦娥冤》是中国传统戏曲为世界贡献的一部伟大悲剧。元杂剧中表示动作的术语叫“科”,两人对话叫“宾”,一人自说叫做“白”,以歌唱为主,因主角不同,分为末本、旦本。B.《雷雨》是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意蕴丰富,结构精严,人物个性鲜明,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C.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代表作。剧中除了人物之间的对白之外,剧中人物的自白也是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课文中哈姆莱特的长篇独白,让人物通过自白向观众揭示自己的性格,这是英国戏剧的舞台传统。D.作为文学体裁,戏剧在形式上特点非常鲜明。“无冲突,不成戏”,戏剧冲突是戏剧最重要的核心要素。另外,戏剧语言具有个性化和动作性。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几部著名戏剧相关知识的理解。戏剧的重要特点包括冲突、个性化和动作性的语言等。A选项介绍了元杂剧的术语;B选项指出《雷雨》的地位;C选项说明了《哈姆莱特》的特点。而D选项“无冲突,不成戏”强调了戏剧冲突是核心要素,更能全面概括戏剧的关键特征,所以答案是D。12、下列句子中,加【】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面对繁重复杂的发展任务,新时代劳动者不仅要爱劳动、会劳动,而且要懂技术、会创新。B.城市治理的许多问题都是【具体而微】的,一个井盖、一盏路灯、一个垃圾桶,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其实是关涉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C.在时间的调色盘下,雄安新区会在一张白纸上绘出怎样的优秀画卷,让我们【拭目以待】。D.“人心齐,泰山移”。在疫情面前,中国人民【同舟共济】、万众一心,形成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日新月异”形容发展变化快,符合语境。“拭目以待”指期待结果,用在此处恰当。“同舟共济”体现团结协作,符合疫情防控情境。而“具体而微”指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不能用于形容城市治理的问题,此处使用不恰当。13、下列关于四位古代文人的对联,按照四人所处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②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③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④几番成败兴衰,引来笔下幽思,心中血泪;多少悲欢离合,写出人间青史,梦里红楼。A.②③①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古代文人所处时代的了解。②中提到的是屈原,战国时期人;③说的是杜甫,唐朝人;①描述的是李清照,宋朝人;④对应的是曹雪芹,清朝人。按照时间先后,战国在前,唐次之,宋又次之,清最后,所以答案是A选项。14、下列诗句中,与“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C.驿寄梅花,鱼传尺素。D.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别。题干诗句用了借喻的手法。B选项“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用了借代;C选项“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用了借代;D选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没有明显修辞手法。A选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了双关和对偶。所以答案是A选项。15、下列各句中,加[]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有关自己的身世,她从来没有说过,就是别人问起来,她也是[讳莫如深]。B.这家银行的资金投资于建筑上太大,问题一发生,当然就[尾大不掉],很难应付用户需求。C.自从那次火灾后,村中听到孩子的尖叫,也[杯弓蛇影],以为又是哪一家失火了。D.我军识破了敌人的[神机妙算],提前赶到了泸定桥,把他们消灭在对岸。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讳莫如深”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A项使用恰当。“尾大不掉”指机构庞大,指挥不灵,B项使用无误。“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C项使用正确。“神机妙算”是褒义词,用于形容敌人计谋不恰当,应改为“阴谋诡计”,所以答案是D。1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每当心绪不佳的时候,我常常努力地_________着,但末了总还是要发一通脾气。
(2)要查清国有企业目前的财政状况,防止个别企业和个人借改革之机大肆_________国家财产。
(3)我们要让世界了解中关村,进一步_________与各国IT业的交流渠道,以便取长补短。A.克制侵蚀开拓B.克服侵吞拓宽C.克服侵蚀开拓D.克制侵吞拓宽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克制”侧重抑制情绪,符合“心绪不佳时努力抑制”,所以(1)选“克制”;“侵吞”强调非法占有,(2)中防止非法占有国家财产用“侵吞”恰当;“拓宽”常指拓展渠道,(3)中“交流渠道”用“拓宽”合适。综上,答案选D。17、狗是怎样成为人类朋友的
在与人类的关系上,没有哪种动物能比狗更亲密了。有人认为,这是因为狗一般都比较温顺。但仅仅温顺不足以说明人类为什么喜欢把狗养在家中。羊也很温顺,但是很少有人把它们当宠物喂养。
美国哈佛大学的布赖恩·黑尔认为,狗对人的社会暗示极其敏感,这使得它们能和谐地融入人类社会。大猩猩的智力通常被认为仅次于人类,黑尔博士因此决定通过实验比较一下狗和大猩猩的各种能力,以此验证自己的观点。
他在受试的动物面前摆放两只倒扣的杯子,接着把杯子藏到屏壁后面,在其中一只杯子的下面放了一小块食物,然后把屏壁拿走。受试动物必须选择看哪只杯子的下面放有食物。如果实验者不给任何暗示,这两种动物正确发现食物的比例都是50%,与预期的一样。但是,如果实验者以某种方式暗示哪只杯子下面有食物,狗每次都能正确地找到那只杯子,而大猩猩不论重复多少次这种试验,都无法明白人的暗示。
黑尔博士对此感到满意,因为这至少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接着他又提出了下一个逻辑问题,即狗对暗示的敏感能力是如何形成的。他提出了三种假说:第一,这种技能是从狗的祖先狼身上遗传下来的。不过实验又证明,在发现食物藏在哪只杯子下面这一点上,狼的能力并不比大猩猩强。第二,这种社会敏感性是狗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学来的。黑尔博士选择那些在狗房里长大且与人类接触极少的狗和爱狗族家里养大的狗进行同样的试验,结果发现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差别。第三,这种对人类暗示的敏感性是后来形成的遗传特性,这种特性是为了使狗进入新的生活环境,与人类共同生活。
在新几内亚岛生活着一种名叫“唱狗”的狗,因为这种狗不会吠叫,只会像人唱歌一样地嚎叫。唱狗的身材与普通的狗一样,而不像狼的身材,这表明它们被驯化过。但是新几内亚的唱狗现在完全是野生的,历史资料证明它们处于这种状态已经长达几千年了。黑尔博士推断,这么长的时间足以使这种动物淘汰掉对它们不再有价值的特性。
黑尔博士这种推断得到了证实。即使那些从小被人驯养的唱狗,也同狼和大猩猩一样无法明白人类的暗示。因此可以下这样的结论:长期的野生环境从唱狗身上夺去了原先赋予它们祖先的能力—像理解同类那样准确理解人类的意图。
(节选自《自然与人》2005年11、12月号)
下面是关于狗“对暗示的敏感能力”形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种能力是狗为了适应新环境而形成的遗传特性。B.这种能力不可能在完全野生的生活状态之下形成。C.这种能力的形成与狗的生活环境需要有密切关系。D.这种能力不是遗传而是在和人类共同生活中形成。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狗“对暗示的敏感能力”形成原因的理解。A选项,文中提到这种能力是后来形成的遗传特性,为适应新环境,该选项正确。B选项,长期野生的唱狗无法明白人类暗示,说明此能力不在完全野生状态下形成,正确。D选项,文中实验表明在狗房长大和与人接触极少的狗与爱狗族家里养大的狗无差别,说明不是在和人类共同生活中形成,该选项错误。综上,答案选C。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刘绍棠于1980年发表了其代表作《蒲柳人家》,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起了当时文坛的广泛关注,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B.来自社会底层、深谙底层人民疾苦的高尔基,接触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C.“舍生取义”的倡言与孟子所推崇的大丈夫气概、所高扬的浩然之气,不仅是中华文化积极进取精神的一个重要来源,也是孟子伦理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D.《屈原》创作于抗战的相持阶段,这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郭沫若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句子语病的判断。A项,“刘绍棠……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主宾搭配不当。B项,“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表述不清,“海燕”并非高尔基创造。C项,“不仅是……也是”递进关系不当。D项,语句通顺,没有语病。综上所述,答案选D。19、下列句子中加括号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持之以恒)、一以贯之的可靠支撑。B.夏天的人民公园(花团锦簇),充满了生命的气息。C.中华民族跋涉前行数千年,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留下了震古烁今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D.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抑扬顿挫),耐人寻味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持之以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花团锦簇”形象描绘公园美景;“惊心动魄”突出历史事件的震撼。而“抑扬顿挫”多形容声音,不能形容小说情节。D选项用词有误,应选D。2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诗常借景物抒发情感。本诗通过“桃花”“野竹”“飞泉”“碧峰”等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充满了野趣,体现诗人对幽美景物的喜爱。B.从全诗的手法来看,既描写景物又含蓄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写出了周围的幽静。C.从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询问的方式,从侧面写出即使“不遇”却依然在景色中得到解脱的惊喜、愉悦之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D.这首诗的正文部分虽无一字直接说道士,却句句体现道士的形象,并塑造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高人形象。这样的写法匠心独运。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和赏析。A选项准确指出诗中借景抒情,展现桃源景象。B选项正确分析了全诗手法,以反衬和暗示体现幽静。D选项说明正文虽无一字直接写道士却句句体现其形象。C选项中诗人并非“不遇”,而是“寻隐者不遇”,所以该选项不正确。2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哪首诗?()A.《归园田居》B.《饮酒》C.《杂诗》D.《九日闲居》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古诗出处的了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在陶渊明的诗作中,《饮酒》系列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意境。A选项《归园田居》、C选项《杂诗》、D选项《九日闲居》中均未包含此句。所以答案是B选项。22、下面[]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累]赘(léi)连[累](lěi)劳[累](lèi)果实[累]累(léi)B.[擎]天(jíng)诚[挚](zhì)[钦]定(qīn)风驰电[掣](zhì)C.[折]价(zhé)[折]本(zhé)信[笺](qiān)[濒]临(bīn)D.[勒]紧(lè)[勒]令(lè)[詈]骂(yán)[侪]辈(chái)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汉字读音。A选项中,“累”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均正确。“累赘”中“累”读léi,“连累”中“累”读lěi,“劳累”中“累”读lèi,“果实累累”中“累”读léi。B选项“擎天”的“擎”应读qíng,“风驰电掣”的“掣”应读chè。C选项“折本”的“折”读shé,“信笺”的“笺”读jiān。D选项“勒紧”的“勒”读lēi,“勒令”的“勒”读lè,“詈骂”的“詈”读lì。综上,答案选A。23、《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所指斥的对象是()A.郑武公B.武姜C.庄公D.共叔段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郑伯克段于鄢》一文的理解。在文中,共叔段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做出诸多不义之事。“多行不义必自毙”正是对共叔段这种行为的批判和预示。A选项郑武公与此无关;B选项武姜是偏袒共叔段;C选项庄公并非此语所指斥对象。所以答案是D选项共叔段。24、下列词语中【】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山【坳】(yòu)【哺】育(pǔ)【脍】炙人口(kuài)B.停【泊】(pō)【恪】守(kè)【稗】官野史(bì)C.【摒】弃(bǐnɡ)联【袂】(mèi)【戛】然而止(jiá)D.【畸】形(jī)豆【豉】(chǐ)相形见【绌】(chù)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汉字的注音。A选项,“山坳”的“坳”应读“ào”,“哺育”的“哺”应读“bǔ”。B选项,“停泊”的“泊”应读“bó”,“稗官野史”的“稗”应读“bài”。C选项,“摒弃”的“摒”应读“bìng”。D选项注音全部正确。综上,答案是D选项。25、中外古今的诗人,常喜欢将珍珠与眼泪相比。阿拉伯的诗人说,牡蛎在海滩上赏月,天使的一滴眼泪,刚巧滴落在它心上,______。填入横线处,表达效果最好的一项是()A.变成了一颗晶莹的珍珠B.就像一颗晶莹的珍珠C.就是一颗晶莹的珍珠D.俨然是一颗晶莹的珍珠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语言表达效果。在文学创作中,“变成”更能生动展现从眼泪到珍珠的动态变化过程。B选项“就像”侧重相似性;C选项“就是”语气较平淡;D选项“俨然是”有好像、仿佛之意。综合比较,“变成了一颗晶莹的珍珠”最能体现出这一奇妙的转变,使表达更具动态和魅力。26、下列句中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与朱元思书》吴均)B.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hù)阻绝。……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巘(xià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郦道元)C.军士吏被(pī)甲,锐兵刃,彀(gòu)弓弩,持满。(《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D.怀民亦未寝(qǐn),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苏轼)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字音的正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字词读音有特定规范。B选项中“沿溯”的“溯”应读“sù”,“绝巘”的“巘”应读“yǎn”。A、C、D选项中的字音均正确。所以答案是B。27、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共其乏困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因击沛公于坐B.秦伯说,与郑人盟失其所与,不知距关,毋内诸侯C.沛公奉卮酒为寿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要项伯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令将军与臣有郤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言文中通假字的掌握。通假字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用字现象。A选项中“共”通“供”,“倍”通“背”,“坐”通“座”;B选项中“说”通“悦”,“知”通“智”,“距”通“拒”,“内”通“纳”;C选项中“奉”不是通假字,“蚤”通“早”,“要”通“邀”;D选项中“不”通“否”,“郤”通“隙”,“振”通“震”。综上,答案选C。28、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蚓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文言句式的辨别。A项“蚓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定语后置句;B项“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是定语后置句;D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是定语后置句。C项“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是被动句。ABD均为定语后置,C为被动句,所以答案是C。29、下列各句中加【】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B.今年扬州市汉字听写大赛办得【惟妙惟肖】,评委和观众都对选手们精彩的表现交口称赞。C.野马头部比例整齐,有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D.四月的江都,春如四季,昨天还热得穿夏装,今早气温骤降,让人【不寒而栗】。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异想天开”常指想法新奇独特,与实事求是看似矛盾,实则能体现科学工作者的创新与务实。B项“惟妙惟肖”多形容艺术形象逼真,不能形容比赛。C项“各得其所”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用在此处不恰当。D项“不寒而栗”形容非常恐惧,不符合气温骤降的语境。所以A选项成语使用恰当。30、下列句子中,语言运用得体的一句是()A.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请你留步,恕不远送了。B.作为当今国际中医界泰斗,您能够应允忝列本社顾问,我们非常感谢。C.鄙人闲暇之时,常读诗书,偶有习作,颇多瑕疵,现奉上拙作,请您指教。D.贵校师生十分热情地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光临,我很受感动。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语言得体的知识。A项“恕不远送”不当,是请别人别送自己时说的;B项“忝列”是谦辞,不能用于他人;D项“恭候光临”用于自己等候别人。C项“拙作”“指教”等词使用恰当,体现出说话者的自谦,语言运用得体。二、多选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多选题]下列名句,书写不正确的两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B.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荀子《劝学》)C.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娥眉巅。(李白《蜀道难》)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答案:BC解析:这道题考查名句的正确书写。B项中“无以致千里”应为“无以至千里”;C项中“娥眉巅”应为“峨眉巅”。A项和D项书写无误。A项准确表达了师者的作用,D项体现了诗人的愁苦。2、[多选题]下列文化常识正确的是?()A.《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著名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又名《忠义水浒传》。B.《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著,全书共五十四回,由许多彼此独立的故事连缀而成,主要内容是批判各种类型的封建士大夫的功名利禄观念,着重抨击科举制度,刻画士人的种种丑态,暴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在艺术上,讽刺手法超过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介绍合作佣金合同范本
- 气密门窗采购合同范本
- 2025杀菌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数字信号处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四川医学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含答案)
- 工程安全管理基础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年虚拟现实游戏开发与IP授权合作协议
- 2025年农业现代化农村土地流转贷款合同规范模板
- 2025年宾馆客房布草专业洗涤与满意度持续提升服务协议
- 2025年创意印刷品设计、生产与全球网络零售合作协议
- 乒乓球裁判培训课件
- 铁道概论(第八版)佟立本主编
- 真心痛的护理常规课件
- 乡村振兴项目规划建设与运营方案
- 驾驶员服务外包合同范本
- 实际控制人证明书
- 如何提高现场管理能力ppt
- 幼儿园红色小故事PPT: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 从力的做功到平面向量数量积说课稿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铝合金压铸控制计划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