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制定背景、起草过程等),物保护研究所单位牵头制定《小麦条锈病、吸浆虫防治技术规范第2国家标准GB/T24501.2-2009“小麦条锈病、吸浆虫防治技术规范第2部分:小麦吸浆虫”为本修订计划沿用题目,其中2个小麦“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规范”。2(如果送审稿的标准名称与下达任务名称不一致,需要单独一段说明修改前后的标准名称以及相应理由。)简要介绍标准起草的目的,发布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对行业发挥的作用和意义。),3),编写人员:陈巨莲、张勇、巩中军、刘慧、倪汉详、李彤、王4心(应包含起草、征求意见、送审等环节的时间及简要情况。评审环节的内容待评审会通过后再补充进来。)52023年标准制定项目任务下达后,承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6(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先后分发至国内20个科研教学单位和技术专家意见或建议对《小麦条锈病、吸浆虫防治二、标准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修订行业标准时,还包括修订前后技术内容的对比7GB/T24501.2-2009小麦条锈病、吸浆虫防治技术规范第8NY/T616-2002小麦吸浆虫测报调查规范NY/T3302-2018小麦主要病虫害全生育期综合防控技术所指小麦吸浆虫包括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mosellanaGehin和麦黄9便,且准确性高(主要依据丁红建等.1990.对小麦吸浆虫土内虫口每样方虫源量在90头以上的麦田适于做田间品种抗虫性鉴定圃(依据李光博,曾士迈,李振歧主编.1990.小麦病虫草鼠害综合治理,根据小麦的敏感期-抽穗期与成虫产卵期的同步是造成品种损失差异的主要原因,以及吸浆虫幼虫密度与危害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结麦品种对吸浆虫的抗性.植物保护,(6):33;2、袁锋主编.2004.小数/检查穗粒数比值即可推动估计损失率。经多年试验验证,“虫数/重要作用。依据郭予元.1989.用相对定级标准鉴定小麦品种对吸浆出各个品种的抗虫性综合评判指标(L/),以此作为抗性定级的依要参考倪汉详,丁红建,郭予元,等.2008.小麦红吸浆虫种群动态及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成果研究回顾与展望.见:成卓敏.植物保护科研究发现需适当放宽为抽穗30%~杨花前。主要参考武予清等主编.2011.麦红吸浆虫的研究与防治.科学出版社,北京.种天敌呈明显上升趋势,寄生率上升到30%左右,天敌种群数量增下。陈巨莲,武予清,张勇等.2023.郭予元院士在小麦害虫预测和治49(1):13-21.者将其命名为Sm1(McKenzie等,2002)。虽然至今还未获得抗性基因,但他们通过抗虫小麦遗传作图方法将主效基因QTL定位在小种植携带Sm1基因的小麦品种(系)能够有效地降低小麦吸浆虫为时具有明确的标准规范,采用“避难所策略”,在小麦种植区种植95%抗吸浆虫品种、同时种植5%感虫品种作为“避难所”(Lamb),区连片深翻(深20cm),把刚入土的越夏幼虫暴露于土表,促其消发生期及发生量的测报,以及防治适期确定。i黄色黏虫板黄色黏板大小为15cm×20cm,设置高于麦穗,用木棍或竹竿支撑,浆虫的捕食性天敌有8类23种,包括捕食成虫、与昆虫类。吸浆虫寄生蜂有近10种,分别寄生吸浆虫的卵和幼虫,Graham。化学防治中选用对天敌友好的杀虫剂、减少杀虫剂用量及捕食性天敌有8类23种,包括捕食成虫和幼虫的圆蛛科Araneidae黑斑亮腹蛛SingahamataClerck,狼蛛科(Lycosidae)双窗舞蛛AlopecoalicentiSchenkel、蟹蛛科Thomisidae等蜘蛛,以及姬蝽科等昆虫,还有跳蛛科Salticidae可寄生小麦吸浆虫的卵和幼虫,寄生蜂的卵在吸浆虫卵内并不孵化,有10种寄生蜂,分别寄生吸浆虫的卵和幼虫,在西北麦区麦红吸浆虫的寄生蜂优势种为瘿蚊长索广腹细蜂EuxestonotuserrorFitch和瘿蚊双索金小蜂PireneconjungensGraham。寄生蜂虽然不能阻止吸浆该寄生蜂从欧洲偶然传入,对小麦吸浆虫卵/幼虫具有较强的控制作小蜂对麦红吸浆虫种群寄生率达20%~45%,但与欧洲寄生率64%的相比还偏低;后来又成功引进释放寄生蜂--广腹细蜂PlatygastertuberosulaKieffer、瘿蚊长索广腹细2006年间稀毛大眼金小蜂的寄生率平均为22%。因此,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环境和生态价值(武予清等2011)。治。在小麦抽穗抽穗30%~杨花前时喷药防喷雾于9:00前或17:00后进行,在虫口密度大的田块,在抽穗30%至扬花前喷药2次。常用杀虫剂及使用方法:48%氯氟毒死蜱乳油、50%倍硫磷乳油等,稀释成1500~2000倍液,每公顷用药液750~顷用药液750~900kg,用常规喷雾器喷匀穗部。iii蛹期防治。在蛹(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15.中国农作物病虫(3)郭予元.1989.用相对定级标准鉴定小麦品种对吸浆虫的(4)陈巨莲,倪汉祥.1998.小麦吸浆虫研究进展.昆虫知识,(5)丁红建,齐阁瑾,郭文彬,阎培林,李庆惠.1990.对小麦(6)邢克志,郭予元.1986.小麦品种对小麦吸浆虫抗性初(7)丁红建,倪汉祥,孙京瑞,陈巨莲.1994.小麦品种对麦红(8)孙京瑞,丁红建,倪汉祥,陈巨莲,王兴运,李素娟,王经(9)成卫宁,李修炼,李建军.2003.小麦品种(系)抗麦红吸浆(10)韩桂仲,原国辉,郑祥义,高九思,王胜亮,张玉亭.1990.小麦品种(系)对麦红吸浆虫抗性的鉴定.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4(3):(11)李建军,李修炼,成卫宁.2004.小麦种质材料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鉴定与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2):(12)李素娟,刘爱芝,武予清,李世功,马新丽,丁征宇.2001.不同小麦品种(系)对小麦吸浆虫田间抗性鉴定.植物保护,27(3):(13)屈会选,党建友,程麦风,谢咸升,曹雅忠.2005.小麦新品种(系)对麦红吸浆虫抗性的鉴定与分析.麦类作物学报,25(5):(14)屈振刚,张淑芬,赵玉新.1996.河北省主推小麦品种对麦(15)史忠良,郑王义,马爱萍,仇松英,许钢垣.1999.小麦抗(16)袁锋主编.2004.小麦吸浆虫成灾规律与控制.科学出版社,(17)武予清等主编.2011.麦红吸浆虫的研究与防治.科学出版社,北京.及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成果研究回顾与展望.见:成卓敏。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p37-44.(19)仵均祥,李长青,成卫宁等.2005.一种改进的麦红吸浆虫(20)武予清,蒋月丽,段云.2008.麦红吸浆虫监测方法评价.(22)陈巨莲,武予清,张勇等.2023.郭予元院士在小麦害虫预测和治理上的学术贡献—纪念郭予元院士诞辰90周年.植物保护,49(1):13-21.操作。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抽穗70%到扬花前都是适期,窗口期(2)修改以相对损失率作为抗级指标,采用相对定级标准作为(3)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农业防治中实行轮作倒茬作物根据三、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应用等防治技术以来,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开始逐年下降。2019年四、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技术内容的对比情况,或者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五、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的起草情况,以及是否合规引用或者采用国际国外标准,并说明未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因六、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标准的关系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八、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九、实施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市场活动策划与执行工具集
- 养老护理学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
- 办公用品供应及采购管理合作协议
- 代表法考试题及答案
- 境外投资诚信守法经营承诺函4篇
- 项目验收及问题反馈标准流程表
- 走进秋天的画卷写景作文10篇
- 仓库库存管理清单模板库存盘点与补充策略
- 特种设备企业安全培训课件
- 产品质量检查与改进标准化流程模板
- 2025年上海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土地管理法》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织服装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妇幼信息安全课件
- 《测绘基础》课件(共八个任务)
- 物业轮岗活动方案
- 医院医疗服务培训
- 中国大麻酚油(CBD油)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中医院依法执业管理制度
- 广西b证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