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复习提分资料及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_第1页
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复习提分资料及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_第2页
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复习提分资料及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_第3页
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复习提分资料及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_第4页
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复习提分资料及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复习提分资料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单选题)花间词的基本风格是()。

A.清新明朗

B.婉丽绮靡

C.自然清丽

D.清雅疏淡

正确答案:B

2、(单选题)人类四种基本的情绪是()

A.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B.快乐、痛苦、恐惧和悲哀

C.快乐、痛苦、恐惧和愤怒

D.快乐、痛苦、愤怒和悲哀

正确答案:A

3、(单选题)下列诗歌属于“九叶派”诗人创作的是()。

A.《我爱这土地》

B.《十四行(四、鼠曲草)》

C.《山》

D.《泥土》

正确答案:C

4、(单选题)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正确答案:C

5、(单选题)以下不属于自然灾害神话的是()。

A.女娲补天

B.黄帝战蚩尤

C.精卫填海

D.夸父逐日

正确答案:B

6、(单选题)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

A.《周礼》

B.《庄子》

C.《周易》

D.《诗经》

正确答案:D

7、(单选题)刘基最出色的散文是()

A.政论文

B.传记文

C.游记体散文

D.寓言体散文

正确答案:D

8、(单选题)“叔夜诗实开晋人之先,四言中饶隽语,以全不似《三百篇》,故佳”,这句话是评价哪位诗人的()。

A.阮籍

B.嵇康

C.陆机

D.潘岳

正确答案:B

9、(单选题)成语“望梅止渴”描述的是何种条件反射: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观察学习

D.认知学习

正确答案:A

10、(单选题)由宋入元的作家戴表元的论诗主张是()

A.“寓骚雅于冲夷”

B.“酿诗如酿蜜”

C.“至清至和”

D.“不为律缚”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多选题)杜运燮诗作《山》的艺术特色有()

A.排比复沓手法的运用

B.巧妙的构思

C.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D.注重节奏而不刻意限定形式

E.将形象、思想、情感融为一体

正确答案:BCDE

2、(多选题)抒情的本质是()

A.宣泄情感

B.表现情感

C.传达情感

D.投射情感

E.发泄情感

正确答案:BCD

3、(多选题)诗歌《麦地》中诗人歌颂的对象有()

A.月亮

B.太阳

C.麦地

D.麦子

E.父亲

正确答案:ACDE

4、(多选题)古希腊学者克拉底鲁说:“一切命题都是假的。”亚里士多德反驳说:“如果一切命题都是假的,那么这个‘一切命题都是假的’也是假的。”亚里士多德的反驳用的是()

A.直接反驳

B.间接反驳

C.归谬法

D.类比反驳

E.归纳反驳

正确答案:AC

5、(多选题)下面的形符,表示的意义与行走有关的有()

A.辶

B.行

C.彳

D.走

E.足

正确答案:ABCDE

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三、填空题(1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分)1、(填空题)赵伯韬、吴荪甫是小说()中的人物。

正确答案:《子夜》

四、判断题(1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分)1、(判断题)当代教育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正确答案:

正确

5、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问答题)广义文化

正确答案: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广义文化是~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问答题)阅读下列片段,回答问题:

(邓弼)独饮娼楼,萧、冯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两生不得已,从之。弼自据中筵,指左右,揖两生坐。呼酒歌啸以为乐。酒酣,解衣箕踞,拔刀置案上,铿然鸣。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弼亦粗知书,君何至相视如涕唾?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两生曰:“有是哉?”遽摘七经数十义扣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复询历代史,上下三千年如贯珠。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两生相顾惨沮,不敢再有问。弼索酒,被发跳叫曰:“吾今日压倒老生矣!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此何可哉?君等休矣。”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下楼,足不得成步。归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秦士录》)

(1).文中所写邓弼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2).“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这表明邓弼怎样的见解?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不能忍君苦也

解衣箕踞

当血是刃

挟册呻吟也

正确答案:(1)学问渊博,个性豪放。

(2)古代学者在于有浩然正气,敢作敢为,精神振奋,现在的儒生,毫无生气,奄奄一息,无

才无气,只会做做文章,反而轻视天下的豪杰之士。这是对当时只知读书、无所作为的儒生的批

判。

(3)困辱。

两腿岔开,席地而坐,粗慢无礼的举动。

让这把刀沾血,指自刎而死。

吟诵。

3、(问答题)简述审美境界的性质、特点。

正确答案:一、审美境界的性质

人在各种生存实践活动中,在与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会形成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其中就包含着审美境界。审美境界是比较高层次的、特殊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高于一般的人生境界,它可以说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诗意的提升和凝聚,也可以说是一种诗化了的人生境界。

二、审美境界的特点

1、审美境界要求在人与世界之间实现比较高程度的有机统一,如果主客体始终处于割裂的、矛盾的状态,那就不太可能是审美的。

2、从心境来说,审美境界较大程度上超越个体眼前的某种功利性和有限性,而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

3、审美境界也有高低不同的层次。由审美关系、审美活动导致的审美体验是多层次的,它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层到深层不断潜入和递进的动态结构。

4、审美境界的生成离不开人生境界的转化和提升,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只有在实践存在论的意义上才是相通的。人生境界的多质多层次性也导致了审美境界的丰富多样和多层次性。

4、(问答题)简析《湘夫人》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艺术特征。

正确答案:1)直接描写主人公的忧愁情思,如“目眇眇兮愁予”;

2)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云贵,如“捐余袂兮江中”;

3)描写事理颠倒的景象表现人物内心的焦虑不安,如“鸟何萃兮烦中”;

4)通过景物和环境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情感,如“洞庭波兮木叶下”。

5、(问答题)把下列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文。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则资皮,冬则资,(2)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3)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4)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5)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国语。越语》)

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译文:

2.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n

译文:

3.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译文:

4.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求谋臣,无乃后乎?

译文:

5.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译文:

正确答案:1.译文:有能帮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