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智能+”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8月26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我国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这是继“互联网+”之后国家推动技术革命和产业融合的又一战略部署,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政策背景与意义“人工智能+”发展三阶段目标202720302035智能经济发展阶段步入智能社会新阶段全面实现智能终端普及率超90%广泛普及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初步普及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2027年目标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2035年目标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2030年目标01政策背景: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01政策背景: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的战略跃升我国正在经历从“互联网+”向“人工智能+”的战略跃升。从“互联网+”向“人工智能+”的战略跃升自2015年《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实施以来,我国通过十年深耕“互联网+”行动,为“人工智能+”奠定了坚实基础。战略背景与基础目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79.7%,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覆盖41个工业大类的“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1.7万个,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超457万家,构建了全球最丰富的应用场景库。当前发展现状“人工智能+”的本质则是“赋能”。通过应用渗透让机器具备自主分析和决策能力,引发各行业范式革命,带来的是“质变”。本质与影响02六大重点行动:全覆盖的应用体系02六大重点行动:全覆盖的应用体系六大重点行动体系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人工智能+《意见》以行业应用需求为牵引,统筹国内和国际,提出了六大重点行动。行业应用需求牵引“人工智能+”六大行动领域“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行动旨在加速科学发现进程,驱动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和效能提升,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加快科学大模型建设应用,推动基础科研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01“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重点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模式。这将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02“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工智能+”消费提质行动将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包括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03“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人工智能+”六大行动“人工智能+”民生福祉行动着眼于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推行更富成效的学习方式,打造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包括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服务等场景的应用。“人工智能+”民生福祉04“人工智能+”治理能力行动将开创社会治理人机共生新图景,打造安全治理多元共治新格局,共绘美丽中国生态治理新画卷。包括有序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提升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人工智能+”治理能力05“人工智能+”全球合作行动将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共享,共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把人工智能作为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打造平权、互信、多元、共赢的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开放生态。“人工智能+”全球合作0603
八项基础支撑:夯实发展根基强化8项基础支撑能力提升模型基础能力提升模型基础能力1加强数据供给创新加强数据供给创新2强化智能算力统筹强化智能算力统筹3优化应用发展环境优化应用发展环境4促进开源生态繁荣促进开源生态繁荣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6强化政策法规保障强化政策法规保障7提升安全能力水平提升安全能力水平8强化8项基础支撑能力以应用为导向,持续加强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完善适配人工智能发展的数据产权和版权制度,推动公共财政资助项目形成的版权内容依法合规开放。鼓励探索基于价值贡献度的数据成本补偿、收益分成等方式,加强数据供给激励。支持发展数据标注、数据合成等技术,培育壮大数据处理和数据服务产业。加强数据供给创新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支持多路径技术探索和模型基础架构创新。加快研究更加高效的模型训练和推理方法,积极推动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工程创新协同发展。探索模型应用新形态,提升复杂任务处理能力,优化交互体验。建立健全模型能力评估体系,促进模型能力有效迭代提升。提升模型基础能力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搭建行业应用共性平台。推动软件信息服务企业智能化转型,重构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培育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商,发展“模型即服务”、“智能体即服务”等,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服务链。健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指引、开放度评价与激励政策,完善应用试错容错管理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转化与协同应用。加快重点领域人工智能标准研制,推进跨行业、跨领域、国际化标准联动。优化应用发展环境支持人工智能芯片攻坚创新与使能软件生态培育,加快超大规模智算集群技术突破和工程落地。优化国家智算资源布局,完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充分发挥“东数西算”国家枢纽作用,加大数、算、电、网等资源协同。加强智能算力互联互通和供需匹配,创新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运营模式,鼓励发展标准化、可扩展的算力云服务,推动智能算力供给普惠易用、经济高效、绿色安全。强化智能算力统筹01020304强化8项基础支撑能力07健全国有资本投资人工智能领域考核评价和风险监管等制度。加大人工智能领域金融和财政支持力度,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完善风险分担和投资退出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政府采购等政策作用。完善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准则等,推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相关立法工作。优化人工智能相关安全评估和备案管理制度。强化政策法规保障05支持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建设,促进模型、工具、数据集等汇聚开放,培育优质开源项目。建立健全人工智能开源贡献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高校将开源贡献纳入学生学分认证和教师成果认定。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探索普惠高效的开源应用新模式。加快构建面向全球开放的开源技术体系和社区生态,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源项目和开发工具等。促进开源生态繁荣06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完善学科专业布局,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超常规构建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强化师资力量建设,推进产教融合、跨学科培养和国际合作。完善符合人工智能人才职业属性和岗位特点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更好发挥领军人才作用,给予青年人才更大施展空间,鼓励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无人区”。支持企业规范用好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方式引才留才用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08推动模型算法、数据资源、基础设施、应用系统等安全能力建设,防范模型的黑箱、幻觉、算法歧视等带来的风险,加强前瞻评估和监测处置,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合规、透明、可信赖。建立健全人工智能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强化政府引导、行业自律,坚持包容审慎、分类分级,加快形成动态敏捷、多元协同的人工智能治理格局。提升安全能力水平04
我国人工智能政策体系框架我国人工智能政策体系框架实施政策行业指导战略规划010302人工智能政策体系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只有近期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实际上目前我国已形成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行动的多层次政策体系。多层次政策体系顶层设计引领人工智能发展20172025未来AI政策演进全链条布局完成社会治理人工智能+行动意见行动意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展规划从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25年《“人工智能+”行动意见》,形成“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社会治理”的全链条布局。政策规划全链条布局我国人工智能政策—顶层设计引领发布单位:国务院发布时间:2017年7月8日主要内容: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2020年、2025年、2030年),重点布局科技创新体系、智能经济培育、智能社会建设,强调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产业应用落地和安全保障措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单位:国务院发布时间:2025年8月主要内容:部署6大行动(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与8大支撑(算力、数据、模型等)《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单位: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时间:2024年7月主要内容: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结构包括基础共性、基础支撑、关键技术、智能产品与服务、赋能新型工业化、行业应用、安全治理等7个部分。提出到2026年,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发布单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五部门发布时间:2020年7月27日主要内容:规划2021-2023年标准体系建设路线图,涵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产品服务、行业应用、安全伦理五大领域标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我国人工智能政策—专项政策细化专项政策要素分解算力数据算法专项政策针对算力、数据、算法等关键要素以及垂直行业,出台针对性措施,解决落地痛点。关键要素与垂直行业措施我国人工智能政策—专项政策细化2017年12月由工信部发布,是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专项规划,明确重点任务与技术路线。聚焦智能产品、核心基础、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四大方向,推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产业化。《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23年12月由国家数据局等发布,提出到2026年底,数据要素应用广度和深度大幅拓展,在经济发展领域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得到显现,打造300个以上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典型应用场景,推动数据要素与现代农业、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12个行业融合。《“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2023年10月由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主要内容为优化算力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到2025年智能算力占比超35%。支撑大模型训练与行业应用的算力底座。《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年7月由科技部等六部门发布,提出“企业主导、创新引领、开放融合、协同治理”四项基本原则,包括“场景创新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升级、产业增长的新路径,场景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上水平”等主要发展目标,将围绕“高端高效智能经济培育、安全便捷智能社会建设、高水平科研活动、国家重大活动和重大工程”等打造重大场景。《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18年4月发布,明确人工智能在疾病风险预测、医学影像辅助诊断、临床辅助诊疗、智能健康管理中的应用要求。推动医疗服务智能化升级,提升诊断效率与精准度。《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我国人工智能政策—地方差异化竞争北京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文化教育优势政治文化中心金融贸易中心国际航运枢纽现代服务业高地地方发展特色对比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依托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北京、上海、广东的特色发展路径典型城市各地人工智能政策概览《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主要内容:指导北京市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核心技术、产业规模、高水平应用和创新要素高水平配置的瓜多方面实现突破。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辐射产业超1万亿元。北京政策《广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广东有望实现智能算力规模实现全国第一、全球领先,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企业数量超2000家,力争打造成为国家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构建全国智能算力枢纽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数据特区、场景应用全国示范高地,形成“算力互联、算法开源、数据融合、应用涌现”的良好发展格局。广东政策《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主要内容:构建开放安全创新生态,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大模型创新加速孵化器,支持开源生态与跨行业应用。上海政策《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主要
内容: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基金群,发放算力券、模型券,支持“人工智能+”场景示范。到2027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超1万亿元,培育3家千亿级链主企业,培育30家百亿级龙头企业。浙江政策我国人工智能政策—安全与创新并重123技术创新合规监管伦理规范三位一体框架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伦理规范》等文件,构建“发展—监管—伦理”三位一体框架,平衡创新与风险。三位一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伙解散债务合同范本
- 前置审计服务合同范本
- 关于礼物赠送合同范本
- 冷冻产品仓储合同范本
- 合同履行期外补充协议
- 共同扶养孩子的协议书
- 合伙人股权协议书合同
- 债务转让股权合同范本
- 合伙泵车转让合同协议
- 厂地厂房租用合同范本
- 伴生气凝析油工艺安全管理
- 恬谈人生:夏培肃传
- 棚户区改造梁侧预埋悬挑脚手架设计计算书
- 《浅谈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论文
-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 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的2023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及复习备考策略
-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 GB/T 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 远程会诊登记本
-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 多旋翼无人机培训教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