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果蔬害螨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第1页
设施果蔬害螨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第2页
设施果蔬害螨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第3页
设施果蔬害螨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第4页
设施果蔬害螨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12/TXXXXX—XXXX

设施果蔬害螨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设施果蔬叶螨、茶黄螨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规定了防治原则、症状识别、监测方法、

防治方法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设施蔬菜、草莓及瓜类叶螨、茶黄螨的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7997农药喷雾机(器)田间操作规程及喷洒质量评定

GB/T19791温室防虫网设计安装规范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1105-200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氮肥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868-2021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有机肥料

DB12/T851-2018设施黄瓜高温闷棚消毒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害螨harmfulmites

指危害农作物生产的螨类,本规程主要指叶螨、茶黄螨。

3.2叶螨spidermites

属于蛛形纲,蜱螨亚纲,叶螨科的植食性害螨,本规程中的叶螨主要指二斑叶螨、截形叶螨、朱砂

叶螨。主要主要为害豆类、瓜类、草莓以及茄果类等蔬菜。

3.3茶黄螨Polyphagotarsonemuslatus(Banks)

属蛛形纲,蜱螨亚纲跗线螨科茶黄螨属。主要为害黄瓜、茄子、辣椒、番茄、菜豆、豇豆等蔬菜。

核心技术要素

4防治原则

通过加大农业防治、物理防治预防力度,引入生物防治手段,配合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控手段,来压

低棚室害螨数量、切断害螨传播途径、抓住防治关键窗口期,高效治螨、控螨。

5危害识别

2

DB12/TXXXXX—XXXX

5.1叶螨危害初期叶片上出现许多细小的失绿白点,后变为灰白色,后期在叶片及植株间结网,导致叶

片失绿枯死,叶螨集中于叶背危害,通常先为害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蔓延,成螨体长0.5mm。

5.2茶黄螨危害主要为害植株幼芽、嫩叶、幼果,受害叶背呈灰褐色或黄褐色,具油渍状光泽,叶缘

下卷,扭曲畸形甚至顶部干枯;受害果柄、萼片、果皮常呈木栓化。

6螨情监测

越冬茬果蔬在1月份开始监测,春、夏、秋季生产果蔬在定植10~15d后开始监测,采用对角线五点

取样法,每点取10株,每株调查3片叶,叶螨监测从中下部取调查叶片;茶黄螨监测从顶部叶片和幼果

上调查,使用放大镜确定害螨发生数量,每周调查1~2次,已确定防治适期(防治标准见附录a)。

7防治方法

7.1农业防治

7.1.1清洁棚室高温闷棚前茬作物拉秧清棚,彻底清楚残枝败叶,以及棚室周边杂草,夏季歇茬采用

高温闷棚方法消除田间潜伏害螨,方法按照DB12/T851-2018要求。

7.1.2均衡施肥合理轮作施肥方法按照NY/T1105-2006、NY/T1868-2021要求,严禁超施氮肥,合理

使用有机肥,害螨发生严重地块可与大蒜轮作或间作。

7.1.3及时打掉老叶、被害叶片、果实及时打掉草莓等贴地生长的叶片,一旦发现有螨害症状的叶片、

果实应及时摘除,带出棚外深埋。

7.2物理防治通风口及棚门安装60目防虫网,可防叶螨侵入;安装80亩防虫网,可防茶黄螨侵入。

7.3生物防治

7.3.1生物天敌防治

叶螨天敌防治选用智利小植绥螨,在叶螨密度小于10头/叶时,按照益害比1:30释放智利小

植绥螨,在叶螨密度大于10头/叶,小于50头/叶时,按照益害比1:10释放;在叶螨密度大于100头/叶时,

应先进行进行一次化学防治(药剂选择参见附录b),待1天后,按照1:30释放智利小植绥螨。

茶黄螨天敌防治茶黄螨生物天敌选用巴氏新小绥螨,蔬菜定植10d~15d后,加强监测,发现茶

黄螨即可释放捕食天敌。将巴氏小绥螨连通基质均匀撒在作物叶片上,每次释放6000头~10000头/667m2。

7.3.2生防菌防治在叶螨或茶黄螨点片发生或始盛期,用80亿孢子/ml的金龟子绿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

喷雾防治,每667m2用量120ml~150ml,7d后再次施药。

7.3.3使用植物源农药在茶黄螨或叶螨点片发生或盛发初期,用0.5%苦参碱水剂60ml`90ml/667m2喷雾

防治,每7d~10d喷1次,连续喷施2-3次;或用0.5%藜芦碱可溶性溶剂75g~100g/667m2喷雾防治,每7d~10d

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次~3次。

7.4化学防治

7.4.1种苗杀虫定植前,可以药剂配成的溶液进行蘸苗,一般需整株浸入溶液保持3~5秒后,取出植

株定植,选用药剂和浓度可参见附录b。

7.4.2喷雾

蔬菜定植后,定期监测,一旦害螨密度达到防治指标(参见附录a)时,及时进行药剂喷雾防

治。防治药剂可参见附录b。

使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和弥雾的喷雾器。使用喷雾器施药时应符合GB/T17997的规定。

防治叶螨应着重植株中下部位开始往上喷,防治茶黄螨应着重在植株幼嫩部位喷药,两者都要

注意喷施叶片背面。

注意轮换用药,合理混用。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

3

DB12/TXXXXX—XXXX

A

附录A

(规范性)

叶螨和茶黄螨防治标准

A.1.1防治策略选择

在秧苗期或采摘后期,结合防治成本和效率考虑,可优先选择化学防治方法;在采摘期,害螨始现

期可优先选用生物防治方法;在采摘初期,害螨发生盛期可先采用一遍化学防治,压低虫量,然后再使

用生物防治方法。

A.1.2叶螨防治标准

在叶螨密度达到10头/叶即可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在叶螨密度达到30头/叶时可采用化学防治方法。

A.1.3茶黄螨防治标准

发现叶螨即可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在每叶虫卵达到10粒或每叶若虫3~4头时,即可采用化学防治方

法。

4

DB12/TXXXXX—XXXX

B

附录B

(规范性)

叶螨和茶黄螨化学防治药剂选择

表B.1叶螨与茶黄螨化学防治药剂选择表

药剂名称使用方法使用量防治对象

30%乙唑螨腈悬浮剂喷雾10~20ml/667m2叶螨

20%丁氟螨酯悬浮剂喷雾30~60ml/667m2叶螨

43%联苯肼酯悬浮剂喷雾10~30ml/667m2叶螨与茶黄螨

30%腈吡螨酯悬浮剂喷雾11~22ml/667m2叶螨

5%噻螨酮乳油喷雾70~90ml/667m2茶黄螨

34%螺螨酯悬浮剂喷雾10~15ml/667m2茶黄螨

25%噻虫嗪水分散剂蘸苗20~30g/667m2茶黄螨与叶螨

5

DB12/TXXXXX—XXXX

参考文献

[1]王少丽,戴宇婷,张友军,朱国仁.北京地区蔬菜害螨的发生为害与综合防治[J].中国蔬

菜,2011,(09):22-24.DOI:10.19928/ki.1000-6346.2011.09.006.

[2]王少丽,张友军,秦悦,朱国仁.北京地区朱砂叶螨在蔬菜集约化栽培下的种群动态[J].昆虫知

识,2010,47(01):72-75.

[3]杜升,付雪,叶乐夫,王佳佳,马艳龙.设施农业螨害发生成因及防控策略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

报,2018,34(34):113-117.

[4]蔡仁莲,郭建军,金道超.蔬菜叶螨发生特点及其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

学,2014,42(01):81-86.

[5]王富强,刘鲁江,傅常智,苏彦宾,张天柱.常见设施蔬菜二斑叶螨的综合防治[J].北方园

艺,2017,(15):61-65.

[6]辛颖.日光温室高温闷棚消毒技术[J].农业工程技

术,2021,41(02):22+24.DOI:10.16815/ki.11-5436/s.2021.02.013.

[7]王利静,朱岁层.线辣椒茶黄螨为害特点与防治措施[J].西北园艺(蔬菜专刊),2008,(05):40.

[8]聂克艳,郅军锐.茶黄螨在蔬菜上的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1):98-100.

[9]DB36/T1066-2018《释放巴氏新小绥螨控制柑橘全爪螨技术规程》.

6

ICSXXX

CCSXXX

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XXXXX—XXXX

设施果蔬害螨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greenpreventionandcontrolmethodagainstharmfulmites

ofgreenhouseVegetablesandfruit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DB12/TXXXXX—XXXX

设施果蔬害螨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设施果蔬叶螨、茶黄螨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规定了防治原则、症状识别、监测方法、

防治方法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设施蔬菜、草莓及瓜类叶螨、茶黄螨的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7997农药喷雾机(器)田间操作规程及喷洒质量评定

GB/T19791温室防虫网设计安装规范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1105-200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氮肥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868-2021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有机肥料

DB12/T851-2018设施黄瓜高温闷棚消毒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害螨harmfulmites

指危害农作物生产的螨类,本规程主要指叶螨、茶黄螨。

3.2叶螨spidermites

属于蛛形纲,蜱螨亚纲,叶螨科的植食性害螨,本规程中的叶螨主要指二斑叶螨、截形叶螨、朱砂

叶螨。主要主要为害豆类、瓜类、草莓以及茄果类等蔬菜。

3.3茶黄螨Polyphagotarsonemuslatus(Banks)

属蛛形纲,蜱螨亚纲跗线螨科茶黄螨属。主要为害黄瓜、茄子、辣椒、番茄、菜豆、豇豆等蔬菜。

核心技术要素

4防治原则

通过加大农业防治、物理防治预防力度,引入生物防治手段,配合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控手段,来压

低棚室害螨数量、切断害螨传播途径、抓住防治关键窗口期,高效治螨、控螨。

5危害识别

2

DB12/TXXXXX—XXXX

5.1叶螨危害初期叶片上出现许多细小的失绿白点,后变为灰白色,后期在叶片及植株间结网,导致叶

片失绿枯死,叶螨集中于叶背危害,通常先为害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蔓延,成螨体长0.5mm。

5.2茶黄螨危害主要为害植株幼芽、嫩叶、幼果,受害叶背呈灰褐色或黄褐色,具油渍状光泽,叶缘

下卷,扭曲畸形甚至顶部干枯;受害果柄、萼片、果皮常呈木栓化。

6螨情监测

越冬茬果蔬在1月份开始监测,春、夏、秋季生产果蔬在定植10~15d后开始监测,采用对角线五点

取样法,每点取10株,每株调查3片叶,叶螨监测从中下部取调查叶片;茶黄螨监测从顶部叶片和幼果

上调查,使用放大镜确定害螨发生数量,每周调查1~2次,已确定防治适期(防治标准见附录a)。

7防治方法

7.1农业防治

7.1.1清洁棚室高温闷棚前茬作物拉秧清棚,彻底清楚残枝败叶,以及棚室周边杂草,夏季歇茬采用

高温闷棚方法消除田间潜伏害螨,方法按照DB12/T851-2018要求。

7.1.2均衡施肥合理轮作施肥方法按照NY/T1105-2006、NY/T1868-2021要求,严禁超施氮肥,合理

使用有机肥,害螨发生严重地块可与大蒜轮作或间作。

7.1.3及时打掉老叶、被害叶片、果实及时打掉草莓等贴地生长的叶片,一旦发现有螨害症状的叶片、

果实应及时摘除,带出棚外深埋。

7.2物理防治通风口及棚门安装60目防虫网,可防叶螨侵入;安装80亩防虫网,可防茶黄螨侵入。

7.3生物防治

7.3.1生物天敌防治

叶螨天敌防治选用智利小植绥螨,在叶螨密度小于10头/叶时,按照益害比1:30释放智利小

植绥螨,在叶螨密度大于10头/叶,小于50头/叶时,按照益害比1:10释放;在叶螨密度大于100头/叶时,

应先进行进行一次化学防治(药剂选择参见附录b),待1天后,按照1:30释放智利小植绥螨。

茶黄螨天敌防治茶黄螨生物天敌选用巴氏新小绥螨,蔬菜定植10d~15d后,加强监测,发现茶

黄螨即可释放捕食天敌。将巴氏小绥螨连通基质均匀撒在作物叶片上,每次释放6000头~10000头/667m2。

7.3.2生防菌防治在叶螨或茶黄螨点片发生或始盛期,用80亿孢子/ml的金龟子绿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

喷雾防治,每667m2用量120ml~150ml,7d后再次施药。

7.3.3使用植物源农药在茶黄螨或叶螨点片发生或盛发初期,用0.5%苦参碱水剂60ml`90ml/667m2喷雾

防治,每7d~10d喷1次,连续喷施2-3次;或用0.5%藜芦碱可溶性溶剂75g~100g/667m2喷雾防治,每7d~10d

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次~3次。

7.4化学防治

7.4.1种苗杀虫定植前,可以药剂配成的溶液进行蘸苗,一般需整株浸入溶液保持3~5秒后,取出植

株定植,选用药剂和浓度可参见附录b。

7.4.2喷雾

蔬菜定植后,定期监测,一旦害螨密度达到防治指标(参见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