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060.50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测定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DB31/T1178--2019前言 I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缩略语 15方法提要 26试验条件 27试剂与材料 28仪器与设备 39样品 310测定条件 411测定步骤 512结果计算与数据处理 513精密度与准确度 614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715试验报告 7附录A(资料性附录)6种微囊藻毒素的色谱图、特征离子图 8附录B(资料性附录)方法的性能 IDB31/T1178—2019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上海市水务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上海市水务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上海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DB31/T1178—20191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测定本标准规定了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的缩略语、方法提要、试验保证与质量控制、试验报告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测定,地表水、娱乐用水和城市供水处理各工艺段的水质测定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15603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精密度precision在规定的条件下,相互独立的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用相对标准偏差表示。准确度accuracy测定结果与被测量真值或参考值间的一致程度。用回收率表示。检出限detectionlimit用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低浓度或最小值。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MC-LR:微囊藻毒素-LRMC-YR:微囊藻毒素-YRMC-RR:微囊藻毒素-RRMC-LA:微囊藻毒素-LAMC-LF:微囊藻毒素-LFMC-LY:微囊藻毒素-LY结构式结构式2DB31/T1178—20196种微囊藻毒素的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与结构式见表1。表16种微囊藻毒素的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与结构式化合物CAS号XY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MC-LR101043-37-2LeuArg995.2AddaHOCHHHHD-Glu⑥H,.COOHHNRÖMdhaMC-YR101064-48-6TyrArgNHCH共R①MC-RR111755-37-4ArgArg0④H0CHNH-X=0MC-LA96180-79-9LeuAla910.1③MC-LF154037-70-4LeuPhe986.2MC-LY123304-10-9LeuTyrD-Me-Asp本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6种微囊藻毒素。水样经过滤膜过滤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也可经过固相萃取对微囊藻毒素富集、浓缩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根据物质的保留时间、母离子和子离子进行定性,外标法定量。6试验条件6.1试验应满足仪器对环境的要求。实验室应控制环境温度在15℃~25℃之间,湿度不高于80%。6.2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和处理的基本要求应按照GB15603的规定执行。除非另有说明,测定宜使用色谱纯试剂,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7.4微囊藻毒素标准品:市售标准品或标准溶液,纯度均不小于95%。MC-LR、MC-YR、MC-RR、MC-7.5甲酸乙腈溶液(0.1%,体积分数):量取1mL甲酸(7.3),与1L乙腈(7.2)混合均匀。7.6甲酸水溶液(0.1%,体积分数):量取1mL甲酸(7.3),与1L水混合均匀。7.7甲醇水溶液(90%,体积分数):量取900mL甲醇(7.1),与100mL水混合均匀。7.8甲醇水溶液(50%,体积分数):量取500mL甲醇(7.1),溶解于500mL水中,混合均匀。7.9微囊藻毒素标准储备溶液(10μg/mL):微囊藻毒素标准品(7.4)以甲醇(7.1)溶解,配制成10μg/mL的标准储备液。-20℃保存。7.10微囊藻毒素混合标准工作溶液(1μg/mL):分别准确移取1mL微囊藻毒素标准储备溶液(7.9)DB31/T1178—20193于10mL容量瓶中,以甲醇(7.1)定容至刻度,配制成各种微囊藻毒素质量浓度为1μg/mL的混合标准工作溶液。现用现配。7.13固相萃取小柱:HLB固相萃取小柱,58仪器与设备8.1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配有电喷雾离子源(ESI)。8.4固相萃取装置:配真空泵和大体积进样器。8.5氮吹浓缩仪。8.6超声细胞破碎仪。用采水器采集1.5L~2L样品,贮于采样瓶(8.7)中,避光冷藏运输。取样品1L,经玻璃纤维滤膜(7.11)过滤,滤液(水样)和藻细胞(膜样)分别处理和测定,上述操作应在一天内完成。如水样和膜样不能当天处理,水样应在4℃保存,膜样应在-20℃保存。用注射器(7.14)吸取滤后水样(9.1),经针式微孔滤膜(7.12)过滤后,置于液相样品瓶(7.15),待测。样品应尽快测定。如不能立即测定,应于-20℃保存,28天内测定完毕。依次用10mL甲醇(7.1)、15mL水活化固相萃取小柱(7.13),流速控制在3mL/min~5mL/min。活化过程和活化后,应保持固相萃取小柱湿润,避免填料上方液面被抽干,一旦填料变干应重新活化。取1L滤后水样(9.1),使水样通过预先活化的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微囊藻毒素的富集,流速控制在5mL/min~10mL/min。水样富集完毕,用10mL水淋洗固相萃取小柱,流速在5mL/min~10mL/min。DB31/T1178—20194用5mL的90%甲醇水溶液(7.7)洗脱固相萃取小柱上的微囊藻毒素,重复上述洗脱1次,合并2次洗脱液于浓缩管中,待浓缩。洗脱液在室温下用氮吹浓缩仪(8.5)浓缩至0.5mL,以水定容至1mL。定容后的样品经针式微孔滤膜(7.12)过滤,置于液相样品瓶(7.15),待测。处理后样品应尽快测定。如不能立即完成,应于-20℃保存,28天内测定完毕。将带有藻细胞的膜样(9.1)剪碎置于离心管(8.8)中,加入15mL的50%甲醇溶液(7.8)。用超声细胞破碎仪(8.6)破碎细胞,功率为150W,时间为20min(破碎5s,间歇5s),超声时需冰浴。超声破碎后,取1mL萃取液经针式微孔滤膜(7.12)过滤,置于液相样品瓶(7.15),待测。处理后样品应尽快测定。如不能立即完成,应于-20℃保存,28天内测定完毕。液相色谱参考条件如下:——色谱柱采用C₈反相色谱柱,1.8μm,50mm×2.1mm或相当者;——柱温为30℃;——流动相A为甲酸乙腈溶液(7.5),流动相B为甲酸水溶液(7.6);采用梯度洗脱,洗脱程序见表2;时间/min流速/(mL/min)流动相A/%流动相B/%00.42.50.4454.00.4456.50.4406.60.40.48.00.49.00.4串联质谱参考条件如下:——电离方式为电喷雾电离;5DB31/T1178—2019——扫描模式采用正离子模式(ESI+);——干燥气温度为350℃;—干燥气流速为10L/min;—毛细管电压为4000V;—雾化器压力为0.24MPa;——监测模式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或动态多反应监测(DynamicMRM)。6种微囊藻毒素的质谱监测离子与主要参数值见表3。表3微囊藻毒素的质谱监测离子与主要参数值按照第9章进行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打开仪器电源,按照仪器操作手册执行至仪器稳定状态。按照第10章的液相色谱条件和串联质谱条件,注入待测样品溶液,进行测定。按照12.1的定性分析和12.2的定量分析方法,计算得出样品中微囊藻毒素的质量浓度。12结果计算与数据处理根据化合物的保留时间、特征母离子和子离子对MC-LR、MC-YR、MC-RR、MC-LA、MC-LF、MC-LY进行定性分析。微囊藻毒素的标准色谱图、样品色谱图、特征离子图参见附录A。12.2.1.1标准曲线绘制:配制不少于6个质量浓度点(含空白)的标准系列溶液,质量浓度由低到高依6DB31/T1178—2019次测定,以响应峰面积为纵坐标,标准系列溶液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和计算回归方程。待测样品中微囊藻毒素的质量浓度应在检测的线性范围内。12.2.1.2直接进样方法标准曲线的配制:依次吸取0μL、2μL、5μL、10μL、20μL、50μL、100μL、200μL微囊藻毒素标准工作溶液(7.10)于10mL容量瓶中,用50%甲醇水溶液(7.8)定容至刻度,配制的标准系列溶液。12.2.1.3固相萃取富集方法标准曲线的配制:依次吸取0μL、2μL、5μL、10μL、20μL、50μL、100μL、200μL微囊藻毒素标准工作溶液(7.10)于1mL容量瓶中,用50%甲醇水溶液(7.8)定容至刻度,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μg/L、2.00μ200μg/L的标准系列溶液。12.2.2结果计算根据样品峰面积在标准曲线上得出相应的质量浓度。样品中微囊藻毒素质量浓度为p:(μg/L),按式(1)进行计算:式中:pr——样品中微囊藻毒素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Pio——由标准曲线得出的测试液中的微囊藻毒素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K——浓缩倍数。12.2.3结果表述计算结果以微克每升(μg/L)表示,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有效数字。13精密度与准确度13.1精密度按照本标准直接进样方法对微囊藻毒素加标质量浓度为1.00μg/L~10.0μg/L的水源水进行重复测定,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MC-LR为1.50%~14.91%,MC-YR为2.55%~9.75%,MC-RR为0.52%~6.22%,MC-LA为1.43%~11.36%,MC-LF为1.68%~7.91%,MC-LY为0.82%~6.58%。按照本标准固相萃取法对加标质量浓度为25.0ng/L~100ng/L的水源水进行重复测定,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MC-LR为1.20%~10.56%,MC-YR为1.40%~5.28%,MC-RR为0.51%~3.41%,MC-LA为0.58%~5.72%,MC-LF为0.45%~6.46%,MC-LY为0.65%~5.88%。13.2准确度按照本标准直接进样方法对微囊藻毒素加标质量浓度为1.00μg/L~10.0μg/L的水源水进行重复测定,平均回收率MC-LR为96.28%,MC-YR为100.14%,MC-RR为93.66%,MC-LA为94.49%,MC-LF为87.29%,MC-LY为95.25%。按照本标准固相萃取法对加标质量浓度为25.0ng/L~100ng/L的水源水进行重复测定,平均回收率MC-LR为105.00%,MC-YR为99.58%,MC-RR为65.04%,MC-LA为101.81%,MC-LF为81.96%,MC-LY为91.21%。具体精密度和准确度参见附录B。7DB31/T1178—201914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每20个样品或每批次(每批少于20个样品)样品应至少做一个纯水或试剂空白,空白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浓度应低于方法的检出限。对同一样品在相同条件下平行做两份试验,检验单项测定结果对平均值的偏离程度,反映批内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控制测定过程的稳定性,采用相对偏差表示。每20个样品或每批次(每批少于20个样品)样品应进行不小于10%的平行试验。当样品测定结果不小于1μg/L时,平行双样测定相对偏差不得超过20%;当样品测定结果小于1μg/L时,平行试验相对偏差不得超过30%。测定已知浓度的质控样品,分析质控样测定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异,以确认标准曲线的准确性,检验测定结果的准确度,采用相对误差表示。每批次样品测定时,至少同时测定一个质控样品。质控样的配制浓度应在标准曲线的中间值附近,质控样测定结果与配制浓度相对误差应在允许的范围内。15试验报告试验报告至少应给出样品性状、所使用的标准、所使用的方法、结果、观察到的异常现象及试验8DB31/T1178—2019(资料性附录)6种微囊藻毒素的色谱图、特征离子图6种微囊藻毒素的色谱图、特征离子图见图A.1~图A.3。1.3-1.2-10.95-0.850.4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智慧农业设备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政策影响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农业行业资源配置逐步优化及长期发展趋势预测与资本运作指南报告
- 2025-2030智慧农业行业技术发展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农业行业市场现状分析技术创新投资方向规划深入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农业行业市场发展路径解析及转型升级管理策略报告
- 高纯氢生产线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2030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推广调查研究与发展投资
- 2025-2030智慧农业机器人群市场分析及投入产出效率发展潜力评估研究
- 全脂乳粉生产线项目投标书
- 铝箔涂层复合卷生产线项目实施方案
- 体系管理从产品需求到产品规划课件
- 2025新闻记者资格证及新闻写作相关知识考试题库附含参考答案
- 数据安全dsg题库及答案解析
- 成都抖音培训课件下载
- 毕业论文园艺系范文
- 群众积分制管理办法
- ECMO护理进修汇报
- MSA-GRR数据自动生成工具
- 血透患者内瘘感染护理查房
- ICU患者的心理护理
- 艾滋病、梅毒、乙肝暴露儿童干预、随访及转介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